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作文7篇(精品)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習俗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俗的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高峰鎮九甲村,那里風景優美、景色宜人。那里不光是風景好,人也好。那里的人很遵守祖傳習俗。
在那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春節。那里的春節是從除夕到元宵節,元宵節過后就完了。
除夕時,家家戶戶在早上大掃除,掃除完后又到鎮上去趕集,買春節時準備的東西。小孩子只管到村中好好地玩。買完東西后,第一件事是燒雞祭神,放鞭炮嚇鬼神。晚上,誰也不能串誰家的門,只能在家中吃香喝辣。在今晚,除了小孩子,誰也不能睡,必須守歲。
大年初一,這天就成了孩子們的天地。小孩子們一個個提著大袋子到別人家去拜年。拜年時必須是男娃先進堂屋,女娃后進,這樣保佑這家來年生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娃。拜年只能拜到12點,拜完后,滿10歲的.小孩得在這天自己去趕集,以早學獨立。
到元宵這天,大人們在白天時要幫孩子們用瓜做瓜燈,讓孩子們在晚上用瓜燈到外面嚇魂……
我們九甲村過春節只求安寧、幸福,不圖別的東西。
習俗的作文 篇2
雖然我們家鄉春節習俗和大部分地方的差不多,但也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
大年初一,你的餐桌上也許是大魚大肉,我們這兒的就不同了。早上六點鐘,每個人必須起床到家族中輩分最大的祖爺爺家里吃素面和“發財菜”。所謂的“發財菜”,其實就是木耳,而且這木耳不能是買來的,必須是自己在枯枝斷木上采摘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相傳在很久以前的一個大年初一,村子里來了一個流浪漢,村里人誰都不肯給他東西吃,因為大家認為,大年初一就把自家的東西分給別人,好運也就分給別人了。就在他餓著肚子要離開村子時,有一個家境貧寒、身懷六甲的婦人卻大方贈了他一碗木耳面條。流浪漢感激地問:“你不嫌棄我是一個流浪漢,還把自家的早飯給我吃,相當于把一年的好運都給了我。我把好運還給你,你的小孩長大后必定中狀元。”說完,流浪漢就消失了。這時,大家恍然大悟,原來那個流浪漢是個神仙。從此,這戶人家慢慢富裕起來,那婦人生的孩子也真中了狀元。為了求得來年好運,打那以后,家家戶戶都在大年三十上山采摘木耳,大年初一早上都到族里輩分最大的祖爺爺家去吃素面。這樣既把祖爺爺當成神仙,祝他健康長壽,也求神仙賜下好運,讓孩子都能中狀元!
大年初一中午,每家每戶都會準備糖果盤,里面裝著蘋果、橘子、糖餅、花生、豆子……由小孩端到能容納全村人的祠堂里的大桌上,然后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起,開開心心舉杯暢飲,吃著甜甜的果子、磕著香香的瓜子,暢所欲言。這是一年中村里最熱鬧的時候,因為平常大部分勞動力都外出務工,春節便是全村男女老少歡聚一堂的時刻,也是為了更好地讓祠堂里的祖先看到大家,更重要的是告訴在座的每一位:無論你走到哪里,無論你多富有,或多不如意,你永遠都是村里的一分子,家永遠在這里……
大年初七,大家都在早上七點鐘左右起床,女主人會煮上一鍋“七寶粥”當早飯。為什么叫“七寶粥”呢?因為它是用大米、豆子、瘦肉、芋頭、豆腐、芹菜葉和自家做的米果熬煮而成的。“七寶粥”必須在早上八點鐘左右吃完。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按我們的規矩,哪怕再忙,大年初一到初六,家家戶戶都在家享受團圓的`歡樂,等到大年初七才開工。在開工前,吃上營養豐富的“七寶粥”,干活就會特別有勁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祈求事事順心順意。
到了元宵節,族里會選一戶院子較大的人家,擺上幾桌,一大族人一起包湯圓。湯圓是用雪白的糯米粉做的外皮,有綠豆餡兒的,有紅豆餡兒的,還有花生餡兒的,一個個在人們手里被揉得滾圓滾圓的。大家邊包邊煮,鍋里的水開了,冒著小泡泡,雪白的湯圓“叮咚、叮咚”跳下鍋,它們乘著泡泡上下翻飛,此時加一點冷水,再煮到水沸,等到湯圓安安靜靜地浮在水面,那就是熟了。大人們右手拿著勺,左手拿著碗,撈著飽滿的湯圓。眼饞又嘴饞的小孩兒就圍在邊上吸溜著口水候著,仿佛孩子們期待的不僅僅是香甜軟糯的美味,還是對來年的期盼。你瞧,每個碗里盛有4個到6個湯圓,吃4個是“四季平安”,吃5個是“五谷豐登”,吃6個是“六六大順”。吃的時候,即使孩子們再饞,也必須長輩先吃,只有長輩吃完碗里的湯圓,晚輩才能吃。吃了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我們家鄉的春節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有時間你們一定要來感受一下我們家鄉那別樣的春節習俗哦!
習俗的作文 篇3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這樣正好是清明節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清明節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分了。
清明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打馬球,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容。
習俗的作文 篇4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習俗嗎?那我來告訴你吧!有喝雄黃酒,掛艾草,賽龍舟,吃粽子。這些習俗都是用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認—屈原。
屈原因為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了信心十分傷心,所以他就投汨羅江而死。百姓們得知屈原死了,就把雄黃酒倒到河里,把蛟龍灌醉了,再把粽子扔進河里讓蛟龍去吃,這樣蛟龍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還有劃龍舟這樣的活動,這樣是可以把小魚小蝦趕跑,這樣就不會吃了屈原的.尸體。
掛艾葉是用來驅趕蚊子和蛇,以及一些對我們有危害的蟲子。
賽龍舟是表示屈原愛國,愛百姓的精神,這也是為了紀念他不給國家丟臉的精神。
他也說過很多有名的詩:《九歌》《離騷》等有名的詩歌。他的詩歌讓人看了會讓人情不自禁地稱贊起他寫的詩。屈原在死之前也是一個名聲不小的人呢!而且他還是楚國最有名的詩人,自從他走了之后,楚國沒有了如此有名的人了。屈原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屈原真是一個愛國又偉大的詩人啊。
習俗的作文 篇5
遙望明月共此時——亞洲國家中秋習俗集錦
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佳節同相知。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并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里稱為“月見”。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于中國,在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后,當地開始出現邊賞月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稱為“觀月宴”。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由于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廢除了農歷,改用陽歷,但是現在日本各地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
越南中秋節兒童唱主角
隨著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臨近,商家之間展開的“月餅大戰”、“玩具大戰”使越南各地的節日氣氛尤顯濃烈。與中國的中秋節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市場上口味各異的各式月餅、千姿百態的花燈、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節日食品、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的臉上溢滿了對節日渴望。中秋節,首都河內的大小街道沿街擺賣月餅的店鋪披紅掛綠,上書“月餅”字樣的大紅燈籠高懸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種品牌的月餅擺滿了貨架。
每年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都要舉行花燈節,并對花燈的設計進行評比,優勝者將獲得獎勵。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還在節日期間組織舞獅,常在農歷八月十四、十五兩晚進行。當地人過節時或全家圍坐陽臺上、院子里,或舉家外出到野外,擺上月餅、水果及其他各式點心,邊賞月、邊品嘗美味的月餅。孩子們則提著各種燈籠,成群結隊地盡情嘻鬧。
隨著近年來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習俗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許多年輕人在節日里或在家聚會、唱歌跳舞,或結伴外出游玩賞月,增進同伴之間的了解與情誼。因此,越南的中秋節除了傳統的合家團圓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內涵,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新加坡:中秋也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伙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借此表示問候與祝愿。
新加坡是一個旅游國家,中秋佳節無疑是一個吸引游客的絕好機會。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動。
今年中秋節,在新加坡河畔矗立著一盞長300米、高4.5米,耗資7萬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龍燈。每當夜幕降臨,噴著水的巨型龍燈通身發光,將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紅,場面十分壯觀。在華人的傳統聚居地牛車水,除了從尼泊爾、越南等國進口的巨型燈籠熠熠生輝之外,由1364盞小紅燈籠組成的44條小龍更是令牛車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頗具中華古老園林風韻的御花園,目前正在舉辦規模宏大的夢幻彩燈會。這里既有令人們喜愛的迪斯尼系列燈飾,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壇和巨龍造型的燈飾,分外引人注目。
馬來西亞、菲律賓:華僑華人不忘中秋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游的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柜,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近日舉行了提燈籠游的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游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27日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為期兩天的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彩,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制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游的行、民族服裝游的行、燈籠游的行和花車游的行等,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使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充滿了歡快的節日氣氛。
韓國:回鄉探親
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秋節做“感恩節”,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中秋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3天假。民眾都會利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個月,韓國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民眾購物互相贈送。韓國人在中秋節會吃松餅。
習俗的作文 篇6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原起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
習俗的作文 篇7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新年。新年是中國傳統節日的一個新春佳節。
新年,同學們都知道,它不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所有的人都認為“新年很熱鬧,因為它是一個團圓的節日,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可不是這樣想的`,這個節日是用來紀念一個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經常吞食過路的人們,可把人們害苦了。后來,出現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們為了防止“年”再跑下來,就用放鞭炮、貼紅紙來嚇“年”,所以就有了現在過年的習慣。
我的家鄉―桂林過新年有幾“怪”,如果你想聽聽,我就給你講講吧!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各家各戶都會做上一桌豐盛的美味佳肴,還有許多小吃,有糍粑、有糯米飯、有粽子、還有年糕等許多美食。第一“怪”就是飯菜都擺上桌了可是大人們就是不讓我們先吃,而是先在神kan上祭拜后才能一起上桌吃飯,但是吃飯的時候魚還不能吃,一定要留到第二天才能吃,大人們這叫“年年有余”。
第二“怪”是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大家大年三十的晚上都一定會等到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各家各戶都會同時點燃鞭炮,大家都互相問候“新年好”,睡覺前我們都要吃一碗湯圓,它代表著各家各戶美滿幸福。
深夜,家家戶戶的燈漸漸地熄滅了,整個桂林市進入了夢鄉,這時,一股濃濃的霧包圍了桂林,使新年的夜晚更加朦朧,更加迷人。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習俗的作文01-22
習俗的作文【精選】09-18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9
(經典)習俗的作文09-09
【經典】習俗的作文09-13
[精選]習俗的作文08-31
習俗的作文[經典]08-14
習俗的作文(精選)08-26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