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為話題的議論文
詩是什么?是一種表達方式,一種表達愿望與想法的方式,有時也是一種無病呻吟的文字符號。但是有什么關系呢,愿寫者寫,愿讀者讀,愿出版者出版,愿談論者談論。
寫詩的好處在于不必糾結于標點符號,以飽含的激情和沖動,或長或短,天馬行空地去表達,而不必拘泥于外在的或者內在的邏輯。更妙的是,你可以不在乎別人是否能看懂,如果能看懂,是知音;如果看不懂的,那么讀者水平有限。這是其他任何文學都不能享受的待遇。寫詩可以造出一些新穎的詞語,如果有人說看不懂這些新的詞語,請不必介意:似懂非懂,是事而非,不求甚解,道非道,非常道式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就更能體現代詩的美妙。
詩人寫詩或許根本就沒有想到你會看到他的詩,更沒有世俗地在意你是否能看懂。為了表達強烈的情感,完全可以用詞語堆砌的方式,而且,這些詞語可以是相近的相似的相悖的,甚至是重疊的排比的,有時越多越生動越具體越抽象,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情感本身就是矛盾與復雜的。比如你看了一首詩,可能不懂不理解,亦或半知半解不贊同不反對,或者有一點感覺就痛苦涕泣就豪情萬丈。但是,想想詩人也不容易,不關自己的事,自己水平不夠,時代不同,你還忙著其他的事,何況你還不是一個純粹的詩歌愛好者,你也會給他寬容的點贊。
每個人都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這一點在詩人身上體現得更加明顯。正是這種矛盾無法平衡,才會有創造的靈感和沖動。這種矛盾的不可協調性,體現在詩歌的標點符號上,就是詩人的性情,他們不能準確地知道生活中在哪里使用各種標點符號,所以詩人是感性的,也是率性的。現在有人有錢就是任性,有人有權就是任性,可是有的人有詩也可以任性。
忍耐和包容不能融化詩人的感性和率真,甚至時間也不能撫慰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但是最后都得歸于塵土,掩埋在歲月的滄桑中。所以有一些詩人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詩人最后還是人不是神,垂暮的詩人總是透露出祥和的氣息,但是有幾人能把詩歌寫到垂暮呢。
詩人有神經質的敏感,敏捷的思維能力,他會快速地將所看所想注入到文字的靈魂中,讓文字變成他們宣泄情緒的載體。有些詩人因敏感而激情,因激情而創作,因泛濫的創作而變得不屑一顧。詩人常仰躺于云端,沉醉于藍色的蒼穹,閉上眼睛,就是詩的畫面,那些淚如雨下的哽咽文字會令他會心地微笑,那些單純的善良和復雜的欲望在詩人看來,不糾結,因為感性和率真與多變的天氣沒有任何關系。
詩人是痛苦與糾結的感性沖動體,沒有真正幸福的詩人。汪國真一直過得不錯,所以有人說他的詩是明白如話的勵志祈使句,也可以說是心靈雞湯的直白;后來日子愈加滋潤,就干脆改行畫畫寫字寫歌詞。詩人就是糾結煎熬徘徊于大的小的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失去的得到的存在的不存在的情景。詩人是任性的,他們最后的任性也許就是不與這個世界玩了,這種任性是沒有反悔的余地,他們本來也沒有準備反悔。所以,有幾個詩人自殺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自殺的然而過去現在將來有自殺念頭的詩人不在少數。
詩歌據說是最純粹的文學,是最美的語言,我看更多是詩人內心糾結的自白。那種糾結甚至詩人本身都不能說明白,于是就朦朧,于是就肆意遣詞造句,實在沒法表達,就別有用心地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標點符號。一般來說寫詩不能養家糊口,更別說發家致富成大款。所以詩人不以寫詩為生,不以文學而詩歌,不受固定的格式羈絆,不完全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所以是最純粹的文學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今存在一些不是詩的詩,不是詩人的詩人,他們只不過使用了詩歌的表達方式,他們自己都不認為自己是詩人,只是被一些人和網絡稱為詩人。真正的詩人除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外,還要去影響他人,就必須在意別人的看法,對讀者的看法無所謂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只能說是:沒事干,手癢,自言自語,精神恍惚地與文字對話。
在這個忙碌而糾結的時代,你的文字超過200,就算冗長了。年輕的眼睛近視,年齡大了又老花;站著看腳疼,坐著看腰疼。快餐式的文化便成為趨勢,所以,詩歌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是一種有前途的文學表達形式。
一個人可以沒有根,最多是消失;一個民族沒有根,那會是虛無。一個人可以沒文化,干點力氣活;一個民族沒有文化的養分,那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詩歌不應以朦朧為目的,否則是愚弄讀者;也不必過分追求直白而損傷了詩歌應該具有的美感,否則就是省略了或者亂用標點符號的隨筆。
有的人不是詩人,有的詩不是詩。寫一點東西,說它是詩歌不一定是詩歌。真正的詩人是有時代使命感的。
【以詩為話題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以詩為話題的作文07-19
以談詩為題的議論文06-09
以苔這首詩為話題的作文09-21
以高度為話題的議論文10-18
以目標為話題的議論文10-25
以修養為話題的議論文12-28
以勇氣為話題的議論文11-01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10-22
以回報為話題的議論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