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記敘文綜述的分析-記敘文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特別是應用頻繁的記敘文,記敘文的樣式有消息、通訊、游記、人物特寫、回憶錄等。那么應當如何寫這類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記敘文綜述的分析-記敘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敘某個具體的生活內容,描述某個具體的事件或場面,這樣的文章叫記敘文。寫人、敘事、寫景、狀物是記敘文的主要內容;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記敘文的六要素。記敘文必須有貫串全文、將材料串聯起來的線索,線索主要有實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以及某種思想感情等。記敘文在表達方式上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議論和抒情不應該超過文章的三分之一。敘述的方法有順敘、倒敘、插敘和平敘。記敘文的語言要形象生動,要有畫面感,文句有表現力。
記敘文的寫作基本對策:①將題目演繹成一個故事;②用故事表達一種思想,③將思想蘊涵在描寫之中。記敘文寫作的標準:①有一個鮮明深刻的主題;②有一個波瀾起伏的故事;③有一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④有一兩處生動的細節、場面描寫。
記敘文還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
記敘文常從熟悉的人和事中取材,從日常生活小事中發現深邃的內涵,常常采用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寫法。記敘文的素材往往是小人物、小景物、小事件、小場面、小感情等,但表達的可能是人生意義、社會問題、生活哲理等大主題。它追求從小處著筆,而從大處著意;切入的角度很小,但是主題開掘地很深。有生活才有分數!機智的考生能從“人人心中有”的現實生活中挖掘出“個個筆下無”的故事。因此,考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應該善于觀察、思考,養成積累素材的.習慣,要善于選取那些平凡卻能承載深厚主題的小材料來寫作。
二、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
情感是記敘文的血液。要選擇那些感人的素材。題材首先要感動了作者自己,其次才能感動讀者。考生可以通過敘述艱辛的生活、至深的感情經歷、細膩的心情故事來表達自己對身邊人和物的感恩、贊美、歉疚、追悔等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李密的《陳情表》向我們講述他出生才六個月父親就不幸去世,四歲時母親又改嫁,和祖母劉氏相依為命的生活遭遇。文章寫得悲愴動人,作者對祖母的孝行感動了千千萬萬的讀者。
記敘文的生命是感情真摯。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寫真人真事、親身經歷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摯,最易寫出動情點。不能杜撰聳人聽聞的悲劇,騙取閱卷者的同情,只有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其中才能贏得讀者的共鳴。虛情假意、矯情做作的文章只會讓人生厭。
三、文似看山不喜平,半碗水里造漩渦
平淡的作文沒人愛看,情節波瀾起伏才能吸引人。考場作文平鋪直敘等于做別人的陪襯品。一方面可以利用事件本身的曲折、復雜來寫出波瀾!另一方面,面對并不復雜的材料,面對并不曲折的事情,考生可以運用技法掀起波瀾,如通過懸念法、誤會法、巧合法、抑揚法、蓄勢法等來增加情節的波瀾。
情節曲折首先要做到符合生活實際,不能太離奇。太離奇了不貼近生活現實,一看就是假的,讀者馬上失去了閱讀的興趣。情節的發展要出人意料而又必須在情理之中,情節的波瀾是為表達主題、表現人物服務的,不能為追求情節曲折而穿鑿附會。
四、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同的視角,有不一樣的感受。從敘述人稱來看,記敘文經常采用的視角主要有三個:1.“我”的視角(即第一人稱),以當事人的視角來記敘,所記敘的都是“我”(或“我們”)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從作者方面來說,它更便于直接抒情,容易寫出“我”的心理活動,給閱卷者真實、親切的感受。“我”在文中一般是主要人物,也有做線索人物的,如魯迅《孔乙己》中的咸亨酒店小伙計、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侄兒若瑟夫就是線索人物。但也有局限性,即所寫的內容不能超出“我”耳聞目睹的范圍,所以不便于廣泛地反映現實生活。2.局外人的視角(即第三人稱的視角,是一個全知全能的視角)。從旁觀者的視角去觀察事物,用旁觀者的口吻,將“他”或“她”的經歷和事情的變化過程告訴讀者。這樣寫的好處是敘述冷靜、客觀、靈活,不受時空限制,方便場景轉換;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但第三人稱敘事往往不如第一人稱敘事那么親切、自然、真實。3.“你”的視角(即第二人稱)。通篇以“你”的見聞、經歷為主線展開敘述,成呼告對話之勢,便于直接傾訴內心激蕩的感情,展開面對面的感情交流。另外,用第二人稱寫物還具有擬人效果,能將物寫活,賦予其人的情感。
【有關記敘文綜述的分析-記敘文】相關文章:
有關迎難而上的記敘文01-10
有關等待的作文800字記敘文10-25
甜的記敘文01-10
團結的記敘文01-10
青春的記敘文01-10
變的記敘文01-30
窗的記敘文01-20
暖的記敘文01-17
悲哀記敘文01-07
蜻蜓記敘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