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寓言故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那么,都有哪些經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1
拔苗助長的故事
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于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拔苗助長"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將苗拔起,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ya)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
拔苗助長的道理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事物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只有遵循規律去辦事才能取得成功。違背了客觀規律,即便有良好的愿望和熱情,也必然會失敗。
拔苗助長文言文
宋人有閔(1)其苗之不長(2)而揠(3)之者,芒芒然(4)歸,謂(5)其人(6)曰:"今日病(7)矣!予(8)助苗長矣!"其子趨(9)而往(10)視之,苗則槁(11)矣。
天下之(12)不助苗長者寡(13)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14)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15)無益(16),而又害之。
注釋
1、閔(mǐn)--同"憫",擔心,憂慮。
2、長(zhǎng)--生長,成長。
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2
【拔苗助長的故事】
從前,宋國有個急性子的農民,總嫌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他成天圍著那塊田轉悠,隔一會兒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長高了沒有,但秧苗好象總是那么高。用什么辦法可以讓苗長得快一些呢?他轉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我把苗往高處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長高了一大截嗎?”說干就干,他就動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他從中午一直干到太陽落山,才拖著發麻的雙腿往家走。一進家門,他一邊捶腰,一邊嚷嚷:“哎喲,今天可把我給累壞了!”他兒子忙問:“爹,您今天干什么重活了,累成這樣?”農民洋洋自得地說:“我幫田里的每棵秧苗都長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覺得很奇怪,拔腿就往田里跑。到田邊一看,糟了!早拔的秧苗已經干枯,后拔的也葉兒發蔫,耷拉下來了。
【拔苗助長寓言寓意】
苗:禾苗; 助:幫助;長:成長。把禾苗拔起一點,來幫助它成長。比喻違反自然規律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長”。事物的發展、人的成長,都是循序漸進的,違背了這個規則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成語典故】
原文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
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譯文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解釋
①[宋人有閔(mǐn)其苗之不長(zhǎng)而揠(yà)之者]宋國有個憂慮他的禾苗不長而去拔高禾苗的人。宋,國名,在今河南省商丘縣一帶;閔,同“憫”,擔心,憂慮;揠,拔
②[芒芒然歸]很疲勞地回到家里。芒芒然/茫茫然,疲勞的樣子;歸:回家
③[其人]他家里的人。
④[病矣]累極了。
⑤[其子趨而往視之]他的兒子趕快跑去看禾苗。趨,急行,跑;之,代詞,它,代禾苗。
⑥[苗則槁(gǎo)矣]禾苗卻枯死了。則,卻;槁,枯槁,枯死。
⑦[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意思是說,天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不想幫助它生長的'人是很少的,寡,少。
⑧[只想無益而舍之者]認為幫助禾苗生長沒有好處而拋開禾苗(不管)的人。想,沒想好處;舍,拋開不管。
⑨[不耘苗者也]那些不苗者也]那些不去鋤草的人。耘,鋤草。
⑩[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不但沒有益處,反倒害了禾苗。非徒,不但,不只;之,代詞,它,代禾苗。
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3
戰國時期,在宋國有一個農民,在鄉下種了幾畝田地,他的性格很急躁,自從春耕播種以后,就天天到地里去看秧苗。有一天他去地里鋤草,看到自己家的秧苗比別人的都稍微的矮一些。他心想:這秧苗長得太慢了,我得想辦法幫它長得快一些。
但是怎樣才能使秧苗長高呢?當時科學不發達,不用說沒有化學肥料,就連施用農家肥料的方法也沒有傳到宋國的窮鄉僻壤。為這事,他愁得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終于,他想出了辦法,不如把秧苗往上拔一拔,讓它快點長高呢!說干就干,他就下田去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拔完一垅又一垅,累得汗流浹背,腰酸腿疼。回到家里,疲勞不堪,躺在炕上長噓了一口氣,興奮地對剛回家的兒子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秧苗長高了好幾寸。”說完,臉上還帶著非常自豪的表情。
他的兒子聽到父親這么一說,心里有點犯迷糊:怎么會讓秧苗無緣無故長高呢?真是奇怪,不行,我得去看一下。
看到父親已經睡著了,于是拔腿就往田里跑,等跑到田邊一看,秧苗全都枯死了。
人生哲理:凡事都應該遵守大自然的規律,急于求成,只會弄巧成拙,功虧一簣。
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4
【詞目】
拔苗助長
【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釋義】
苗:禾苗;助:幫助長:成長。把禾苗拔起一點,來幫助它成長。比喻違反自然規律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長”。
【結構】
連動式
【感情色彩】
貶義詞
【同義詞】
揠苗助長
【押韻詞】
翠塵珠坱、晝思夜想、不貲之賞
【發源地】
宋國(今商丘)
【成語故事】
“拔苗助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孫丑上》一篇記載了孟子和他的學生—齊國人公孫丑的一番對話。其中提到了宋國一農夫“拔苗助長”的故事:
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里去看。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的轉來轉去,自言自語的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于想出了個辦法,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筋疲力盡。他回到家里,高興地對兒子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有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孟子借用這個故事,向他的學生說明: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主觀地急躁冒進,就會把事情弄糟。
【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寓言故事拔苗助長07-19
成語寓言故事:拔苗助長09-24
寓言故事的成語:拔苗助長05-03
拔苗助長的寓言故事分享04-20
拔苗助長寓言故事英文版03-05
拔苗助長改寫08-22
拔苗助長的故事11-14
拔苗助長作文08-01
童年趣事拔苗助長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