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哲理故事:從書法中悟人生智慧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哲理故事:從書法中悟人生智慧,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哲理故事:從書法中悟人生智慧 1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它不僅是一門古老而奇特的藝術,而且能夠啟迪人生、豐富人生,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載的是傳統、精神和民族的特征。
俗話說:字如其人。不同的人寫出的是不同的字,如:賢哲之士的字,溫和醇厚;英雄豪杰的字,沉著剛毅;脫俗奇人的字,磊落灑脫;文人學士的字,清俊秀麗……
智慧一:曲則全,枉則直
要想學寫字,必先學做人。做書忌僵直之線,講求一波三折。做人也是如此,直則易折。老子曾說過:曲則全,枉則直。因此,為人處事,做人做書都要講究藝術,講究曲線美。曲能生氣,也能貯氣;曲則有情,曲則生韻。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且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的奶媽,自以為是皇帝養母,故經常在外仗勢犯事,漢武帝就要依法嚴懲。奶媽只得求助東方朔,東方朔說,這件事靠嘴巴講是沒有用的。于是他告訴奶媽,等皇帝下命令要辦你,你被拉下去的時候,什么也不要說,但要走兩步,便回頭看看皇帝,走兩步,再回頭看看皇帝,切記你什么都不要說,這樣,或者還有萬分之一的希望。當皇帝下令拉下奶媽時,奶媽照做了。東方朔站在旁邊罵道:你這老太婆是不是神經啦,皇帝已經長大了,還要吃奶嗎?你快走吧!東方朔這么一說,皇帝聽了很難過,自省,結果將奶媽釋放了。正是東方朔運用了“曲而全”的藝術,不僅救了奶媽的命,而且還消除了漢武帝后來的內疚之情。
曲直之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直來直去,往往是行不通的。這和書法是一樣的,“無往不復,無垂不收”,不能老是橫和豎,不用“使轉”。當然“使轉”過了頭,字中盡是些圈圈眼眼,就太俗了,人也就變得滑頭滑腦了。
智慧二:平淡自然,寵辱不驚
書法在筆法上,講求“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做人就要“剛柔并濟”;講求“入木三分,力透紙背”,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用筆上要“藏露互見,方圓并備”,做人要能上能下,能屈能伸;結字上,講求“重心平穩”,做人就要穩重,不要輕浮;結字要“點畫呼應,顧盼有情”,做人要講信任,和睦相處。
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其著的《書譜》中說:“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段精辟的論述,不僅揭示了學書的道理,而且還講出了人生哲理。學書有成的人,大都經歷了“平正—險絕—平正”的這樣一條藝術道路。做人也是如此,我們度過了規規矩矩的童年、少年,有時覺得生活無聊呆板也無可奈何;到了意氣風發的青年,始知自立自主,屢有奇想,敢做敢為,“初生牛犢不怕虎”,卻有步入歧途的可能;到了閱世頗豐,思想成熟的中年、老年,則有看透,有徹悟,寵辱去留,無所動心,就有一種臨風自笑的雍容。
一個人和一幅字一樣,險絕已經做到了,還要復歸平正。字不要過于巧,巧過了頭就俗,字要求變,但不能求怪。人也不必“錦上添花”,要平淡自然,寵辱不驚,但要達到這種地步,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個民間笑話,說的是一個老童生考狀元,屢考不中。步入中年了,一次和兒子同科應考。一天,兒子看榜回來,高興地敲門大叫:“爸爸,我考中了!我考中了!”這時,老子正在關門洗澡,便在房內大斥道:“考中了,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太沉不住氣了,大吼什么?”兒子又輕聲細語地告訴老子:“爸爸,你也考中了。”老子聽了,高興極了,欣喜若狂,奪門而出,大聲呵斥兒子道:“你為什么不早說?”兒子一驚:“爸爸,你怎么不穿褲子?”……
一個人要做到“寵辱不驚”,難啊!孟子說得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大丈夫也。一個人得意也好,失意也好,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總是那個樣子,這是最高境界的修養。
智慧三:寫自己的字,走自己的路
古人說:書品即人品。品味一幅書法作品,是能夠從中看到書家的人格品性的。流暢的書寫反映出隨和與機靈的性格;生硬的書寫則表達出富有進取心和潑辣的風格;斷續的書寫說明直觀感覺能力好;愛寫草書則表明邏輯思維能力強;字里行間,間隔距離大,則意為害羞或性格孤僻;筆鋒上斜表現出感情奔放;筆鋒下斜則為消沉和壓抑的象征。
王羲之的行書,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遒勁媚逸,蕭散平和;顏真卿之書,雄勁獨出,格力無縱;柳公權的字,筋張骨露,險中生態……
哲理故事:從書法中悟人生智慧 2
在一個古老的村莊里,有一位名叫李墨的書法家,他的書法技藝高超,被譽為村中的瑰寶。然而,李墨并不滿足于此,他常常在書法中尋找人生的智慧。
一天,一位年輕的學者慕名前來拜訪李墨,希望能從他那里學到書法的真諦。李墨微笑著接待了這位學者,并邀請他一同欣賞自己的書法作品。
在書房中,李墨展示了一幅幅精美的書法作品,每一幅都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學者看得如癡如醉,不禁贊嘆道:“您的`書法真是出神入化,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生命的智慧。”
李墨聽后,淡淡地笑了笑,說:“書法不過是人生的一個縮影罷了。你看這每一筆、每一劃,都如同我們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有高潮也有低谷。”
學者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么,您是如何從書法中領悟人生的智慧的呢?”
李墨沉思片刻,緩緩道:“首先,書法教會我要有耐心。每一幅作品都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和積累,人生亦是如此。我們需要耐心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和困難,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收獲成功的果實。”
接著,李墨又說:“其次,書法讓我明白要學會變通。在書寫過程中,有時需要順應筆勢,有時需要逆勢而行。人生亦是如此,我們需要根據環境的變化靈活應對,既要順應時代的潮流,又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最后,李墨總結道:“書法還教會我要保持謙遜。無論書法技藝多么高超,都不可驕傲自滿。同樣,在人生道路上,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謙遜的心,不斷學習和進步。”
學者聽后深受啟發,感慨道:“原來書法中竟蘊含著如此豐富的人生智慧。我將牢記您的教誨,努力在書法和人生中追求更高的境界。”
從此以后,這位學者更加努力地學習書法,并在李墨的指導下逐漸領悟了人生的真諦。他明白了,無論是書法還是人生,都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悟,才能在不斷的磨練和成長中領略到更多的美好與智慧。
哲理故事:從書法中悟人生智慧 3
在古老的東方,有一位年長的書法家,他的字如龍蛇起舞,又似山川流水,深受人們喜愛。然而,他并不常為人寫字,更多的是在書房里沉思默想,從書法中領悟人生的智慧。
有一天,一位年輕的學者慕名而來,希望向書法家學習書法的精髓。書法家并未直接傳授技巧,而是邀請他一同欣賞自己的作品,并問:“你看這些字,有何感想?”
學者仔細端詳,答道:“您的字,筆力雄渾,形態各異,仿佛每一個字都有它自己的生命。”
書法家微微點頭,又問:“那你從中學到了什么呢?”
學者沉思片刻,說:“我學習到了如何掌握筆鋒的輕重緩急,如何使字形更加和諧美觀。”
書法家笑了笑,說:“這些都是書法的技巧,但并非真正的智慧。你再看看這些字,它們是不是也有起承轉合,有如人生的起伏跌宕?”
學者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書法家是要他通過書法去感悟人生的哲理。他仔細觀察,發現每一個字都有開始、發展、高潮和結束,就像人生的`四個階段: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而在這四個階段中,又充滿了無數的轉折和變化,就像書法中的筆畫,時而流暢,時而頓挫。
書法家見學者已經有所領悟,便進一步解釋:“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它更是人生的寫照。你看,這個字雖然寫錯了,但我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寫下去,最終完成了一幅作品。人生亦是如此,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不能輕易放棄,要勇敢面對,堅持到底。”
學者聽后深受啟發,他感謝書法家的教誨,并決定以后不僅學習書法的技巧,更要從中領悟人生的智慧。
從此以后,學者每寫一字,都會深入思考其中蘊含的哲理。他的書法日益精進,同時也變得更加成熟和睿智。他明白了,人生就像一幅書法作品,需要用心去感受、去體會,才能發現其中的美好與智慧。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書法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體現。通過學習和欣賞書法,我們可以領悟到許多關于人生的哲理和智慧,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哲理故事:從書法中悟人生智慧】相關文章: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30篇07-31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通用10篇)11-25
哲理智慧小故事12-31
哲理故事:愛+智慧=奇跡02-25
人生的哲理故事08-17
在沙漠中冥思-哲理故事08-21
山谷中的回音哲理故事06-10
低頭是一種智慧哲理故事08-16
人生的配額哲理故事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