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心理的作文錦集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的作文 篇1
你好!你的苦惱是因為你在人際交往上走進了一個小小的誤區。你和好朋友的空間距離近了心理距離卻遠了的感覺,是因為你沒有注意在人際關系上保持心理距離,使“人際氣泡”受到“擁擠”的感覺。
什么是人際氣泡的擁擠?
從心理學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條件,而促進心理相容的途徑之一就是彼此縮短心理距離。從這個角度說,兩人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小是件好事。可是,物極必反。人際交往中距離太小了,也會令人不舒服。這是因為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要求獨占一定的空間,叫做人際空間。由于這個空間像一個大氣泡包圍著一個人,因此有的心理學家就形象地稱之為“人際氣泡”。距離太近了不能滿足彼此人際氣泡的要求,人雖然沒有擠在一起,人際氣泡先感到擁擠了。人際氣泡的擁擠就使人感到不舒服。人們一方面需要與他人建立密切的關系,另一方面又需要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定的獨享的心理空間。所以人際交往的藝術其實就是一個怎樣調控彼此的心理距離的問題。
由于你沒有調整好你們的心理距離,不恰當地把你們的心理距離拉得太近了,沒有給對方適當的自由度,你才感到對方讓你有許多的不滿意。就是說,你看不慣對方的某些言行舉止,不一定就是人家有什么不對,可能只是彼此的個性的不同,對方的言行與你的個性不大吻合。你以為你們是好朋友,就忽略了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必不可免這樣一個事實,而想完全讓對方按你的個人好惡來說話做事。而對方怎么可能完全和你一樣呢?多好的朋友相互間也需要自己獨享的心理自由呀!你忽略了這一點,于是,你感到了痛苦。
你該怎么辦呢?
很簡單。馬老師的建議是保持心理距離。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中,不論關系多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給對方一定的心理自由度,彼此留有一定的距離感。距離感是很微妙的,拉開一點距離,一來可以使彼此獲得心理自由,感到多一份舒服和自在;二來可以使彼此感到對方更美好,從而使彼此的關系更融洽和諧。
你聽說過“求大同存小異”這句話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人際交往上不管多么要好的朋友也不能過分地要求對方和自己一樣,應該給對方充分的獨立的心理空間,允許對方有自己的個性,讓對方擁有足夠的心理自由度。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常常不是簡單的可以論出是非對錯的,更多的是個性不同的表現。
即使是存在是非對錯的事,也應該寬容別人,不必要對別人的言行舉止過分地挑剔。因為我們誰都不是圣人,誰都需要一個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過程。不錯,假如的確是對方錯了,好友之間是可以相互批評幫助的。但是,這不等于強制別人一定聽你的。
總之,人際交往應該彼此保持心理距離,給別人足夠的心理自由度。如此,你和好友之間也就無所謂“鴻溝”,你也就不再感到苦惱了。
心理的作文 篇2
一、寫什么與發現思維
“寫什么”實質上是解決文章內容的問題。從寫作過程來看,主要包括主題、立意、選材三個階段。其中材料是作文的基礎。“寫什么”主要解決材料問題,不少學生在動筆之前往往有“無米”之感,思緒茫然,一片空白,有人引學生的一句順口溜,說是:“作文難,難作文下筆無言難成文,頭兒空,肚兒空,空來空去空對空。”一般人據此認為學生作文難是由于生活貧乏、感情空虛,因此無話可說。其實,正如劉國正、張定遠先生曾指出的:“像中學生這樣的年紀,已經閱歷不少,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其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會扣動他們的心弦,引起他們的關注和興奮,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興趣愛好、‘供求和理想,他們有一個時而變換色彩,時而涌起波瀾,天真爛漫的生活領域,有許多可以取來作為生活的材料。”針對學生動筆之前的“一片空白”,不知“寫什么”的思維障礙,教師指點和點撥要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發散思維能力。
1.流暢性
社會生活具有多面性,有些生活現象就如多棱鏡,可以折射出不同光,常規思維思考問題往往從一點出發,沿著一個方向想開去,缺少左顧右盼、縱橫聯系,因而思路容易受阻。作文教學中訓練寫作立體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可以“多路出發”,即啟發學生從事物的某一點出發,向四面八方展開聯想,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思考、試探與求索,并隨著變化情況隨時修改思維內容,不拘一格,縱橫輻射,使發散的量越來越好,從而開闊思路,以致思如泉涌。用“多路出去”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流暢性,可以促使寫作主體神經系統的活動頻繁,加強神經元之間的聯系,促進大腦功能開拓,有利于開發寫作主體的智力,使其心智活動達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境地。
2.變通性
變通性以流暢性為前提,頻繁擴散為主,使寫作主體溝通各主體之間的聯系,不斷拓寬其思維空間,從而達到“思接千載”、“視到萬里”的境界,寫出的文章不落窠臼,蘊含豐富。如“木質”和“皮球”是兩個離得很遠的概念。若經過五步聯想,就可以從木質聯系到皮球:木質———樹林———田野———球場———皮球。再如“天空”和“茶”:天空———烏云———雨———水———茶。聯想可以有條不紊地把信息保持在大腦中,保證迅速檢索出需要的信息,隨意使用需要的記憶材料,作文教學中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變通性可以從“尋找聯系”出發,即通過聯想,使表象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并選擇一個聯系中心,使多種表象多多碰撞,觸類旁道,由此發散出一系列聯想。
3.獨特性
訓練寫作主體時,不僅要“準”,還要“新”,即“換之運思”出發,將寫作主體思維的對象作某種變換,即以一種反中求正、異中求新的思維方式,要求寫作主體不人云亦云,敢于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設想,或在思路選擇上與眾不同;或在思考技巧上另辟蹊徑;或在思維過程中標新立異;或在思維方法上獨樹一幟;或在思維結果上鶴立雞群,如此等等,不一而是。用“換之運思”訓練寫作主體發散思維的獨特性,使學生擺脫思維定式的牽絆,鍛煉學生勇于創新、求異的氣魄和膽量,同時培養他們“見前人之所未見,發前人之所未發”的探求精神,達到“別有洞天”的境界。
二、“怎么寫”與輻合思維
葉圣陶先生說:一篇文章的寫成,最要緊的自然是“說些什么”,這是所謂的內容,有什么可說的,最要緊的是“怎樣把它著手組織”。從寫作過程來看,“怎么寫”同樣包括構思、表達及修改三個階段。其中,思路是作文的線索。一篇文章內容的展現,是通過一些小思路完成的,如果思路堵塞,那么即使頭腦中有許多與題目相關的材料也不會被激活,而思路暢達,頭腦中的材料就會沿著思路被激活并被組織起來。“怎么寫”主要解決的是思路問題。針對學生動筆之前的“一團亂麻”、不知“怎么寫”的思路障礙,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輻合思維能力。輻合思維是與發散思維相對應存在的,作文教學中將不同方向的材料,經過不同角度的思考,經過分析、綜合和篩選,集中到中心點,圍繞形成清晰的思路和結構。首先,引導學生確立文章的中心,選取自己體會最深的一點,從“一團亂麻”抽出思路,作為全文的綱,圍繞中心安排文章的材料及布局。其次,理清思路,這是構思的關鍵,思路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以客觀事物為基礎,經過寫作主體觀察、理解、認識的過程,形成對這些事物的印象、看法、態度和情感,繼而進一步對這些印象、看法、態度和感受進行分析和綜合,條分縷析,理出頭緒,這就是所謂的思路。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寫作主體的創造性思維,既要訓練其發散思維能力,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又要培養其“輻合思維”的能力,解決“怎么寫”的問題,同時,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從“發散”到“輻合”,又要使“輻合”中有“發散”,使學生作文不斷求活求新,得出富有創造性的結論。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品質。不過,中學生作文“求新”不同于作家的“創新”有自身的內涵,在訓練中要掌握一定的分寸。中學生掌握的基本要求是中心明確、文通字順,求新應理解為:善于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式,在同齡人中形成對客觀事物比較獨特的認知和感受。
心理的作文 篇3
今天晚上的心理課上,我們進行了一次有趣的情景表演。
上課之前,老師把我們所有人分成了三個小組,然后派組長上去抽簽,決定本小組表演的內容。我們組抽到的是一個解決景區游客投訴問題的故事。
在組長的帶領下,我們很快分配好了角色,兩個溫柔的女生扮演姐姐和媽媽,兩個個子比較高的男生扮演弟弟和爸爸,剩下來的人就是景區的工作人員了。我們就怎樣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討,然后分別考慮了每種解決投訴方案的可能性,看著我們投入的討論,老師也過來在旁邊傾聽我們的討論。時間過的很快,馬上就要我們每組分別展示了,我們都很激動但是也很緊張,在短暫的表演時間過去以后,老師和同學都對我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真的好有趣,希望以后多一些這樣的表演課!
心理的作文 篇4
人的一生中,無論在哪個階段都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其中以青春期發生的頻率最高。在“性”的問題上也不例外。為了保障中學心理的健康發展,不少家長都禁止孩子看有關性的書刊,但是自己的孩子背著自己偷偷看。不讓孩子關注異性,他們非要格外留意那些異性。不讓他們戀愛,他們非要早戀。
青少年“性逆反心理”不可能根除。在這個時期青少年男女的性意識已經開始萌動了,他們希望去探索那些神秘的異性,也不肯接受成人的觀念。但是這個時期他們對性的探索也很模糊,也沒辦法去看清楚,加上他們體內荷爾蒙的增加,他們會變得情緒很大。因此,在他們身上,難免要出現“逆反心理”和行為。看不清這一點,總認為他們“不聽話”,必然導致性教育的失敗。
從另一方面看,青少年“性逆反心理”又是可以減少的。因為這一心理的產生,除了上述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外,主要歸因于社會承襲的落后觀念和行為,如對青少年采取性禁錮主義,一些學校不開設性教育課程;家長限制孩子與異性交往,偷看孩子日記,私拆孩子的信件,嘲笑挖苦孩子對異性的向往心理;如果孩子早戀了,他們不是耐心的說服,而是對它們橫眉冷對,甚至打罵現象時有發生,不再對他們信任了,時間久了,他們就會產生敵對情緒,在沒有正確理論引導的情況下,極易走上性犯罪的道路。有些成人在性問題上言行不一,都使孩子們覺得成年人虛偽,從而抗拒任何有關性的管束。
減少“性逆反心理”的最好方法是,對于有些問題,諸如怎樣和異性交往等,要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切莫無原則地橫加干涉。當他們遇到困惑時,要以平等的態度和他們討論,提供積極的建議,教給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理的作文 篇5
大家都隱藏著許多心里話吧!不肯告訴別人,今天讓我們把心里話給請出家門,與大家一起分享吧!
我的心里話有許多,都藏在自己的心里,都不肯把自己的心里話與別人分享,今天我要把心里話說出來,與爸爸媽媽和同學一起分享,一起享受,就像與爸爸媽媽談天說地,與同學嘻嘻哈哈的,
我的心里話是:我要謝謝我最親愛的爸爸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如果不是爸爸媽媽我也不會有今天的快樂,這十年以來,爸爸媽媽哪里休息過,不是上班就是做家務的,我卻一點都不會做,每當我想做家務來幫媽媽的時候,可媽媽總是說:“媽媽自己來,你去玩吧!”我聽了之后有些不情愿,因為我知道,這是媽媽對我的愛,媽媽我想對您說:“您太辛苦了,我已經長大了,也讓我幫你做點事吧!以后再也不惹您生氣了。”
我的爸爸不是出差就是上班,有時候還教我學習,便使我深深體會到了爸爸太累了,而且爸爸每天睡覺幾乎是十二點鐘以后,早上和我們一塊起床,我們去上學他去上班,爸爸我也想對您說:“您實在太辛苦了,要注意休息哦。我要再一次說;“爸爸媽媽謝謝您!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做個懂事乖巧的好女兒,來報答你們。您們辛苦了!”
這就是我的心里話!
心理的作文 篇6
爸爸,請聽我一句勸吧,因為你一句罵,會傷透我們所有人的心,因為點小事,你卻對我們破口大罵,甚至會誤解我們。那次,我正查資料呢,發現一些好的,便發到QQ與大家分享,可你剛好從房間里走出來,一本正經,二話不說就一個箭步沖上來,見我正在玩手機,便打我一下,我只好放下手機,剛想解釋,你卻把臉一拉,面容嚴肅,我便不多說了,我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啊,當時我很憤怒,也很傷心。你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憤怒傷心,還不是以表達你的“豪爽”?
爸爸,你別再推卸責任了,你知道嗎?當你把一個責任推卸給與那個責任毫無相關的一個人時,她會有多難受嗎?那次,我因為用高壓鍋燜飯沒有有加水,飯燒焦了,你罵了我一頓,好,這確實是我的責任,那我便接受了這個事實,可又有一次,你用高壓鍋燜沒有看時間,飯燒焦了,我在心里暗喜,可你卻卸起責任來,說是我沒看時間,你扯了個彌天大謊,撒得那么干脆,那么響亮,我當時特別失落,大人怎么能說謊呢?你說,你這樣做是錯的吧?
爸爸,別用罵人了,好嗎?別再推卸責任了,行嗎?如果可以,請給我一個答復,可以嗎?
時光啊,請走快一點兒,我寧愿有一個不快樂的童年,也不愿再有個這樣的生活,我要快快長大,擁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請謹記的希望!
心理的作文 篇7
哎!又到了期中考試的時候,心情不由地緊張起來。
一大早起床吃完飯,老師親切地把我叫到跟前,叮囑我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細心,該寫對的一定不能失分。
進入考場,監考老師發下考試卷子,我粗略看了一下,嗯,有點難,頓時便更加揪心了。可就在這時,坐在我后面的同學一直在嘮叨:“題難不難,題難不難?”這聲音可真叫人心煩意亂,我實在受不了了,便狠狠地回應道:“難!別再說話了好不好”。
開始答題了,寫著寫著,呀!有一道題居然不會寫了,我的心情更加緊張起來,小心臟砰砰砰直跳。可緊張歸緊張,還是得努力思考啊!我想呀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一點兒思路,急死我了,急死我了!心急得都快跳出來了。
哎,空到那兒,先寫其它的題吧!我當機立斷調整了思路,經過一番艱苦奮斗,終于寫完了剩下的題。我又開始接著想這道題。哈哈!靈光一閃,居然想起來了,我興奮地叫了一聲,把安靜的考場給哄亂了,老師點了我的名,心里雖然有點不舒服,但還是在偷偷地樂著。
寫完了所有的題,我開始認認真真地檢查起來,經過一遍又一遍地檢查,終于,查出一道錯題,快速把它改過來。收卷了,我竟然還有點緊張,真想再檢查一遍,可是,已經不可能了。( )
我心里也在不停地安慰自己,不要太緊張了,還是專心迎接下一場考試吧!
心理的作文 篇8
在我們六年級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缺少了。
今天我們就有一節心理健康課。課題的題目是“和爸爸媽媽做朋友”。一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怎么能跟爸爸媽媽做朋友呢?爸爸是工作太忙。媽媽呢,每次還沒跟他說幾句話就因為種種矛盾就吵了起來,怎么可能成為朋友呢!”我們在課上還進行了選擇,其中有一條是這樣問的:心里如果有秘密,最想跟誰說。里面有好幾個,有老師,家長,好朋友等等!我們大部分同學都選擇了好朋友。為什么有了事情不跟最親的父母去說呢?這就不難發現有些家長根本就不理解我們,我們如果給他們說了,他們又不跟我們的觀念一樣。同學們都這么認為只要父母能理解我們就是最好的了。
比方說我的媽媽,我在吃飯的時候給她說我們學校發生的事情,她不是不說話就說行了行了,煩不煩趕緊吃飯吧!可來到學校我們就可以給好朋友們開開心心的聊!不是說家長不愛我們,只是在理解我們那就更好了。這節心理健康課可講出了我們的心里話,真好!
心理的作文 篇9
3月31號下午,我們到82中聽講座。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士---北京教育學院校長研修學院講師、北師大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林雅芳,她一開口,一下子吸引了我,因為林教授的聲音甜美,不急不躁,尤其是她的幽默與風趣,把枯燥無味的心理學用一些生動具體案例來講解,我對心理學知識更加感興趣了。
林教授先以一道選擇題開始的今天的專題,既讓我們了解她的經歷,也讓我們放松起來開始聆聽她的講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們并不陌生,可是只是知道這幾個詞而已,比如學生需要的是什么,有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和在家完全不一樣,原來是他們在學校可能缺少了安全與歸屬感,需要的是更多的關心與愛,原來心理學的知識其實應用在我們的教學中很多地方,我們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發展會促進教學、會更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林教授的講座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要懂得孩子的認知規律,第一步:學生不能加工他們沒有識別或者感知的信息,那么課堂上我們了解孩子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這樣我們上課才能更好地有的放矢。第二步就是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簡單的說就是說孩子能聽懂的話。第二步: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開頭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步:記憶的原則,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要求和規范需要提正面的要求,而且學會重復,就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初中孩子的機械注意力特別好,背誦的要求就要提高,激發挖掘孩子的潛能。
不管在育兒還是在教育學生身上,了解孩子的心理是極為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的差異性,以后得多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更好地了解孩子們的心理,才能把話說到孩子們的心理去。
心理的作文 篇10
作文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學生必須借助觀察才能積累作文素材;必須進行積極思維,才能使文章的中 心明確、結構合理、立意新穎;必須展開大膽想象,才能使文章內容豐富,具有創造性、獨特性,并使語言更 生動形象。所以,作文教學的過程,也是使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想象力得到綜合訓練、心理能力不斷地得到提高和發展的過程。
一、轉變學生作文的心理狀態
從作文心理來說,作文有主動與被動之分。一般來說,主動作文,是學生出于自覺的要求,有材料可寫, 有感而發,這好寫,也容易寫得好些;而被動作文,是學生沒有寫作的要求,感到無材料可寫,這就不好寫, 也不容易寫好。有的學生說:“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還有的學生說:“我最討厭作文,我希望今后的 各種考試都沒作文這個項目就好了。”這些都是被動作文心理的反映。
為什么不少小學生不喜歡作文呢?可以概括為“沒有東西寫”或感到“不知道怎么寫”。因此小學語文教 學中,要解決兩個問題:“寫什么?”“怎么寫?”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作文教學過程,是要變學生被動寫 作心理為主動寫作心理的過程。使學生從沒有什么可寫到滿懷激情地記錄自己所見所聞、所經歷的而又感興趣 的有意義的人和事。
從客觀方面來說,作文是用書面語言來表達思想的,與口頭語言有很大不同。口頭語言是在面對面的交際 活動中進行的,可以借助于手勢、語調、表情、動作等來補充其思維的不足,因此,允許簡縮,邏輯順序也不 要求那么嚴格。而寫文章是從小學生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接受成人語言(口頭和文字)開始,按邏輯要求, 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后,轉化為自己的書面語言的復雜過程。對小學生而言,作文比口頭語言的要求高、難 度大。從主觀方面來說,低年級學生內部言語的發展還不充分,知識經驗也很缺乏,掌握詞匯還不多,思維的 形象性還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還不善于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這就決定了他們還不能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命題作 文,而只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一些口頭造句、書面造句、看圖說話、看圖寫話等的寫作基礎訓練。因此,教 師要掌握他們的年齡心理特點,十分重視對兒童口頭敘述的訓練,為他們將來進行命題作文作必要的準備。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心理水平有了較高的發展,相應地,寫作活動也進入了命題作文的階段,但是這階 段寫作的各種水平還是不高的,需要在口頭言語的基礎上,經過專門的、科學的訓練才能逐漸發展起來。因而 ,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害怕作文,產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礙。
要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心理。首先要解決教師的命題。小學生的作文是先有題目后寫文章。理想的新穎 的題目要從學生中來。來自小學生的生活、思想、興趣、愛好、心理活動內容都是命題的依據。對小學生來說 ,要讓他們寫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親眼見到、親耳聽到的。就是說,讓他們通過作文把自己的經歷過的有意義 的生活、思想,圍繞著一個中心,按著一定的順序用文字表達、重現出來。
在一個學校里發生這樣的一件事,一位姓羅的學生,身患了淋巴惡性腫痛,急需一筆較大的醫療費,學校 發起了向這位同學獻愛心的捐款活動。教師即以這個捐款活動為題,布置學生寫一篇“捐款動員以后”。這次 學生的作文寫得很好,有的學生用日記形式,寫下了自己的真心話,表達了對同學的一份真摯的感情,而有的 學生則是從記敘的方式,敘述捐款事件中,表現同學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這樣的命題,是讓學 生取材于身邊的人和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能“因事而發”,學生感到有事可寫,也寫得動人。
二、奠定寫作基礎,豐富寫作的心理內容
從學生的作文實踐來看,他們感到最大的困難之一是無話可寫,而且,最常見的毛病是內容空洞,寫不具 體。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學生缺乏觀察力,不善于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其實 ,小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如果細心觀察應該是他們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 竭的源泉。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深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沖破學校課堂狹小的天地,在社會大課堂中去感受 時代的脈搏,接受新鮮事物,從中豐富生活,從生活中獲取直接的知識。而我們平時的作文教學,較多是考慮 怎樣寫的指導,很少或忽視如何把小學生的視野引向身邊的生活、引向大自然、引向社會,從生活中得到感受 。葉圣陶先生曾經語重心長地指出:“作文教學偏于形式……是一種弊病。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種特 殊的事,跟實際生活并不怎么切合,于是學生自然要嘆無內容之苦。”因此,只有引導學生深入觀察才能豐富 學生作文的心理內容。
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比較持久的知覺過程。觀察是作文的基本功。學生只有對生活中的事物細 心觀察,如對象的形體、色調、質感、美感等都十分了解,動筆才有內容可寫。因此,語文教師要像“有心人 ”,一方面要注意在語文分析中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領會優秀作品的寫作,學習別人是怎樣以觀察各種 人物、各種事物為基礎,從而寫成內容豐富的文章的。小學生的作文訓練,不同于一般作家的創作活動,它是 在教師指導下的語文課內容的模仿、借鑒范文學習寫作。因此,作文教學時必須以課本內容為依據來進行作文 訓練。這樣,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對周圍的一切細心觀察,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心理學的實驗研究發現,少年 兒童的觀察力發展的一般趨勢是:由無意性、情緒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發展;再由有意性、目的性向自覺 性、穩定性、精確性和概括性發展,并逐步形成較全面深刻的細致的良好觀察力。教師應了解學生觀察力發展 的規律,有意識地通過多媒體教學途徑來培養和鍛煉學生良好的觀察力。
學生觀察的要領是什么呢?
一是提高觀察的目的性。在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命題作文教學前,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 盡量把與命題相應的目的任務提得明確些、具體些。二是要細致準確。觀察時不能只著眼于大概輪廓而忽略了 細小的地方。比如笑,有哈哈大笑、微笑、歡笑、冷笑、譏笑、苦笑等等。觀察自然景物也一樣。比如下雨, 在一般人的眼里,不過有大雨、中雨、小雨之分。有位小學生經過細心觀察,這樣描寫雨前的景物變化:“鉛 塊似的烏云聚攏在頭上頂”,閃電像“一條條皮鞭劃過長空”。而描寫雨中的情景是:近看,雨點的形狀如“ 小葡萄”,打在地上濺起“水花”、遠看是一層“輕紗般的水霧。”繼而“水霧”又變成“雨簾”,馬路兩旁 出現了“小溪”。這位小學生之所以寫得自然逼真,就是因為他能仔細觀察。三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方法。觀 察是一種特殊的知覺,只有循著一定的順序和方法才不致掛一漏萬。一般可以先整體后局部。從空間特性來說 ,可以象電視掃描式從上至下,從前到后,從外到內。注意形態、數量、質地、色彩的變化,從而使學生把握 對象的外形和實質,這樣學生寫作有內容且生動而有條理。四是做好觀察記錄。作文是要有寫作素材的。素材 就是在作文中要寫的尚未經過加工的材料,平時學生若不注意素材的積累,動筆時就會覺得沒東西可寫。只有 注意營造起一個“材料倉庫”,寫作時才能“言之有物”,而觀察正是積累素材的第一步。尤其是留心捕捉那 些最重要的現象、細節,而細節正可以將觀察對象的特點、個性再現出來,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積累寫作 素材,從而奠定寫作基礎。
三、發展各種認識能力,提高作文整體水平
學生作文內容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通過觀察從現實生活中提供的直接素材;一個是課本、書報、圖畫、 音樂、影視提供的間接生活素材。這兩方面的“材料”,通過學生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一系列心理活 動,成為他們的心理積蓄,使表達變成為可能。為此,從心理學觀點看教師的作文指導,不只是作文方法的指 導,它本身還包括豐富學生的心理內容的意義,尤其是發展他們的各種認識能力,在感知的基礎上,拓展學生 思維和想象力,在作文訓練中有意識地加以培養,那么就使學生更快有效地提高作文整體水平。
作文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學生作文,從審題立意,到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直到最后的推敲修改,每 一環節都離不開思維這一心理活動,學生思維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作文質量的高低。但小學生在作文中往往未 能很好地展開思維,因為在小學高年級時,思維才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小學生思 維能力較弱,他們觀察了某些事物,有的卻不了解其意義,找不到事物之間的內部邏輯關系,因而作文時往往 難以確定文章的中心主題。根據學生形象思想的發展先于抽象思維這一年齡特點,要充分發揮形象思維的作用 ,逐步進行思維概括性的訓練。
如逐步培養提煉中心思想的能力。
培養學生提煉中心的能力:第一,教師注意在平時的閱讀教學時,讓學生明白,寫人的文章,中心思想是 贊頌人物的思想品行;論事的文章,中心思想是從事件中告訴人們深刻的道理。第二,訓練學生在審題中抓住 中心。一般作文命題,有的中心主題是在題面,或在寫作提示的要求中已點明,而有的則要充分調動學生思維 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反復分析課文,提高捕捉中心主題的能力。第三,在生活中提煉主題。學生作文的主題, 應該是學生對身邊發生的事不斷觀察,反復思考,逐步加深認識,提煉出來的。
開拓思維的訓練。開拓學生思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 的心理過程。如《從一條小路想到的》《××的啟示》等類題目,就需要豐富的聯想。開拓思維的訓練,還可 以引導學生相互啟發,發揮集體的擴散思維的優勢。可以預早布置作文題,學生自己準備素材和編提綱。在作 文課時,讓學生討論,如寫什么?怎樣安排順序?中心是什么?這些訓練是十分有益的。
有的作文題,就不是簡單的生活再現,而讓學生對過去感知過的事物進行再創造,從而產生新的形象。如 《我的理想》《我和嫦娥游太空》《十年以后》《將來的教室》等這類作文,就需要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學 生作文的心理過程需要想象力的參加。小學生想象的基本特征是有意想象在發展,再造想象起著重要的作用。 低年級小學生在作文時,很大程度上是描寫或記述人物的外貌或事件的過程,而到了中、高年級,在有效的培 養訓練下,詞的作用越來越促使他們的想象力的發展,經過構思而概括出事物的形象,其概括性和邏輯性有了 明顯的提高。想象過程和其它心理過程一樣,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小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在良好的教學影響下發 展起來的。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豐富學生的感知表象。因為想象是在 事物的影響下,在言語的調節下,在兒童大腦中已有的表象經過改造和結合而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所以, 想象的水平是依學生頭腦中所具有的感知表象的教學和質量的情況為轉移的。學生頭腦中表象越貧乏,其想象 越狹窄、膚淺;表象越豐富,其想象越開闊、深刻,因而教師要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二要善于用生動的語言 描述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為想象創造表達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是啟發學生想象的重要因素,教 師如果語言生動、帶有感情,描述會使學生進入想象的境界,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境,濡染其情。教 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在教學中可以以一概念或詞語為題,讓學生用形象來表現,如“慈祥”、“ 細心”這樣的詞要求學生以語言描述人物的神態來表現,也可以反過來進行。
國外十分重視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日本學者認為:想象與創造有關,發展想象力是為發展創造力打下基 礎,因此,他們把豐富想象力的閱讀、寫作指導為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向。
根據大綱要求,小學的閱讀教學中,主要讓學生對課文的場面、人物、情景、背景和作者展開想象。想象 的具體內容是:由標題想象到課文的內容;由插圖、圖表想象故事的情節;由人物的語言、表情和動作想象到 人物的性格心理和行動的展開;由整篇文章想象到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主題,由此引入作文中。
四、重視作文中的情感因素,消除恐懼心理
文章是表達思想、表現感情的。劉勰說過,“情動而言行,理發而文見”。思想和感情既有聯系,又有區 別。思想作為人的認識活動及其結果,既構成文章的內容,又指導著寫作的方向,沒有好的思想,自然寫不好 文章,但是,光有好的思想而沒有表達這種思想的興趣與強烈感情,同樣寫不出好文章。人的感情不僅是構成 文章內容的一個方面,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還有執行調節人動機的動力作用。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作文的恐懼心理總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 是沒有興趣,沒有領略到作文的樂趣,因被動寫作而沒有情感的投入。
語文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寫作時,要打破恐懼感。但這不是靠大談作文的意義,重要性之類抽象大道理所能 奏效的。較好的辦法是“寓教于樂”,而且要善于激起他們非說不可的感情。有一位五年級小學生,功課甚差 ,對作文更感頭痛。有一次同學將他藏在課桌里的“金鈴子”,交給了老師。老師見這學生對小動物很喜愛, 便把“金鈴子”發還給他,并引導他仔細觀察,后要求他寫一篇小作文《可愛的“金鈴子”》。這位學生寫起 “金鈴子”,忽然靈感頓來:“金鈴鈴,金鈴鈴……那是誰在彈琴和唱歌?……你看,那小小的圓腦袋上伸著 兩根觸須,掃
來掃去,多威風!身體那樣小,卻長著四只腳,還有兩條長長的后腿,屁股后面拖著‘雙槍’… …”(見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實例》)。可見語文教師要捕捉時機善于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讓學生頭腦中儲存有的感性材料轉化成某種感情色彩的記憶映象復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寫作訓練, 即寓寫于樂中,使命題作文引起學生的熟悉感親切情,這樣學生才能寫出好文章。
學生作文,多喜抒情。尤其是記敘文,通過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感而發、且能動人以情的文章 才是好文章。怎樣才能使文章感人呢?很重要的是寫出真情實感。小學生在《我童年的小屋》里寫道:“搬進 三室一廳的單元樓已一年多了,但我卻依然留戀著那間只有15平方米的小屋,小屋擺滿了家具,顯得擁擠不 堪;小屋只有兩扇朝西開的窗戶,顯得昏昏暗暗;每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在那里我度過了九 個春秋,小屋留下了我童年的快樂”。
這篇小文章感動之處在于“實感”出“真情”。文章一開頭就把讀者帶進了童年的小屋中去,和新樓房相 比,小屋是擁擠的、黑暗的、潮濕的,但是那里卻留下作者寶貴的童年歡樂和留戀之情。
人的情感盡管是一種主觀經驗,但它畢竟是客觀現實與人的需要之間關系在人腦中的反映。而且,情感的 內容及其深度,又往往取決它所反映的各種現實的廣度。因此,語文教師在接觸學生的過程中,要準確地把握 學生的感情脈搏,并引導他們用適當的詞匯具體而形象地揭示出客體是怎樣引起他們的某些情感體驗的。在課 堂教學中,一般說來,學生的情緒、情感狀態取決于教師的情緒、情感狀態。在作文教學的全過程都伴隨教師 強烈的情緒、情感。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醞釀良好的心境;命題要有師生情感的共鳴;指導要有柔情;批改 要有韌情;講評要有熱情;要激發學生寫作的激情。只有教育學生熱愛生活,才能仔細觀察生活,他們才能寫 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