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創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創作背景及作者簡介,歡迎閱讀。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
水光瀲滟晴方好⑷,山色空濛雨亦奇⑸。
欲把西湖比西子⑹,淡妝濃抹總相宜⑺。
注釋
⑴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⑵朝曦:早晨的陽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⑷瀲滟:水波蕩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⑸空濛:細雨迷蒙的樣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⑺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譯文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一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創作背景
蘇軾于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這組詩作于熙寧六年(1073年)正、二月間。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創作背景及作者簡介】相關文章: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譯文及賞析04-04
改寫飲湖上初晴后雨07-19
飲湖上初晴后雨擴寫10-01
《飲湖上初晴后雨》擴寫07-23
古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擴寫08-24
飲湖上初晴后雨擴寫作文08-18
飲湖上初晴后雨改寫作文04-30
《飲湖上初晴后雨》擴寫4篇12-28
《飲湖上初晴后雨》擴寫作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