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文錦集【6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作文 篇1
上個星期五,媽媽去找了我的班主任馬老師;貋砗螅瑡寢寣ξ艺f:老師說你這陣子學習態度不好,要做改正,只要自己做好調整,還是有希望的。其實,我自己心里也清楚,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我也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了,曾多次我想改正,可總是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今天下午,媽媽不在家,我“偷偷地”發了一個信息給馬老師,我知道雖然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可是還是想聽一聽老師的'意見。這些天,我自己也想了很多,我是選擇在這時放棄,還是再努力一把,盡管我多次想改變,可還是沒用,我是不是該放棄了,可是我想堅持,因為不堅持到最后,誰也沒權利說放棄,我希望老師和媽媽能幫我一起把心中那把鑰匙打開。
這些天,我也曾想起媽媽對我說的那些話,我知道要人逼是不好的,我想改正,不知媽媽是否能給我這一次機會,我希望在需要時媽媽能來推我一把,從現在開始,從這一刻開始,我想我會努力,努力地一步一步邁向鹽中的大門。同時,我也希望有一個人能在我需要時,心聽我吐露心聲,我希望這個人是媽媽。今天下午,我趁媽媽不在家之時,偷偷發了短信給馬老師,讓她幫助我解開心中的鑰匙。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
心理作文 篇2
這是一個周末的下午,太陽疲憊了,懶散了,失去了正午的熱烈。在省城,我要去見一位朋友。
這位朋友原本學古代漢語,畢業后找了一份工作,感覺不滿意,就索性炒了“老板”的魷魚,學起了心理學。
三年后,他“功德”圓滿。在省城一個很不起眼的小胡同,租了一間房子,開了一個心理咨詢所。據他自己說,生意很火,也有人說他是吹牛,生意并沒有他自己說得那樣好。不管如何,他現在是自己給自己打工,別人“炒”不了他,他也“炒”不了別人。
我們見了面后,他很夸張地張開雙臂,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一套一套的高談闊論,變得比過去油嘴滑舌多了。在他簡易的會客室坐定,我們開始聊天。
他說:“好長時間不見,最近如何?”
我說,煩惱多多,比如工作,比如單位那些破事兒……當時我列舉了許多。
朋友笑了笑說:“你口渴嗎?”
我點頭,說了一陣子話確實想喝水了。
“咱們喝茶吧。”朋友說著起身去燒水,并吩咐我說:“身后的柜子里放有杯子,拿來一個自己用!
我起身,回頭,打開柜門,有點兒吃驚。這家伙什么時候有收藏杯子的嗜好了?柜子里放有不少杯子,塑料的、玻璃的、不銹鋼的,制作粗糙的、精致的,古典的、現代的。其中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紫砂杯子,十分的顯眼,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
我拿出杯子,又仔細看了看。這個紫砂杯子的確特別,光滑圓潤的外表,看不出一點兒瑕疵,讓人愛不釋手。
水開后,朋友幫我滿上了茶水。淡淡的茶香彌漫在四周,為這個夏日的午后,平添了幾分雅致。
朋友再次坐下后,看了我選擇的杯子。突然他笑了。
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這杯子有問題嗎?
他說:“柜子里放了不少杯子,你為什么要選擇這個紫砂杯子用呢?
這家伙肯定又在故弄玄虛,我最不喜歡他這樣。他經常會搞一些在我看來很可笑的心理測試。比如,他會很隨便讓你說出一種水果的名字,然后來判斷你對未來的另一半是否忠誠;他可以讓你隨意說一種顏色,或者是動物,判斷你一生會有幾個情人。我總覺得,這有點兒惡作劇的意思,或者說就是一種消遣。但他不這樣認為,他可以列舉出很多道理來印證他的推理是正確的,是有科學依據的。去年他剛剛出版了一本專著,通篇全是各類測試,友情的、親情的、愛情的、事業的、家庭的等等,據說賣得非;鸨。
“你知道杯子的作用是什么嗎?”他笑著,盯著我的眼睛,一本正經的.樣子
我說:“必須回答嗎?”
他說:“是的,這非常關鍵,所以你必須回答。”
我說:“連白癡都知道,杯子是用來喝水的!
他說:“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茶嗎?”
說實話,當時我確實沒有在意喝的是什么茶。
看到他非常認真的樣子,我點頭如實說,沒有在意。
他說,柜子里放了許多杯子,半年時間,他測試了二百多個人,幾乎每個人在選杯子的時候,都會選擇這個紫砂杯子,就因為這個杯子是柜子里最好的。而大多數人在選擇杯子的時候,忘記了杯子的功能是用來喝水的。
我不解。
朋友說,如果生活是茶水,那么金錢、名利、地位都是杯子。沒有杯子我們喝不到水,杯子只是工具。杯子不一定最好,但茶好才是好。太多的時候,我們不開心、煩惱都是因為太看重手中的杯子,而忘了杯中的茶香。
我當即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看來這家伙幾年的心理學確實沒有白學。
就在我準備向他提一些問題的瞬間,突然發現他用了一個非常精美的杯子,甚至比我選的紫砂杯子還要精美。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誰也無法做到徹底的超脫。
心理作文 篇3
小時侯,我很喜歡玩,常常放假時就要爺爺帶我去越秀公園玩,而且玩地很晚才肯回家。
有一次,爺爺又帶我去越秀公園玩,玩著玩著,突然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如果公園椅子上一端坐了人,那么另一個人想休息的話一定會坐到椅子的另一端;如果有人坐到椅子的中間,那么就很少人會坐到那張椅子上了。我也問過爺爺為什么會這么奇怪,爺爺說他不知道。回家后,我一直在想:這是什么道理?那些人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不僅是這樣,我看到人們排隊買票時,他們相隔地也有一定的距離。
長大后,我在學校的圖書館里借了一本有關心理的書,里面有一篇就進了我小時候的'一個疑問。原來那種自然的現象被稱作“人的心理距離!
上面寫了:每個人都有心理距離,通過分析,心理學家猜測那些人在想什么;坐在長椅一端的人本來只想休息,當另一個人也想在椅子上休息時,他就會迅速觀察到在長椅另一端的人,這時他會對這個人起疑心,懷疑這個人不懷好意,為了安全起見,他會選擇坐在椅子的另一端;如果一個人想到長椅上休息時,但那張長椅中間卻坐著人,他也不會再去坐那張椅子,他當時會想:這個人裝成大王一樣坐在椅子的中間,肯定是“非善類“。
這就是我小時侯發現的東西;就是人類千奇百怪的心理,這個發現啟發我,要有好奇心,要關心生活中一些奇怪的事情,這樣才能令你知識更廣。
心理作文 篇4
本我能夠看做是原始驅動力的儲存處。它非理性地運作著,它跟隨沖動運動并追求即時的滿足感,而不思考所渴望的行為是否現實可行、被社會認可。本我被快樂原則所支配,無節制的尋找快樂,這種快樂個性指、生理和情感快樂。
超我是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儲存處,包括從社會習來的道德態度。超我大致上和良心的概念相對應。當兒童開始將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對于某些社會禁忌作為他的價值觀一部分時,超我便逐步發展起來。超我也包括理想自我,這是一個人想讓自我努力成為的樣貌。這樣,超我經常和本我出現矛盾。本我想要做精神上快樂的事情,而超我則強迫本我堅持做那些正確的事情。
自我是一個基于現實的自我方面,來調整和本我沖動和超我需求之間的沖突。自我代表一個人關于生理和社會現實的觀點,是他關于行為的原因和結果的理性認識。自我的一部分工作是選取那些能滿足本我沖動的行為,但是這些行為同時又不會帶來不愿看到的結果。自我是受現實原則支配的,這種原則為快樂的需求帶給現實的選取。比如,自我會阻止考試作弊的沖動,因為他思考到被抓住而產生的嚴重后果,同時,他會用以后更努力的學習行為或者尋求教師同情等方法來代替作弊。本我和超我產生矛盾后,自我會進行折中來盡量滿足兩者的需要。然而,當本我和超我之間壓力十分緊張時,自我很難制定出最優的折中。
——引用原文定義
從上方的定義看很好理解本我、超我與自我的概念。其實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沖突與矛盾都是這三個“我”之間的“思想斗爭”。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前幾天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告訴我她不想上班,而想出國旅游,游山玩水的過一輩子——這個“想”的過程就能夠理解為本我欲望的驅動力,也就是內在本我的體現,然而她哀嘆了幾聲后第二天又不得不乖乖的去上班了,為什么呢?哲學上說,物質決定意識,也能夠理解為現實決定思想。在心理學上來講,又是一個“超我”與“自我”的過程,“超我”可能會說:工作是你的職責,是你就應完成的分內的事,是你“該做的'事”,這個“該做”是以必須的社會道德觀及個人價值觀為基準的,超我往往是自我想成為的那個“成功的我”的樣貌;自我是什么呢,它是現實的我,理性的我,它會分析,如果不上班會有什么后果,會意識到自我還沒有足夠多的享受生活所需要的經濟基礎。
所以一般狀況下“自我”會幫忙協調“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會做出合理的決定及決定。而且這個傾向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增加會愈加明顯,即我們會愈加傾向做出貼合現實的“正確的事”。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會做出一些違背社會道德觀的事情,譬如打架斗毆,是因為他們“本我”意識很強烈,甚至超越“超我”范圍,而由于社會經歷的缺乏,又不能意識到這些事情所帶來的后果,即“自我”的現實性不強。諸多因素造成的行為。
一句話,本我是感性的我,超我是禮貌的我,自我是理性的我。
一個人的內心若想沒有沖突或把沖突減到最小,就要合理并協調發展這三個“我”。
個人覺得最佳狀態是本我、超我與自我是處于同一個發展方向的,我們的內心會感到最大程度的滿足與舒適。即本我上想完成的事是貼合社會道德規范的,同時又具有現實好處。由此想到了許三多——這個在許多人眼里的“笨人”,明顯看出在他的心中內在的快樂就是奉獻,“奉獻”貼合社會道德觀又具有現實好處,所以雖然在別人看來他很傻,但他的內心卻是無比充實和快樂的。相比較那些過于計較得失的人,表面上看他們很精明會算計,但他的內心卻是掙扎的,不和諧的,最終會心病纏身,將自我妖魔化,害人又害己。
那么為什么有些人有工作有錢花卻不快樂?兩個可能,要么他沒有切實的愛他的工作,將其化作一種情感快樂的源泉;要么他很清楚自我的快樂不在工作上——只是為了掙工資敷衍了事,他本能的快樂得不到滿足,從而導致內心的沖突感和壓抑感。
弗洛伊德說,人是帶著道德面具的動物。這也看出為什么人的心會那么復雜,人遠沒有動物單純,要保證人像個“人”,就要受到道德思想的束縛——這也可能是自尊心的驅使。比如地上有個錢包,你的本能欲望是去撿,歸己所有,但若上升到道德層面,是要遭到批評的,所以這個行為就變得不那么單純了,當然也正因為有這個道德觀的束縛,我們的社會才會井然有序。
當然,如果一個人只注重本我和自我而拋棄“超我”,即以現實的手段來滿足個人快樂與欲望而不顧社會道德觀,那么短期看,他或許能夠得到一些利益,只是他要為這種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付出代價。所以我覺得這種人能夠看做“短視者”。
總之,這三個“我”最重要的是平衡發展,過分壓抑哪一個都是不好的。
心理作文 篇5
人們一直生活在兩種壓力中,一是作用于軀體的物理壓力,如大氣壓、地心吸引力、心臟壓力等,這些壓力維持生命形式.二是內在的精神壓力,如生存競爭的壓力、對危險與死亡的恐懼、人際壓力、情緒與情感的
壓力等,這些壓力保持人的警覺(清醒狀態)和合適的行為模式.
做好壓力管理首要原則是要對壓力有所覺察.機體對壓力往往有一種天生的吸收-緩沖機制,一般的生活壓力會被身體轉化成活力與激情.如果一個人生活在流動的、不停變化的壓力叢中,他的機體不僅可以是健康的,也是有飽滿能量的.
壓力過小的生活讓人消沉、昏昏欲睡、機體懈怠、思維變慢.但有兩種壓力可能使機體調節失常,一是突如其來的過大壓力,二是持續不變低量的壓力.
覺察壓力有三個層次:稍微過多的壓力引發紛亂的情緒.較大的壓力帶來軀體各種不適反應.過大的壓力出現意識縮窄,對環境反應遲鈍,心身處在崩潰的邊緣.
壓力管理的第二個原則是平衡.軀體與精神兩種壓力有點像翹翹板,軀體壓力大,精神壓力也會慢慢增大,反之亦然.通過放松來釋放軀體壓力,精神的.壓力也在釋放.
當我們集中心智工作太久,或者長期處在競爭的狀態里,可通過機體的放松來釋放內在的壓力.而當我們懈怠太久,無所事事的時候,通過機體的運動來保持精神的活力.
壓力管理的第三個原則是處理壓力的技術.管理好各類壓力有很多可操作的好方法,如寫壓力日記、生物反饋、肌肉放松訓練、冥想與想象、倒數放松、自我催眠、一分鐘放松技巧等,并按照各種生活場景給予恰當的提示與指導,可以作為人們壓力管理的手冊.
壓力管理的第四個原則是保持積極心態.良好的心態可增加人們應對壓力的能力,不良的心態本身就像一團亂麻,干擾人的內心.
當然,更主要的是要對壓力有正確的觀念.壓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壓力有不恰當的觀念與反應.越怕壓力就越會生活在壓力的恐懼中,喜歡壓力的人在任何壓力面前都會游刃有余.
如果學會管理壓力,就可把壓力變成實實在在的動力:行為有效、感情豐富、精力充沛……
心理作文 篇6
我想,也許要換一種方式,把我的種種感悟,特別是很多訪者所給予我的寶貴精神饋贈,用字去表達,去傳遞一種友愛和成長的信念。一本書的定價不過幾十塊,普通人吃一頓家常飯的花費。如果有人在看到這書的時候,書中某句話輕輕地碰撞了一下他的心,引發了一點點思考,就是我莫大的喜悅了。
——摘自畢淑敏《心理咨詢手記》前言
這句話引起了我莫大的共鳴。作為老師,面對學生,難道不正是這種心理嗎?如果我們能教給學生一點知識,給予學生一點生活上的幫助,給學生一點人生的啟發,我心里也會感受到莫大的喜悅。同樣,今天我所寫如能給大家一點思考,我也同樣感到莫大的喜悅。
《誰是你的閨蜜》一中的張小錦不惜花錢要除掉媽媽的閨蜜,原因很簡單她認為媽媽的閨蜜在毀掉她們的家庭。可是媽媽的'閨蜜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是一個"小三"相反,媽媽的閨蜜對"小三"深惡痛疾。正是由于她一直鼓勵小錦的媽媽與出軌的小錦爸爸離婚,所以小錦才想著要除掉這個人。天真的小錦以為只要沒有了媽媽的閨蜜,她們家庭就不會破碎。小錦之所那么討厭媽媽的閨蜜,原因還有就是媽媽總是以為她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媽媽選擇把所有事都瞞著小錦,只跟自己的閨蜜講。而小錦認為自己才是媽媽最應該傾訴的人,自己才是媽媽真正的閨蜜。于是她想盡辦法吸引家長的注意。她裝生病,她逃學,她離家出走。小錦很苦惱,媽媽不理解她,以為她什么都不知道。爸爸不理解她,認為她任性胡鬧。老師也不理解她,覺得她無心向學。
生活中我們總是以大人自居,小孩永遠是小孩。殊不知,小孩已經在我們不知道不覺中長大了。他們想的,他們懂的比我們比能想象到的要多得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引導,也許她就走進了死胡同里出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可是為人父母卻不用考證?墒谴蠹叶贾,父母對于孩子說是多么重要的啊!父母教育孩子、與孩子相處的方式直接影響這個孩子的成長。
作為家長,我感悟到一定要以愛與平等的交流作為前提,一定的心理知識作為輔助,把我們的孩子引領到一條光明的大道上去。切不可以為孩子好,就作一味的隱瞞。這其實就是以愛的名義行傷害之實。家長也是需要考證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家長,決不能故步自封,(fsir)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認識,提升自己的修養。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孩子的真正引路人。還記得以前我看過一部記錄片《鏡子》,講的就是父母、家庭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原有很多時候,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作為老師,我感受到的是老師之路任重道遠。老師一要定時開展心理教育,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疏導。當今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數據信息和現象。而這些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學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們去挖掘,我們應走進他們的心靈,進行疏導或激勵。要知道,站在講臺上時,我們的身份是教師。在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時,我們應該忘記教師的身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師掌握的一門技術。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擁抱都可能改變一個人。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助人知識幫助身邊的人,減少或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一向喜歡畢老師的作品,是因為我認為她的作品洋溢著人性的溫暖。這一本《心理咨詢手記》也是這樣。作為心理咨詢師的畢淑敏,總是面對千奇百怪的咨詢者。這些形形色色的咨詢者有著各不相同的生活和問題。從他們的身上,我們也許能夠看到自己的影子。
希望你我讀罷此書,都有所獲。
【心理作文】相關文章:
描寫心理的作文:時間與心理01-27
心理作文01-28
心理的作文07-20
心理作文07-27
[經典]心理的作文08-04
心理的作文(精選)08-14
心理的作文11-26
心理的作文06-17
關于心理的作文:心理遐想01-26
有關心理的作文:自卑的心理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