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 篇1
細節是文學作品中描寫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的組成單位。所謂細節描寫,是指對作品中所描寫的對象進行逼真、細膩、具體、生動的描繪,從而有利于情節的發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題的表達,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
在細節描寫過程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細節描寫要服從中心表達的需要
一篇文章中,小到字詞標點,大到段落篇章,都是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的,而細節作為記敘文情節的組成單位,自然也是為文章的中心服務的。因此,我們在進行細節描寫時,一定要圍繞文章的主旨,為文章的中心服務。
二、細節描寫要真實
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好的細節一定來源于生活,而且必須是細心觀察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臺時吃力的樣子和動作的描寫,突出了父親對“我”無私的愛,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若沒有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準確表達,恐怕難以收到這樣的藝術效果。
三、細節描寫要典型
典型,是指描寫的細節,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能夠通過個別的、細小的事物,反映一般與全貌,能夠由現象揭示本質。典型,就是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表現文章中心的細節來寫。如魯迅的《阿Q正傳》中有一段阿Q臨刑前畫押的細節描寫:“要畫圓圈了,那手捏著筆卻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將紙鋪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盡平生的力畫圓圈。他生怕被人笑話,立志要畫得圓,但這可惡的筆不但很沉重,并且不聽話,剛剛一抖一抖的幾乎要合縫,卻又向外一聳,成了瓜子模樣了。”這個細節,具體、形象、生動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點——直到死還恪守著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當人們讀到這一細節描寫時,誰又能不覺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憐?又怎么會不“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進而深思國民的劣根性?
那么,如何進行細節描寫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粗線勾勒,簡墨白描
用粗線勾勒,簡墨白描描摹細節,是最基本最常見的細節描寫方法。其關鍵是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簡練的文字描繪出事物的狀態和風貌,使其不僅逼真而且傳神,有意蘊。如魯迅的《故鄉》中對少年閏土有這樣的描寫:“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盡力向一匹猹刺去。”簡單幾筆就勾勒出一位勇敢、富有活力的少年英雄形象。這種白描手法,就是魯迅所說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的集中體現,雖惜墨如金,卻生動傳神。
二、精心煉字,以少勝多
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詞語,以期以少勝多,乃至一字傳神。一篇文章字數多寡不一,但出彩的.字(詞或短語)往往只有一個!所謂“一字立骨”,就是因一字(詞或短語)之功,主旨畢現。因此,在細節描寫中我們應仔細推敲字詞。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有句環境描寫的句子:“那雪下的正緊。”一個“緊”字就將雪大而急的場面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讓人感覺到其中的緊張氣氛。
三、巧用修辭,合理想象
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及幻覺、烘托、獨白等寫作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為有形。如魯迅的《藥》有這樣一段描寫:“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這一細節,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來描寫一群麻木的、不覺悟的人們,在冷漠地觀看劊子手殺害革命者情景的。自己的同胞慘遭殺戮,人們卻無動于衷,像看與自己毫不相干的街頭熱鬧似的,令人傷心、痛心。作者那種強烈的憤懣,“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熾烈情懷,通過這一細節,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四、根據需要,詳略有致
細節從塑造人物形象,表現生活真實的實際需要出發,有時可以寫得詳細,有時可以寫得簡略。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寫“偷聽”的細節有兩處:一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聽,二為林沖在山神廟無意偷聽,談話者同是陸虞候、富安、管營、差撥等人。但前者寫得簡略,惜墨如金;后者寫得詳細,潑墨如云。從“偷聽”者角度講,店小二妻雖在門外,但心里緊張,既要偷聽,又要防止被人發現;而后者林沖,身在暗處,無須防備,盡管細聽。從談話者角度講,前者心懷鬼胎,怕人聽到,密謀聲低;而后者自以為陰謀得逞,免不了得意忘形,毫無顧忌。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聽得藏頭露尾,似是而非,而林沖當然聽得真真切切。正是作者這樣詳略有致的細節安排,才使故事懸念迭生,情節波瀾起伏,人物性格鮮明。
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 篇2
精彩的記敘文最核心的生命力就是細節描寫。所謂細節,就是細小的情節或環節。細節描寫是文學作品中刻畫環境、塑造人物、展開情節、表現主題的最小單位,也是最必不可少、效果最突出的手段。
也許很多文學作品你已記不起它的具體內容,但傳神而經典的細節描寫,一定在你的腦海中留有深刻印象。比如嚴監生的“兩根燈草”;葛朗臺搶女兒的梳妝匣,“像老虎撲向剛睡熟的嬰兒”;朱自清父親蒼老的背影;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口頭禪;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水生的女人手叫葦眉子劃破了,把手放到嘴里用力一“吮”……于細微處見真情、于微末中見人性,何其妙也!
一、訓練細節描寫的常規方法,做到經典而傳神。
“好的寫人記事的文章,均憑形象和情趣來打動讀者。”(何永康語)塑造人物的方法,無非是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著重在神態、動作和語言上下功夫,做到經典而傳神。
比如,有一篇寫“緊張的老班”的。“突然看到一個‘躡手躡腳’的身影,老班躬著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向后門,生怕吵醒了我們。哦,她正踮著腳尖呢!三厘米的鞋跟懸著,身子前傾……”專家組點評:“一個‘躡手躡腳’的簡單動作,一個因為愛得真、憂得切而顯得緊張、笨拙、羞赧的鮮活年輕女教師形象躍然紙上。”該考生前面寫了“老班”很多絮絮叨叨的叮囑,雖然真實,但遠不及這個“踮著腳尖”的細節感染力強,令人回味。
再看一篇寫“山楂糕”的優秀作文。“‘來塊山楂糕!’‘好咧!’只見伙計取下一塊糕,拿出一張暗黃的.油紙,三下兩下就包好了,然后祖母的一分錢便從衣襟里滾了出來。‘噹’的一聲落入盤中。”專家組點評:“作者以細膩傳神的筆觸,描摹出童年記憶中故鄉的風物、風景、親情、人情,字里行間流溢出濃濃的愛戀。”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令人魂牽夢繞的“山楂糕”不再受青睞,作者在文末如此寫道:“他嘆了一口氣,拿著它來到窗前,風很大,吹過他干枯的手和白發。他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一點都沒變,或許早已都變了……‘哎!’他重重地嘆了一口氣。”結尾的一聲長嘆,包含了五味雜陳的憂慮,也使文章意猶未盡,發人深省。
二、強化記敘文的“生活意識”,細節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要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許多老師在高三階段不敢讓學生寫記敘文的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們認為學生的生活積累太少,寫出來的文章很容易“低幼化”,還不如老老實實地議論,至少可以拿到基本分數。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人生體驗,關鍵是老師有沒有引導他們去挖掘。就算他們的人生經歷平淡無奇,但他們所接觸的人的身上有歲月的沉淀,有值得挖掘的東西,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學會“嫁接”。可以嚴肅地說,高考中出現的一些“低幼化”的文章正是教師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忽略學生獨特的個性體驗造成的!
所以,細節描寫要感人,它必須來自于生活,必須是學生最熟悉的、最擅長的材料。基于這個前提,細節描寫要注意符合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要能展開故事情節的發展。
比如,《憂與愛》,寫高考這一天早晨母親如何“迷信”。 “作者精心截取了幾個很有現場感的典型畫面,充分而細膩地展現了‘媽媽’對我的十分虔誠的‘憂’:穿著上,一定要‘金黑襯衫就著白色長褲’;飲食上,一定要吃‘糕粽大拼盤’,還得‘先吃糕,后吃粽’;妝扮方面,一定要在口袋里揣上一個用準考證號碼做的‘福包’:舉止方面,還必須跨過‘紙符’,且‘一直走,別回頭。’”
請看這個精彩細節:“吃早飯時,盡管媽媽一再叮囑‘先吃糕,再吃粽子’,我還是面對她的‘糕粽大拼盤’時,因為素來喜歡吃粽子,先夾了一塊粽角。我這一夾不要緊,媽媽急了,‘別吃別吃,放下,重夾糕先吃。’我嚇得趕緊從命。”這個細節很真實,符合天下母親望子成功的心理特征,符合中國人的觀念習俗。
再看一篇寫“山路行車搭載路人”的優秀文章。“汽車飛奔在回鄉的山路上,荒涼且崎嶇的路途只有車輪飛轉的聲音作伴。我打開廣播,斷斷續續的女聲飄出來:‘三歲女童,卡車碾壓……十多路人漠視,不治身亡。’開著車的爸爸輕嘆一口氣。這時候窗外倏忽閃過一個人影,爸爸并不減速,將那背著包等待著什么的年輕人甩在車后。”當只是在口頭上說說的事情,生活中突然出現,“開著車的爸爸”也不能免俗。他“并不減速,將那背著包等待著什么的年輕人甩在車后。”這個細節描寫為下文“我”的深思、“爸爸”的反省和精神的回歸張本,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極有說服力地闡明了‘憂于心發于行,做在當下播灑真愛,才是真正的憂愛同行’的文章主旨。”
三、細節描寫需要多種手段綜合運用。
細節描寫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把細節寫得真實、感人、典型、突出,就是好手段。
可以采用對比的手法。比如,寫“父母之夢”的優秀范文。“兒子”雖成績優秀,但愛攀比,由“爸,媽,你們怎么每次都穿同一件衣服啊?”“媽,我要買安踏運動鞋,體育課上同學們都穿這種的。”“媽,今天買了一身喬丹的運動服,給我報銷!”“爸,我是高中生了,給我買個蘋果手機!”“爸、媽,我大學了,給我買輛奧迪。”到最后出車禍,“男的盛氣凌人:‘打什么110?我爸是xxx!’”而相對的“父母”,由對孩子的一味寵溺到孩子出事自己從夢中驚醒才發現是一場夢到最后終于明白教育孩子的真諦。專家組點評:“說夢之考生,非癡人也。”
還可以通過環境烘托。比如一篇寫“父親陪女兒檢查”的文章。當知道女兒的眼睛沒有問題的時候,“醫院外面的雨仍下個不停,父親就這樣站在雨中,站在那些軟塌塌的枯葉上放聲大哭。”這場淅瀝的冬雨,一直貫串全文,把父親對女兒的愛與憂,渲染到極致。文章最后說:“永遠記得那個落著雨的冬天,父親用他的‘憂與愛’織成了布,做成了傘,擋住了一切風雨,只為了他的女兒。”專家組點評:“對于一個會寫作,特別會說故事的考生來說,再簡單的生活事件也會演繹出精彩的文章。”
四、要集中筆墨打造細節,力求精致、突出。
何永康教授說:“寫記敘文不要動不動就發表議論,生怕人家看不懂。好的記人敘事的文章,均憑形象和情趣來打動讀者……有‘虧他想得出來’的好細節,這就是‘機智’,這就是‘盡在不言中’。”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如何能尺水興波,那就要看各人的好手段。既然選擇了記敘文,就要花大力氣,集中筆墨打造細節,做到精致、突出,做到言盡而意無窮。
比如一篇寫“桃花塢木刻”的優秀范文。文章著重打造“侯爹”年輕時走鄉串戶賣年畫的情景和“侯爹”摔傷后“英雄遲暮”的凄涼,把對傳統文化慢慢消逝的感傷表達得淋漓盡致。如果文章在:“輪椅停在一片小湖前,侯爹細瞇著雙眼,似要看清遠方,但額頭上那似曬干的葡萄干似的皺紋卻并未舒展多少。侯爹突然來了一嗓子:‘桃花塢木刻年畫!’聽著,竟有幾分英雄遲暮的凄涼”這里就戛然而止的話,文章更含蓄雋永。遺憾的是作者怕點題不夠清楚,又畫蛇添足地寫了幾句:“‘舅爺,您還要輪椅干什么?’我問。‘我要賣年畫,我怕十年后你們不知道什么是桃花塢,我很擔憂。’為什么要擔憂?因為侯爹愛她愛得深切!”的確有些多余了。
精當的細節的確能勝過千言萬語,但愿老師們重視記敘文,切實強化記敘文細節描寫的方法,讓考生能在800字的作文中比較輕松地跳轉騰挪。
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 篇3
每次發素讀寶貝們的佳作,家長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們普遍具有強大的細節描寫力。
的確,“細節”是最能體現寫作功底的。散文家林清玄說,寫好散文的要訣是“精準、精確、細膩”。作家李洱說,“精確是作家的第一美德。”
可是有些家長常常對我說,感覺我孩子沒心沒肺,每次寫點什么都要想半天,語言也很直白;背過的書也不會用,寫東西不細致,是不是讀書時不用心或者吸收不了?
其實,家長想的這些問題,也屬于細節。不過,我發現另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細節: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更關心,有的家長只是緊盯與考試有關的東西。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考試”不就是當前教育中家長和孩子要直面的東西嗎?對,這是沒錯的。但,教育,更重要的是育人,而非育才。我的意思實際是,有的家長有沒有注重培養孩子成為“細心”或有心的人呢?
《論語》中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考察他處事的動機,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就能了解這個人。這本質上就是從細節處識人。
《中庸》里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沒有比隱秘處更彰顯的,沒有比細微處更顯明的。這也仍是提示我們,細微處見人的高低。
這些話,用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是一樣的。細節既是識人的要害,也是我們自修的關鍵,同時是教育孩子的妙門。
我們都聽過“細節決定成敗”,也聽過這樣的夸人技巧:要有細節。有細節,每代表我們是用心關注過對方的。
作為老師,我被這樣的細節打動過——有的孩子雖然學習不是特別優秀,但課后總是留下來等我,或者替我收拾好了課桌椅再走。有的家長曾悄悄地替我買了一張新課桌,替我彌補學習空間的不足。有的家長會特別緊密地按照我的要求讓孩子跟進學習并及時分享、幫助其他同學……說真的,我覺得這些孩子及身后的家長就是我的榜樣呀!之后我會自覺不自覺地把這些好的細節,在課上反復說給孩子們聽,在家也把這些細節強調給我女兒聽。
平時在家,如果有朋友送嵐禮物,我一定會先故意夸張地表示羨慕,夸這位送禮物的同學多慷慨,然后也一定會提醒孩子要回饋什么呢?所以,她現在每次收到別人禮物,就會惦記著回贈。
平時別的孩子身上有的優點,我都會細細地和她講述。記得有一次,孩子老和我抱怨某同學很煩人,不守規矩,老搞破壞。我就把這位同學的.優點說給她聽,并告訴她,小時候他曾怎么怎么對你好。后來過了一段時間,再問及孩子抱怨的同學時,她就說,好多啦!然后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就因為你老和我說他的好。
我覺得孩子的細心,首先和家長在生活中關注、夸獎孩子的細微長處有關。
其次,就是素讀的功力。素讀能建構孩子的精確記憶力。常有家長說,為什么要讀背經典,讀了好像也會忘記不少。那是自然,我讀背過《大學》《中庸》《論語》《道德經》等,曾可以從頭背到尾。但現在要我一口氣背下又不行了。只不過,我很幸運,可以借和孩子們共學的機會反復重溫,不覺間,記憶總是不太差的。更何況,背誦經典的過程,就是增進記憶和理解力的過程,這種經歷只要有過,讀其它古詩文時,自然就更輕松了。這點,是眾多的素讀孩子家長都深有共鳴的。至于,有多少詞匯量的輸出,就只是建立于輸入量的基礎上了。
另外,隨著孩子們記誦量的加大及理解水平的提高,我在講課時,也慢慢會盡量和孩子們一起進行文學或文化方面的鑒賞,而且也要特地在細節上和孩子們一起欣賞。往往,一篇好的文章,就脫不開獨到的細節。比如《論語》中耳熟能詳的成語,開篇即有“巧言令色”、“三省吾身”等;《詩經》中流傳到今天的微觀文化點滴,如《關雎》中的“琴瑟和諧”……有的學者像李山就說,文學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有創造性的表達,它不會完全遵循客觀的確定性,可能一語雙關,一語多意,這本身就是文學的魅力所在。而這種魅力每每蘊含在具體而微的遣詞中。
我想,家長朋友們平時和孩子親子閱讀時,也可以和孩子強調一些細節的美感,倒不用怎么去逐字精解,只要告訴孩子,我特別喜歡這些句子即可;太刻意的說教,反而會削弱文學不言而喻的誘惑力和啟迪性。
歸根結底,我們家長要學會在生活中用心對待細節,于細處真誠贊美孩子,于細處幫助孩子在欣賞他人的同時有真善美的心靈,那么他自是有心人。至于在文學上,如上,積累了該積累的,就大可放心,時間自有力量催得朵朵花開。
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 篇4
什么是細節描寫?細節描寫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之中,是最有表現力的手法,是構成一篇最有生命力的文章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分很多種,比如說: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環境烘托等等。
文章有了細節的描寫,就顯得血肉豐滿;文章的主題思想就更加鮮明突出;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惡就和盤托出。所以說這是語文教學提高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平臺。
但細節的描寫最容易在小學生作文中被忽略,被掩蓋。我們應如何指導學生把細節描寫的作用發揮出來,讓它在文中閃耀“裙袂飛揚”的風采呢?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點來談談。
(一)、開篇欲語“景”有調,情到深入“景”來抒。
景色描寫不單只是單純的景色描寫,不單只是畫面美的呈現。實際上還是情感表達的依賴,是情感的載體,是一個心理事件與感覺奇特的結合物。只要引導學生有效地結合在敘事文章中,這種效應的產生將不言而喻。
首先,開篇欲語“景”有調,就是說在文章事件的維幕未拉開之前,用景色描寫點染氣氛。
例如,語文第十冊《16愛如茉莉》一文的開篇就這樣寫到:那是一個飄浮著橘黃色光影的美麗黃昏,我忽然對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親問道:“媽媽,你愛爸爸嗎?”
《17月光啟蒙》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
《22大江保衛戰》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場接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轉變成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著千里江堤。
很顯然在第一個例子中“橘黃色光影”短短的一句,滲出了一個美妙溫馨的境界,這個開篇與下文中敘寫的母親與父親那種平淡無奇而又深刻的愛情增添了不少神韻。同時,一種幸福之感也油然而升,流溢全篇。同樣,例2中所描寫的“星星”、“月亮”、“籬笆小院”等景物不僅呈現出了畫面美,更重要的是一下子就讓人感到童年記憶的美妙、童年往事的深刻,“美好”兩字流動心間。這兩個例子的開篇點景,渲染了全文的氛圍。從一開始就讓幸福美好與溫馨之感輝映。
而例3的寫景,更不言而喻,一種緊急、千鈞一發的危急境況直面而來,一股“刻不容緩”的局勢彌漫全文。
以上的這些例子,充分說明了,敘事文章的開篇恰到好處地用景色描寫點染全文的氣氛,來提高全篇的韻味,是妙不可言的。
其次要說的是:情到深處“景”來抒,情到深處的“深”可以是情感最激動的時候,最喜悅、愉快的'時候,也可是最悲傷、最無法抑制的時候等。此時,借助景來抒情,往往比直抒胸臆來得有意境。
例如一個學生在續寫凡卡悲慘結局時,是這樣寫到的:
第二天,凡卡沒有醒來。第三天傍晚,他快要死了。
“院子里有一棵美麗的圣誕樹,上面的金胡桃高興地翩翩起舞,從不遠處傳來了一家人說說笑笑的聲音”
凡卡聽著這說笑聲。是最后一次了。
凡卡含著淚水,心停止跳動。寒風呼呼地刮,樹木嘩嘩地響,在凡卡的頭上不停地嚎叫。
以上兩個寫景的句子,實際上已是情感抒發的載體了。在凡卡臨死前作者沒有直接痛斥給他帶來悲劇的環境與人物,而是寫到了“院子里有一棵美麗的圣誕樹,上面的金胡桃高興地翩翩起舞,從不遠處傳來了一家人說說笑笑的聲音”這一細節的描寫不僅襯出了社會的殘酷,也流露了主人公內心對幸福依舊不舍的渴望,這些深刻的情感全在這細微描寫中表露出來,無形間更增添了人物命運的悲慘。至于,下一句的寫景處則更充分向讀者展露了主人公的結局無限凄慘悲涼,以及作者本身無法言表的同情之心。
文中景色和畫面,真如王國維所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也正是這樣提高了整篇文章的意境,使文章變得含蓄而詩意,這也正是學習寫作的一種追求,是學生感受力的體現,同時在表達的過程中給予人審美的享受。
總之,情、景名為二,而實不離。情到深處,景來抒“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二)、于細微之處顯真情,此時無聲勝有聲。
一位推崇真實作文的教師一定影響著他學生在不自覺中努力觀察生活,用稚嫩的筆描寫身邊的人與事,以特有的童心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但寫實不是一味地玩流水賬,不是沒有情感滲透地泛泛而談,淺嘗輒止,也不是對經歷的直白翻板,而是在生活素描的基礎上,“于細微之處顯真情”抓住生活中細小環節或情節進行描寫,往往豐富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從而起到烘托,刻畫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思想作用,使文章真實、生動、感人,同時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例:同樣寫《我的同桌》,有人這樣寫:
1、她有一雙柳葉眉,柳葉眉下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她的鼻子扁扁的。
2、也有人這樣寫:他那雙智慧的眼睛從沒停止過思考,大概由于這個原因,小小年紀的他,俊挺的鼻梁上方已有淺淺的幾道彎了,那永不變的發型和他倔強的豎著的留海是他獨特的象征?
很顯然例2的描寫比較精彩,抓住了人物的眼睛、鼻梁、皺紋以及發型等外貌,細微而無聲地把一個人愛思考、沉靜、倔強的性格特點生動地刻畫出來,鮮明的形象躍然于紙上。
可見語言表達的最高境界是字斟句酌,推敲錘煉。文能達意,文從字順是真,知多識廣,文情并茂是美,學生習作以文真筆實為底線,以言深意遠為追求。雖一樣的“真實”,卻蘊藏著不同的韻味,于細微之處顯真情,此時無聲勝有聲,這韻味難道不是學生習作時所向往和追求的文學美感,難道在表達的過程中不予人審美的享受嗎?
(三)、虛實相生,同輝相映。
“實”即“實境”,指直接描寫的景、形、境,又稱“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虛”則是“虛境”,是由實境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的空間,它一方面是原有畫面在聯想中的延伸和擴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隨這種具象聯想而產生的情、神、意的體味和感悟。一句話,現實描寫與想象描寫的相結合,是語感實踐的重要體現。例一個學生這樣寫《校園的塔松》:
它們披著莊嚴的面紗,就像幾經滄桑的老人,平時很少有人去探訪,只有校長會偶爾給它澆水施肥而已!除了我和朋友有空在那玩耍之外,其實那里還是一個人間天堂,讀書時,它像隔音墻,隔去外界吵雜的閑音,玩耍時,它回給你一個開敞的環境。
當你在那里高聲朗讀一篇文章時,它們便會靜下心來,細細品味你的文章,當你讀的好時,它們會輕輕點頭,那可能是在贊許你吧!或者是在為你高興!它們佇立在那里仿佛是為我們而生,為這校園而生,為這片土地而生。我愛那美麗而莊嚴的塔松!
這一部分的描寫,乍一看寫的是塔松,可描寫塔松的實景卻又有多少呢?呈現于我們眼前的分明是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一位默默奉獻的校長,一位精心培育我們的老師,這些由塔松的滄桑萌發的虛景無不生動地敘述了作者心中的那些人和事。這種由實境開拓的審美想象的空間,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設想中的虛境指導下對生活物象進行選擇提煉和加工。這就是一種感悟能力的體現,是創造性思維的開拓,是虛實相生、同輝相映的體現,它具有無限的蘊含力。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作文缺乏聯想就像一塘死水缺少活源,大膽想象、盡情發揮,創造性思維被激活了,語感的表達就會更美了。
綜上所述,細節描寫對表現人物、記敘事件、再現環境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細節描寫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雖然小學生習作并不是為了培養作家,但是引領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與博大精深的魅力,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應用祖國語言,卻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不遺余力和責無旁貸的崇高目的。
【寫作文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教程】相關文章:
解析作文怎樣進行細節描寫09-19
細節描寫作文11-10
寫人作文怎么進行細節描寫11-26
高考作文怎樣進行細節描寫09-22
作文速成作文怎樣進行細節描寫09-25
細節描寫作文范文09-20
細節描寫作文范本09-28
親情細節描寫作文02-03
細節描寫作文大全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