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年作文12篇[合集]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舌尖上的新年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1
時光就像歡快奔跑的小狗,很快就跑到了年尾。每到過年的時候,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大年初一,我和哥哥去外公家拜年。叮咚,叮咚!外公打開門,小黃狗搖著土黃色的尾巴特別激動地迎接我,繞著我的'褲腳轉了好幾圈,好像在對我說:“新年好!新年好!”
外公的家里堆滿了年貨,各種水果、炒貨和海鮮,還有各種保健品呢,琳瑯滿目,簡直就像個小商場。舅舅、舅媽、姨媽們都坐在沙發上,有的一邊嗑瓜子,一邊看電視;有的一邊聊天,一邊吃水果,好不熱鬧啊!大家看到我來,都高興地招呼我:“圓圓來了啊!來來來,快來拿壓歲錢。”還沒等我回過神,我懷里已經塞滿了一個又一個紅包。哈哈,我感覺我發財了!
突然,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噢,原來是外公為我們燒了滿滿一桌子豐盛的菜肴,有魚有蝦有肉有菜,色香味俱全,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一家人都坐下來,團團圓圓的正好一大桌,大人們舉起酒杯,小朋友們也拿起橙汁,互相祝福新年快樂。
過年真好,大家都可以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我們都來給外公外婆拜年,瞧他們倆,樂得嘴都合不攏了。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2
元旦已過,春節將至。在這又一個年關歲末之際,又一次辭舊迎新之時,盡管忙忙碌碌,但人們已紛紛做好歸家的準備,或開啟搶票模式,或整裝待發自駕遠途,一切的一切,都因孩子的笑臉在召喚,父母的雙眸在期盼,家鄉的味道在召喚,思鄉的情緒在爆發。回家過年已經成為大多數人鐵打不變的年度大事。春節回家,在與留守孩子團聚,與獨居父母小酌,話家常,聊瑣事,享親情的同時,還離不開舉杯換盞,觥籌交錯。吃什么,如何吃,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雖然在年味正日漸減淡的當下,吃,僅僅成了一種填飽肚子的形式,但在孩子們、父母們看來,其意義仍然不可小覷。
應景于新年假日上映的《舌尖上的新年》無疑將這種儀式感提升到極致,而且重形式更重內容的鄉食鄉味的背后,卻是對傳統的承襲,對家鄉的抒懷,對親人的思念,對鄉土的眷戀,它寄托著裊裊鄉思,承載著屢屢鄉情,伴隨著那色香味俱全的鄉食鄉味,渾不覺的就綴滿心房,加速了人們歸鄉的情緒,成為勾連父母與孩子,孩子與父母間的親情橋梁。吃什么已然不重要,怎么吃也不再成為話題,因為,這鄉食鄉味中已浸滿了濃濃的鄉思與鄉情。
《舌尖上的新年》之于我不僅僅是打開了味蕾,勾起了饞欲這么簡單,從那一張張高清極清近景鏡頭中,我不僅體會到了溢出銀幕彌漫影院的香食香味,更感受到了濃香肆意的鄉食鄉味。尤其是重慶那老兩口,為過節準備殺豬飯的場景,更把我的思緒帶回到童年時光,閃回于鄉思鄉情。
我的父母雖然從重慶老家支邊來到新疆已經半個多世紀,但渝鄉口音依舊正宗。所以,當《舌尖上的新年》來自重慶的老兩口操著地道的重慶話擺著關于殺豬飯的龍門陣的時候,那種親切感對我來說油然而生。而捉豬、殺豬,把豬肉做成老臘肉的過程亦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我年少的時候就對這過程耳熟能詳,并親自操刀過數次。說陌生是因為,如今過年置辦年貨已經不用再自己殺豬,老臘肉的.熏制也因各種因素被放棄。但無論如何,鄉食鄉味卻沒有變。
當年,我一直以為,爸爸媽媽這種做殺豬年飯只是因為家鄉的習慣。后來才漸漸明白,這其中更多的其實還是對鄉食鄉味,鄉思鄉情的寄托與抒懷。而今,當我在《舌尖上的新年》中看到這對重慶老夫婦用鄉土濃郁的殺豬飯等待孩子們一個個歸鄉團聚的情景后,我更是深深體會到爸爸媽媽當年對我們兄弟姐妹數人望眼欲穿的感覺。
幾年前,我的父母已經過世。再早十數年,由于父母身體已經老化,殺豬飯也日漸減少。孩提時代所見的抓豬,殺豬,燙豬、刮豬,吹豬,洗豬腸,剁豬肉,制臘肉,烹咸肉腌肉也漸成回憶。不過,隨著父母的故去,隨著與兄弟姐妹團聚的越來越少,這回憶也變的越來越模糊。而《舌尖上的新年》在打開我的味蕾,勾起我的饞欲的同時,更解封了我的這一段段有關年飯的記憶,鄉食鄉味中,浸潤溢滿的全是鄉思鄉情。過年回家,我已經做好了準備,你呢?!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3
年來了,年味濃了。
除夕將近,家中便已做好了迎新的準備。一進家門,準能聞到陽臺上掛著的臘肉的香味。近觀,一根根泛著紅里透黑的色澤,顯然已經成熟,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干香的氣息,讓人垂涎欲滴,真想咬上一口。
終于盼來了除夕。年夜飯之前的一兩個小時,爺爺奶奶就已經在廚房間忙碌起來。不一會兒,飯菜的味道已充滿了客廳的每一個角落,填滿了每一寸空氣中。六點整,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平時吃慣了雞鴨魚肉,我對蔬菜還是情有獨鐘。我的眼前是一盤“菜娃娃”,她們渾身散發著翠綠的光澤,清新可人,周圍還點綴著幾塊白中微黃的豆腐,看上去素潔、淡雅,真可謂“一清二白”。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顆“菜娃娃”,脆脆的,還帶點甜味。雖然沒有大魚大肉的“重口味”,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時,一盆熱氣騰騰的'糯米糕端了上來。我夾了一塊,輕輕一咬,黏黏的、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熱乎乎的,一直暖到我的心底,溫潤著我的心房。散發著淡淡香味的糕,在屋里飄撒開來,潤酥了大家。糕即為“高”,寓意步步高升,這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是對新年的美好祝愿。
今晚的“重頭戲”羊肉終于登場了。燈光下,肥嘟嘟的羊肉泛著點點亮光,是那樣誘人,搭配著幾顆碧綠的香菜,煞是好看。奶奶說,這是鄉下二姨婆家自己養的,絕對好吃。要知道,我們海門的山羊肉可是聞名遐邇的。說時遲那時快,我瞄準一塊羊肉,果斷下手。頓時,鮮美的肉汁充斥于口腔中,肥而不膩,酥而不軟,剛剛好,很有嚼勁。一塊下肚,還意猶未盡。奶奶在旁邊還一個勁地催著我多吃幾塊。我知道,奶奶把她的愛都盛在了這滿滿的一碗羊肉中。
年夜飯中,還少不了餛飩。雖然平時也吃,但過年的味道不一樣。這不,這幾個餛飩在奶奶秘制的湯料里是那樣的飽滿可人。一個個就像是金元寶,象征著新的一年財源滾滾。我夾起一個,滑溜溜的,晶瑩剔透,一口吞下。咦,怎么是甜的?原來我吃到了一個糖粉餡的。奶奶說這可是個好兆頭。我瞇著眼砸吧著嘴,糖甜到了我的心里,年也鉆進了我的心里。
年年過年,總少不了美食。包子、年糕、花生、糖果……這些雖然平時也吃,但唯有到了過年,才感覺到有年的味道。當代社會,人們越發忙碌,但每每與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才能體會出濃濃的年味,給人以年的記憶。
新年,藏在舌尖,更藏在心底!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4
濃濃年味,在于歸鄉心切,在于歡聚一堂,更在于舌尖上的美味。所以,新年通常會從一片霧氣中脫穎而出。從農歷臘月開始,整整半個月,很多中國人都會放下手中的一切,專心致志地投入到一種忙碌而甜蜜的狀態中。人們用四季所得精心炮制年味,寄托對家人的情意,抒發對歲月的感懷。甜蜜而快樂,辛苦卻美好,這,便是舌尖上的新年。
而過年時,美味多樣,令人念念不忘的`,還要數北方人的家常美食水餃了。水餃原名“嬌耳”,據說源于中原宛城,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年三十包的餃子的形狀十分講究,大多數地區習慣保持傳統的彎月形。這種形狀的餃子包制時,要把面皮對折,用拇指和食指沿半圓形邊緣捏制而成,要捏細捏勻,謂之“捏福”。有的人家,把捏成彎月形的餃子兩角對拉捏在一起,呈“元寶”形,擺在蓋簾上,象征著財富遍地,金銀滿屋。也有的人家,將餃子捏上麥穗形花紋,使餃子像顆粒飽滿、碩大無比的麥穗,象征著新的一年會五谷豐登。但更多的是把餃子包成多種形狀,預示著來年能財滿屋,糧滿倉,生活蒸蒸日上。在新春佳節吃餃子,有著闔家團圓、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幾乎每年的年三十,餃子總是會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新的一年乘著一股暖暖的蒸汽,以甜蜜美好的味道鉆進每個人的心里,給人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5
“別玩了,吃飯了!”外面一陣噼里啪啦,我們灰頭土臉地走進了屋子,一大堆鞭炮都被我們消滅了個精光。火藥粉緊緊吸附在我們臉上,一個個成了小灶爺,放煙花是春節的一大習俗,可年夜飯,卻不可缺少。
菜肴,年夜飯上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各種各樣的菜肴,成了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我來到廚房端飯,廚房里煙霧彌漫,四姑正在麻利的洗凈雞肉,我便饒有興趣地站在旁邊觀看。四姑首先將洗凈的雞肉放入鍋中,大火煮15~20分鐘,將漂浮的浮沫倒去,接著盛出雞肉。然后四姑向炒菜鍋內倒入少許油,加了三四勺白糖,糖熱后,四姑放入雞肉,快速翻炒,雞肉上的色澤變成均勻的醬紅色的時候,四姑向鍋中倒入滿滿一鍋熱水,然后像變魔術一樣取出一個調料袋,變戲法啦:蔥段、姜片、花椒、大料、蔥、辣椒、大蒜,依次放入,接著倒入料酒、醬油,滿滿一鍋雞湯里頓時像極了天女散花時撒下的花兒一樣,煞是好看。湯汁燒開的時候轉小火慢慢燉,大約20分鐘左右,最后加少許鹽,就大功告成、新鮮出爐啦!
隨著大家共同舉杯,共同祝福“新年快樂!”終于開吃了!我高興地大夾特夾,來了滿滿一碗菜,呼嚕呼嚕吃了起來。大家高高興興,互相敬酒,聊這一年的'開心事,臉上寫滿了笑容。整個屋子充滿了濃濃的親情。“上菜嘍!”最后一道菜端了上來,大人們也開動了,老人們先夾,接著是大人夾。“小孩要多吃點。”姑父笑瞇瞇不停地往我們碗里夾菜,滿臉的“歲月”———皺紋堆積在了一起,臉上寫滿了慈祥。大家都笑逐顏開,互相關心,互相照顧,滿滿的都是親情。我們吃下去的,不是美味的菜肴,而是大人們對我們的關心,對我們的希望。
另一桌,正在高興地看著手機里的朋友圈,看著這一年我們經歷過的記憶,看著這一年的回憶做成的音樂相冊,看著一個個真摯的祝福。姐姐們都咧著嘴發新年的祝福:紅包。激烈地搶紅包,搶到的圍著餐桌炫耀,沒搶到的緊張地等待,不管紅包是多是少都很開心,濃濃的年味環繞著大家,我和其它孩子吃完了飯,毫不猶豫地沖出了四姑家,買煙花去了。
拎著一大袋煙花回來,還真有點像凱旋回歸的戰士。我們把煙花一扔,蹲在煙花旁邊翻出了自己想要的炮,放了起來。不一會兒,大人們也出來了,看著煙花璀璨的火光,聽著煙花清脆的響聲,不由地笑了起來,已經長成大人的哥哥還跑了過來和我們一起玩,仿佛回到了童年。
愉快的年夜飯很快就結束了,大家給了壓歲錢,紛紛離開,可是,這滿滿的親情卻繚繞在我身邊,久久不散。是呀,這種骨肉親情,是再鋒利的刀,再長的時間,都難以割舍的。我期盼著下一個新年再快快到來,讓我們再次歡聚一堂!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6
說到藏歷新年的傳統食物,真可謂是應有盡有,品種齊全,花樣繁多。下面就讓我為你們介紹一下“舌尖上的藏歷新年”。
“卡賽”是新年里必不可少的食物,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它是用面在油鍋里炸出來的油炸果子。“卡賽”的形狀多樣,有的瘦瘦長長,有的方方正正,有的圓圓溜溜,這些還不出奇。人們還會很有創意地將卡賽做成各種模樣,有的有幾個枝丫就跟手似的,有的纏纏繞繞像中國結似的,有的層層疊疊像花兒一樣,有的彎彎繞繞像耳朵似的,有的雙翅展開像蝴蝶紛飛。人們還會在“卡賽”上涂上五顏六色的色素,使得“卡賽”成為色香味俱佳的食物。
藏歷29的傍晚被稱作“古突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做“古突”,“古突”是一種類似面疙瘩的面食,人們常會將“古突”制作成具有各種象征意義的面型,如太陽象征富有、威嚴和榮譽,經書貼象征聰慧、有學識,鼓象征不可靠、兩面人等。人們也會在“古突”中包上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這些東西都各具寓意,如石子預示心腸硬;炭預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說明心腸軟。吃到這些東西的人,都要即席撈出和吐出,以助除夕之興。每當天黑時,全家依長幼次序就位坐定,開始聚吃“古突”,席上有嬉笑,有歡欣,有期待,于是,吃“古突”的時光總能成為人們記憶里最最美好溫馨的片段。
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戶戶早上都會吃人參果飯。人參果飯也叫“卓姆折絲”,將人參果煮熟后,放在米飯上面,細細地撒些白糖,拌上一點點酸奶,再均勻地淋上一勺滾燙的酥油汁,一份營養又好吃的人參果飯就做好了。人參果是一種富含糖、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的水果,食用后有生津潤肺,提神滋補之特效。亦可以入藥,具有收斂止血、止咳利痰、抗腫瘤、強心作用,治諸種出血及下痢,亦有滋補之效。人參果藏語稱“卓姆”,跟藏語中的“有口福”諧音,寓意新的.一年可以事事順利。
藏歷初一還要喝“觀顛”。當天天不亮,媽媽們就會起床給一家人煮“觀顛”。“觀顛”是用紅糖、青稞酒、奶渣、糌粑和人參果放在一起混煮的一種如粥一般的食物。“觀顛”的香味很濃郁,加熱后的“觀顛”更是香味撲鼻醉人心脾。在家人起床后,媽媽們會將煮好的“觀顛”端給家人喝下,祝福家庭成員們在以后的生活中長壽和吉祥。
朋友,舌尖上的藏歷新年有沒有讓你垂涎三尺啊!歡迎你們來西藏,品味一下我們舌尖上的藏歷新年。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7
說起年夜飯,估計絕大多數人想到的是餃子、年糕等主食為主,一大桌子菜的團圓飯,估計不少朋友也跟我持同樣的觀點。但畢竟作為一個北方人,不能代表大多數,在年夜飯方面還是孤陋寡聞。我國不同地域風土民情各色各樣,在年夜飯方面自然有著秉承一方習俗的特色。這就是《舌尖上的新年》所要呈現的內容。
《舌尖上的新年》是著名的《舌尖上的中國》團隊打造的電影版,包括導演陳磊、藝術總監陳曉卿,作曲阿鯤等等全部回歸,當然也少不了解說李立宏雄厚的聲線。另外在美食顧問的欄中,小弟看到了蔡瀾的名字,之前一直有個念想,《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為什么不把蔡瀾這個著名的美食才子帶上呢,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俺的小念想便已經達成了,也是一點個人的題外話。
“舌尖”系列最大的亮點就是對中華美食的展示,比起同類紀錄片,該系列對美食文化展現更多的融入了一種復雜的情懷在里面,而非單純對美食技藝的體現,否則就跟廚藝欄目沒什么區別。另一大特點便是該系列展現的并非廚藝和經典美食,而是獻給普通勞動者的頌歌,從普通居家的勞作到一盤看似簡單卻容納了一方文化傳承的大眾美食,“舌尖”系列展示并不是精英文化,而是中華五千年傳承下來在勞動中所產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覺審美。
《舌尖上的新年》秉承了該系列的一貫作風,碎片似的剪輯方式,進行了不同地域之間的組合和嫁接。但本片的特質在于,比起“舌尖”系列同一種食材在天南海北的不同烹飪方式與習俗不同,本片并沒有對某種食材進行單一的對比,因為電影的大主題是“年夜飯”,因此本片在這個主題之下盡可能的對我國縱貫南北的不同風土民情進行展現,且作為一部電影,在有限的時間內,沒有遵循以往在單一食材下的不同展現方式,而是追求多樣化,在短短的.電影片長中,展現了多達10多個地域的40多種年夜飯習俗和食材。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在一個“限時任務”的情況下,對年夜飯展現呈最大化的多樣性,而缺點自然不言而喻了,電影沒有展現餃子這種中原年夜飯必備的主食,這一點作為中原人自然有怨念了。但話有說回來,電影主要展現的是“別人家的年夜飯”,劇組可以說略過了廣大受眾的城市地帶,而是圍著中國轉了一個大圈,從東北鄉村到內蒙草原,到陜西窯洞,還有江浙一帶的漁民和潮汕漁村,少不了的還有臺南和香港地區。電影展現的是不為人知的年夜飯,五花八門的種類帶領觀眾領略真正“別人家的年夜飯。”
至于觀感,不必多說了,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的朋友都深有體會,一個字——“餓”。
從客家釀菜到北方手撕羊肉,從江浙魚干到南方燒鵝,臺南地區的百搭鳳梨醬與陜北地區熱氣騰騰的年糕。前所未有的山東大糖瓜(糖瓜吃過不少,但從來沒見過這么大的),頭回聽說的咸臘八粥,在微觀攝影技術和高速攝影下,刻意夸大的聲效,伴隨著李立宏的解說和鏡頭下鄉情的展現。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觀者的濃濃思鄉之情,更會直接刺激到觀眾的味蕾和大腦酮體利用率,勾起的食欲。由于是該系列首部大銀幕之作,不像電視版看餓了還是找點吃的,電影版全程下來,其觀感個中體會。
當然作為“舌尖”系列的電影,本片也延續了該系列的一貫特質,美食只是一種介質,通過不同地域的年夜飯展示,傳達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中國人在“吃”的傳承和變化。才使得“舌尖”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所在。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8
“啪!”“啪!”“啪!”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就到了春節。
這一天呀,可熱鬧了,家家戶戶都在街道上放煙花。外面這么熱鬧,那家里呢?我告訴你把,家里簡直鬧翻了天!
只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廚房里一面做菜、一面一起哼著小曲。親人朋友們則在客廳里喝茶、聊天。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忙著布置環境:貼對聯、掛紅燈籠……好一副熱鬧歡騰的場面!“開~飯~咯!”爺爺、外公一起喊著。“哇!”這么多好吃的,有紅燒豬腳、糖醋排骨、小牙白……我不由自主的叫道,這也難怪,因為這些菜都太香太誘人了!
不光是看著好看,這些菜也是有意義的。魚寓意“年年有余”,豬肘稱:“團圓肘子”。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表示“年年高升”,粽子和甜酒表示“五谷豐登”、“生活甜蜜”。
吃完年飯了,我們不由地發出“嗯~太好吃了”的聲音,過了一會,我提議:今年過年真熱鬧,這一頓也太好吃了,不如我們把它叫做“舌尖上的.新年吧!”
“好哇!就這么干。”大家不約而同的笑了。笑聲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直到整個地球都在笑,這是我聽過最美好的笑聲了。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9
我的老家在靖江季市鎮。過年蒸饅頭是季市人家的頭等大事,饅頭發得越好,就預示著來年全家越興旺發達。這也是當地人迎新年的獨特方式。
還有一個半月才過年,平靜的季市小鎮漸漸地熱鬧起來,年味也就從這時候悄然彌漫、升騰開去。蒸饅頭季,和爺爺奶奶走在季市的大街小巷,不停地有親戚朋友打招呼,問候蒸饅頭的情況,只要回答說“蒸得很好”,就會得到一次祝賀,心里的高興勁兒也就多幾分。
臘月二十,奶奶就忙著購買和加工蒸饅頭的食材:面粉、肉、蘿卜、赤豆、糖和筍干。爺爺早早地聯系好了年年替咱們家蒸饅頭的小店老板,講好臘月二十四就蒸我們家的饅頭。
爺爺說,蒸饅頭的面粉過去是人工和的,現在都使用攪拌機了。面粉和好后,要在缸里放置一個晚上,這是“殤面”,就是讓面粉發酵的意思。季市的饅頭之所以好吃,就因為它們是用酒釀發酵的,饅頭特別松軟甜韌,有一股獨特的酒香。因為季市饅頭的`這個特點,它成了許多親戚摯愛的新年禮物,也就使季市的家家戶戶每年都要蒸成百上千個饅頭才夠分享。
季市饅頭的餡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肉糜、筍丁和蘿卜絲做的咸饅頭,這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一種是用豆沙制作的甜饅頭,許多人也很喜歡它蘊含的甜蜜喜慶的寓意。所以,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蒸上兩個品種的饅頭。
奶奶說,好吃的餡料必須手工制作:先切好肉糜,泡好筍干,洗濾干凈后切成小丁,蘿卜切絲腌制半天,然后擠干水分。把所有食材放到油鍋里炒熟,水不能放多,不然不成形的。準備這些食材都要兩三天,在正式開蒸那天,家里總會請一些親戚朋友來幫忙,就像家族聚會,特別熱鬧!
開始包饅頭了,伯伯嬸嬸的動作特別嫻熟,一個個小面團經過他們的雙手一壓、一裹、一捏、一放,精致大方的饅頭就“橫空出世”了,均勻地躺在蒸籠里。我嘗試包了幾次都不好看,只好放棄了,暗暗發誓等我長大了,也要會做好看好吃的饅頭!
做饅頭的大師傅告訴我,在做餡、發酵、包裹、蒸制等工序里,最難的其實是發酵和蒸制,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發好酵、蒸好饅頭。而蒸饅頭的時候,也只有大師傅可以掀蓋看,因為他經驗豐富,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掀蓋檢查,也知道手指按下去饅頭多快恢復形狀就是蒸好了。這是特別重要的時刻,如果掀蓋太多或者太早,那么,幾百個饅頭都要蒸失敗了。每次掀蓋的時候,我特別緊張,看看周圍,大家也都表情嚴肅。這種緊張感直到饅頭出籠,才被大家的歡呼和爭搶沖淡了。
剛出籠的季市饅頭又圓又胖,熱氣騰騰。每當這時,爺爺都會特意大聲問大師傅:“饅頭發不發啊?”大師傅也大聲地回答:“發!發!”“發”就意味著來年“財發、人發、興旺發達”!于是,一家人立刻開懷大笑起來!
今年我家蒸了一千多個饅頭,客廳里都擺滿啦!瞧,白白的饅頭擠擠挨挨地排好了隊,除了分享給親戚朋友,我們還可以一直吃到元宵節呢!
朋友們,歡迎你們臘月來季市體驗蒸饅頭的快樂啊!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10
新春佳節,伴著鞭炮聲,我走進了大酒店,心情是那樣緊張。過了一會兒,我們本應坐電梯,可電梯太擁擠了,所以我們二話不說,踏著輕快的腳步,直奔樓梯。走到包廂,我立即把東西放下,飛快地坐到了座位上,看到大家的笑臉,像一個個溫暖的小太陽,我也笑了。
大家一起坐到了座位上,就開始吃飯了。餐桌上的東西五彩繽紛,十分誘人。突然我眼前一亮,發現了喜歡吃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是金燦燦、裹著黃色外衣的酥條。我就去看看有沒有人移轉盤,可是有人移轉盤,他把酥條夾走了,所以我就只能吃一吃美味的大螃蟹。
我吃了香香的鴨舌,可是我有點奇怪,為什么這鴨舌不是軟的而是硬的呢?我就問別人,可是別人也說不知道。于是我又吃了清蒸大蝦,感覺太好吃了,就像快要飛起來!我又吃了一只大蝦,可是這只比那只還 要嫩。哇,更好吃呀!我覺得我似乎長了一對翅膀。我又問別人這是為什么呢?有一個人說這兩只蝦不是一個品種的'。這下我明白是為什么了。
然后我開始吃椰果拼盤,就在這時,壽星出現了。她拿著動物奶油蛋糕,上層是清甜的芒果,下層是臭臭的榴蓮。我覺得有一點不好,為什么大的那層是榴蓮,小的那層是芒果?原來一大群人都愛那臭臭的榴蓮啊!這下我知道大的那一層為什么是榴蓮了。我說我要吃芒果那一層的。過了一會兒,一盤新鮮的芒果蛋糕切起來了。壽星說她要吃榴蓮蛋糕,就把蛋糕給了她弟弟,但她弟弟也說要吃榴蓮蛋糕。剛好,我要吃芒果蛋糕,他們就讓我拿去。
我吃了一口,真好吃!甜甜的十分細膩!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11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年。在這個一家人團聚的日子里,最少不了的,就是——吃。
除夕夜晚,我們一家人團聚在飯桌前,面對著一桌琳瑯滿目的菜肴,身為吃貨的我,自然控制不住。
螃蟹、餃子、魚、面、五花肉……一桌美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香氣撲面而來。每一盤美食好像都在對我說:“快來吃我,快來吃我。”這讓我猶豫不決。這時,一盤熱氣騰騰的菜被媽媽端了上來。頓時,我眼前一亮,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伸手就抓了一根鴨舌往嘴里塞。這便是我的最愛——可樂鴨舌。我看著這一盤鴨舌,仿佛就看到了一大盤鴨子,在我耳邊不停地“嘎——嘎——嘎——”叫聲。可我還是抵御不了美食對我的誘惑,它猶如一塊磁鐵,緊緊吸引著我。我拿著鴨舌一口一口地細細品嘗著,可樂的味道在我口中回味著。不一會兒的工夫,一盤鴨舌已經被我吃掉一大半。站在廚房的媽媽看不下去了,跑到我旁邊,端起我面前的鴨舌,對我說:“夠了,別吃了,你看這一盤的鴨舌被你吃了一大半了!”我無奈地看著媽媽:“媽,我再吃五個就不吃了!”這么說著我的手向媽媽手中的盤子中拿了五個鴨舌。
眼見手中的鴨舌一個個少下去,我心中又有些不舍得吃。我慢慢地吃著手中唯一一個鴨舌,讓鴨舌的.味道久久回味在我的口中。一年中的最后一頓,吃的有多豐盛,自然無法用語言形容了,之后我的每一天都是跟吃打交道。
年,就在這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中慢慢度過。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12
豐年瑞雪宴華夏,猴歲良宵樂紀元。時光轉瞬即逝,我們迎來了一個熱鬧的節日——春節。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大部分同學會不會深有同感呢?春節到了,可能小肚子也會隨之到來。
話說,春節里的美食還真不少。
奶奶的私房水餃可不能忘:奶奶的.水餃,面皮色如白玉,有鼓鼓的小肚子,用筷子把它“攔腰截斷”,里頭令人垂涎欲滴的鮮美湯汁便流了出來,餃子餡兒是豬肉和時令蔬菜。美美地吃上一碗,啊,真是“有才何須多開口,萬般滋味肚中藏。”。
麻糍的香甜回甘口中: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麻糍,手上便粘上了不少米粉。閉上雙眼聞聞,有些糯米的清香。輕輕咬上一口,軟糯的皮被叼在牙尖,紅豆的香甜在嘴里回味無窮,讓你巴不得將一大盒麻糍卷下肚。
湯圓是必不可少的春節美食:它也有一個可愛的名字——“浮元子”,一個個 甜甜的小湯圓泡在紅棗桂圓湯中,這是媽媽的創新,熱氣騰騰,色味俱全,入口軟嫩滑爽,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舌尖上的新年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們又回到了校園里上課,不過,家鄉的年味在我的舌頭上回蕩。哦,對了,小肚子可不能留,讓我們多多運動,趕走它吧。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05-20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精選41篇)12-21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通用32篇)03-01
舌尖上的新年作文(通用15篇)01-27
舌尖上的母愛作文02-10
舌尖上的安全作文02-06
舌尖上的親情作文02-05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09-15
舌尖上的記憶作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