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家鄉的習俗作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習俗作文1
我的家鄉在重慶,我家鄉的節日風俗和其它地區大致一樣,我十分熱愛這片土地呢。
我們那里過年稱之為趕年,“趕年”這一名稱還是從我們那兩個少數民族流傳而來的。這兩個少數民族分別是土家族和苗族,他們以熱情好客、心靈手巧而著稱。
除夕之夜是在臘月二十九的晚上,在午夜十二點時要放鞭炮,老人家稱之為出“天星”;晚上有星星月亮代表著第二天是個艷陽天,同時也昭示著來年會更加幸福美滿。在這一天,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除此之外,一大家人要圍著地爐烤火,嗑著瓜子,看著電視上演的春節晚會,聊著家常。婦女們負責把火越燒越旺,意味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孩子們只需在這一天高高興興的'玩耍,希望來年一家人快快樂樂、健健康康。
不僅如此,在除夕這天還要吃團年飯,不過這吃飯也是大有講究的。首先必須做到的是:要在正午太陽當頭時開飯,這菜色也是按著規矩來。要有一個火鍋和一個干鍋,火鍋和干鍋以辛辣為主。火鍋以粉絲、白菜、蘿卜、豆腐和豬血等為下湯的菜,以熬豬蹄、豬排骨、羊肉、牛肉、魚肉一類的葷腥菜色為主菜。干鍋則以雞鴨為主菜,拌著土豆干煸。上菜先上涼菜,再上干鍋,再上火鍋,之后是炒菜。
正月初一不出門,一大家子人在堂屋里談笑風生;而且不準把灰塵掃在屋外,把水潑在門外,因為傳說財神爺、灶王爺等其他神仙會齊聚一堂為百姓祈福,祝福揮灑在每一個角落,如果把東西往外扔,就等于扔掉祝福。初二拜家庭,就是晚輩孝順長輩,為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三、初四拜丈人,女兒和女婿一起去拜訪丈人、丈母娘以示孝心,教育后人百善孝為先。
在正月十五這一天,也就是元宵節">元宵節,這一天是小孩子們的天地。吃湯圓、甜酒、做花燈、玩花燈、觀花燈、舞龍燈、游龍等;吃喝玩樂是小孩子們的天性,然而這一天的娛樂活動仿佛只為玩而誕生。在這一天許多孩子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吃湯圓和甜酒,湯圓滑滑得像只泥鰍,總也夾不起來,好不容易用勺子舀起來了,它卻又像只頑皮又靈活的猴子,從勺子里逃跑了。
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習俗作文2
外婆家在宜興,那里過年家家戶戶除了買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種年貨以外,還有用糯米面包團子的傳統習俗,新年吃團子,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團子過新年。吃完早飯,外公外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外婆負責剁肉餡、青菜餡、蘿卜絲餡,還要煮紅豆做豆沙餡。外公的任務是和面,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進盆里,倒入熱水后,使勁地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后再搓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團。還有一部分面粉是用事先準備好的艾葉汁去和,雪白的面粉很快成了草綠色,外公說這是要做豆沙餡的青團。兩人配合多年,顯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種餡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綠的小面團。
開始包團子了,我也躍躍欲試,想一起參與進來。征得外婆的同意后,我說干就干,洗干凈手,卷起袖子,加入包團子的隊伍。我照著外婆包團子的方法和步驟慢慢地學起來。首先把小面團搓圓了,再用手把面團捏成圓圓的、扁扁的小碗狀,接著放入一勺菜餡,輕輕地把小面碗在掌中一邊旋轉一邊用右手封好口,捏緊,捏尖,菜餡都被包進面里,一個圓圓的`團子就包好了。外婆為了區別菜餡的不同,還會在蘿卜絲肉餡的尖頂上捏個小凹槽。我也學著捏一下,做個記號。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興極了。在大人們的鼓勵下,我又繼續嘗試包了幾個團子,還用同樣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餡的青團。外公把我們包好的團子排在蒸籠里,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臺邊轉了十多分鐘,熱氣騰騰的團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香噴噴的團子吃起來,又粘又糯,還有菜和肉的鮮香,味道好極了。外公外婆也都夸獎我的“手藝”不錯。
寶馬騰飛迎福至,靈羊起舞報春來。新年即將來臨,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做著美味的團子,過個團圓年,其樂融融,真是開心。
家鄉的習俗作文3
農歷臘月二十三這天,是春節前的一個重要的民間節日,人們稱之為“祭灶節”。這個春節,我隨爸爸回老家河南有幸一起過了這個有趣的節日。路上,爸爸就神秘的告訴我,有可能會趕上過“祭灶節”?什么是“祭灶節”,那個做飯的爐子有什么好祭奠的?看著我一臉的狐疑?爸爸告訴我,傳說灶王爺是由玉帝指派,下界監管人間是非,為此每當這一天到來,人們敬請灶王爺吃灶糖,希望用糖把灶王爺的嘴黏住,回到天宮后不再搬弄人間是非,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來年可以五谷登豐,人人都可以吃飽肚子。以前環境十分惡劣,田地有時顆粒無收,人們都吃不飽,因此祈求上天。哈哈,看來這個灶王爺是個貪嘴的老頭。
好不容易盼到晚上,我與父母來到灶神廟前,人們恭敬地跪在灶王爺面前,臉上展現出崇拜的神色,看到這一幕,我不禁感到好笑,覺得這只不過是迷信而已,只有辛苦勞作,才會有好的收獲。但為了不失禮節,我趕緊隨著媽媽一起跪在灶神面前。爸爸把事先準備好的公雞放入我懷里,這是一只紅公雞,看來灶王爺要騎紅馬上天了。因為據說雞是灶王爺升天之馬,故雞不稱雞,而稱為馬,若為紅雞即為紅馬。奶奶說接下來就要到高潮了,為的是讓灶王爺在走的最后時刻依然對我們保留著好印象,因此專門舉行儀式,為灶王爺送行。我跪在灶王爺面前,看著爸爸斟酒叩頭,嘴里念念有詞,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后將酒澆在雞的頭上,雞在我懷里撲棱撲棱發出聲響,我驚訝的.看著爸爸,爸爸微笑的說了聲:“噢啦!”我松了口氣,將雞還給爸爸。祭完灶,爸爸給我和妹妹一人發了一塊灶糖,吃著甜甜的灶糖,望著散去的人們,我突然想到,這并不是可笑而愚昧的迷信,而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我不該嘲笑他們。他們使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對美好未來的寄托。
這一次我領略到了勞苦人民用自己那獨特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來年大豐收的期待,在這無形的鼓勵下,用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期望變成現實。
家鄉的習俗作文4
每一條彩繩背后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題記
前兩天大連一向陰雨連綿,太陽也沒露一下。昨日總算碰上了一個晴天。
今日,從補習班回家,一個人底著頭,漫不經心的走著,突然看到地上躺著一根已被剪斷的彩繩。據分析確定,那里前一陣子應當是一個小水凼。(端午過后的第一個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繩摘下來,扔到水凼里。算是一種習俗吧!)這才突然反應過來。端午節已經過去很久了。望著地上此時孤零零的彩繩,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學生活大多是和爺爺奶奶一齊度過的。那時的自我那么無邪,那時的日子那么溫暖。
那時,在端午節的前一個晚上,奶奶都會把我摟在懷中,我能夠清楚的感到她的體溫,和她血液中流淌的愛意。我靜靜的聽著奶奶輕微的喘息聲,看她變魔術般的將普通的彩繩,擰在一齊,編成好看的結。然后她會用她的大手托起我的小手,認真而細心的將彩繩系在我的手腕上,腳踝上。清楚的記得她的`那雙大手那么溫暖,卻那么粗糙。當時的我還會天真的問奶奶,為什么不好好保護自我的雙手。而奶奶只是莞爾一笑,不予回答。此刻想起,才曉得,那是歲月在奶奶手上留下的烙印,是她經歷無數風雨坎坷的見證。系好后,奶奶總是會端詳一番,似乎在欣賞她的杰作。而那又是一種怎樣的目光!宛若三月中微風對嫩柳的撫弄;秋日里月光對修竹的依戀。又似晨曦中露水對小草的滋潤;暮靄時夕陽與水面的輝映。奶奶澄澈的眸子中,滿滿的,都是對我的寵愛。
至今,那種感覺依舊十分真切。仿佛還能感覺到奶奶的體溫和目光。
只是之后,我回到大連,回到媽媽身邊。她的工作總是那么忙,忙到無暇顧及節日的到來,更不要說為我系彩繩了。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過了好幾個。竟也習慣了沒有彩繩的節日。只是當看到同學手上帶著五顏六色的彩繩時,我雖然會不屑一顧,說那是小孩子的東西罷了。但心中,還是會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愛編織的端午的彩繩。
家鄉的習俗作文5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帶來了一絲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嘗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墒强傄鹊侥棠滔鹊綇N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后,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搟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制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里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后,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仍然樂呵呵的東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一般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家鄉的習俗作文6
我的家鄉是清豐,各地過年的習俗也是不同,五花八門,但都有幸福美滿的歡樂寓意。
農歷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氣,我家鄉的臘八節差不多就算是春節的開始,也就是說開始準備過年的年貨了。特別是家鄉的農會,商店的老板會把店里的商品都搬出來,給客人們選購。家鄉的臘八節標志著春節的慢慢到來,同時家鄉還有說這樣一種說法“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一天還要喝上一碗香香的臘八粥,胃里熱熱的,心里暖暖的,在這個粥里放入了各種豆、米,足足有八種以上的谷類進行熬制,這不僅是粥,而是小型農業展覽會。
現在農民生活好了,雞鴨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孩子們最喜歡的卻是那甜甜糖果兒,有的晶瑩剔透,有的“紅紅火火”,這也是春節必備之一。再有就是買花炮了,那包裝精致的柳葉鞭,更是我們男孩子的最愛。還有就是增添新衣服了,這是家鄉的孩子所盼望的,穿著新衣服,心里那個美呀!
年三十那天走在大街上更是熱鬧,孩子們成幫結隊的在大街上放花炮,無憂無慮的跟朋友們走街串巷。特別是各家各戶都做著美味的佳肴,散出的那個味道,那真是香味撲鼻呀。下午黃昏時,火紅的對聯 開始上門了,喜氣洋洋的對聯迎接著祝福,迎接著春天,迎接著各路大神的到來,晚上的除夕大餐就是餃子了,我們在家門口放鞭炮,而奶奶們卻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燒香拜神,燒元寶,拜五神,企求他們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吃著香香的餃子,看著好看的春晚,一家人其樂融融,快要睡覺的時候,長輩們會在我們的枕頭下面放上盼望已久的'壓歲錢。
正月初一的早晨四五點鐘,老家還有起五更的習俗,我就跟在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后面就開始先給袓爺爺們袓奶奶們磕頭,然后再給爺爺、奶奶磕頭,哈哈哈,小孩子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糖果了。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去逛廟會、走親戚了,我們小孩子就可以跟在大人的后面,去買好吃的東西,在親戚家還可以掙到壓歲錢,呵呵,心里那個美呀!真希望天天過大年!晚上的節目就是放煙花了,看著那一朵朵綻放的花朵,真是心花努放。這就是我農村老家的春節,是不是很美呀!
家鄉的習俗作文7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的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3、貼窗花和倒貼“!弊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家鄉的習俗作文8
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很多,還有很多“規矩”,怪怪的習俗也很多。弄得我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只好去問知道習俗最多的外公。
我和妹妹一起來去找外公,妹妹看外公貼“!辟N倒了,急忙說:“外公,‘!N倒了。一聽,我耐心的解釋道:“沒貼錯,將福貼倒是一種習俗,倒著貼,說明了——福到(倒)了!泵妹靡宦,恍然大悟。妹妹說“那還有什么習俗呢?”外公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的給我和妹妹講。
過年還有好多種習俗。外公說“把魚蒸好后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而且三十晚上的'魚千萬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蔽液兔妹卯惪谕暤恼f“為什么呀?”“因為這是象征著年年有余、五谷豐登,辣椒當然代表的就是紅紅火火了!蓖夤f!霸瓉砣绱耍 蔽胰粲兴嫉恼f道。
“過年還要大掃除”外公說。我和妹妹疑惑不解:“為什么要大掃除呀,我們家很干凈呀?”外公笑著,不緊不慢地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去年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今年 就可以開開心心的度過了!”“真是越來越不懂我們家鄉的過年習俗了。”妹妹說道。
“農歷三月初三,有以地菜煮雞蛋當節日食品的風俗,說是吃了‘明月’!蓖夤f!笆裁词堑夭搜?”妹妹疑惑不解!暗夭司褪撬j菜”我解釋說!八星甯蚊髂浚{理脾胃之功能。三月三氣候一般都反常,所以你外婆常教導你們說‘三月三,九月九,無事莫到江邊走’。你們去年就因為這吵了一架呢。”外公說。我和妹妹吐了吐舌頭,說“我們又不知道是真的,以為外婆逗我們的!瘪R上妹妹拉著我二話不說道歉去了。
今天我們知道了過年習俗的知識,我覺得太不真實了,不過還很有趣的。只要開心就可以了。何必真實不真實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9
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每逢二月初二這一天,家家理發店都是顧客迎門,生意興隆。這不,今天老爸老媽便帶著我和妹妹來剃龍頭了。
一路上我好奇地問:老媽,為什么要剃龍頭?今天是龍抬頭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去理發,亦有鴻運當頭,精神飽滿,時時吉祥之意。大地回春,萬物更新之際,理發迎新年呢。那妹妹為什么又叫剃胎頭呢?俗說,因胎發沾染有母體的血污及穢氣,不剃的話寶寶的頭發又黃又稀疏,為了讓以后的頭發更黑更亮更秀麗,必須要剃胎頭,頭發還可以做成毛筆,多有紀念意義!老媽一本正經地說。要怎么剃,待會兒你就知道了。我的心里哼了一聲,故弄玄虛!
到了理發店,向老板交代了此行的目的后,便開始剃胎頭了。只見老板彎下身,在熟睡的妹妹的腦袋上輕輕地抹了一層爸爸剃胡子那樣的泡沫。我納悶:要這玩意兒干什么呀?老板一只手拿起小刀片兒,一只手輕輕按住妹妹的小腦袋,在妹妹的頭上小心翼翼地刮了起來。那小刀片兒猶如一輛推土機,在妹妹的頭上來回推著,推過的地方連一絲頭發也看不見,像一塊白紙,滑滑的,可謂所剃之處,寸發不生。
突然間妹妹動了一下。我和老爸老媽都嚇壞了,生怕妹妹被小刀片劃中。只見阿姨輕輕站起身,走到跟前來撫摸著妹妹的頭,低聲細語地說著:小妹妹,不要哭,不要哭,馬上就剃完了。話音剛落,妹妹果然又沉沉睡去。
不一會兒,妹妹的頭發剃完了。老板洗走了小刀片上的`頭發,在妹妹的頭上又一遍又一遍小心地清理。妹妹突然醒了過來,可出人意料的是她睜著個大眼睛,不哭也不鬧,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妹妹的頭皮漸漸變成紅色,便開始露出黃色的橡皮屑不,是胎漬呀!
老板刮走了胎漬,我們就匆匆地趕回家。我本以為這就算剃完了?梢换丶遥蠇尵桶央u蛋泡在了艾葉水里。泡好后,拿著雞蛋在妹妹的頭上滾來滾去。老媽好像知道我要問什么,微笑著對我說:哥哥,這艾葉可以排毒。哦,原來如此!
這就是我們家鄉剃胎頭的習俗!
家鄉的習俗作文10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噼里啪啦的爆竹聲中,在紅紅火火的喜慶的氣氛中,春節來到我們身邊。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春節真熱鬧啊!
清晨,不管男女老少都早早地起了床,穿上了新衣。小孩子們一大早就約上幾個小伙伴們一起出去玩,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大人們則上街去買各種各樣的年貨,準備著晚上的`盛宴。
我的家鄉在崇明,節前開車回家,一路彩旗飄飄,大紅燈籠高高掛,欄桿上掛了長長的紅布,寫著節日的祝語,家家門上都掛著朱紅的對聯。
回到家后一家人便忙開了。媽媽一邊貼對聯,一邊告訴我對聯的寓意;奶奶在打掃衛生,我呢,則在貼著“!弊帧N野崃藦堃巫诱郎蕚滟N,爸爸連忙阻止我,說:“福字應該要倒貼,就是福到的意思!卑职钟盅a充道:“春節貼福字有吉祥,喜慶的意思!蔽衣犃诵南耄褐袊拇汗澱媸怯腥ぐ!
下午,大人們更忙,許多親朋好友如約而至,大家有的招呼客人,有的準備團圓飯,所有大人都想包掉更多的活。我跟在大人們后面,好奇地觀察這一切,我一會問這問那,一會兒碰這碰那。
我指著一塊圓圓的上面鑲嵌著紅棗、蜜餞、核桃仁、桂花、瓜子仁的糕問奶奶:“為什么要吃糕?上面還添加了這么豐富的配料?”
“這是崇明糕,每年都要吃的!蹦棠陶f,“吃崇明糕意味著團團圓圓!
一眨眼,就到了除夕夜,除夕夜真是熱鬧。廚房中彌漫著香味,桌上的菜更是數不勝數,琳瑯滿目,人們看了便讒涎欲滴。大家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豐富的年夜飯,我心情十分激動,站了起來,舉起杯,大聲地說:“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吉祥如意,我們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說罷,一揮手,一揚頭,杯中的飲料便落入肚中。
餐桌上有說有笑的,充滿了過年的氣氛,屋外煙花在空中絢麗的綻放,紅彤彤的,又大又圓的燈籠紅火而美麗,整個地區像是辦喜事。小孩子在外面放鞭炮,煙花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的春節與眾不同,春節那特有的熱鬧、氣息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愛那特有的味道。
家鄉的習俗作文11
我的老家在河源紫金的農村。那里談不上有什么十分特別或有趣的文化習俗,但對于像我這樣在城市里長大的孩子,許多事情也確實稀奇了。
寒假的時候,老家有一戶親戚蓋了新房,裝修好后,便通知各路親戚,擺桌設宴。我家也受到了邀請,于是父親便驅車前往,也帶上我去見見世面,看看素未謀面的老家是個什么樣子。
到了目的地,還沒下車站穩,耳邊就響起了振聾發聵的鞭炮聲,紅色的紙四處亂飛,這在城市里是不可能見到的。父親帶著我緊趕了幾步,向著前方一個大紅棚子走去。棚子下擺著二十來張桌,棚子旁邊就是那幢新蓋的樓房。走進客廳,里面熱鬧非凡。父親與他們一一握手,一邊笑一邊認人,讓我給他們問好。還沒問候幾個人,我就已經被輩分搞得暈頭轉向了。
請來負責烹飪的師傅們都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我初到農村,自然要趁著這點間隙,去看看周圍的環境。鄉下空氣確實十分新鮮,有許多小道七彎八拐地通向山上。周圍都是密密的大樹、竹子。在這種地方,倒沒人會想到竹子的優秀品質,編個簸箕或是燒個柴的卻是好材料。林子里有些許鳥兒,不多,但叫聲明亮,使人心曠神怡。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就要先喝一口酒,喝不了的以飲料代替,再動筷子吃飯。我小呷了一口米酒,隨即一飲而盡。那酒的地道的醇香,不是市面上那些以“農家出產”為噱頭的酒可以比擬的。再者就是吃菜。在南方,“無雞不成宴”,每桌都擺上滿滿一大盤白切雞,金黃的皮,肥而不膩,肉質鮮美爽口,讓人欲罷不能。其余鴨、魚、豬肉的豐盛更是不必說。
我本以為簡單吃個飯了事,沒想到添飯都還大有學問。東家要為客人添飯,還必須讓能勞動的`婦女去添飯,而男子都必須留在飯桌上陪酒吃菜。飯必須高過碗邊,以示主人家糧食充裕和待客熱情。喝酒要有肉下酒,否則只顧埋頭喝酒就是對主人家的不敬。吃完飯后還不能離席,要等個幾分鐘才能起身離開,并且不能端著酒杯離開,否則這會損害自己的形象......
父親一邊開著車回家,一邊不停地跟我說老家的習俗和禮數,我卻還沉浸在那桌美味之中,哪還有心聽這樣枯燥的事情呢?
鄉下的孩子有些怕生,外出的親人又不;剜l,能依靠這種活動維系家族之間的感情,我覺得很溫暖。
家鄉的習俗作文1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
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很好,就能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只,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閑時光,但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灶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
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制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家鄉的習俗作文13
我的家鄉在廣東省汕頭市,那兒是一個繁華美麗的城市。有古樸自然的古鐘園,有整潔美觀的住宅區,有熱鬧非凡的自由市場,有……但是,值得一談的還是我老家的文化習俗。
每到重要的日子,我們的習俗還真不少。端午節我們有稱五月節,最主要的.是賽龍舟。這既是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也是一項體育活動。
還記得在老家最后一次過端午節的情景,那天很早,我很弟弟就到岸邊等待看龍舟,出乎意料的是,岸邊不是稀稀落落的幾十個人,而是那些和我們一樣,懷著期待的心情在等待。
迷霧緊縮得大江上,隱約傳來嘿咻嘿咻的號子。一排排人劃著漿,隨著節奏,整齊而有力。身形狹長的小船,巧妙的集中了人力,昂首破浪,逆流而上。
這時才發現,岸邊已是人山人海了。歡呼聲,喝彩聲,震撼運動員的心。顯得更有氣勢了。
近了,近了……我看到龍舟上的人了,他們個個精神抖擻,響亮的口號聲,伴隨著龍舟在激流中穿梭,來去自如。不禁讓我陷入思考,這一刻,我才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集體才是我們發展才能的地方。一滴水,不融入大海,總有干涸的時候。就像我們一樣,不也需要集體的力量嗎?
賽龍舟正進行激烈的比賽中,我的心情隨之激動起來,我想看到,團結后的成功;我想告訴自己,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甚至,渴望自己,也擁有一個團結的集體,一起向成功的頂峰出發。
那一次,最后一次看賽龍舟了,我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的女孩,只在一比賽的結果;對于現在的我來說,賽龍舟已是一個象征了。
“五月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流傳千古的歌謠,作為文化,他已遺失了很多,但它的含義卻被人們流傳下來了。也許,當我無意間唱著這首歌謠,心中找已渴望,自己能親身去體驗賽龍舟,也只有龍舟矯健的身影,才能充分顯示出我心中的那一份渴望。
家鄉的習俗作文14
美麗的焦作,那兒是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焦作的云臺山最為有名,還有四大特產,懷菊花是去火解毒的。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清明節、元宵節、端午節、植樹節、建軍節還有重陽節……春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不同的地方過春節的習俗會不一樣,民間流傳: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食物,殘害生靈。有一年的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村里,兩個牧童在比試牛鞭子,“年”忽聞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了。它又竄到另一村莊,又迎頭望見一家門口晾著件大紅衣裳,里面燈火昏黃,刺得他偷頭暈眼花,它莫名其妙,夾著尾巴慌亂的逃竄了。后人通過他的這個弱點,想出了對付他的辦法,慢慢的演變成了現在的習俗。我家鄉的春節是這樣過的。
還沒過年,大人們就開始打掃衛生,收拾東西,貼好火紅的對聯,趕往老家和家人們團聚準備過年。即使再忙的人也要回家過年。
大年三十,準備好包餃子的材料,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各有分工,大人們搟餃子皮,包餃子。小孩子就端著盤子一趟趟的把廚房的大人搟好的餃子皮,送到客廳包餃子的大人們那。當然,餃子里是會包硬幣的,誰吃到的硬幣多,就寓意著新的一年就會有福氣。孩子們互相攀比自己吃到硬幣的數量,一發現別的孩子比自己吃到的硬幣多,就會拼命的.吃,直硬幣吃完為止,大人們吃到的硬幣通常會給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會拼命幫孩子吃。晚上,家人們會坐在一起看春晚,共賞歌舞,共同歡笑,除了兩三歲的小孩子,誰都不睡覺。
到了初一,人們就會提著大箱小箱,四處去串親戚,有時候親戚們會擺一大桌魚肉請我們吃,關系好的親戚來拜年,我們也會準備一大桌好菜款待他們,親戚有時還會給孩子們帶來糖果。我們見到大人只要說新年好,就可以得到壓歲錢。
家鄉的春節充滿年味,我喜歡我的家鄉,我喜歡過年的滋味。
家鄉的習俗作文15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的活動更是數不勝數。
吃團圓飯是春節習俗中最重要的。那么春節為什么要吃團圓飯呢?原來是因為很久以前,有一種兇猛的怪獸,住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長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吃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人們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吃過飯后,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閑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久而久之,過年吃團圓飯的這個習俗就保留下來了。當然,過年吃餃子也是很重要的。其實餃子蘊含了許多美好的寄托。一是過年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吃臘八粥是我們這兒過年的前奏,農歷臘月初八這一天,杭州市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蓮子、棗子、芡實、桂圓和荔枝做成臘八粥,并饋贈親友,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廟,原本為僧家齋供用品,稱之為“七寶五味粥”。這不,我們家早早的就熬好了臘八粥。一出鍋,香氣四溢,我這只小饞貓一眨眼間,從十米外跑到了這兒。口水都饞的流下來了,實在忍不住啦。我就趁奶奶不注意,喝了一勺。啊,那香氣充滿口腔,刺激著味蕾,我從來不知道一碗粥竟能如此的好吃。
在我們杭州,掃地一定要“掃進來”,不能“掃出去”。就是在清掃的時候,笤帚千萬不能從里往外掃,而要從外往里反掃,意思就是把如意、財氣往里收,這是杭州對來年家中吉祥、財富不斷增加的美好期望。
春節的由來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吧。傳說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年”,它頭上長著觸角,十分兇猛,每到歲寒將盡,就要出來掠食噬人。人們為了防御它,一到此時,便聚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一根根竹子,使其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把“年”嚇跑。一夜過去,大家平安無事,于是就高高興興地互相表示祝賀,拿出豐盛的食物在一起吃。這樣年復一年,就形成了歡樂的節日——“過年”。
過年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是各不相同,我們要尊重我們的傳統節日。
【家鄉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習俗的作文09-06
家鄉的習俗作文01-27
家鄉的習俗作文01-21
家鄉習俗作文精選02-02
家鄉的習俗精選作文01-28
家鄉習俗作文02-01
作文:家鄉的習俗01-28
《家鄉的習俗》作文01-26
家鄉習俗的作文12-10
家鄉習俗作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