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淡的年味作文
過去的這個春節和以往許多春節一樣,都被討論一個問題:年味不足了。但年味真的變淡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漸淡的年味作文范文一:
2015年的春節一晃而過,這過年的氣氛該怎么形容?熱熱鬧鬧,張燈結彩?似乎早已找不到那時的感覺了。
80后的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對年的那種期盼現在的孩子是無法體會的。小時候一說到過年,首先想到的就是過年了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吃了,有新衣服穿了,有壓歲錢了,而且還有喜愛的玩具,和小伙伴們一起“二四夜,碳毛柴”,還有炮仗什么的可以玩玩。從年初一開始,舅舅阿姨、叔叔姑姑家輪流著吃飯,要到年初十左右才回到自己家里。諸如此類有趣的事真是太多了。
現在長大了,所有的一切都不同了,都想不到要干些什么了。在農村,我們看不到城里各大商場門口裝扮一新。只有聞到各家各戶煮筍干的味道,大家才感覺年將歲末,這才是過年的味道。
為什么現在沒有太濃的過年氣氛?是我們長大帶來的代價嗎?還是我們的心態變了?長大了都不會去在乎那些了?還是真的年味淡了?我想原因會很多吧。
一是經濟發展太快,生活太好了,隨時可以穿新衣,吃好的,過年沒盼的了,想不出還有什么平時得不到,過年才有的新鮮玩意兒了。 往前看二十年,連看個電視都是一家人一起看一臺。而現在呢,一個人一臺還外加電腦。個人獨自樂呵著,已經毫無大家同樂的熱鬧氣氛。現在網絡高速發展,一臺智能手機在手,就可以聊天、收看視頻。跨洋的人們每天都可以見面,拉近了不少了距離。但這卻帶來了一個新名詞“電子孤獨癥”。整天沉迷于網絡電子設備的人,與親人朋友的交流少了。
二是現在農村的房子有的已經拆遷,有的已經改造,有的已經安置。寬闊的道路、一排排嶄新的廠房取代了那個靜謐祥和的村莊。家家都關注自己的小家,城鄉差別越來越小。農村沒有大城市的熱鬧,卻有城里人的生活,年味也就淡了。
三是現在外國文化的進入,使得我們弱化了本土傳統文化。以致于許多人對自己國家的節日沒什么感覺,反而對別國的節日十分積極,因為他們覺得外國這些節日很洋氣……這種現象亟需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咱們國家對民族感情和文化的教育力度太弱。
年味不是吃的好、穿得好、放鞭炮、磕頭拜年,溫馨的親情、濃濃的暖意、血濃于水的彼此幫助,才是真正的年味!
漸淡的年味作文范文二:
年味淡了。仿佛每個人都在感受著這“淡”下來的年味,不僅是因為“年”一天一天地過去,而且因為就算正在“過年”,這年味也淡得多。這“淡”在什么地方?人們與過去一樣,也在放鞭,也在放煙花,也在吃餃子,也在舞獅子,也在穿新衣服,過去在外表上能看得到的,現在也照樣看得到。可為什么總感覺“年味”淡了?
深想,幾十年前的過去,我們“過年”,總是感覺那味道濃濃的,那又“濃”在什么地方?過去的“年”,每個孩子可能只能分得到幾塊糖,而現在各種各樣的糖,管你吃,愛吃多少有多少;過去的“年”,鞭炮的種類少得很,而現在那各種各樣的鞭炮令人眼花繚亂;過去的“年”,新衣服檔次低得多,而現在與那時相較,新衣服都是很上“檔次”的;過去的“年”—不用多說,一句話,從表現上看,過去的“年”樣樣都不如現在的“年”過得闊綽。然而,現在的“年”味道卻總覺“淡”得多。為什么?細思量,這“濃”與“淡”,從深層次上說,體現的是文化上的變遷。
過去,我們過年時,從臘月就開始忙碌,蒸各種各樣的面食,什么“元寶”之類五花八門的面食,展現了過年時的食文化;老人們講的各種各樣的除夕故事,表現了中國過年時的一些禁忌,特別是除夕夜里,不讓小孩子們吵鬧,甚至說話都要小聲點兒,因為外面有一些你不知道的東西正在聽各家各戶都說些什么。這有多嚇人呀。小孩子們就噤聲不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神秘的感覺。過年帶上了一種神圣的意味。的確,就連大人們在除夕夜,心理上都變得嚴肅起來。所謂的年味濃,最重要的是濃在這文化上。這樣的過年,在世俗生活中平添了一種超越世俗的味道。這就是濃濃的年味。這年味,是深層次上的文化之年,其味道當然與現在不同。我們看看現在過年,很多人除夕夜是在外面旅行的,也有人是坐在火車上的,人們早就失去了過去的那種“年味”—不敢大聲說話,感覺窗外有什么神秘的東西在聽人們說話,口中說的是什么話,都得非常慎重。那樣的禁忌,給人一種別樣的感覺,與俗世生活不同的感覺,或許那就是神圣的感覺。這就是年味,是世俗的,又超越世俗的。現在過年,就是一個假日,出去旅行,或探親訪友,或者一種別樣的游玩、出花的聚會。于是,就再也找不到過去那種濃濃的年味了。
這是文化的變遷。科學使人們了解了很多東西,也使人們驕傲起來,輕率地就否定了過去的種種禁忌,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沒有哪一天是人們噤聲不語的時候,沒有哪一刻是人們害怕的時刻,也沒有哪個節日是人們深感神圣的節日。所以,年味淡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是,永遠在娛樂,時時在娛樂,年年都娛樂,是不是就是人們心靈深處所愿意的呢?恐怕不見得。否則,許多人為什么會懷念那濃濃的年味呢?
漸淡的年味作文范文三:
還沒有過完的春節,本應是爆竹聲依舊。但在此時此刻寂靜的天宇中,漸淡的竟是新年的味道。大部分人覺得年味少了很多,并沒有往年的熱鬧況景了,著實令人挺寒心的。。。
也許是隨著我國空氣質量狀況的下降趨勢,中國的人們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紛紛呼吁減少爆竹燃放,還我健康中國的說法。我們更是隨大流似得應和著。。
日子日復一日地重復,好像也沒有太明顯的變化。除了偶爾響一陣鞭炮和大街上熙熙攘攘提著各色禮品的人們,過春節的痕跡好像再也看不到什么了。
非常懷念小時候的春節。那時的春節對于兒童來說就是一個非常期盼和向往的非常重大節日。春節要穿一身新衣服,要得到長輩的壓歲錢,還可以吃到平時很難吃到的好東西。而且在春節期間,家長對孩子們也特別寬容,任由他們自由自在地玩耍。所以那時的孩子們總是在離春節還有二十多天的時候,就日思夜盼,而春節也像一位含羞的小姑娘慢慢地挪動著腳步,漸漸走近。
記得那時過春節,除夕晚上,孩子們的情緒達到了興奮的最高峰,院里的孩子都提個紙糊的紅燈籠,里邊點著一根蠟燭,在院里游玩歡呼。鞭炮是舍不得整鞭放的,把長長的一鞭拆成一個一個的小炮竹,手里拿著根香這里一響那里一響的慢慢放。說是熬夜,但大多孩子們到后半夜就困得睡著了。
那時過大年,父母早早地就起來,將爐火升得很旺,然后將屋里收拾干凈。家里有一張紅色的大圓炕桌,放在用木板搭的通鋪上。把春節前用供應票買的各種糕點擺放在大茶盤里。糕點主要有蛋糕(俗稱槽子糕)、桃酥、八件、中果、雜拌等。另一個茶盤里放著花生、瓜子、炒大豆和水果糖。一切準備好后,父母先上桌,我們姊妹幾個要站在地上說,爸爸過年好!媽媽過年好!父母回答說,過年好,都上來坐吧。我們就爭先恐后爬上炕坐在桌邊。父母喝得是茶水,一般給我們喝得是紅糖水。這時候,我們幾個孩子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持燭從小愛吃點心,特別愛吃那時的蛋糕,現在的蛋糕無論哪里做的好像再沒有那時的純正香甜。那時的炒花生也比現在的要香好多,反正現在的任何食物都沒有過去那種很香很香的味道了。年味的香甜也就差得越來越遠了。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過年串親戚那是不可或缺的。自從大年初二開始,各家各戶都人來人往,相互走動。平時生活都很拮據,難得春節擺擺闊,老親舊眷,相互瞧一瞧,看一看,以加深親戚之間情感聯絡。
說到過大年,不能不說到喝酒。中國是具有五千年酒文化的國家,歷來都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特別是在春節,招待客人必不可缺少酒。在我的記憶里,每年的春節,家里總是要備上幾箱白酒。那時候,喝酒的風氣很濃。近年來,物質的豐富,也提高了人們的精神修養。人們很少見到那些嗜酒如命的酒瘋子了。餐桌上多了一份文明,就少了一份粗魯。文明的飲酒文化,演繹了精彩的人生。
現在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或者微信相互拜年,過年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那樣熱鬧了,圣誕節和情人節等這些洋節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生活當中,人們對過年已經變得淡了許多,雖然年味漸行漸淡,但是春節依然是中華兒女心中難解的情結,過年依然是中華兒女心中難舍的情誼!新年就快過完了,萬象更新,人的精神面貌也應隨之煥然一新。在意氣風發跨進新一年大門的時候,我們除了要互道新年的祝福外,更要懷揣美好的理想。在這個斑斕多彩的日子里,帶著對那些有關年的喜悅斑駁的記憶、刻骨銘心的瞬間的回味。 在兒時的記憶中,小孩子們是最盼望過年的,也許留在記憶中的就是過年對新衣服的渴望。那時候過新年,就意味著可以穿新衣服,每個小伙伴都惦記這過年,比著看誰的衣服新,誰的衣服花,誰的衣服時髦,洋溢在臉上的笑容,是那樣的自豪。
然而,現在的春節,孩子們對新衣服的渴望似乎沒有那么強烈了,一年四季都有新衣服相伴,在每一個家庭之中,孩子的衣服都塞滿了衣柜。在孩子的心靈之中,過年已經淡化。大年初一,孩子們聚在一起,已經不再顯擺自己的新衣服了,而是在爭論著看過的動畫片、或者玩過的電腦游戲,網絡游戲中的新詞,不時的從那張小嘴中蹦出,讓年事稍高的長輩們不知所云。
過大年,放鞭炮,是留在兒時心中最為深刻的記憶,特別是新年零點鐘聲敲響那一刻的鞭炮聲,更是讓兒時那精神貧乏的世界中留下來更為歡欣激動的印痕。曾記得那時候,除夕夜守歲熬年,就是為了那零點鐘聲敲響后的鞭炮。
如今的春節,再也見不到成群結隊的孩子拾鞭炮的情景。除夕夜,天幕剛剛黑下來,天幕中就煙花滿天飛,電視臺上的精神大餐,讓孩子們一飽眼福,電腦上那精彩的游戲,讓孩子神魂顛倒。除夕守歲,看電視、上網,已經成為孩子們時尚的玩樂, 我們的年味就這樣漸淡了嘛?
【漸淡的年味作文】相關文章:
漸淡的年味記敘文作文01-26
年味漸淡的春節作文12-10
年味漸淡的春節作文850字07-13
年味漸淡的春節優秀句段精選10-11
年味淡了的作文02-02
年味淡了作文02-02
年味漸濃的作文10-11
關于年味淡了的作文08-21
淡去的年味作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