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家鄉的習俗作文四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習俗作文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1
為準備普通話測試,在圖書館找書,意外地在一本書上能看到我們家鄉的風俗,真的很驚訝也很高興,要知道翁源是多么小的一塊土地呀。
我以為會有挺多地方提到家鄉的,就把書借回來一頁一頁地翻,誰知道才只有三處,具體如下:
在翁源這個地方,是在年二十四日祭灶神的。把灶君——用瓦別成U字形,兩邊插上蠟燭,中間點上香,上面貼上“司命灶君之神位”,清洗干凈后放在灶壁上,晚上用香燭供奉,還有一個名字叫“灶君上天”。
在翁源,除夕飯后還要用柑葉泡水洗身,洗后周身都有余香,使人薰醉。
除夕夜,在翁源不但不能熄燈,尤其是女子房內的燈更要燃著。倘若油干了,也要在深夜爬起來加油。如果燈一下子熄滅了,則被認為是極不祥之事。這樣日夜挑燈,要一直到初四才止。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三明大田,在這里有一個傳統節日,那就是“迎靈相尊王”活動,五年一次,周期比奧運還長,吸引媒體之盛,熱鬧之極,人們興奮之至尤其令我無法忘懷!
盼望中,迎尊王活動在人們的期盼中慢慢的到來了。活動開始前,大家都在靈相尊王廟前集中準備,正裝待發,那種專注,似乎隨時等待神的召喚。首先吸引人們眼球的是樂隊和舞獅隊,接著十里八鄉的人都慢慢趕到了,四處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盼著尊王起身的時刻。尊王共三位,每位尊王的靈位都有兩名壯士前后抬著,隨著20發手提火炮的鳴放,活動開始了。整個隊伍行進時,是由火炮隊帶頭的,每過一地,他們都會鳴放,以為著驅魔趕鬼。緊跟在火炮隊后面的是一百多名兒童組成的紅旗方陣,里邊最小的兒童只有四、五歲,最大的也不過八、九歲。每次,紅旗方陣往往成為孩子們最揪心的,最搶手的活動。因為大人們認為,為靈相尊王拿紅旗可以保平安,而且有不累,又鍛煉孩子筋骨。接下來是七架“鐵機”,之所以叫“鐵機”呢,是因為整個架子的很多部分都是由鐵組成的“機器”。這些鐵機先是用在下方搭起一個立方體的空心木架,再用鐵在木架上方搭制簡易的椅子,然后讓一個兩三歲大的孩子坐在上面,再在周圍以花朵修飾。鐵機被人們抬肩膀上行走,上面坐著的孩子離地面就足有4、5高,所以這就特別需要一些膽子大的孩子,不然孩子受怕后的啼哭可就影響這還了的氣氛了。
鐵機后邊緊跟著樂隊,在那最熱鬧的時刻,往往是他們將氣氛推向最高潮。接著是舞獅隊。要說這些舞獅子,那是相當的有意思。共由兩種獅子組成,一種是布獅子,一種是獅子身由布做的,而頭確實由大平木頭鏤刻而成,這些巧奪天工的民間手藝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傳承。“獅子”里藏兩個人,正如大多數人所知道的,一個人負責舞獅子頭,一個人彎腰配合前面的人做“獅尾”。再就是金鼓隊,共20個人,一根兩頭漆紅,中間漆黑的大棍做擔,一頭綁著紅毯子,以示喜慶,另一頭掛著金鼓,整個金鼓隊一起敲著相同的節奏,總能吸引旁觀者的許多注目。
尾隨金鼓隊后的是三位菩薩的神像了,每一位菩薩的神像都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轎子里,由兩名虔誠的教徒前后抬著。
整個行進隊伍有好幾百米長。它們從靈相尊王廟出發,環繞村子的每個角落,“靈相尊王”經過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出來恭迎,全家老小先是朝三位尊王恭敬地叩拜三下,在鳴放鞭炮,響聲震天,村子里的鞭炮聲此起彼伏。隊伍每到一個祖祠都會停下,把尊王們的轎子齊放一塊,許多村民邊蜂擁而至,燒香祈福,鳴放鞭炮,熱鬧至極。這時舞獅隊、樂隊、花鼓隊也會在也會在祖祠里,各就各位表演精彩的舞獅等節目,圍觀的群眾每每達到幾堵墻那么厚,里三層,外三層,真是水泄不通。精彩的“人獅對打”“雙獅對斗”……更是引起歡呼陣陣!
整個隊伍在村子里的環繞,速度較為緩慢,因為在這個南方村莊,大大小小的橋梁還真不在少數。隊伍在橋上的行進可謂小心翼翼,特別是舞獅隊,總是左探深右探淺,謹慎異常。因為獅子怕水!最驚險的是村子里有一座距水30米高的橋,隊伍經過這個橋時,舞獅的人要被繩子綁著,從橋上被吊到水面。這種場面在淳樸的農村也可謂驚險壯觀了!
鄭重其事的“尊王”游行在白天。到了晚上,村民們會請來戲班,演社戲,要知道,在農村,看戲可是最好的娛樂休閑方式,所以整個戲場座無虛席,見縫插針,連行進都有困難,知道半夜才會散場。
為期兩天的“迎靈相尊王”活動告一段落了。興奮之余,我也有很多感想。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尊王游行活動。解放初,我們的傳統文化一度招致破壞,許多風俗民俗不再,而如今有繁榮起來。其中的每個細節都足以讓人神游古國。這是“新農村建設”的碩果,體現了農村物質建設,精神建設的新風貌。在尊王活動中村委干部團結合作,分工負責,是活動圓滿成功,獲得了《三明日報》等媒體的`極大好評。也是村民兼加強了了解,加強了團結,相處更加和諧了。村干部的辦事能力也得到體現和提高。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延續了傳統文化。真是一句多得呀!
但愿這喜慶的氛圍隨時間發酵,越釀越醇,越釀越香!揭開紅布蓋,醉的春風楊柳酣眼不欲醒。也愿祖國各地的風俗文化都能很好的復活于人民生活中!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3
外婆家在宜興,那里過年家家戶戶除了買上瓜子、花生、糖果等等各種年貨以外,還有用糯米面包團子的傳統習俗,新年吃團子,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
今天是除夕,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想和外公外婆一起包團子過新年。吃完早飯,外公外婆就開始忙活起來了,外婆負責剁肉餡、青菜餡、蘿卜絲餡,還要煮紅豆做豆沙餡。外公的任務是和面,他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放進盆里,倒入熱水后,使勁地揉成一個大面團,然后再搓成一個個乒乓球大小的小面團。還有一部分面粉是用事先準備好的艾葉汁去和,雪白的面粉很快成了草綠色,外公說這是要做豆沙餡的青團。兩人配合多年,顯得非常默契,外婆把各種餡料拌好了,外公也正好把糯米粉都拿捏成了白的和綠的小面團。
開始包團子了,我也躍躍欲試,想一起參與進來。征得外婆的同意后,我說干就干,洗干凈手,卷起袖子,加入包團子的隊伍。我照著外婆包團子的方法和步驟慢慢地學起來。首先把小面團搓圓了,再用手把面團捏成圓圓的、扁扁的小碗狀,接著放入一勺菜餡,輕輕地把小面碗在掌中一邊旋轉一邊用右手封好口,捏緊,捏尖,菜餡都被包進面里,一個圓圓的團子就包好了。外婆為了區別菜餡的不同,還會在蘿卜絲肉餡的尖頂上捏個小凹槽。我也學著捏一下,做個記號。看到自己的成果,我高興極了。在大人們的鼓勵下,我又繼續嘗試包了幾個團子,還用同樣的方法包了一些豆沙餡的青團。外公把我們包好的團子排在蒸籠里,放到灶上去蒸。我焦急地在灶臺邊轉了十多分鐘,熱氣騰騰的團子終于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香噴噴的團子吃起來,又粘又糯,還有菜和肉的鮮香,味道好極了。外公外婆也都夸獎我的“手藝”不錯。
寶馬騰飛迎福至,靈羊起舞報春來。新年即將來臨,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做著美味的團子,過個團圓年,其樂融融,真是開心。
家鄉的習俗作文 篇4
近日,翻書看到“遠庖廚者,君子也;近庖廚者,小人也”之類的話語,不免想起家鄉殺生的風俗。
每年七月初九,各家各戶都要宰雞殺鴨,據說是供奉七月初七天河相聚的牛郎織女。至于日期為何編偏選在七月初九,誰也說不出個緣由來。
七月初八晚上,老媽就開始著手為第二天的供奉作準備,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宰雞殺鴨。雞鴨被抓進廚房,大概它們也知道命不久矣,都拼命作出諸多無謂的掙扎。人在屋內聽到它們此起彼落的絕命之唱,不禁側隱之心頓生;但一想到“酒釀鴨”、“鹽焗雞”的美味,便也心境安然。可憐的祭品壽終卻不能安寢!它們還得進水鍋,下油鍋,制作成供遠厄廚者食用的佳肴。
由此可見,殺生,名為供奉之用,實為食補之舉;殺生者,名為庖廚者,實為遠庖廚之人。可是,庖廚者常成箭靶。受眾人指責,罪過!罪過!成為“小人”;遠庖廚者嘛,則贊有佛祖心腸,善哉!善哉,譽為“君子”。至于“君子”亦吃肉一事,人們似乎視而不見。這就猶如勸戒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卻忽略了屠夫只不過為那些吃肉的遠厄廚君子殺生而已,充其量只是幫兇,不是主謀。這其中,大概就是真小人與偽君子之別吧。
【【精華】家鄉的習俗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精華】家鄉的習俗作文八篇01-13
【精華】家鄉的習俗作文4篇12-30
【精華】家鄉的習俗作文三篇11-27
【精華】家鄉習俗作文6篇01-18
【精華】家鄉習俗作文五篇01-04
【精華】家鄉習俗作文8篇01-02
【精華】家鄉習俗作文三篇11-06
【精華】家鄉習俗作文9篇11-01
【精華】春節家鄉習俗作文3篇01-19
【精華】家鄉春節習俗作文9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