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作文優秀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最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名為《做最好的老師》,我不由地思考,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才最有益于學生的成長?我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看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的收獲極大。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后進生”轉化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李鎮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你就不要老師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有時,我們教育者就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反紀律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生抵觸情緒,就像學生抵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原因在于,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愿來做,有時甚至我們應該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
李鎮西老師說,其實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剛開始看時,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看后明白了,其實有很多時候,我是犯過類似的毛病的,事實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與學生發生沖突或矛盾!比如說學生不交作業了,學生上課總是違反課堂紀律了,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學生不配合你的工作等等,反正是隨處可見,有時,我們批評一下就算了,但是有時,可能會批評的嚴重一點,這個時候,老師的尊嚴顯示出來了,其實這個時候,如果老師控制不好,會在學生面前把自己的尊嚴喪失掉。有時,學生犯錯了,會在班里打發脾氣,狠狠地在班里批評,這個時候,氣氛應該說很嚴肅的,很緊張的,但是靜下心來卻發現,其實我的一頓亂發脾氣卻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有些學生告訴我,老師你在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有的同學還在偷偷的樂呢!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我們自己也不想犯錯啊,只是有時不小心出了錯。就是因為我沒有容許學生犯錯,結果卻失去了在學生心目中的信賴和威嚴,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有時我們犯錯了,心里覺得是對不住你的,但是你一批評我們,我們就有了反叛!換句話說,老師的尊嚴就在你的大發脾氣中喪失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教師這個職業對不對,但是當我面對我的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幫孩子!不知道我將來會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至少我現在一直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書是人們進步的泉源,書是人們的朋友,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利用寒假這短短的幾天時間,我讀了本【愛的教育】使我受益匪淺。
愛,是最美好的感情。有了愛,生活充滿甜蜜;有了愛,不幸化為幸福;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沖滿和諧!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洋溢著愛,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是同學還是朋友,是認識的'人還是陌生人……都會給我們愛,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友愛和溫暖,書中【意外事件】文講述了名叫羅伯蒂的三年級學生再過馬路時,看見位年級學生從母親那兒跑開,因為跑得太快,摔倒在馬路中央,這時輛馬車正向他駛來,眼看就要遭殃了,羅伯蒂勇敢的跑過去,把托開這個孩子,孩子得救了,而羅伯蒂被車輪軋傷了只腳,這難道不是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的關愛嗎?【校長】文講的是校長原本是位和藹可親,說話和顏悅色,見誰都面帶笑容的人,自從他的妻子參加志愿者犧牲以后,就不見了笑容,桌上擺著妻子的照片,十分痛苦,辭職信都寫好了,同學們都來勸告,看著孩子們張張可愛的臉,校長不忍心走了,這難道不是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愛嗎?
現在都是初中生了,有的同學覺得上學太累,作業多,每天熬到深夜,完不成不但挨老師的批評還得聽父母的嘮叨;快要過年了,成績考不好就過不好年,壓歲錢就分也收不到……認為身邊沒有愛,只有張張嚴肅的臉。其實這些都是愛。
愛需要用心體會,睜大你的雙眼去發現愛吧!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寒假期間我讀了《阿凡提的故事》,覺得這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因為它向我們展示了阿凡提的智慧和正義。記得里面有個種金子的.故事,阿凡提憑著自己對國王貪婪本性的了解,第一次故意把二兩金子種入土中,一段時間后還給他二十兩。國王大喜把寶庫中幾箱金子都拿給阿凡提種,他就把金子分給所有的窮人,回國王說天不下雨金子爛了。國王雖不信但是為何第一次要信呢?只好啞巴吃黃連。就像這個故事一樣,阿凡提和當地的貪心官污吏進行斗爭,他就像一只螞蟻,貪心官就像一個握緊的拳頭,無論拳頭怎么打,螞蟻還是在間縫中生存了下來。可那個拳頭不但沒打著螞蟻,反而把手磨破了。
阿凡提善良、勇敢、遇事不驚,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驕傲。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拖拖拉拉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小女孩—蘇小懶在拖拖拉拉國生活的故事。
拖拖拉拉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在現實生活中,我有時候也會拖拖拉拉。我總是覺得時間還早,不著急,拖著拖著,才發現沒時間了。這不,暑假作業又拖到開學前一天拼命做。蘇小懶因為拖拖拉拉,所以在拖拖拉拉國里覺得這就是美麗的天堂。但是,拖拖拉拉對于蘇小懶來說也有壞處,他為國王工作,卻因為國王拖拖拉拉而拿不到工資。在拖拖拉拉國里,人們懶到直接吃生土豆,可蘇小懶受不了這種事,因為她還沒懶到這種程度。如果都懶到沒人肯種土豆了,那豈不是大家都餓死了?!
后來,蘇小懶發現拖拖拉拉并沒有什么好處,只是自找麻煩。拖拉的結果并不是像拖拖拉拉國里一樣,沒有人管你,拖到最后事情就可以不用做了,這真是白日做夢啊。相反,自己的事情拖拉,到最后還是要自己做,甚至給其他人帶來不好的影響。其實,我也吃過拖拉的苦頭,有一次我拖拖拉拉地做作業做到晚上12點,第二天頂著兩個熊貓眼去上學了。
最終,蘇小懶想辦法離開了拖拖拉拉國,我想,他以后做事再也不會拖拉了,我也不會了!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利用課余時間把劉鐵芳教授所著《守望教育》認真閱讀完了,我為在這喧囂的社會,還有一批像劉教授這樣沉靜思索的人感到高興,同時也為自己讀到這樣一本好書感到慶幸,我知道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劉教授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干著不平凡的事業。他之所以事事比他人做得好,首先取決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確實說明了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心的職業,沒有愛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師的。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劉教授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書中講到,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著一個一個的教育事件,我們的教育生活就是由一個一個的教育事件積累而成的。正是那些活生生的教育生活故事,有意無意的影響著學生,也影響著我們自身在教育生活中的生存狀態。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教育敘事就是講述我們教育生活的故事,講述那或隱或顯地蘊涵著教育意義的故事,那影響著學生和我們自身生命的細微脈絡就可以在故事敘事的過程中清晰地展現出來,同時,也展開我們的教育生活如何發展與改善的可能路徑。我想這一點許多教師讀很有體會。每當有學生犯錯誤時,我們時不時的用自己經歷過的事,或是自己遇見過的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這就是應用了教育敘事的方法。教育敘事就是一扇打開我們的心靈通向教育生活的意義世界的門扉。
劉教授所說的.教師做差生的轉化工作如同醫生診病一樣,醫生只有在治療疑難雜癥中才能提高醫療水平,教師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這一認識應該說也是非常獨特、耐人尋味、給人啟示的。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也能體會到,雖說在教學中我們對后進生的確也很關心,但能夠像劉鐵芳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對待一個學生,說實話,我做不到。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差生到底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愛心、耐心和信心,無論朝著哪個方向,都牽動著老師的心,而他身上所體現出的反復,足以考驗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
在這一篇中還講到了教師的成長。葉瀾教授曾提出,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研究學生及教育實踐的能力,教師的研究大量是結合自己的時實踐工作與對象展開的,因此教師的研究能力也是高素質教育生活和教師自身專業能力不斷發展的必要條件。從這段話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離不開研究,也就是說離不開學習。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活到老,學到老,因為我們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擔。那么教師要成長,就要從提高自身教育質量開始,要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遍發生的教育現象的進行反思,善于從中發現問題,發現新的現象,對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認識。
教育敘事和教師成長兩者是密切相連的,教育敘事作為一種切近與教師日常教育生活的研究方式,讓我們與自己所從事的日常教育工作更為親近,讓我們在平凡的,逐步習慣化的日常教學工作中發現幽微的教育意義,從而獲得我們對自身作為教師生命個體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發現與提升,并可能成為我們走出教育生活中的習慣,提升我們教育生活的質量。記得海明威曾經說過,現實不一定總是美好的,但我們必須擁有一顆面對美好的永恒的心。若以我們短暫而又脆弱的身軀面對浩瀚而又駁雜的世界,生命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做一個教育理想的守望者,那么,人類文明的薪火就能夠永傳不滅。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今天,老師領我們學習了《凡卡》這一課,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凡卡9歲做學徒窮苦的悲慘命運,讀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當我讀到凡卡做學徒的時候受到的種種折磨時,我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凡卡他那骨瘦如柴的身體,一雙又小又細的赤腳都凍的紅彤彤的,在想很心老板就是因為凡卡給小崽子搖搖籃的時候睡著了,老板就用皮帶抽打他。在想想我們做錯了一件事家長也不打我們,只是說了我們幾句,我們就跟大人翻臉,在往下讀我仿佛看到了小凡卡的老板娘,也不給凡卡吃一點東西,每天只有一點面包,凡卡的老板還叫他睡在過道里,凍得他只打冷戰,在想想我們要什么有什么,天冷了家長又送來了棉衣、棉褲,在家里我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聽到聲聲呼喊:“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里去吧!我在也受不住了!.....我給你跪下了,我會永遠為你禱告上帝。”這一幕幕悲慘的情景,那一聲聲哀傷的呼喚,就像尖刀刺痛著我的心,淚水不斷地在眼里打轉,我不禁想到了和自己同齡的孩子都在家里享受這快樂,我們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著,我們真是身在 日記
福中不知福,,有一次媽媽給我做好了飯,她給我盛了一大碗米飯,她就去工作,我就偷偷的把飯到進了下水道,在學校里呢,有老師同學的幫助,有一次我肚子疼,老師就不讓我跑步,還讓一個同學給我一塊上樓給我講故事,我們受到了一級的教育,教室里有電腦、電燈,老師嘔心瀝血的教我,讓我們吮吸了知識的營養,正從一個不懂事的孩子,長成了一個有知識的青少年;而凡卡呢,本該和我們一樣在教室里沐浴知識,可他卻在做苦工,多么可憐啊!他生活在一個俄國沙皇統治的'時期,與我們比之上下,真是天壤之別!
當我讀到最后一節時,又不禁陷入了沉思,凡卡雖然寄出了信,但是地址不詳細,爺爺是收不到的,就是收到了爺爺也不會來接凡卡,凡卡仍然是逃脫不掉孤獨、凄慘的生活,我想:如果我,我來讓你坐時光飛船,接你到我家來,讓你享受我能得到的一切。當我讀完全文,掩卷沉思眼淚不住的流,但我是多么幸福、快樂呀!我應該珍惜這幸福的生活,長大一定要做祖國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