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閱讀與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閱讀與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與作文 篇1
一直以來,我一直認為閱讀課外書并沒有什么好處除了看字還是看字,有什么意思呢!而且書的內容平淡而乏味,讓我看著看著就感到無聊。
所以,以前家里的書我連瞄都不瞄一眼。
但自從進入了高年級,并且經歷了一件事情后,我才發現我的觀點是錯誤的。
一個周末,我正在房間里看一本故事書里的一個故事,剛好看完就去把語文試卷剩下的一道課外閱讀題完成時,我的心就開始有點忐忑不安了,雖然說這是家作,但每到課外閱讀題,我都會這樣。
當我讀著這篇短文時,發現里面還有一個故事,我又繼續讀故事。
才讀了幾個字,我就豁然開朗,“哈!這不就是我剛剛看的.那個故事嗎!”我激動萬分,幾乎要叫出聲來,再看看短文后的問題,大多數都是和文中的小故事有關。
我感到自己占了上風,于是一下子便把短文全看完,而短文后的題目,我想都不用想,一目了然,看完題目就能立刻寫答案,所以這次的閱讀題,我用了不到5分鐘就做完了。
可我寫完了作業并沒有去玩,而是從書架上取走一本書,回到書桌上和它打交道……
自從經歷了這件事之后,我悟出了很多讀書的好處,一是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了解更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二是閱讀大量課外書可以增強我們的理解能力;三是閱讀大量課外是還可以積累寫作素材,讓寫作文變得輕松起來,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了。
不要忘了那些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他們各個都有讀過書的經歷,哪怕是他們沒錢上學,都要自己學,最后,他們還不是成了著名作家嗎?而且有的作家即使成為了大作家,也依舊去買書看,錢都花到變成窮人家了,也要堅持買書。
我記得我在看巴金的書時,也有看到過這么一段:巴金當了作家后,依然堅持買書看。
有一次,他因為買了太多書而僅剩57銀元時,他又要去買書,妻子見家里太窮了,就勸他不去買書。
巴金說:“錢,就是用來買書的。
都不買書,寫書人怎么活法?”當天,他帶著孩子們去逛書店,第二天,他又帶著孩子們去逛書店。
原來讀書有那么多好處,我竟然都不知道。
所以從現在起我要“改邪歸正”,多讀課外書,擴大閱讀量!
閱讀與作文 篇2
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面;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閱讀里面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編選而來的`,對我們學習很有幫助。
閱讀既能提高寫作水平,也有利于我們學習英語。閱讀分為和英語兩部分。自從我訂了閱讀,學習就大有進步。以前,我英語閱讀總是不及格,但自從我看了閱讀后,每次考試都是100分。也是,之前我的總是合格,現在,我的本上全是五角心,還經常被貼在墻上。這些要感謝閱讀。
閱讀這本雜志價格物美價廉。只需4塊錢就能買到。里面有揚帆起航閱讀風景美文沖浪連環畫廊課文快車道等許多版塊。閱讀寶典教會了我許多寫作的方法;廣聞天下讓我開闊了自己的眼界,了解了很多奇聞怪事;智力魔方讓我腦洞大開,開發了我的智力。閱讀就是這么神奇,豐富的內容讓你樂不開懷。
閱讀是我的良師益友,感謝閱讀陪伴我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閱讀與作文 篇3
人生是一場漫漫旅途,在沿途的風景中,最美的便是邂逅。邂逅閱讀,讓人生色彩斑斕。
小時候,最愛聽媽媽講童話,丑小鴨搖身變成白天鵝,賣火柴的小女孩燭光中的天堂,海的女兒化作泡沫散去,皇帝新衣的獨特。在童話的世界中盡情遨游,閱讀成為我生活中最美的邂逅。
后來,我嘗試著拿起書本,這時,文字中軒昂的意氣常令我的'心中泛起漣漪,輕易地將我俘獲。巴金“讓生命開花”的人生愿望,使人們在動蕩的年代里,體味人性的純真與美好;冰心那浩瀚的大海與圣潔的母愛,是人世間最美的風景,讓我們在匆匆行走的間隙中駐足欣賞波濤與溫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才深刻地感受到閱讀對我有多么重要,那字里行間里所包含的崇高的精神,使我在狹小的空間里感受到萬物的博大、世界的神奇。我開始探索那隱藏在文字背后的精神之花。《老人與海》中老人對命運的不懈挑戰,鑄就了一種百折不撓精神;《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不畏重重困難,用自己的雙手造就了孤島的一片天;《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讓我驚嘆,而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令我敬佩。這種種精神激勵著我,讓我領略到了閱讀的美麗。
這份美麗在生活中陪伴著我,無處不在。面對生活中坎坷和曲折,我感到彷徨。這時,是作家陳建功告訴我前進的方向:“只要星星還在空中閃爍,我們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于是,我從迷惘中清醒,從彷徨中堅定。的確,人生是一道優美的曲線,我們用行動詮釋了它的別樣風采。屈原遭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身受宮刑卻寫出《史記》,他們遇到挫折時并沒有消沉,而是透過暫時的風雨看到了未來的陽光。與他們邂逅,我不再彷徨,不再迷惑,我要向自己挑戰,超越自我。
與閱讀邂逅,仿佛是一首詩,悠然甘甜,意蘊深厚;與閱讀邂逅,仿佛是一首歌,宛轉動聽,沁人心脾;與閱讀邂逅,仿佛是一塊糖,清涼可口,滋潤心田?·?與閱讀邂逅,人生之幸。
在人生中,邂逅閱讀,讓我不禁在心中酣笑:“邂逅閱讀,不枉此生!”
閱讀與作文 篇4
想起似已遙遠的學生時代,總把作文當小說寫,一個學期比別人多買好幾個作文本,高中時第一篇作文就把本子寫到了最后一頁。然而時過境遷,許多年過去了,自己卻一步步弄起分行的文字來,以致不成器的詩歌寫了一大籮筐,其余的作品雜七雜八疊加起來還不夠出一本集子。
想來這么些年,閱讀的作品從國內到國外,一直以小說為主,似乎只有小說能憑情節感動吸引自己長期閱讀下去,以致寫的詩也像敘述一個故事似的,純粹以抒情為務的詩于我是不屑寫的,七畝園學委主持朱多錦先生就說這是受了過多“小說情節”影響的緣故。
我有5年時間只看外國長篇小說,國內的一篇沒看,算來讀過的外國中長篇小說大致有200來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地域文化背景的隔膜,彌補了知識的裂縫,使得對西方文學作品的把握是敞亮的,對有些國家的作家寫作風格是了解的;歷年的閱讀不但充實了內在心靈,而且益發推崇心靈自由的精神,逐漸有了懷疑主義式的思維慣性。
當然,受益更多的還是提高了語言的表述能力,“進入文學堡壘的唯一一道門就是語言(張煒語)”,乾隆寫了兩萬多首詩,也沒贏來詩人的名分,想是語言沒有過關。我想詩人閱讀小說肯定是大有人在,外國文學作品盡管隔著一層中文的薄膜不易體會,不易看清原作的細部紋理和光澤,但其修辭特性還是能夠體現出來的,像王蒙的《雄辯癥》,顯然是受了阿根廷作家薩瓦托的《地道》的影響,連里面的句子也是,王蒙所寫“我沒說你放了毒藥,而你說我說你放了毒藥”,與《地道》中“我沒有說你不愛他,而你自己跟我說你不像剛結婚時愛他”像電影《地道戰》一樣是相通的;像“總之我的'行動沒有任何一點值得一個做父親的向他兒子說你剛才對我說的這番話(小仲馬《茶花女》)”,像“那漸漸合攏并且最終消失的尾波當然比航船在遼闊的海面犁開的一條深谷中巨大的墳丘般的波浪向兩邊裂開的景色更能給人慰籍(懷特《艾倫》)”,這樣的語言琥珀,國內小說幾乎是見不到的,只有大手筆的作家才能把平庸的東西化為神奇。伊摯不言鼎,輪扁不語斤,語言的困惑于我倒是逐漸少了,有時我想我在外國小說閱讀中進行的自我教育,將小說的敘事、視角運用到詩歌寫作中,把狗腿扯到羊胯上,于今天亂糟糟的詩寫作中,也未必不算是一條路子。
回顧我的創作經歷,大的退步或說跌落就有兩次,很大程度上都和閱讀停滯有關。我從小很愛讀書,小學一二年級就開始讀《青春之歌》、《大刀記》、《苦菜花》、《激戰無名川》這樣的長篇,那都是我的幾個讀高中、初中的堂叔借的人家的,我每晚都過去讀,磨蹭著不肯走。后來讀書生字少了就更為入迷,串親戚只要見到書就非得看幾十頁不可,有一年奶奶病重住了一個多月的院,三叔用地板車將她從醫院拉回來,進門要上坡,我坐在門口小板凳上看書,堵著道既不知躲避也不知問候,倒是奶奶從棉被里欠起身問我好。小學我的作文都是拿第一,一直到高中都是這樣,高二還瞞著父母訂了半年的《小說選刊》,立志以文立身,把文學視為終身維系。但在第一階段投稿不成功后,有心氣無底氣,1990年前后沉寂下來,幾近擱筆,就這樣持續到1994年底。這一年只身來省城濟南發展,收入有限買不起書,所幸工作單位不遠有一廢品收購站,從那里陸陸續續淘得兩紙箱舊書,算是有所彌補,盡管筆端生澀,又開始努力寫起來,并又有所發表。然而好景不長,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立腳不住,妻兒到來之后生活負擔加重,在窘困而又不想固窮的處境中,為混錢動千方想百計謀求富貴,一篇又一篇替人寫起報告文學來,從98年到05年,又是較長一段時間的沉寂。可以說,走上搞文學創作的道路,自己是有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沉淀期”和“黑暗期”的,好在后來知道發奮,終有三落三起。
當文學素養、創作水平漸由幼齒轉成熟,漸由業余轉專業的時候(雖常鱗凡介,尚不至于不敢相信這點直覺),于詩,我還是虔誠的,一直也還算努力,力圖掌握這門極其困難的藝術,盡管沒有寫出像樣的作品。20xx年參加省作協15屆作家班培訓,20xx年參與七畝園文化沙龍建設,20xx年讀山大作家班,對詩寫作的認識有了不小的提高。不少關注我的老詩人、老作家也一直期望我堅持把詩寫下去,寫好它,先別搞其他體裁。這兩年加強了對詩的閱讀,我大概是最早從市圖書館借出特洛斯特羅默獲諾貝爾文學獎以后新版詩集的借閱者,準備用兩年的時間把省圖、市圖中近年來出的中外詩選看完,這樣就得減少外國現代小說的的閱讀量,而這于我其實是不大情愿的。在閱讀國外詩歌的過程中,感到因譯本不同同一首詩的差別很大,像米沃什的一首短詩,有人譯成《禮物》,有人譯成《天賦》,于是自己不得不抄了很多不同譯者的同一譯詩加以比較,大動了動筆頭。
從嗜讀又有讀無類到堅持不懈地閱讀既定作品,我是有一定說服力的受益者,打的功底還算厚實。雖說開卷有益,但一直覺得只有懂得風向的帆才能遠行,要求自己不讀雜書,而是讀實至名歸的理想之書,以免為表面的事象所困。以前曾制定每晚50頁的讀書計劃,堅持了不少年,以致廟修好了,和尚老了。詩人王松兄曾在一場合說:“王霽良這小子沒有泡吧、宵夜的時間,每晚50頁書不是一時半會能讀完的。”
閱讀與作文 篇5
曾經和一個老師討論知性閱讀的時候有過的文字,現在加工整理出來,算是一次自我的分析,也是一次和朋友的交流。
——寫在前面
我個人理解,所謂的知性閱讀,實際就是與感性閱讀相對應的,另一種表述就是通往理性閱讀的一個環節。這種知性應該是帶有一種獨立思考的閱讀,也可以叫做思辨性的閱讀。用一句話說就是要學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在針對某種思想的時候,就應該和自己的實際經驗聯系起來,這種對比聯系是我們閱讀過程中時常要思考的問題。
書本不可能教會我們怎么做,只能指導我們,我們的進步只能在實踐中得到體現。比如我們自己認為讀的比較好的一本書是哪一本?你是怎么讀的?我們反思一下會發現,做讀書筆記是很好的開始,說明已經開始在思考一些問題了。閱讀有思想的書籍,這是一種發散式的閱讀。這種閱讀能夠不斷讓自己的閱讀視野更大,而且閱讀的層次更深。
其實,我們所謂的與書籍對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各種疑惑,其實就已經在尋找對話的內容了。所謂的對話,就不能是一種不平等的形式。對話就應該是站在一個相對一樣的水平上的。如果兩個人的層次不相當,就很難對話。但是,完全相當或者意見完全一致,對話則又沒有太多的意義。無論是哪一方過于高出,那么對話的價值就會變得越小。這種情況一般很少的,因為很少有兩個人的思想是完全一樣的。說回來,讀書對話,不是單純的學習,同樣也不是純粹的批判。純粹的學習,只能把書讀死,純粹的批判,則讓人在自我的認識中感到自滿。所以,用思辨的方式來讓自己與書籍對話,這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對于一本書,我們首先就是要用一種學習的態度去閱讀,而不是去膜拜。任何書籍,任何理論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們要用自己的思考去讀。這就是一個通往理性的過程。當然,許多作者都會為了自己的觀點而尋找各種理論來支撐,那么我們就應該結合自己的經驗去分析,辨別。甚至在開始對他們產生某種畏懼的思想也是正常的。我記得曾經說過,有兩位老師提過讀書的三種境界,一種是要對書籍仰視、平視、俯視,另一個老師說要做到三個層次:以書為師、以書為友、以書為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可以把這兩個觀點統一來看,他們的意思相同。前兩個都可以達到。但是第三個永遠不可能實現。如果某一本書被我們俯視,則沒有閱讀的價值了。如果我們讀的是經典,就永遠不要有俯視和以書為徒的看法。這不僅僅是狂妄不狂妄的問題,而是閱讀態度的問題。
需要我們對話閱讀的書籍不是所有的書籍 ,而是有選擇的,尤其是一些經典。經典永遠是不可超越的。經典是和我們一同成長,而其永遠是在我們之上的。當我們自己處于不同層次的時候,我們對同一本書的閱讀理解的層次也不相同。所以,這種理解就不斷的可以和書中的文字或者作者進行對話,他們也同樣在進步。
做到對話又不是那么困難的,關鍵是我們是否在閱讀過程中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簡單的說,其實就是不斷的在他們的語言旁邊寫下自己的思考。這就是一種批注的方式。魯迅有這樣一個習慣,有人向他借書,他一般是不借自己讀的那本的,而是買一本新的,送給他人。為什么呢?因為上面有自己的批注,自己的思想在上面,這就是在對話。
有時候我們好像讀的時候是明白的,但是卻寫不出來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那就是自己沒有讀懂,有的只是一種朦朧的感覺。猶如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講的內容似乎理解了,感受到了。如果不舉手發言,不表述出來,就不能算是真的理解和掌握了。讀書的對話如同課堂師生對話是一個道理。
要做到對話,首先就應擺正自己與書的平等關系。課堂為什么總是不能真正實現師生對話,就是因為許多老師的問題是偽問題,不能讓學生真正與老師平等對話。讀書亦然。其實,我們讀書多少并不是關鍵,重要的是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思考了多少。
真正值得閱讀的是那些能夠給人一種啟發或者啟迪的書籍。也就是原典。而不是流行性的書籍。追求感官刺激的書,是不值得讀的。我欣賞以書為友的說法,而不是與書為友的說法。以書為友,說明我們把她當做了朋友,與書為友,人家可能不喜歡你,只是我們自己想的罷了。古人有這樣一句話,叫做“無友不如己者”。什么意思?這里的“無”同“勿”,直白的說,就是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換句話說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而不是看不起人,恰好是虛心向他人學習的一個方面。所以,讀書就如同交友,我們要從他們身上學到什么。但不是所有的都拿來學,也就是取人之所長,補自己之所短。所以,選擇一本書很重要。
有時候,為了與一本書對話,就要不斷地吸取其他方面的營養。這是自我成長的必然。因此,要對話,我們就不得不去讓自己思考,讓自己努力成長。博覽群書固然很好,但不要僅僅當做自己搜集信息的途徑。
讀書無所謂深淺,因為我們的思想都是從淺到深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可以先從他人如何對話閱讀的例子入手去嘗試。看一些批注性的書籍,或者賞析性質的,就會發現對話其實就是一種領悟和分析的過程,結合自己的認識來理解。許多經驗型的書籍或者說一些工具性的書籍,不具備對話的價值。只有思想性的才可以對話。比如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就是一本,再如周振甫的《詩詞例話》,金圣嘆《評點<水滸傳>》,王國維《人間詞話》等,他們的對話對象都是經典。所以,他們的對話也就成了經典。所以,這就是我們在對話過程中應該去努力的方向。
要做到與經典對話,或者說思辨的閱讀,我們必須讓自己成長。沒有深度的閱讀,只能是感性的.。對話,又不同于一言堂。其實在我們自己與書籍對話的同時,我們還可以和自己對話。
好書總有時候會讓人望而卻步,讀不下來不是壞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領域,我計劃自列出一個三年規劃書單。把要讀的書籍分類,并且提示自己如何去讀。對話閱讀不一定是精讀,不要把每一本都看做那樣的方式閱讀,那樣太累,太慢。以詩詞閱讀為例,自己通過閱讀,就要與詩人對話,你可以找幾本相關的詩詞賞析類的書來做參考,最好有名家評點的。他們的評點很重要,那也是對話。這種對話我們首先可以作為一個聆聽者,然后在我們有了自己的感受之后,看是否能和作者進行一次交流。這樣我們就在進步,因為聆聽是對話的前提。此類書不宜貪多求快,比如詩歌類的輔助要有中華書局的《唐詩三百首集注》,唐圭璋編的《宋詞三百首簽注》,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好好研究的,要花很多時間的,但是卻不一定要全部深究一遍的,我們畢竟不是專門搞詩詞研究的。但這是專業書籍,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閱讀原典,只有一切都從經典開始,我們才能讓自己的視野不斷開闊,讓自己的思考不斷深邃。古今中外許多這類的書籍,有些是要硬啃的,既然要硬啃就要啃硬的,為什么這樣呢,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書籍帶有發散性質。而且在他們周圍有許多注解對話的內容供我們參考,我們可以在讀一本的同時參照閱讀其他相關的書籍了,這種發散式的閱讀,是最高效的。我在做的列書單計劃也是一次考驗,篩選過程是需要思考的,需要對話。任何一個過程,我們自然要朝著目標去努力,但是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最后做到了,而是是否有了進步。
最后,我想強調的一句話是,既然是對話 ,就不是自言自語。既然是對話,就要假設一個對話人。人在孤獨的時候不愿超前走,但是,如果找到了一個可以和自己對話的智者,我們就不會感到孤獨了,因為好書總是讓人心智洞開而不知疲倦。
閱讀與作文 篇6
某市科研所宣布了一項新的科研成果:可以移植記憶。消息傳開后,全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激動了,興奮了,許多人躍躍欲試,甚至買好飛機票,惟恐落后。
科研所前人山人海,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笑容。我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了一些人,我問他們為什么要來這里進行記憶移植。
一名學生答道:“因為我成績不好,所以常挨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訓斥。我要移植一個聰明的腦袋,每次考試都考第一。”
一名苦惱者說:“我性格內向,且容易與人鬧矛盾。我要移植記憶,和別人一樣。”
一名科學家說:“我工作了這么多年,卻沒有一項重要發明與發現。我要移植記憶,變成牛頓、愛因斯坦。”
一個孩子天真地說:“爸爸老說我小,不懂事,什么事都不讓我做。我要移植記憶,變成一個經驗豐富的人。”
人們就像是絕境逢生,無比快活。手術在進行,而等候的人也越來越多。科研所不得不增派工作人員前往增援。
幾天過后,我見到那名成績本不好的學生,我想他一定是成績很棒的了。看了他的成績單確實如此,每科都幾乎滿分。但他看起來并不高興。我問他為什么,他說:“雖然我考得好,但別人也是考這么多,他們也移植了記憶。”
突然我遇到一家人,那孩子走路穩健,舉止從容,說話小心謹慎,慢條斯理,還不時地微微點頭。他的父母不時地嬉笑著,手中還玩著變形金剛,并互相追逐。我覺得很奇怪,便走上前去問他們,不料,那“父親”撿起一粒石子朝我打來。我嚇得連忙離開了。
接著又傳來一些新聞:許多人老說自己是秦始皇、乾隆帝,有的'狗竟和人一樣說話,一位“發明家”老炫耀電燈等發明,并說這是他試驗了6000種材料的結果,許多墻上貼滿了希特勒的反動標語、銀行遭劫……
人們開始不安。
科研所經過研究,做出決定:召來所有受過記憶移植的人,將他們的記憶還原。一時間,科研所前又人如潮水。
世界又恢復了它往日的模樣。
閱讀與作文 篇7
阿姨,您這是夸我呢,還是夸我呢?知道您就愛變著法兒地夸我。佳謠學了兩年了,有時候大人的寫作也未必能強于她。但是……說……我寫好給她抄……這事太難為我了啊!
首先,佳謠身處江南,我偏居華北。佳謠眼中的杏花煙雨,立蛋慶暑,揮汗賞月,雨打臘梅……恕我無千里眼,看不到啊!可見我沒有替她寫作的客觀條件。
其次,佳謠的寫作視角相對本成年人來說,依然尚顯幼稚。同一篇文章,同一件事,我們都不會有相同的視角,例如《清荷》,她會寫“把握時間”,我則非也,我會寫《論自夸的重要性及其前世今生》。可見我沒有替她寫作的幼稚思維。
最后,這里上課的孩子不少,每個孩子每節課交上來的文章都不相同,若都是我寫的……哎呦……我這纖細的'小手啊,哎呦……我這嬌柔的胳膊肘啊,哎呦……我這該上油的肩周頸椎啊……雖然本人年輕時擅打字,最快速度每分鐘200多字;雖然本人廉頗老矣,但尚能飯矣……每節課打那么多篇需要改的,漏洞百出的文章,還不帶重樣的,交給孩子們抄襲,我再修改……臣妾做不到啊!可見我沒有替她寫作的能力和體力。
這周我一定跟佳謠交流一下,本學期進入敘事+議論的寫作后,她是如何激流勇進的!是如何把文章寫的像抄襲了我的習作的!是如何讓您老人家誤解的!
閱讀與作文 篇8
捋一捋松亂的細發,抬頭凝望窗外,藍天白云、綠樹紅花,一抹紅暈爬上面頰。
一本《閱讀》,洋洋攤于書桌,我笑了,酒窩中濃濃的笑意,掉落于手背,我擦了擦,卻又笑了。
輕輕翻過一頁,一股微風拂過發梢。
一個文字一個標點地咀嚼,書香四溢。那文字,如匹匹駿馬,正奔騰,正撒野,熱血涌上心中;又如片片雪花,飄呀飄,落于掌心,化了,無形的力量牽引來淡淡憂傷;又像滴滴水珠,滋潤著每個毛孔,用力吸吮,無名的暢爽充盈大腦;又宛如歌,宛如詞,宛如彩虹,宛如……無不為之動容。
我看到了愛恨情仇,看到了天真無邪,看到了丑惡卑鄙,看到了救贖,看到了出賣,看到了溫暖,又看到了寒冷……一本書,變幻無常的`書,把我的思緒,從童話帶到人間,從苦澀帶到甜蜜,百感交集,熱血沸騰。
《閱讀》陪伴我三個年頭了。
三年級,朦朦朧朧,淡淡的理解,淡淡的激動。
四年級,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感知,靈光一閃,莫名的興奮。
五年級,多愁善感,敏感的心,敏感的行,我完全讀懂了,分分快感,陣陣熟慮,濃濃笑意。悄悄回首,《閱讀》,與我一路走來。
再一次拿到《閱讀》,仍是兩年前的那份歡喜,那份珍惜,又滿懷期待地翻閱。我知道,三年來,從未改變的是《閱讀》對我的理解,給我的幫助,予我的改變,絲絲感動,點點香甜。
一杯熱茶端于手中,輕輕吹動,水波悠悠,我與《閱讀》,相視而笑……
【閱讀與作文】相關文章:
閱讀話題作文:我與閱讀02-02
作文:愛上閱讀 閱讀之樂01-27
閱讀與作文02-16
閱讀的作文05-29
閱讀的作文01-28
閱讀與作文06-19
閱讀的作文06-20
淺閱讀與深閱讀作文02-01
閱讀話題作文:閱讀-心靈的洗禮02-02
關于閱讀的作文:落選的“閱讀之星”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