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集:游百病
游百病
姜靜瑋
在我的家鄉,從我小時候起,端午節,就與端陽、粽粑、游百病這些詞匯緊密聯系在一起而分不開。每次一提到端午,就聯想到農歷五月初五、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這些詞匯。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有稱端五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待到長大后,在我的家鄉過端午節,與過年、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等這些節日是不同的。后者是待在家里過的;特別是七月半,不僅待在家里過,而且還是為祭奠死去的先人而過的。七月半這天,在月黑風高的秋夜,要燒紙錢給故去的先人,以免他們在陰間缺錢花而備受他人(其實是他鬼)欺凌。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過端午還不是整天待在家里,而是要去游百病,滿山遍野地去游玩,連節日飯都沒有回家吃上,大家都出去游玩了,沒有烹制一桌好飯好菜,父母也沒有責怪的意思。
游百病,又稱走百病,流傳于四川、陜西和貴州等地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是通過游覽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項健身運動,多在婦女、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者中間進行。游百病盛行于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端午這天,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時左右,路上山上或樹下擠滿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樂。晚上回家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老年人稱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頭就不會獲得吉利,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作為一種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一大早,大人先打扮小孩,然后打扮自己,把平時舍不得用的護膚脂化妝品用上,把一年來未穿的新衣服穿上,給牲畜添足草料,草草地吃過早飯,裝上給小孩子買餅干、吃涼粉的錢,一把鎖把家門鎖上,全家人出發了,幾十里的路上全是人。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不能用,用步行。孩子們也高興,在人流中鉆著。人們一邊行走,一邊和熟人打招呼,看人家的青苗,比自家的'莊稼;看人家的俊男倩女,比自家的孩子,各條路上全是人流。
在我的記憶中,游百病的情景,從飄飄渺渺的時間深處中,向現在的歲月飄了過來。
記憶最深的,那年還在外地他鄉的學校讀書,快畢業時到鄰近的黔西縣去實習。水田里,到處站滿了扯秧插秧的男男女女。有的在田埂上把捆扎好的秧苗均勻拋灑在水田里,有的牽繩插秧,秧苗插下去以后,橫看豎看一窩一窩的秧子,在水田里都很筆直。我在一塊水田里,學習開拖拉機耕田。那天是端午節,忙碌了一上午的農民們,晚上脫去做農活的服裝,換上新衣服。到了傍晚,三三兩兩,向水西公園的觀文塔游去。到了林密深幽的塔邊,黑壓壓的游人擁擠不堪,大家去的去,來的來,人群望不到邊。我感受到了在異地他鄉游百病,佳節在外,心中思念父母以及家人心切,內心充滿無限的空落寂寞。
從學校畢業之后,命運之神用一把冷漠的弓,把我射到了貧困落后的僻靜之地。在故鄉,每當端午節到來,小鎮上,在一個叫做小田壩的路上,十多里山路,有駕駛農用車或摩托車的,用不了幾分鐘,就把這些好奇的游人,送到了聽說在對唱山歌的小田壩的歌場上。而絕大多數的游人,由于沒有車,就憑著兩條腿,走在山路上,美其名曰實現自己真正在游百病。等到他們或被日曬,或被雨淋,趕到人山人海的小田壩時,山歌的高潮已然過去,盼來的也許就是談情說愛的年輕人們爭風吃醋而痛毆一場,那武打的場景,有的被打得鼻青臉腫,有的被打得滿山遍野逃跑。當地鎮政府,已經掌握了這些無賴的一些動向之后,一到端午節,就要在還沒有正式將端午節列為國家法定假日的那些年,自己放自己一天假,提前趕到小田壩,防止游人打架斗毆。
小田壩中間有一個湖,躺在綠油油的群山環繞中,碧水清幽。有游人在湖中劃船,有游人在湖邊燒烤,有游人在湖中游泳。岸邊,談情說愛的情侶牽手而過。時不時有山歌對唱的聲音響起,飄過山林,鳥鳴也互相唱和。去年端午節,我從城市回到老家過端午節,與家人一起來到小田壩,已是傍晚夕陽西下、倦鳥歸林的時刻。我們一邊吃著小吃喝著礦泉水,一邊賞著小田壩散漫的時光。沒想到未到一年,時事發生了風逆云轉,同去游百病的侄兒剛以優異成績考入畢節一中,讀書未及一月,便患上絕癥殞命于重慶某一著名醫院。游百病只是民風民俗而已,只不過是祈福身體健康。真正的人的健康,還是要得益于定期進行身體體檢,從而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的。
故鄉的端午節,與滿山遍野盛產的中草藥分不開。在城市新華書店一帶的街上,中草藥壓斷一條街。人山人海之中,有時十分鐘能穿過的街道,擠得一個多小時也穿不過去。記得有一年,白天在雨龍山挖草藥游百病,晚上,華燈初上,便避開擁擠的中草藥一條街,繞行向北門奢香墓涌去。聽說那里將要播放露天電影《奢香夫人》,奢香墓地播放老電影《奢香夫人》,想想別有一番情趣。而且奢香博物館在端午節的晚上,免費接受城市夜間前來游百病的市民,游人蜂擁而至。到處擠滿了人,游人們呼兒喚女,騎馬馬肩,抱著孩子背著孩子,扶著老人的,全都興趣盎然,好不熱鬧。在奢香墓,重看老電影《奢香夫人》,與電視連續劇《奢香夫人》又有不同,其味極濃。
端午節,是一個民風民俗極濃的節日;游百病,是故鄉端午節一個典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