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習俗作文(集合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春節習俗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
青島過年從小年開始到送年,經過小年、忙年、辦年貨、年除日、大年、接年、守年、迎年、拜年、送年。它串起春節一個個符號,串起青島一段歷史,串起青島民間傳統文化習俗。
小年青島農村也叫“辭灶”,是臘月二十三。該節舊俗是送“灶君”上天,傍晚在鍋灶上方貼“灶馬”,以代“灶王”。晚飯時供奉“糖瓜”,據說能粘住灶王爺的嘴,使“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青島過小年,包餃子、放鞭炮、燒紙之俗尚存。
忙年一進臘月門到小年前后,多在忙年,主要分為收拾衛生、洗漿晾曬、購置新衣、置辦年貨、單位分年貨。
掃墻灰、擦玻璃、刷房子、煎魚、炸麻花、蒸棗餑、灌肉腸、炒花生瓜子、洗澡理發、窗戶用粉紅色紙糊上,家家忙年。島城“每逢年,必灌腸”習俗尤在。
早期年貨,青島以前過年憑票供應年貨,每家每戶,半個豬頭、五瓶啤酒、五盒前門(香煙)。孩子們最喜歡的年貨即20世紀70年代前后青島最流行的幾種老式煙花爆竹:滴答紙、二踢腳、刺花子、剛鞭。20世紀90年代更加講究煙花爆竹的色彩性、玩具性、美觀造型性、多功能性,出現大批新品種,像魔術彈、躥天猴、坦克車……近年,街頭出現大型禮炮焰火。
分發年貨,單位分發給職工成箱的新鮮蔬菜和彩盒包裝的熟肉等食品。青島老字號“萬香齋”的五香扒雞、醬豬頭肉、五香包肚、熏魚,馳名島城,曾為青島百姓必備的年貨。
自選年貨,有的人愿到超市、農貿市場、水產品市場、李村大集選購一些年貨。
年除日即大年除夕年三十。青島農村有的上午糊對聯、貼窗花、掛燈籠、炕上貼年畫,在正屋掛宗譜,擺好供品,炒花生、煎魚、煮肉。青島市區和農村,下午做餃子餡、包餃子,餃子里面包上硬幣或紅棗。
接年青島農村除夕晚6時,人們習慣帶著燈籠、香、燒紙到祖墳焚燒,寓意請先輩故人回家過年,叫“接年”。除夕之夜,青島市區不少人家在十字路口畫個圓圈燒紙,是市內祭祖緬懷老人的傳統習俗,有的在圈內放些供品焚燒,為故人“接年”、“過年”。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2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家鄉的風俗有許多,過幾天就到了臘月二十四,我們家鄉有一個風俗——撣塵。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撣塵即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為了能掃去“霉運、窮運、晦氣”,來年吉利,寄托了人們在新的一年里辟邪辟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很快到了二十四,這天爸媽都起得很早,還叫我起床大掃除。媽媽首先把所有被子毛毯搬到陽臺上,讓它們接受陽光的沐浴,放眼望去,對面和樓下人家的陽臺也都鋪滿了被子,看來今天大家都早起勞動啊!我也不甘落后,立馬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媽媽將一塊干凈的抹布浸入水中,然后把抹布擰干,半蹲在地上,熟練地擦著每一片地,每一塊磚。只見她雙手按在抹布上,邊走邊仔細地擦著地,一粒灰塵也沒放過,所過之處都是“凈土”,瓷磚在陽光的反射下散發著奪目的光輝,仿佛在謝謝媽媽為它們撣去灰塵。
再看客廳里,爸爸也正賣力地干活。踩著一個小板凳,用抹布擦著落滿灰塵的燈和天花板旁的柜子。他仰著頭,仔細到一尺一寸地反復擦洗,遇到擦不干凈的污漬,他會用力地不斷摩擦,直至恢復清潔了才作罷。整個客廳煥然一新,吊燈在撣去了灰塵后明顯更明亮了,陽光透射進來。便這屋子顯得格外亮堂。
我此刻在哪呢?我正忙得不可開交呢!我左手拿著畚斗,右手提著掃帚,在客廳和臥室間來回穿梭,將爸媽的漏網之魚,或是擦不到的地方的灰塵統統送到它們的歸宿——垃圾桶。除此之外,一個個箱子被我排得整整齊齊,家里的雜物、書、報紙、食物……都在我的督促下排列得井井有條,整個家頓時變得既整齊又潔凈。
忙活了半天才結束的勞動有了成效,望著被我們整理清掃得煥然如新的屋子,我默默想:撣塵不僅是指將屋子打掃干凈,更是讓我們撣掉舊一年的悲傷、疼痛,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年的挑戰,忘掉過去每一件倒霉、傷痛、不順心的事,展望未來,那兒還有更遠的路需要你去走,還有更多的荊棘叢林等著你去闖,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去接。辭舊迎新,撣去這一年中歲月留下傷口,用昂揚的姿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吧!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3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后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玩耍。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來做,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里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個是火鍋。一個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要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里,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4
按照家鄉撫州的風俗習慣,從農歷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著過春節。雖然天氣很冷,但是還是晴天多,這時大家都忙著打掃衛生,洗凈全部骯臟的東西,掃去一年的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陸續續趕回家和親……
按照家鄉撫州的風俗習慣,從農歷十二月二十日以后,家家都忙著過春節。雖然天氣很冷,但是還是晴天多,這時大家都忙著打掃衛生,洗凈全部骯臟的東西,掃去一年的廢氣。遠在天涯海角工作的親人,也陸陸續續趕回家和親人團聚慶新年。
農歷二十三這一天,就是點灶燈,包糯米?子,用豆子磨粉,加糖成為豆沙,再和?子拌裹,大家都圍著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首次過年,點上蠟燭,也就是希望來年紅紅火火。
農歷十二月二十五這一天,是過小年,也就是小孩子過年,這一天大人們為小孩子忙忙碌碌,做好很多美味佳肴,晚上我們一起放煙花,玩個痛痛快快。
農歷十二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為除夕。除夕這一天,我們家鄉稱為過大年,家家戶戶貼對聯,滿桌的雞、魚、肉、蛋、山珍海味,米酒飄香一醉方收,吃完晚飯,大家團聚一堂,歡度春節。邊看電視邊聊天,大人為小孩發壓歲錢,希望我們來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考出理想的成績。直到十二點結束,鳴鞭炮關大門,這就叫辭歲。接著守歲黎明前開門,又鞭炮齊鳴,這就是像征開門大吉,一年平平安安,風調雨順。
正月初一這一天,男人們帶著自己的小孩走親訪友,向長輩拜年問好,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機關團體打龍燈拜年,有機會全家一同逛大街購買拜年的禮品,這樣拜年,走親訪友,一直到農歷十五,這段時間做客喝酒,家家扶著醉人歸。
最后,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廟會,雄獅起舞,長龍游街,一片熱熱鬧鬧,也就是說這天是春節最后一日,元宵元宵,也就是把過年剩余東西全部吃完,再吃一些湯圓,象征著今年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紅紅火火,明天就要大干特干,學生上學,大人們外出務工。家鄉的春節年年如此,熱熱鬧鬧,一年更比一年好。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5
過年嘍!過年嘍!新的一年又來到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過年是有怎樣的來歷嗎?有怎樣的習俗嗎?哈哈,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吧!
相傳以前,有一頭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這天,村里的人們便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人們準備上山避難。這時,從村外來了一個乞討老人。鄉親們誰都顧不上這位乞討老人。只有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并且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老人笑道:“婆婆若讓我借宿一夜,定把‘年’攆走。”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發現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還傳來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年”最怕紅色、火光與鞭炮聲,只能狼狽逃躥。第二天,人們回來后,村里依然安然無恙。
這件事非常快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守更待歲。這種風俗越傳越廣,最后成為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知道了過年的來歷,就讓我們再去了解一下紹興人是怎樣過年的吧!
在紹興,一跨入農歷十二月,人們就忙著準備過年:裹粽、撣塵、殺雞宰鵝、曬魚干、醬豬肉,準備新年的衣裳,購買贈送親友的禮品。
臘月二十三晚上,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上天。送灶神之后,除夕之前,每戶人家總要選擇一個祝福的吉日,這是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大祭典。紹興人叫祝福菩薩,來答謝神明保佑與祈求來年幸福。人們都說,天上的菩薩,不進不潔之家。因此,祝福之前,必須把廳堂、祭桌、祭器等撣掃、洗刷得干干凈凈。
大年夜,首先要給祖宗分歲,就是祭祖。祭祖后,一家人就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所備飯菜是最為豐盛的一餐。年夜飯后,就是“辭歲”,小孩向長輩行禮,長輩將事先用紅紙所包的錢幣分發給晚輩,俗稱“壓歲錢”。在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有些人會燃放爆竹,俗稱放關門炮仗。有些人則嬉戲娛樂,通宵不眠,直至天明,俗稱守歲、坐長命夜,據說坐長生夜可以保佑長生不老。
過年的習俗,紹興與外地大同小異。在新年舊歲交替的一個月里,人們就是這么忙碌著的。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6
“過年”是中國人經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為一年中所有節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日。各個地方過年的習俗、講究各不相同。
我家鄉的春節習俗到了農歷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東西,家家戶戶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一塵不染,家里變得煥然一新;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采囤”。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主婦們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年飯。團年飯,顧名思義,是一家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團團圍堅,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這個時候也應該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將至新年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著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掛夜掛,然后趕著熬糖水,每條小巷都飄著糖水的香味,讓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點時,鞭炮聲逐漸響起,人們爭先恐后地去寺廟,看舞獅表演。每個小孩爭著摸龍頭,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龍精虎馬。大人拿著美味佳肴,誠心拜祭廟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個寺廟人山人海,擁擁擠擠,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人們從外面掃到里面,把財氣掃進屋來,我去衣柜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因為新衣服肯定有線,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為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正月初二,人們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后,就帶鯉魚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們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春節最后一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面。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結尾:喜氣洋洋的春節,雖然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國的五十六個朵爭奇斗艷的鮮花,心連心,開心度過一個有一個的春節。因為春節正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7
在我的老家——安徽省蘇州市靈璧縣,有一個很特別的新年習俗,那就是掛鐘馗像。
鐘馗畫像,第一眼看去便讓人感到不同凡響。畫面上的鐘馗身材魁梧,相貌兇猛。一襲寬大的紅色衣袍,遮不住腆胸疊肚。短筒朝靴,顯得風塵仆仆。他一手提劍,一手拎著一只小鬼,仿佛立刻就要將小鬼斬成兩半。整幅畫惟妙惟肖。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人們為何要掛鐘馗畫像了吧!那就是“避邪打鬼”。
掛鐘馗畫像始于很久以前。我的老家那兒最初都是在春節除夕之時將畫像掛在門上或正堂中,但到后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節才有的習俗。端午節那天,人們莊重地掛上鐘馗像,焚香禮拜,祈求驅邪賜福。小時看到門上的鐘馗畫像時,當時我真的是“余年幼,方出神,望著畫中的‘怪叔叔’,不覺訝然驚恐”。直到近來,我才真正知道鐘馗背后的故事。
相傳,鐘馗為靈璧人,長相相貌丑陋,但聰明伶俐,讀書過目不忘,作文篇篇錦繡。大比之年,唐明皇開科取士,鐘馗的三篇文章字字珠璣,行行生輝。殿試時,只要明皇看中,就會穩中狀元。沒想到,唐明皇見鐘馗相貌丑陋,竟以貌取人,把鐘馗的名字劃到十名以外。狀元沒得中,鐘馗一氣之下撞墻而死。后來,在唐明皇的一個夢中,鐘馗的靈魂游到皇宮,一把抓住他,質問他為何以貌取人。唐明皇驚恐萬分,只好封鐘馗在陰間當辟邪鎮妖將軍,答應鐘馗在他的畫像上寫下“辟邪鎮妖將軍”,并將畫像送回鐘馗的故鄉。夢醒后,唐明皇令人呈上鐘馗的試卷,仔細一看,鐘馗的文章果然極佳,并提出了不上治國安邦之策。唐明皇看罷,不由得感到惋惜,于是立即按夢中所說的那樣,令人一一照辦。
畫像送到靈璧后,當地人處于的辟邪鎮妖心愿,便開始在節日里把鐘馗畫像張貼在門上或正堂中,而且據說辟邪鎮妖的效果特別好。于是經過代代相傳,節日掛鐘馗像已經成了靈璧與眾不同的習俗。靈璧也產生了很多畫鐘馗像的畫家高手,每逢節日畫像便供不應求。1915年,靈璧畫家翟光遠畫的鐘馗像還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中獲得金獎,給鐘馗畫像帶來了國際性的聲譽。
聽了鐘馗的傳說,每當我經過鐘馗的畫像,望著這位懷才不遇的“辟邪鎮妖將軍”,總是肅然起敬。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的傳說,但從傳說中,卻能看到“掛鐘馗像”這一習俗的文化底蘊。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8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xx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的來歷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9
隨著凌晨的鐘聲以及花炮聲,我知道新的一年和新的一天開始到來了。日歷上我們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時鐘奏出動聽的音樂 ,太陽敞開寬闊的胸懷,迎來20xx年明媚的陽光 。
20xx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很早的起來了,因為在中國有一個傳統的規矩,過年要拜年。而所謂的拜年,只是到熟人或親戚的家里打聲招
呼,順便吃點東西,說聲“新年好”就可以了。這可能會讓人覺得無聊 ,不過會使孩子們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會財源滾滾。
早上與家人吃了個團圓飯后,便和大人們出去“拜年”了。“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里,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今天的天氣和人們的心情正好相反,到處寒風呼嘯。風聲、鞭炮聲和孩子們的歡笑聲交織在一起,奏成了一首悅耳的“新年交響曲”。一路上的>收獲真不少。其實每個孩子在拜年的時候都會“裝”。老人家給你送紅包,嘴上說著不要,但手已經把紅包”搶”過來。表面上做出一副不要的樣子,可心里樂滋滋的。在每接一個紅包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12點了。拜訪了幾個親戚后就去大姨家里吃午餐中午1點,大姨做好了一桌子可口的飯菜,真是讓人“口水直下三千尺”。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吃了起來,不到半個小時,桌子上的飯菜已寥寥無幾。
休息后,接到了姑爺爺的邀請,到了他家里,男同志去打牌,女同志守著電視機去看連續劇。一個下午就這樣過去了,晚餐當然也是在姑爺爺家里吃的啦!吃完飯后,大人們忙著打牌,我也該放松一下了。我拿起早晨還沒放完的鞭炮,又噼里啪啦的放了起來,大家頓時精神抖擻,更加努力 的忙碌著。
一天下來,錢包鼓鼓的。看來今天“賺”了不少錢。一份紅包代表著一份愛,一份紅包代表著一個人的心愿 ,有愛就會有付出,我們應該用行動去回報他們。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在慢慢的長大,慢慢的成熟 。我們的爺爺奶奶 卻在慢慢的變老20xx像深秋飄零的落葉,如期而歸,我們清晰聽到了漸行漸遠的歲月足音,時間老人在不經意間悄悄轉換了年輪,三百六十五天如淡淡清風從指尖輕輕滑過。盡管在歷史長河中,一年只是悠忽而逝的一個瞬間,然而靜下心來細細盤點,卻也林林總總,學會了從喧囂和浮躁中漸漸平靜下來,走向從容和沉思
新年新起點,新年新希望 ,它帶給你我的不僅僅是>幸福 和惆悵,還會有許多美好的回味和淡淡的憂傷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0
我的家鄉是一個很熱鬧的一個小城市,雖然沒有大城市那么多的高樓,也沒有那么多的車子,但是到了春天,寧靜的村子就會有一種熱鬧的氣氛,家鄉的春節是特別重要的,春節里面除夕也是一個重頭戲。
在除夕夜,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團圓,幸福美滿,只有到了除夕,我才能看到經常不在家的爸爸,才能享受到一家人的親情,等到夜色降臨,家人們全部都坐在桌子前面,講著自己的經歷和一年來的收獲,不時還會發生笑聲,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曾經的真正的含義,等到吃完飯以后,大人們開始了打麻將,這個也是我們加上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這個時候打麻將不一定要輸贏,關鍵的就是大家的聯絡感情,在這個時候,我們兄弟幾個就會開始放鞭炮,各種各樣的鞭炮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快樂。
家鄉春節的第二個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記憶中,初一是睡不成懶覺的,父母總是很早把我喊起來,穿上新衣服,吃完湯圓或面條,便開始我們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們家鄉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小孩子逢人就說好話,然后就等著大人的紅包,大人當然不會這么容易就給紅包,還故意"為難"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后,再笑呵呵地把紅包給你,現在看來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過的童年記憶。
家鄉春節的尾聲就是正月十五,這雖說是尾聲,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湯圓,鬧花燈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將逝,人們都即將恢復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這最后的放松中狂歡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湯圓后,便一起出門"鬧花燈"。花燈會可是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個會場,人群熙熙攘攘,不時還有幾個小孩拿著精致的花燈從你身邊擠過。兩頭"獅子"在會場中央狂舞,還不時引起一陣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賞花燈,猜燈謎,觀舞獅,那種樂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時間過得誠真快,春節就這樣過去了,我在心里面又期待另一個春節的到來,家鄉的春節帶給我溫馨帶給我團圓,不僅僅是鞭炮響起時的驚訝,不是收到紅包的喜悅,而是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團圓氣氛,不一樣的親情,他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底蘊。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1
春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過了這么多個春節,我越來越驚嘆春節的奧妙,越來越對它有所感悟。
春節如慈母的一聲呼喚,喚游子踏上歸家的旅途。春節人們最講究的便是團圓。平時難得歸家的游子,寧愿忍受種種不便,歸心似箭,必須要在春節時投入家的懷抱,感受親情的溫馨。若回不了家,必須會報聲平安,表達祝福。在春節,走親訪友,一家人在一齊看春晚、吃餃子、逛廟會、賞花燈,享受著親情的歡樂,我便是這其中的一員,每時每刻都被醇厚的親情包圍著,感到無比幸福。春節教會了我親情的溫暖。
春節似聚寶盆,使我變得錢包鼓鼓。哈哈,你們必須猜到了,對于小孩來說,拿壓歲錢可是春節的"重頭戲"。壓歲錢也不是那么好拿的,須向長輩們行禮才能拿到。中國是禮儀之邦,拿壓歲錢固然重要,可在他的背后表現出的是對長輩的尊敬。所以,在拿壓歲錢時,千萬不要僅僅為了錢,要抓住機會向父母表達感情,繼承我國的傳統。春節教給了我禮儀的重要。
春節就像威力無比的魔法師,用神奇的魔法,將我國的民俗文化都聚集到一個地方——廟會。廟會年年都分外紅火,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今年我也去湊了個熱鬧。廟會上吃的玩的樣樣俱全,令我眼花繚亂,可是最引我注意的還是一些傳統的工藝品,像平安符、布老虎、吹糖人、捏面人、剪窗花……不一會兒,我就一手拿著個小糖人,一手抱著個布老虎,興高采烈的了。那些傳統的工藝品,代表著我國的民俗文化,代表著手藝人的智慧結晶,更代表著多少代人的歡樂。春節交給了我民俗文化的可貴。
春節教給了我許多許多,與春節有關的每一點習俗,每一滴畫面,每一樁故事,都讓我感到了春節的'魅力,明白了她為何牽著所有中華兒女的心。那是我們的文化,那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我期望人們不要摻雜太多的功利,要用去感受春節的一點一滴,不要因時代發展而淡泊了她。
春節就要過完了,可她帶給我的感悟,留給我的回味還在繼續。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2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里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么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于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里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3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干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并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于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后來,人們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后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鐘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里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于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于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結尾: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4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與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里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與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與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么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于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與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有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與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與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里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哦!
關于春節習俗作文15
元宵節前的飯桌上總有幾分不同:糯米粉、鐵盆、木板、水杯——開始做元宵了!媽媽總是那一句“揉一點面放一點水,揉到元宵的感覺時,停水續揉。”在我面前的鐵盆里。裝著白沙般的面粉。在我左手指間亂搖一陣,掌心緩緩向面粉拍去,無論怎么用力掌心都不能壓到盆底。隨手一捧粉屑,立刻如流沙般從指尖劃過,用另一只手輕撫一下,才明白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跡。這難辦。我想。“倒一點水”我自言自語,一邊專注地看著媽媽那雙泛黃的手。只見十只手指干凈利落地一推,一揉,手指從四面八方向面粉擠去。她平緩的氣息一呼,一吸,把看似易散的面粉都聽話地掌握在手中。
我也不閑著。雪白的右手緊緊握住杯子的腰桿,左手更是小心謹慎地托住杯口,緊皺的眉頭似乎能隨著上揚地手移動著,多倒那么一滴也要狠狠滴罵自己一下。此時,杯中的水好比生命的源泉。沐浴了水的面粉好像活了起來,幾下輕推慢揉,幾次“雨水”滋潤,那如沙般的面粉仿佛讓那魔棍輕揮幾下,竟變成了一堆巨大的龐然大物——這就是元宵的稚型。“再把面團揉幾下,記得要往一個點揉,用力!”媽媽兩手互相摩擦著,細聲細氣地提醒,馬上就好了。
我雙手合并著,堅定的眼神自動鎖定了方位,腮幫如警示般股三股,雪白的掌心“刷‘地朝面團的白肚皮上刺去,只感覺得血管像打了氣般“快要炸了”,沒想到,面團軟而富有彈性,推在上面跟抹在臉蛋上沒什么兩樣!此時此刻,我的手指好比牙齒,而面團已經有了元宵的味道。緊接著,媽媽如鷹爪般的手抓在面粉的一點,捏出了一兩個白的深的深洞。輕而不急的一撕二撕,剎那面團一分二,而分四,八個白團靜臥不動——最樂的一刻“揉元宵”來了。
這時,可謂“全家動員”,五個人、八個面球,球在兩手之中左游右逛,無頭蒼蠅般前撲后退,時而扁圓時而細長,在這千揉百磨之中,圓形的元宵完成了。八個“雪球”在木板之上排成一線,有誰能想到,再“推”、“揉”的鍛鑄下,竟會如此美麗‘和諧。許久后,廚房里的鐵鍋腳踩火焰之上,在里面蠢蠢欲動、不停翻滾的熱水下,鵝卵石塊般的元宵靜靜在水底圍成一圈,只為等待浮出水面的那一刻。
【春節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作文:春節的習俗11-16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01-03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08-04
春節習俗的作文09-08
★春節習俗作文07-14
春節的習俗_作文09-06
春節習俗的作文09-14
春節習俗作文05-26
春節的習俗精選作文12-10
春節的習俗的作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