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時間:2023-03-13 09:37:20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通用13篇)

  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通用13篇)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張海迪

  張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濟南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她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快樂而活潑,成天蹦蹦跳跳跑來跑去,似小燕子般到處飛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時光是那樣短暫。1960年一個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剛上完一節“課”,她和小同伴們嘻笑著朝門外跑去,忽然跌倒了。從此,雙腿喪失了知覺,張海迪也喪失了關于腿的記憶。

  張海迪當年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復發作,非常難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術,脊椎板被摘去6塊,最后高位截癱。這樣,原來天真活潑的張海迪,只能整天臥在床上。當年,醫生們一致認為,像這種高位截癱病人,一般很難活過27歲。

  看著伙伴們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上學校,終于有一天,張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對媽媽說:“媽媽,我要上學!”可是因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學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無情的,每當病痛折磨她時,堅強的張海迪沒有流淚,疼得實在厲害時,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頭發,打算用一種疼痛來代替另外一種疼痛。漸漸地,她揪下來的頭發,都能編成一條辮子了!

  對張海迪來說,家是一所特殊的學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里,聰明、好學的張海迪學拼音,學查字典,學一個又一個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撐著身體抄書,學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學課本,沒有人催問,沒有人檢查督促,更沒有考試和考試中的競爭,全靠著自學。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悅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學習自覺性、學習樂趣與生活的意志,還有思維能力,便隨著知識一起增長起來了。通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她還練素描、學寫生、臨摹名畫、學會了識簡譜和五線譜,并能用手風琴、琵琶、吉他等樂器彈奏歌曲。

  1970年 4月,張海迪跟著帶領知識青年下鄉的父母,來到沒有電燈和自來水、生活也十分艱苦的農村生活。她發現小學校沒有音樂教師,就主動到學校教唱歌,課余還幫助學生組織自學小組,給學生理發、釘扣子、補衣服。

  當看到當地群眾缺醫少藥帶來的痛苦,張海迪便萌生了學習醫術解除群眾病痛的念頭。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來了醫學書籍、體溫表、聽診器、人體模型和藥物,努力研讀了《針灸學》、《人體解剖學》、《內科學》、《實用兒科學》等書。為了認清內臟,她把小動物的心肺肝腎切開觀察,為了熟悉針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畫上了紅紅藍藍的點兒,在自己的身上練針體會針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蘿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進了幾天以后,就在她自己身上進針,她覺得醫生就是要這樣,首先要自己感覺。曾有人問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沒有知覺,你的胸以下沒有知覺,你在自己身上扎針不痛苦啊?她說:“恰恰相反,我最開始針灸的時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臉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樣的感覺,我要知道。”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終于掌握了一定的醫術,能夠治療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在十幾年中,為群眾治病達1萬多人次。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2

  人生不設限——尼克·胡哲

  “你們好!我是尼克,澳大利亞人,今年28歲,周游世界分享我的故事。我一年大概飛行120多次,我喜歡做些好玩的事給生活添色。當我無聊時,我讓朋友把我抱起來放在飛機座位上的行李艙里,我請朋友把門關上。那次,有位老兄一打開門,我就‘嘣’探出頭來,他當時被我嚇得跳起來。我心想,他們能把我怎么樣?難道用手銬把我的‘手’銬起來嗎?”

  “我喜歡各種新挑戰,例如刷牙,我把牙刷放在架子上,然后靠移動嘴巴來刷,有時確實很困難,也很挫敗,但我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們很容易在第一次失敗后就決定放棄,生活中有很多我沒法改變的障礙,但我學會積極地看待,一次次嘗試,永不放棄。”

  尼克的生活完全能夠自理,獨立行走,上下樓梯,下床洗臉,打開電器開關,操作電腦,甚至每分鐘能擊打43個字母,他對自己“謎”一般的身體充滿感恩。“我父母教我不要因沒有的生氣,反而要為已擁有的感恩。我沒有手腳,但我很感恩還有這只‘小雞腿’(左腳掌及相連的兩個趾頭),我家小狗曾誤以為是雞腿差點吃了它。(大笑)我用這兩個寶貴的趾頭做很多事,走路、打字、踢球、游泳、彈奏打擊樂……我呆在水里可以漂起來,因為我身體的80%是肺,‘小雞腿’則像是推進器;因為這兩個趾頭,我還可以做V字,每次拍照,我都會把它翹起來。”說著說著,他便翹起他的兩個趾頭,綻出滿臉笑容——Peace!

  尼克的演講幽默且極具感染力,他回憶出生時父母和親友的悲痛、自己在學校飽受歧視的苦楚,分享家人和自己如何建立信心、經歷轉變。“如果你知道愛,選擇愛,你就知道生命的.價值在哪里,所以不要低估了自己。”在親友支持下,他克服了各種困境,并通過奮斗獲得會計和財務策劃雙學士學位,進而創辦了“沒有四肢的人生”(LifeWithoutLimbs)非營利機構,用自己的生命見證激勵眾人,迄今他已走訪了24個國家,贏得全世界的尊重。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3

  思想是自由的——斯蒂芬·威廉·霍金

  霍金是一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一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并陶醉于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并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癥后他也消沉過一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一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只能活2年,但2年過后情況并不是非常糟糕。后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一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霉,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后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后,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并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一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志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一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后,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一次霍金演講結束后,一位女記者沖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后,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后,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4

  在研究學習期間,霍金得了一種怪病,這是一種運動神經細胞病。這種病使行為本來就不靈活的霍金更加笨拙,而且這種病迅速惡化。霍金非常苦惱,以至于他認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然而,霍金并未放棄正常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而且他在這時結婚了,5年后他成了3個孩子的父親。

  患病的霍金依然如故,甚至更加勤奮。他曾夢到自己被處死了,由此他希望,'如果我被赦免,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他認為,'我要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其他人',要做點兒善事,以回報社會對他的恩惠。 勤奮的工作使霍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他以黑洞的研究成名于物理學界。黑洞就是一種體積很小、質量很大的天體,這也就是說,它的密度很大。這種天體是一種從理論上推測出來的天體。 早在200年前,一位法國科學家提出了黑洞的問題。他認為,滿足一定條件的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會吸住自身發出的`光線,而使我們看上去它是'黑暗的一團'。然而,這種科幻般的預言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愛因斯坦建立廣義相對論時,一位德國科學家借助廣義相對論重新預言了黑洞的存在。他發現,質量等于太陽質量大小的黑洞,其直徑只有2.95千米;而相當于地球質量的黑洞,直徑只有0.9厘米了。到20世紀30年代末,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恒星演化時,再次研究黑洞問題。他認為,在恒星燃盡時,在引力的作用下,恒星會無休止地坍縮下去,最終就形成了黑洞。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5

  回鄉創業一直是我們重點關注話題,在江蘇宿遷宿城區屠園鄉,有這樣一位殘疾人,他自強不息、創業成功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

  他叫杜云山,文漢資通配件有限公司負責人,該公司主要生產電腦視頻線、音頻線等,年產值逾千萬元,帶動就業百余人。

  當初,杜云山初中畢業,家中兄妹較多,父母身體不好,自己還因麻痹癥一條腿殘疾,平時要依靠一根拐杖才能正常行走。由于家境貧寒,身為家中長子杜云山,主動放棄學業,挑起養家重擔。 到蘇州打工,由于身體殘疾,很難找到工作,通過老鄉介紹,才得到一個試用機會,不會做活,他主動學,偷偷學;會做活,他總是精益求精,做到最好。經過三個月試用期,杜云山就由一名普通操作工成為一名流水線管理員。四年后,杜云山帶著多年打拼積累技術和資金,回到家鄉屠園,創辦油嘴廠。經過2年打拼,油嘴廠便由5名工人發展到30名,業務遍及周邊縣區機械廠,固定資產發展到80多萬元。

  “當時我進入蘇州一家外資電子廠,剛到時候,由于我身體殘疾,員工對我歧視,認為我不能干這份工作,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干下去,工作、生活中我吃了很多苦。”杜云山回憶起自己打工日子。 現在杜云山一有空就下車間和員工們親切交談,看看流水線,檢查產品,對新員工總是手把手教技術,他常說以前刻苦學來不能丟。 他們下班了,我卻繼續加班學習技術,不懂去問老員工,查技術書,每天都這樣堅持,平時運用工作經驗,提高工作效率,不到一個月時間把車間流程全部學會了。 2011年,杜云山看出了電子產品周邊配套市場前景,賣了油嘴廠,籌集了100多萬元資金,于2012年與同學共同注冊成立了宿遷市文漢資通配件有限公司。工廠全部投產后實現產值超3000萬元,實現利稅500萬到800萬元,解決勞動力600人左右,帶動百余名周邊群眾就業,月工資1800——3000元。

  我下一步打算要擴大經營,現在已經和常州一個電子廠談好了,就是今年10月份啟動電機濾波器項目,需要擴招300多個員工。

  作為回鄉創業人員,杜云山在自己致富同時能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不忘帶領周圍群眾提高收入。他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扶貧幫困、回報社會等活動。 我要回報社會和地方百姓,我一個人富了,要帶動大家都富起來,過上好日子。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6

  雖然我們已經很久沒見面了,但我一直牽掛著小同。小同模樣也總時不時在我眼前浮現,她一雙圓溜溜大眼睛,一只小巧玲瓏鼻子,一張櫻桃小嘴,真好可愛!可不幸是,那時我認識她時候她正坐在輪椅上。

  那一天,我做完了作業去樓下小公園跳繩,那時她媽媽也正推著她來散步,小同讓她媽媽停下來看我跳,看著她羨慕眼光,我停下來走過去跟她說:“你好,我叫蔡欣妤,你叫什么名字啊?”她說:“我叫小同。”我說:“能不能幫我一下忙,我們要跳繩比賽了,可我還是跳得不好,你能幫我數數嗎?”小同高興地說:“好埃”開始我只能跳十幾下,慢慢在小同地鼓勵下,我漸漸地跳得多起來了,二十幾下,三十幾下……我和小同也漸漸熟悉起來了,她告訴我半年前她出了車禍,一條小腿被截肢了,現在安裝了一條假肢,我聽了很難受,她小小年紀就受到了這樣創傷,真可憐。于是我對她說:“我可以跟做朋友嗎?”她高興地點點頭,她媽媽也很高興,微笑地對我說:“謝謝你愿意跟小同做朋友,小同已經很久沒有這么開心了,因為自從她腿受傷后,小朋友都不跟她玩了,你是她第一個新交朋友。”我說:“我很高興和小同做朋友。”說完,我們都笑了……

  之后每一天,我一做完作業就去小公園跳繩,小同在一旁幫我數數,跳累了數累了,我就一邊推著小同在小公園散步,一邊講笑話給小同聽,小公園里灑滿了我和小同笑聲。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同也開朗了好多,可她還是坐在輪椅上,我想要是小同能象以前一樣能走路該多好啊,于是我問小同媽媽:“阿姨,小同還能象以前一樣走路嗎?”阿姨告訴我:“應該可以,可小同很害怕不敢自己走。”聽了這些后,我就想我怎樣才能說服小同有勇氣從輪椅上站起來走路呢?

  一天,像往日一樣,我推著小同在小公園散步,我笑話也讓小同哈哈大笑,看著小同這么開心,我小心翼翼地說:“小同,我好想你能站起來走路埃”聽了我話,小同收起了笑容,低下頭說:“我也想埃”我接著說:“那我們站起來試試看哦。”小同連忙說:“不,不,我害怕。”我說:“小同,別害怕,我覺得你很勇敢,這么大傷痛你都挺過去了,還害怕站起來嗎?我相信你是最棒!”小同不相信地看著我說:“真嗎,我真得還可以站起來走路嗎?”我滿懷信心地點點頭,說道:“當然了。”小同說:“那試試吧。”于是我們叫來她媽媽,她媽媽聽了很高興,小同在我和她媽媽挽扶下站起來,因為一直是坐著,小同腿沒有什么力氣,沒一會兒,小同就軟了下來,倒回輪椅,我鼓勵她:“你很棒了,因為今天是剛開始,慢慢來,你肯定行。”

  在我和她媽媽鼓勵下,小同每天都有變化,站得時間也長起來了,還可以挪一小步了,看著她一天天進步,小同媽媽很高興,為了能使小同能真正站起來走路,小同媽媽決定帶小同到寧波做康復治療,現在我和小同已經很久沒見面了,不知道小同是否已經能走路了,希望她能快點回家……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7

  《把愛寫在左手》

  有一個新認識的朋友,他很陽光,喜歡各種娛樂和運動,尤其喜歡打籃球。他打籃球的方式很奇特,總是用左手運球,居然能用單手在人群阻擋中準確地投籃。其實,他這樣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賣弄球技,而是因為他只有一只手。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寫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鋼琴上演奏出動聽的樂曲。

  更讓我敬佩的,是他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和健康的心態。他的言語總是那樣的親切。他工作努力,與同事朋友的關系融洽,與客戶的交流愉悅。常常得到老總的嘉獎見過許多因為身體殘疾心理也一同殘疾的人,所以一直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見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個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非常熱情,請我們留下吃飯。

  他們一家人都很熱情,談起他的時候,言語之中總透露著無盡的溫情愛意與驕傲、自豪。

  聊了半個鐘頭之后,晚餐準備好了,大家就圍坐在桌前,品嘗起他母親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動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從來都沒有想象過,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樣真摯而細致的愛。班主任 n一家人為了給自己殘疾的`只有一只左手的親人一個平和而正常的環境,一齊改掉自己堅持了幾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習慣。

  成長可以想象,在他年幼時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夾起一片菜葉時,他的家人也正同樣笨拙地、用左手反復練習那個動作,直至成為習慣。而這樣的習慣與愛伴隨著他,與他一起成長。為了讓他健康樂觀地生活,他想念的句子們把所有的愛,全部寫在了左手上。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8

  楊佩,女,漢族,1990生,肢體殘疾,陜西省平利縣人。當他9歲的時候,他被高壓電擊擊中了。雖然他失去了雙臂,但他總是樂觀而不屈服于命運。現在小楊佩和他的媽媽一起去北京工作。他心中總有一個愿望。有了一筆錢后,他應該繼續學習深造,做他喜歡做的事。他喜歡唱歌跳舞,希望將來能有一個殘疾人藝術團。

  家住陜西省平利縣衛生鎮孟西街村楊佩蓬勃發展的城市,有很多不安因素。村里的變壓器放在村中心,孩子們喜歡來回地斜拉線拉電線桿去玩,9歲的時候,一天在學校吃午飯,她走到了變壓器前,習慣用手拉電纜,但她不認為斜線已經松了,就行了。

  命運改變了她的生活。她的生命尚未解除,這意味著學校的廢棄和生命的缺失。

  從那時起,家里就更難了,父母只好再安排一次:父親帶著弟弟回家,母親帶她去打工掙錢。沒有手,連我自己的生活都很難照顧好自己,更不用說工作賺錢了。小楊佩開始練習雙腳而不是雙腳,雙腳靈活。但現實實在是太殘酷了,沒有哪個單位愿意接受楊佩的'手,無奈之下,她選擇了乞討的生活。

  楊佩很知道殘疾人要自立,必須自信,自信。而且有自己沒有專業知識,精通某一行,找不到工作,即使有工作,遲早也會被淘汰。她希望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職業,根據自己的條件,然后努力學習,努力學習,使她能在社會上有所不同。此刻她在京城乞討,她的夢想是攢夠足夠的錢來完成自學,使自己文化知識,一個人不浪費渣。她最喜歡做的事是跳舞。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藝術家和一名無胳膊的舞蹈演員。

  楊佩從沒有失去對生活的夢想,他相信它可以來自逆境。她平凡而平凡,就像路邊的小草。它是未知的。她是非凡的。她可以在逆境中尋求精神上的升華,甚至是乞討。也是為了飛行。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9

  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

  陳燕,女,漢族,1973年生,視力殘疾,一級鋼琴調律師。現北京新樂鋼琴調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系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分會會員。幼年患先天性白內障雙目失明。22歲畢業于北京盲校鋼琴調律班。2002年10月創建北京鋼琴調律網,2004年出版《陳燕:耳邊的世界——中國第一位女盲人調律師的自傳》,同年12月被江蘇衛視和新浪網評為《感動2004》十大真情人物。

  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的故事有點傳奇,但都是真的。3個月大的時候,因為先天性殘疾,陳燕被父母遺棄,是姥姥收養她并撫養成人。

  陳燕自小對音樂比較感興趣,學過很多樂器。自打學調琴開始,她每天總是十三四個小時泡在鋼琴邊,仔細摸,用心記。學調律還必須會修琴,一個盲人手拿錘子釘釘子、刨子刨木頭,受傷總是難免的,學習調律那段時間,她手上就沒有一塊好肉。

  4年學習,陳燕掌握了歐美最先進的鋼琴調律技術,但信心滿懷的她馬上遭遇了殘酷的現實,當時國內的人還無法接受盲人調琴師這一行業。幾經周折,一家大的琴行經理考核后同意錄用。但經理為難地說,這份工作需要上門為客戶調琴,你現在的情況挨家上門也太困難。再說路上車很多,出了交通事故,琴行要負責的。

  為了熟悉地形路況,她請家人幫助,把圖上的地名、車站、胡同小區等一一抄寫成盲文,一一記熟。有一位用戶不希望盲人調律,她到用戶家后,憑著眼睛僅存的一點光感,跟用戶走到鋼琴前,連調帶修干了兩個小時,客戶試彈后很滿意,并說他的兩臺琴以后都請陳燕調。這時陳燕告訴他自己是個盲人,對方不好意思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陳燕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與客戶見面時決不告訴自己是盲人,調琴結束后,一定要告訴用戶自己是盲人。她說:“給用戶調完音后,我除了教給用戶一些保養知識外,還要給用戶彈一首優美的曲子,這時才告訴他,我是一名盲人鋼琴調律師,用戶感到非常驚訝。你是盲人,你怎么來的?你調琴的時候,眼睛一直跟著手動呀!每當那個時候,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成功者。”真正在調琴這個圈子里闖出名氣,陳燕靠的是技術。她將8000多個鋼琴零件熟記于心,并能及時發現影響音準的零件,調出正確的音律。到目前,她已給上萬個家庭的鋼琴做過調音,足跡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為了幫助更多的鋼琴用戶,陳燕開通了全國第一條鋼琴公益熱線,每天晚上7點到10點,她都會守候在電話機旁。在鋼琴調律的路上,她最大理想就是讓全國的人都知道,盲人完全可以從事鋼琴調律工作。

  陳燕不僅擁有嫻熟的調琴專業技術,她還創造了許多盲人第一的奇跡:中國第一位女盲人鋼琴調律師,中國盲人中第一個寫自傳的,第一個會騎獨輪車、游泳、騎自行車、開卡丁車、滑旱冰、練跆拳道的盲人等等。陳燕說,不管路有多漫長、有多艱辛,她都會“笑對人生”。她是該笑,因為她為自己“調”出了一派光明。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0

  李智華——“足藝”大學生

  李智華,女,漢族,1984年生,肢體殘疾,內蒙古自治區扎魯特旗人,西安歐亞學院藝術設計系本科在讀。一場大火失去了雙臂,她沒上過高中,通過頑強學習,考上了大專又專升本,現備考2008年書法系的碩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全國青少年向身殘志堅的李智華學習。

  1984年2月14日,李智華出生在內蒙古扎魯特旗伊和背鄉趙家堡村的一戶農家。爸爸是一個老實憨厚的農民,患有精神病的媽媽硬是由人按著才生下了她,她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親李國林外出尋找瘋癲的妻子,出生沒幾個月的李智華一覺醒來將煤油燈碰倒,瞬間炕席、被子相繼燃燒起來……無情的大火改變了她的一生。經過搶救,李智華保住了生命,卻永遠失去了雙手。

  家庭貧寒的李智華,又偏偏失去了雙手。對于她個人而言,是順從命運的安排還是與命運抗爭,她選擇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奮斗做到和常人一樣。哥哥姐姐上學去,李智華總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園里的歡聲笑語,讓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漸漸地學會了用腳趾夾著鉛筆寫字,剛開始時鉛筆頭怎么也夾不緊,她就用繩子把鉛筆和腳趾捆在一起,繩子松了,就使勁勒。為了能寫好一個簡單的“0”,她竟整整練了1天,腳被磨得又紅又腫。內蒙古的冬天特別冷,由于不能穿襪子,智華的雙腳長滿了凍瘡,但她卻從不哼一聲。1990年9月,趙家堡村小學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李智華卻因為殘疾進不了教室,她便拿幾塊磚頭墊在腳下,悄悄地站在窗外聽課;沒有課本,她牢牢記住黑板上的每一個字。有一次老師提了一個問題,班里的孩子們沒有一個能回答上來,這時,卻從窗外傳來李智華清脆而準確的'回答聲。在老師的幫助下,李智華終于走進了課堂。

  1998年夏天,小智華如愿以償考取了旗重點中學——魯北一中,也就是在這時,媽媽的病情卻加重了,于是小智華產生了一個想法:犧牲學業,照顧媽媽。魯北一中的領導知道她的情況后,決定收她為函授生,每周派老師為小華授課。從此,她一邊做家務照顧媽媽,一邊堅持學習。2003年6月7日,她走進了普通高考的考場。8月15日,接到了西安歐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她終于用一雙小腳叩開了高等學府的大門。

  許許多多的單位和個人都在關愛著她的學習生活。對于社會給予自己的資助,李智華也努力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回報社會。2000年9月,她和姐姐在包頭市學習,姐妹倆每天的生活費只有3元錢。當得知同學申懷寶面臨失學時,她們每月向申家寄20元錢;2004年,她被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評為“十佳學習之星”,同年,她又在陜西省大學生書法大賽中一舉奪冠;2005年4月初,國家教育部、中國殘聯、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全國的青少年向身殘志堅的李智華學習。

  2006年7月,大專畢業的李智華被一家單位聘用,單位發給她1000元的月工資。在得知13歲少女馬依曼患白血病時,李智華將自己首月工資,全部打入醫院賬戶,作為馬依曼的治療費用。多年來,李智華還一直給農民工子女做書畫輔導。《隱形的翅膀》這部電影真實地反映了李智華奮斗的經歷,李智華沒有雙手,如同沒了翅膀,但她勇敢地面對人生,靠駕馭一雙腳,照樣在生活中飛翔。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1

  高志鵬——暗黑中捕捉閃亮音符

  高志鵬,男,漢族,1974年生,視力殘疾,山西省呂梁人,現為太原市盲童學校音樂教師。6歲時因手術失敗導致雙眼失明,13歲隨民間學藝,18歲成為太原市盲童學校插班生,28歲考入中國戲曲學院。他集寫詞、作曲、演唱、演奏于一身,至今已創作數百首歌曲,多次在全國大賽中獲獎,近百家媒體對他的事跡進行過報道。

  高志鵬出生在呂梁山區興縣,6歲時因手術失敗雙目失明。8歲那年,他讓妹妹拉著他的手到學校門外聽課,被老師發現,讓爸爸把他領回了家。爸爸摸著他的頭說:“孩子,你跟人家不一樣,爸爸教你拉二胡吧!”從那天開始,他踏上了音樂旅途,在自己心靈的舞臺上演繹起不滅的火焰和無盡的執著。高志鵬11歲時,二胡水平就已超過了父親,當他得知了“阿炳”的故事后,便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盲人音樂家。他“摸”懂了《二泉映月》,也在音樂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世界。他跟著鼓樂班的`師傅們沿九曲黃河一路苦學,學會了各種民間小調、晉劇曲牌,學會了嗩吶、笙、簫、笛子等鼓樂班的全套樂器。15歲那年,父親為他買了8件樂器,讓他組建了自己的鼓樂班。從此,這位少年盲班主帶著一伙明眼人,開始在陜西、內蒙古一帶的農村闖蕩。幾年下來,他掙下的錢,不但貼補家用,建了新窯洞,而且還為兩個哥哥娶了媳婦,供妹妹讀完了初中。在外闖蕩的高志鵬第一次聽說在太原有一所盲校,他心中又開啟了一扇窗戶,獨自一人去太原市盲校求學。在省殘聯領導的幫助下,他成為太原市盲童學校的一名大齡插班生。

  在盲校學習的兩年間,每到星期天,志鵬便抱著吉他、二胡到街頭賣唱,掙學費和生活費;上課時間又以飽滿的激情,投入于學習和創作中。1994年,他創作的歌曲《心聲》,在山西人民廣播電臺“升華獎”新歌征集中,榮獲詞曲創作一等獎;歌曲《滿天繁星屬于你》,在全國第二屆盲聾學校學生藝術匯演中,獲得一等獎及創作獎。當中殘聯主席鄧樸方把獎杯送到他的手中時,他感到茫茫黑夜中有了繁星般的點點希望。

  盲校畢業他留校工作,2000年在中殘聯的關懷下,他成為中國戲曲學院首位盲人進修大學生。在正規化、高節奏的教學環境中,為了趕上學習的進度,他幾乎每晚都守在琴房,根據盲文和課堂的錄音資料一點一點地摸索著指法。進修是拿不到學歷的,2002年高志鵬便參加了成人高考并成為中國戲曲學院一名正規大學生。經過頑強拼搏,高志鵬不僅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他創作的歌曲《走出圪梁梁》、二胡曲《黃土情懷》,還分別榮獲全國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大賽金獎、銀獎。更令同學們嘖嘖稱奇的是,他利用業余時間,拜北京盲校李紅偉為師,靠著用手摸,竟然用半年時間學會了一般得用三年時間才能掌握的鋼琴調律技能!

  如今,高志鵬的心中有了一個“神州萬里行”的計劃。他準備用兩年時間,走訪全國百所高校,為高校師生免費演奏自己的音樂作品,分享他捕捉到的照亮人生的音符。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2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只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國南部的一個小鎮。他的到來不僅沒給家里帶來歡樂,反而給父母的心里蒙上一層陰影,家里人對他的未來充滿憂慮。因為他患上罕見的“成骨發育不全癥”,這種病人體內鈣質無法固定在骨骼上,因此骨頭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稱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親擅長吉他和電子風琴,受家庭的影響,他還在很小的時候,就對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他在電視上看一場鋼琴音樂會,著迷到神魂顛倒的地步,向父親提出自己也想要一臺鋼琴,父親滿足他的要求。

  但是,一個手腳無力,行動不便的人,要想學習鋼琴談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別人抱著才能上下鋼琴座。有一次,父親剛把他抱上座位,有事臨時出去,他一不小心,從座位上摔下來,腳被摔成骨折。

  心疼他的父親建議他學點別的,可是他活不同意就認定鋼琴。無奈之下,父親想出辦法,在琴上安裝一個特殊的輔助器,使他的腳較容易牽動鋼琴踏板。雖然如此,他還是在練琴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意外的情況,以致于經常往返于醫院和家之間。但他卻不管不顧,憑著頑強的毅力,近乎瘋狂地練琴,這一練就是五年。

  他13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的父親獲悉一個劇團急需招聘一個丑角兼配角,覺得他很適合,于是送他去。劇團內有一個名叫布魯內的小號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幾次之后,發現他在鋼琴方面有著特殊的悟性,就推薦給打擊樂演奏家洛馬諾重點培養。在兩位音樂家的悉心培養下,15歲時,他推出個人的第張專輯《閃光》。優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轟動法國音樂界,使他一夜之間成為“巨星”。

  他第一次公開演出時,先是在臺前離觀眾最近的.地方,站足足3分鐘。最后,他笑著問:“都看夠吧?”在全場發出會意地笑過之后,才開始表演。聽完他的演奏,觀眾被他的音樂震憾,先是短暫的沉默,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事后,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先站三分鐘,他說:“很人是因為好奇我的身材才來的,先讓他們看個夠,才會仔細聽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靈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樂世界中,他忘卻殘缺肢體帶來的痛苦,變得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對于取得的成績,他仍然不滿足,堅持每天練琴的時間增加到11小時,每年的獨奏音樂會超過10場。有時,超負荷的訓練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斷,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鋼琴越彈越好,名氣越來越大。 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張專輯《樂曲》,成為他音樂行程中決定性的轉折,讓成為世界級鋼琴大師,他的足跡遍及紐約、米蘭、東京巴黎等著名音樂城市。所到之處,都是一片贊譽之聲。這時,所有人都已經不再對他的奇特身材好奇,而是帶看欽佩的心在仰望他靈魂的“高度”。

  然而,再偉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時。自《樂曲》出版后,他的事業開始落入低潮,因為焦急,有一次甚至暈倒在酒吧的階梯上。蘇醒過來后,他說:“我的骨頭那么脆弱,這次卻竟然一點傷都沒有。我告訴自己:時間還沒到,上帝還不想讓我去死。”

  樂觀的心態讓他對未來仍充滿信心,持每天練琴11小時以上。果然,過不久,他的事業又迎來輝煌的時刻,不僅簽約新的唱片公司,而且出的唱片一張比一張好,廣受歡迎。尤其是與另一名法國爵士樂手格拉貝蒂合作的唱片銷售量突破10萬張。

  有人曾經問他成功秘訣,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話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優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較大,那是上帝特別偏愛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個格外芳香的蘋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紐約,年僅36歲,他留給人間最后的一句話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國的貝楚齊亞尼,世界鋼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個樂觀向上,勇于接受命運的挑戰,克服身體的巨大障礙,奏出人間最美妙樂章的殘疾人。他的身材雖然矮小,但他靈魂的高度,足以讓世人仰視。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篇13

  湯展中——美術學院研究生

  湯展中,男,漢族,1981年生,肢體殘疾,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人,現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研究生在讀,系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先天性無雙臂,以足代手,生活、書法、作畫,1993年榮獲首屆“中國十佳殘疾少年成才獎”,1996年獲聯合國教科文頒發書畫作品優秀獎,1997年著有《雙腳與人生》一書,引起全國的關注。1999年,他如愿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4年后,又順利考上了該校國畫專業的研究生。

  一出生就被認為是“怪物”,因為他的雙臂只有十多厘米長,并且軟弱無力,上方連著兩只各長了3根手指的小手掌。然而他在成長中憑借毅力用口和腳作畫,竟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國畫專業,并成為該省第一位殘疾研究生。其口書、足書作品獲省、國家級大小獎項20余次、國際獎2次;他還是中國百名好兒童好少年獎與全國殘疾少年兒童成才獎獲得者。1997年著的《雙腳與人生》一書轟動全國。他,就是無臂書畫家湯展中。

  湯展中與書法結緣,緣于一次偶然。一天,哥哥放學回家后,用毛筆寫描紅作業。他覺得很好奇,跑到廚房,用腳夾了塊小木炭,在地上學哥哥寫字。這一幕,讓剛干完農活回來的父親看到了,父親想:鄉下人逢年過節和紅白喜事都喜歡寫對聯,何不訓練兒子練好書法,以后靠賣這換口飯吃。

  轉眼間,湯展中到了上學年齡,父親帶著他去小學報名,學校卻委婉地拒絕了。父親并沒有放下,第二天又去找校長說情,一個星期后,他最后進了學校。二年級暑假時,湯展中被推薦進縣城的`暑假書畫學習班。報名時,他當場用腳夾著毛筆寫了一首詩,把接待的老師看得目瞪口呆。此后,老師開始教他用右腳練習書法。湯展中先是用腳趾夾筆,從夾不住到夾得腳趾都紅腫;上課的時候,不管天多冷,一雙腳都露在外面;寫字時一向彎著腰,背部的酸痛是家常便飯……半年后,他硬是用腳寫出一筆工整漂亮的字。

  之后,他聽說用嘴含筆也能寫字畫畫,便自我練起來。剛開始,口水流得到處都是,牙齒也麻麻的。但他沒有放下,時光一長,嘴巴成了第二書畫手段。為了掙學費,他每個寒暑假都到桂林市一些旅游區為游客寫書法,一個假期下來,學費、生活費都解決了。

  上高中后,湯展中更是把賣作品的區域擴大到上海、廣州、深圳,乃至全國。他自豪地說:“從上高中開始,我就沒向家里要過一分錢,我和哥哥的學費,都是賣作品賺的,為了賺錢,已經好幾個年頭沒在家里過年了。”湯展中在潛心研習書畫的同時,并沒有落下學習。1999年,他如愿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4年后,又順利考上了該校國畫專業的研究生。2005年8月,湯展中在參加第四屆全國殘疾人文藝匯演時,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相中,成為該團的一名演員和行政工作人員。現已成為中國殘疾人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和南寧一所特教學校兼職老師。

  成功后的湯展中沒有忘記家鄉的父老鄉親,沒有忘記廣西的殘疾人朋友,總想為殘疾人群體做點什么。他成了南寧市舍得殘疾人職業學校的一名兼職老師,一有空,就去教學生繪畫。他收了4名盲人學生和4名健全人學生,教他們畫國畫。他說:“教盲人繪畫很需要耐心,我自身又是個殘疾人,困難重重,但我會克服困難,盡量把他們教好。”湯展中追求的不只是飽暖的生活,也不只是幸福的感受,他要追求一種境界。他正在努力的愿望是漂洋過海去英格蘭,把殘疾人書畫事業發展到國外,挑戰人生的一座新的高峰。

【殘疾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相關文章:

經典勵志哲理小故事02-03

勵志的哲理小故事02-04

勵志哲理小故事02-15

經典名人勵志小故事09-24

勵志哲理的經典小故事09-22

勵志小故事20個10-31

中外名人勵志小故事02-27

青春勵志哲理小故事11-26

含有哲理的勵志小故事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