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生傳統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傳統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1
“五四”以來,就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爭是從未停止。“五四”以來的激進氛圍讓中國的傳統文化成為了遙遠的回響。在知識分子起作用的是物質主義、功利主義、現實主義、科學主義。沒有了傳統文化的中國知識分子,就真的可以用西方的文化把自己變的幸福、自由了嗎?空虛、無聊、虛假的人生依然在社會里存在。
我在這里說中國的傳統文化,不是來詆毀其他的文化,不是說中國的富強一定要用傳統文化來指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值得每一個人去關注和了解的,我們有責任去保護它。傳統文化的優秀我們當今很多青年都不了解,有的一聽到傳統文化就會聯想到封建、保守、落伍之類的詞。當我們懷著真正的心來講訴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感想時,就有一大堆人馬上說:看呀,現在的落伍者,憤青,打倒他。總是不能讓我們說自己國家的文化,總不能說我們國人的優點。陷入古今、中西之爭的“知識精英”,厚今薄古、崇西貶中的心態已經根深地固,把傳統文化藐視為封建遺毒已經蔚然成風。
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普通的百姓里是具有相當的活力的。只是知識分子的批判意識缺乏說服力。能否讓中華民族的每個人潛在的心靈積習轉化為知識分子的主動自覺的認同,是傳統文化復興的根本。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2
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 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給大家介紹一種常見的食品---豆腐,我們家家戶戶常吃的豆腐也帶著濃郁的中國氣息。
豆腐起源于戰國(春秋)時期,由燕國的樂毅發明的。樂毅是個大孝子,他的父母很愛吃豆制品,他就常常給他們做。一天,樂毅在做豆漿時,準備放鹽,可鹽罐里全是鹽鹵水,他就把鹽鹵水全倒進鍋里。過了一會兒,他打開鍋蓋一看,里面全煮成了白嫩嫩的乳塊!他一嘗,味道鮮美,高興極了,就取名豆腐之玉。于是就有了豆腐的初名---豆腐之玉。
樂毅發明豆腐之玉后,幾乎每天都給父母吃。有一天,樂毅的母親忽然病了,請來大夫看一看,原來是吃太多豆制品上火的緣故。大夫開的藥是涼性藥---石膏(一種去火的好藥材)。于是,樂毅再做豆腐之玉時,就會放些石膏進去,這樣就不再上火了!因為來買豆腐之玉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初名豆腐之玉被人們簡化成了豆腐,并且現在豆腐也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菜。
樂毅發明了豆腐,味道又可口又鮮美,帶給人們巨大的收益,我們一定要感謝他呀!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3
“走嘍,去貼春聯了!”我興致勃勃地拿起了春聯。
爸爸邊貼邊問我:“遠航,你知道為什么要貼春聯、放鞭炮呢?”
爸爸給我講起年的傳說:有一只叫“年”的怪獸,它頭上有一只觸角,到除夕的晚上就到村子里吃人,人們只好上山躲避。有一個老婆婆來到村子里,人們告訴她“年”的事情,讓她快逃,她卻說她能制服“年”。“年”又來了,她用紅紅的春聯把“年”的眼睛刺得睜不開了,“年”只好用爪子捂著眼睛,接著老婆婆又燃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炸聲嚇得“年”抱頭鼠竄、逃之夭夭。
“原來貼春聯、放鞭炮還有這么有趣的故事哩!”
“現在人們還是習慣在春節貼對聯、放鞭炮,不僅僅是驅魔避邪,更重要的是借以歡慶節日,振奮精神。”
“往左一點!”我正聽得津津有味,爸爸的喊聲把我從沉醉中喚醒。我這才意識到該自己貼春聯了。
晚上,人們盡情地燃起了鞭炮、放起了煙花: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射出的子彈,有的像流星從天而降,一時間把天空裝扮得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我喜歡這多彩的除夕,因為它充滿了神秘,充滿了喜慶和歡樂。
【拓展閱讀】
傳統文化散文
“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孩子們有些吃力地背出了中國歷朝歷代的順序,贏得了一遍又一遍的掌聲。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7月17日8點半,“夢之旅”實踐隊為孩子們開展了一堂歷史文化課。
7月17號上午,我提著包跑到二班,孩子們的稚嫩的聲音吸引了我。姚老師今天給孩子們帶來一節中國古代歷史課,孩子們一個個都顯得興致勃勃。今天課堂的內容有別于傳統的歷史課,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從多方面去了解歷史。
首先是由姚老師先介紹中國古代王朝名號,接下來從細微的地方講解有趣的小經典。提到屈原,孩子們只知道是愛國詩人,投江殉國。但姚老師從最熟悉的清明節和端午節為切入點,向孩子提問道:“你們知道端午節和誰有關嗎?”
“屈原!”孩子們異口同聲道。
“為什么啊?”姚老師在故意賣關子。
“愛國詩人,投江自盡了。”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同學們還知道屈原的'其他故事嗎?知道他身上還有什么優點嗎?”姚老師又問道。但這時的回答很少,沒有統一的答案了。
姚老師很快接下去:“屈原身上的可貴之處在于他還是一位勇于追逐自己理想的人,他的投河更多是因為多年的理想破滅……”這些“另類”的答案,孩子們覺得很驚奇也很有趣,這些不是書本上的答案,不時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提出,但是這另一方面的解讀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根,歷史文化就是生長的土壤 ,中國傳統近百年來都是處在尷尬的位置,我們要繼承傳統還得靠我們一代代的中國人。學習歷史文化,傳承優秀品德,我們在努力,孩子們也在努力。
小學生傳統作文 篇4
一、年前的準備活動
我一直都覺得城市的年味沒有農村那么濃,因為城市里的人們什么都可以買到,而自家做的卻很少。在家村吃的肉是自已養的豬,年糕是自己種的糧食做的,我想吃在心里,會有說不出的高興。
記得幾年之前,我還是家里的小幫手,對于爸爸、媽媽所做的總想插一把手。比如說蒸年糕吧,在我們哪兒一定得用石碾碾出來,而且還得用那個老石碾——民國不久建的。我和鄰居的伙伴們會爭先恐后的去推碾子。再拿包餃子來說吧,我在十一二歲那會兒就會搟皮兒了,這都是在過年的時候學的,但到現在我還不會包餃子,究其原因,這幾年似乎沒有那么忙了,自己也用不上了。饅頭、年糕可以買到,春聯也是買來的,雞鴨魚肉也是現成的,再也不用我給父母提熱水了,餃子也是媽媽一個人做餡,做皮兒。我本想幫忙的,可媽說每個人吃的都不多,讓我寫作業去,她能忙得過來。哎!年味變了。
聽鄰居的老爺爺說,過去的年可不像這么過,年前好幾十天就得把燈籠架做好,把紙準備好。然后每天都得做一點。因為當時人每天都在為吃飯而奔波,所以貧苦平民家庭都這樣。不過有一些富裕的人家,會為過年整整忙上一個月。當燈籠做好后,里面放一盞燈掛起來。我聽說有像農民耕地的,有拿著皮鞭打牛的,這是在燈籠中可以看到的,不過實在難以想像。聽老爺爺還說,那時吃的蕎面餃子,很硬的,他說現在的人們拿白面餃子都不當好吃的了。
二、節日的活動
聽姥爺說,過去人們會帶上特制的帽子,走到大街上扭秧歌、踩高蹺,正月里唱大戲。他們那一代,爸爸那一代都很愛看戲,也愛唱。不過近幾年里,已沒有人唱戲了。記得前年、去年是歌舞,今年什么也沒有。我聽說,人們都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打麻將,光顧歌舞的也只有引起小孩子和老人、婦女。因為人少,所以不準備舉辦了。我的另一個鄰居家,從大年三十晚上一直打麻將到大年初一八點。這散伙了,也可能去睡覺了吧,不會去拜年。不過,今年我也沒有。因為一大家人一起去給我們家族的老人拜年這個禮節問題已被許多人淡化了。聚不成伙,已沒有太多人愿意去了。我覺得好沒意思,在家看了一天電視。
年味變淡了。我回憶小時候,還能嘗到濃濃的年味,面對現實卻又令我失望。難道說我們的社會在畸形發展嗎?在物質生活寬裕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怎就倒退了呢?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是文明古國,但人們過年的態度變得輕了,淡了,沒有濃厚的文化生活了,這到底說明了什么呢?
我想我們應該做一些什么了,不僅學生,全社會都應做一些改變,來挽救這快要被人遺忘的傳統文化。
【小學生傳統作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傳統春節作文精選08-02
小學生傳統春節作文06-11
傳統的民俗_小學生作文11-25
傳統與時尚_小學生作文10-09
傳統文化小學生作文08-08
小學生作文:傳統文化09-26
傳統美德-小學生作文10-09
小學生傳統美德作文03-05
傳統文化的小學生作文12-01
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