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大暑節氣簡介

時間:2022-07-27 16:00:44 習俗 我要投稿

大暑節氣簡介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暑節氣簡介,參考一下。

大暑節氣簡介

  大暑節氣簡介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大暑是什么時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大暑節氣影響

  根據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后期天氣的農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后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在炎熱少雨季節,滴雨似黃金。蘇、浙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如大暑前后出現陰雨,則預示以后雨水多。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拓展內容

  大暑節氣的由來

  大暑(Great heat),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正值二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大暑經常出現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氣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干支歷未月的下半月;到達時間在公歷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120°時。但在農歷上的具體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農歷是陰陽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通緯·孝經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節氣代表什么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通常表示天氣酷熱,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來到了。每年公歷7月22日或23日,太陽運行到黃經120度時為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

  大暑飲食宜清淡

  夏季飲食宜清淡,可多吃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此外,要多開窗通風,多飲水,增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有助于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活力。還應多食新鮮蔬菜及瓜果,需注意洗凈削皮或淡鹽水浸泡后食用。成人每日最好保持7個小時以上的高質量睡眠,避免長期在“空調屋”中休息。

  當心中暑 小心防曬

  適量進行有氧運動,可補充能量、調暢氣血、養護陽氣,有助于加快身體的新陳代謝,保持年輕態。需要注意的是,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陽光對皮膚的直射,防止中暑發生。

  貼心提示:很多人喜歡以喝冷水,吃冰棍等方式消暑降溫,這反而太寒涼,非但不能降火,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傷害。消暑切勿吃太寒涼,當心物極必反。

  大暑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后”,“大暑大雨,百日見霜”,“大暑展秋風,秋后熱到狂”。而與農業有關的諺語有“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無酷熱,五谷多不結”這說明沒有大暑的強光酷熱,莊稼是不會有好收成的。

  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見日頭,大暑曬開石頭。

  小暑大暑不熱,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無酷熱,五谷多不結。

  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

  大暑大雨,百日見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風,秋后熱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東風,大暑怕紅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大暑節氣飲食養生

  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北半球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南半球在每年1月20~21日之間,太陽位于黃經120°。大暑期間,漢族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

  大暑時節的膳食原則

  暑天,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著名醫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醫藥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藥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藥物,配制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大暑養生飲食要點

  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

  1、養生煲湯

  養生煲湯有許多種,比如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可做做冬食去寒夏食解熱之功效的烏魚蛋湯;還可做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鴨血羹等都是您夏季養生食補的最佳選擇。

  2、飲水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于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引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較多的引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3、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

  4、增加清熱解暑

  綠豆湯是我國漢族民間傳統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虛寒及體質虛弱者均可放心食用。

  5、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

  大暑飲食養生食譜

  1、薏米小豆粥

  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制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同煮成粥.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適用于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2、橘皮茶

  原料: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后代茶飲.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3、香荷飲

  香薷10克,荷葉10克(或鮮荷葉30克),陳皮10克,薄荷5克,先將香薷、荷葉、陳皮三味藥煎煮30分鐘,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即可,服用時可加適量白糖調味,代茶飲,具有消暑理氣、祛濕解表的功效.

  北方大暑節氣傳統食物

  北方在大暑的習俗就是吃面條、餃子、雞蛋,北京俗語為“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同時各地也因地制宜,略有不同。例如作為面食大省的山西,就吃涼面、剪刀面。在河南,人們則吃燴面。此外還有一些獨特的風俗。

  1、流行“貼伏膘”

  大暑來臨前后是一年中最熱、農作物生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既為酷熱節令,在三伏天熱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將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面條、餃子、雞蛋等,北京俗語為“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北京人還會做冰鎮酸梅湯沿街叫賣。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面食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伏日吃面這一飲食習慣,據史書上記載,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以前人生活條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入伏的時候正好剛收完麥子,吃餃子就是改善生活了。二伏天吃熱湯面可以讓人們身上發汗,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而三伏天吃烙餅和雞蛋則是讓人們趁著農閑補充營養,強壯體魄去迎接秋天的收獲。

  2、喝蓮子湯

  明清以來,伏日最盛行吃蓮子湯。據《帝京歲時記勝》載:“六月盛暑,食飲最喜清新。京師蓮食者二;內河者嫩而鮮,宜承露,食之益壽;外河堅而實,宜干用。”《清稗類鈔》也說:“京師夏日……鮮蓮子之類,雜置小冰塊于中”宴客。

  中醫學認為,蓮子性味甘平,有補脾澀腸,養心益腎的功用。夏日常飲蓮子湯,能補中強志,養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輕身益氣,令人強健。夏日飲蓮子湯益壽是有科學道理的。

  先把蓮子去蕊,然后放到水中浸泡一個小時;其間把銀耳撕碎洗干凈,然后用清水沖泡一會兒;取一鍋,加適量水,放入銀耳、蓮子一起燉兩個小時,直至湯色變成透明色的,加入適當的冰糖就可以了。

  3、“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地的羊肉湯館“喝暑羊”。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地的農事、氣候有關。

  棗莊是有名的麥產區。入伏之時,正是麥收結束,新面上市。是一個短暫的農閑期。夏收初過,人已疲憊,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農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個新麥饃饃。狠狠心,殺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閨女接回來,帶著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麥饃饃,喝羊肉湯。你家閨女接回來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饃饃,也殺只羊,也把閨女接回來,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營養學家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認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延伸: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

  大暑節氣后要熱多少天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大暑期間之所以這么炎熱,首先是因為在這段時間里,南京經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酷暑,降水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于夜間散發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

  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熱死泥鰍”“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

  緊跟大暑節氣后的是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的立秋節氣。“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是立秋之后還有秋老虎,此時也非常的熱。

  隨著大暑的到來,7月23日三伏天的中伏也將接踵而至。今年的“中伏”有20天的時間。末伏為10天,再加上秋老虎,預計到八月底天氣才開始轉涼。

  大暑含義

  “大暑”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2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這時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禾到大暑日夜黃”,對我國種植雙季稻的地區來說,一年中最緊張、最艱苦、頂烈日戰高溫的“雙搶”戰斗已拉開了序幕。俗話說:“早稻搶日,晚稻搶時”、“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籮”,適時收獲早稻,不僅可減少后期風雨造成的危害,確保豐產豐收,而且可使雙晚適時栽插,爭取足夠的生長期。要根據天氣的變化,靈活安排,晴天多割,陰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雙晚,最遲不能遲過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磚”,酷暑盛夏,水分蒸發特別快,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長的作物對水分的要求更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鈴期葉面積達一生中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間土壤濕度占田間持水量在70%~80%為,低于60%就會受旱而導致落花落鈴,必須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溫時進行,以免土壤溫度變化過于劇烈而加重蕾鈴脫落。大豆開花結莢也正是需水臨界期,對缺水的反應十分敏感。農諺說:“大豆開花,溝里摸蝦”,出現旱象應及時澆灌。

  黃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節孕穗,即將抽雄,是產量形成最關鍵的時期,要嚴防“卡脖旱”的危害。

  “稻在田里熱了笑,人在屋里熱了跳。”盛夏高溫對農作物生長十分有利,但對人們的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卻有著明顯的不良影響。一般來說,在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氣溫達37℃以上的酷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數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當。全國聞名的長江沿岸三大火爐城市南京、武漢和重慶,平均每年炎熱日就有17~34天之多,酷熱日也有3~14天。其實,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很多,如安慶、九江、萬縣等,其中江西的貴溪、湖南的衡陽、四川的開縣等地全年平均炎熱日都在40天以上,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是一個大“火爐”,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尤其顯得重要。另外,夏季多種作物害蟲活躍,在高溫下施藥防治更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避免發生中毒事故。

  暑是炎熱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

  一般說來,大暑節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大暑前后氣溫高本是氣候正常的表現,因為較高的氣溫有利于大春作物揚花灌漿,但是氣溫過高,農作物生長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結實率明顯下降。華南西部入伏后,光、熱、水都處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為促進,形成對大春作物生長的良好氣候條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澇。華南東部這時高溫長照卻往往與少雨相伴出現,不僅會限制光熱優勢的發揮,還會加劇伏旱對大春作物的不利影響,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還應該根據華南東部的氣候特點,改進作物栽培措施,以趨利避害。

  大暑節氣養生攻略

  飲食把握三原則

  第一,多吃些燥濕健脾的食物。大暑時節,除了炎熱外,還會出現多雨或陰雨綿綿的天氣,氣候表現特點以潮濕悶熱為主,所以從傳統養生學的角度講,特別要注意對“暑濕”的預防。暑濕侵害人體可出現胸膈滿悶、飲食無味、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癥狀,所以應以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方法進行預防或治療。

  第二,益氣養陰的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分外,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的食品以增強體質,使濕熱之邪無隙可乘。但所選食物一定要清淡,不可過于滋膩,否則極易礙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百合粥、菊花粥等都是夏日的進補佳品,可根據個人口味選用。

  第三,蛋白質供給需充足。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100~120克為宜。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夏季的肉食以雞肉、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為首選。大暑養生講究“就涼避暑”,但天氣熱,胃口差,身體抵抗力也會降低。粗糧不但營養豐富,而且蕎麥、玉米等都是涼性或溫補的食物,夏天吃正合適。

  大暑調養講究四方面

  1、精神調養

  注重“心靜”,保持心情平和。

  2、起居調養

  大暑暑濕交蒸,避免烈日下暴曬,預防中暑;避免汗出后即吹冷風,寒邪侵襲而出現感冒、關節疼痛等疾病;注意休息,適當午睡,保持精神充沛和心情舒暢。

  3、運動調養

  可以選擇早晨或傍晚在河邊、花園里進行低強度運動,如瑜伽、散步等,避免運動后大汗淋漓。有一點大家要記住了:運動中科學補水必不可少的。

  4、飲食調養

  宜進食溫軟食物,切忌任性進食寒冷食物、不知饑飽,可多喝熱米湯、熱粥、綠豆湯等養胃生津,益氣消暑。

  大暑做什么運動好

  一是提倡旅游

  大暑時節旅游的主要目的是消夏避暑,根據此原則,大暑天旅游的目的地應是海濱和山區。

  首先是二者的氣溫相對較低;海濱氣候又稱海洋氣候,大暑天里內陸已是烈日炎炎,但海濱卻涼風習習。山地氣候的特點是氣溫較低,但晝夜溫差大,其次是海濱與山區的環境宜人:生活在海邊的人會感到風向在一晝夜里會呈現有規律的變化。

  二是最好游泳

  大暑時節參加體育鍛煉,最好的項目莫過于游泳了。驕陽似火,熱風撲面,還是游泳最舒服,既鍛煉了身體,又可祛暑消夏。

  首先,游泳能提高人的呼吸系統的功能。還有,游泳能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高,工作后若到水中游泳片刻,不管是誰,皆會感到精神振奮,疲勞消失,周身輕快。

  三是玩健身球

  健身球,又叫保定鐵球。此運動能調和氣血、舒筋健骨、強壯內臟、健腦益智,且運動量小,不受場地、氣候的限制,故適宜大暑天練習。

  四是釣魚

  釣魚不僅在于獲魚,更在于怡養性情,增益身心,過去許多文人名士把“煙波垂釣”視為文雅活動。相傳,輔佐周文王打天下的姜子牙,曾垂釣于渭水之濱。

  為什么大暑節氣是一年中最熱

  近地球表面的熱量主要來源于太陽,每年從夏至開始,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間晝夜時差較大,白天時間13個小時,夜間11個小時,時差達2小時。由于夏季白天長、夜晚時間短,白天獲取的熱量比夜間向外輻射的熱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氣溫積累會越來越大,以至在大暑節氣期間氣溫累積達到最大值。

  正是因為太陽高度角和熱量收支兩方面的原因,導致大暑期間成為我國一年之中氣溫最高的時候。

  大暑飲食攻略

  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費供應伏茶時間一般從農歷六月初到八月末。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冬瓜荷葉湯

  在廣東每逢大暑小暑、三伏天民間都愛用冬瓜荷葉煲湯。冬瓜是盛夏時最常用的瓜蔬之一,它清甜、瓜肉厚,且水分多。中醫認為它有消暑濕、養胃液、滌穢、消癰、行水、消腫之功;而荷葉為藕的長在水面上的塊葉,中醫認為它性涼味甘、淡,有清熱、涼血、散瘀的功效,干荷葉為藥用,鮮荷葉多為湯羹佳肴之用。因為它洋溢著一股清鮮的香荷氣味,特別有清熱解暑祛滯的作用。

【大暑節氣簡介】相關文章:

關于大暑節氣作文:大暑簡介08-01

大暑節氣的由來07-17

節氣大暑的諺語05-19

大暑節氣諺語05-26

大暑節氣的諺語05-26

描寫大暑節氣的作文:大暑農事08-01

描寫大暑節氣的作文:大暑農事08-01

描寫大暑節氣的作文10-21

大暑節氣物候的諺語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