- 相關推薦
自由的作文[常用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由的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由的作文 篇1
沒有一個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你說,馬戲團的提線木偶掙脫了束縛住它的線后,會怎么樣?這個問題我問了很多人,許多人的回答千篇一律的是它會得到自由。但一切并不是想象中的這么美好,怎么就沒有一個人告訴我,它會被當成毫無價值的垃圾丟掉?
有誰想過,自由的代價?自由在你心中的份量?如果你只是為了追求大眾,人云亦云,那大可不必糾結了。舉個例子,我讓你用失去一雙眼睛的代價換回你終身的自由,你答應嗎?有人會說:沒了眼睛我即使自由了又能怎么樣?一片黑暗倒不如生活在這個束縛的世界里!嗯,說得對,換成我我也這么做。但是有人想過沒,在這個充滿規矩與壓迫的世界,你能干些什么?你是能用這一雙眼睛發現世界偉大現象,還是能測量出大自然的美?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眼睛沒用,它是心靈的窗戶,相反是最重要的。
自由或者不自由,對我們的人生有什么影響?也就是活的自不自在罷了。
沒有一個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又有什么關系呢?自由和拘束是缺一不可的',無規不成圓,而規矩過頭了,就顯得有點古板迂腐了。
我們的人生還很長!自由可以算是我們的追求,一時熱血沸騰的信仰!追求和信仰,是人的一生必不可少的。
自由的作文 篇2
“棍子到了,你趕緊裝上去吧。”媽媽對我說。“我不會裝呀!”“好吧,我來吧。”媽媽無奈地說。接著,媽媽麻利的拿著工具來到了鳥籠旁。
冬天到了,媽媽怕鸚鵡的腳站在鐵棍上冷,就在網上買了幾根木頭棍子給鸚鵡站著。現在貨到了,媽媽就拿這棍子在鳥籠里“改裝”,以免鳥兒們受冷。我在一旁寫作業,不一會兒,媽媽就把鐵棍換成了木棍。寫完后,我準備去看它們,結果布蓋上去了,我也就不打擾它們了,于是我也去睡覺了。
第二天早上,我醒了,咦?鳥叫聲怎么這么小呢?“誒誒誒誒……快回來,小米……”一陣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路,我連鞋都沒穿就急忙跑到陽臺上看,我的眉毛都擰成了一個“麻花”,這時我看到了一個白白的東西往下飛,邊飛還邊叫著“依兒、依兒”,我定睛一看,是小米!我看了看旁邊空空如也的籠子,不僅小米不見了,大米也不見了,我只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頭發梳了一下,扎起來,匆忙地把衣服穿好,就拉著媽媽去樓下找小米和大米。我家住二十二層,在電梯里,覺得電梯比平日里慢了許多。我急切地跺著腳哭喊著:“你快點啊!”我緊張地看著電梯樓層跳動的'數字。終于到了一層,我拉著媽媽就往外跑。突然,我看見小米落在對面樓房的空調外機上。我大聲喊著:“小米你快下來啊!快跟我們回家吧!外面很冷,你會凍死的。”可是,小米根本聽不懂我的聲音,驚恐的叫個不停。我感覺心好痛,小米從未離開過我們,它一定會凍死或餓死。任憑我如何呼喚,可是小米依然不下來,反而飛到更高處。這時來了好幾個小朋友,幫助我一起呼喚小米,小米害怕的飛的更高更遠了。我失望地追上去,可是小米越飛越遠,離開了我們的小區。我絕望地看著小米越飛越遠,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視線里。此時,我的淚水蒙住了我的雙眼。我哇哇大哭起來,絲毫不管我旁邊有許多小朋友。這時的路人向我投來同情的眼光,但這些安慰仍然不能挽回我的悲傷,因為我的小米再也不會回來了。我沖媽媽大叫:“賠我的大米和小米!你為什么不關籠門?”媽媽:“好的好的,再給你買一對回來。”“不要,我就要我的大米和小米,給我找回來。”媽媽安慰我說:“大米和小米長大了,它們需要自由,需要回到大自然。”可我極不情愿,那可是我養了一年多的鳥呀!
我默不作聲,可也在考慮媽媽的話,媽媽說得對,它們也應該有自己的自由了,它們長大了,需要回到大自然,獨立生活了。我不情愿的點點頭說:“再買鸚鵡我來選。”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我望著天空,默默地祝福著我的大米和小米,祝你們可以找到自己溫暖的窩,別凍著;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別餓著;可以快樂的歌唱,別受傷害。愿你們生活快樂、平安,找到屬于自己的自由。
自由的作文 篇3
之所以稱復雜性自由,而不叫復雜性自由主義,因為還談不上主義這么高大上。但自由是一個好東西,所有觀點的人都可以用。以復雜性范式看待自由,同復雜的自由主義與簡單的自由主義會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來,復雜的自由主義與簡單的自由主義,在范式上都可以歸結為簡單性自由。簡單性自由,是指復雜的自由與簡單的自由的總和。復雜不同于復雜性。一個用機械的科層制組織起來的大企業,內部可能非常復雜,但結構上卻是簡單性的。因為科層制本身就是簡單性結構。科層制再復雜,本質上也有別于扁平化的生態組織,不具有生態組織那種由不可還原的多樣性構成的復雜性。
復雜的自由主義與簡單的自由主義之間有什么差別?汪丁丁沒有詳細講,張維迎更是不承認這種差別有意義。不過從旁觀者看,差別還是有的。簡單的自由主義更多強調直接的自利;而復雜的自由主義更多通過“內生偏好的”利他,迂回地強調自利。映射到策略上,前者更強調在“中國問題”的復雜背景下強調自由(汪丁丁,20xx),后者更主張直截了當地強調自由。
這種自由主義的集合,被人新稱為“朗潤派”,與共同強調復雜性范式的“顛覆派”(陳禹、我、韓小明和楊培芳)在簡單性與復雜性這個范式上,觀點形成差異,不是偶然的。但即使身在其中,也難以講清雙方不同在什么地方。許多看客干脆就認為雙方觀點差不多。但隨著討論的深入,其中的實質性分別還是慢慢現出來。
3月6日,致福軒的一位聽眾,游敏老先生給我打電話并發來一文,指出新舊兩種觀點的分歧,實際是哲學觀的不同。新觀點隱含的哲學觀是“中”,舊觀點隱含的哲學觀是“排中”。指的是,例如,舊觀點認為利己與利他,在誰為第一性上,應按照排中律,只能取其一為先;而陳禹、楊培芳等人,相當于不認為排中律是對的(對應互聯網實踐是利己與利他一元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游敏老先生的話讓我不能不佩服。因為高邦仁在跟我共同醞釀《3%》時,最主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游敏老先生反復強調的中庸。以致董光璧老先生在評論《3%》一語破的:“本書作者所倡導的‘經濟學之道’,就是以‘天人合一’這一偉大結論為背景的‘中庸之道’”。哲學家段永朝晚上與我討論起來,更挑明了背后實質,這就是容納悖論(paradox ,佯謬)。這是與排中律完全排反的取向。容納悖論正是“中”背后的實際含義。排中律所依據的是啟蒙理性(“去魅”),而中庸之道所依據的是返魅。Paradox就是這樣一種魅力。
這樣一看,簡單性范式中的自由,與復雜性范式中的自由,含義就可能正好相反。當把不同范式的自由,作為經濟學某一派的隱含哲學時,在實證上會有四個基本不同。下面我們就從《3%》就地取材,來剖析一下這種不同。
第一,效率和多樣性,何為自由的標準?
從復雜性角度理解的自由,首先表現為選擇,沒有選擇就沒有自由。在實證上,選擇應由多樣性(Variety)來標度。這個觀點不是今天才有,它源自阿瑪蒂亞森的“以自由看待發展”。這是復雜性自由的基石。為此,主張把Variety內生為復雜性均衡的基本維度。Variety意義上的自由,一般稱為多樣性。
而從簡單性角度理解的自由――無論是復雜的自由,還是簡單的自由――都是沒有選擇的自由(是理性經濟人的必然)。也就是Variety的值等于1(我在發言中稱為品種N=1,意思是無論有無選擇,對均衡最優不產生影響)。這種自由,是效率意義上的自由(同質化下的生產可能性邊界)。
由此,可以把簡單性自由與復雜性自由的'觀點差別,歸結為效率優先,還是多樣性優先。多樣性在實證上對應質量、創新、信息化。例如現行主流流行的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觀點是強調效率標準,《3%》明確主張,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應堅持效率與多樣性標準并重。
第二,最優與恰當,何為帕累托最優(或最優是否可以容納悖論)的取向?
從復雜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所謂最優是針對節點的,因此是分布式的最優。在復雜性的均衡中,由于內生了Variety的維度,當最優點位于Variety值較大一端時,它相當于傳統均衡中存在多條需求曲線或成本曲線時的均衡,均衡不是一個點,而是均衡集合。《3%》顯示出長尾曲線實際可以是均衡曲線在品種-數量平面上投影下來的等均衡線。
而從簡單性角度理解的自由,最優是針對中心的,只能有一個最優點。正如我在發言中指出的,復雜性均衡與簡單性均衡之間,相差一個平均成本(AC)與邊際成本(MC)之差,復雜度越降低,這個差就越小。當這個差為零時,復雜性系統就轉化為簡單性系統(N=1,即同質性假定),這時復雜性均衡就會轉化為簡單性均衡。也就是說,簡單性的自由只是復雜性自由在不存在多樣性、復雜性時的特例。
多點均衡,在哲學中就對應容納悖論。意思是各種選擇,即使不相容,甚至相互矛盾。但都可以是“最優”(實際是指恰當、正當、滿意)。這種去中心化的“最優”,在實踐中是指一對一精準均衡(即情境相關的場合最優)。它應是由一個基準的(數量-價格上的)均衡,加一個隨具體時間、地點浮動的(品種-價格上的)均衡構成的聯合均衡。人們常說的小批量、多品種,就是指這種類型的價格最優,其極限是個性化定制。
由此可見,簡單性與復雜性自由的區別在于同質一元與異質多元。復雜性的自由對左右觀點之所以能保持中立,是因為它根本不在同質一元這個平面上討論問題。
第三,自由是風險(不確定)偏好,還是風險(不確定)規避的?
簡單性的自由與復雜性的自由,隱含了相反的信息假定。前者以中心控制下的信息不對稱為常態,后者以節點對等(如P2P)下的信息對稱(透明)為常態。簡單性的自由主義,多主張規避風險與不確定性。張維迎的觀點比較典型。由于他的信息經濟學預設信息不對稱,化解風險,尤其是不確定性,一定代價高昂,需要能降低交易費用的制度來平衡。
復雜性的自由完全相反。首先就不認為系統越復雜,成本應該越高,而是越復雜,邊際與平均成本越低(基于品種的范圍報酬遞增)。根據就是基于ICT革命的智慧化,使復雜性從成本不經濟,變為成本經濟。必然推論是偏好風險和不確定性。在實踐中,提出C2B,意在化風險為機會(因為一旦供求一對一貼緊,實現個性化經濟,就無所謂風險了)。互聯網親風險投資與創新,都是復雜性自由的特有表現。
第四,自由是“小乘”的,還是“大乘”的?
簡單性自由往往相當于小乘佛教,強調少數精英(如企業家)的核心作用,復雜性自由卻相當于大乘佛教,主張人人都可以搭上創新的班車。例如,張維迎在發言中極力強調企業家在化解不確定性中的稀缺地位與核心作用。而互聯網強調大眾創新,將企業家化解不確定性的中心作用,解構為由草根創新化解不確定性。
復雜性自由的選擇,不是主觀選擇,而是由信息生產力決定的。但信息生產力只不過相當于“槍”,不會打槍也可以得天下,重要的是明白為什么人扛槍,為什么人打仗。具體說,搞信息技術、信息經濟的人,要明白互聯網時代自由的真諦,在于解放人的多樣性選擇的能力。
自由的作文 篇4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鳥,想飛卻飛也飛不高……”這首歌常常回蕩在我耳旁,我覺得自己也好像是一只小鳥,被困在家長關懷與呵護的牢籠中,想要出去轉一會,但是牢門卻被緊緊地鎖住了。
我一直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用大人的話來說是一個“小公主”,但是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有一個自由的空間,讓我自由地發揮自己,發掘自己的潛能。我被父母管得很緊,這雖然是應該的,但是我也應該有一些空間呀!我特別喜歡聽音樂,所以只要一有空余時間,我就會打開隨身聽,細細地品味,可是為什么,媽媽見我聽音樂就會說我在浪費時間,應多看書,這也沒錯,但我也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難道就不能給我一點時間讓我來到屬于自己的“天地”嗎?我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文章中記敘了一位母親在兒子四歲時就讓他開始學素描,水粉畫,可是無所長進;接著又學舞蹈,舞技雖長個頭不長,找不到舞伴,只好放棄;又學書法,結果又沒長進,書桌上倒弄得墨跡斑駁。兒子8歲,就帶壞了7副眼鏡。直到有一天,母親到朋友家拜訪,推門一看,朋友正在認真練字,而朋友的.孩子卻在一旁折紙飛機玩,母親一下子明白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愛好,家長不應該逼子同好,要讓孩子自己計劃未來。我也何嘗不想自己計劃未來?可父母實在是管我太嚴了,每當媽媽用熾熱的眼神盯著我看時,每當她嚴厲批評我不該聽音樂時,我多么想對她說:媽媽,我也應該有自由的空間哪!
我渴望有一個空間,一個讓我自由飛翔,實現我美好理想的空間!
自由的作文 篇5
規則不是約束,而是另一種自由。
我們的生活需要規則來維持平衡,來保障安全。規則很多,大到國法,小到家法,但我們必須遵循它——有秩序的生活才會有安全。
打個比方:就說交通規則。交通規則條條嚴謹,如一不遵守,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不說酒駕、追尾那些重大事故,請你捫心自問,你過馬路時遵守紅綠燈了嗎?
“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這朗朗上口的小口訣,這幾歲小朋友都知道的規則,為什么那么多人視而不見呢?
在剛開學的時候,一位朋友請假沒來上學,說是受傷了。我感到很奇怪,不是因為他以前從未缺席過,而是我在前一天還和他一起玩兒,怎么這么短時間就出事了呢?
放了學,我匆匆趕到他家看望他,并詢問了事情的經過。他一臉懊悔地看著自己被包扎起來的腿,講了起來:
那天,他和我再見后,一個人走回了家。路上接到了媽媽的電話,催他趕快回家,他便加快了腳步,一路小跑著。
走到一個十字路口,他要直行,但偏偏面前是紅燈,他認命地停下腳步,耐心等待。但可能是心情太焦灼了,這個紅燈似乎異常的漫長。
他開始變得不耐煩,緊緊地盯著紅綠燈上跳動的的數字——他第一次覺得度過幾十秒鐘是那樣艱難。
焦急的心情正在進攻他的理智,心里像有小貓爪子在撓一般,實在難受。
終于,心里急切的火焰燒斷了理智的最后防線,他現在只想著快點到家,再也顧不得平時牢記于心的交通規則了。
他四下張望了一下,環顧了四周,確認沒有危險后,他邁開腳步,以最快的速度飛奔向馬路對面。
偏偏命運之神捉弄他,當他馬上就要到達對面,跨上那步臺階時,一輛電動車突然從側面沖了出來,當看到他時車主急忙捏閘,但為時已晚,還是冷不防地撞上了他……
故事就是這樣,朋友告訴我,車子撞過來的那一剎那,他甚至聞到了絕望的'氣息,緊接著來的就是劇烈的疼痛,是給他闖紅燈的懲罰——小腿骨折,要在家休養,不能走動。
他真是后悔到骨子里了啊,如果再耐心地等一會兒,就那一分鐘的事,不就沒有現在疼痛萬分的傷了嗎?
其實我想說,規則絕對不是約束。如果你乖乖地遵守,帶來更多的是歡樂,是自由,是平平安安的生活,又何必為了一時的沖動,而毀了自己近在咫尺的幸福呢?
規則真的不是約束,而是另一種自由。
自由的作文 篇6
風和日麗的一天,小明逮到了一只小鳥,把它關進一個精致的鳥籠里,可小鳥愁眉苦臉的,不管小明怎么逗它,小鳥還是不理他,小明自言自語地說:“小鳥怎么不理我呢?”這時小丁抱著玩具鴿子笑容滿面地走來了。
小丁看見這一幕,心想:小鳥屬于大自然,我得把它救出去。小丁靈機一動對小明說:“用小鳥換玩具鴿吧,我的.玩具鴿會唱、會飛,和真的小鳥沒什么差別。”小明滿口答應了。
小明擰足玩具鴿的發條,玩具鴿“呼——”的一聲飛向天空,小明情不自禁地說:“真有趣!”
與此同時,小丁打開鳥籠輕輕地對小鳥說:“小鳥,你自由了,快飛吧!”小鳥愣了一下跳出籠子對小丁“喳喳”叫了兩聲,好像在說:“謝謝你把我放回大自然”。然后就展開美麗的翅膀飛向天空。
自由的作文 篇7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格高,若為自由故,一切皆可拋。
自由,這個千古命題,多少人探討;自由,這個終極需求,無數人追逐。
從方圓的角度講,內圓外方認為,內圓能夠包容萬物,各種矛盾的東西在內心都能夠融合或和諧相處,外方可以堅持自己的思想,實現自己的抱負。這固然不失是一種自由,可以效仿。反之,外圓內方又如何呢?
也許有些人會從外表處世圓滑,為達到自己的內心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去看,從而大加批判,或者認為這樣的人雖聰明但這樣的活著卻很累很不自由,從而不去欣賞。毫無疑問,他們可以舉出很多的例證加以說明。
但是,我認為,外圓中的圓,應該是一種變,一種通達,因此,它需要的是從心所欲,內方是一種恒,一種守一,它堅持的`是不逾距。
再看一個成語,處變不驚,處變是一種外圓的體現,不驚是因為內心有方。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自由,一種天人合一的自由。從心所欲,不是說什么事情都可以為所欲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發泄自己的欲望;不逾距,不能人云亦云,自由是要受到法律、道德和社會隱藏規則的約束。從心所欲,一種超脫也是世俗的思維,世俗終將成為一種超脫的理念;不逾距,是一種自我、自然和社會的通融。
孔子說,人到七十方能從心所欲,不逾距。但是,等到七十才能透徹的話,或者到了七十都對自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的話,那太晚了。人生苦短,我們可以從小就樹立這種自由的信念,培育對它的修養,并不斷的實踐這個信念,升華這個修養,在少年、青年或者中年就感受自由的真諦。對于這一點,我比較同意于丹教授關于解讀《論語》之人生之道的觀點。
翹首現代,在以加速度運轉的社會中,面對紛繁復雜的關系和事情,人們不免帶有一些浮躁的心理和功利的思想,被世俗所困,以至于不自由的活著。然而,我們需要的不是浮躁,浮躁根本無濟于事,相反,我們有理由不更早的領悟自由嗎?用內心的信念和修養去點醒我們蒙昧的眼睛和酸楚的心靈。把自由的內涵涵蓋在心中,把自由的外延延伸于行動。
自由的作文 篇8
漸漸的,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的學習也是越來越緊張了,還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要面臨小升初的考驗了。可是我卻發現了,在緊張的學習中,老師卻總是不給我們下課的時間、放松的時間。我要我的自由。
下課的自由被掠奪
“叮鈴鈴。”哦,愉快的下課鈴又響起了。終于可以下課放松一下了。我在心里暗自高興。可誰知周老師卻毫無下課的意識,他好像是無視下課鈴。不一會兒,操場上響起了其他班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在教室里的我們別提有多么羨慕了。心兒早已飛出了教室,來到了操場。越來越坐不住了,忍耐,忍耐……可老師講完這個習題,又開始講這練習冊的內容。我們班的有些同學確實是實在忍受不住了。就大聲喊道:“老師,下課了!我要上廁所!”可是老師不但沒有宣布下課,反而還把請我們給訓了一頓。“你瞧瞧你們!成天就是不好學,就想著玩!真不知道你們的升學考試怎么辦?別到時候搞得我沒有臉面!”說完又繼續開始講。
……上課了。老師才撤離教室。
課間的自由被搶走
終于,今天老師可給我們放了個假。早早就下課了、終于迎來了我們可愛的課間休息,耶!可誰知有的同學總是難逃一死。“不好好完成作業,跟我辦公室走一趟!”“唔……不啊!”隨之是一聲聲慘叫,別提了……
課余時間被霸占
現在的我們,已經沒有了自己的課余時間,太多的特長班已經排得滿滿的`,上完特長,還要寫作業,寫完作業還要做家長給布置的作業。現在的周末,已經被霸占了,再沒有像小時候的快樂時光了……
我不想被“六年級”這個詞所拘束著,所以在這里我想說:我要我們的自由!請還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