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和閱讀相伴
仰望天空,繁星點點,空靈遼闊;低頭俯看,青草隨舞,逍遙自在,但我總感覺缺少一份心靈的寄托。每當這時,我便會捧起一本心儀的書來打發(fā)這寂寞的時光。
我從小就十分喜愛閱讀。書本就是一葉方舟,帶你通向成功的彼岸;或說書本是一把鑰匙,為你打開知識的大門。正如作家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不讀書怎能知時事,更別說知天下、曉古今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溫故而知新”。
打我記事起就開始看書了,那時我并不識幾個字,但卻對書本已有了濃厚的興趣,我會拿起書纏著大人幫我念,可無論是誰都不肯給我念太多,于是我便開始自己“咿咿呀呀”地亂讀,偶爾遇見幾個認識的字就毫不客氣地拿筆給它圈出來。那時看的是些像《格林童話》《成語故事》之類的小畫冊,十頁里面有兩頁全是畫,所以好看的插畫再加上濃濃的興趣,當然可以讓幼稚的我坐上許久。后來認識了些許字,不看圖片也差不多能讀了。那兩年也看了不少書,但還是認為帶有插圖的書是最好的。
再后來,幼兒園大班開始教拼音和漢字。我可高興壞了,最早識字的時候不會的便問大人,他們便說看拼音,然后讀一遍那個字就罷。現(xiàn)在字會認了,拼音會拼了,看書當然輕快多了,漸漸地我明白了什么是好詞,什么是好句,不太喜歡小畫冊了,而我會大體翻看一下有華麗詞句的書,再看。
接著我又上了小學,小學里老師在假期時會給大家推薦一些書看,我除了看這些必讀書目,也會擠一點時間看我自己愛的小說或者是童話之類的書。那時矮小的我雖說看著挺乖,但也會選著書看了,我開始逐漸對散文和現(xiàn)代詩產(chǎn)生興趣。至今,我大部分的書都是在這兩年讀的。
現(xiàn)在,我正上五年級,媽媽定要幫我買齊老師推薦的必讀書目。到貨后,我看著大大小小有厚有薄、參差不齊的書,就會像三天三夜沒吃飯似的餓狼,如饑似渴地“啃”起來,那感覺想想都興奮不已。我若再想看別的書,媽媽只要知道書名一定會二話不說、快馬加鞭地買來供我讀。
我愛看書,雖說不至于看書看到廢寢忘食或是成了書呆子,但起碼我上廁所是十有八九要拿著書的。有時上完廁所了,但那句話還沒讀完,便會對自己說:“沒事,讀完這句吧!”便讀起來,可讀了這句就想讀下一句,又想讀這一段,我就不停地說:“看完了再走,看完了再走。”就這樣好幾遍才會被大人叫出來,如果那書剩下的頁數(shù)不多了,直到我翻到最后空白的一頁才恍然大悟,才發(fā)覺自己對自己多縱容。
還有一回媽媽讓我給她拿東西,我順手便把筆袋拿了過去。
讀的是一本本書籍,品的是一段段別樣人生。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我們不斷被催促著成長,包括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當困惑來臨時,讀書亦能消愁,轉(zhuǎn)而豁然開朗,雖不能向它傾訴,但它卻可以以一種安靜、完美的方式開通你的一切,像極了朋友。
要論讀書和不讀書的區(qū)別,本質(zhì)是大相徑庭。不讀書時看山是山,讀了一半看山是物,是千里江山圖;讀到最后看山乃仍是山。在這外層關(guān)系上看似沒有差別,但只有讀透書中文字所折射的人生哲理才會懂得:品文字就是品人生,讀懂人生和其光,同其塵。《人間此話》中所說的三重境界,最初只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后來國學大師王國維提出后被廣泛認同并應(yīng)用。從古至今,成大事業(yè),造大學問者必經(jīng)三重境界。
古有懸梁刺股,在讀書這件事上,應(yīng)秉承執(zhí)著信念,堅持閱讀如登高望遠,從書中悟出人生真諦,提高認知能力,如撥開云霄見月明。
讀盡天下書,乃是人生極大賞心樂事。那些有意義的書籍,給予我們的東西不是單純的知識,也不是暫時的快樂,而是生存的自信和做人必備的才能和勇氣,喚醒心靈,使人對成功堅定信念,讓人在迷茫和困惑中闖出自己。書籍并不是要把外在的東西交給我們,最終達成目的,是把我們內(nèi)在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觀點、看法噴涌出來,讓青春更有活力。高爾基將讀書這個習以為常的過程稱為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結(jié)合的過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言外之意,是先讀書不思考也許能豐富知識,但不能清醒頭腦。
讀書充實了生活,拓寬了視野。從書中了解知識,如何客觀認識自我。這使我感悟到:書是多么繁華,所有上一代的智慧結(jié)晶,新一代新的知識,一切都在書中。
書是昨天的記載,今日的鏡子,明日的見證。行萬里路,究不若讀萬卷書需要,知識無涯,生命有限。
書多生命短,現(xiàn)在不讀書努力,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