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術的作文400字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統藝術的作文400字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藝術的作文400字 篇1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做成的畫。亦糖亦畫,可吃可觀。民族俗稱“倒糖人兒”、“倒燈影兒”和“倒糖餅兒”。這就是四川的特色,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了。它還是明朝的民間藝人演化出來的。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帶我去買糖畫。我看見賣糖畫的老爺爺身邊圍著密密麻麻的人,我擠進去一看,“哇”架子上擺著擺著各種各樣的糖畫。有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像展翅高飛的老鷹,還有的像一只呱呱直叫的小鴨子。
我也讓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只見賣糖畫的老伯伯先拿出一個有指針的轉盤,上面畫了很多小動物的圖案。老伯伯讓我撥動指針,看看撥到哪個圖案。我一撥就撥到了一只金鳳凰,好開心啊! 老伯伯就開始做金鳳凰了,只見他以勺子為“筆”,糖稀為“墨”,蘸了糖稀在石墨板上快速勾勒,一氣呵成,不到兩分鐘,一直金鳳凰就在爺爺的“筆”中躍然“紙”上。老爺爺又在上面放了一根長長的竹簽,等到糖稀完全冷卻后,才小心翼翼地用鏟子把糖畫從“紙”上鏟下來,遞到我手中。那只金鳳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拿著它,走了半天都舍不得吃掉。這糖畫真神奇啊!
在路上時,媽媽和我說:“現在會做糖畫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心里想:“最好學糖畫的人能多起來,能讓這個傳統藝術世世代代傳下去。”
傳統藝術的作文400字 篇2
星期一,外婆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街道組織了一個捏面塑活動,我和弟弟都可以參加。我聽了以后十分高興,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在一個清香裊裊的早晨,我和弟弟、外婆一起徒步來到了北山街道活動中心五樓。今天來教我們面塑的是一位保叔塔學校的張老師,張老師首先給我們講了面塑的由來。原來,在古代就有人在用面粉捏小人、動物,后來在大街上就出現了“捏面人”,直到演變成現在的'“面塑”。并且“面塑”還有色彩豐富、環保等優點,比橡皮泥好多了。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后,我們就開始完成這節課的作業——做一只鶴。我先把用面粉、糯米、蜂蜜調好的面團揉成橢圓形,接著我把橢圓形的一端用手慢慢拉出來一個跟我手指頭差不多長的脖子,再把脖子與身子彎成直角狀,把脖子的頂端彎一下,這樣脖子和身子就完工了。
接下來是最難的一步:把喙、頸毛、冠、眼睛和尾巴上的羽毛粘上去。我先用刻刀把細窄的眼睛粘上去;喙和冠只要做好形狀后粘在頭上就大功告成了;頸毛是要把灰色橡皮泥做成長條再壓扁后粘上去;而尾巴上的羽毛就更容易啦,只要把剩下的黑橡皮泥貼在已經有點扁的尾巴上就可以了。最后只需要把已經完成的身體扎在腳模形上就OK了。
后來,我做的鶴被評上了二等獎——一盒橡皮泥。以后,我要多參加這種活動,不但能增加動手能力,還會長知識,得獎品。
傳統藝術的作文400字 篇3
一個微風的上午,我們在公園門口等張阿姨來接我們去吃飯。突然我看見一個木箱上插著一些五彩的東西,爸爸趕緊把輪椅推過去,原來那是一面人攤兒。
這個藝人叔叔有一小綹辮子,我正在奇怪,爸爸說:“好多藝人都有辮子。”我說:“原來是這樣啊。”叔叔的手很巧,一小塊白泥他捏幾下就做成了一只小羊,活靈活現的。然后我看見了一個“姜太公釣魚”,我要了那個,叔叔說:“我再重給你做個吧。”我同意了。在做“手”時,叔叔拿出了一把壞梳子一壓,“手”就做成了。爸爸說:“這寬窄不知道算了多少呢!”一會兒,“姜太公釣魚”做好了。我不管怎么看,“姜太公”都像在笑。
叔叔除了會做人物、動物之外,還會做許多卡通人物,像喜羊羊、小熊威尼等等,我們都在贊嘆他捏得像,他卻說:“這是簡單的。”我們都吃了一驚,這要是簡單,難的得有多難呀!他從箱子里,拿來了一個他做的“自己”,做得很像,就連帽子上的標牌都做得很像!接著他又拿出來一條龍、一個千手觀音,他做“自己”用40分鐘,龍和觀音都用了好幾天呢!叔叔可真行。
姜太公釣魚做好了,阿姨也來了,爸爸沒去吃飯。吃完飯,我回到家,問爸爸:“面人呢?”爸爸向魚缸一指,我一看,爸爸把面人插在魚缸和墻的縫里,爸爸真有創意。
【傳統藝術的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傳統藝術作文01-05
傳統藝術的作文08-05
傳統的藝術作文06-22
傳統藝術作文08-30
傳統藝術的傳承的作文08-26
戲曲傳統藝術作文09-23
傳統藝術高中作文09-26
中國的傳統藝術作文08-19
身邊的傳統藝術作文08-11
傳承傳統藝術作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