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議論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數學議論文1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是推動學生探求內部真理與獲取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如果對數學知識充滿好奇心,對學會知識有自信心,那么他們總是主動積極、心情愉快的進行學習。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發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數學中愉快地探索。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以及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挖掘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數學語言運用生活化
數學教育家斯拖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說:“我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再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學生們競相發言。在充分感知了“儲蓄”的益處之后,學生們又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休戚相關。
二、創設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同學們去春游,爭著要去劃船,公園里有7條小船,每船乘6個人,結果還有18個人在岸上等候!痹谡n上,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自己列式解題。這樣,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
三、數學問題生活化,感受數學價值
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型,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例如教學《植樹問題》一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馬路邊植樹、小朋友排隊、路燈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體會間隔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眼光留心觀察廣闊的生活情境,就能發現在平常事件中蘊含著的數學規律。教學時,讓學生為自己的校園設計植樹方案,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體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系,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
四、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去計算教室的空間大小、學校噴水池的容積、為家庭的裝潢設計一個購物計劃;又如學過“人民幣”后,可指導學生到超市購物等。
總之,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實際,靈活多變地采用多種做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的腦子積極轉動起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議論文2
一、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y=ax2+bx+c中的三個系數a、b、c對其圖象的影響,可以在幾何畫板中任意輸入不同的a、b、c,觀察圖象的變化,通過大量的演示結果,學生自己得出a、b、c的值對二次函數的圖象的影響。整個教學過程一改過去令許多學生頭疼的、枯燥的理性闡述,像是在做有趣的實驗,又像是在做游戲,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空前的熱情,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得出了許多新的發現和新的猜想,體驗到數學發現的快樂。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成功地形成了應有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其功效也數倍于傳統的語言描述與原始的板演,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探求知識欲望,提高了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作用。今天的課題學習:《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使我收獲頗豐,通過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數學教學中以它圖文并茂、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展示了數學的本質和內涵,改善了數學的認知環境,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數學課堂教學引入一個全新的動漫境界。
二、難理解的概念簡單化
(一)首先讓學生通過列表(至少取10組數據)描點、平滑連接等步驟,自己動手畫出函數y=x2的圖象(因為學生想象不出圖象的形狀,畫出來的圖象也是五花八門,錯誤很多,選取幾個比較規范的展示)。
(二)用幾何畫板畫出函數y=x2的圖象,讓學生與自己的畫圖進行比較,找出錯誤的地方。同時也看到了幾何畫板畫出的圖形的明顯特征。
(三)讓學生猜測y=—x2的圖象以及y=—x2的圖象與y=x2的圖象的關系。用幾何畫板在同一個畫面上動態演示y=—x2的圖象與y=x2的圖象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體驗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用幾何畫板動態演示y=—2x2的圖象與y=2x2的圖象的關系;y=—5x2的圖象與y=5x2的圖象的關系。
(五)把6個圖形合到一起,讓學生觀察并總結性質,填表(板書):
(六)通過總結、比較,請同學們猜想y=—2x2與y=12x2的圖象的關系。強化對a的正負、絕對值大小的變化對圖象的影響,觀察對稱軸兩側圖象的增減性,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其優點如下:
①通過與幾何畫板結合,增強了課堂的容量,同時把抽象的函數概念和圖象直觀表現出來,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谠谥庇^的圖形比較中,學生能更快地發現圖象之間的性質,也更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擴展、提高。
、酃澥×水媹D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討論、思考的時間。
、軐τ赼的不同的取值,可以讓學生隨時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索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讓他們感到數學永遠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學科。
數學議論文3
數學老師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地講著,我的頭不時與桌面進行親密接觸,我看見周公正向著我招手,待我睜眼一看,是那位我最最親愛的數學老師站在我面前,雙手叉著他那可以和酒桶相比的肚子朝我微笑。結果當然是被罵一頓。從此,我恨死他,永遠只知道表揚好學生,卻從看不到一個差生的痛。
同學都回家了,只有我,趴在桌子上,進行反思。我想著我的數學成績為何一蹶不振,看著掛滿燈籠的數學試卷,我哭笑不得,只能證明:我是一個數學白癡。
以前,我的數學成績還可以維持在九字狀態。而現在,我抱著令我驕傲的語文和拖著令我討厭的數學上了初二,來到這個人才濟濟的班級。再那里,成績好的一大片,數學好的更是數不勝數。我想象著自己像一只螞蟻,被越踩越小。我也想過如何提高我的數學成績,至少,可以抬起頭面對數學老師。
晚上,坐在家里寫數學老師給我的作業,苦苦地思索幾道題,花了幾個小時。然后在從華羅庚罵到陳景潤,從上帝罵到如來佛。罵累了,又接著學,學累了又接著罵?凑吒寮埳厦苊苈槁榈臄祵W演算,我的上眼皮與下眼皮以每秒0.1厘米的速度上下平移。沒辦法,喝上一杯咖啡,又去學我的數學。
我問數學尖子到底有何秘方,數學尖子笑而不答。我偷偷觀察過數學尖子,無非也就是整天上網,打籃球?紙鰞龋瑪祵W尖子在拼命地演算,我邊轉筆邊思考。數學尖子用了1小時答完試卷,然后出去打籃球。我也用了一小時答完試卷,然后看我的小說。試卷發下來,數學尖子得了107分,我得了71分。我苦笑:這也許就是天才與白癡的區別,沒有天才,哪來的白癡呀!
我依舊拖著我不滿意的數學成績,在教室里寫著被數學老師罰的作業,嘴里罵著他那八字行的臉。我還是喜歡不受束縛,在校園里招搖走過。只是,該去面對一些事情了……
數學議論文4
一、目前初中數學總復習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和經濟不斷地發展,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完善,在教育上,我們不斷地推行和完善素質教育,在課堂上,教師越來越注重課堂效率,在初中的數學課堂上也十分地重視效率問題,在總復習的課堂上更是如此.數學課堂的復習不僅僅是對知識的復習,還是對知識掌握能力的一種提高.而數學總復習課堂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只關注教材課本上的知識點,對學生的關注程度較少.教師對課本的研究都是很深刻、很細致的,這保證了教師在課堂上對教材知識點的很好把握,但很多時候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原因.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沒有估計到學生的全面性,但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達到總復習的作用.第二,教師過分地追求知識的數量,而不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數學總復習課堂上,教師一般都會給學生一些目標要求學生來完成,一般也是固定模式的習題,這樣的方法是有助于學生掌握大量的知識點,卻沒有培養學生對數學習題解答的能力,學生的解題能力比硬式的知識點更重要.第三,教師一般只注重對知識的反復練習,而忽視了對知識層次進行梳理.總復習是對課程知識點的一個重要的梳理時間,這不僅僅是針對數學課堂來說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點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通過對知識點的梳理加深記憶是更為重要的.
二、提高數學總復習課有效性的措施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教育的傳播者和引導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課程的傳授中有著總覽全局的作用,所以想要讓總復習的有效性達到最高效果,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教師要對教材有細致地研究,了解課程重點與難點.對教材的了解是每個教師必須要做到的,但教師更要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細致地研究教材,找出學生學習中的重點與難點,這樣可以提高總復習課堂時間的使用效率.第二,教師要有扎實的數學基本功.初中數學中的基礎知識的比重還是很大的,初中數學涉及的主要知識點覆蓋了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三角形、圓等,這就考查學生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的綜合運用能力.也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梳理;教師在總復習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和課程中的全部知識點進行引導.第三,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國開始實施新課程標準改革后,教師的教育觀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在發生改變,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進來,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對知識點中的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和整理,要引導學生自己梳理知識內容,自己去發現數學公式中的規律和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第四,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總復習時制定符合自己自身的復習計劃,制定相應的復習目標.總復習課程與平時的課程的最大的不同在于,總復習課程是對學生知識點的一個拔高的過程,在復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檢查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和運用程度,但制定的目標一定要切合自己本身,不能過高過遠.第五,教師要注意總復習課堂的課堂節奏,復習的內容要有層次性.數學知識點的傳授都是從易到難的,在復習的過程中,也要掌握從易到難的層次性,對較為簡單的問題可以稍快一些,對較難的問題就要多用些時間來復習,針對學生的學習盲區,要有計劃地進行講解.第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知識的結構,不應該太過于看中所做練習題的數量.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能單單只從練習題的數量上進行評價,對知識結構的掌握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三、關于總復習課程中的教學實踐案例
以下是兩則關于總復習課堂上,教師在注意了以上所提到的問題,進行改進中的總復習課堂后的情況.此案例中,老師在第六位學生回答錯誤時,并沒有選擇批評他,而是要求他具體說明,把反思的權利交還給學生本人,這樣即不會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記憶.老師在得到一種解答方式后又問了另一種解答方式,開放了學生的思維.
數學議論文5
第一超前學習,本質上是更好的適應個體學習曲線
學校的集體學習進度曲線和按個體能力的學習進度曲線存在巨大差異
我們考慮圍棋的學習,有的小孩,7-8歲就到業余五段,有些孩子則一輩子也到不了業余一段;個體之間差異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以圍棋老師來說,如果小孩水平到了,你7歲能上業余5段,老師不會因為你年齡低,而讓你晚幾年上。同樣,你8歲只有級位水平,認為自己年齡到了,想打5段,老師也不會同意。
所以,個體學習曲線是和個體能力有關的。如同龜兔賽跑。
但是學校教育的進度,不是根據哪個人來制定,是一個要適應全社會的,針對所有人的平均偏下的“社會虛擬人”的進度曲線。烏龜兔子,按一個速度跑。烏龜不適應,兔子也不會適應。這種曲線適應整個社會的需求,但是并不是考慮到個體需求。
所以,學有余力的人,根據個人能力,或者奧數,或者超前學習。使個體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第二對抗困難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發展能力的要求。
數學能力,只有在對抗困難的過程中,才能有效的循序漸進的發展。
當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遠遠超出了當前學習的內容,你需要加量,加難度,體現更快更高更強。困難是能力發展的磨刀石,在克服困難,和困難對抗的過程中,獲得發展。這種發展具有循序漸進的特征。
一個人克服困難10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另一個過得很安逸,按社會平均進度曲線,體驗不到太多的困難。那么前者的能力,無疑會充分發展。
目前中學數學的特點是,一直到高中之前,其實都很簡單。中考的難度也不大。(中學的平面幾何,因式分解很難,可是學校的要求不會太高,中考難度很低,略微難的,就會歸為競賽級)這樣等于9年時間,學生沒有對抗困難的經驗。但是高中后,難度卻突然加大,學生還沒適應,高考就已經結束。等于在難度上,到高中給學生一個突然襲擊。學生會稀里糊涂的敗下陣來。
我想數學學習,要始終對抗困難。假如高中之前,始終在于困難的強對抗中前進,那么高中數學會自然的適應。如果安逸9年,突然去適應,你又沒有時間,會很難。
第三超前學習,提供了大量的思考時間。
陳省身說,“數學首先要思考起來,同時數學思考就需要大量時間,我懷疑現在學校給學生的時間是否足夠”。比如說,因式分解,平面幾何,乃至高中的一些數學,都需要很多時間去慢慢思考,慢慢領悟。但是,對于學校里的教學,前面過于簡單,到了因式分解這塊,該深入思考,反復練習的,卻一帶而過。
考慮到初高中各科都耗費時間,學生還要求分數,很難想象學生能否平心靜氣的,以專研的態度,時間充分的進行思考。對于一個初高中生來說,2個小時做不出來,就可能為犧牲兩個小時的時間而肉痛。更不可想象曠日持久的研究問題。時間不允許。
但是提前學習,在小學段思考這些問題,時間就很充足。沒有時間壓力。可以做到心態非常放松的品味數學。
第四今后只需提高和彌補不足
幅度非常超前的提前學習,相當于非常好的預習,這樣將來在上課,就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里。集中聽自己問題所在。當別人進行基礎訓練,自己就只需要拔高。當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大量投入時間思考。因為基礎的問題,都不用思考。只需思考少量提高的問題。
第五笨鳥先飛,為普通人超過有天賦的人提供了可能性
一般人能都差不多。假如普通人能夠充分利用時間優勢,充分發展了能力。則為超越有天賦的人,提供了一種可能。假如同樣從高中開始發力,普通人會迅速被有天賦的人甩開。但假如高中之前,普通人就發力了5年用于高中內容的學習,方法得當,那么被高手迅速甩開的概率就會急劇降低,甚至反超。
第六超前學習,實際比奧數有更平坦的認知曲線。
超前學習,仍然是循序漸進的。認知曲線實際較為平滑。當然中學的內容,需要抽象思維的能力,這個方面年齡太小,不容易適應。(所以年齡太小我建議學做棋類的習題,這個有棋子可以擺放,形象的數學)。奧數實際上比超前學習的認知曲線,更加陡峭,幾乎是等于很有限的知識的條件下,赤手空拳的爬懸崖。
這個反超,對于決定大學,乃至整個人生,建立孩子的自信,都有重大意義。
但是,超強學習要具備一定條件,不是什么人都行:
第一,超前學習面向培養能力培養,而非知識灌輸。
超前學習,學習質量尤其關鍵。如果只是死記硬背的灌輸一些知識,那不但沒有什么用處,反而是提前強化了一種惡習。
超前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是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問題的理解越來越深刻,而不是越來越膚淺。
第二,超前學習,要依據個體情況,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
這個學習曲線,完全基于孩子的年齡和認知能力。不能拔苗助長。陶哲軒7歲開始微積分。我家孩子7-8歲期間,我完全沒管數學。是從9歲開始系統學習(學前學過一年)。
我家感覺能學,原因還在于,5-8歲,做了大量圍棋題,能做難度3-4段的題,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得到了充分鍛煉;谶@個基礎,敢于后面的學習。
所以,能學習什么,能學多塊,完全根據孩子的能力,年齡段,和投入的時間多種因素衡量。
第三超前學習,如果沒有深度,也沒有意義
數學能力的提高,本質上是能深刻的理解和解決問題。如果超前學習的人,不能深刻理解和解決掉所學的問題。學習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線上。那意義不是太大。只能能深刻理解和解決一些較為困難的問題,才能在對抗困難的過程中,獲得更高的發展。
如果只是理解了課本上的內容,那么對于學習能力的提高意義也不是特別大。
第四超前學習,還得具備時間的條件
時間是個硬傷,沒有時間什么也干不了。很多小學生,就算不學數學,都已經忙得一塌糊涂了,根本沒有時間來進行超前學習。
第五父母需要有豐富的經驗
如果不是老司機,那么成功概率也會下降。
總體來看,我對絕大多數普通家庭進行超前學習,并不看好,各種條件都不具備,即便偶爾有的超前學習,可能也不是基于面向能力發展的,而是單純知識灌輸,學習質量也很低。但是極少數具備條件的,可以嘗試。超前學習,在現有條件下,不具有普遍性。
一般家庭,可不急于超前學習,而是先學會發展數學能力,如果數學能力提高了,超前學習的發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為當前的學習層次上,實在無事可干了。
數學議論文6
教師提問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的作用,很早便引起了人們關注。國內外對教師提問已有許多相關研究,從課堂提問的基本原則到課堂提問藝術與教師提問策略,更有從語言學的角度談教師提問的研究,但是對幼兒園數學教育教師提問中的信息傳遞及提問者和提問對象之間發生的信息傳遞的過程基本沒有研究。
當教師面對的對象是尚處在身心發展極不成熟的幼兒時,教師怎樣才能充分發揮提問的功效呢?相比其他學科領域,數學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的特點,教師又如何才能通過提問起到激發幼兒的數學興趣,發展幼兒思維能力的作用呢?本文作者帶著問題以非參與式觀察、訪談法,對武漢市9所幼兒園中27位幼兒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了研究,獲取了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用信息交流的理論對所獲取的教學互動中的師幼對話過程進行了理論分析。
一、信息交流理論與教學中的教師提問
信息交流理論在信息技術、傳播學等領域都有較為廣泛的運用。信息以多種形式存在,它來往于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甚至是人與機器之間,不管信息如何變換,傳遞信息都離不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信息的交流有它的規律性。
在傳播學的研究中,利用傳播模型來簡化和抽象傳播過程,把握傳播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關系。
用傳播模型來解釋教育中的信息傳播過程,要抓住信息傳遞的五個基本要素:第一,要有信息的發送者,即信源;第二,要有信息,并且必須通過加工,把信息變換成便于傳遞和接收的形式;第三,要有傳遞信息的中介和渠道,即信道;第四,要有信息的接受者,即信宿;第五,要有反饋,信息的接收者要向信息的發送者進行反饋,信息的發送者還要適當的對接收者的回應做出反饋,并不斷循環,以達到信息交流的效果。
信息經過編碼即經過信息加工,由信源即信息的發送者發出,沿信道傳遞,到達信宿即信息的接收者,經過譯碼被信息接收者所接收,接收者將信息反饋給發送者,發送者再經過整理重新發出信息,以此循環。這是信息交流的基本流程,即是信息傳播的基本規律。
發送者對所有的信息進行選擇加工以后,傳遞給接收者。而接收者自己的感受范圍中可能有,也可能沒有部分的或全部的接收信息。接收者有意或無意地將反饋傳送給被發送者。發送者傳給接收者的消息代表發送者在兩方面消息中的選擇,一方面是接收者傳給發送者的,另一方面是發送者從自己的感受范圍對消息進行抽象得到的。反饋不僅可以接收者到發送者,還可以從發送者到接收者。
那么,幼兒園數學教育動態的教學中,信息交流是怎么實現的呢?教師將知識和信息編碼送出去,通過一系列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傳遞給幼兒,幼兒又反饋給教師,教師再根據幼兒發出的信息重新處理和變換,發出新的信息,不斷循環。這樣就形成了教師與幼兒的信息交流系統。
但在教學過程中,幼兒作為最初的學習者,其身心發展還不夠健全,還不具備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的方式也有限。基于此,在幼兒與教師的信息交流系統中,更多的依賴于教師的主導性。教師要能控制好這個信息交流系統的每一個要素,把握好信息運動的規律,克服信息交流中的障礙,時刻考慮如何靈活的加工信息和如何更好的傳遞信息,才便于傳遞并讓幼兒易于接收。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中教師提問的問題分析
用信息交流理論審視幼兒園數學教育中的教師提問,存在以下問題。
。ㄒ唬┙處煂祵W學科知識的準確掌握不夠重視,對信息的加工不夠細致
教師對數學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沒有理順,對相似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比較模糊。比如在教學中如何區分開“數的形成”與“數的組成”如何理解“數的守恒”的概念等等。教師對數學知識本身概念之間的區別有所忽視,在提問中指向不明,幼兒這樣回答那樣回答都算對,很容易影響幼兒形成正確的認識,教師的重新更正又容易影響幼兒的積極性。教師未能實時確保對于信息的掌握準確無誤。
(二)對幼兒的特質研究不夠充分,沒有充分把握好信宿的特點
教師提問的語言單調,比較生硬,不夠形象,缺乏趣味性,很難吸引幼兒的注意。比如在認識相鄰數的活動中,“4的前面是幾?“4的后面是幾?”等提問很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教師提問的內容多數從數學知識本身出發,比較抽象,很難讓幼兒建立起與己有經驗的聯系,缺乏與幼兒生活經驗的聯系,對幼兒的思維特點和習慣把握不夠準確。教師未能把握好接受信息的信宿即未充分結合幼兒的特質,做有效地針對性的提問設計,不易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缺乏提問藝術和經驗,信息傳遞技巧有待提高
調研發現,直接指向確定答案的提問運用比較普遍。比如“是不是?”“有幾種?”“是什么?”“等于幾?”等這樣只需要幼兒做簡單確定性回答的枯燥重復的問題,多數幼兒能齊聲回答,看起來課堂氣氛比較活躍,但是這些問題并不能啟發幼兒的思考。同時,教師在問題設計上考慮不夠周密,邏輯不夠清晰,層次不夠清楚,問題過難或過于簡單的現象也比較常見。教師提問的弱點會給信息的流通帶來障礙,讓信息不能更好的傳遞給幼兒。
。ㄋ模┙處煂τ變旱姆答伈粔蚍e極有效
教師在提問后,缺乏對幼兒的積極有效地反饋。有時過于簡單刻板,有時因為幼兒的想法奇特,而無法靈敏地做出反饋,有時甚至因為趕時間或者精力有限而忽略部分幼兒,沒有對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傮w來講,教師在個別指導時的反饋往往比在集體教學時的反饋更積極有效。低效的反饋會影響幼兒對信息含義理解的準確性。
以上這些帶有障礙的信息交流,不僅不利于幼兒理解教師的提問,而且不利于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容易造成幼兒邏輯混亂。
三、幼兒數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有效提問的建議
在幼兒數學教學中,在教師與幼兒共同形成的這個信息交流系統里,造成交流信息的障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發出信息的信源,接收信息的信宿,傳遞信息的信道,任何一方面的狀況不良,都可能致使信息要么不能發出,要么不能接受,要么在傳遞過程中變形、走樣、損失、中斷。要順利地傳遞信息、交流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掃除種種障礙,從多方面努力。加之幼兒這一方,對信息、對自我的控制能力較弱,所以整個系統是否能良性運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做的努力了。
基于信息交流相關理論,對幼兒數學教育中教師提問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高對數學概念及概念之間關系的理解和認識,對信息進行適度加工,確保信源的準確。
信息本身是信息交流的基礎和前提,信息如同“血液”在其中流動,教師首先要確保對信息的加工準確、充分,才能保證傳遞給幼兒的信息是準確無誤的,保證信源的可靠。
概念是人們認識任何事物的第一步,有時是直接從概念入手,有時是從表象中建立概念。數學中有很多概念,這些概念有時是獨立的,而多數是相互之間有聯系,也有區別的。作為一名幼兒數學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掌握數學學科知識,理清概念與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理清先后順序,在教學中,每次交代清楚一件事情,只有做到自己理解清晰,才能運用各種方式讓幼兒獲得正確認識。
以下從一個案例來分析:
在某班數學活動《找朋友》中,教師先扮演魚媽媽,小朋友扮演魚寶寶,邊念兒歌邊游戲!靶◆~小魚游啊游,向上游,向下游,找條小魚做朋友。
教師:“看一看,是不是所有的小魚都找到朋友了?”
當游戲結束以后,教師出示一只手套,問“老師拿的是什么?”幼兒回答“手套。
教師“對!手套,幾只手套呀?”幼兒回答“一只手套!處煛皩!一只手套。
教師又問:“那我又拿出一只手套,放在一起,我們現在可以怎么說?”幼兒回答:“兩只手套”
教師:“對!兩只手套,那我們還可以怎么說呀?”……
此時發現沒有幼兒會說教師希望的答案“一雙手套”,但老師隨后又做了提示“我們可以說一雙手套”。
隨后出示筷子、襪子,引導幼兒說出一雙筷子、一雙襪子。幼兒依然沒有像老師期望的那樣去回答是“一雙筷子,一雙襪子”。
該教師此段教學提問,實際是想讓幼兒學習兩兩配對子的方法判斷數的單和雙,了解單雙數的概念。但是我們發現,在這段引入中,教師拿出手套、筷子、襪子的同時,不僅出現了數的單雙的概念,同時還出現了單位“雙”的概念。而事實上,許多幼兒在這個階段還分不清這兩個“雙”概念之間的區別,于是,有的幼兒回答是兩只筷子,有的回答是一雙筷子,還有的幼兒甚至說的是兩雙筷子。這些可能是教師未能預料到的。所以,在此一并引入單位“雙”的概念實際上是干擾了幼兒對數的“雙”的概念的理解。
可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如果沒有對要傳達給幼兒的信息做充分的推敲,提出合理的問題,如果問題在講授的內容中無法推衍,幼兒當然就找不到一個與之相對應的答案,而無法作答了。
數學知識的內容之間是有邏輯聯系的,有一些概念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教師可以根據各點在邏輯上的聯系,對信息本身做仔細的推敲,細致的加工,然后在不斷的問答過程中將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形成井然有序的系統,使得提問與講授在內容和形式上的邏輯聯系相適應,同時也體現出了知識結構的整體框架。當然,數學中出了概念還有許多其他豐富的內容,教師只有做到對這些內容充分推敲和加工,才能確保信息交流的前提。
。ǘ┏浞挚紤]信息接收者的特點,設計適合幼兒的提問,確保信宿能有效地接收信息
信息通過加工傳遞給信宿時,信宿的接收表現出選擇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接收信息的效果不僅有個體差異,而且還因整體智力發展水平都不夠成熟,存在選擇性接收教師傳遞的信息的現象,如何能保證信息交流的有效性,這對信息的發出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信息交流的參加者之間存在的許多差別也會給信息交流帶來障礙。
相互之間交流信息時,信源和信宿的位置要經常改變,只有在發信者和收信者所使用的語言具有共同性,交流才能實現。幼兒教師應該使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或符號,盡量站在幼兒的角度,用兒童化的語言向幼兒提問,確保幼兒能夠有效地接收信息。比如設計擬人化的問題“5的好朋友有幾個呀?”“排在他前面的好朋友是誰呢?排在他后面的又是誰呢?”提問的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運用面部表情,如微笑、瞇眼睛、咧嘴、皺眉頭等等,對信息做補充。教師的聲音還可以抑揚頓挫,并以點頭、搖頭、聳肩膀、打手勢等動作輔助,充分表現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感情,盡量讓語言生動活潑、有趣味,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好的理解。
數學本是源于生活,但是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這就需要幼兒教師運用智慧的頭腦,利用幼兒身邊的物品和環境來進行數學活動,讓孩子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關系。例如,在學習5以內的數數之前,教師可以讓幼兒數數滑梯旁的臺階,可以像這樣的提問:“請你數一數,你爬了幾級臺階才到滑梯上呢?”當教學活動結束以后,教師還可以提出要求:“請你回去以后,數一數你們小區滑滑梯的臺階有幾級?”讓幼兒學會用數學的思維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試著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積累一些經驗和必要的技能。讓幼兒在生活中找到數學的影子,讓他們發現原來數學與自己的生活原來是很親密的。
。ㄈ┨岣咛釂査囆g水平,保證信道的暢通
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信息交流方式,這是信息交流的藝術。講究這種藝術,信息交流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這里的信息交流藝術主要是談教師的提問藝術。
對于幼兒來說,要使傳播的信息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才能使幼兒短暫的注意力得以保持。
在實踐調查中,研究者發現有很多提問是單調的重復。過于單調的提問,很容易讓幼兒產生疲勞,幼兒注意力也很難得到保持。教師問題提的不好,很容易抹殺幼兒強烈的好奇心。相反,教師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提問來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把問題和學習的機會一起帶給幼兒,為他們主動獲取新的經驗提供發展空間。在設計問題時,多進行啟發式的提問,并對幼兒的反應做出積極回應,讓幼兒的思維能充分的展開,盡量少進行直接指向確定答案的提問,以免出現看似熱鬧卻不能真正啟發幼兒思維的現象。在幼兒遇到困難時,善于用問題逐步啟發幼兒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教師要注意變換形式,只有保持了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才有可能讓幼兒對教學內容有所了解。
幼兒教師的提問,不宜過難或過易,要讓幼兒能夠有效接收教師所傳達的信息,幼兒才能給出回答,然后教師再根據幼兒的回答整理信息,進一步發出信息,使師幼之間的信息交流良性運轉。所以,教師提問最好是幼兒在經過努力探索之后能解決的問題,正如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所蘊含的理念一樣。教師可以時而點撥,時而設疑,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從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去思考,從而促進幼兒的思維能力的發展。
(四)在問答中,關注幼兒反應,做出積極有效反饋,保證信息交流能良性運轉
反饋在信息交流系統中是交互的、雙向的。在信息交流中,幼兒需要得到反饋,利用反饋信息及時調整頭腦中的信息鏈接,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的信息。教師適當的反饋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線索,為幼兒的判斷提供了一個可供參照的對象。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反應,反思之前準備的不足,及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教師給予及時有效的反饋,可以幫助幼兒知道問題在哪兒,為幼兒指明方向,重新激發起幼兒的學習動機,能促使信息交流的良性運轉。
那么幼兒教師有效的反饋應注意些什么呢?教師要給出有效的反饋,首先要心隨幼兒的思維,必須從幼兒的語言、神態中收集信息,了解幼兒的疑惑,才能給予有效地反饋。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不能因不理解幼兒的思想或回答不準確而給予否定,忽視或簡單應答,應多些包容,少些指責,積極引導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反饋信息尋找時機傳播與幼兒期待之間的差距,從而不斷地改進提問的方式,達到信息交流的效果。
同時,教師進行反饋時,應注意啟發性,幫助幼兒繼續思考和探索,而不要因為時間緊或嫌麻煩而直接給出答案,以自己的思考來代替幼兒的思考。在對幼兒做出反饋時,除了口頭評價、引導之外,若能輔以親切的表情與動作,如微笑、撫摸、輕拍、擁抱等,定能更好地調整幼兒的情緒,使幼兒更積極地主動參與到接下來的信息交流中。
數學議論文7
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我們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數學思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年輕的數學教師,我在數學教學中也積極運用實踐活動這一有效途徑培養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談一談在進行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自己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有明確的活動目的
所有的數學實踐活動都有共同的目的: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某項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運用數學的意識。但是因為數學實踐活動可以聯系生活中每一領域,所以數學實踐活動的目的又是非常廣泛的,所以我把數學實踐活動簡單的分為幾類:
(1)鞏固知識類。
。2)培養興趣類。
。3)思想教育類。
教師在活動之前,必須設計好活動目的,這是成功進行一項實踐活動的前提。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教師作為實踐活動的指導者,是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領路人,進行實踐活動的每一步教師都要做好指導。這就要求教師要通盤考慮此項活動的每一步驟,制定合理可操作性的活動計劃,確定調查范圍、調查對象、調查時間,為學生順利完成活動做好指導。
三、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階段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分好小組。小組合作式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小組是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基本單位,一般以4~6人為主,分組時可先讓學生自由結合。
2.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小組是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基本單位,小組成立以后,要根據教師制定的總的計劃制定出本小組的活動計劃,高年級學生可以把計劃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呈給老師,教師根據學生制定的計劃情況加以指導和完善。教師在指導時,可以從時間的安排、小組成員的分工、到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以及該怎樣做等方面進行指導,以便小組在進行活動時有明確的目的,保證小組調查研究的順利進行。
對于計劃的制訂,各小組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3.根據計劃準備必需工具。一方面,教師根據自己所制訂的總的計劃,向學生說明必需的工具,另一方面,小組內根據本小組所制訂的活動計劃,準備本小組必需的工具。
四、活動過程中教師做好指導
實踐活動方法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獨立活動,教師向學生說明活動時間和活動范圍,教師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動態,可在學生偏離調查方向時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引,學生碰到問題時教師幫助解決。要讓學生通過活動學會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借助數據去說明一個現象和問題的方法。要把數學意識與數學興趣、動手操作能力、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實踐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滲透于活動之中,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注意學生的全員參與。
五、活動結果展示
這是活動的中心環節,也是活動的升華階段。高年級學生可以將自己調查、分析和討論的結果以小組討論交流、集體評議的基礎上整理成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給學生一個再創造的機會。低年級學生可進行口頭匯報,報告自己小組的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發現。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展示各組成果,同時把各組表現突出的人和一些好的做法提出來,培養學生善于表達和虛心向別人學習的能力。展示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交流信息的空間,完整地表達出本次活動的多方面收獲。
六、做好活動評價
關于評價,可以分為自評、互評和教師評三部分。自評時要讓學生充分展示活動結果的優點和特色,同時也把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的好人好事展示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然后每個組員說一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并自己給自己打一個成績;ピu時要強調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別人的成績。教師進行總評時要本著鼓勵的精神對各小組進行綜合評價,旨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要學生付出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哪怕是微小的或水平較低的,也應當獲得積極的評價,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成功的快樂。
數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廣大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使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數學議論文8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性課程,對于以后的學習以及成長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數學是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學科,也是學生以后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將學科型的教學游戲融合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游戲當中,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本文主要分析學科型教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學科型教學游戲的內涵分析
學科型的教學游戲是將知識或者學科技能作為教學的基礎,并且促使學生在游戲當中掌握知識以及或者某項技能,這樣的做法對于學生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教育和游戲相互集合,促使學生可以在游戲當中學習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培養相關能力,此外,游戲當中,學生可以增加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使教學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學科型教學游戲具有以下幾點主要的特點:第一,教育性,教學游戲是為了教育才設計,因此,教學性是學科型的第一個特點。第二,趣味性,學科型教學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應當具備趣味性。第三,拓展性,學科型的教學游戲當前還是處在一個發展的初期階段,因此,應當及時發現當前教學游戲中的不足之處,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游戲,從而促使游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的潛能。
二、學科型教學游戲的重要性分析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性特點來看,小學兒童的注意力相對不夠集中,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在課堂中常常出現分神等問題。這種現象對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學學習中,數學知識由于難度較大,又相對枯燥,因此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科型教學游戲引入小學數學課堂,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游戲是兒童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能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時,采取不同的游戲可以教授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根據上課的內容,設計合適的游戲,引入課堂中。但是,這種教學方式進入我國小學課堂的時間還不長,有些教師也反映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但是,學科型教學游戲對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方面的作用是真實存在的。同時,人們必須認識到,無論采用怎樣的教學方式將知識教授給學生,并讓他們理解和學會運用教學內容,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目的。因此,必須將教育性視為學科型教學游戲的中心思想。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完美的融入學科型教學游戲中,讓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途中學習和理解教學的內容。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散思維
小學兒童正處于具體形式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重要過渡階段,因此,開發其思維活動能力,對小學生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學科型游戲教學方式可以讓小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教學中,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理解和掌握課堂中教授的數學知識。同時,鼓勵他們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用于平常的生活中。在進行游戲時,學生必須開動腦筋,解決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獨立思考、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在有些類型的游戲中,強調必須團結協作,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取得勝利。因此,對于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也是極其有利的。所以,學科型教學游戲進入小學數學課堂,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學科型教學游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相關策略
(一)根據學習的內容,巧妙設置游戲形式
如何根據課堂教授的知識內容,設置合適的游戲規則,十分考驗教師的智慧。教師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將日常生活內容融入游戲中。例如,在教授學生人民幣面值大小和單位等問題時,就可以將日常購物的情境引入課堂教學中。在進行游戲前,教師可以準備好代替現金的小卡片,將不同換算方式教授給學生。準備一些物品作為道具,要求一個學生擔任小商店的老板,其他學生作為消費者,學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代幣小卡片購買商店中的物品,可以競價,商店老板需要算好每一位顧客選購的商品總額。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學生在運用卡片的過程中,全面感受到了人民幣單位換算的規則,也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可謂一舉多得。
(二)數學知識和生活知識相互融合,給學生有直觀的感受
小學課堂中教授的很多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例如,在教授學生重量單位時,學生可能不太了解一克有多重,一公斤又有多重,那么就可以將稱量的工具引入小學課堂中。讓學生親自動手,稱取身邊常用的物品,直觀感受一下,一支鉛筆有多重,一支鋼筆又有多重,一個橡皮,一個黑板擦呢?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讓他們對于數學知識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認識。
(三)將游戲帶入小學數學課堂,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
上文提到過,小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發育都還不夠健全,因此,小學生很難長時間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這也是為什么小學課堂時長的設置要短于大學時長的設置。教師必須尊重這種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所以,將游戲引入小學數學課堂,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當他們全身心的投入游戲中,自然就很難走神了。例如,在學習人民幣單位時,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一個學生扮演購買物品的消費者,另一個學生充當收銀員,計算隨機購買多樣物品時,應該花費多少錢,看是顧客算的準確,還是收銀員算得又快又好。
(四)開展師生競賽,激發學生興趣,解決數學問題
如果只是用一些常見的數學問題引出教學內容,那么學生在一開始就很可能失去學習當堂內容的興趣?梢赃x用師生競賽的方式進行課堂的導入工作。例如,在教授閏月時,教師可以將萬年歷提供給學生,自己口頭回答,讓另一名學生隨意提問,有萬年歷的學生翻閱回答,看是翻閱回答的學生快還是教師口頭回答的快。在競賽勝利后,將閏月計算的規律教授給學生,學生自然有興趣學習閏月的知識。同時,也是對于學生發散思維,不用傳統方式,而是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鼓勵。學生和老師在進行競賽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當中應用學科型的游戲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發散思維,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應用學科型的教學策略包括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巧妙設置游戲形式、讓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將游戲帶入小學數學課堂、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發散思維,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議論文9
摘要:數學是高中課程體系中最基本的科目之一,是其他理科學習與運算的基礎學科,因此學好數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許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一些錯誤,導致數學成績得不到提升。本文舉例分析了高中數學學習中五種常犯的錯誤,并針對這些誤區提出而一些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常犯的錯誤;學習方法
數學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使得許多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得心應手,存在著許多誤區。通過分析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并在后續的學習中有意識地去加以改進,促進數學學習效果的提高。
一、高中數學學習中五種常犯的錯誤
1)學習理念上的不當。一方面,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學生片面地認為學習就是為了取得高分,因此其學習目的帶有功利性,僅僅為了在高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而去學習,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數學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其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再加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有著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較高。許多學生很難掌握學習內容,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厭學的心理,消極地面對學習。[1]2)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粗心大意,對于基礎知識看似是掌握全面了,但仔細分析卻還有著許多不足。有的學生自以為是,對某些原理知識只停留在“知道”、“了解”的層面上,而不肯再多下點功夫去深入鉆研。其知道了一種題目的解題思路之后,就想當然地利用這種解題方式去解答看上去相似但本質卻不同的題目,因此其學習效果總是不能夠提升。此外,部分學生還不能明確什么條件下該使用什么樣的公式。其能夠記住大部分的公式,但是對于如何去應用卻是有些茫然,對公式和其對應的應用條件了解的不夠,故而在答題時只能夠一個個公式地去試,這樣不但浪費時間而且還很難解出正確答案。3)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在當前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使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體現。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習模式的束縛,學生的主動性受到了壓制,更多的是依賴于教師、依賴于課堂教學。在學習中,只是跟隨教師的思路去機械地做筆記,而很少主動地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2]4)審題意識與審題能力較弱。審題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在題目的設置上也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在解答題目時往往需要學生利用逆向思維、空間思維去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解答。
二、改進高中數學學習中存在錯誤的建議
1)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追求分數的高低,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轉變原有的認知,端正學習態度,消除掉功利心理,注重在學習過程中自身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的綜合提升,以增強學習的動力。2)夯實基礎,強化提高。對基礎知識掌握牢固與否,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而數學學習的考試也是以基礎知識為前提進行延展與深化。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夯實基礎,了解最基本的概念、公式,并掌握公式的應用范圍。在對基礎知識有所掌握之后,學生還要通過適當地訓練來作進一步的強化提升,以實現數學成績的提高。3)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在上課之前要自行對將要學到的知識進行預習,在結合舊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新知識的認知,并勾畫出難以理解的地方,留待課堂上聽老師講授。其次,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僅僅要跟著教師的思路走,還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思考,以加深理解,同時將自己疑惑的地方標記出來。最后,在課堂結束之后要對還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反思,如果自己得不出答案可以去查找資料、詢問教師或者與同學討論,以培養思維能力。與此同時,還要自行地進行解題訓練,針對知識構成上的薄弱環節,對于相關的試題進行適當地練習,以形成解題思路,提高學習的效果。[3]4)培養審題意識、提高審題能力。審題是答題的首要步驟,審題時首先要找準題干中的關鍵要素,并有意識地排除干擾條件。其次要認真分析題干中的各種條件,有圖表的再結合圖表作深入探討,并調動所學知識,選取行之有效的解題思路。最后,如果常規方法行不通,不妨試試從另外的角度出發,利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推出解題要點,再根據這些要點進行解答。例如概率類的題型中,一般是需要對可能出現的多種情況分開討論,因此需要讀懂題目的關鍵要素,并根據這些要素去思考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三、結束語
所有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誤區,因此需要加強反思,在老師與同學的幫助下認識到這些錯誤,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加以改進,這樣才能提升學習的效率,同時還有利于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竺仕芳.激發興趣,走出誤區——綜合高中數學教學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xx,04:74-76.
[2]徐生海.淺談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誤區及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xx,38:124-125.
[3]陽潔.淺議高中數學學習的誤區及方法建議[J].新課程(下),20xx,01:132.
數學議論文10
摘要:家庭作業是對學生們課堂所學內容的鞏固和復習,多元化的家庭作業設計,不僅能夠使學生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當中獲取更多的知識,還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相一致。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其與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因而小學數學知識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性和實踐性。但是當前教師在對小學生們布置數學家庭作業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單一的問題,在作業內容方面也更加側重于對教材例題的模仿。這樣不僅使學生喪失了對數學知識探究的興趣,也不利于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們的知識面得以拓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家庭作業;多元化
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之下,教師已經開始在教學當中對此種理念進行踐行和落實,但是此種理念并不能夠延伸到對家庭作業的布置。大部分教師都會選擇按照教材的內容和設計來布置家庭作業,還有一部分教師并不具有進行結構化和多元化設計家庭作業的能力和思想。當然,在對家庭作業進行布置的時候,也有一些教師認同個性化家庭作業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當中,卻出現了題海戰術和基礎性題目偏多的問題。不論是家庭作業布置還是數學教學,都應該以學生作為主體和主導,僅僅單一化的作業布置,不僅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還有可能使學生對家庭作業出現厭倦的情緒。所以教師就需要認真思考家庭作業多元化設計的.問題,使學生們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
一、注重內容多元化,增加學生的體驗維度
。ㄒ唬┩七M數學問題生活化
小學數學知識比較簡單,其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也更為緊密,因而教師在對家庭作業進行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數學實踐性和應用性的問題。加強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們更容易理解數學知識,還能夠使他們認識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時,可以將視聽媒體、動手操作或者是生活化的情境融入其中,通過學生的感官刺激和體驗,能夠使其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學習《認識圖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們在課下經常玩耍的搭積木活動融入其中,讓學生們思考,他們在搭積木的過程當中,使用到了哪些圖形?這些圖形分別具有怎樣的特征?學生們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其生活化的積木,對圖形有更多的認識和掌握。
(二)增強數學家庭作業應用性
數學學科與生活緊密相關,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時需要考慮到數學作業與日常生活的結合程度。使學生們能夠在獨立思考過程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結合。為了確保家庭作業應用性,教師所設計的作業內容需要與學生的知識儲備、基本認知以及生活環境相一致,這樣才能夠使他們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布置家庭作業,內容可以為讓學生們在課后對自家的餐桌和茶幾的周長進行測量和計算。在動手操作的過程當中,學生對周長計算的方式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當中說明他們在測量過程當中所選擇的方式,并將學生選擇的不同方式進行對比,從中選擇最為便捷和準確的測量方法。這樣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與能力。
二、注重形式多樣性,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
(一)家庭作業完成主體多元化
當前許多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都要求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固然能夠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和運算的能力,但是卻與新課標當中合作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不相符合。在實際當中,由于學生家庭住址之間的距離,教師如果安排固定的學生合作完成家庭作業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就可以考慮到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以及學生們與其日;顒踊锇榛蛘呤亲≈份^近的同學完成家庭作業的交流與互動。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合作探究的能力,還能夠使他們了解到更加多元化的思維。
(二)家庭作業完成水平多元化
在家庭作業當中,基礎知識和模仿性作業內容的完成需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單一的家庭作業內容不僅與學生自我發展和個性化需求不相符合,而且從學生認知發展所處的階段來看,也是不利的。因而教師在對家庭作業進行設計時,需要將基礎性的練習內容與探究性的家庭作業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的發散思維和能力,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創新意識。比如在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時候,小學生們并沒有足夠抽象思維的能力,單純紙面作業的完成可能會使學生對此三種操作更為混淆。因而教師可以布置具有操作性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課后進行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轉換的操作,在此過程當中尋找到更加符合他們認知水平的思維方式。
三、體現作業類別化,適應學生差異化需求
每個班級當中的學生,由于家庭環境、知識儲備以及個人天賦有所不同,因而在對數學學習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所差別。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情況由學生們對作業內容進行選擇。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的部分,教師可以將家庭作業分為單純個位數的混合運算、兩位數的混合運算以及個位數和兩位數結合的混合運算。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選擇性地完成家庭作業,但是需要保證一定的準確率和數量。在此基礎上,教師也可以對作業進行層次化。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探究性的作業內容,而對于基礎稍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基礎性的學習內容,在將基礎性和探究性家庭作業內容結合的過程當中,由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進行自主化選擇。這樣不僅符合學生的基本認知,也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小結
數學老師在對家庭作業進行布置的時候,需要將綜合型、多元化以及操作型的家庭作業相結合。并確保家庭作業的層次性和多元性,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數學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郭明也.小學中年級數學家庭作業有效性實踐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郏玻蓐惵叮疁\談小學數學家庭作業設計的策略[J].科學大眾,2016.
數學議論文11
摘 要:高職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不高,給數學教學帶來了很多難度。筆者根據多年來分層次教學的經驗,深入探討了高職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具體實施方案等。
關鍵詞:分層次教學 學生互助 因材施教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出:“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的規律,這是首要的、最高的規律。”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嚴重,數學教學要真正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均衡的發展,必須因材施教、分層遞進,讓所有學生獲得信心和快樂。
一、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1、學生互助學習小組的建立
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把學生分成數個恰當層次,根據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把學習目標也分成數個恰當層次。通過分層,運用種種激勵手段,尤其是學生團體互助,充分調動學生個人的潛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向各自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前進,逐步提高他們的成績。一個正常班所分的小組個數一般不超過8個,各小組成員的綜合水平應該是相當的。各小組的構建必須是民主的自愿組合,要引導學生端正認識,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建立小組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相互幫助、相互影響、共同進步。
2、各教學環節目標的層次化
。1)教學目標層次化。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煞治鍌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復雜綜合應用。
。2)教材分層化。一般來講,越高的層次使用的教材難度越大、內容越多,教材的選用要呈現出階梯性。如理工科專業,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采用同濟大學編的“高等數學”第五版,基礎差的學生可以使用“少學時”版的同濟教材,根據各層次的學生情況,可適當增刪相應的教學內容。
。3)教學基本要求層次化。教學基本要求可以單獨編寫,編寫時,集中全體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寫得明確和具體,最后要將不同層次的教學大綱和基本要求進行對照,保證層次清楚、操作性強。
。4)教學方法的層次化。根據學生的特點,可將內容區分為教師精講、泛講和學生自學三部分。要引進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課外作業的層次化。各層學生作業題基本一致,但內容和要求不同。學困生做課本上的基礎題,側重于簡單模仿型作業;中間層學生完成書上基礎題外再做一些有一定綜合性和提高性的聯系,側重于新穎易做的作業;優生層學生在完成書上基礎題外,可以布置一些綜合性、探索性、開放性、討論型的問題,旨在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技能。 3、分層次評估
。1)不同計分法。同一套試卷分兩部分命題,雙基題80分,拓深題40分。其計分方法是:基礎好的學生,實得分=100分——扣分;基礎中等的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100/120;基礎差的學生,實得分=120分-扣分。
。2)激勵躍層。學生分級達標后,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基礎得到了鞏固,部分學生躍層條件日趨成熟。老師應在授課中有意識地創造躍層條件,引導他們向上一級臺階過渡,根據高中低三個目標分別選配三組題目,讓學生選做。由于目標明確,學生學習狀態好,每位學生都找到了自信,各層次的學生都順利完成了各自的學習任務。
。3)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學中,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提問、自學、討論、練習等,教師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老師的評價不僅要著眼于某個學生在何層面上,還要以發展的觀點,充分挖掘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以激勵的方法給學生以客觀、公正、科學的評價,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要多采用表揚、激勵方式,使他們看到希望,克服自卑,重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成績一般的學生,采用激勵評價,揭示其不足,指明努力方向;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則采用競爭評價的方式,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謙虛、嚴謹、努力拼搏。
二、結論
實踐證明,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實施“分層次教學”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分層次教學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后進生在內所有學生發展的有效措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各層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學有所獲,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進步的喜悅,學習興趣不斷加強。實施了分層次教學,面對的是同一層次的學生,在教學的內容、方法等方面很容易把握,備課和組織教學等就會事半功倍,教學質量和效果就會大大提升。分層教學在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教師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有助于教師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元駿大學數學分層次教學的意義與實施[J].高等理科教育,20xx,4。
[2]劉明中學數學教學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xx.12。
[3]唐曉杰數學課堂教學與成效評價[J].中學數學,20xx.2。
數學議論文12
哪怕就是一張數學試卷,也能夠從中感悟出許多的東西。
密密麻麻的試題,筆尖在其中穿行。就像是一個人,在茫茫人海中穿行一樣。而且,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做到選擇題,有的時候是拿不定主意的。因為,每個答案好像都是正確的。其實。困擾你的也許并不是題目本身,只是眾多的選擇罷了。在你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隨便就選擇一個答案。有可能碰對了,但也有可能是錯誤的。在生活中其實也是一樣,在你面對眾多選擇的時候,你也只能選擇一個,或對或錯;蛟S,你當時覺得是對的。之后,經過檢驗,發覺其實是錯誤的。
做每一個判斷題的時候,題目中總會有一些誤導你的判斷的話,讓你一時就不知道怎么判斷是對是錯了。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保持理智。不能夠被一些主觀或者客觀的因素誤導,而顛倒了是非,分不清好壞。
每次做計算題,前邊幾個步驟都對了,可最終的答案算錯了。那么,你的這道題,就錯了。前邊的幾個步驟算錯了,最終的答案也一定是錯的。也就是說,事情的發展也是有規律的。你前邊所做的事,是會影響著你以后的。但是,好在我們的生活并不像做一道題一樣死板,不會被一個大大的“X”留給否決了。
當你發現做一道解答題,或在處理一件很麻煩的事的時候。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層層的去解析,那么,慢慢地你就會弄明白的。也許過程會很復雜,稍不注意就會出錯。但謹慎一點,就可以做好的。
有的時候,答卷全都做了,或者全都沒有做,或者只做了部分。全都做了,不一定都對。運氣不好的話,和沒做的結果是一樣的?梢,有些事情,你去做了,其實是徒勞無功的。
交卷之前,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好,寫得也要瀟灑一點。哪怕只能拿一個鴨蛋,我照樣豪邁,笑得燦爛……
數學議論文13
【關鍵詞】數學 新課程標準 課堂教學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推動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理由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因此,我們要充分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從實際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深思,教會學生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認為新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理由:
一、激發學生潛能,鼓勵探索創新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家長、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主動地采用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通過作用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項知識都是他們實踐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
二、轉變教育觀念,發揚教學民主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能代勞,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例如在學習同類項概念時,我針對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找同類項朋友的游戲。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把事先準備好的配組同類項卡片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同學找到自己的同類項朋友后,被擠出座位的另一個學生再去找自己的同類項朋友,比一比誰找得既快又準。這種生動的形式和有趣的策略能使學生充分活動,學習興趣大增,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掌握了確定同類項的策略和合并同類項的法則。
三、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某些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枯燥無味,認為學習數學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則和解題規律記熟,然后反反復復地做題。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數學理由或我們身邊的數學事例來闡明數學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列舉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素材和形象的圖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樂學、愿學、想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為學習而勤奮,不會有一點苦的感覺。
例如在學習實踐與探索中的儲蓄理由時,我提前一周布置學生到本鎮的幾家銀行去調查有關不同種類儲蓄的利率理由。教學中,讓每個學生先展示自己所到銀行收集到的各種各樣有關儲蓄的信息,然后再按每四人一組根據收集到的信息編寫有關儲蓄的應用題,教師可以有選擇地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全班學生相互討論、合作攻關,最后選派一些小組的代表作總結發言,老師點評,對做得較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通過這樣教學,學生在愉快中學到了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教材中編排的有關內容,如地磚的鋪設、圖標的收集、打折銷售等等,教師都可以充分利用,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學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教育要推動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策略,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新教材設計了不少如深思、探索、討論、觀察、試一試、做一做等理由,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優、中、差各級知識水平學生要合理搭配,以優等生的思維方式來啟迪差生,以優等生的學習熱情來感染差生,在讓學生獨立深思時,要盡量多留一些時間,不能讓優等生的回答剝奪差生的深思,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也可另外選擇一些較靈活的理由讓他們深思、探究,以擴大學生的知識,提高數學成績。
五、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理由的有力工具,致力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為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
數學議論文14
摘要:糾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重視基礎訓練,調整復習計劃,樹立成功的自信心;因材施教,降低教學難度;改變學習習慣,改善學習方法。
關鍵字: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自信心
隨著浙江省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以及高考制度的改革,普通高中的分層教育不可避免,尤其是準備考三類院校的學生,課業上減輕了不少的負擔,但對于這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仍然存在很大的困難。通過一年的摸索,對如何提高該層次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談幾點個人的想法。
一.糾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
長期以來,學生的思想當中一直存在著一個困惑:學數學有什么用?例如當我問他們“你為什么學習數學”這個問題時,他們的回答多數是“不知道”或者是“為了高考”。這一錯誤的學習動機導致很多同學在學習數學時,感覺象是被逼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自覺能動性的心理狀態,主要由對學習目的和意義的認識構成。在考三類院校的學生中對學習數學的動機一般是不明確的,同時也是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大心理障礙。
糾正學習動機的同時,如何激發興趣顯的格外重要。相對其他學生,考三類院校的學生有更多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信任的需要,他們能從教師的一舉一動中了解到教師對他們的期望。因此,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主動地接近他們和他們交朋友。俗話說:愛屋及烏,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
二.重視基礎訓練,調整復習計劃,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過去的一年在三類班的教學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些學生的自信心?既愒盒5膶W生在數學學習上屢遭失敗,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學習自信心差。當一個學生對學好數學學科徹底失去信心時,任何的說教都將無濟于事。所以,需要我們正確地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認真分析他們困難的原因,允許學生數學學習上的反復,從中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品嘗到取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感到自己能學好數學。
(1)重視基礎訓練。通過對20xx年浙江省新高考數學試題的研究,在考卷中高一數學內容的試題量及分值占了較大的比例。文科是軍中有63.64%的試題是高一學生可做的,且分值占61.33%,加上高一學生不能做的,但以高一知識作為基礎的試題,高一知識幾乎占文科數學高考的77%;而理科試卷中高一所占比例也相當大,幾乎達到65%。由此可見基礎知識在高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2)調整復習計劃。尤其在高三的第一階段復習中,絕大部分學生抱著強烈的熱情投入到高三的復習,但往往復習到函數時,熱情就降到了冰點,因為一道道函數題讓大家飄進了云里霧里。于是,我個人嘗試著把立體幾何的內容作為復習的第一塊內容,因為它基本不需要太多的高中其他的知識點,而且從困難學生做題的順序可以發現,他們在立體幾何這塊內容上有著很強的優越感。
實踐證明,絕大部分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感覺自己數學還是能學明白的,并且在一系列的考試中立體幾何都保持比較高的得分率。
三、因材施教,降低教學難度
數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三類班級的學生知識欠賬多、認知能力差、思維能力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講解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以降低教學起點。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以舊引新,新中有舊。比如在三角變換和三角函數的教學過程中,公式的運用以及函數圖像在學生腦海中就是幾個英文字母和一堆波浪線,為了方便學生的記憶,只需講透,其他公式采用變式訓練的形式給出,結果學生對誘導公式和倍角公式全都采用這個公式轉化。雖然浪費了不少時間,但學生不用再翻書找公式了。最后通過大量基礎訓練反饋以及個別輔導的形式,啃下了這塊硬骨頭。同樣,三角函數的內容在講透之后,及時做好總結,要求學生記住性質的表格,把問題程序化,效果非常明顯。同時,要求學生一定要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每節課前以預習內容為主線先做練習,然后帶著問題上課,降低遷移坡度,讓學生把知識加工、內化。
四、改變學習習慣,改善學習方法
高三的每位學生都對高考報以很大的期望,因為自己三年時間的浪費,數學的概念基本為零,但往往所給出的借口為“從小學開始數學就不行”,其實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而培養非智力因素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三類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1)加強常規訓練,嚴格要求。如對待上課的四十五分鐘,不但要能坐得住,還要能專心的聽教師講。教師上課時要及時發現學生的一些異常舉動。(2)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施加壓力。要求三類學生的課后練習當天完成,絕不拖拉。對困難學生要進行個別輔導完成。(3)及時表揚,有的放矢。當這些在學習習慣方面有點滴進步時,要及時鼓勵,更上一層樓,對學習習慣不良的后進生不諷刺挖苦,要針對他們的個性,因勢利導,期待進步。
在考三類的學生的教學當中,數學往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科目,同時也是對高考結果影響比較大的一個科目,所以,顯得尤其的重要和突出。學生在高三初期的決心很大,教師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在學生的心理和身體上,把學生的決心轉化為動力。當然,這是一個長久的課題,需要大家不斷的在摸索和交流中前進?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而促進其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最終達到促進三類班級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施良方,崔允漷.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326
3.沈文選《中學數學思想方法》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4
數學議論文15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關系著學生未來發展的學科,同時也是學生未來深造的有力根基。本文就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方法
目前小學數學教育模式仍過于傳統,制約了小學教育的創新發展。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只看重書本上所描述的“死”的東西,卻沒有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致使學生往往得到了知識卻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令一個弊端就是,教師僅重視學生智育的發展,卻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課堂上,教師會將課堂時間安排的很滿,阻礙了學生自我思維發展,學生接受知識十分的被動,同時教師不能夠結合實例來傳授知識,知識似乎是強加在學生的頭腦中的,即使學生儲備了知識,卻失去了自我學習的能力。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化思維能力養成。
作為日常從事課堂教學的教師來講,必須要按照新課標新要求,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著重于智育的發展,同時還要發展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學生全方面的素質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夠收獲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結合實踐,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為以后深造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在具體到實踐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孩子在少年時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具有探索知識的潛質,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必須適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改變教學方式,提倡活動式、啟發式教學模式。另外,在教學活動中,要解脫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其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自然,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的興趣,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來講具有重大的意義,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學生自我拓展知識空間,自我學習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礎,有助于學生能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自學能力的養成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所獲得的東西要比書本上獲得的更為豐富。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研究數學智慧分析數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學習,去思考。
三、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在數學教育中實現我國培養全方面人才的目標,教師要解除傳統觀念的限制,開辟出新的教學之路。在現代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要從傳統的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讓學生成為教學課堂中的“主角”。教師要開辟學生的思維空間,在課堂上要善于引導學生的思維,積極讓學生展開互動,在課堂上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要做出正確性的引導式作答,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讓教師明白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按著我國新課標的標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于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方式予以解決,同時留下伏筆,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下一定的時間與學生展開互動,提倡學生對課堂上所講述的教學內容進行激烈的討論,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學習倡導先進的教學理論,并將先進的教學理論應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切實的掌握學習方法,要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向學生展現學習過程,顯示學習方法的透明度,使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同時,學會獲取知識的方法。
四、構建新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應試教育”中的“考試制度”早已經不適合對當今學生進行很好的評價,構建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是綜合評定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礎。長久以來,“應試教育”模式嚴重的制約了學生個性化多方面發展,讓學生認為“考試分數”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標準,統考升學的模式讓教師無法合理的對學生展開真正的素質教育,因此,要培養出個性化多樣化高素質的人才,必須要改變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評定,即從單一的考試評定方式變成從學生日常學習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樣化的指標來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評定;也要改變單一筆試的考評形式,要實現筆試、口試、面試、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等相結合的綜合性考評形式,同時在進行學生中和評價排名時,要將考試分數作為參考內容,要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思維的靈活度等多方面作為評定的主要內容進而提升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多元化結合,做到學以致用
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與生活,達到學以致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既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結果,更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因為,只有學生經歷了獲取知識的過程,才能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體現出數學的價值。為此,我注重多方面的結合,以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1.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數學實踐活動,這樣做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又能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踐性。通過活動,提高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數據整理中,獲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時,班內匯報交流過程,也是數學交流提高的過程。
2.與生活問題相結合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發掘出有價值的練習作業,讓學生在現實中尋求解決方案!睌祵W練習要引進相關的生活問題,使學生學用結合。
3.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課外活動對于知識的掌握、理解和熟練應用起著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識只有親身體驗,才會理解深刻,運用自如。所以,要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還要加強課外活動。例如:教學“觀察物體”后,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到學校大門的內外兩面進行拍照,體驗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這樣做加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體會到了解決問題是一種享受。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育中,要改變現有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在實際教學活動展開的過程中,要著重于對學生學習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讓教學課堂成為學生與老師,學生與知識互動交流的平臺。同時要積極倡導現代先進的教學理論,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到小學數學的功能和價值。提倡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拓展學生廣闊的視野,培養學生對社會自然的感知力,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自覺主動、靈活的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議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議論文12-07
數學的思考議論文06-15
議論文中的數學范文06-19
議論文作文:學數學的經歷04-07
議論文:淺談小學數學教育06-15
提高我的數學很英語成績議論文11-13
解題中的數學史議論文05-29
讓趣味與數學課堂同行議論文06-16
議論文:讓數學課快樂起來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