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陽節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1
農歷九月初九,故叫“重陽”,重陽節又稱“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重陽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九月重陽,天高云淡,金風送爽,是登高的好季節,因此,登高、插茱萸和飲菊花酒等風俗。
重陽節到了,我想著要給爺爺奶奶送什么禮物。一邊的姥姥啟發我:“重陽糕怎么樣?”我想了想,裝出生氣的樣子:“拜托,我爺爺奶奶又不在遼寧,寄過去不發霉才怪呢!”突然,一個念頭清晰地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
我急忙跑回臥室,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兩張精美的信紙和電暖寶。我記得奶奶曾經說過,他們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腳冰涼。要是我給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腳就不會冷了。
接著,我攤開精美的信紙,在上面寫滿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對爺爺奶奶說的話。我的心,裝滿了兩張精美的信紙。我寫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裝進了信封,把電暖寶裝進包裹里。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愛,送向遠方的爺爺奶奶的家。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歷史的煙云,又是一年的重陽,再頌經典,裝滿真心。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2
有時候不得不感嘆時間過的太快了,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又來了,重陽節一方面代表著長長久久,一方面也代表著尊老愛老。
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九九重陽節,我想到的,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干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干著急。
說到這兒,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么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還不住的埋怨奶奶。
不知我的這些表現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請原諒我這個孫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談了那么多,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九九重陽節最后,祝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3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云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受古代巫師(后為道士)追求長生,采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詩《與楊府山涂村眾老人宴會代祝詞》:“重九江村午宴開,奉觴祝壽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鋪敘了老人節宴會、飲菊花酒、祝健等活動場景。
其二: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坐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重陽節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后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寒食、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游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歷”讓位于一般歷法。
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侯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城,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如果說上巳、寒食是人們渡過漫長冬季后出室暢游的春節,那么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重陽節俗就圍繞著人們的這一時季感受展開。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4
星期一下午,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昆吾園。因為我們今天要和這里的老人一起過重陽節。
到了敬老院,我遠遠的就看見了老人坐了幾排,已經在等我們了。老師先讓二十個同學給老人送小禮物,戴紅領巾,老人們戴上紅領巾后,有的熱淚盈眶,有的笑的都合不攏嘴了,還有的在靜靜思考,好像在想自己以前當少先隊員時的情景。
接下來該文藝演出了,有我參加的沙包舞,有我的好朋友盧繹迪演奏的葫蘆絲,還有快板……最有趣的要數李睿軒和馬可欣演的雙簧了,他們幽默的語句和動作,逗的臺下的老人們哈哈大笑。
演出結束了,我和岳蕓珊攙扶著一位八十三歲的老爺爺回到了房間,回到房間后,我給老爺爺了一個故事,老爺爺聽的津津有味,然后我把我做的賀卡送給了爺爺,老爺爺用顫抖的手接過了賀卡,連聲說:“謝謝你,小姑娘”。
我們該走了,老人站在門口給我們揮手告別,說:“以后還來啊。”出了敬老院,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昆吾園。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5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關于重陽節的名稱,據魏文帝曹丕說,我國古代以“六”為陰數,“九”為陽數,九月初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故稱之為“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ūyú),以求長壽。重陽節民間還重陽節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個節日和歷史上許多有名的文學家有關。唐朝詩人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看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一首最為膾炙人口的重陽詩。其他詩人,凡寫重陽,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這兩件事。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重陽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
至于登高,重陽節期間秋高氣爽,適宜于登高望遠,這大概也是后來重陽登高發展為以游覽活動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間恐怕還有生產上的原因。重陽時節,秋收已經完畢,農事比較空閑,這時山野里的野果、藥材之類,正是成熟的季節,農民紛紛上山采集。農民管這種采集叫“小秋收”。登高的風俗最初可能就是從這上面來的。
因為“登高”除了避禍消災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這就是舊時人們非常重視重陽節登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今天我們在重陽節開展敬老活動,把重陽節稱為“老人節”或“敬老節”,多少也有這個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還注入了許多敬老尊老的實質內涵。
每逢重陽,母親都會囑咐我去市場買重陽糕說吃了糕節就算過了。是的,重陽接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當中秋節,端午節進入法定節假日時,蟲陽節還在頂點次頂點次受深秋冷。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我們全班同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一走進敬老院,就聽見老人們熱烈的掌聲。我心里一陣激動,因為我還要給老人們送禮物、說祝福話呢!
我們給老人們表演唱歌、跳舞、吹笛子等節目。每一個節目剛結束,臺下就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看到老人們笑容可掬的樣子,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最后一個節目是老師講故事,她講得很生動、很有趣,時不時地還手舞足蹈,逗得老人們哈哈大笑。
接著,我們全班向老人們送出了自己的誠摯的祝福和精致的禮品。我和小伙伴們互相合作,我雙手捧著禮物送給爺爺奶奶們,我的伙伴們說祝福話。他們輕輕地拍了拍我們的肩膀,對我們和藹地說:“謝謝你,小朋友。”老人們拿到了禮物后都眉開眼笑,好像又年輕了20歲。我心里十分開心,心想:“這是我第一次代表學校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以后還要多來看望他們,讓他們更開心。”
最后,我們回到了教室,雖然我們個個都腰酸背痛,但我們還是非常開心。
今年的重陽節讓我終生難忘。
九九重陽節作文 篇7
重陽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民間還沒有流行。
在魏晉時期,過重陽節已有了飲酒、賞菊的習俗。到了唐代,才被正式定為傳統的節日。明代時,皇宮上下從九月初一就開始了慶祝活動。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賞景,以暢秋志,此習俗一直沿襲到了清代。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有古老的傳說。相傳在東漢時,河南汝南縣有個瘟魔,每逢陰歷九月初九便出來傳播瘟疫禍害百姓,導致好多人病倒,紛紛喪命。有一個叫恒景的青年,得到仙人的指點,在九月初九的早上,召集鄉親們登到山上,給每人帶一片茱萸葉,喝一盅菊花酒,瘟魔懼怕茱萸的奇香和菊花酒的味道不敢近身,恒景借機揮舞青龍劍與瘟魔搏斗,最終將瘟魔殺死,為民除了害。自此,陰歷九月初九登高辟邪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月初九中的“九九”諧音為“久久”,有長久,長壽之意,所以,20xx年12月28日我國法律確定重陽節為“老人節”、“老年節”,常在該日舉行敬老活動。
今年的重陽節,我陪爺爺看電視,幫媽媽做家務,給爸爸捶背,忙而快樂著。我覺得敬老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時時刻刻做起。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我們每一個兒女應盡的責任!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相關文章:
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04-18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5篇04-14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六篇04-13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五篇04-24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編七篇04-21
關于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04-10
【推薦】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04-10
【精品】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05-05
【精華】九九重陽節作文集錦七篇04-24
實用的九九重陽節作文匯總七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