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賞月作文六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月賞月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月賞月作文 篇1
嘿!你們知道今天事什么日嗎?今天就是“月圓、人團圓”的中秋節,中秋節可以說是大人小孩都開心的日!為什么呢?因為今天是國定假日喲!你想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你想了解最特別的中秋習俗嗎?歡迎搭乘最酷最炫的“夢境探險機”一起去探險啰!走!
咦?這里是哪里呀?嘿!這就是我們冒險的第一站,“跨越時空——中秋大探索”在這站我們可以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喔!在元朝末年元順帝時,住在漢人家中的韃仍像王爺一般的讓漢人供養著,你知道什么是“韃”嗎?“韃”就是指元朝的士兵,為什么他們會居住在漢人家中呢?當然是元順帝下的命令啰!韃們百般欺凌漢人,漢人們終于忍無可忍了!于是他們決定在八月十五日(農歷)這一天一舉消滅元朝。
八月十五日那天,許多漢人假扮成賣月餅的商人,而他們賣的月餅有分兩種,一種是賣給蒙古人,里面的餡就跟一般的月餅相同;而另一種則是賣給漢人的,他的內餡就很特別啰!除了一般的餡以外,還附上一張紙條,紙上寫著:“今夜起義,推翻韃。”就在酒足飯飽的秋夜,韃安安穩穩的做著美夢時,突然!“殺!”一陣叫喊聲,原來是那些把家中供養的韃殺死后,殺到皇宮中的漢人們;就這樣靠著大家的努力終于把元朝給推翻了,于是后人就將這天定為“中秋節”。
接著我們來到的是第二站——“就愛過中秋”。在這一站我們可知道中國一些省縣的特別中秋習俗;首先我要介紹的是河北省河間縣,當地的雨水非常特別,以秋為苦,中秋節若是下雨,當年的蔬菜味道一定不佳呢!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是江蘇省的蘇州,在中秋節時當地人取促織蟲相斗;在廣東省各地中秋有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朝末年殺韃的歷史。中秋殺韃后,便以其頭祭月,后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在剝玉頭皮時,仍稱為“剝鬼皮”呢!有趣吧!
這次的時空冒險或夢境冒險,好玩嗎?希望你們覺得有趣喲!
中秋月賞月作文 篇2
時間似流水,轉眼,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節。
夜幕降臨,天空中顯得有些陰天,沒有幾顆星星的陪伴,明月如鏡,滿月如盤。
這樣的節日,少不了去利益所玩。爸爸騎著摩托車,三口人要逛新區,觀噴泉,那才溫馨。
一路上,“銀盤”追隨著我們,但似乎有些害羞,我死死盯著它,剛和媽媽說話的工夫,它悄悄躲進云里,過好長時間,再出來瞧瞧。
到了政府廣場,一陣音樂聲響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噴泉隨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有紅色、藍色、白色、綠色……真是美麗 !
這時,我拿出望遠鏡,對準月亮,它和我玩起捉迷藏,一會兒到這兒,一會兒到那兒,終于跑累了,我看到了月亮上的含混事物,是霧?是云?是樹?還是我的身影?真是想什么像什么。忽然飄來了朵朵淡云,輕輕遮住了月亮,只見月亮在云層中穿行閃光。它擠啊擠,又想鉆出來。一陣涼風吹散了霧,月亮重新露出秀麗的臉蛋,這樣一看我感到,被云遮住的,在里邊來回擠的月亮,反而更富有詩意。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我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回家了!
中秋月賞月作文 篇3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那么亮。不過,也很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于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秋節”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中秋月賞月作文 篇4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來了,我們吃過晚飯,帶著滿懷的好心情,靜靜地等待著八月十五的圓月升上天空,心中充滿了期待。不知不覺的,一輪明月已然懸掛在天空。中秋的月亮總是像我們期待中的那么圓,那么亮,皎潔的月光散發著神圣的光芒,籠罩整個神州大地。我們也拿出月餅,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和月亮一樣象征著團圓,希望吃了以后也能團團圓圓。 月亮雖圓,雖亮,可還是像一個害羞的少女,被風哥哥一吹,月亮立刻躲到云姐姐身后去了。
突然,我旁邊一個小孩說:“媽媽,月亮被云吃了,怎么辦?”他媽媽欣慰的笑了,說:“別怕,月亮只是躲到云后面去了,一會兒就出來了!”真是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啊!過了一會兒,風吹散了云,月亮又露出臉來。 我望著圓圓的月亮,似乎看見了嫦娥與月兔在上面默默地哭泣,是啊!中秋佳節,嫦娥卻不能與后羿相見,想到這,心里又有一絲絲的傷感天底下還有多少人沒和家人團聚啊!我靠在媽媽身上,生怕分開了。 月亮若隱若現,一會害羞的躲起來,一會又和大家見面。
可這并沒有影響到我們賞月,突然,爺爺端著一盤祭拜品,說:“今天是月亮的生日,你來祭拜祭拜。”我點燃了三根香,恭恭敬敬地祭拜月亮,希望月亮能保佑我們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那天夜里,我睡的格外香,格外甜,還夢到了全國56個民族手端月餅,一起開開心心過中秋節,給今年的中秋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中秋月賞月作文 篇5
中秋節在中國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在農歷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晚上人們都會吃月餅、賞月亮。中秋節代表著團圓。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姐姐還有哥哥圍坐在院子里。準備欣賞八月十五的月亮。不一會兒,那輪金燦燦的月亮掛在了天天,彎彎的,像一張笑得合不擾的嘴巴,突然月亮變成了圓的了,圓溜溜的,像嬰兒圓圓的小臉。月亮漸漸變白,像一朵潔白的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淡淡的月光撒下一張銀色的網,瀉滿地面,地面就像鋪上了一層銀霜。
我們坐在桌子邊,邊吃月餅、石榴、葡萄邊賞月。這時我說:“我們來說有關月亮的古詩吧!”我剛說完姐姐舉起手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還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還有……“”還有‘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我急忙說出這首剛剛學過的古詩。我們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爭搶著,誰也不甘落后。媽媽說:”你們可真棒!看來在學校里的知識沒有白學。“爸爸也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我們幾個高興地笑了,這時月亮也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好像在說:”你們真了不起!“夜漸漸深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進屋了。
中秋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它可以讓親人們團聚在一起,我真希望每天都是”中秋節!“
中秋月賞月作文 篇6
每逢中秋來臨,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久談不衰的話題。
追溯中秋賞月的來歷,據《長安玩月詩序》載:“秋之于時,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則蟾魄圓。”也就是說,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間,故曰:“中秋”。為何人們鐘情中秋賞月呢?有詩道:“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瑤臺寶鑒,宜掛玉宇最高頭;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虛一色。萬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風露助清幽。”
從時令上說,中種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獲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喜氣洋洋地慶祝豐收,這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描繪。從淵源上說,中秋又是“祭月節”,它源于遠古人類對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禮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這一天,“秋分”這個季節在八月內每年不同,所以秋分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逐漸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從科學觀察來看,秋季地球與太陽的傾斜度加大,華夏大地上空的暖濕空氣逐漸消退,而此時,西北風還很微弱。如此,濕氣已去,沙塵未起,空氣即顯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別潔凈,月亮看上去既圓又大,是賞月的最佳時節。恰如古詩所云:“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尋思豈是月華別?都為人間天上氣清澈。”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盛于唐宋。據宋朱翌《曲消舊聞》說:’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時?考古人賦詩,則始于杜子美。”瀏覽唐詩,中秋賞月詩確有多篇,如王建有詩云:“月似圓盛色漸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盡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燈。”徐凝的詩云:“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一年無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間中秋賞月之風更加興盛。據《東京夢華錄》對北宋京都賞月盛況有這樣的描寫“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新編醉翁談錄》記載:“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則愿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輪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碧空如洗,圓月如盤。人們在盡情賞月之際,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遠游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因此,中秋節還有“團圓節”之稱。許多古詩表達了人們此時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萬里無云境九洲,最團圓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詩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人歷來把家人團圓、親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看得極其珍貴,歷來有“花好月圓人團聚”之謂。
青青沐月
都市中人們過中秋,再也不滿足于欣賞那樓縫中漏下的縷縷殘月,而希望投入山林原野的懷抱。“鐵青旅游”會帶大家到青青世界中去,過一個充滿山野情趣的中秋節。青青世界位于深圳大南山的月亮灣畔,景區內綠草如菌,蒼木林立,飛瀑幽澗點綴其間,月色下的青青世界更是清新怡人,空氣中彌漫著田野山林的芳香,中秋夜靜可賞清風明月,動可游園戲水,草地上、山林間,或古樸的小屋中,知己言歡,家人同聚,共賞明月共沐清輝,其樂也融融。青青世界中不僅可以瀏覽觀光,還可以親自動手參與制陶、種植瓜菜等活動。
草原明月賽江南
甘肅南部有一塊美麗的大草原,秋天里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競相開放,映射出甘南無處不飛花的意境。草原與山、河、湖密切相處,藏傳佛教古寺點綴期間,更添了些神秘和誘惑。
華夏的母親河――黃河流經這里時,拐了一個彎,畫出了“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幅美景。
中秋之夜,半個月亮爬上來,明月照著黃河岸上連綿不斷的峰巔,微風拂煦,寧靜的大草原連牧羊犬聲也消失了,萬籟俱靜。空中的明月在黃河的映襯下潔麗、明凈,還帶著點兒羞澀;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曠無際。“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象出現在天邊的草原月色里……
三江口吻月
"三江口"位于宜賓。風平浪靜的月夜,江面上能倒映出兩輪月亮。游人登上“雙月樓”眺望,可賞此奇觀。
長江追月
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氣勢雄偉。峽內重巒疊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聽江濤澎湃,觀遠山夜景,夜色朦朧中的三峽別有一番景致。由于受長江截流前“告別三峽游”口號的影響,許多游客誤認為截流后長江水位將上升,景點將被淹沒,三峽不能游。事實上,三峽的景點在截流后不但美景如昔,而且增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這一氣勢恢宏的景觀。月明之夜,在豪華游輪的大型觀景臺上與三五好友品茗賞月,把酒談心,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三潭印月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領略“煙籠秋水月籠紗”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來的賞月勝地。三個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點上燈燭,洞口蒙上薄紙,燈光從紙中透出,宛如一輪輪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當空時,月光、燈光和湖光交相輝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襯,畫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讓人流連往返。
長沙古城中秋月
朋友,如果您中秋之際正好在長沙,那可是天賜的良機,千萬別錯過啊!您可以趁著夜色,游岳麓、訪書院、看橘子洲頭成熟的金桔。最后,登上天心閣古城墻,在上面賞月可讓您充分感受一種久違了的古樸蒼涼的味道,不由得思緒萬千……
石湖串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人們除卻吃月餅,賞月,蘇州人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石湖看串月”的民間習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東麓,離蘇州城西南十八里。相傳春秋時,范蠡帶了西施就是從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東面有越來溪,溪上有座越城橋,是當年越王勾踐率兵攻吳從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橋的右首,有座九環洞橋,叫行春橋。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處。
每當農歷八月十七半夜子時,月亮偏西時,清澈的光輝,透過了九個環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這時,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蕩漾,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游人為了看這一勝景,一過中秋,不僅蘇州城里城外,大小船只一租而空,甚至還有人遠從無錫、常熟、吳江等地、趕來看串月的相沿成習。這二三天中,石湖里燈船、游船往來如梭,絲竹詩人蔡云曾有詩說:
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
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
詩人把行春橋畔秀麗的秋色同串月緊密聯結,融為一體,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
清代沈朝初也有《憶江南》詞說: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橋面重重湖面闊,
月亮片片桂輪高,此夜愛吹簫。
抒發了作者身臨其境的詩情畫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難怪田園詩人范成大辭官回鄉要隱居這里,以“石湖居士”自稱。
“蘇州好,串月有長橋”,除了行春橋,蘇州還有一座橋梁史上的杰作――寶帶橋。寶帶橋53孔,猶如“長虹臥波”橫臥在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相傳在農歷八月十八半夜,明月正中,照在湖上,每一個橋憶亦都幻出一個月亮,水中的月亮,隨波起伏,猶如一串明月。
然而,“寶帶橋串月”卻不如“石湖串月”那么有名。這不僅因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畫,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個風俗有著連帶關系。相傳,農歷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蘇州一帶善男信女都要到上方山去燒香,“借陰債”。明代時,香火極盛,夜間,師娘(即巫婆――裝神弄鬼,熱鬧非凡。十八日一早,四鄉八里的燒香船都涌向石湖,許多船上載著各種會打拳弄武的高手,敲鑼打鼓隨著畫舫穿越橋洞,還把鋼叉從橋洞這邊飛過橋面,越過熱鬧的看客的頭頂,待船到橋洞那邊正好接住,以此來顯示該村村民武藝的高強。這時,行春橋上人山人海,喝彩聲四起。明代吳門畫派文徵明曾為此景作過一幅《泛舟石湖》詩畫卷。直到清末康熙年間,蘇州巡撫湯斌為了防止蘇州人利用結社賽會圖謀不軌。他親自拆掉了五通神廟。從此,迷信的“五圣作祟”煞住了,而八月十七的石潮訊卻依然存在,并流傳至今。
現在,每年八月十七,夜色清朗,蘇州旅游業紛紛增開“石湖串月”游覽專艇,這時,上方山上,楞枷塔下,皓月當空,澄澈萬里,湖波山嵐,一片清光。遙望蘇州城區,繁燈如星,恍若人間天堂。還有小船載酒,泛月湖心,傳出弦歌之聲。一到半夜最佳時刻,人們群集行春橋周圍,待一輪明月升上中天,透過九個橋洞,神奇地顯現在波心之中,每一個人都會為此千古奇觀而發出歡呼和驚嘆。
洞庭攬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一望無際的蘆葦搖曳滿湖金黃。八百里洞庭煙波澹蕩搖空碧,葉葉扁舟弄斜陽。1700年的風吹雨打并沒有使岳陽樓蒼老,日登層樓,見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夜上層樓,見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瀟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遠浦歸帆”、“漁村夕照”都可見到。湖中的小島君山有湘妃祠、柳毅井、傳書亭等眾多古跡,斑竹、連理竹等竹影婆娑。時間充裕可前往3小時車程距的長沙,游岳麓山,訪岳麓書院,看橘子洲的金桔開始熟了,而天心閣古城墻上的月色更有一種古樸蒼涼的味道。
太清水月
當你登上青島嶗山太清宮山項,中秋明月升空時,只見天上月與海中月交相輝是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峨眉山月半抱秋
有“峨眉天下秀”之稱的峨眉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峰相對如峨眉得名。全山縱橫200多公里,頂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雄渾秀麗,氣象萬千,山上寺廟眾多,濃蔭密布,云霧繚繞。24座古剎依山取勢,各具特色。在半山賞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盤,別有一番靜劾和奇俏。觀方池秋月,波影融融,來水漱玉,去波尋珠。白水秋風,圣積晚鐘,雙橋清香,靈巖疊翠一處又一處的勝景讓人浮想連翩。特別是金頂的“峨眉四絕”――日出、云海、佛光、圣燈和沿途可見的峨眉猴群更別有情趣。下了峨眉山,可游樂山大佛,往距樂山城北23公里的平羌三峽,過奉節,游長江三峽,感受朗月映照下的三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壯闊。
天野蒼茫月無言
甘肅省蘭州以南的美麗大草原,貫穿了夏河、碌曲、瑪曲、合作等七個省市。這里秋天雖不似夏天那般繁花似錦,但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星星點點,色色相映,營造著甘南無處不飛花的意境。草原與山、河、湖密切相處,藏傳佛教古寺點綴期間,更添了些神秘和誘惑。夏河是甘南游的第一站,有“小西藏”之稱,擁有世界藏書最多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拉卜楞寺。桑科草原、格桑花草原一個連一個。瑪曲的草原也很美,瑪曲的黃河又很壯觀。黃河流經這里,突然一個加彎,形成了秀美絕倫的“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之首曲景觀。秋夜,半個月亮爬下來,月光灑在黃河岸上連綿不斷的峰巔,微風輕輕吹著,如濤低吟,大草原越發安靜了,連牧羊犬聲也聽不到,仿佛萬物都已沉入夢鄉。明月下黃河潔麗、沉靜,還帶著點兒羞澀;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曠、靜沓。天蒼蒼、野茫茫的情結凝聚在天邊的草原月色里。碌曲縣內有郎木寺眾多寺廟,寺廟高高低低藏在郁郁蔥蔥的山谷里,經殿金碧輝煌,佛邸、僧房、民宅則是木頂石壁,風情各異天藍山白,草綠水清的景致好似瑞士風光。
【中秋月賞月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月夜賞月作文12-17
最新中秋月賞月作文12-20
中秋月賞月作文8篇09-29
【精選】中秋月賞月作文4篇10-21
中秋月賞月作文4篇05-18
中秋月賞月作文3篇05-16
中秋月賞月作文五篇09-26
中秋月賞月作文三篇09-26
中秋月賞月作文5篇10-09
中秋月賞月作文六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