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素材中華美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分享了關于中華美食文化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
作文素材中華美食文化1
博大精深中華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了新的時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秀傳統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于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占據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于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于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境,都體現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
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講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于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于社會心理的調節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中華飲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為“飲德食和、萬邦同樂”的哲學思想和由此而出現的具有民族特點的飲食方式。對于飲食活動中的情感文化,有個引導和提升品位的問題。我們要提倡健康優美、奮發向上的文化情調,追求一種高尚的情操。
“禮”,是指飲食活動的禮儀性。中國飲食講究“禮,這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生老病死、送往迎來、祭神敬祖都是禮。《禮記〃禮運》中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三禮”中幾科沒有一頁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禮指一種秩序和規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體現著“禮”。
我們談“禮”,不要簡單地將它看作一種禮儀,而應該將它理解成一種精神,一種內在的倫理精神。這種“禮”的精神,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中,從而構成中國飲食文明的邏輯起點。
精、美、情、禮,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華飲食文化的基本內涵,換言之,這四個方面有機地構成了中華飲食文化這個整體概念。精與美側重于飲食的形象和品質,而情與禮,則側重于飲食的心態、習俗和社會功能。但是,它們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發“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時代風尚的“禮”。四者環環相生、完美統一,便形成中華飲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們只有準確是把握“精、美、情、禮”,才能深刻地理解中華飲食文化,因則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作文素材中華美食文化2
近些年來,中式快餐風靡全國,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我認為,推陳出新更應繼承傳統。
無可否認的是,新式中餐的出現及發展,的確對中餐在市場份額競爭中起到積極作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洋快餐獨大的局面,因此有人認為中式快餐是飲食文化的創新。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不妥之處。
首先,創新應該系推陳出新,是在原有文化基礎上的超越和進步;而中式快餐更似是走回頭路。它只是一種新的事物,而不是創新。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和創新,形成以蘇魯川粵菜為代表的眾多菜系。中國美食名揚海內外,但無論哪一個菜系都要講究食材精良,工序精細,菜式精致,品味精美。非慢功不可出細活。食語之云:靚材精藝,美食之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反觀時下所謂之“中式快餐”,它一味追求速度,其用料之粗,工序之簡,流程之快,哪一點能體現出中國飲食文化之精髓呢?只不過是味精、香料、食材的雜燴罷了,除了消除人們的饑餓感之外,哪有美食?更罔談飲食文化繼承。
中國飲食文化的內涵寓于傳統的思想的內涵中,是一種追求和諧,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他可以在人們享受美食過程中沉靜下來,慢慢恢復人類最原始的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
所以,在快節奏的今天,弘揚傳統美食文化,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當下,效率成為社會的要求,匆忙成為生活的常態。人們就像一臺臺不能停止的機器,逐漸喪失了人類原始和諧的感覺。只有吃飯和睡覺,才是人們難得的放松的時候。品一份美食,嘗一口藏在人們心靈最深處而平日無暇享受到之香茗,則會令人更清新舒暢,不亦快哉!而在中式快餐的環境下,是很難做到這點的。這是因為,中式快餐吸收的是洋快餐中“高、快、簡”的特點,這樣只會讓人活得更緊張,神經更加緊繃。
其實,不只是美食文化,所有文化的創新都應基于傳統,以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在相互激蕩的文化碰撞中,愈加強盛,又保留個性。鄧小平說,“只有吸收而不繼承,就等于自我毀滅。”的確,如果學習外來文化時不繼承自身的傳統,那就犯了“拿來主義”的毛病,魯迅先生對此也作過批判。蘇聯被和平演變,前車可鑒!關個各個文化創新的成功案例,無一不是以傳統為本,以時代為體,但中式快餐,對傳統廚藝只取其皮毛而去其精髓,實在可惜。
北京烤鴨等傳統老店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只有在繼承基礎上的創新才是真正弘揚傳統美食文化。若只是學習其皮毛或純粹把它當生意人的噱頭,那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褻瀆,是注定要缺少一種內涵的。
這種內涵思想是一種文化存在之基本。何以為?要判斷一種文化是否一脈相承,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基本內涵是否改變,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如中華文化,之所以說他是源遠流長,就是因為基本內涵不變,如儒家思想貫穿中國歷史千年以上;周易經歷數千年而不衰,形成五行、八卦、梅花術數、奇門遁甲等數十流派。而印度文化,就不能說是一脈相承,因為它的基本內涵數易其源,故其文化種類雖繁多而缺乏厚重,就連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也不為現代的印度人所繼承。
所以說,中式快餐只不過是披著傳統美食外衣的偽傳統飲食文化。與外國人非常不同的是:就餐,于中國人來說本該是一項休閑的享受,加上一個“快”字,就令到這種休閑及享受蕩然無存,這種本身就自相矛盾的、由快節奏社會崔生出來的產物,注定不是文化的精品。
故言之,創新應建立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而這,才是創新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