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虛賦和上林賦的意義
《子虛賦》和《上林賦》的主要內容是描寫畋獵活動,也有人把兩篇合為一篇,稱為《天子游獵賦》。這個問題是一個爭議頗多的懸案。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子虛賦和上林賦的意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子虛賦》、《上林賦》是司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漢賦中具有開拓意義和典范作用的成果。這兩篇作品不作于一時。《子虛賦》作于相如為梁孝王賓客時,《上林賦》作于武帝召見之際,前后相去十年。兩賦內容連屬,構思一貫,結體謹嚴,實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作品虛構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并通過他們講述齊、楚和天子畋獵的狀況,他們對此事的態度,結成作品的基本骨架。
《子虛賦》寫楚臣子虛使于齊,齊王盛待子虛,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獵。畋罷,子虛訪問烏有先生,遇亡是公在座。子虛講述齊王畋獵之盛,而自己則在齊王面前夸耀楚王游獵云夢的盛況。在子虛看來,齊王對他的盛情接待中流露出大國君主的自豪、自炫,這無異于表明其他諸侯國都不如自己。他作為楚國使臣,感到這是對自己國家和君主的輕慢。使臣的首要任務是不辰君命,于是,他以維護國家和君主尊嚴的態度講述了楚國的遼闊和云夢游獵的盛大規模。賦的后半部分是烏有先生對子虛的批評。他指出,子虛“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這種作法是錯誤的。在他看來,地域的遼遠、物產的繁富和對于物質享樂的追求,同君主的道德修養無法相比,是不值得稱道的。從他對子虛的批評中可以看出,他把使臣的責任定位在傳播自己國家的強盛和君主的道德、聲譽上。而子虛在齊王面前的所作所為,恰恰是諸侯之間的比強斗富,是已經過時的思想觀念所支配。因此他說,“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作品通過烏有先生對子虛的批評,表現出作者對諸侯及其使臣競相侈靡、不崇德義的思想、行為的否定!罢镁龕骸敝T語表現出較鮮明的諷喻意圖。
《上林賦》緊承上篇烏有先生的言論展開,寫出亡是公對子虛、烏有乃至齊、楚諸侯的批評,并通過渲染上林苑游獵之盛及天子對奢侈生活的反省,藝術地展現了漢代盛世景象,表明作者對游獵活動的態度、對人民的關心。
在《上林賦》中,亡是公以“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一語起勢,將全篇的意蘊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在作者看來,子虛自炫物資繁富、奢侈逾度的思想最為淺陋;烏有先生重精神、尚道義,從較高的基點上對它進行了否定。然而,烏有先生談話的思想基點,乃是諸侯國中較有識見的賢臣思想,它與大一統的盛世強國的精神,尚有明顯的高下之別。他明確地指出:
不務明君臣之義、正諸侯之禮,徒事爭于游戲之樂、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勝,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揚名發譽,而適足以貶君自損也。
針對他們二人共同的失誤給予總體批評,然后筆鋒一轉,以上林的巨麗之美否定了齊、楚的遼遠盛大,使諸侯國相形見絀。作者極寫上林苑囿的廣闊,天子畋獵聲勢的浩大,離宮別館聲色的淫樂。描寫上林苑的文學占據了作品的絕大部分篇幅,它以濃墨重彩,生動地描繪出龐大帝國統治中心前所未有的富庶、繁榮,氣勢充溢,信心十足;通過畋獵這一側面,寫出漢帝國中央王朝在享樂生活方面也獨具堅實豐厚的物質基礎。
在作者的筆下,居于這個龐大帝國統治中心的天子是個既懂得享樂奢侈、又勤政愛民、為國家計之久遠的英明君主。他在酒足樂酣之時,茫然而思,似若有失,曰:“嗟乎,此太奢侈!”盡管如此,這位英主認為自己是以勤于政事的閑暇率眾出獵,奢侈而不廢政務。他擔心后嗣陷于“靡麗”歧途,“往往而不返”,“非所以為繼嗣創業垂統也”。他不想對后世產生誤導,遂發布了一個同以往設立上林苑迥然不同的'命令:
于是乎乃解酒罷獵,而命有司,曰:“地可墾辟,悉為農郊,以贍萌隸;隤墻填塹,使山澤之人得至焉;實陂池而勿禁,虛宮館而勿仞。發倉廩以救貧窮,補不足,恤鰥寡,存孤獨。出德號,省弄罰,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與天下為更始!
這個命令否定上林的巨麗之美,而代之以天下之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尚德崇義,按照儒家理想和經典以治天下。作品描繪出一幅天下大治的盛世景象:“于斯之時,天下大說,向風而聽,隨流而化;苋慌d道而遷義,刑錯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羨于五帝!贝颂幩宫F的景象同前面所描繪的上林巨麗之美有著本質的差別。這里不渲染地域的遼闊、物質的饒富、氣勢的充溢,而是突出了道德的、政治的潛在力量和功效。于是,天下大治的理想社會又成為對上林巨麗之美的否定。
在《上林賦》中,作品的宗旨得到進一步升華。亡是公所描繪的盛世景象成為“獵乃可喜”的前提條件。他不再停止于烏有先生所力主的對道義的追求,而是從天子對后世子孫的垂范作用,從天子對人民、對社稷所負使命的角度,看待畋獵之事。他要以自己構想出的盛世藍圖及對畋獵的態度誘導君主,以達到諷諫的目的。
《子虛賦》、《上林賦》對楚國云夢和天子上林苑的遼闊,兩處物產的豐富,特別是對天子畋獵的聲勢,作了極其夸張的描繪,使之超出事物的現實可能性。這樣極度夸張的描寫賦予作品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作品具有超乎尋常的巨麗之美。同時,在司馬相如的筆下,夸張描繪的藝術渲染原則和嚴正的藝術旨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對藝術巨麗之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社會意義即諷諫作用的依歸,較好地融為一體。
《子虛賦》、《上林賦》的結構,都是篇首幾段用散文領起,中間若干段用韻文鋪敘,篇末又用散文結尾。作品氣勢恢宏,波瀾起伏,一轉再轉,而又氣脈貫通,一瀉千里。這兩篇作品句法靈活,用了許多排比句,并間雜長短句。在對各種景物進行描寫時,司馬相如不是像枚乘那樣多用長句,而是大量采用短句,描寫山水用四字句,描寫游獵主要用三言,音節短促,應接不暇,文采斑駁陸離。
總之,《子虛賦》、《上林賦》在許多方面都度越前人而成為千古絕調,是漢賦的典范之作,也成為后代賦類作品的楷模。
【子虛賦和上林賦的意義】相關文章:
幽冷冬夜賦霜寒作文12-17
青春賦作文1000字-1000字12-21
為自己賦能作文(8篇)12-23
為自己賦能作文(通用18篇)01-22
為自己賦能作文(匯編3篇)12-20
為自己賦能作文精選2篇12-20
文學常識什么是風雅頌賦比興05-07
游上林湖作文(3篇)02-09
游上林湖作文3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