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徐州的風俗作文1000字
民俗,本是些不經意的習慣罷了,當大家這已不是個人的偶然行為時,它也就有了文化的意味。小編收集了徐州的風俗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徐州的風俗
徐州比較有名的就是伏羊節啊,這是屬于徐州人自己的節日。
徐州伏羊節是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開始,持續一個月。按農歷的節氣推算,“夏至”后第三個庚(一庚九天)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三伏”,即“末伏”。在這一個月里,徐州的人們集中在各個酒店,飯莊以及專門的羊肉館,燒烤攤,吃羊肉,喝羊肉湯,故曰吃伏羊。
吃伏羊的作用
眾所周知,吃羊肉,喝羊肉湯就是“發汗”的。冬日里吃著熱騰騰的羊肉是再好不過的美食,徐州人偏要反其道而行,在一年中最熱的伏天吃加了很多辣椒的紅油羊肉,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的人民百姓自古流傳下來的精神。
徐州的住宅風俗:
一、四合房
徐州傳統上講究住“四合房”,即東、西、南、北屋俱全,圍成一個院子。門朝南的北屋為主房(又名“堂屋”),一條甬道便從主屋門穿過南屋正中。習俗上,條件好的,院內鋪滿石板,稍次則從各房門連到院門口,僅鋪在甬道上,甬道兩旁種些花草。富裕人家,屋內用方磚鋪地.主房正中供神像。沒有宗祠的,把祖宗神龕供在偏房內。主房內八仙桌、太師椅、條幾、春凳俱全。臥室內窗明幾凈,箱、篋、柜、櫥羅列,床帳被褥鋪擺整齊。書房內設文房四寶。客廳里放置古玩、懸掛字畫。
二、大雜院
一般城市居民,多是數家同住一大院內。一家人或二代,或三四代同堂(l-3間不等)居室一般無內外區別。炊具、爐灶也在屋內。
上述房屋式樣一般無大差別,僅從規模大小,用料優劣來區分。上等房屋,以石條為基礎,青磚砌墻,頂梁、木桁條、椽子等均用上等木料,屋頂覆小瓦。次一些的,屋墻外磚、內坯,俗稱“里生外熟”,房頂瓦背上,用泥灰塞縫,俗稱“翻瓦脊”。50年代以來,上述房屋均從青色小瓦改成青或紅色大瓦。
三、草屋、棚
解放前,徐州城鄉草屋很多,泥土墻,上漫紅草、麥秸或小蘆葦.除草屋外,另有居住條件更差的草棚、石灰棚,均極低矮,是用籬笆外漫泥土作墻而搭成,草棚、灰棚大多集中在徐州北關、東關及故黃河兩岸,居民大都是家無隔夜糧的苦力小販等。每逢炎夏雨季,這些聚居處臭氣熏人,時疫多從這些地方引發。1949年后,草棚均被拆除。至60年代中期,草屋也終于絕跡。但鄉村則是在1978年以后才開始這種變化。
四、公館大院
官貴人家,居住名稱為公館或大院,前面冠以姓氏稱呼,如李(家)公館,徐(家)大院等。公館或大院的樣式,多為三進院落,更講究的.如李二柱公館,縱橫各三進院落。
大院的每所院落都有主房。主房比其它房間高大,由房主居住,有3間(室)或5間(室)兩種。講究的要修走廊。如不修走廊,便在左右依墻砌臺,覆上條石,高與人腰齊,俗稱為“扶手石”。3間(室)一明兩暗(左右兩間為暗),5間室則敞3間,故俗稱“明三暗五”。主房左右為配房,由兒、媳居住。另有客廳、書房、儲藏室等。有花園的人家,多將花園座落在院后,并設后門與花園相通。三進院落中,頭門如果用“鐵殼門樓”,門口必設置石鼓、閘板。門洞房內多住傭仆。廚房設在院內左側,廁所在院內右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公館、大院逐漸成為多家雜院。
五、住宅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六七十年代以后,城鎮居民住宅樓漸漸興起,均為公建房,但大多為簡易樓,二三層高,且多家合用廚房和衛生間。70年代以來,住宅樓群疊起,多五六層高,每房自成體系,或一室、或二室、或三四室,均有廳房、廚房、衛生間。在居民聚居的小街巷內,因住房緊張,很多房屋被居民自己改造成二層樓(或新蓋簡易二層樓)。
第二篇:徐州的風俗
按照徐州的規矩,春節一般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還要和臘八粥,臘八這一天又是佛教釋迦牟尼生日,所以又稱之為“佛粥”徐州地區舊時多用雜糧熬制,后來用紅豆、花生、紅棗、江米等混合熬制,分甜、咸兩種。過去兒童多去鄰家討臘八粥喝,說是“喝了臘八粥,孩子好拉巴”。
臘月二十以后,城鄉均有乞丐到殷實人家送財神像、張貼財神像。到正月初五前后,乞丐們分別拿著木版,去各家對證,向各家索取年饃。有的年前給店鋪送柴,高喊:柴到了!寓意財神到了,所以店鋪多少都要收進些,表示招財進寶,圖個吉利。
年廿三是小年,傳說這一天是灶王爺升天宮匯報工作的日子,所以家家要祭灶。祭灶是在灶臺前,擺上供品,主要是麥芽糖、酒,抹在灶王爺像的嘴上,再燒掉,同時禱告一番,敘說一年來全家勤懇勞動,感謝灶王爺保佑,希望他多說好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到了臘月中旬與下旬之間家家開始辦年貨,除雞魚肉蛋外,另準備一些傳統食品,徐州地區習俗是熬摭糖、炸麻葉子、炒花生、油炸果、丸子等。同時,趕集買肉,剁上夠吃好幾天的餃子餡,春節期間不能動刀,必須提前準備好。之后還要準備和面,蒸發面饅頭(年饃),蒸饅頭很有講究,有實心的、包餡的、棗花的等多種樣式,準備食用和祭祖、供神等。由于饅頭蒸的`多,放久了變干龜裂,俗稱“發笑”。寓意新的一年豐衣足食,幸福快樂。
進入臘月下旬,家家要“除塵”(俗稱“掃屋”》,即進行一次較為徹底的室內外衛生和個人衛生掃除,干干凈凈過春節,年前家里不留垃圾。個人衛生一般在除夕那天進行,除沐浴外,一定要理發,徐州風俗一個正月不剃頭。俗稱“不留隔年頭”。
臘月二十七,送節禮多在親戚中間進行。最遲不得超過除夕。舊時節禮是幾斤糕點,送男性長輩的,往往加一二瓶酒。新女婿,或即將結婚的女婿,送節禮極為講究,要送四樣或八樣,每樣四斤或八斤;活雞、鮮鯉魚、糕點、酒是必不可缺的。岳父家只收一半,要回一半。
春節前,人們要購買新年畫裝飾住房,一是喜慶,二是祛災。徐州年畫多是民間作坊印制的,有歷史神話人物、世俗吉祥圖案,如和合兒童、雄雞鯉魚、仙草瑞獸、天官賜福、九鳳朝陽、美人圖、送財童子等。年輕婦女則愛把“胖娃娃”類的年畫張貼在臥室里。貼春聯多在除夕午前,先從大門貼起,依次在院門、房門張貼。春聯右為上,左為下,上有橫批。大門外貼“出門見喜”;另有單幅字,寫上“福”、“喜”、“壽”等貼在家具及大件器皿上。
除夕,把棗花饅頭、扁食、炸果,連同栗子、白果、紅棗、桂元、核桃等水果一起放在供桌上,稱為“素供”。點燃蠟燭銅燈。或把雞、魚、肉、丸子、海味放在供桌上,俗稱“葷供”。,夜半全家人更換新衣敬神,然后分長幼叩拜,敬天地、神像、祖宗,迎諸神下界。稍歇,全家人再拜祖宗,家長夫婦端坐在椅上,晚輩們依次叩一個頭,之后卑幼者逐一向尊長者叩頭,俗稱“磕辭歲頭”。除夕晚上要守歲,過去守歲時,一家人圍爐而坐,吃著各種茶點、包著餃子直至子夜,寓意“交子”;老幼話舊談新,慶賀合家歡樂,大團圓。“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 先在院內焚燒松籽,俗稱“熬歲”。黎明前,燃放鞭炮。電視普及以來,守歲改成看電視,鞭炮也多改在午夜零時燃放。
春節早晨起來,第一件大事便是拜年。先由家長率全家到祖宗神龕前跪拜,向祖宗拜年,然后全家人向家長,卑幼者向尊長者逐一拜年。未成年者,拜年時可得到“壓歲錢”。全家人拜完后,即出門向親友、近鄰中的長輩、同輩們拜年。此時熟悉的人在路上見面,也互相揖拜問好,同賀“新年好”、“恭禧發財”。借此化解矛盾,和諧鄰里關系。春節第一頓飯必定吃素扁食,不準吃葷餡,以求得一年素凈平安。吃飯前先敬神敬祖。扁食(餃子)中有包入銅錢的誰吃到了,表示新年發財,事事順遂。主婦往往在扁食(餃子)上做記號特意盛給老人及孩子們吃、以娛全家。俗話又說:“初一不動葷,初二肉里蹲”。從初二起,“接閨女帶女婿”,可以喝酒吃肉了。
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過了年初四,最重要的是接財神。特別是商家,初四晚上,在院子里擺供置辦酒席,迎接財神。初五一早,商人要起大早趕到財神廟燒第一柱香請財神,有的到大路口燒香迎接財神。過了初五,店鋪商家才能開始營業。
初五一過,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了——正月十五元宵節。
十五花燈又稱為元宵燈,始于漢代。徐州農村多是蒸面燈,邊緣捏出花紋,形成兔燈、龍燈、虎燈、牛燈,倒點油,棉線做捻子點亮,讓孩子端著,房前屋后照一遍,口里念叨些祝福的話。有的習俗是把掃帚點燃,扔向夜空,落下了撿起再扔,還唱:“刷帚把子琉璃燈,扔到天上告神靈,一顆秫秫打半升。”來祈求豐收。城里兒童是挑各種花燈,有的地方舉行燈會、猜燈謎、舞龍耍獅子,年俗花燈到了高潮。
元宵節一過,春節也就畫上了休止符。此時,氣溫回暖,萬物復蘇,人們又開始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自然輪回。
【徐州的風俗作文1000字】相關文章:
徐州的風俗作文1000字06-10
徐州游記的作文10-17
我的家鄉徐州作文04-08
徐州民俗作文[優秀]02-18
徐州的冬天的作文350字10-14
我的家鄉徐州作文(精選21篇)10-31
徐州作文300字4篇10-15
實用的徐州的雪作文3篇07-24
徐州冬天的雪景作文(精選26篇)09-05
美麗的徐州作文(通用17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