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作文【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外婆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外婆作文 篇1
說道外婆對我的愛,那真是無法用有限的語言來描述,現在就讓我給你們認真講一講吧!
外婆非常愛我。我的外婆每天六點三十分準時起床,那是我還在做著甜美的'夢呢!外婆起床后,馬上從衣柜里取出我今天上學要穿的衣服,放在我的床頭上。
“叮鈴!叮鈴”鬧鐘響了。外婆連忙跑過來叫我起床,我立刻穿好衣服準備去刷牙洗臉。終于把所有的準備工作做完了,我也該上學了。外婆和我一起到6路公交車站坐公共汽車,車終于來了,外婆立刻叮囑道:“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坐車時要注意不要坐過站了,一定要抓好車的扶手,不要摔倒了哦!”雖然這些話已經說了很多遍了,但是外婆每天都要囑咐我。
在學校里一天的時間終于結束了,我飛奔到校門口,撲入外婆的懷抱。外婆每天都要到學校門口來接我,總要給我帶一些我愛吃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梨……在回家的路上,外婆會問我:“今天在學校上課時候聽講了嗎?積極舉手發言了嗎?…….”
回到家中,外婆就忙著進廚房開始準備當天的晚飯了。一會兒功夫,我就會聽到外婆喊道:“大家都準備洗手,準備吃飯了!”話音剛落,我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奔過去,剛到廚房門口就一陣香味撲面而來,這就是外婆做的才的香味!那菜真的好吃的無法用言語來描繪。
外婆您真的愛我!您對我的愛,我永遠都報答不盡!
外婆作文 篇2
見過有人恨爹恨媽恨社會恨班主任恨初戀,但恨外婆的似乎沒有。大概慈母大人的慈母大人,其慈善度等于慈母大人的平方,又不像爺爺奶奶有培養孫子安邦定國、維護世界和平的大欲望,因此我周遭的朋友連我在內,都跟外婆比較親。不止中國,全世界電影里某些反社會反人類的“機關槍”男人,一般回憶往事時也都酷酷地來一句:“我外婆當年……”
美劇里偏居家一點兒的劇情,都會涉及飲食,常見的某甜餅、某奶酪、某甜酒的配方,大半出自外婆家傳。我問朋友們最懷念外婆什么,十之七八都兩眼發直,垂涎三尺。可見這點也是中西皆然——經典的外婆形象,總和飲食相關。
外婆們做的菜,比較容易分辨。比如,你在人家做客,見一道菜大眾家常,多半是小姑娘自己初學羹湯的試驗品;如果滿桌菜風骨倜儻、風味豪爽,那多半是手藝好的爸爸或媽媽露了一手。色調最溫潤、味道最淡、成色最厚的一般就是外婆菜。
外婆們下廚,好比積年高手老江湖出戰,已經過了跟你斗劍論掌飛沙走石的境界,講究的是拈花一笑舉重若輕。外婆們大多篤信天然,鄙視各類現成的調味品,比如味精之類。反正老人家有的是時間,燉一鍋湯可以香氣氤氳之間坐等那味道絲絲支離出來。外婆們做菜很少給你大葷大油,葷少素多,疏疏朗朗地端來,嘗不出味精來,鹽也淡的若有若無。但信手放的花椒、被利用完的八角,星星點點,就又把味道襯起來了。外婆們若做味道醇厚的菜,往往做得極濃郁。比如,爸爸媽媽們的紅燒肉時常勁健耐嚼、香氣犀利,外婆們的紅燒肉或是紅燒蹄一般都一觸即融、入口便化,味道厚實得就像欣賞上了年紀的藝人演話劇,一個字一個字像兩只腳踩實在地上,踏實、地道。
外婆們吃東西都細心,于是帶點雍容的挑剔,好比賈府太君看個戲就批評上了才子佳人。你帶外婆們出去下館子,她們高興之余,都會對某些菜客客氣氣地挑肥揀瘦一番。到了最后,隱隱約約透出主旨,就是覺得錢花多了,菜吃少了,菜價還大大不值。有朋友跟我抱怨說,某些姑娘吃飯吃菜,講究的是食材的價格,以后好漫不經心地和閨密們說,當年某哥哥如何駝峰熊掌,翠釜玉盤,姐姐照樣沒理他。能做飯的外婆則大大不同,她們吃館菜,通常有點化學家的執拗勁兒,恨不能一筆一畫列個配方單子出來。豪奢型的大菜外婆們普遍興趣不大,但簡單家常的偏門菜,外婆們通常一吃就會,過兩天擺給你看,等你夸一句“比外面館子里還好吃”,就泄露天機般告訴你,外面賣多少錢,家里做如何省錢,最后感嘆兩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之類的話。
我外婆生前,省起錢來就不遺余力,邊角料從來都舍不得扔,真有點“但有一技之長者,莫不為國所用”的意思。每次在我家吃飯,外婆看著我媽扔掉的邊角料都嘆息幾聲。我小時候總覺得外婆摳門,后來才知道,她老人家是到了所謂“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境界。比如20世紀80年代,故鄉吃魚頭、雞爪者少,全家族對外婆的魚頭湯或燜雞爪不以為然,只有我爸常出差去廣東,回來稱贊說外婆的雞爪非常地道。舌頭是會成長的,等我后來離家獨居學做菜,才體會到外婆當初是何等寂寞的高手。
外婆們通常都用不慣現代廚房。我外婆每次燉雞都會像白發宮女說前朝般的念叨各種瓦罐,有兩個朋友的外婆都堅決抵制打蛋器,寧愿自己用一雙筷子打得風生水起。所以,我外婆沒來得及學會現在女孩子用以勾引男朋友的西式甜點,但是,用著上古器械,她還是能手到擒來做出許多美食。我上中學時每周去外婆家玩,外婆每次接了電話,都攤面餅給我吃。那面餅無餡無料,略撒一點白糖而已,烙出來略帶焦的酥香、攤出來的軟滑以及那柔韌的筋道,真是舉重若輕。我外婆另有一道鹽水花生,一道過年時的紅燒蹄,簡直是天下無雙。我當年問她如何把花生弄得恁脆、蹄膀收拾得恁爛,她都說不出所以然,也沒加什么特殊的料。今年夏天出遠門,吃了一位朋友的外婆做的粉絲雞雜,驚為天人。絮絮問她粉絲怎么收拾得滑不膩口又酥軟,缽里無油少鹽怎么讓雞雜腥膩全去口感香脆,那位外婆也是一副“本該如此”的慈祥表情,說不出個所以然。大概外婆們個個都通了“道”,類似于庖丁解牛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只是少一個莊子代她們總結出游刃有余的至理名言吧。
來生我們還做一家人
我是9歲的時候跟著母親帶著弟弟來到這個家的:三間土屋、一個小院,他是這個家惟一的主人,老實而憨厚。當我們娘兒仨站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搓著大手,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1
初次見面,他一個勁兒地往我和弟弟的兜里塞地里剛摘下來的花生,母親推了我和弟弟一把,說:“喊爸爸。”“爸爸。”5歲的弟弟脆生生地喊了他一聲,他立刻激動地連連答應。我抿了抿嘴,始終沒有叫出聲來。
屋雖破、家雖舊,好歹我們有了一個家。要不,我和弟弟就得跟著母親四處乞討。家里除了耕地的牲口,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飯桌上一下子添了三雙筷子,家里的日子經常入不敷出。他從來沒有在母親和我們姐弟倆面前叫過一聲苦,也從未埋怨過什么,成天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他和母親情投意合,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他省吃儉用,讓我和弟弟吃飽穿暖,飯桌上他和母親經常因為我和弟弟吃剩下的一個雞蛋推來讓去。對于土里刨食的莊稼人來說,那幾畝莊稼只夠一家人填飽肚子的,何況家里還有兩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我已經過了上學的年齡,他說服母親,堅持把我送到了學校。沒幾年的工夫,弟弟也上學了。家里要供兩個孩子上學,光學雜費就夠他發愁的。農忙時,他在田間地頭沒日沒夜地忙活;農閑時,他跟著建筑隊出門做小工來補貼家用。每次他回來,總會帶回一些花花綠綠的糖果給我和弟弟。我已經懂事了,不再和弟弟爭搶。弟弟是騎在他的脖子上長大的,他趴在地上給弟弟當大馬騎,他把弟弟舉過頭頂去摸天花板,他背著弟弟去鄉里看電影……弟弟和他感情很好,父子的緣分仿佛與生俱來,沒有人看得出他們沒有血緣關系。三間土屋里時常傳出歡聲笑語,他的知冷知熱也融化了母親心里的堅冰,她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2
然而3年后,母親病逝了,撇下了我們仨。我和弟弟在母親的墳前哭得死去活來,他把我們緊緊地抱在懷里。這個鐵打的漢子臉上有冰涼的液體落在了我和弟弟的臉上。家里的氣氛一下子沉悶了,看得出他比我們還傷心,夜半醒來的時候,我經常看到他在微弱的油燈下撫摩母親的照片。
日子還得過下去,家的重擔從此全部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上。他依舊早出晚歸地忙活,忙完了地里忙家里,既當爹又當媽。沒媽的孩子早當家,我不但繼承了母親的脾氣,還繼承了母親理家的能力。母親去了,我要和他一起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我堅持不再上學,我學會了蒸饅頭,學會了做飯炒菜,學會了縫被子縫衣服。弟弟畢竟小我幾歲,他很快便從陰影中走出來,又開始活蹦亂跳。在弟弟的感染下,家里恢復了往昔的歡聲笑語,我們似乎淡忘了母親的去世。在他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我和弟弟一天天長大了。
3
弟弟讀初二那年,突然有一天,家里來了兩個陌生的客人,和他在另一間屋里嘀咕了半天。送他們走的時候,他的臉色很難看。晚上吃飯的時候,他向我和弟弟道出了原委。原來那兩個人是從東北過來的,是生父派來的人。生父再婚后,女方不能生育,抱養了一個女孩兒。這次他們費盡周折、四處打聽,趕來魯西北這個窮山村,就是想要回弟弟。
我們一家三口商量了整整一個晚上,也沒商量出個結果。弟弟主張讓我到生父那邊。弟弟說,女孩子在農村沒有什么出路,好歹生父那邊在縣城,又是干部家庭,給我安排個出路沒問題。他問弟弟:“你把姐姐安排好了,你自己呢?”弟弟說:“我是男孩兒,讀完了初中還要考高中、考大學呢。就算考不上,我也能出去打工或參軍,比姐姐的出路多。”
這一晚上,數我的話最少。盡管弟弟說得痛快,可我知道弟弟是舍不得他,我們都舍不得他,舍不得這個家。那晚,我徹夜難眠,在這個命運攸關的時刻,在這個改變命運的機遇面前,我第一次失眠了。同樣輾轉反側的還有他,半夜里,我聽見他起來了好幾次。
第二天、第三天,那兩個客人又來了,他們和他的談判一直沒有結果。生父要的是能夠傳宗接代、繼承家業的兒子,而不是我這個女兒。從內心里來說,我們一家三口都不想分開,這些年,我們仨相依為命,少了哪一個這個家都不再是家,不管是死是活,我們都要在一起。可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的農村還很落后,對于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女孩子來說,的確是沒有什么出路,我已經快被逼瘋了。
最終的結果是,生父同意我們姐弟倆一起回東北,少一個都不行。也許是休學后在家里待著太憋屈,“英雄無用武之地”太久,我沒有表示任何異議,弟弟卻死活不同意,不肯去東北,他舍不得他的老師、他的同學,更舍不得養父。
弟弟是被那兩個說客抱上車的,一路上,弟弟一直哭一直喊。他在門口看著我們上車,淚水四溢,十多年了,他親手養大的一雙兒女就這樣被活生生地帶走了。我的心里涌上一種從未有過的酸楚。也就是從那一天起,我才驀然發現,他已經在我心里占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4
剛到東北的第一年,弟弟自己扒火車偷偷跑回山東3次,鬧得生父家里雞犬不寧。也許到了此時,生父和繼母才意識到,我和弟弟是有思想、有頭腦的人,我們不會受人擺布,我們知道誰對我們好,誰對我們有恩。只有這個時候,生父才會覺出我的重要性,弟弟離家出走,除了我,沒有人能勸回來。
永別了,睡美人
作為世界上昏迷時間最長的病人,埃德瓦達·歐貝拉在一張木質單人床上睡了42年。
和童話中睡美人的故事不同,沒有整個宮殿的仆人、小狗和鴿子陪伴她睡去;只有歐貝拉的家人,為了實現對她的承諾,在這數十年中堅守著她。
這份不離不棄的承諾始于1970年1月3日。那一天,本來是歐貝拉父母結婚22周年紀念日。但清晨的時候,不滿17歲的歐貝拉在身體劇烈的顫抖和疼痛中驚醒。這個美國邁阿密的女孩,一年前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定期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
盡管家人以最快的速度將她送去醫院搶救,但為時已晚。她在嘔吐出降糖藥后,陷入了昏迷,被醫生宣布為植物人。
在意識即將模糊的時候,歐貝拉努力握住母親凱伊的手,用顫抖地聲音懇求道:“答應我別離開我好嗎,媽媽?”
“當然,寶貝,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咱們一言為定。”母親作出了一生的承諾。
從此以后,凱伊全身心照顧睡美人女兒。為了防止女兒生褥瘡,每隔兩個小時,她就要給歐貝拉翻身。除此之外,她用導管給昏迷中的歐貝拉喂食,定期注射胰島素。一天24小時,凱伊一次性睡眠的時間不超過90分鐘,幾乎每一次都是剛剛睡著就要馬上起來。
童話中的睡美人公主,沉睡了一千年之后,醒來依然是15歲的模樣。而現實中,隨著時間的流逝,歐貝拉的眼角和額頭慢慢出現了細紋。因為長期臥床,她的身體開始發胖。為歐貝拉翻身變得越來越辛苦,凱伊卻依然每天重復著這些枯燥而辛苦的動作。
每次為女兒翻身,她都小心翼翼,生怕打攪了女兒的美夢。可同時又急切地希望歐貝拉能夠醒來,所以她還為女兒讀書、彈琴和聊天兒。雖然自說自話,她卻樂此不疲。有時歐貝拉也會睜開眼睛,望著母親,似乎在傾聽,又仿佛依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從1970年到20xx年,這38年間的每一天,凱伊都是這樣度過的,直至20xx年3月去世。
在女兒昏迷的第七年,丈夫逝世,凱伊的家中逐漸債臺高筑。截至20xx年的時候,為照顧女兒,她已經欠下了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0萬元)的債務。即便如此,她依然堅守著承諾。每年的3月27日,她會邀請朋友為女兒舉辦生日晚會。
她總說:“能夠照顧歐貝拉是我的福氣,而不是負擔。”
在她去世之后,歐貝拉的妹妹科琳辭去了馴馬師的工作,接替了母親。科琳表示:“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在她昏迷后,她教會了我以前所沒有的耐心,教會了我要無條件地付出愛,使我在一夜之間長大了。”
這一家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有人自發為他們建立了一個名為“歐貝拉的故事”的網站,上面有歐貝拉家人的近況和募捐的聯系方式;一名日本音樂人專門為歐貝拉譜寫了一首曲子,作為背景音樂在網站上循環播放;作家戴爾還據此寫下名為《說好的承諾》一書,記錄“無條件的母愛”有多么偉大。
幾乎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專程登門拜訪。為了不打擾她們的生活,更多的時候,人們只是靜靜地走進敞開的院子,站在這座刷著淺粉色油漆的小房子的門廊下,默默地留下祝福和禮物。在歐貝拉52歲生日的時候,人們在她家面積不大的院子里放飛五顏六色的氣球,以此寄托他們美好的祝愿。
20xx年11月21日,科琳像往常一樣,替歐貝拉翻身、洗澡、刷牙、涂上凡士林唇膏。她告訴姐姐自己要去喝一杯咖啡,很快就會回來。歐貝拉對她報以最大的笑容,并眨了眨眼作為回應,隨后,閉上了眼睛,似乎松了一口氣的樣子。科琳回來后發現姐姐已經永遠地沉睡了。“我想,母親在對她說:‘來吧,我們一起走吧。’”
一位自由撰稿人在博客中寫道:“雖然歐貝拉的世界非常簡單,她無需為尼克松下臺感到失望,無需為‘9·11’事件感到恐慌,但她所失去的不完美的世界正是生活的精彩之處,她讓我珍惜這不甚完美的人生。”
母親這樣老去
母親打來電話,說給我做了兩雙單布鞋,正適合這時候的天氣穿,問我在外的具體地址是什么,準備寄過來。
我告訴她,城里有賣,而且不貴,讓她不要寄來了,下次回家再拿。何況郵局在鄰鎮,很遠,母親又不識字,填個單子都要請人幫忙。
母親聽了,仍不依不饒,嘮嘮叨叨地講上次回家我說運動鞋穿著腳氣好重,想換一換小時候的布鞋穿。聽到這里,我犯然想起曾與母親聊天時不經意說過這句話。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母親竟記在了心上,并且還特地做了兩雙。
電話那頭,母親有些怯怯:“已經好多年沒做布鞋了,不知做得合不合腳?昨晚才趕好的,就是想你盡快能穿上。”我沉默了一會兒,心里堵得慌,陡然難過起來:“您不識字,我怎么把地址給您啊?”
這時,電話那頭傳來蒼老的人男人聲音:“小汪啊,我是你張爺爺,你媽把我請來記你的地址。趕快報吧。”張爺爺曾是村里的書記,識得字,可他家離我家有3里路。我能想象到,母親是怎樣一針一線地用布一層一層納著鞋底,在好幾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就著燈光穿針引線,跑3里路送上幾個土雞蛋,請人來記我的地址。然后趕到鄰鎮,好言好語地讓郵局工作人員幫忙寫個地址,郵寄給在外的兒子。
我的喉嚨開始哽咽,眼睛有些濕潤,對著電話筒,我大聲地說:“媽,明天就寄來吧,我正等著穿呢!”
記得上次回家,住在城里的外甥女要吃家鄉的陰米(把糯米蒸軟曬干炒熟)。家里已經好些年沒有弄了。那天傍晚,我陪母親出門,挨家挨戶地借糯米,走了大半個村子都沒有。我勸母親不要再借了,不就是小孩要吃嘛,隨便打發一下就行,但是母親十分固執,非要借到不可。到了晚上9點多,我們才在村尾的一家借到半升。一回到家,母親便急忙跑到廚房生火。我勸母親明天再弄,可矮小的母親卻仍舊獨自生火,圍轉灶臺拿著鐵鏟不停地炒。站在灶臺旁,高出母親一大截的我,清晰地看到母親的額上溝壑縱橫,一叢白發凸顯頭頂。不到50歲的母親,在昏暗的燈光下放佛頃刻就老去了。
其實,我們的歲月里,都有這樣一人個——不辭辛苦,不嫌麻煩,任勞任怨,用自己的根根白發,條條皺紋換取我們的茁壯成長。當我們學會感恩,驀然回望之時,她卻早已躲在時光背后悄然老去。這個人就是母親。
父親的敲墻聲
晚上10點,隔壁又傳來了父親的敲墻聲,錯落有致的敲聲聲在靜謐地夜里顯得格外動聽,墻的另一邊,兒子聽著這熟悉的聲音,臉上出現了一抹會心的微笑。
一旁的兒媳婦不樂意地說:“又傻笑了,在我跟兒子面前,從來沒見你這么高興過。”
兒子連忙把手指放在唇邊:“噓,小聲點。”
父親的敲擊聲一直持續了大約5分鐘,正是一首歌的'時間,兒子敲在床上靜靜聽著,一直敲擊聲停止,兒子才輕輕伸出手指,在墻壁上輕輕敲了幾下,作為回應,隔壁又傳來兩下敲擊聲,然后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20年來,相似的情景已經無數次上演,這已成為父子倆的必修課。母親去世,兒子娶妻,孫子出生,都沒有阻止過父子倆的約定。
兒子的童年并不美好,3歲時,兒子就表現出非同一般的音樂天賦,他常常跟著收音機中的音樂起舞,小小的手指隨著音樂節拍敲打不停。有一天,一位音樂老師偶爾見到了正在家門口敲打節拍的兒子,一時驚為天人,他對母親說,兒子的潛質驚人,如果可以,他愿意教兒子彈鋼琴。但是,當音樂老師走入兒子的家門,看到徒有四壁的家和躺在床上百無聊賴的父親時,卻不發一言靜悄悄地離開了。
相似的情景還曾不止一次重現過,兒子的音樂天賦沒有被發掘出來,但父親卻對音樂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讓母親買來大量音樂書,開始自學起音樂知識,他還常常跟兒子探討音樂,但是,漸漸懂事的兒子卻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對音樂的熱愛,他甚至一見到父親談論音樂就立刻轉身而出,回到自己的小屋一呆就是一天。
家境的貧窮讓兒子小小年紀便對人生有了清醒的認識,7歲時,他曾經悄悄跑到一家樂器店,在一架潔白的鋼琴前呆立了許多,那鋼琴真漂亮啊,如果把它搬到家里,自己一定會彈奏出無比動聽的音樂,但是,他卻知道鋼琴標簽上那個天文數字是自己家無法承受的,母親沒日沒夜的辛勞也只能勉強維持家中的溫飽而已,他根本沒有資格擁有這個高貴的夢想。這時,他不由自主地有些恨父親,父親明明知道自己學不起音樂,還總在他面前談論音樂,這真的不可原諒,希望父親早一些停止這無聊的舉動吧。
令兒子失望的是,父親似乎真的迷上了音樂,兒子一回家,父親就會自顧自地說個不停,說到高興處,他還會用他那修長干瘦的手指在墻壁上敲擊不停,那聲音零散空洞,聽到兒子耳中更是變得刺耳而充滿嘲諷。
兒子漸漸長大了,他習慣了父親的無所事事和癡迷音樂,雖然父親敲墻的技術越來越好了,有時甚至會抑揚頓挫地敲上半個鐘頭,但兒子仍然提不起半點興趣,但是母親喜歡上了這種聲音,聽到父親有節奏的敲擊聲,母親的臉上便會露出笑容,那笑容在母親皺紋密布的臉上綻開,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父親注意到了兒子的反感,他眼中常常會閃過一抹傷感,更讓他擔憂的是,隨著年紀長大,兒子變得沉默而敏感,這是很危險的事情,那怎么辦呢?父親若有所思。
兒子16歲生日那天,父親用手指給他敲了一曲《生日快樂》,看到兒子的臉色略有緩和,父親小心翼翼地說:“孩子,我想跟你約定一件事。”
“什么事?”兒子有些不耐煩地問。
“每天晚上睡覺前,爸爸會在墻上給你敲一支曲子,你如果聽了,就敲敲墻回應一下。好嗎?”
兒子下意識地想拒絕,但看到父親一臉的緊張和母親一臉的祈求,他猶豫了一下,點點頭答應了,但他接著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父親除了晚上敲一支曲子,其它時間就不要再談論音樂或是敲打墻壁了。
從此后,父親一直忠實履行著這個約定。在夜深人靜時,父親的敲打聲總是會準時傳來,起初時,兒子仍然會焦燥不安,但漸漸地,一切都發了生了改變。
夜深時,聽著父親有節奏的敲墻聲,兒子的心境竟然漸漸平和下來,那敲打聲讓寂靜的午夜具有某種震懾人心的力量,它似乎把暗夜中隱藏的真實逐一顯現了出來,讓兒子有了面對內心的勇氣和力量,他漸漸陶醉其中,想起了許多塵封的往事。他想起童年時自己坐在父親肩間開心地笑著,他想起父親健壯的手臂是那么溫暖而安全,想起躺在床上的父親在午夜里悄悄落淚,眾多往事紛然沓至,讓他清晰地看到了一個一直被忽視的父親,突然,他的心犯然顫動了一下,他想起了如今正在隔壁用心敲打墻壁的父親,緊接著,這種顫動劇烈起來,終于,兒子心靈最深處那處最柔軟的所在被觸動了。在簡單的敲擊聲中,他聽到了許多東西,有傾訴,有痛苦,有堅強,還有一顆父親博大而脆弱的心。
兒子18歲的時候,積勞成癡的母親去世了。彌留之際,她拉著兒子的手說:“別怪你爹,他心里比誰都苦,但是,他答應過娘,不能走在我前面,現在,我要你答應我,讓你爹好好活下去。”
母親走后,兒子哭著把父親從床上背起,把她背到母親墳前,父子倆抱頭痛哭了一場。那一刻,他終于能夠正視自己的父親了。雖然,父親在他3歲時就因為一次事故失去了雙腿,但父親對他的愛卻從未有過一絲殘缺,想起心如死灰的父親強裝笑顏與他談論音樂和敲擊墻壁,他的心中總是充滿了深深的愧疚,他知道,那是父親在用自己的痛苦為他帶來生活的希望。
以后的日子里,他習慣了每個夜晚聽隔壁父親的敲墻聲,后來,聽眾里多了他的妻子和兒子。
兒子曾經問過他,爺爺為什么要敲墻呢?他回答,那是爺爺和爸爸的約寶,爸爸是在用墻彈奏音樂呢,你聽,爺爺彈得多好聽啊,比世界上任何一種樂器都好聽,因為,爺爺是在用心彈,彈的是一首叫作愛的曲子。
一封沒有地址的信
我家的圣誕樹上掛著一只空白的信封,上面既沒有收信人的地址,也沒有寄件人的簽名。它掛在那里已經10多年了。
這件事應從我丈夫邁克討厭圣誕節說起。其實他并不是討厭圣誕節本身,而是他認為圣誕節被過度商業化了。人們盡情地花錢,瘋狂地買禮物,把其他事都拋到了一邊。由于丈夫有這種感受,所以有一年圣誕節,我決定打破傳統,為他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
那年我們的兒子凱文12歲。在圣誕節前夕,他的學校組織了一場非正式摔跤比賽,對手是當地教會資助的一支隊伍,其成員大多是貧困家庭的孩子。我們一家人都來到賽場觀看比賽,看到對方選手穿著破舊的運動鞋,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兒子及他的隊友,他們身穿金藍相間的制服,腳上是嶄新的摔跤鞋,顯得格外耀眼。
比賽開始了,我發現對方選手沒有戴專用頭盔,只用一頂薄薄的帽子保護著耳朵。毫無疑問,我兒子的隊伍以絕對優勢獲勝,并取得了所有級別的冠軍。坐在我旁邊的丈夫嘆氣道:“我真希望他們當中有人會贏。其實他們的一些選手很有潛力,但就這樣輸掉了比賽,等于輸掉了他們的信心。”邁克曾帶過小型的橄欖球隊、棒球隊和曲棍球隊,所以對孩子非常了解。而我的靈感也由此產生。
當天下午,我購買了一些摔跤專用的頭盔和鞋子,并以匿名的方式送給了本市的教會。
在那個圣誕節的夜里,我把一只信封掛在圣誕樹上,里面寫著我做的那件事,并告訴邁克,這是我送給他的圣誕禮物。邁克開心地笑了,他的笑容為圣誕節增添了光彩。
以后每年的圣誕節,我都繼續著這個傳統。我曾送給弱智兒童一套曲棍球裝備,也曾送給一對老年兄弟一張支票,因為他們的房子在圣誕節前一周被大火燒毀了。
在我們家,拆信是圣誕節的重要活動。圣誕節的早晨,那封信總是我們最后拆開的禮物。孩子們站在一旁,睜著大大的眼睛,滿懷希望地看著父親從圣誕樹上取下信封,然后拆開,一起閱讀里面的內容。一年又一年,孩子們慢慢長大,但掛在圣誕樹上的那只信封從未失去它的吸引力。
這一年,我們失去了邁克,他因患癌癥而去世。圣誕節如期而至,我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但在平安夜,我仍把一只信封掛在圣誕樹上。第二天早上,我發現有三四只信封掛在圣誕樹上。這些信是孩子們掛上去的,他們把自己做的善事寫在信里,獻給他們的父親。
這個傳統還在延續,并且會被我們的子孫后代傳得更遠。到時,他們也一樣會睜著大大的眼睛,滿懷希望地等待著他們的父親從樹上取下信封。
外婆作文 篇3
我在外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是一個沒有學歷的農民,他沒有筆墨文采,但是她有一雙手,一雙勤勞的手。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的手是白白嫩嫩的。但正是她的這雙手養活了家中的兩個女兒。我從小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而在鄉下長大,外婆用一雙手呵護著我的成長。我剛學會走路左搖右擺的,像個小企鵝似的,時不時的摔的跟頭,外婆總用她那富有安全感的手及時的托住我瘦小的身軀。在我眼里,外婆的手是擁有安全感的,是值得依賴的。
夏季,知了可得叫啞了嗓子,外婆坐在我身邊,拿著又大又圓的蒲扇,為我帶來涼爽的風,我很快就進入了夢鄉,甜甜的,真美好。可夏季的炎熱把我從美好的夢中硬生生的拉回了現實,我怨恨的瞪了一眼外婆,叫嚷著:“熱,熱”。
外婆立刻醒來,抱歉的摸摸我熱的早已出汗的額頭,再次拾起扇子為我一下的`扇著,竟扇走了我的睡意,大蒲扇又一次的滑落,這次我沒有驚醒,睡得正香的外婆,因為那里是一片恬靜而涼爽的天地。在我眼里,外婆的手可以為我驅走炎熱,擁有一片清涼。
如今,外婆的手摸起來糙糙的,我已許久未好好的仔細的看看外婆的手,歲月如梭,但那雙手初心未變,依舊那么勤勞……
外婆作文 篇4
親人——這兩個平凡的字眼在我們心中成為了一個必不可缺的人物。親人是能陪伴我們人生道路前方的一盞明燈,讓我們感受無邊的幸福和快樂。
我的外婆雖個子不高,但身體卻很棒。已是年過八十的老人,原本烏黑的頭發中摻插了許多根白發。有一天外婆竟對我說:“哎呀,好多字都不認識,字典也查不來,教我學學拼音吧!”當時我滿心歡喜,一口答應了下來。當“小老師”的第一天,我就找出了語文書、抄寫本和筆記本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介紹著拼音:“嗯,讀記拼音是有很多技巧的,比如‘a’就像一個小姑娘唱歌時的'口型,再看這個‘e’寫起來就像一只倒著的天鵝……”我原本以為外婆已把這些只是都記在了心里,便沾沾自喜。沒想到一考才知道,點哪個拼音她都不知道,只是一頭霧水地看者語文書上那些奇形怪狀的“鬼畫符”。簡直是“對牛彈琴”嘛!我便氣憤地說:“不教了,不教了!學什么學,這么簡單都不會!”說完便氣洶洶地扔下書走了。過了一會兒,我有些不安,便情不自禁地從門縫里看這外婆,沒想到外婆的眼角竟暗藏著一滴滴小淚珠,鼻子的紅掩蓋了那皺黃的皮膚顏色,收還不時地輕輕抹去眼角的淚珠。霎時間,我的腦海中回憶起一些零碎的片段:什么小時候我放學回家外婆總是不辭辛勞地為我買可口的點心,什么我和美眉睡午覺憂郁床小外婆總是睡在兩張長凳上……回憶的事太多太多,對我的愛,對我的寬容。天哪!我做了什么傻事!我錯了,大錯特錯了!鼻子一酸,便跑到客廳獨自默默流淚,那一天,我想了很多很多。
也許,我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還沒有讀懂外婆,還沒有聽懂外婆的內心世界……但我會用實際行動來償還外婆,即使外婆不需要我這么做。
外婆作文 篇5
豬油泡飯,對于每個義烏農村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盛一碗隔夜的米飯,用溫開水泡開,輔以豬油、醬油等調味料,如果家里富裕點,還能在飯里面加入土豆絲、西紅柿炒雞蛋等的澆頭,呼呼呼地,三下五除二地就能把一碗飯下到肚子里面,而這,對于那時的孩童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幸福。
其實,泡飯并不養胃,因為不需要依靠牙齒的咀嚼就可以輕松下咽,所以加重了腸胃消化的負擔。但是在吃食的時候,真的不會想太多。我記得兒時這樣的泡飯,我可以一口吃掉一個大碗的量,如果碰到有澆頭的,那更是大餐的級別,絕對是吃撐地靠著墻出來的。其實,那時候,根本就不是吃下去的,就好像是米飯和菜自己長了腿腳一樣,從喉嚨處哧溜地滑入食道。
我第一次吃到豬油泡飯是在外婆家,是在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后,那時候,農村還不像現在這樣洋房林立,農民也還不需要到野外勞作,那時候,田還是田、水還是水、一切的一切還是一切的一切。我們一群孩子總喜歡到野外瘋玩,玩累了,就躺在田野上面呼呼的喘著大氣,休息一會,或者就直接跑到池塘邊上去嬉戲玩水,以求一絲的清涼。到了傍晚,我興興匆匆地跑回外婆家,臉頰上還留著從頭發絲上留下的汗水的漬跡,我對外婆說“我餓了”,便不顧外婆的回便在家中大翻大找,但結果只是灰頭土臉地出來。外婆看我餓的不行,沒辦法,只好把留著晚飯吃的剩飯拿了出來,煮了一壺開水,我看著外婆將開水倒在裝滿剩飯的碗里,從那個我一直都夠不到的柜子里面拿出一個碗,用勺子在碗的邊緣小小地刮了一層豬油,放在已經化開的米飯里面,末了,還不忘用舌頭在勺子的邊上舔了一圈,似乎要把粘附在勺子上的絲毫豬油都要放進肚子,然后在滴上幾滴醬油,變將碗筷放在了我的面前,只是說了句“吃吧”,便離開了。我聞著碗里的豬油味在開水的作用下漸漸地揮發出來,扒了幾口,就已經停不下來了,即使開水的溫度早已超過了我舌尖所能承受的范圍,我還是在熱氣騰騰下將所有的泡飯裝進了我的肚子,而那天晚上,我只記得,外婆他們只能下掛面,沒有一絲豬油的掛面。
其實,那時候,飯遠比面要值錢很多,而豬油、醬油等物更是值錢的東西。我自小便不喜歡吃面,我總感覺面滿足不了我的胃口,而自從那次在外婆家吃了豬油泡飯之后,我便更喜歡米飯的`味道,更是對豬油泡飯心心念。我開始頻繁的往外婆家跑,尤其是每年夏天的午后,我總喜歡坐在外婆家外面的石凳上,等著他們歸來,每一次,當夕陽就快從我身上褪去的時候,我就能看到田野的盡頭,有兩個蹣跚的老人,背著鋤頭急匆匆地歸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孫兒在等著他們,而我,也會從等待的焦急中變得異常興奮,因為我知道我馬上又可以吃到豬油泡飯了。只是,到后來,我越發發現,我的豬油泡飯里面,豬油的味道越來越濃了,味道也越來越好了,而外婆他們的掛面越來越淡,越來越難以下咽。
后來,母親知道了,便不允許我再到外婆家吃豬油泡飯,我俱于母親的權威,便極少再到外婆家吃豬油泡飯,外婆知道后,便嗔怪母親,我欣喜之余,也漸漸懂得,原來,我吃了豬油泡飯,外婆只能下清水掛面,那時的農村,豬油是稀罕物,一年就只有那么點,吃完了,也就完了,于是,我開始自覺地減少去外婆家的次數。
漸漸得長大,外婆也漸漸地老去,我曾經試著自己做過豬油泡飯,但永遠都做不出來外婆的味道,如今,我再到外婆家去,外婆開始變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但是我還是覺得,外婆的豬油泡飯,那時的豬油泡飯,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只是,我早已嘗不到了。
我一直都相信,食物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撫慰心靈,給人勇氣,而外婆的豬油泡飯,給了我童年最實在的勇氣。
外婆作文 篇6
外婆是星期六晚上來的。
我仔細地觀察著她:她黑了,就像那種普通莊稼人的臉色;她矮了,背都撐不直,彎成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她皺紋多了,真的,黝黑的臉上溝壑分明,像梯田一樣,層層疊疊。我親愛的外婆啊,我都快不認識你了。
我接外婆進屋,她的行李又大又重,什么都有,有用玻璃瓶裝的腐乳,有兩大罐蜂蜜,還有一小壺香油。她搓著手,笑吟吟地說,這些都是給你們帶的。
她除了帶來這一堆家鄉特產,還帶來了許多格格不入的習慣。她洗澡不習慣開燈;她上床后很久都睡不著;她身上哪兒都痛,脖子痛、肩痛、腰痛、關節痛,痛得喘不上氣。
那天早上我迷迷糊糊地起來,聽見廚房里傳來切菜的聲音,我看見我的外婆弓著腰,腿也是向外岔開,整個人像是伏在案板上。她要我幫她嘗菜,我便夾了個肉丸,一邊吃一邊聽她在一旁自言自語:“唉,人老了,吃什么都沒味,連咸淡也嘗不出來了。”
晚上是外婆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媽媽會陪她講話,這時候外婆可以說上一晚上:外公的疝氣手術剛剛做完,正在療養;隔壁毛爺爺在村子后面的江里捕了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表姐學校里組織了一次遠足……外婆講話時臉上浮著光。
白天,爸爸媽媽都出去了,我便一天都掛在網上看電影,外婆是閑不住的人,她買菜、做飯、拖地,最終無事可做,便坐下來看電視。她看電視不調臺,打開電視時是哪個臺就一直看下去。她看電視時總是耷著眼皮,瞇著眼睛,于是不到一個鐘頭就打起了盹,她睡得很淺,一點動靜就能把她吵醒,又繼而很快入睡,就像窗外的小雨,斷斷續續而不絕地下著。
我極少和她一起看電視,每當這時,她總是在一旁擔任著旁白的角色,“哎呀,那輛卡車被撞翻了!”“快看,他進門了。”她說著這種沒話找話的話,不一會兒又睡了過去。更多的'時候,我呆在自己的房間里。她偶爾想進屋和外孫女說說話,但是話不到十句,便被我不自覺地掐斷了,于是只能默默地走開。
我從沒有想過外婆是怎樣度過每一天的,她沒有工作,不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奔波忙碌;她不會用電腦,不能像我一樣在網上掛一整天。她只能過著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耳邊忽然響起周杰倫的《外婆》:
外婆她的期待,慢慢變成無奈,只有愛才能夠明白,她要的是陪伴,比你給的簡單,把溫暖放回口袋。
我下意識地摸了摸口袋,卻發現里面空空如也。可是我明白,那里,本應該盛放著屬于外婆的溫暖。
外婆作文 篇7
我的外婆,住在湖南的一個小鄉村里,在我的眼里,外婆是一個小女孩。
我最喜歡外婆唱的歌,她唱得歌,別有一番情趣,當她唱歌的時候,臉上的皺紋都沒有了,仿佛變成了一個小女孩。你聽,她又唱起來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外婆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每天在家不是做飯就是陪著我玩,不是打掃衛生就是打打麻將,反正就是閑不下來……
我覺得外婆是萬能的,什么都會,洗衣服,干家務,干農活樣樣精通,她做飯還非常好吃,如果每天這樣吃下去,我恐怕要長胖了!
有一天,外婆抱著我的時候,我發現外婆的胳膊好黑暗,她告訴我那是干農活時太陽曬的`,原來那是太陽和汗水的印跡!
每次我回外婆家,外婆每天都會很開心,我也很喜歡來外婆家,不過每次看到外婆,都會發現她的白頭發越來越多,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多,身材也越來越矮小了,我真希望每天都陪在外婆身邊聽外婆唱歌……
【外婆作文】相關文章:
外婆能干的外婆作文01-28
描寫外婆的作文:外婆01-27
好外婆,外婆好作文03-04
關于外婆的作文:“平凡”的外婆01-26
關于外婆的作文:外婆的雙腳01-26
寫外婆的作文:外婆光01-27
懂你外婆描寫外婆的作文01-28
外婆的手描寫外婆的作文01-28
寫外婆的作文可愛的外婆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