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寓言故事十則
寓言的主題有時是從情節中自然流露出來,讓讀者自己去領會,有時在結尾處點明,作為教訓。不管寫法怎樣,實際上許多優秀寓言都成了人們珍視的千古名訓。 小編整理了幼兒寓言故事十則,歡迎欣賞與借鑒。
鱉與主人(1)
有一個人捉到了一只鱉,他十分高興地把鱉帶回家。打算把鱉殺了,然后煮熟美美地吃一頓,可是他又不愿意承擔殺害生靈的惡名。怎么辦呢?他想了一個辦法。
這個人將鍋里盛滿了水,用大火將水燒得滾開,再在鍋上橫擱一根細竹棍子,然后,他裝著和鱉商量的樣子對鱉說:聽說你很會爬,我想看看你的本領。如果你能為我表演一次,從這根竹棍上爬過去,我就一定放了你!
可憐的鱉看了看鍋里燒得滾燙的水還在上下翻騰,熱氣直往上竄,如果在細竹棍上爬的時候,稍不小心,就會掉進鍋里沒命了。它想,這明明是主人故意設圈套要謀殺自己,但可憐的鱉依然存一線求生的希望,它想,只要自己萬分小心,說不定還真能爬過去死里逃生哩。于是,鱉答應從開水鍋上爬過去。
鱉鼓起了平生所有的勇氣,集中了它有生以來的全部精力,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從細竹棍的這一端爬過去,反正大不了就是一死。鱉咬緊牙關,一步步地爬,沒想到,竟然真的爬過去了。當它爬到鍋的那一邊時,它幾乎都要暈過去了,趴在地上再也動彈不得。
主人萬沒想到這鱉竟有這等幸運,它竟能從九死一生中解脫出來。然而,主人不甘心,他還是要吃鱉肉。于是他改口對鱉說:不錯,真有本事,非常精彩!請你再表演一次,我還想再欣賞一遍。這次爬過來,說什么我也放了你!請來吧!
鱉算是看清了主人的丑惡嘴臉,十分憤怒地說:你要想吃我,就明說好了,何必還這么煞費苦心地拐彎抹角呢!
鱉怒斥那個偽善的主人的惡行,正好揭露了某些偽君子虛偽狡詐的真面目,他們明明要干壞事,卻還冠冕堂皇地假裝仁義道德。
樂羊的“忠心”(2)
樂羊本是中山國的人,后來他投奔了魏國。為了表示對魏王的忠心,樂羊主動率領魏國的軍隊去攻打自己的故國中山國。
中山國是個弱小國家,哪里抵擋得了魏國的進攻呢。當時,樂羊的兒子還留在中山國。中山國的人在魏國的猛烈進攻下,無計可施,君臣經過一番商議,決定以樂羊的兒子做籌碼來要挾樂羊退兵,中山國把樂羊的兒子綁起來吊在城樓上,威脅樂羊。誰知樂羊全然不顧吊在城樓上的可憐巴巴的兒子,反而更加猛烈地攻城。
中山國的將士們都十分生氣,沒想到樂羊原來是這樣一個無情無義之人,于是他們將樂羊的兒子殺了。中山國的人將樂羊的兒子烹煮成肉羹,派人送給樂羊吃。
不料,樂羊面對此事仍毫不動心,一點憐子之心也沒有,一絲悲傷之情也不見,反而將用兒子血肉做成的羹湯吃了個干凈,然后率領著魏軍向中山國發起了猛烈進攻。由于樂羊攻城態度堅決,不拿下中山國決不罷休。經過幾番激戰,中山國終于被樂羊所滅。
戰爭結束,魏國的疆域又開拓了一大片,樂羊為魏王立了大功。慶功會上,魏王給了樂羊很重的獎賞。事后,魏王便冷落了樂羊,不再信任他了。
有人不理解魏王,問魏王說:“樂羊為大王立了這樣大的功勞,您為何如此疏遠他呢?”
魏王搖搖頭說:“一個為了向上爬而背叛一切的人,他連自己的故國、兒子都毫不顧惜,除了自己,他還會對誰忠誠呢?我怎么可以去親近、信任這樣一個危險的人呢?”
的確是這樣,樂羊背叛自己的國家,連兒子的性命也不顧,不惜用兒子的生命和故國的利益來換取自己的利祿,這樣的人只應遭到唾棄。看來,聰明的魏王疏遠樂羊是明智的。
釋鹿得人(3)
一次,魯國國君孟孫帶隨從進山打獵,臣子秦西巴跟隨左右。打獵途中,孟孫活捉了一只可愛的小鹿,他非常高興,便下令讓秦西巴先把小鹿送回宮中,以供日后玩賞。
秦西巴在回宮的路上,突然發現一只大鹿緊跟在后,不停地哀號。那只大鹿一號叫,這里小鹿便應和,那叫聲十分凄慘。秦西巴明白了,這是一對母子,他覺得心中實在不忍,于是便把小鹿放在地上。那母鹿不顧秦西巴站在旁邊對自己有什么危險,一下沖到小鹿身邊,舔了舔小鹿的嘴,兩只鹿便撒腿跑進林子里,眨眼就看不見了。
孟孫打獵歸來,秦西巴對他說放走了小鹿,孟孫一下子火冒三丈,打獵回來的余興一下子全沒有了,他氣得將秦西巴趕出宮門。
過了一年,孟孫的兒子到了念書的年齡,孟孫要為兒子找一位好老師。許多臣子都來向孟孫推薦老師,孟孫一一接見這些人,但他總覺得不是十分滿意。正當孟孫悶悶不樂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年前被自己趕出宮去的秦西巴,心中豁然開朗,立即命人去尋找秦西巴,并把他請回宮來,拜他為太子老師。
左右臣下對孟孫的做法很不理解,他們問道:“秦西巴當年自作主張,放走了大王所鐘愛的鹿,他對您是有罪的,您現在反而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這是為什么呢?”
孟孫笑了笑說:“秦西巴不但學問好,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只小鹿都生憐憫之心,寧可自己獲罪也不愿傷害動物的母子之情,現在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可以放心了!
秦西巴的仁慈之心,終于被國君理解,國君捐棄前嫌而合理啟用秦西巴的長處,這一點對我們是大有啟發的。
德比才重要(4)
陽虎的學生在天下為官的,比比皆是?墒怯幸淮侮柣⒃谛l國卻遭到官府通緝,他四處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晉國,投奔到趙簡子門下。
見陽虎喪魂落魄的樣子,趙簡子問他說:“你怎么變成這樣子呢?”
陽虎傷心地說:“從今以后,我發誓再也不培養人了。”
趙簡子問:“這是為什么呢?”
陽虎懊喪地說:“許多年來,我辛辛苦苦地培養了那么多人才,直至在當朝大臣中,經我培養的人已超過半數;在地方官吏中,經我培養的人也超過半數;那些鎮守邊關的將士中,經我培養的同樣超過半數?墒菦]想到,就是由我親手培養出來的人,他們在朝廷做大臣的,離間我和君王的關系;做地方官吏的,無中生有地在百姓中敗壞我的名聲;更有甚者,那些領兵守境的,竟親自帶兵來追捕我。想起來真讓人寒心哪!”
趙簡子聽了,深有感觸。他對陽虎說:“只有品德好的人,才會知恩圖報;那些品質差的人,他們是不會這么做的。你當初在培養他們的時候,沒有注意挑選品德好的加以培養,才落得今天這個結果。比方說,如果栽培的是桃李,那么,除了夏天你可以在它的樹蔭下乘涼休息外,秋天還可以收獲那鮮美的果實;如果你種下的是蒺藜呢,不僅夏天乘不了涼,到秋天你也只能收到扎手的刺。在我看來,你所栽種的,都是些蒺藜呀!所以你應記住這個教訓,在培養人才之前就要對他們進行選擇,否則等到培養完了再去選擇,就已經晚了!
陽虎聽了趙簡子一番話,點頭稱是。
人的品德應該比才能更重要,因此應有選擇地培養人才,不可良莠不分,這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
仁智的孫叔敖(5)
小時候的孫叔敖就是一個好孩子,他勤奮好學,尊敬長輩,孝敬母親,很受鄰里的喜愛。
有一次,孫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著一條雙頭蛇。他以前聽別人說,誰要是看見兩頭蛇,誰就會死去。孫叔敖乍一見這條蛇,心中不免一驚。他決定馬上把這條雙頭蛇打死,不能再讓別人看見。于是他拾起路邊的大石塊,打死了雙頭蛇,并把它深深地埋起來。
回到家里,孫叔敖悶悶不樂,飯也不吃,一個人坐在油燈前看書發呆。他母親看到這孩子的情緒有些不對頭,便問他道:“孩子,你今天是怎么啦?”
孫叔敖抬頭看了看母親,搖搖頭說:“沒什么!比缓蟮拖骂^去,依然無精打采。
母親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額頭說:“莫不是生病了?”
孫叔敖再也憋不住了,一下扯住母親的衣袖傷心地哭起來。媽媽感到十分詫異,問道:“孩子,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啊,哭得這么傷心?”
孫叔敖邊哭邊說:“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了一條雙頭蛇。聽人說,看見這種蛇的人會死去的,要是我死了,我就再也見不到您了……”
母親邊安慰他邊問道:“那條蛇現在在哪里呢?”
孫叔敖邊擦眼淚邊回答說:“我怕再有人看見它也會死去,就把它打死后,埋起來了!
聽了孫叔敖的話,母親很感動,她高興地摸著孫叔敖的頭說:“好孩子,你做得對。你的心眼這么好,你一定不會死的。好人總是有好報的!
孫叔敖半信半疑地看著母親,點了點頭。
后來,孫叔敖長大成人,由于他的學識品德好,做了楚國的令尹。他還沒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經很信賴他了。
孫叔敖在面對死亡的時刻,還能為別人著想,所以老百姓信賴他。這說明:能為群眾著想的人,群眾也會擁護和信任他。
毀瓜與護瓜(6)
魏國的大夫宋就被派到一個小縣去擔任縣令,這個縣正好位于魏國與楚國的交界處,這地方盛產西瓜。雖然同處一地,可是兩國村民種西瓜的方式和態度卻大不一樣。
魏國這邊的村民種瓜十分勤快,他們經常擔水澆瓜,所以西瓜長得快,而且又甜又香。楚國這邊的村民種瓜十分懶惰,又很少給西瓜澆水,所以他們的瓜長得又慢又不好。楚國這邊的縣令看到魏國的西瓜長得那么好,便責怪自己的村民沒有把瓜種好。而楚國的那些村民卻沒有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一味怨恨魏國的村民,嫉妒他們為什么要把瓜種得那么大那么香甜。于是,楚國這邊的村民就想方設法去破壞魏國村民的勞動成果。每天晚上,楚國村民輪流著摸到魏國的瓜田,踩他們的瓜,扯他們的藤,這樣,魏國村民種的瓜每天都有一些枯死掉了。
魏國村民發現這個情況后,十分氣憤,他們也打算夜間派人偷偷過去破壞楚國的瓜田。一位年紀大的村民勸阻住了大家,說:“我們還是把這件事報告給縣令,向他請示該怎么辦吧?”
大家來到宋就的縣衙。宋就耐心地勸導本國的村民說:“為什么要這么心胸狹窄呢?如果你來我往沒完沒了地這般鬧下去,只會結怨越來越深,最后把事態鬧大,引起禍患。我看最好的辦法是,你們不計較他們的無理行為,每天都派人去替他們的西瓜澆水,最好是在夜間悄悄進行,不聲不響地,不要讓他們知道!
魏國村民依照宋就的話去做了。于是,從這以后,西邊楚國的瓜一天天長好起來。楚國村民發現,自己的瓜田像是每天都有人澆過水,感到很是奇怪,互相一問,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們開始暗中觀察,終于發現為他們的西瓜澆水的正是魏國的村民,楚國的村民大受感動。
很快,這件事情被楚國縣令知道了,他既感激、高興,又自愧不如魏國縣令。他把這些情況寫下來報告給了楚王,楚王也同樣很受感動,同時也深感慚愧和不安。
后來,楚王備了重金派人送給魏王,希望與魏國和好,魏王欣然同意了。從此后,楚、魏兩國開始友好起來。邊境的兩國村民也親如一家。兩邊種的西瓜都同樣又大又甜。
所以說,有時候不要采取“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態度去激化矛盾,而是寬宏大量,以德報怨,這樣反而會促使矛盾緩解,使壞事變成好事。
借火治狗(7)
有一戶人家住著婆媳兩人,兒子經常外出,很長時間才能回家一次。
這個婆婆在家專橫跋扈,經常對媳婦橫挑鼻子豎挑眼,媳婦不能申辯,更不敢反抗,總是偷偷地傷心。幸虧隔壁有位好心的大媽,十分同情這位媳婦,常常安慰這位媳婦并暗中幫助她。
一次,婆婆外出走親戚,下午回到家里,忽然發現家里的肉少了。婆婆心里頓時來了氣,她怎么想也覺得是媳婦偷吃了。于是不問青紅皂白就劈頭蓋腦地罵起來:“你這個好吃懶做的賤女人,我不在家你就無法無天了,竟敢在家偷吃東西!”
媳婦覺得實在冤枉,忍不住說:“老天爺在上,我偷沒偷吃東西,他看得最清楚!
還沒等媳婦說完,婆婆早就氣得要跳起來,她指著媳婦大聲喊道:“這還了得,敢頂撞我!算是我冤枉了你,我瞎了眼睛!我家養不起你這個媳婦了,你馬上給我滾回你娘家去,我家不要你了!”就這樣,婆婆把媳婦給休棄了。
媳婦無可奈何,只得服從婆婆的命令。她在回娘家之前,去向隔壁的大媽告別,哭著向大媽講了這件事。大媽聽了,很替這位媳婦難過,但大媽也知道那位婆婆的為人,如果現在馬上去替媳婦解釋,恐怕婆婆是不會聽的。于是大媽安慰了媳婦一陣后,對她說:“你先慢慢地走,我這就去想辦法讓你婆婆把你叫回來!毕眿D擦了擦眼淚,慢慢朝村外走去。
大媽待媳婦一走,馬上在家里搜尋了一把亂麻,她將亂麻扎在一個小棍上做了一個火引子,然后到這個媳婦家里去找婆婆借火。
婆婆問:“現在不是做飯的時候,借火做什么?”大媽對婆婆說:“我家的狗不知從哪里叼來一塊肉,幾條狗為爭這塊肉,互相咬得很兇,我想借個火回去治治它們!
婆婆一聽,恍然大悟,肉原來是被狗叼走了。她心里感到有幾分愧疚。因此趕緊找來一個人,讓他馬上去追趕媳婦,把她接回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有心計的人,在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糾紛時,必須講究策略。要想弄明真相、息事寧人,既要抓住問題的癥結,又不可急于求成。
臨江駝鹿(8)
從前,臨江地方有一個人愛好打獵。有一次,他進山里去打獵,偶然發現了一個駝鹿穴,老鹿可能是覓食去了,只剩下一只毛都還沒長齊的小鹿仔。這個人很是憐愛這頭小駝鹿,就將它抱起來,帶回家里去飼養。
這人抱著小駝鹿剛一走進家門,家里養的一群狗就一邊搖著尾巴一邊流著涎水跑過來,以為小駝鹿是主人帶給它們的食物,不顧小駝鹿還在主人懷里,躍躍欲試地伸出爪子去碰它。主人很生氣,大聲地呵斥它們:“畜牲,還不快滾開!”又踢了狗幾腳,它們這才悻悻地躲遠了。
這群狗如此對小駝鹿垂涎三尺,主人不禁很擔心小駝鹿會遭它們的毒手,于是就天天抱著小駝鹿到狗跟前去,讓狗慢慢熟悉它、親近它,讓它們之間建立起感情,到后來又把它們放在一塊兒玩耍,教狗要愛護小駝鹿,不準去驚動它、騷擾它。
這群狗明白主人的意思是要保護小駝鹿的安全,也就都按照主人的心意去做,聽從主人的安排,和小駝鹿很是親熱,也不再嚇唬它。小駝鹿慢慢地長大了,因為和狗處得久了,竟然忘記了狗是鹿的敵人,反而確信狗是自己的好朋友,成天和狗一塊兒互相舔舐,翻滾嬉戲,碰撞追逐,玩得十分開心,和狗也一天比一天親熱。而這群狗因為想討好主人,又怕主人的責罰,也就一直遷就小駝鹿,陪著它玩耍,但還是改不了它們的本性,常常暗地里瞧著小駝鹿,垂涎三尺。
過了幾年,小駝鹿長成了大駝鹿。有一次它出門去,碰到別人家的一群狗,可高興了,以為遇到了好朋友,趕快跑過去和它們嬉戲。
這群狗見這只駝鹿竟如此大膽,感到又奇怪又生氣,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沖上來又撕又咬,一會兒工夫就把駝鹿吃了個精光,血淋淋的尸骨就這樣被棄置在道路上。只可惜駝鹿到死也不明白一向和氣的狗為什么要吃它。
自家的狗不敢碰駝鹿,是因為畏懼主人的威懾,并不是因為駝鹿本身有多厲害,而別家的狗沒有了這個威懾,自然就不買駝鹿的帳了。駝鹿不明白這一點,落得個可悲的下場。人如果借助外部力量獲得了地位和利益后,一定要謹慎從事,不要盲目高估了自己。
防患于未然(9)
有一家人家做了新房子,但廚房沒有安排好,燒火的土灶煙囪砌得太直,土灶旁邊堆著一大堆柴草。
一天,這家主人請客。有位客人看到主人家廚房的這些情況,就對主人說:“你家的廚房應該整頓一下。”
主人問道:“為什么呢?”
客人說:“你家煙囪砌得太直,柴草放得離火太近。你應將煙囪改砌得彎曲一些,柴草也要搬遠一些,不然的話,容易發生火災。”
主人聽了,笑了笑,不以為然,沒放在心上,不久也就把這事忘到腦后去了。
后來,這家人家果然失了火,左鄰右舍立即趕來,有的澆水,有的撤土,有的搬東西,大家一起奮力撲救,大火終于被撲滅,除了將廚房里的東西燒了一小半外,總算沒釀成大禍。
為了酬謝大家的全力救助,主人殺牛備酒,辦了酒席。席間,主人熱情地請被燒傷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也按功勞大小依次入座,惟獨沒有請那個建議改修煙囪、搬走柴草的人。
大家高高興興地吃著喝著。忽然有人提醒主人說:“要是當初您聽了那位客人的勸告,改建煙囪,搬走柴草,就不會造成今天的損失,也用不著殺牛買酒來酬謝大家了。現在,您論功請客,怎么可以忘了那位事先提醒、勸告您的客人呢?難道提出防火的沒有功,只有參加救火的人才算有功嗎?我看哪,您應該把那位勸您的客人請來,并請他上坐才對呀!”
主人聽了,這才恍然大悟,趕忙把那位客人請來,不但說了許多感激的話,還真的請他坐了上席,眾人也都拍手稱好。
事后,主人新建廚房時,就按那位客人的建議做了,把煙囪砌成彎曲的,柴草也放到安全的地方去了,因為以后的日子還長著呢。
什么事情都要有個預見性,如果自己沒意識到,聽聽別人的建議也是好的,防患于未然總比出了險情再去補救更為重要。
鯽魚的心思(10)
鯽魚和青魚是好朋友。它們在小池塘里過著平靜的生活。池塘很小,食物也不夠豐富,但它們過得很愉快。
有一天,鯽魚出來游玩,沒發現青魚,便問烏龜:“你知道我的同伴到哪兒去了嗎?”
“聽說它搬家了!睘觚斦f,“搬到一個大池塘去了,那里水域廣闊,食物精美,它過上好日子啦!”
鯽魚聽了,心里酸酸的,胸口也堵得慌。一連幾天,它睡不好,吃不下,打不起一點兒精神。
“唉,活著真沒意思!在這窮地方待著,要什么沒什么,一輩子也甭想出頭!”它見了誰都這么說。
過了幾天,它又碰見烏龜。
“你說,青魚它不比我的本領大,為什么過得比我好?”它問烏龜。
“青魚?”烏龜說,“我正要告訴你,前幾天聽來的消息是假的。青魚其實是被人釣走了,這會兒還不知道是死是活。我們大家都在為它擔心呢!”
“真的嗎?”鯽魚一下子高興起來,“謝謝你給我帶來了好消息。中午我請客!”
——有的人一見別人比自己強,心里就不高興;當別人遇到災難,他反而心花怒放。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
【幼兒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幼兒寓言故事07-28
幼兒寓言故事精選01-28
幼兒寓言故事02-21
幼兒寓言故事三則08-12
適合幼兒的寓言故事10-09
幼兒大班寓言故事07-28
幼兒經典寓言故事大全07-28
幼兒寓言故事集錦08-17
幼兒寓言故事大全07-04
幼兒園寓言故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