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話題的議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文化話題的議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統節日:不應消逝的文化記憶
——小議“傳統節日與中國文化”
作為民族文化中的精華,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深邃的人文內涵,是炎黃子孫共有的精神財富。然而,隨著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快速轉型,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改變,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再強烈:曾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積淀逐步流失,儀式感日漸淡化,節日正演變為簡單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頭。在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漸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個節日,讓傳統節日在現代社會中煥發生機,應成為我們關注的問題。
節日不僅僅是假日
從20xx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翻開了中國傳統節日保護的新篇章。這一改變固然對保護民族傳統節日起到了積極作用,卻也面臨著“雞肋”的尷尬境地:文化傳承的斷層,導致增設假日的初衷并未真正實現,節日出現了“假日化”的趨勢。
對于傳統節日“假日化”的情況,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指出,節日和假日是不同概念:假日是為了實現公民休息的權利,是一種福利,不包含特定的文化內涵。節日則大有不同,如春節,意味著全家團聚,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含有避邪、迎福的內容。又如中秋節,表達了人們對團圓的渴望。增設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是為了創造條件讓民眾更好地度過這個節日,而不僅僅是增加了休息日那么簡單。
被“瘦身”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多種多樣,如春節的祭灶、掃塵、放鞭炮、貼春聯、掛年畫,端午的祭祀、劃龍舟、懸艾葉菖蒲,清明節的踏青、插柳等,人們通過這些行為表達愿望、敬畏自然、親近血緣、懷念祖先、體現價值觀,它們也是節日文化的重要支撐。然而,在現代文明背景下,節慶活動的簡化導致儀式感淡漠,節日文化內涵大打折扣。
城市化進程令大多數百姓住進了鴿子籠似的高樓,賞月的理想環境已不復存在。至于七夕,被扭曲為“中國情人節”;重陽,對于年輕人來說越發陌生……無怪乎有人驚呼,中國傳統節日似乎就剩下飲食文化了,中秋節、端午節更是被戲稱為“月餅節”、“粽子節”。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傳統節日具有增強凝聚力、樹立核心價值觀、加深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是集體的文化記憶。如何拯救這些流傳千年、意蘊豐富的文化記憶,讓它們在新時代重現活力,是近年來包括專家學者、普通百姓在內的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陶思炎說:“節日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傳統節日風俗的傳承可以并行不悖,不一定構成前者對后者的破壞,而是一種對節日文化生活的適時補充。把‘產品’、‘產業’與‘傳統節日’相提并論,既順應了時勢的需要,也體現了文化創新精神。”
拓寬民眾了解節日文化的渠道,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據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八成的被訪者主要通過“老一輩說的”這一途徑了解中國傳統節日,選擇“媒體上了解”的僅占四成;同時,近七成受訪者呼吁,網絡、電視、報紙、雜志、書籍等媒體要擔起文化責任,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營造更積極的節日氣氛
【中國文化話題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誠信話題議論文12-23
以堅強為話題的議論文-議論文作文12-20
以苦難為話題的議論文10-26
中國文化的作文08-04
以壓力為話題的議論文素材04-26
以勇氣為話題的高中議論文01-19
成功的話題作文議論文11-22
以寬容為話題議論文08-06
分享為話題寫議論文01-10
寫中國文化的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