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評分的科學和藝術作文推薦
記得讀書時代我比較大的興趣是作文。每次作文最關心的就是分數。作文本發下來先睹為快的是分數。可是,看了老師的評分往往不滿意,總認為自己的作文分數應當比老師評的分數要高。之所以這么認為,也許是自己那顆幼小的心靈的期望值過高,與老師評分過“實”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造成的吧。有了這段經驗,當我成了一名老師也給學生批改作文時,干脆不給評分。沒想到這樣一來引起同學們的“公憤”。之所以這么個結果,也許是我不評分又過“虛”,與學生的期望值之間的矛盾的不可調和所致。有了這段經驗,我就對作文評分的方法做了改進,使所評的“分”在“虛”與“實”之間。具體做法是:將學生的作文分為不及格(60分以下)、良(60~69分)、良+(70~79分)、優(80~89分)、優+(90分以上)五等,沒想到這一招還靈驗,完全改變了我在作文評分上的被動局面。
仔細想來,道理也簡單。學生將老師的評分作為衡量自己文章寫得好與差的標尺,這已成為一種心理定勢。老師不評分,學生則無法衡量自己作文的水平,這等于對他們的'作文沒有評。可是,老師評了分又總會與期望值發生矛盾,所以怎么也評不準,學生自然大多不滿意。這種過“虛”或過“實”的評分都不科學,忽視了學生的正常心理因素而強迫他們接受,學生反感是理所當然的了。特別是一連兩三次評相同的中檔分,學生更是深惡痛絕。“我不看就知道又是65分!”這是他們翻開作文本時經常發出的不平怨聲。
等級評分法變“虛”為“實”,又化“實”為“虛”,處在“虛”與“實”之間,說是“實”的,它分開了五個等次;說是“虛”的,這“分”又并沒有打死,每一等次有十分的區限。學生自會在這區限之內進行自我評分和調節。如果他連續得了兩次“良”,而又確信自己第二次的作文比上一次寫得好,他可以把上次作文想象成剛夠60分,這次可值69分,這不等于這篇比上篇提高了9分嗎?這種調節其實是一種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心理平衡,緩解了學生的期望值與老師評分的矛盾。這種等級評分既包含有老師的評判(這是主要的),又考慮了學生的心理因素讓學生也參與評分,是師生共同完成的評分,比較科學。
五個等級,使用起來還得講究點“藝術”。比如“優”這個等級是80分至89分的區限,而80分,學生往往是望而卻步的。80分的作文之不容易得,似乎又成為學生的一個心理定勢,而這個定勢與老師的“60~65~70~75~80”“五進制”的評分習慣有關,我們給取名叫“評分心理定勢”吧。一般老師往往不輕易給80分,采用等級評分,有利于克服這種“評分心理定勢”。我總認為“良+”與“優”之間不是相隔10分或5分,而是僅一分之差,所以給“優”也就慷慨得多了。而80分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刺激,更是一種激勵。又比如,不及格者是必須控制的,一般也不批上這種等級的字樣,再不然就用“良?”示意。再比如:得“優”者夠檔次,在全班提名表揚,得“優+”者可以上班里編的作文集子《好作文選》,老師發給作文稿紙,還在作文本上批上“請照譽一份”的字樣。五個字足以將其熱情之火燒旺。
學生還有一個心理定勢——數理化可拿100分,作文不可能得100分。作文為什么不可以給100分呢?這個心理定勢偏要打破,我時不時評他個“優++”,那就意味著又上了一個檔次。是不是100分,雖然我并不明說,這給同學們可是一個異外的驚喜,等于給這些寫作上較成熟的同學向前猛力一推,推到成功的樂境,推向新的起跑線上,使他以最佳心態面對新的里程。
畢業出去的學生不久就悟出了這評分中的“詭秘”,戲稱評分是老師手中的“魔棒”。毫不諱言,我真是將它當魔棒用的。魔術師是很重視研究觀眾的心理的。當然,評分不是變魔術,但評分必須重視學生心理;評分不是變魔術,但評分必須講點科學,講點藝術。
【作文評分的科學和藝術作文】相關文章:
科學和藝術的力量作文03-08
科學和藝術的力量四年級作文09-23
科學與藝術不對立作文05-14
我和藝術作文04-30
我和藝術作文600字-藝術12-22
筆記和紙的藝術作文10-20
我和藝術的故事作文10-14
文學藝術科學作文11-24
2017高考作文素材:科學與藝術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