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詩意作文
清明掃墓,聽一老者坐在亡妻的墓碑前獨語,好像是在敘述與妻別后的生活,老人敘述得那樣投人,以至于周圍的鞭炮聲都不能打斷他與亡妻的對話。從老人平靜而孤寂的語調中,我感受到死亡對心靈的展撼以及包蘊在這種展撼之中的詩意。我想起詩三百中那首著名的《葛生》,也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也是在郊外的墓地:“予美(我的愛人)亡此,誰與獨處!”只有等待,等待歸去時的重聚,“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葛生》之后,悼亡詩成為中國古典文學中動天地感鬼神的詠唱。潘岳悼亡妻:“展轉眄枕席,長革竟空床”;元核悼亡妻:“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蘇軾悼亡妻:“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張三夕教授的《死亡之思與死亡之詩》,對悼亡詩所言說的.“死亡”有著獨到的理解,他認為就愛與死的關系而言,妻子的死不是愛的中斷.而是愛的延長與升華。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愛是不應該被忘記的。
人類對死的哀痛首先源于對生的愛戀,張三夕這本討論“死亡”的書,在生與死的臨界,對中國人的死亡意識做思想史與文學史的清理。原始儒學的“生榮死哀”,主張為了生前的榮譽而死,或者說先行到榮譽中去死。這種功利主義的死亡意識,誠然發揮著維護個體人格尊嚴和維護民族文化統一的精神作用,但其中似乎還缺少什么。一旦人們把生前的榮譽看得高于一切,勢必就會把死亡視為有條件的、有保留的死亡。在儒家哲學中,生的問題重于或高于死的問題,因而“不怕死”的人格要求就有了一種不想死而不得不死的沉重感。莊子的死亡意識則從形下與形上兩個層面消解了孔儒的沉重!肚锼芬浴按她斦,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之問,預言莊子寧舍死后的尊貴名譽而愿取生前的自由自在。從根本上說,莊子哲學中的生與死是沒有區別的,人從“無生”中來,死后又回到.無生”中去,人本質上無生無死,所以莊妻死.莊子要鼓盆而歌。
儒家的悲哀原則與道家的快樂原則,構成中國哲學“死亡之思”的內在張力;而中國文學“死亡之詩”的審美價值,正在這張力中鑄成。詩人面對死亡,別無選擇地要思考生存,死亡的漆黑映襯出生存的蒼白。然而,穿透生與死在事實層面的對立,似可發現正是死亡使生命
【死亡的詩意作文】相關文章:
詩意春雨,詩意春雨作文08-11
生存與死亡的作文08-22
生命死亡作文10-07
生命·死亡作文07-13
死亡與生存的作文01-19
死亡與生存作文11-25
生存與死亡作文07-27
詩意的作文04-16
死亡作文500字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