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閱讀與作文錦集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閱讀與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閱讀與作文 篇1
我對計算機知識懂得不多,甚至可以說是“知之甚少”,僅僅只局限在開機、關機、打字、去百度查資料等一些最基本的皮毛。
真的開始喜歡上了網絡閱讀是在今年暑假。
在課外讀物上看到:李群玉觀驚鴻舞所感道“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
墜耳時流盼,修據欲溯空,唯愁提不住,飛去逐驚鴻。”于是,本著這一份好奇,我在百度的查找欄里,慢慢摸索鍵盤,一個鍵一個鍵地按出了“驚鴻舞”三字。
想看看傳說梅妃所創的驚鴻舞,是否真的配得上這些千古名句。
然而,跳出來的鏈接卻是——《一舞驚鴻,繁華如夢》。
正琢磨著怎么返回,手卻不能自已地點開了鏈接。
“9歲那年,我會吟詩經里所有的詞,父親給我取名:江采萍,在我第一次將《召南?采萍》背給他聽的時候。”
江采萍,很美的名字。
美在一份詩意,美在一份優雅。
我好奇了:“莫非她就是梅妃?是那梅花幻化的妖精?”我繼續讀了下去。
就這樣,我與網絡閱讀相識了。
心里便暗暗記下了這個網站——紅袖添香。
雖是歪打正著。
但我相信,我注定了要與網絡閱讀結緣。
于是,我開始了網絡閱讀。
由于本身對古典文學的喜愛。
我通過網絡看的第一本書,便是《花間集》。
花間詞以其獨特的體式優勢,描摹了男女之情,對刻畫人物心理和抒寫人物情感,具有很高的造詣。
剛開始閱讀時,是把她當作語文古詩鑒賞來看的,先大體理解主旨,再逐句摳字眼理解體會,以便提高古詩鑒賞能力。
于是每天都會抽出一點兒時間,看一篇。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發覺自己離不開它了。
每一首小詩,都輕盈得如同一首歌,飄揚。
每讀一首小詩,便像在森林里起舞,舒揚。
讀完一首小詩,便如洗過了花瓣浴,清揚。
漸漸地,疲倦的時侯,網絡閱讀便成為我心靈最好的歸宿;開心的時侯,網絡閱讀就是我分享快樂的最要好的朋友;心情不好的時侯,網絡閱讀也便成為了安慰我心靈最好的藥劑。
慢慢地,我們相知了。
后來,看得多了。
發現它們的主旨,若不是相思,便是恩情時。
我知道了,花間詞,是用來品的。
而網絡閱讀,是用心去感受,用心去理解,去體會,去愛的。
于是,就不假思索的將自己的內心交與它,任心隨之感受,隨之理解,隨之體會
只為與其一起飛揚,摒棄一切,與其一起翱翔于茫茫文學之海,一起攜手共賞世界之妙,天下之奇。
這時,網絡閱讀,我們相愛了。
閱讀與作文 篇2
怎樣讀書最有效果?作為青年,卻沒苦心思索過此問題。閱讀經驗表明,處理好閱讀中的“入”與“出”最為關鍵。南宋陳善云:“讀書須知出入法。用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底,此是出書法。”此論表明讀書之精髓所在。
讀書之“入”,來讀書應全身融入,且對其進行研究與探索。讀者通過文字去感悟作者內心以其心靈對話。這就是閱讀之“入”,此過程實現了雙方心靈的契合。
葉圣陶認為:“文字是一道橋梁,橋這邊站著做讀者,橋那邊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能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故此為是“入書”之妙訣。陶淵明在《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細細品味,因采菊而見南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最能體現出它的悠然自得。從“悠然”來解讀詩人的因見南山而抒發情感是不期而遇。而心與南山融為一體,則顯得悠然自得。筆者認為,此乃全詩之“入”。
在熟讀基礎上精思,確為“入書”之妙訣。如讀李清照的《武陵春》,開始并不明白“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二者為后文展寫而抒發情感的細節有何用意,后經反復思索,終領悟到是作者以二者有外在形為具體表達內心的濃重哀愁。這也證明了一句俗語:“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朱熹認為,“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其意為閱讀應細嚼慢咽,學會思索和揣摩。
閱讀之“出”,乃讀書應站在最高層次,對所讀之書作出分析判斷,能從新的角度進行評價和質疑。哲學家叔本華就主張讀書要拉開距離,不要“入”書過度,要敢于從書本中走出來。這樣讀書,方可避免:“是別人在代替我們的思想,我只不過是在反復重復別人的思想活動而已。”這樣,方可讀后解其意,知其旨,更其也,才真正做到“用得透底”。
魯迅在早年從醫,曾一度認為就醫可救人。在此之后,他赴日本留學,在生活中發現,“中國百姓需要拯救的不是他們的身體,而是他們的大腦。”以至于最后他放棄從醫,而是將思想轉觸于筆尖上。他創作伊始,喚醒國人,激勵國人。以此摒棄思想上的舊識,舊觀點。他的這段經歷和思想轉化過程。對于閱讀之“出”,怎樣“用得透底”很有啟示意義。
讀書,要入得去,也要出得來。書呆書呆,呆就呆在鉆進牛角尖里,讀而不化,成為書奴,書蠧,兩腳書櫥,也不由得有“百無一用是書生”殘酷說法。“紙上得來終覺淺,皆知此事要躬行。”“鏡花雪夜終虛話”,乃指讀書需將理論以實踐相結合,方能讓讀書真正達到有用的目的。
閱讀,要“入”,也要“出”。不能“入”,則無法融入閱讀,不能“出”,則失去閱讀的價值與意義。
既能“入”,又能“出”,方才能使讀書最有效果。
閱讀與作文 篇3
(一)閱讀下文,完成3—7題。(16分)
作文與運思朱光潛
①作文章通常也叫做“寫”文章,在西文中作家一向稱“寫家”,作品叫做“寫品”。寫須用手,故會在中文里有“眼高手低”之說。這種語文的習慣頗值得想一想。到底文章是“作”的還是“寫”的呢?創造文學的動作是“用心”還是“用手”呢?
②一般人作文往往不先將全部想好,拈一張稿紙,提筆就寫,一直寫將下去。他們在寫一句之前,自然也得想―番,只是想一句寫一句,想一段,寫一段;上句未寫成時,不知下句是什么,上段未寫成時,不知下段是什么;到寫得無可再寫時,就自然終止。這種習慣養成時,“不假思索”而任筆寫下去,寫得不知所云,也是難免的事。文章“不通”,大半是這樣來的。
③這是一個極端,另一個極端是把全部作品都在心里想好,寫只是記錄,像克羅齊派美學家所主張的。蘇東城記文與可畫竹,說他先有“成竹在胸”,然后鋪紙濡毫,一揮而就。“成竹在胸”手是成為“腹稿”的佳話。這種辦法似乎是理想的,實際上很不易做到。
第一,我們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所能及的范圍有一定的限度,把幾千字甚至幾萬字的文章都一字一句地記在心里,同時注意到每字每句每段的線索關聯,并且還要一直向前思索,縱假定是可能,這種繁重的工作對于心力也未免是一種不必要的損耗。
其次,想到一點意思,就必須把它寫下來,否則那意思在心里只是游離不定。好比打仗,想出一個意思是奪取一塊土地,把它寫下來就像筑一座堡壘,可以把它守住,并且可以作進一步襲擊的基礎。
第三,寫自身是一個集中注意力的助力,既在寫,心思就不易旁遷他涉。
④我個人所采用的是一種折中辦法。在定了題目之后,我取一張紙條擺在面前,抱著那題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時全憑心理學家所謂“自由聯想”,不拘大小,不問次序,想得一點意思,就用三五個字的小標題寫在紙條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記下去,到當時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記下來了為止。這種尋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雜亂無章的小標題看一眼,仔細加一番衡量,把無關重要的無須說的各點一齊丟開,把應該說的選擇出來,再在其中理出一個線索和次第,另取一張紙條,順這個線索和次第用小標題寫成一個綱要。這綱要寫好了,文章的輪廓已具。每小標題成為一段的總綱。于是我依次第逐段寫下去。寫一段之先,把那一段的話大致想好,寫一句之先,也把那一句的話大致想好。這樣寫下去時,像上面所說的,有時有新意思涌現,我馬上就修改。一段還沒有寫妥時,我決不把它暫時擺下,繼續寫下去。
⑤尋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暢通時也有蔽塞時。在蔽塞時,我們是否就應放下呢?
⑥福樓拜有一封信札,寫他著書的艱難說:“我今天弄得頭昏腦暈,灰心喪氣。我做了四個鐘頭,沒有做出一句來。今天整天沒有寫成一行,雖然涂去了一百行。這工作真難!藝術啊,你是什么惡魔?為什么要這樣咀嚼我們的心血?”但是大凡優秀的作品未始不從這種艱苦奮斗得來。元遺山與張仲杰論文詩說:“文章出苦心,誰以苦心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見。就我個人所能看得到的來說,苦心從不會白費的,思路太暢時,我們信筆直書,少控制,常易流于浮滑;苦思才能撥繭抽絲,鞭辟入里,處處從深一層著想,才能沉著委婉,此其一。苦思在當時或許無所得,但是在潛意識中它的工作仍在醞釀,到成熟時可以“一旦豁然貫通”,普通所謂“靈感”大半都先經苦思的準備,到了適當時機便突然涌現,此其二。難關可以打通,平路便可馳騁自如。苦思是打破難關的努力,經過一番苦思的訓練之后,手腕便逐漸嫻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縱遇極難駕馭的情境也可以手揮目送,行所無事,此其三。
⑦大抵文章的暢適境界有兩種,有生來即暢適者,有經過艱苦經營而后暢適者。就已成功的作品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實這中間分別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難免浮淺,由困難中獲得平易者大半深刻耐人尋味,這是鉛錫與百煉精鋼的分別,也是袁簡齋與陶淵明的分別。王介甫所說的“看似尋常最奇倔,成如容易卻艱辛”,是文章的勝境。
(本文有刪改)
3.第①段加點詞“眼高手低”用于表達寫作的某種狀態時的意思是。(2分)
【考綱考點】理解詞語、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分值占比】必考,2分
【易錯點】詞語的意思不理解;結合文章內容概括不清。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先理解詞語的本義,同時要關注詞語的詞性,放在句子里結合句子內容要將詞語的關鍵要義解釋清楚。
4.以下詩句作為第⑥段劃線句例證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吟成一個字,拈斷數莖須。
B.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C.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D.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考綱考點】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分值占比】非必考,3分
【易錯點】不理解選項中詩文內容;文章中論述的要點把握不清。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讀清每一個選項,同時注意題干中選擇恰當還是不恰當,讀題要細致。看論據的側重點哪個與例句中側重點不一致。
5.以下對“文章的暢適境界”的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生來即得的暢適,缺少艱苦經營,成不了好作品。
B.袁簡齋的作品不如陶淵明,未達到暢適的境界。
C.苦心經營而得的平易是文章的勝境。
D.只有經過苦心經營才能使作品達到暢適的境界。
【考綱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分值占比】較為常考,3分
【易錯點】這類題可能偷換概念,曲解文意,對文章內容不夠清晰,可能會出現錯誤。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結合文章內容,校對選項,選擇能夠與文意相符并且能夠解釋題干要點的語句。
6.能依據文意做出推斷的一項是( )(3分)
A.沒有預先運思,就不可能寫作。
B.盡管有天才作家的輕松成功,但絕大多數作家的成功來自“苦心”。
C.作者認為要嚴格按照作文前運思的結構進行創作。
D.有了苦思的訓練,就能手揮目送創作中極難駕馭的情景。
【考綱考點】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
【分值占比】常考,3分
【易錯點】會考查到各種關系,容易判斷錯誤。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需要了解掌握各種關系,能夠分辨出各自的區別,并分析文中內容的所表現的`關系進行推斷。
7.評析②③段在全文論述中的作用。(5分)
【考綱考點】評析文章所運用的材料、方法的邏輯性
【分值占比】較為常考,5分
【易錯點】分析作用不夠全面,同時評價不夠得當或者未評價。
【創新點/變化點】無
【解題思路】評析段落需要有內容的解讀,需要概括內容,同時考慮內容對于論述的作用,是否有佐證文意、是否有進一步論證論點……,同時也要考慮結構上的作用。分析完要進行評價。
閱讀與作文 篇4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伴,存全利而無少害者,惟書,不論貴賤、貧富、老少!觀一卷,則有一卷之益,觀書一日,則有一日之益。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了“世界讀書日”,提出了“讓世界上每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
古人有:不讀詩,無以言,今人有:不讀書,無以言。
說到讀書,我不由得想到了《送東陽馬生序》的宋濂。他為了讀書,不顧天氣寒冷,手腳被凍僵,凍爛,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與書為伴,書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份了。再來看看那喜愛采菊飲酒的五柳先生陶淵明,這位陶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喜愛讀書競到了忘了吃飯,可他覺得讀書是件樂事。他們二位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骨,車胤囊螢學,孫康映雪學,他們都用行動勵志了我們。
閱讀可以讓我們豐富生活。讀書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事,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愛不釋手。因為一本好書可以影響我們的一生,一個好的閱讀習慣更能助我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所謂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說的就是這個理吧!
閱讀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我們可以從平時的閱讀中積累一些文化常識,從而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平時的閱讀能讓課外的知識融匯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從而讓自己的作文達到一種“高度。”
閱讀可以勵志我們,激發我們的愛國之心、閱讀可以讓自己變得更聰明、閱讀可以讓我們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閱讀可以讓我們變得更有修養……當然,這得基于你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生活中處處是詩,處處是書。“圖書室也是,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這是富蘭克林對于讀書的一個看法。我們光說讀就算真的做到了去讀,那能否把讀的內容思索轉為自己的財富呢。所謂“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悟到它的真正含義的,所以我們在讀書之前得提前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一書一世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無論何時,無論我們從事什么職業?靜下心來,不為黃金屋,不為顏如玉,讓自己慢下來,與書為伴,去感受書中的另一個世界。
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所要讀的書。興趣是最好的動力,習慣是最好的藥劑。不知何意,你就會慢慢的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的最基本要求。
與書為伴,閱讀成習。
閱讀與作文 篇5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才能豐富我的精神。書是一洼清泉,使人清爽舒服,書是一輪烈陽,使人熱情似火。
書是我們豐富自己的方法之一,但是也不能是一味的去看書,而是去閱讀和實踐你所了解的東西。什么是閱讀?閱讀就是在對文字的真實感受之中體味書籍帶來的愉悅,帶你的熱血沸騰等感受。
古有名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要想知道一個事是真是假,都需要自己去實踐,自己去證實它的真假。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眼見有時候也是會欺騙自己的,所以說要豐富我們的精神的生活,不僅僅是靠閱讀就可以了,還要與實踐相結合,自己動手前去驗證它,這樣不僅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善于動手動腦,有利于我們以后的發展。
閱讀不能一味的只是看書,更重要的是追求閱讀的本質,囫圇吞棗,終究體現不出文字的奧秘,也不能只是去看有趣的故事或者是引人發笑的情節,更重要的是去體會作者的意圖,作者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這都是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所要去了解的。閱讀更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去學習作者在寫這篇文章時用了什么樣的手法,什么樣的理論,而我們就應該在閱讀的過程中去學習這些東西,也不可以照抄照搬,我們要有自己的想法,集百家之書,會聚一身,這才是實踐與學習。
你閱讀不能只追求數量,雖有古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但如果一個人只知道讀書,讀完一本又一本,這樣難道不會變成書呆子嗎?要合理安排讀書的數量,選擇好書去讀,我們要做到好讀書,讀好書,才能算得上閱讀一味的追求數量而不注重質量是不可以。
想要更好的閱讀,就要學會實踐,只有自己動手做了,才會體會到讀書的樂趣。
【閱讀與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愛上閱讀 閱讀之樂08-02
閱讀話題作文:我與閱讀01-15
閱讀的作文07-26
閱讀的作文04-12
閱讀的作文07-17
閱讀與作文02-16
閱讀的作文05-29
關于閱讀的作文:落選的“閱讀之星”08-03
閱讀話題作文:閱讀-心靈的洗禮01-16
閱讀話題作文:用心去閱讀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