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文10篇(熱門)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作文 篇1
天已經微蒙蒙亮了,有的人已經晨起鍛煉,開啟自律的一天。有的人可能披著星辰,剛要回家休息。
舍友回來的很晚,晚到我擔心他的睡眠時間會不夠,因為今天有一場比較重要的會面。
這是早幾天之前就約定好的,我不知道他是不知道,還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覺得不是很重要,亦或者是真的是太忙碌了,無暇顧及其他。
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可笑,我們往往總是在找借口,當事情還沒有到跟前的時候,總會說自己是多么地看重,多么地在意,應該為其多付出些關注與努力。
可是當真正地把規則擺在那,把事情提到檔口,又總是會給各種理由地拖延,去搪塞。
這也許就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一點小小的品質吧,雖然不能說是絕對,但或多或少是有那么一絲絲的影響的。
我沒有給予太過地情緒去責備或者惱怒。
因為我知道,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尺,重要不重要,不是與你的幾句辯論就一下子萌生出來的,有些意識是根深蒂固的。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能改變的只是自己,這是一句被說到陳詞濫調的雞湯話,可我越來越覺得它的實用。
所以,我們不能感同別人的身受,也就沒道理去要求別人對你有同理心。
心理作文 篇2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并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于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于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于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于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于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心理作文 篇3
天氣很好。陽光是一粒粒精致的珠貝,透過渾濁的大氣層,顯得溫潤而有質感,落在地上,蕩起一層令人眩目的美。
蘇小弈趴在桌子上努力地演算那些數學題,卻怎么也靜不下心來。同桌林果果看出了她的異樣,于是揚起手中那本封面斑斕的雜志,神情曖昧地說,“丫頭啊,有沒有興趣做個心理測驗?很準的哦”蘇小弈沒好氣,吼她,“一邊去,沒見本姑娘正在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么!”
林果果碰了個釘子,卻也沒往心里去,她是出了名的心寬體胖。她知道蘇小弈身上背著很大很重的包袱,不像她,好像永遠都是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林果果有時候看著蘇小弈咬著筆桿皺著眉頭卻怎么也征服不了那些數學題的樣字,心里就毛茸茸的溫暖,青春歲月里,一切都以真實而美好的姿態出現。
過了幾分鐘,蘇小弈突然覺得眼前的函數方程式煩透了,于是把那本厚厚的《歷屆高考試題薈萃》一摔,咬咬牙,揪起林果果長長的辮子,“今天心情好,就和你玩一把,說,什么測驗?”林果果斜著眼鄙視她,“你不是要做祖國的`花朵么,不是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么,一點都不堅定吶!”蘇小弈覺著不太好意思,于是裝傻,“叫你說你就說,哪來這么多廢話啊?”林果果吐了吐舌頭,便開始念那個心理測驗。“聽著啊,假如給你六樣東西讓你選,分別是皮手套,杯子,卡通枕頭,藍色玫瑰,西紅柿,眼鏡,你覺得什么可以代表我?”林果果興致勃勃地看著蘇小弈,撲閃著近視幾百度的眼睛,等待著她的回答。蘇小弈臉上不動聲色,心里卻早已樂開了花,這個測驗她早在N年前就做過,并且現在還記得格外清楚。
選皮手套代表兩人是一般朋友,杯子代表相愛的人,卡通枕頭代表貼心的人,藍色玫瑰代表可信賴的人,而西紅柿和眼鏡分別代表可做一輩子朋友的人和互相利用的人。蘇小弈眨眨眼,他決定逗一下這個梳著小辮子,胖嘟嘟的可愛同桌。
“呵,你戴眼鏡的樣子很特別呢,我呀,就選眼鏡吧”
就選眼鏡吧。
可是,你知不知道,選眼鏡就意味著我倆是互相利用的人。那些曾經以為細碎而又美好的事情就那么砰地一聲碎掉了。原來,你一直是利用我的人。
蘇小弈心里偷笑的正歡,卻沒看到林果果猛然失色的花容。
林果果猛地吸了口氣,努力揚揚嘴角,把那本色彩斑斕的雜志丟到窗外,又拍拍蘇小弈的腦袋說,“丫頭啊,你可真會選呢,看來我們真是有緣啊,書上說我們是一輩子的朋友呢!”
蘇小弈呆了半晌,她以為林果果一定會哇哇大叫的跟她拼命,然后賭氣地和她絕交,這樣才符合劇情么。她就想,林果果,這個胖丫頭,是不是也已經長大。她想告訴林果果,人可以信命,卻不能認命,讓那些勞什子心理測驗見鬼去吧,那些該死的數學題終究會被她征服,而她和林果果卻真的真的可以做一輩子的朋友。
心理作文 篇4
一個美國電氣工人,在一個周圍布滿高壓電器設備的工作臺上工作。他雖然采取了各種必要的安全措施來預防觸電,但心里始終有一種恐懼,害怕遭高壓電擊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臺上碰到了一根電線,立即倒地而死,身上表現出觸電致死者的一切癥狀:身體皺縮起來,皮膚變成了紫紅色與紫藍色。但是,驗尸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當那個不幸的工人觸及電線的時候,電線中并沒有電流通過,電閘也沒有合上--他是被自己害怕觸電的自我暗示殺死的。
前蘇聯也曾報道過類似的事例:有一個人被無意中關進了冷藏車。第二天早上,人們打開冷藏車,發現他已被凍死在里面,身體呈現出凍死的.各種狀態,但是奇怪的是,這冷藏車的冷凍機并沒有打開制冷,車中的溫度同外面的溫度差不多,依這種溫度是絕對不可能凍死人的。大概這位死者被關進冷藏車之后,就不斷地擔心自己要被凍死,這種意念對他的身心發生了影響,他就真被凍死了。
極度恐懼與極度憤怒,引起的生理反應相似,兩者都會使腎上腺素增加,并且減少身體某些部位的血液供應。這樣可以確保肌肉獲得充分的血液,以加強肌肉的效能,可以在生死關頭奮力拼搏或逃生。這種應激反應有利也有弊,因為血液供應減少時,紅血球輸送的氧氣也會相應地減少,毛細血管如果缺氧,血漿就會較容易地滲入血管周圍的組織,倘使恐懼或憤怒的狀態延續過久,全身的血液流通量便會減少。
血液流通量減少,會使血壓降低,可以導致一種惡性循環,因為血壓降低就會影響那些負責維持血流循環的器官的功能,于是血液流通量再減,進一步降低血壓。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這種惡性循環就可以致命。至于死者并沒有遭電擊或受凍,為什么會出現與觸電致死或受凍致死一樣的特征,今天的科學尚無法解釋這個謎。
心理作文 篇5
從眾心理是人的一種本性,是指人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就會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然后做出判斷、形成印象以及欲付諸行動的心理變化過程。從眾心理就是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它包括兩大部分,思想上的從眾和行為上的從眾。
作為一個心理學概念,從眾效應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是指個體在真實存在的或臆想的群體壓力下,在思想上或行動上以多數人或權威人物的行為為準則,從而在思想和行為上努力做出的一種與之一致的認知和行為。
但是,從眾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去服從某一個人、一個組織或一項政策,但就其產生的`結果而言,從眾和服從一樣都是一種順從的行為。當一個人與別人組成一個群體時,他所做出的行為就會和獨自一人時的行為不一樣,因為他所做出的行為受到了一種群體心理的感染,而非絕對獨立的思想意識在指導自身的行為。事實上,一個人也很難在一個群體中做出不受任何壓力的行為。就從眾效應自身而言,它并無好壞之分,其產生的效果好壞要取決于從眾者心理及其具體場合下產生的從眾行為,其結果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積極作用的從眾效應和消極作用的從眾效應。
人們為什么會出現從眾心理呢?這是因為,在社會中生存的個體行為與大眾趨向一致時,就會受到大眾的歡迎和認可,否則就會引發很多不利于自身的消極后果。有一個研究發現,當撿到錢包的人聽說曾經本國的某個人將撿到的錢包物歸原主后,自己會迫切希望將撿到的錢包交給失主。當他聽說曾經有個外國人將撿到的錢包歸還給失主后,自己歸還錢包的欲望并不大。這個案例說明的問題就是:二、同等群體下的人們之間更容易產生從眾心理,因為他們具有普遍的社會同一性,比如民族的同一性、種族中心主義,這會產生更大的效應。
其中得出的啟示就是:當你在說服對方時,可以積極地利用同等群體下產生的從眾效應,有些從眾效應是我們生活的必須準則,有些則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一種對自身不利的境況。那么,如何在能避免這些容易產生消極狀態的從眾效應呢?保持冷靜的心態、獨立的思考、自身的實踐就是一些比較可靠的方法。
而從眾效應會導致兩種消極的效應:群體思維和責任擴散。當一群志同道合的家伙形成一個群體效應時,他們會從群體中學到更多積極的、有益的思想和行為,但當他們組合起來也很容易形成一種極端的行為,即群體思維。這就會導致他們認為這個群體是沒有錯的,百分之百的無懈可擊,即使有人有異議,群體性的震懾也會對其進行施壓使之遵從。
在群體的工作中偷懶,而讓別人去更努力工作,致使最終形成一種去個性化。這種現象最極端的例子通常會發生在那些大規模、互不相識的人群中。針對從眾心理所帶來的消極效應,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經濟學教授伊渥·韋奇發現的韋奇定律——“假如你對某事產生了自己的看法,但另外的10個人和你的觀點相反,你就很難不對自己的觀點產生懷疑”最值得我們參考。
韋奇經常說:“不要讓閑話動搖了你的意志!边@似乎和偉大的詩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一脈相承,都是避免從眾效應的至理名。
心理作文 篇6
暑假,對我們來說應該是一個快樂的時期,但它對表哥來說,無疑是“災難降臨”。因為他將在暑假第一天出“城”留學,到蘭州親戚家去“學習”。而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表哥的“叛逆心理”。
什么是“叛逆心理”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但據我的觀察與理解,“叛逆心理”就是跟大人們對著干,我行我素式的。怪不得表哥老是和舅舅、舅媽吵架,鬧得天翻地覆。記得以前表哥對我說過,每個人在12歲至15歲這期間,都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記得當時我竟笑著說:“那你現在的心理就已經開始‘叛逆”了?時隔只一年,我遠遠沒有想到,“叛逆心理”的副作用會如此之大。
表哥被送走后,爸爸對我開玩笑說:“你不會也產生‘叛逆心理’了吧!”我說,不可能,“叛逆心理”這樣可怕,我才不要呢!可現在隨著時間地推移,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我似乎也產生了那個“可怕”的“叛逆心理”。有時候,媽媽叫我今天去看爺爺奶奶,我就是要明天去,爸爸讓我去買老抽,我就喜歡買生抽。反正,他們讓我往東,我偏要向西。每次看到他們生氣的樣子,心里便會產生一絲快感。有時,我也覺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盡管曾經試圖改變,但不知為什么,總是無法管住自己,任其一次又一次地刺痛爸爸媽媽的'心。我想:這應該就是表哥那個沒法抗拒的“叛逆心理”吧!
前兩天,姑姑來到我家。在和爸爸交談時,她好似開玩笑地說:“唉,現在的孩子長大以后可就不好管了,他們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哩!爸爸聽到后,會心地笑了。
心理作文 篇7
清晨起身的時候,被撲面而來的涼意凍的不禁顫抖。站在陽臺上,秋風帶著點點肅殺的寒冷,輕撫過我的面頰。恍若穿透誓言的聲音,無聲的溫柔。抬頭的時候,天空如此澄澈,無限的延伸著。它的盡頭宛如秋水,佇立在這樣的季節里。
已經許多日子沒有這樣認真端詳自己了。面對著明亮的鏡子,伸出手去撫摸自己無色的面孔。眸子依然是深深的.黑,帶著疲憊的憔悴。我是如此的啞然慚愧。
成績依舊沒有上進,宿舍現在又停電,我的心情是不得而知的低落:失敗的時候,什么事情都不順心,一切美好的、快樂的東西,現在在我眼里都沒有一點活氣,沒有一點生機,跟那鋪地的落葉一樣不能自拔地隨風飄揚,這就是命——不能自主的命運。
丑媳婦總要見公婆的面,遲遲不敢撥下的電話號碼,此時終于嘟嘟地響了。
“爸,是我……”
“兒子啊,是你啊,近來可好?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爸不在你身邊,有沒有好好聽老師的話,沒有跟同學鬧矛盾吧?聽你哥說,期中考試已經考完了,成績怎么樣?”
“不好,很差。”
“……”
“為什么很差,沒有用功啊!”
“為什么考不好呢?有什么原因嗎?試卷很難嗎?”
“我不知道!我以為我會考得很好的……”
“哦,盡力了就行了,不要責怪自己。下次再搏過!”
……
我把電話給掛了,我的心承受不了這種“下次再搏”的安慰,悉不知,我已經不止五白次聽了老爸用低沉的語氣來告訴我,下次再拼搏。我能看到,那電話的一頭,老爸心頭的苦楚,語音雖然沒有充滿那無限的悲涼與無奈,但在心里的深處,不知流過多少次血。我想他現在的面部表情,就像這晚秋的霜一樣吧——灰白而沒有活力。
我躺在床上,目瞪瞪地望著天花板。腦海里卻是那慘不忍睹的分數,和老師給我的最后的一句話:“好好反省,究竟在那個方面出了問題。”失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知道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更是雪上加霜。而我就是屬于這種人,一個徹底的失敗者。
我應該有所反省。我強迫地問自己:“我有沒有付出汗水來對待我的學習?尤其是數學。”可是我只能用微弱的聲音來告訴自己,都不能很肯定地回答。
我會做數學題,我也有思路去做好每一個題目,但是我總是不能正確的做好題,為什么呢?原因是我的心理素質過不了關。每一次稍有一點計算復雜一點的,我總是害怕自己不會,過不了這一關,從而整個人都煩躁起來,以致于后面的題目就沒有心思做了,這就是我考不好的主要問題,而我卻是遲遲不能過好這一關,
心理素質不好,我明白了失敗的原因,希望我能走出這個陰影!
心理作文 篇8
事事都有障礙。最大的障礙就是心理障礙?朔诵睦碚系K就離成功的抵線不遠了。
喝中藥是治病佳方。有一次,我生病了,媽媽想讓我喝中藥,我覺得沒什么大不了,就爽快地答應了。 說的簡單做起來可就難做起來可就難了。面對著這碗烏黑發亮的`中藥,我傻了眼,覺得這幾天肯定度日如年!正當我發呆時,媽媽說:“別光說不練,快喝!”我只得把這碗中藥想成那清涼爽口的綠豆湯,越想越甜,真的當成綠豆湯猛喝了一口。呸!我體內所有的器官好像都在抱怨,這藥太苦了!我把冰糖一個一個塞進嘴里,嘴里甜了,腦子里還苦得心有余悸。下一口怎么喝呀,唉!我左右為難:想想古代的生活多艱苦,人們都熬過來了?晌沂钦婧炔幌氯チ耍俸染鸵铝耍『?不喝?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良藥苦口利于病,喝了病就好了!我終于戰勝了心理障礙,喝下了中藥。 后來,我只要一不想喝,就想:病好了,就決不會再喝了,堅強點!最后一次喝中藥特別順利,我竟一塊糖也沒吃,幾分鐘就喝完了,心中突然激起一種成功感。
我終于知道了健康的重要性:只要健康,就可以少嘗一次苦。誰又不想要甜呢?
心理作文 篇9
不過是忙了一個上午,卻似乎像是工作了整整一天,并沒有做什么負重的事情,偏偏感覺非常吃力,甚是疲憊。這大約就是假期惹的禍——潛意識里,假期生活就應該是悠閑地狀態,稍有緊湊的節奏,就會覺得不是假期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人的心理狀態,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人的生活狀態,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生的走向,似乎有些玄學的感覺,但又實實在在就是這么一回事。午睡醒來,順手去拿床頭柜抽屜里的雜志,卻怎么都找不到了?蛷d里、書房里、甚至是洗手間,但凡想得到的地方,都翻尋無果。于是對自己說:“對于這種需要時莫名其妙藏起來的`事物,只能選擇無視,說不定哪會兒,一轉眼發現它其實就在眼前!庇X得用這種方式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對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作了解釋,某種程度上,是好事,至少,能夠有效寬慰人心。
我覺得,生活中,能適當運用一些自我心理安慰的方式,讓自己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如今天中午尋找雜志的事情來說吧,如果我一直糾結于必須找到它才肯罷休,那么事情的最后也許會是:盡管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尋找,最終也未能找到,卻還要極力回想到底將它放在了哪里,如此一來,事情就陷入了死循環,一整天都在尋找與回憶中度過。相反,在將此事擱置下來后,心情變得很輕松,在忙于其他事情的間隙,頭腦中猛然想起睡前順手將它塞在了枕頭下面。
看吧,遇事能夠利用心理暗示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通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收獲。記住,不管遇到什么事,心態好就一切都好!
心理作文 篇10
長時間不曾讀書,更不曾這么認真的讀書。《文藝心理學》(復旦大學出版學出版)又名《談美書簡》,是朱光潛先生一部談美學的論著。朱光潛先生在美學界的造詣這里無需過多贅述,他是我國研究美學的始祖,一代美學大師。通讀完后,首先的感覺是朱先生知識的淵博,旁征博引,學貫中西。在他的書中,古今中外的文獻引用得極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
德等國關于美的論述都是他最早翻譯過來的。其實粗讀一篇,我真沒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雖然他通篇都在介紹什么是美,從心理學角度、從哲學角度、從自然科學角度去研究、論證美的本質意義。但是我讀的還是一頭霧水,因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觀點是那么獨到。都說讀書就是讀者和作者心與心的交流,我只覺得朱先生穿著一身長馬褂,在某個黃昏的清風中,向我娓娓道來,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樣,他持才并不傲物,從容淡泊,虛懷若谷。對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來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潛先生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對于一個嚴謹的科學研究者或者說是理論研究者,簡單草率地定義某種事物,總不免會把讀者引入歧途甚至會怡笑大方。偉人如柏拉圖也曾犯下把人定義成沒有羽毛動物的錯誤,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屬性,不能科學定性地定義。譬如我們說水,這是可以嚴格定義的,凡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質就是水,這個不會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變。然而我們很多人對美的定義其實都是成為美的條件,我們說腳長的女人比腳短的女人要美,對稱的比散亂的要美,但這都是成為美的.條件,但具備這些條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氣含有水分是雨的條件,但空氣中的水分卻不是雨。因此有人問圣·奧古斯。骸笆裁词菚r間?”,他回答:“你不問我,我本來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問我,我倒覺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義,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屬性,那就沒有研究價值了嗎?朱先生告訴我們,美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事物屬性,當我們見到美的事物時,大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別美,不僅要在物本身著眼,同時還要著重觀賞者在所觀賞物中見到的價值去研究。通俗一點講,就是美不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為刺激,在心為感受。世界上沒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經過心靈的創造,所以美學研究的理論,不僅要講藝術,而且要講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講美,我才疏學淺,讀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窺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闡述的理論。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有一個疑問,自已認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義嗎?
那么,為什么要研究美?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攀登過山,游玩過水,欣賞過畫,背頌過詩文,當我們發現某處景色讓我們心情愉悅時,我們會說,這里真美;當我們讀到某處詩文讓我們身臨其近時,我們會說這首詩真美;當我們讀到某篇文章讓我們長期心靈的桎梏、精神的困頓豁然開朗的時候,我們會說這篇文章真美。我們在說美的時候,其實都只是一個隨性的判斷,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經驗,至于為什么會覺得美,我們都沒有意識進行仔細的考量。我們要欣賞、判斷美,其實是不能離開理論支撐的。如果我們沒有決定怎么才是美,就沒有理由說這幅畫比那幅畫更美;如果我們沒有明白藝術的本質,就沒有理由說這件是藝術品,那件作品不是藝術品。只有當我們明白美的本質的時候,才能使欣賞和創造的過程得著更準確的力量(朱自清語)。
對于讀這本講哲學,講心理學的理論書籍,讀起來非常費力。要來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一以貫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覺得不認真讀完都是對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論到一個觀點,都列舉了十幾個思想流派的主流觀點,然后自己不輕易的判斷某種觀點的對錯,也不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在以過自己認真思索、艱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他在《談美》中說到寫此書時“要先看幾十部書才敢下筆寫一章”。這讓我想起,他在這本書附錄《作者自傳》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時候,還努力去學習俄文,并且可以達到讀寫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書上看到北大王選在60多歲的時候,再去學計算機程序語言,并成功開發出漢字排版軟件,打破了國外對漢字排版領域多年的壟斷,被譽為“當代畢昇”。在這里不是想說他們“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覺得我現在還很年輕,悲觀、懶惰的情緒時常在纏繞著我。每當一看到《文藝心理學》擺在我面前時,自不覺汗流夾背。
【心理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心理的作文:時間與心理01-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06-17
心理的作文07-20
心理的作文(精選)09-12
(經典)心理作文10-27
心理的作文[經典]10-07
心理作文07-27
[經典]心理的作文08-04
心理的作文(精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