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習俗的作文(通用2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習俗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習俗的作文 1
“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福大家新年好。”你知道嗎,關于過年有一個這樣感動人的傳說。
從前,在一個山腳下有個美麗的小山村,村民們安居樂業,高高興興地過著幸福的日子。
直到除夕那一天,山上來了一只可怕的大怪獸,它長得虎不像虎,叫做年。它下山去吃那些人,人們有的把門關緊,生怕年進入他們家了,有的和它拼搏,還有的被年吃了。過了一會兒,年就吃光了上百個人,大家非常懼怕它,說:“年這個大怪獸比老虎還要厲害。”
過了幾天,有位八十多歲的老人想出了一個對付年的辦法。他把全村人召集到了一起,他說:“我想到了一個對付年的好辦法,你們如果看見年來了,就放鞭炮,敲鼓,然后再點燃火把,再拿刀來對抗年。”
過了一年后,又到了除夕,年又來侵略村民了,年剛想進入一個村民的家,發現家里沒有人,后來就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敲鼓聲,還有人拿著明亮的'火把,村民們還沒拿起武器對抗年的時候就嚇跑了。
伺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放炮,敲鼓,點火把,貼對聯,人們把這一天叫做“年”。
有關習俗的作文 2
喜歡喝擂茶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之一,擂茶可以解渴消暑、健脾養顏,擂茶它是由花生、茶葉、芝麻、白糖配制而成的。
夏天來了,好客的家鄉人,只要有客人到了他們都會笑臉相迎地說:“來、來、來,喝幾碗擂茶再走,不會耽誤你干活的時間。”客人們也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我就不客氣了,好好地品嘗一下你的手工擂茶吧。”于是那熱情的主人就擺出了擂缽,拿來了擂茶棍,正式開始擂茶了。只見他們熟練地把花生米、茶葉、芝麻、綠豆、白糖放進擂缽里,用擂茶棍用力地擂,將茶料擂成糊狀,擂得爛碎如泥,再放少許涼開水,一邊擂一邊放,這樣的擂茶味道才會清香爽口。甜潤入喉。好了,擂茶擂好了,客人們嘗了贊不絕口地說:“這擂茶味道甜甜的,喝了真讓人神清氣爽,請再來一碗。”
擂茶不光是一種很好的飲料,還是一種理想的保健藥方。它能養顏提神,還可以健脾開胃,滋心潤肺。擂茶本來就有解毒歇火的功能,喝起來自然讓人神清氣爽,余香滿口。瞧:那乳白色的液體閃著耀眼的`銀光,瓊漿玉液色澤誘人。遠方的客人喲,喝一碗再走不遲!
我喜歡家鄉人的熱情,我更喜歡喝家鄉的擂茶。
有關習俗的作文 3
午后,姨父的小汽車帶著鞭炮等祭祀用品回來了。卸下祭祀用品,我們準備上山祭祖。
山路很繞,一眼望不到頭。兩旁的樹又多又密,林子深處不時傳來鳥鳴聲,婉轉而空靈。因為無聊,我隨手撿來一根樹枝邊走邊玩兒,哥哥背著鞭炮負重前行,額頭上全是汗。
路邊有兩個墳,墳頭上有許多炸過的鞭炮,看來墓主的家人已經來過了。這條路我并不陌生,因為每年我都會來。我們要祭拜的是我故去的外祖父。拐過這個彎就快要到了,離外祖父的墳越近,我就越是莫名地難過。
到了!墳頭的`枯草在寒風中顫抖!我的腳步開始放慢,生怕吵醒沉睡的外祖父。又是一年,敬愛的外祖父,我來看您了。您的教導還在耳畔,您的笑容不曾消散,您一直是我最敬愛的外祖父!
該我磕頭了,“一,二,三。”我心里默念著。午后的陽光照在臉上感覺很溫暖,如外祖父一樣溫暖,讓人心安。哥哥拆開鞭炮,母親讓我后退。我挽著母親的手,母親拉著我向著來時的那條路走去。“啪啪啪啪”鞭炮聲很大,一陣喧鬧過后,一切又變得安靜起來,靜得可怕。
敬愛的外祖父,我明年還來看您!
有關習俗的作文 4
“猜燈謎”又稱“玩燈謎”。是元宵節后增加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由燈謎發展而來,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這是一個充滿嘲諷、紀律、幽默、歡笑的文學游戲。謎語掛在燈上供人猜射,起源于南宋。《古武·燈飾》記載:“用絲燈剪寫。詩詞、調侃、字畫,藏頭行話,古景玄語,戲弄行人。蠟燭列在大道上,能猜到人,故稱“燈謎”。 ”如今,元宵節期間,各地都會玩燈謎,希望今年能幸福祥和。因為燈謎可以激發智慧和興趣,所以在傳播過程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歡迎。
唐宋時期開始出現各種雜耍技藝。明清時期除了燈謎和百戲歌舞,還有戲曲表演內容。
歷代人除了逛燈市外,還有迎子古拜廁所神、過橋、摸指甲走各種病痛等習俗,如打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等。 、舞獅等游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都重視的大型民俗節日。這座城市的元宵節特別熱鬧。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狂歡精神。元宵節所承載的傳統節日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淘汰,人們逐漸失去為了分享共同的精神利益,將復雜的`節日習俗簡化為“吃元宵”的飲食習俗。
有關習俗的作文 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寫照。清明時節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可是,今年的清明節不知從哪兒傳出了個新“習俗”。
今天,母親下班回家,手里拿了好幾瓶桃罐頭。我很是疑問。母親看到我那樣就知道了,將事情的原本告訴了我。我也沒多想,便向美味的桃罐頭發起了“進攻”。
吃過了桃罐頭,沒有了美食的誘惑,我的頭腦變得冷靜下來。我仔細的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現在的'節日,早已在巧手設計師——商人的手中變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節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的節日了,他們已成為商人們賺錢的機會了。
現在,人們的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的,只為了圖個吉利討個平安而隨波逐流,以至于讓“久不出戶”的桃罐頭成了家喻戶曉的“當紅明星”。這不禁讓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嘯引發的核電站碘輻射風波,不知從哪兒吹出一股風,讓鹽的身價大漲,名聲大亮。一時間,人們搶鹽成瘋,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沒過多久,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在這里,我要勸告大家:不要盲目的隨波逐流,讓人在不經意間賺了一筆。
有關習俗的作文 6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中秋節。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團圓節。中秋節是一個歡樂又喜慶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中秋是個古老的節日,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每年中秋晚餐后,我們一家人都會帶一些月餅、柿子等食物,到我們房子頂樓去賞月,一家人邊吃邊聊,好不開心!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種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種類很多,有豆沙、蛋黃、五仁、冰糖、芝麻以及火腿月餅等。我最喜歡吃蛋黃月餅,它皮薄餡多、口味香甜、綿軟帶酥,很合我的味口。不過奶奶說月餅不能一下子吃太多,容易積食,所以喜歡吃月餅的小朋友們要注意。
中秋節有的地區還有看花燈、猜燈謎的習俗,我們福州也有。今年的中秋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去三坊七巷看花燈,花燈琳瑯滿目、種類繁多,它的形狀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多角形等。我還跟著爸爸一起去猜燈謎,可別看我小,我居然也猜對了兩個,哈哈,我太開心了!
開心的中秋節就這樣過去了,真希望明年的中秋節快點到來。
有關習俗的作文 7
端午節有一首兒歌,歌詞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為重五,很多習俗也與“五”有聯系。用紅、黃、藍、白、黑這五種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和足踝上,代表長命百歲;家家戶戶吃五紅,一般有龍蝦、紅蘿卜、紅莧菜、紅燒肉、紅燒魚。端午節家家戶戶的門上還要插:菖蒲、艾草和蒜頭,用來驅邪。
對了,端午節時每戶人家都會包粽子。他們包的粽子形態各異,有三個角的,有四個角的,還有長筒形的,非常好看!根據餡的不同,粽子還可以分為許多種,有肉粽子,豆沙粽子,紅棗粽子,花生粽子 ...... 我最愛吃的 , 就是肉粽子羅 , 味道美極了。
端午節最有趣的習俗要數賽龍舟了,為什么要賽龍舟呢?噢,原來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當屈原知道自己的國家要滅亡時痛不欲生,就跳進了長江。等別人知道時,便有許多老百姓賽著龍舟去把粽子撒在江里,這樣江里的'魚蝦就不會吃屈原的遺體了。
你們瞧!這些就是端午節的一些習俗。
有關習俗的作文 8
拜年,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在我的家鄉福建,拜年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在家中晚輩依次向長輩拜年。舊時要行跪拜禮,后逐漸改為作揖鞠躬,雖有鞠躬行禮者,但大多只說些“拜年”、“長壽”之類的話。長輩在接受小輩的拜年之后,要賞給紅包或紅桔等。
第二種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拜年。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合家平安,新年發財,主人也以作揖回賀。小孩也會得到一份“壓歲錢”,至少也有兩個紅桔。親友互相賀年,入門要高聲說“新正如意”,對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表示彼此皆如意。賀年要帶二枚紅桔,一些糖果之類,對方把禮品收下,紅桔奉還,以表雙方都吉利。不過必須先到親屬中的長輩和老師家中拜年,否則有失禮儀。但去的第一家不可是姓王、吳、桑的人家。
現在拜年之俗仍然盛行,而且增加了和電話拜年的.新內容。新年鐘聲一響,人們便拿起電話向親朋好友賀年,既及時,又便捷。電話拜年的習俗也流行起來了。
有關習俗的作文 9
我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學的中國字,聽的是中國話,懂的是中國禮儀,那么,外國的禮儀和習俗有是怎樣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來到了美麗的花城:新加坡。
在新加坡,我懂了不少那里的禮儀和文化,但我覺得,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和一個印度寺院。在世界上,好多國家都有唐人街,也都叫唐人街,那么,為什么新加坡的`唐人街,卻叫牛車水呢?在去牛車水的大巴上,導游給我們講了牛車水這個名字的來源:新加坡是很小的,新加坡國,新加坡省,新加坡市,在這片繁華的土地上,卻唯獨少了農業資源,水也很少,當地老百姓就用牛車拉水,久而久之,這里就叫牛車水了.
在印度寺院門口,我們就看到了許多印度人,他們都脫去鞋襪,為什么呢?原來,“鞋”與“邪”同音,如果把鞋氣帶進寺院,不就是會把邪氣帶進寺院了嗎?進了寺院,我觀察到印度女性的眉心有一個或兩個點,有紅點,黑點,黃點,白點,它們證明了未婚女性及已婚女性,還有祝福等意義。
在新加坡,我還觀察到了許多禮儀和習俗,了解了許多事,以后,我要用慧眼看世界,發現更多與中國不同的那些禮儀,那些事兒。
有關習俗的作文 10
山東濟南府以及緇博一帶的酥鍋。在那一帶,每年春節前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做一大鍋酥菜,俗稱“酥鍋”。主要是為了春節期間招待拜年走動的親戚,這道菜可是重頭戲,誰家的酥菜做得精致、好吃,那可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會在街坊鄰里廣為稱頌。
濟南民間有除夕夜登高祈福的`習俗,新春鐘聲敲響之際,很多市民都希望以登高的形式來表達對新年的祝愿,濟南人愛吃蒲菜的習俗由來以久,蒲菜是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大明湖的蒲菜,是濟南的美蔬,早已馳名國內。《濟南快覽》一局中記載說:“大明湖之蒲菜,其味似筍,遍植湖中,為北方數省植物萊類之珍品。”《山東通志、物產》稱蒲菜為“蒲筍”,是濟南人“日用蔬菜”之常品。蒲菜的吃法有:“奶湯蒲菜”、“鍋塌蒲菜”(涼碟)等。至于濟南人鐘愛的蒲菜燙面餃、蒲菜扁食等,也是人們喜愛的常食。凡品嘗過這些美味佳肴的,無不交口稱贊。
深秋賞紅葉,這是老濟南舊有的習俗。然而舊時交通不便,山路難行,紅葉谷離濟南市區三十多公里,紅葉再美,也只能深鎖山中,一般濟南人是看不到的。不過過去濟南人賞紅葉另有去處,近郊的龍洞、佛峪和千佛山上,就是人們常去的地方。
有關習俗的作文 11
由于各種原因,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的墳墓不在同一座山上。我曾祖父的墳墓在一座低矮青翠的小山上。從上到下,是一片竹林。踏上一些破碎的青石臺階,我們很快就到達了墳墓。墓的兩邊有草和野藤,墓上長著幾棵竹筍。我們為墳墓鋤草,清理墳墓上的枯木,祭奠祖先。曾祖母的墳墓在一座高山上,道路狹窄,雜草叢生。我媽跟我說,她奶奶是個很和藹可親的老人。她的'母親、兄弟和姐妹都在二十年前長大并去世.祭奠完祖先,我們下山了。
下山的時候我們邊走邊拔艾草,我媽說給我們包清明餃子吃。到了停車的地方,我們已經采了很多艾草,但是我的手在采艾草的時候被雜草割傷了,傷痕累累。
回到家,我們先用水煮艾,然后用冷水洗,切碎,再煮,然后用面粉端上來。完了之后,我也像爸媽一樣學會了一起包艾餃子。第一,我做了一只活潑的大耳朵大風扇的豬,很可愛。不到一分鐘,我就做了一只甜甜的小豬,肚子里有糖。然后我做了一只大公雞,因為皮薄餡多,所以被“撐起來了”。
這是快樂的一天,也是有意義的一天。
有關習俗的作文 1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其中也有些不可缺少的習俗和文化需要了解。
每年端午節都格外熱鬧,全家都會聚在一起,參加一個特別的活動——包粽子。
只見外婆手中拿著一束白白的絲線和粽葉擺到桌上,可一回頭白線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原來是淘氣的小貓把它當毛線團玩了,到處都是線,就像迷宮一樣,爬向大廳的各個角落。孩子們忙來幫忙,卻只有添亂。再看大廳的另一頭,已經進行的井然有序,包粽、添餡、收緊、纏線,一步步工程,一個個粽子魚貫而出。孩子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把粽葉交叉疊在手中,呈漏斗狀,然后往里面放上滿滿一勺米,再把佐料按在中間,使上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包攏,但它卻像不聽話的孩子一樣這里漏點,那里冒點。孩子們就像打地鼠一樣,玩得不易樂乎。粽子的餡也有很多,任你挑選,金燦燦的蛋黃;水靈靈的.紅棗;香噴噴的瘦肉,使人口水欲流三千尺。接著就是煮粽和食粽,一家人吃得其樂融融。
除了包粽子,端午節其實還有好多習俗,如驅瘴的掛艾草;驅毒鎮邪的點雄黃;經典隆重的賽龍舟……
只有我們傳承傳統節日習俗,才能留住這些美好的回憶,才能找回已漸漸消失的傳統文化,找回原本就屬于我們的那份精神。
有關習俗的作文 13
每地的春節習俗有所不同,如:北京的春節各家在大年三十晚不過十二點不能睡覺、鞭炮徹夜不絕;可壯族在春節期間要舉行對歌、打陀螺、跳舞、賽球等文體活動,可我們這卻又不一樣。
在春節期間壯族家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粽子用翠綠色的.粽葉包裹著。他們的粽子是較高貴的食品,最大的粽子重達一二十斤,味香堪稱一絕。可我們這里的粽子則小巧玲瓏,六七口就能吃完。我們的粽子里的糯米和棗子等煮熟后只見潔白如玉的珍珠米團里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棗,紅、白、綠三色相映襯,顯得十分艷麗,可壯族顧不得粽子的外貌,只顧粽子的味道。
我們的年夜飯一定要越少越好,夠吃就行了,代表明年有一個新的開始。壯族與我們恰恰相反,他們的米飯煮的越多越好,象征富裕。我們在元宵節時要吃元宵,寓意著來年團團圓圓。
壯族在除夕要蒸制扣肉、粉蒸肉、叉燒肉等。我們要熬甜湯,期盼生活甜甜蜜蜜;我們要親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兒可以收到紅包。
一眨眼,孩子們要去上學了,大人們也該上班去了,店鋪都開了門,但不可以拖地哦,聽說是要保留住去年的財氣。
不同地域的節日習俗真是千奇百怪啊。
有關習俗的作文 14
今天是農歷臘月二十四,俗稱“祭灶”,也叫“過小年”。
媽媽一下班回到家就開始忙起來,和面、倒油、切蔥花,準備著烙祭灶火燒。這是我們這里過小年的習俗喔,媽媽一邊烙饃,一邊給我講著祭灶的來歷,還說“十八干糧有數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給灶王爺準備十八個火燒,有咸的,有甜的,還有灶糖,送給灶王爺上天路上的干糧,灶王爺吃了灶糖,就會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讓玉帝對人間充滿希望,保平安。其實,這一切都是人們的美好愿望,希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媽媽做的食物,味道聞起來總是那么清香可口,要不是這個是有用的.東西,我自己都想拿著這個吃去了,當然,我們是不會吃這個的,因為這個是要給灶王爺的嘛。
等媽媽烙好饃,爸爸放起了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媽媽把灶王像點燃了,灶王爺上天稟報玉帝了。俗話說“過了祭灶,新年就要到”,送走了灶王爺,新的一年馬上就要來到了。
之后,媽媽又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味道也是特別的香,聞到這些菜肴的味道,我覺得十分饞,吃了很多很多菜,家里到處都是我們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這個小年真的過得很快樂啊!
有關習俗的作文 15
中國結其實是一種古老的編織藝術,由一根根五顏六色的絲線編織而成的,它做為一種裝飾藝術,始于唐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并有著豐富的內涵,如:如意結代表吉慶有余,雙魚結代表年年有余等。
我家有一個紅紅的吉祥結。吉祥結的下面有一個看色的大瓷珠,上面畫著一枝玫瑰花和一只綠色的小蜻蜓,栩栩如生,甚是好看。在藍色瓷珠的下面有兩條長長的流蘇,讓人感到非常飄逸。
吉祥結還有著人們美好的愿望。“吉”為美好、有利。而“祥”為富善之意。吉祥結有七個“小耳朵”,又叫“七圓結”。它的編織方法十分簡單,具體如下:首先,用一根彩色的'絲線擺成雙十字,然后將十字最下面的兩個絲線的頭都壓在其右面的線上,以此類推,十字的四個頭都壓在旁邊的線上,將伸出的絲線頭一拉,即可。按此方法重復一次,最后再將絲線調整一下,一個吉祥結就完工了。
人們為什么喜歡中國結呢?因為中國結代表著吉祥、美好的祝愿。人們在過年、結婚等都要買中國結,來表達人們希望大吉大利,幸福美滿的心愿。
有關習俗的作文 16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
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有關習俗的作文 17
春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臘月二十四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為春節的到來做準備了,這一天人們打掃衛生。根據《呂氏春秋》的記載,在堯舜禹時期就有春節掃尖的風俗習慣了。此外,掃尖還有除舊布新的含義。
春節時,人們都有放鞭炮的習慣。據說是因為有個叫“夕”的妖怪會在三十這天晚上來搗亂。后來人們在無意間發現燃燒竹子發出的爆炸聲可以嚇跑夕,于是有了除夕的放煙花的習慣。過年的期間,人們還會在自家門上貼春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曾下令過年期間要在自家門上帖春聯以示慶賀。最初春聯是為了趕走“年”這頭妖怪,隨著時間的推移,春聯的形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人們已經把桃木換成了紙,紅色有吉祥、辟邪的意思。年三十還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外形酷似元寶代表著財富,其中的各種餡又有著不同的寓意。吃過年夜飯,一家人會團聚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聊著這一年里發生的事,直到過了十二點才散去,各自回房睡覺,這是守歲跨年的習俗。春節還有發壓歲錢、貼年畫、舞龍舞獅等習俗,這些都表達著對節日的慶祝,希望新的一年里能萬事如意的美好祈求。
春節的這些習俗使得這個傳統佳節變得更加富有魅力,讓每個中國人都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
有關習俗的作文 18
不盡我們漢族有節日習俗,我們中國的蒙古族也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節日習俗。
蒙古族的新年也和我們一樣,很繁忙,農歷正月,大家都會穿新衣,互相拜賀,獻哈達、送禮品等,與此同時,你也會收到相應的禮品。
蒙古族的一年一度達慕大會也非常的莊重,這好比是傳統的體育比賽大會,多半是在每年七、八月,這個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的。人數繁多,可達十多萬人,那達慕大會起碼要舉行7——10天,在會上蒙古族的一些強悍的人會進行摔跤、賽馬、射箭。這三項比賽是蒙古族最為重視的三項比賽。蒙古族的摔跤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摔跤比賽時,他們也有固定的`服裝,他們比賽是用淘汰制的方式,決出冠軍、亞軍、和第三名,分別授予榮譽稱號和獎品。賽馬分兩種:快馬賽和走馬賽、射箭則是蒙古族很古老的項目,也分兩種:騎射和步射兩種。他們的比賽也很公平,無論是哪一個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比賽,名額不限,想參加就可以參加,不過想要參加比賽,要先背熟規則,蒙古族的比賽和我們一樣,也是有規則的,如果犯規了,就要被淘汰。
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鮮花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習俗。
有關習俗的作文 19
今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之前,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勤勞的奶奶媽媽們在家里把粽葉洗凈,糯米浸泡過后,再放上鹽和醬油進行攪拌,豬肉切成一條條的'放在醬油里浸個一天,等入味了,就開始了包粽子。糯米被她們的巧手包裹在了碧綠的粽葉里,然后用細細的裹緊。這時,我們小孩子早把大鍋里的水燒開了,大人們把粽子放下去,用大火煮。等到那大鍋里的水變得油綠油綠的咕嘟咕嘟地直冒泡,伴隨著粽子誘人的清香撲入鼻中,粽子就煮熟了。
如果有小孩子的人家,大人們會采來艾葉和一些說不上名稱的植物,放進鍋里煎成湯給孩子泡澡,聽說這樣能給小孩子排毒,還不怕被蚊蟲叮咬。我小的時候就洗過這樣的澡。洗完了澡,大人們給小孩子的手腕上綁上五色線,這五色線是寓意保平安的。小的時候我覺得挺好看的,綁上去之后就不舍得解開。現在漸漸長大了,怕被同伴們笑話,也就不肯綁了。
包粽子,吃粽子,洗艾葉澡,這就是我們端午節的習俗。
有關習俗的作文 20
今天是元宵佳節,早上媽媽我們一起到超市買了好多元宵,我對媽媽說我想學煮元宵,媽媽就給我講了煮元宵的方法,我認真地記住每個步驟,大顯身手的時刻到了。
我按照媽媽給我說的方法,先把鍋里的水燒開,然后我小心翼翼地順著鍋邊把元宵放了進去,不過,還是有幾滴熱水濺到了我的.手上,下次一定要更小心些。我又用勺子按順時針的方向攪了二圈,媽媽說這是不讓元宵粘著鍋底。然后我蓋上鍋蓋,過了一會兒,我打開鍋看到元宵都漂了上來,像一群調皮的小孩兒你追我,我追你。我把火關小了一點兒,它們就安靜了許多,只是偶爾翻一個跟斗。過了幾分鐘,元宵變得又鼓又圓,媽媽說,這是元宵熟了,可以吃了。
我把元宵先給媽媽盛了一碗,媽媽直夸我,吃著自己煮的元宵心里樂滋滋的,希望我們家的生活在新的一年也像元宵一樣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有關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立夏習俗的作文04-13
有關家鄉習俗作文01-15
有關家鄉習俗作文02-18
以習俗有關的作文(精選65篇)04-19
有關習俗的作文(精選38篇)05-24
有關習俗的作文九篇09-04
有關習俗的作文5篇09-13
有關習俗的作文三篇06-09
有關節日習俗作文06-22
有關習俗的作文五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