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習俗作文合集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習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習俗作文1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皠e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班薄彪S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鳳凰。
“有趣!你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一個!”原來是爸爸來了,他手里還抱著一個大禮炮。爸爸慢慢地點燃了禮炮,一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托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習俗作文2
正月十五元宵節,一早我就拉著爸爸到街上去玩。走到天風街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龍燈。爸爸說:“中午可能有龍燈吧?現在沒有,我們就到別的地方去玩吧!”于是我們逛了一會街就回家了。
到了中午,我們還是沒有看到龍燈,于是我們到岝è山公園里去玩。河水清清的,泛著微波。到公園里面一看,大紅的茶花開了,原來春天已經悄悄來臨。
我們到新造的橋上去,發現欄桿還沒有做好,已做好了三座涼亭,還有許多凳子。我們玩了很長時間,直到我滿頭大汗才回家。
晚上,街上有許多來來往往的人群,兩邊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有小貓的、小魚的、小鳥的、小牛的,看得我眼花繚亂。有些小朋友戴著紅紅的“牛角”,有的在買燈籠,我只買了亮閃閃的瑩光棒,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就是沒有白色的。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震耳的火炮聲,接著又看見了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四處散開,真美呀!過了一會兒,有人把紅紅的孔明燈點燃,慢慢地飛向天空。到了高處,那火光就像飛機尾后的燈光一樣,漸漸消失在夜幕中。
雖然沒有看到龍燈,但今年的元宵節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收獲,我很開心!
元宵節習俗作文3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佳節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表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表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皠e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班薄彪S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鳳凰。
“有趣!你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一個!”原來是爸爸來了,他手里還抱著一個大禮炮。爸爸慢慢地點燃了禮炮,一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托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佳節的習俗了。元宵佳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習俗作文4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的,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的。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的,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習俗作文5
元宵,又圓又滑,光看樣子,就讓我們口水直流三千尺,這次家里要自己包元宵,這可讓我們下了會功夫。
“準備材料,藝麻粉,面團,白糖……首先拿出大碗!蹦赣H講著,我跟著做著,“放入白糖,藝麻粉和筠……總算到包元宵了,想象奇特的我將面團揉成各型各色,在嗮在燈光下的藝麻粉!暗,蹬蹬蹬!第一個完成,”我歡呼躍雀,真迫不及待品嘗到我做的第一個元宵。
開鍋的日子真難熬啊,一分一秒在蒸汽中沸騰!鞍?好香。俊币还蓾鉂獾木葡阍诔良诺臅r間中散漫著:“老媽,這是什么味道啊?”陶醉在酒香中的我不禁地說。母親說:“這是米酒的香味,”原來是米酒啊!怪不得如此香氣宜人?偹汩_鍋了,鍋蓋一開,散漫著濃濃酒氣的蒸汽鋪天而至,我貪婪地深吸一口氣,真香!一個個小碗頭中盛滿了又圓又滑的小湯圓與米酒,碗頭中會散漫著香氣。小湯圓在碗中像一顆晶瑩剔透的白玉,丸子,圓圓的光滑,滑的給人看著就會有一種想要上去的沖動,而那一粒粒米酒則如天空中點綴月亮的小星星,是那樣的小巧依人,玲瓏可愛。忍不住夾起一顆塞入口中,一口咬下去,流出了濃濃的藝麻,滿嘴留著香味,那一陣絲滑可口環繞舌兩旁,喝一口米酒湯,酸酸甜甜,咬一口小米松,軟軟可口說不出味道!那一口我狼吞虎咽,直到了胃痛。
吃自己的勞動成果,就算味道不咋地,但心卻是甜的。
元宵節習俗作文6
當然是吃湯圓嘍。湯圓的陷各式各樣,有芝麻陷,有豆沙餡……用筷子一戳,豆沙就像甜漿一樣涌了出來,我用勺子擋都來不及。一邊吃著美味的湯圓,一邊想著下去玩燈,吃湯圓的速度立即加快。只一會兒這些圓呼呼的湯圓就在我的口中被“消滅”了,就等著父親母親快點吃完。為了節約時間我用等他們的時間來換鞋。擰起親手制作的兔子燈三步并作兩步直往樓下沖去,父親母親隨后也下來了。點燃了蠟燭,我拉了起來。阿姨家剛學會走路的小弟弟也來了,開心的趴在兔燈的尾巴上。我大聲的叫了起來:“啊,我的尾巴,我的尾巴要斷啦!”大人民頓時哈哈哈大笑起來,小弟弟也跟著他們“咯咯”的大笑起來。隨著小弟弟“哦哦”的聲音,我們扭頭一看,原來有人在放洋燈。仔細一看,上面還寫著“一帆風順”,洋燈漸漸的上升了。望著越來越小的洋燈,我也在心里送上了我的祝福,祝大家在兔年里“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意猶未盡的回到了家,在這美好的節日夜晚我甜甜的進入了夢鄉!
元宵節習俗作文7
說起元宵節,這風俗可真不少。下面我就跟大家說說元宵節的習俗。
踩高蹺、舞獅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采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 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里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
元宵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最后希望大家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習俗作文8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新年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習俗作文9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了元宵節的夜晚的,家里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著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媽媽終于答應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的,等水燒開,(上一次,由于我經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么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后,用閃閃發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快來看!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也數不過來,在這里,我只說一句,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習俗作文10
元宵節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日。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與土元十五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三個合稱“三元”,分屬于天、地、水,“三官”的誕辰。因元宵是節日食品而得名。元宵節又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我們鄉村的元宵節非常的熱鬧。看,有舞龍燈的、有逛廟會的、有放水燈。
鄉村的元宵節主要活動是觀賞花燈,所以又稱“燈節”。在這個節日里還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灶火、猜燈謎等習俗。
在這天晚上有的人 還 放許愿燈,放水燈,再把自己家里的燈全開起來,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把這么多的燈都開起來?是不是太浪費電了?”媽媽說:“不浪費,那叫‘滿堂紅’。”哦!原來如此,在這元宵節的時候,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地方的村民舞龍燈,可熱鬧了。我們還在橋頭兩端點上燈。有些大人會一起打牌,搓麻將,鬧到很晚很晚的才肯罷休。
在元宵節的這天晚上,電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精彩節目插放,有小品、舞蹈、歌曲,反正應有盡有。于是,我又天天盼望過元宵節。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之一,我喜歡元宵節。
元宵節習俗作文11
再過幾個星期,就馬上到春節了,然后就是元宵節。我很喜歡春節,但也喜歡過元宵節,因為元宵節的燈非常漂亮。
元宵節的習俗有吃湯圓、觀燈、猜燈謎和舞龍等等,我就說一兩個吧。先說吃湯圓吧,其實湯圓還有很多稱呼,最早叫“浮元子”,后來叫“元宵”,也就是現在的湯圓。湯圓的餡有芝麻、棗泥、豆沙、果仁等等。湯圓的做法是:首先將糯米粉做成餅狀,然后隨你的愛好加入餡料并包成一個圓球,最后放進鍋里倒點水就可以煮啦。再說觀燈吧,為什么要觀燈呢?原來是這樣的: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這個習俗傳到了民間,才會有現在的觀燈。燈的形狀非常多,顏色也非常多,一眼望去,保你眼花繚亂。最后我還要說猜燈謎。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在古時候,如果你猜對了,就可以拿走貼著燈謎的燈,但現在只能拿一個小獎品。
怎么樣?元宵節的習俗多吧。其實還不止我說的幾個習俗,因為我只寫了我喜歡的習俗。
元宵節習俗作文12
我家住在寶雞市,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是非常熱鬧的。
這天,人民都要鬧元宵,整個小鎮一片歡騰,大家興高采烈,氣氛熱鬧極了。
元宵節的風俗是晚上全家人圍在桌旁吃元宵,因為元宵表示團團圓圓,吃完元宵大家就應該“鬧元宵”。
大家都歡天喜地地來到各自所在的院壩,開始放煙花。我和佳佳妹妹也拿出所有的煙花,妹妹興致勃勃地點燃一個煙花的引線,頓時,五顏六色的火花迸出來,像一個翩翩起舞的金孔雀!五彩繽紛,漂亮極了!皠e得意,看我的‘金鳳凰’!”我說完,立刻點燃了引線!班薄彪S著一聲刺耳的響聲,一只只金黃的東西飛快地沖上了天,“嘣”的一聲爆炸了。接著,許多小金點撒滿了天空,發出“嘣嘣”的爆炸聲,突然,這些到處亂飛的小東西聚集在了一起,像一只金鳳凰。
“有趣!你們在這比賽煙花?加我一個!”原來是父親來了,他手里還抱著一個大禮炮。父親慢慢地點燃了禮炮,一下子,天空上綴滿了美麗的“花朵”,紅的,綠的,藍的,黃的……是那樣漂亮,它寄托著我們的快樂在天空中綻開……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節習俗作文13
正月十五,元宵節。按照習俗,今天要吃湯圓。
湯圓是南方的叫法,在北方叫元宵,名字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元宵是把事先做好的餡切成小立方塊,放入有很大滾筒的機器或器皿中,倒上糯米粉,滾筒的滾動帶動餡料沾到糯米粉,像滾雪球一樣逐漸“長”成圓圓的元宵。而湯圓的做法則完全不同,它不是“搖”出來的,是像包子一樣包出來的。把拌好的餡料直接用粘性極強的濕糯米粉包起來制作而成。我更喜歡吃南方的湯圓,因為它更軟,口感更糯。
那元宵為什么又叫湯圓呢?這個故事啊,據說跟袁世凱有關。當年,袁世凱當上了大總統還不滿足,還想要當皇帝。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在吆喝賣“元——宵”,讓他聯想到“袁——消”,覺得好晦氣。于是勃然大怒,下令將賣元宵的抓起來,還命令所有人都不準再提“元宵”二字,將“元宵”的名字改為“湯圓”。但避諱是沒用的,這事兒過去沒多久,袁世凱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著很快就在憂懼中死去。于是,一首歌謠在京城流行開來:“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吃湯圓。湯圓,元宵一個娘,洪憲皇帝命不長。”
關于元宵節的故事和習俗真不少啊!下次再跟你們說啦,哈哈,我現在要去吃湯圓嘍!
元宵節習俗作文14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執佑《惹蟮梅鴟ü槔矗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的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那個島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臺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鉆燈腳生卵葩”(就是鉆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習俗作文15
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早晨起床當然應該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湯圓用黏黏的面團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鍋中蒸上一會兒。煮好的湯圓,像一個個可愛的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滾入心脾,嘴巴中充滿了濃濃的芝麻味,舌尖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與味道,代表著一家與與睦睦的生活。
晚上,我到外邊去玩,大街小巷都張燈結彩,最美的還要數護城河邊了。護城河邊燈光輝煌,人聲鼎沸。我漫游在這燈的世界,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金魚燈,形象逼真的蓮花燈,古樸典雅的宮燈——各式各樣的彩燈造型優美,裝飾考究,做工精細,真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在平靜的河面上,映照出了燈的影子,好像河的底下也點著一盞似的。一陣微風拂過,河面上微波蕩漾,燈的影子也跟著搖搖晃晃了。
“好!”一陣喝彩聲吸引住了我,原來是不遠處有人在猜燈謎。我也想過去猜猜,可無奈人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墻,把猜燈謎的舞臺圍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人’墻外,聽著中面傳來的陣陣歡笑聲。主持人開始說燈謎了:“一人一張嘴(猜一字)!蔽倚南耄耗鞘鞘裁茨?我正想著,一位老爺爺舉起了手,回答道:“是個‘合’字。”主持人笑瞇瞇地說:“恭喜您,答對了!痹捯魟偮,周圍就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元宵節,這個熱鬧非凡的節日,在人們的歡笑聲中結束。
【元宵節習俗作文合集1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