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讀后感(通用17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的消逝》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
本書共分兩部分,分別是“童年的發明”和“童年的消逝”。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產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問題,通過教育,閱讀能力,家庭,羞恥心,媒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童年的消逝。本書中波茲曼認為,童年理念存在主要取決于社會的大眾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將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相隔離,由此發明了童年;以電視為中心的媒介環境模糊了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導致童年的消逝。
一、教育
作者指出,希臘人為我們預示了“童年”這個概念。雖然在希臘流傳下來的塑像中,沒有一尊是兒童的,希臘文學作提及兒童的部分幾乎沒有。由此可見,希臘人對兒童這個名詞是沒有什么概念的。但是,盡管這樣,他們對教育的熱心使得兒童這個角色具有了一點特殊色彩。
而羅馬人借用了希臘的教育思想,它提出了童年定義的部分含義。他們發展出超越希臘思想的童年意識。他們開始把成長中的孩子同羞恥的概念聯系起來,即宣傳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紀,由于社會條件,兒童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這就讓當時的很多成人不能對兒童投入過多的感情,所以在中世紀,童年的概念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沒有教育的觀念,沒有羞恥的觀念,這些都導致了中世紀童年不存在。
二、閱讀能力
在印刷時代,為了能夠把自己的思想宣傳出去,許許多多的人需要有讀寫能力,因此,未成年人必須通過學習識字、進入印刷排版的世界,才能變成成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接受。因此,歐洲文明重新創造了學校,從而使童年的概念也變成社會必需的了。正如書中所說“印刷創造了一個新的成年定義,即成年人是指有閱讀能力的人;相對地便有了一個新的童年定義,即童年是指沒有閱讀能力的人”。然而電視等媒介出現后,雖然人們在電視上聽的到語言,雖然語言有時也確實重要,但是圖畫在主宰觀眾的意識,傳播才是最關鍵的意思。用一句最簡單的話說,就是人們是在看電視。人們不閱讀電視,也大會去聽電視。
三、羞恥心
早在羅馬時代,古羅馬的`修辭學家昆體良就寫過一篇出色的探討教育的文章,他譴責同輩們在羅馬貴族兒童面前所表現的無恥行為。同時,他還說,羞恥的概念部分在于相信有秘密存在。所以當時,就有人提出了童年的部分定義,即宣傳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尤其是性秘密。
在中世紀,沒有識字文化,沒有教育觀念,沒有羞恥的觀念。“在中世紀人的心目中,玩弄兒童的生殖器官是一種廣泛傳播的傳統,但是,在今天,這種傳統可以讓你做30年牢。”
在人類文明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就是羞恥心。但是,印刷強化了人們對頭腦和身體的二元論的看法,從而助長了對身體的蔑視。印刷賦予了我們的是脫離軀殼的頭腦,但是卻留下了一個我們該如何控制身體的其余部分的問題。羞恥心正是這種控制得以實現的途徑。但是,印刷為我們提供的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家長和學校仍可以通過控制兒童所讀的內容來保持這種成年人與兒童之間的距離。直到現在,兒童與成年之間的一個重要的區別,還是成人擁有據信是兒童不易知道的信息。然后在兒童走向成年的過程中,我們分階段向他們揭示成人的秘密(如性秘密),至“性啟蒙”為結束。
但是,電子媒介的出現,尤其是電視,它使家長沒法監督和控制孩子來獲取信息。因為電視是不區分“成人”和“兒童”的;因為電視不能像書本一樣,被藏在柜子里或者放在架子上束之高閣,讓兒童夠不著。電視的符號形式在認知方面是毫無神秘可言的。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電視侵蝕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
四、家庭
隨著童年的形態變得具體起來以后,現代家庭的形式也漸漸開始成形。家長的期望和責任變得越來越重大,而且含義也越累越豐富,因為父母演變成監護人、看管者、保護者、養育者、懲罰者、品德和品位的仲裁者。
成人之所以會被兒童崇拜,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知識的主要來源。但是電視等媒介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微妙的平衡。電子媒體肆無忌憚地揭示一切文化秘密,它已經對成人權威和兒童的好奇構成了嚴重的挑戰。
五、媒介
印刷術的出現,使得書本得以成為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當然語言也可以。這一媒介的出現,使得讀書能力成為成年的必備條件,也成為了兒童與成年的區別之一。
后來,電報出現了。電報是第一個使信息的傳播速度超越人體速度的傳播媒介。電報面向的是全世界,而不是某個個人。但是不同于報紙,它的信息沒有可以辨認的來源。因此,電報開始使信息變得無法控制。慢慢地,電報開始爭奪原來屬于家庭和學校的信息控制權。電報開始改變兒童所能享用的信息的種類、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信息的先后順序以及體驗信息的環境。
再后來,電視出現了。以前,由于兒童還沒有掌握足夠的“閱讀態度”,所以學校在課程設置時,不同年級的兒童閱讀不同等級的書。這造成的結果就是不僅在兒童和成年之間,甚至在年幼的兒童和青少年之間,也豎起了屏障。然而,電視的到來,使這個信息等級制度的基礎崩潰了。兒童和成年人具備同等資格來感受電視所提供的一切。電視開始侵蝕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
另外書中提到了一個現象——兒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兒童化。舉個例子,“在過去的10年里,童裝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過去毫不含糊地被認作是‘兒童的’服裝,現在已經基本上杳無蹤影。12歲的男孩現在穿三件套的套裝去參加生日聚會,而60歲的男人則穿牛仔服去參加生日聚會。11歲的女孩穿高跟鞋。……人們在紐約和舊金山的街頭隨處可見的、成人婦女穿著的小白襪子和仿兒童式的放口系帶鞋。自16世紀來通過一招的方式來辨別兒童的方法已行不通了。隨著兒童概念的減弱,童年的象征性標記也必然隨之減弱。”因為媒體的發展,成人壟斷信息的局面被打破,不加制約地將所有信息都強加給了所有人,童年不復存在,技術打破了兒童與成年人之間的界限,兩者之間的信息交換不僅帶來了成人化的兒童,也催生了兒童化的成人。童年一些獨有的東西已經商品化、品牌化,它的享有對象不再僅僅限于兒童。以“童話”的變化與發展為例,童話原本是兒童的讀物,但是童話的傳播和包裝形式隨著媒體的進步發生了改變,由此童話的性質也已經發生了改變。黑色童話和暗黑童話電影的產生就是很好的例證。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2
波茲曼的這本《童年的消逝》不算厚,讀起來卻是耐人尋味。我覺得引言中的一句話很有道理:“如果不能提出災難發生的方法,那么也許可以退而求其次,試圖理解災難為什么會發生,那也是有用的。”無論面對人類大的生存環境還是個體局部的生活范圍,當個體的力量十分微薄,無力扭轉局面時試圖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也算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方法吧。
作者結合美國的國情分析了加速童年消逝的各種原因,雖然在國情上中美兩國有很多差異之處,但在這個共性問題上,兩國還是有一些”通病“的,比如”一覽無余的媒介“。書中提到印刷術的發明誘發了西方童年概念的產生,而如今的電子媒介卻在日漸瓦解這個誕生不過幾百年的成果,它將成人世界的秘密毫無保留的展現在兒童面前,如果沒有了“秘密”,童年也會漸漸消逝。
以近日媒體報導的“兒童邪典片”就足以證明除電視以外,互聯網更是牢牢抓住了兒童的身心。它以更加多樣性、易于兒童理解的方式公開的向兒童展示成人世界的“秘密”。這類“兒童邪典片”以兒童熟知的動畫人物“愛莎公主”“蜘蛛俠”“小豬佩琪”等為主角,制作成一系列涉及暴力、恐怖、軟色情、吃污穢物等不適宜兒童觀看的動畫或真人短片,并冠之以“親子、早教、母嬰”等無公害的標簽堂而皇之的在國內各大網站上肆意傳播。雖然這一問題已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處理,但從中不難看出互聯網對兒童身心的侵害真是防不慎防,尤其是這種打著“光明正大”的. 牌子,誘導尚未形成辨識力的兒童在歡快、輕松的音樂中了解成人世界那些不堪入目的一面。這是最卑鄙、最赤裸裸的毒害!誰能想到當兩三歲的兒童看到被自己傷害的同伴痛苦的樣子時卻模仿邪典片里“愛莎公主”開心大笑,會讓人多么的不寒而栗!正如報道中一位母親所說她曾看見孩子模仿邪典片里主人公拽小伙伴的生殖器,為此那位母親滿懷憤恨,她憤恨邪典片對孩子身心的毒害,也憤恨自己的疏忽,沒有及時察覺孩子觀看的視頻是否有害。
波茲曼指出“我們的孩子生活的這個社會,它的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并不強調成人和兒童的區別。當成人世界以一切可以想象的方式向兒童開放時,他們必然效仿成人的犯罪活動。”“兒童邪典片”事件充分佐證了這句話的真實性。電子媒介宣傳的背后都是受利益的驅使,為了點擊量的增加,為了產品的銷售量、為了獲取收視效益等等,自由競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一些人卻把道德底線的標尺一再降低,只為服從于眼前的盈利。
如果說這類互聯網上的“有毒信息”所導致的犯罪活動是可見的,那么它對兒童心靈上的毒害則是不可見的,又是無法估量的。誰能判斷年幼時被灌輸的思想,引導的行為,會在哪一天徹底消失還是再次以某種形式再現呢!
我們無法改變媒體發展的趨勢和進度,只能守護自己的這方小小天地,就像波茲曼說的“凡是有學校的地方,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發展”。既然學校尚未消亡,真正的“兒童”在校園里也將永遠存在。在教育這方最后的凈土上,我們是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并號召家長和社會,指引心智尚未成熟的兒童如何辨別虛擬與現實中的真真假假,明明暗暗。讓兒童成為“兒童”,讓“秘密”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形式被揭曉。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3
什么是兒童?讀這本書之前,我只是有個大致的概念。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和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的兒童范圍是指0到18歲,而醫學上是指0到14歲。不同的范疇對兒童范圍的劃定固然不同。然而這些數字無法幫助我們表達童年的概念。而在這本書中,作者從社會學和人類學出發,給兒童和成人劃定了一個更容易被理解的界限。
作者用三個特點區分了童年和成人:1、生理上是否發育完全。 2、身體是否能完全服從于理性思維的支配。3、對于社會各方面的信息,是否具有閱讀分析能力。
第一點是很容易理解的,而第二點主要是指一個人是否具備能克服人類天性的能力。至于什么是人類天性?我是這樣理解的:人的天性就是人作為動物的屬性。雖然我們很不情愿承認自己是動物,但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只不過是動物里面很普通的一種。吸收和排泄,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需要以這樣的'方式來維持生存,這是動物的天性。性欲,人類和其他動物皆有,這是我們賴以繁衍的手段。不過人類在這點上比其他動物特別的地方在于:人類把這種手段升華為生活的情趣,并把性欲衍生為權利欲,占有欲之類的一系列欲望(基督教朋友稱之為原欲)。我覺得人類之所以特別是因為它的社會屬性(什么能制造并運用工具和能用語言交流之類的都可以歸之為社會屬性)。然而,人的天性除去了人的社會屬性,所以說和其他動物的天性是一樣的。第三點我們都是親身體會的,這因為小時我們沒有閱讀分析能力,所以才需要有學校這種機構來培養我們這方面的能力,以便使我們更快成為成人。
作者在書中的重心是分析當代社會如何通過把這三個概念混淆來消除兒童與成人之間的界限。
罪魁禍首還是電視。首先,電視每天24小時不斷播報內容,使得其必須不斷尋找話題。而高度的時效性和娛樂性使得電視不能在同一話題停留太久。于是乎,很多兒童不應該知道的東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于眾。性話題,暴力,犯罪,政治陰謀等會使兒童接觸后不知所措的“成人秘密”被大量地灌輸給當代的兒童。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兒童和成人之間生理上的界限。再者,電視作為“圖像革命”和“電力革命”二者的完美結合,使兒童和成人都習慣于不假思索的信息獲取。電視鼓勵感性的思維而非理性的思考。褪去了理性光環后的成人的思維和兒童還有什么區別?在電視機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都習慣在電視面前哈哈大笑。
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我媽媽的同事有個兒子,才上初中的年紀,就懂得在大人面前賣弄成熟。他看見大人不會出現以往孩子的羞怯,反而在夸夸其談自己如何懂得處理朋友關系,如何懂得利用身邊的人來成就自己。他說:“朋友是身邊最好的資源,要不時給好處他們,他們才會感激你,要多結交有錢有前途的朋友,這樣對自己將來出去社會才會更有利。”我聽到后簡直心寒。一個十三四歲的兒童,就學會用這么功利的角度來看待朋友關系,小小年紀世界觀就已經被嚴重的扭曲,很難想象他長大后會變成怎樣。我稍微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環境:衣食無憂,上貴族學校,父母沒空陪在身邊,天天看電視過日子。他的父母還挺有“眼光”,覺得動畫片太幼稚,干脆給他看時事政治等成人的內容,還讓他提前“了解”世界,他還“了解”得挺到位!
這些早熟的“偽成人”們可能真的知道自己所說的,所做的一切。但是經歷過青春洗禮的人都會明白,一個天真爛漫的兒童眼神中散發出來的目光永遠是美麗而讓人懷念的。而這些新一代的“偽成人”卻似乎失去了懷念童年的機會。這就是社會發展的代價,一些無法用經濟學解釋的沉重的代價……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4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具體地說,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卻發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們各自的傳播條件是什么。而第二部分作者則將我們置身于現代時空,企圖揭示從谷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轉換到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并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這本書寫得很通俗,作者在書中回顧了童年產生的歷史,童年的發展和命運,最后揭示出這樣的一個事實:童年在消逝。不是生理上童年的消逝,而是概念的消逝。
書中舉出了很多例子,說明了印刷術、書籍和電視對童年所起的影響和作用。而電視,是使童年消逝的主要因素之一,電視是人發明的,發明的當初并沒有預料到它所帶來的.影響。電視使孩子成人化,也使成人孩子化。在現在看來,這一現象似乎更明顯。
而書中所顯示的媒體對時代對兒童的限制和影響,對后現代文化進行了剖析和批判,在喧囂的消費時代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在大眾文化的批發復制鏈條上,兒童是被忽略的一環。大眾文化是拒絕啟蒙、消解啟蒙、對抗啟蒙的文化。
所以我們我能有什么方法能讓童年不消失呢?
答案就去慢慢的尋找去吧!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5
《童年的消逝》這本書是波茲曼繼《娛樂至死》之后,又一部巨作。
在書中,作者討論了“童年”的歷史,闡述了“童年”的產生、發展以及日益走向消逝的過程。但與別的闡述“童年”消失的理論書籍不同的是,作者指出,這一過程是伴隨著人類傳播方式的變遷而完成的,信息與媒介與“童年”的起止相伴始終,文字、印刷、電視等都在“童年”的變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童年的消逝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命題。因此,波茲曼這這本書的主要貢獻不在于斷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作者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釋這種現象何以發生的理論。
《童年的消逝》這本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也就是說,童年起初是不存在的,而后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童年成為了必然之趨勢所存在。第二部分,作者將我們置身于現代時空,企圖揭示從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轉換到塞繆爾·莫爾斯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構已經難以為繼,并且實際上已經沒有意義。 正像我前面說的那樣,童年的消逝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命題。回望我們那個時代,我們曾經有過彈玻璃珠,滾鐵圈,我們曾經有過丟沙包、踢毽子、捉迷藏。我們曾經與大自然是那樣的親近,打水漂、滾雪球,而現在碧水藍天的大自然已經于我們漸行漸遠了。在來看看處于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兒童的童年,有些兒童處于沉迷于電視劇,有些兒童沉迷于電子游戲,有些兒童沉迷于網絡世界,還有就是幾歲的兒童顯得老成,急功近利。 這些悲劇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促成的,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環境造成了這樣的悲劇。縱觀我們現在的社會,到處充滿著暴力,色情。兒童的世界消失了,大人的世界侵犯了兒童領地。 童年的消逝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那么,我們能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波茲曼在此本書中沒有給出解決的方法,他說:“我心里既輕松又沮喪。輕松是因為我不必背負教別人如何生活的包袱。在我以前寫的書里,我都冒昧地指出較有效地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我相信這是職業教育家應該做的事。事實上,承認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他們發現和理解問題的能力不相上下,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但對此,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童年的消逝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為題,不論我們的能力多么的有限,我們都應該為此做些事情。
雖然我不能提出有效的建設性意見,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兒童的心智還沒有定性。開啟心智,確定本性,不要用大人的邏輯去強求兒童,這是很重要的。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6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是可悲的,沒有兒童就意味著沒有童年,兒童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時代,也是一人最寶貴的記憶。而越發成人化的兒童無疑是令人擔憂的,兒童的思維或者說其他方面越來越早熟,這點對于社會來說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我們都認為兒童應該是天真無邪的,以前我們都會有很多適合小孩玩的游戲,如捉迷藏,丟手絹……而即使是這樣的小游戲,我們還是玩的不亦樂乎。
當然各方有各方不同文化,總之我們小時候是那樣的。不像現在,由于信息越來越數字化,孩子們不再熱衷于這類游戲,而是沉迷于電視網絡,游戲或者其他的娛樂節目。而這些娛樂已經涉及到孩子的身上去了,年紀小小,穿很性感的衣服上電視臺,其實也不單只是這些方面的體現,對于成人的東西充滿了好奇,包括性之類的東西。首先,據弗洛伊德聲稱,兒童有性能力,富有各種情結和本能的心理沖動。性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引火線。如果不對還處于性器官及其心理發育尚未完全的兒童進行正確的'引導加管教,而任其向壞處發展的話,就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犯罪。(當然,弗洛伊德是不贊成遏制人類的正常欲望的發展)我想這點也是現在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以往的兒童游戲言簡意賅地說,已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而當一種社會產物行將被淘汰時,它就成為了人們懷舊和研究的對象。兒童游戲的品種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種原因。但是有什么方法能夠挽回呢,我想這點還是要依靠學校的等的教育幫助,學校一詞在雅典的意思是“閑暇”,這也反映了一種典型的雅典式的信仰:他們認為閑暇時,一個文明人自然會花時間思考和學習。在這里應該要穿插兒童游戲進去,游戲有時候是益智的,也是必要的。而在探討童年在在現代社會衰退的問題時,我們應該知道,沒有高度發展的羞恥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而童年的消逝就有一下四點的表現,第一、人的讀寫能力的消失;第二、教育的消失;第三、羞恥心的消失,然后就引發了童年的消逝。
童年的消逝的事件是可以阻止的,一個沒有童年的民族是容易成為高危險民族的,沒有童年的人群,就好像是沒有了翅膀的鳥兒,是殘廢的。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7
《童年的消逝》的作者尼爾波茲曼生前在紐約大學執教,他首創了傳媒生態學專業,終身致力于傳媒批評與后現代工業社會批判。這本書的新穎之處在于從童年的視角來探討傳播方式的變遷及社會后果。簡單而言,尼爾認為古登堡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引進童年的概念,而后現代工業社會中的電子媒介的橫行正在反向摧毀人類的童年。
本書的書名立馬就吸引住我先,一直以為“童年”這個名詞如太陽東升西落般不具探討性的,看了上篇“童年的發明”后,才發現,對童年的關注早在古希臘就已出現;印刷術誕生后,尤其在文藝復興時期,關于童年的探討熱烈不絕。
童年的消逝,嚴格來說應該是童年概念的'消逝,童年本質上是個時段概念,與生命一樣是與生俱來的;但正如“天賦自由人權”等名詞,童年并非一個排他性的獨立概念。技術的發展、教育的程度、社會觀念、制度與法制的建設直接影響著童年的長度與內容豐富性。
在印刷術發明前,文化與知識的傳播以口口相傳為主,古人了解與傳播知識、文化的途徑是一元的,在這樣的社會化環境中,兒童沒有自己獨立的成長方式和生活特征,他們僅被視為“未成型的成人”。口播的傳播方式還制造了一個嚴重的人文后果,即成人毫無區分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的意識,以致尼爾言“沒有高度發展的羞恥心,童年便不可能存在”。
看完本書的上篇,有兩點感想。
一是“知識溝”的概念,它劃分的不僅是人類的年齡階段,更是社會等級的落差,后者與本書無關而被忽略,但其嚴重性是今天的傳媒研究者所無法跨過的問題。媒體市場化在給我們帶來傳媒生態變革、消極自由滋長的同時,卻也增大了知識溝的裂痕:中西部新聞源分配嚴重不均,困難群體被排擠在傳媒視野之外、或是以異化的方式被呈現,社會各階層接觸信息的途徑、成本、幾率和質量嚴重不平衡——這些因素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的不公和貧富差距,強化“大者恒大,小者恒小”的發展規律。我雖不贊成新左派視商業化和消費文化傾向為敵,但我極力贊成在商業利潤和社會責任之間必須有個合理的制橫。
二是古登堡印刷術的發明。說到這個,咱中國人又可以自豪的說老祖先的印刷術比他們要早得多;但再回望比較印刷術問世后的東西方世界,我們不得不紅著臉承認,我們錯過了一次飛躍的時機,在此強調一下,這僅僅只是N 次遺憾中的一個擦身而過。加文孟席斯在《1421 中國發現世界》中提到,當中國的明朝皇帝用金刀銀碟瓊汁玉液款待各國前來朝貢的使者時,歐洲最富裕的商人的藏書量僅僅八本。
好的,讓我們來看看八十年過去后,歐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他們共印刷了800 多萬本書,教育的蓬勃發展使歐洲人民的文化平均水平遠遠高于中國。我一直在想,中國與成為超級強國的機會一次次失之交臂,是不是和我們安寧從容的農業文明和天人和一的內斂文化傳統直接相關,否則我真很難理解掌握先進航海技術和天文知識的明朝皇帝不去建立海外殖民地,而是無謂地揮霍國家錢財換取和平的近鄰關系;為何突然閉關鎖國,而將海上霸權拱手讓于達珈瑪的那幾條破船……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8
“閱讀是童年的禍害,因為書本教我們談論那些我們一無所知的東西”。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這樣告誡我們。與他唱反調的是洛克,認為兒童是一塊白板,書本正好使他們從無知走向有知,唯有通過識字、教育和理性的培養,才能把兒童培養成文明的傳承者和未來的主人翁。
大部分家長顯然更喜歡洛克的乖孩子而不是盧梭的野孩子。我雖然還沒有家長資格,可是看朋友們的孩子從小遭的那個罪啊——拉著拉桿箱式的書包去上學、狼奔豕突在各種提高班補習班之間——還真想投盧梭一票。轉念又想,盧梭自己把五個孩子扔給育嬰堂,算不得好父親,所以對他的話還是要打個對折的。
我覺得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也是我這類的人,兩面都想想,兩面都看看,于是左右為難。如果說偏信則暗,但是別人陰暗得堅定不移;都說兼聽則明,不過我們明白得難有立場。老先生在《童年的消逝》里一方面贊美童年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一方面指出童年是印刷術的一個“發明”,一方面卻又哀嘆電子媒介的出現如何使這個書本化的童年土崩瓦解。其中的曲曲折折翻來覆去之處,反映出老先生的矛盾心態,也算是媒介研究者的通病:對待技術、制度、文化,很想三碗水端平——卻又總覺得手不夠用。
第二章“印刷術和新成人”,是對英尼斯、愛森斯坦、凱瑞和麥克盧漢等人的一個觀點整合。技術決定論代表英尼斯指出,傳播技術的變化無一例外地產生三種結果:改變了人的興趣結構、符號的類型、以及社區的本質。提倡從文化角度看傳播的凱瑞也論述說: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意識結構被重新塑造,以便跟傳播結構相匹配。印刷術的發明和普及就這樣將世界帶入理性和知識的近代,同樣,印刷也創造了一個新的成年定義,即成年人是指有閱讀能力的人,相對地便有了一個新的童年定義,即兒童是指沒有閱讀能力的人。于是,學校應運而生,家庭也成了輔助教育機構。印刷媒介所具有的文字特質,使人的頭腦放慢、思想加深,并且建構了有等級的'知識秩序和信息制度,這也就是那個看起來井井有條的現代性世界。波茲曼最耿耿于懷的是電視媒介的出現,后來那本《娛樂至死》是專門論述這個話題的。新的媒介時代展開著兩場革命,一個是布爾斯廷所說的圖像革命,以圖畫、漫畫、招貼和廣告構成的符號世界正在興起,另一個則是電子革命,廣播、電視、電影等媒介技術突飛猛進。兩個革命的結合使原來的以印刷文字為基礎的理念世界變成了像光速一樣快的影像世界。電視這個一覽無余的媒介瓦解了信息霸權,性,暴力,謊言,當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秘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實的時候,他們已經失去了童真這個樂園。再者,由于電視是以視覺形象的形式來表達大多數內容,所以勢必放棄文字敘述形式,將一切都變成故事——政治是故事、新聞是故事、宗教和商業也是故事、連科學都是故事。一場又一場的故事會使觀眾的心智維持在12歲的水平,眼球在動,而腦子不動,所以成人的幼稚化和兒童的成人化雙軌并進。
有些孩子迫切希望長大,另一些不想長大,有些成年人討厭懵懂無知,還有些成年人想重返純真,技術革新可以滿足他們所有人的愿望,而商業交換則使得實現任何人愿望的社會代價都不會太高——你總是要為自己獲得某些產品而補償支付別人,事實上,這是一項偉大的進步,遠遠勝過以往根據年齡之類粗糙死板的界限任意決定人們的需求,剝奪人們的選擇,壓抑人們的愿望,在所有相似領域幾乎都是如此。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9
《童年的消逝》這篇小說講的是梅子涵伯伯回到家鄉的母校,想到許多同學離開家鄉走到城市,失去快樂童年的故事。
童年是快樂的、天真的。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幾乎感受不到書中描寫的那種“農村”的快樂。沒有那樣天真、快樂的'童年。文中有一句話我記憶深刻:“那么今天,現代無所不至的社會進程中,故鄉村落的命運有怎樣會影響一個孩子的童年?”
是的,不一定會影響一個孩子的童年。可是,孩子卻再也感受不到那種,最簡單、最純樸的快樂。這讓我想到了一集動畫片里面的一個故事:一個暑假,一群從城里來到故鄉村落的孩子們覺得特別無聊,沒有電子游戲玩,沒有電腦。可是當他們一起跟村落里的孩子們一起玩時,發現原來最簡單的游戲也特別好玩。
我們孩子的童年是否有“離心力”?答案是可能。現在由于社會競爭很激烈,而且越低齡化趨勢,有些家長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選擇在孩子的空余時間讓孩子“充充電”。其實,作為我們,一個孩子來說,我們非常希望能有一點自由時間,可是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那有什么比短暫的童年更重要的嗎?
童年在隨著時代的變化一點點縮短,一點點消逝,一點點流失……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0
我看的實際上是這樣的兩本合訂在一起的。
現在單說《童年的消逝》這本書。
作者有說,“聽者和讀者不僅沒有對這個觀點表示任何異議,而且急不可耐的從自身經驗中為我提供經驗。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正在迅速模糊,這個觀察對于關注它的人平淡無奇;對于不關注它的人,也不可置否。不甚為人知曉的是,首先童年從哪里來。至于為什么童年會消逝,就更鮮為人知了。”
作者首先分析了童年的起源。其實童年的誕生并不是很久遠的事情。在久遠的古代,童年并不作為一個概念。作者說“沒有高度發展的羞恥心,童年就不可能存在”。“中世紀的孩子身處在一個以語言溝通的世界、生活在跟成人一樣的社會范圍,沒有分離機構加以限制。他們有機會接觸該文化中幾乎一切的行為方式。無論從哪一方面看,一個7歲的男性都是一個男人,除了不會做愛,不會發動戰爭。”
童年的誕生在印刷術之后。印刷術通過文字而不是語言來描述這個世界。從而定義了新的成人。因為成人是具有閱讀能力的人,那么在7歲到成人之間就形成了另外的一個年齡層,就是童年。之后的童年這個概念被作為一個名詞和正真被承認。
文字和信息傳播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
就像印刷術產生了童年的概念一樣。新的媒體,從電報到電視到電腦,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
電視和電腦通過聲音和圖像來傳遞信息。一個人可以在7歲之前或者更早掌握語言,所以,之前通過文字來隔絕成人和兒童的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人化的兒童或者是兒童化的成人。大多數電視節目和電腦網頁面向所有的人,特別是電視廣告,必須要弱智到兒童也能夠懂。
電視和網絡讓以往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秘密一覽無余,性,暴力和成人世界充滿的無能,競爭,擔憂和混亂。政治的無能和腐化肯能讓他們在童年時候就具備了成年人的態度,從憤世嫉俗到漠不關心。
更為可怕的是電視和網絡導致了兒童化的成人。“幾乎跟成年相關的所有特征都是由于一個完全識字的文化要求和產生的,或是由此引申出來的各種要求:自制能力,對延遲的滿足感的'容忍度,具備抽象/有序思維這樣高一級的能力,關注歷史的延續和未來的能力,高度評價說理和等級秩序的能力。”電視文化改變了這些東西,所以造就了兒童化的成人。電視通過圖像來表現世界,顯而易見。每秒24幀,沒有思考的時間。節目一個接一個卻沒有連續性,電視里面只存在目前。簡單的說,電視文化把人看成白癡來教導。
兒童和成人的價值風格正在融合為一體。當然帶來了很多問題,例如犯罪率的上升,性活動以及對于金錢和社會的看法。
這本書的最后并沒有給出實質的解決的辦法。
電視和電腦文化帶來的很多問題在現在的很多事情中都有反映:兒童化的成人和成人化的兒童,瘋狂的90后,童年游戲的消失,還有眾多80后對于童年的懷念。
我覺得,對于童年的消失確實是個很無奈的問題。這本書畢竟是個比較悲觀的預言。倘若確實如此,也許也非壞事。
這本書留給我許多需要思考的問題。怎樣去面對無奈的童年的消逝?就是其中的一個。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1
就孩子們的日常穿著到生活習慣而言,不知大家是否同我一樣,在日益早熟的兒童中感受到了一絲當今社會的兒童“童年正在消逝”的危機。在媒介技術日益發達的時代,成人與兒童正在共享著同一種文化信息,或者說在很大程度上,成人與兒童文化信息的來源是重疊的。這就讓我想起了大名鼎鼎的媒介文化研究大師尼爾波茲曼的《童年的消逝》。在書中,尼爾波茲曼提出的“童年是被發明出來的概念”讓我深受觸動。
所謂“童年”是一個被發明出來的概念,其實可以這樣去理解:印刷術普及之前,兒童與成人之間靠口語傳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類并沒有“童年”;印刷術普及之后,文字成為主導,成人掌握著文字和知識的世界,兒童與成人之間出現了一道文化鴻溝,“童年”誕生了。而隨著電視媒介時代的到來,童年又正隨著文化獲取水平差異的消逝而逐漸消逝。
《童年的消逝》全書分為兩章,第一章主要講述童年這一概念的'產生和發展。在接觸此書之前,童年在我看來就像是一種流傳已久的習俗,即成年人要給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照顧。從自然角度講,人有嬰兒期、成年期,但是兒童這個概念卻是一種社會產物。
童年的純真常常用來暗示童年的魅力在逐漸減少。電子媒體迅速、平等地揭示承認世界的全部內容,從而產生了幾個深遠的影響。兒童之所以好奇,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將要知道的東西;成人之所以有權威,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知識的主要來源。進入一個日新月異,信息公開的世界后,在這個世界中,成人已經不能扮演年輕人的導師的角色,因此導致了一種信仰危機。
我們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消息靈通,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們知道長輩知道的一切又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他們已經變成了成人,甚至至少像成人一樣。用我自己的一個比喻,這意味著當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實時,他們已經被逐出兒童這個樂園了。
那么,有沒有任何社會機構足夠強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現象?答案是肯定的,但只有兩個機構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一個是家庭,另一個是學校。如前所述,家庭的結構和權威已經受到嚴重的削弱,因為家長對年輕人所接觸的信息環境完全失去了控制。媒介已經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輕人的價值觀和情感發展上的作用。至于學校,它是所剩的唯一一個承認兒童和成人有重要的不同,成人擁有有價值的東西可以交給兒童的社會公共機構,但是學校的權威日益下降,已經有了很好的例證。在一個經歷了劇烈變化的傳播結構里,引用麥克盧漢的話就是,學校已變成了禁閉場所,而不是學習場所。學校能夠有力地反映社會趨勢卻不大能夠引導社會趨勢。不過學校作為識字文化的產物,不會輕易參與攻擊家長的地位。無論學校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學校將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成為防止童年消失的最后一道防線。
同時,書中也向讀者提供了可以參考的緩解童年消逝的解決方案:堅持要孩子們學習延遲滿足感的磨練或性行為上的謹慎或舉止語言和風格上的自我約束,就是把自己放在幾乎與一切社會潮流相對立的地位。而且要保證孩子們努力學習,成為識字有文化的人。然而,最具反叛意義的是努力控制子女接觸媒介的機會。事實上要這么做有兩種方法,一是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介前的時間,二是仔細監督子女接觸媒介的內容,并持續為他們提供有關媒介內容的主題和價值方面的批判。要做到這兩點絕非易事,而且這么做,需要家長在撫養子女方面付出極大的關注,這是多數家長都不準備做的。
粥左羅曾就“延遲滿足”一詞提出過見解:“它就是指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及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遲滿足感,會為你帶來行動上的改變,讓你變得更好。”上世紀 60 年代,美國有個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實驗中,小孩子可以馬上獲得一樣獎勵,比如1個棉花糖,或者等待一段時間,得到2個棉花糖。實驗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 SAT 成績、教育成就、身體質量指數等。延遲滿足,就是指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而讓孩子暫時放下媒介工具,也是延遲滿足的一種。
隨著醫學的進步,人類的可存活時間變得越來越長,老年的起始計算時間也開始出現動搖。更長的壽命帶來了更多病的老年和更難以支持的社會福利,如果老年的總長度不變,那老年的起始計算時間就必須向后延遲,隨之變長的是中年時段。那么童年呢?自然也會隨之變長嗎?未來將如何判斷童年的長度,亟待我們去思考。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2
隨著電子媒體的普及,作為一位老師和家長,我對電子媒體對學生身心成長的影響感到憂慮。一方面,電子媒體的普及讓學生的學習更加便利,在過去幾年的特殊時期中,電子媒體在教育中的廣泛使用保證了學生的正常學習進度,而另一方面,電子媒體的過度使用不僅有害于學生的視力,而且讓學生過早過多的接受太多不適合他們年齡的信息。帶著這種憂慮,我閱讀了《童年的消逝》這本書,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這本書的作者是尼爾波茲曼,出版于1982年,當時電視時代剛剛來臨,這種新的電子媒介對兒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者指出,童年的概念產生于印刷術時代,即將消逝于電子媒介時代。在作者眼中,童年區別于成年最大的`特點是不了解成年人的秘密,比如生老病死、政治問題等等。印刷術的發明使得知識可以通過紙質媒介,以文字的形式進行傳播,這也對知識的接受者提出了要求,即要擁有閱讀理解的能力。這種要求使得兒童與成人之間存在著認知上的區別,兒童只有通過學習如何閱讀,才能夠了解到書中記載的知識,進入成人的世界。在這樣的背景下,成人有能力使兒童免于接觸一些不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信息。相反,當電視時代來臨,知識的載體不僅僅局限于文字,更多更豐富的信息開始以圖像的形式進入大眾的視野。這種傳播媒介對于兒童而言,不存在理解上的障礙,成人也很難對兒童所接觸的電視內容進行限制。成年人對于兒童沒有秘密可言,成年和童年兩個概念之間的差別也漸漸模糊起來。
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電子媒體對兒童而言,有一定的危害。在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媒體早已不局限于電視,還有手機、平板等等。學生對電子媒體的使用有時甚至比成人更頻繁。想起班上學生常常掛在嘴邊的種種熱梗和互聯網新詞,和我周邊的成年人別無二致,這讓我覺得書中所提及的童年的消逝在當代體現得更加明顯。在學生的三觀尚未形成的時期,他們很難對互聯網傳播的信息做出甄別并深入思考,只覺得那些新詞和熱梗有趣,并不理解其中蘊含的諷刺意味,難辨正誤。這種現象需要成年人的引導。
作為一名教師,我無法改變科技發展給教育帶來的改變,也無法否認其對教育的積極意義,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可以幫助學生篩選更適合他們的信息源,提醒家長注意監督孩子的電子媒體的使用情況。當學生對熱梗和新詞感興趣、愛使用時,我可以為他們講解背后更深的寓意,以此為材料,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個人的努力或許如尼爾波茲曼所料,無法改變童年消逝的大勢,但每一次積極的嘗試都會幫助我們找到更適合于當代的教育方式。終身學習,因材施教,教學相長,這不僅是教師成長的過程,也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也是無數教師投身教育事業的原因。時代不斷變化,我們,也永遠在路上。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3
《童年的消逝》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人尼爾。波茲曼,982年出版。書中的許多觀點當前并不落后,讀罷此書,童年的消逝牢牢印在心里。
重讀這本書仍然感覺有難度,作者經常旁逸斜出,談一些與童年關系不大的話題,如印刷術等等。這本書讓我了解了童年的起源,童年的危機,豐富了歷史文化。
寫這篇讀后感需要勇氣,一直想放棄,昨天又打開這本書,簡單地梳理一下書中的觀點,談談自己的感悟,名著讀起來真不容易。
"童年不同于嬰兒期,是一種社會產物,不屬于生物學的疇。"童年的存在不超過二百年。童年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沒有高度發展的羞恥心童年就不復存在,中世紀的歐洲就是如此,人與人的交流憑口頭語言,人的讀寫能力消失,教育消失,羞恥心消失,最后導致童年消失。沒有文字的世界里兒童與成人之間沒有必要明確區分,成人的言行在兒童面前沒有掩飾,原始資料表明中世紀的童年在7歲就結束了!因為7歲時兒童可以駕馭語言,可以說或明白成人所說和做的一切。"沒有識字文化,沒有教育的觀念,沒有羞恥的觀念,這些都是中世紀童年不存大的原因所在。"從這一點看中世紀確實是黑暗和愚蠢的,相比之下我國古代有條件的兒童接受私塾教育,幸福多了。
是什么改變了這一切?印刷術。印刷創造了一個新的`成年定義,即指有閱讀能力的人,相對地童年的定義為沒有閱讀能力的人。童年與成年有了明確的分別。童年并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而是經過了約200年的時間,才成為西方文明史上的不可逆轉的特征。自從有了印刷術成人需要努力才能掙來,因為他們需要讀書學習才能掌握文化和以之為生的技能。"未成年人必須通過學習識字、進入印刷世界才能變成成人。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必須接受教育。"因此,歐洲創新定義學校,童年得以誕生。兒童不再被看作是成人的縮影,而被看作是完全不同的一類人,即未發展成形的成人。
書本學習是"不自然的",因為它要求兒童、青少年精神高度集中和鎮定,而這些恰好與他們的本性是背道而馳的。在一個沒有書籍和學校的世界里,青年人的旺盛精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但是,在一個書本學習的世界里,這樣旺盛的精力需要大幅度地予以限制。
到了9世紀50年代,童年的概念已成為西方世界的社會準則和社會事實。當然,作者又說,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童年消亡的種子也已經種下了。
童年的消逝指的是一個概念的消逝。
電視侵蝕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電視等媒體在同一時間向所有人提供同樣的信息,魚龍混雜,完全不能保守任何秘密,如果沒有秘密,童年這樣的東西當然也不存在了。
上面是百年前的觀點,而今情況更加復雜。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功能之強大讓信息更不可阻止。有很多孩子因玩手機出了問題。荒廢學業,結交不良少年,增加了教育難度。
媒體一覽無余,所有的秘密輕松一搜即可獲得,互聯網曾一度烏煙瘴氣,黃賭泛濫,有不少孩子因其走上歧路。今天的網絡世界已經安全清凈多了,不過,世界是平的,長輩的權威在降低,因為兒童知道的成人未必懂的,電子媒體揭示了一切文化的秘密,它已經對成人的權威與兒童的好奇構成了嚴重的挑戰。"憑借符號和電子這樣的奇跡,我們自己的孩子知道別人所知道的一切,好的、壞的、兼收并蓄。沒有什么神秘的,沒有什么是令人敬畏的,沒有什么是不能在大廣眾下展示的。"
兒童從媒體獲得了過多的知識,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手機已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方便的與他人交往,還可以娛樂,看視頻,玩游戲。有的孩子沉迷于手機不能自拔。
"童年消逝的證據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兒童和成年人的趣味和風格越來越融合成一氣,兒童歌曲已經成為一個滅絕的品種,"校園歌曲已成為過去,小的時候聽過很多校園歌曲,而今天兒童與成人共唱同一首歌,許多歌曲充滿情啊愛啊。
"那些我們稱之為臟話的成人語言的秘密,現在的年輕人不僅對它們了然于胸,而且可以像成年人一樣任意使用。"百年之前的這段文字用在當前的中國校園也合適。粗劣的語言出現在屏幕上,出現在花季少女口中,有的女孩子粗口成章。更令人震驚的是,暴力兒童化!書中說," 0到3歲的孩子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卷入成人犯罪。"這也是當前中國校園內愈演愈烈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此起彼伏,惡性的事件層出不窮,中央不得不發文件進行整治。
如何抵制或減緩這種趨勢呢?書中沒有明確答案,僅僅提到學校的作用。其實學校也是弱勢群體,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社會與學校和家庭聯合,營造適于青少年成長的綠色環境才能延緩兒童消逝的速度,要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4
電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讓我們足不出戶便能盡知天下事;讓我們無聊時可以有很多消遣與寄托;讓文化以一種大眾所能理解的形式傳播;讓音樂伴隨著畫面呈現在觀眾眼前……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電視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少,但是我從沒想過,電視的出現竟會導致童年的消逝……
五月,開啟了一本新書的旅程——《童年的消逝》。當了媽媽后,我對一切有育兒、童年、親子、教育的字眼都極為敏感,這本書便很自然的引起了我的興趣,書的封面上小女孩落寞的眼神更讓我好奇,《童年的消逝》到底在給我們傳遞什么樣的信息。
第一章,從“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說起,這讓我在還沒有讀具體內容時便有了思考,是呀,這個時代,真的是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作為小學教師,我在孩子們身上真的見到了太多不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的表情動作、穿著打扮、行為習慣、甚至是語言……孩子們的游戲也從我們小時候的跳皮筋、丟沙包、過家家、捉迷藏變成了現在的電子游戲、平板游戲。孩子們和成年人一樣熬夜、K歌、打游戲、看電視劇。很多家長都以“和孩子是朋友”為傲,殊不知,“和孩子成為朋友”并不是讓你帶他進入成年人的世界,而是讓你回歸童真的世界!
正如書中所說,現在的孩子有著不屬于她們年紀的的成熟與認知,這和我們成年人不知避諱孩子有著直接的關系,昆體良在探討教育時指出:童年需要回避成人的秘密。他宣稱:“我們開化文明的的一個特征就是成年人須承受巨大壓力把他們的各種沖動私密化(尤其是性沖動),并且在兒童和未成年人面前,對成年人的性欲望和沖動三緘其口,維護保守緘默的密約”。可是現代社會,彌漫在網絡間的各種彈窗廣告、各種網絡平臺中的擦邊球視頻、各種娛樂場所對未成年人敞開的大門、身邊趣味低俗的大人同孩子開的不合時宜的'玩笑……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加速順應著童年的消逝,都在毀滅我們身邊的孩子,而這一切,始于電視的發明……
最開始是電報,電報加速了信息的傳遞,創造了新聞事業,這是科技的一大進步,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它也導致了說話者不用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不過“電報不過是后來將要發生的一切的兇兆而已”一個個發明接踵而至。圖像革命就這樣展開了!“電視是一個影像展示,是象形媒介,不是語言媒介……他要求觀眾去感覺而不是去想象。”書中有一句話很觸動我“看電視不需要任何技能,也不開發任何技能。”它是我們消磨時光的一種工具,但是現在幾乎家家都必備的電視,這種閑暇時供我們消遣的工具卻因為它的特殊性,讓童年逐漸消逝……
第七章開篇,作者就提到“在美國文化里,母親看上去跟女兒一樣年輕,或者女兒看上去跟母親一樣成熟,現在已經成為人人期待的事了。”在中國有何嘗不是如此?這一章題為“成人化的兒童”我想,這是在諷刺那些本不該如此成熟的孩子,更是在諷刺那些本不該如此幼稚的成人。每個年紀都有屬于這個階段的精彩,真不該模糊這些界限。作者很有趣的選擇了“政治”這個切入口為我們展現成人化的兒童帶來的弊端,他說:“跟所有人一樣,美國的政治領袖不僅通過語言陳述的形式提供信息,而且以非語言的方式發出信息。他們站立的姿勢、微笑、眼神、出汗、表示憤怒等等,跟他們所說的表達同樣多的信息。……在電視時代,政治判斷從對提議的知識判斷轉化為對整個人物形象的直觀而情緒化的反應。……它把政治判斷從一個邏輯判斷轉變成了一個審美判斷”讀到這里我已經笑出了聲音,確實是這樣,“一個10歲孩子能解釋或至少能對候選人所發出的信息作出反應,其迅速程度和容易程度跟一個知之甚多的50歲的人不相上下。”有了電視之后,人們的政治意識在質量上真的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看電視真的會讓人只關注形象,而忽略了對內容的思考,電視帶給我們的就是直觀而情緒化的形象,它固化了我們的視角,封閉了我們獨到的見解。正如我們看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讀過原著的讀者就會不太滿意,大概這就是因為每個讀者都是帶著想象力去讀小說的,可是電視劇把想象固化了,與自己的想象不一致,便會產生異議。
正如前面所說,電視的出現,以及后面由電視衍生出的各種新媒體、自媒體,它們用其快速、簡單、易懂的優勢,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在成人和兒童共同成為觀眾的文化里,這些“優勢”,讓人們不再熱衷于思考,變成了坐享其成的“傻瓜”。與此同時,不負責任的傳播,與毫不避諱的形式,讓兒童接受了本不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的認知。兒童與成人之間界限的模糊,讓我一時之間竟不知該為童年的消逝而悲傷,還是該為成人逐漸降維的思考力而傷感了……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5
《童年的消逝》也許稱為童年與印刷更為貼切,書名只是一個噱頭,更諷刺點說,作者何嘗不是娛樂時代的一員,娛樂精神絲毫不亞于旁人。童年是一個人最接近自然狀態的階段,說人生來是一張白紙,似乎也不太恰當,姑且說幾近白紙的狀態,但人畢竟是有立體視覺,可以感知世界的,也包括其他的觸覺、聽覺、嗅覺等。現代社會一方面寄希望于兒童多學知識,認識世界,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倡導解放孩子天性,這本身就是矛盾的。我們既想要壓抑和升華,又渴望灑脫和浪漫主義情懷,就像我們想要告訴發展經濟,又寄希望于不破壞環境,這甚至都是可笑的。
作者并不是極力反對電子時代的.發展,只是給人們提醒一下,讓我們對電子時代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作者很緬懷印刷時代,這是表達懷念的一種方法,即通過對比。
電視的信息,是呈現給每個人的,并沒有對信息進行分類和分級,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接觸到各種信息,這也加速了他們童年的消逝。在以畫像和影像占主導地位的時代,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顯得愈發重要。
蕭伯納曾說過,“一切職業都是針對外行的陰謀”,甚至我會極端地認為法森的主張是有一定意義的,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既然我們終將踏入成人的行列,何不根據每個孩子的進度來決定是快進還是倒帶呢?提到步入成人行列未嘗是壞事,但正確的引導至關重要。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6
寒假,竟然讀起了這樣一本略顯沉重的書——《童年的消逝》。該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第二部分將人們置身于現代時空,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爭、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在書中,作者并沒有就童年的消逝提出有建設性的挽救辦法,只是通過想象的產生深究其原因,通過對本質世界的剖析給人們以驚醒。說實在的,這本書讀著有些吃力,因為追溯的源頭有些久遠,因為這方面閱讀材料的缺乏,但不得不去面對的是作者確實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童年在消逝。童年消逝的證據以不同形式出現,毋容置疑:“電視時代,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爭、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
印象特別深的是小時候去上學總要經過一片苗圃,里面有松樹,有廣玉蘭,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樹木,我們可以在苗圃里玩捉迷藏,我們還可以晚回家,只是為了在苗圃里挖野生姜,總覺得我們小時候真的很純粹,沒有電視,沒有網絡,但是我們有著大把的時光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的孩子愛上了手機,愛上了手游,甚至大人們都沾沾自喜的覺得孩子太聰明了,沒人教如何操作,孩子都可以輕松地掌握手機功能,自如地玩耍,這是一種進步,但同時,當你在打王者榮耀的時候,可笑的發現互聯網那一端的競爭對手卻是自己的孩子,那么這到底是一種進步還是一種童年的消逝呢?我們的孩子或許就失去了她們這個年齡時段可以去體驗的事兒。
但我們拋開自己的童年,在歷史變遷的背景下,在老年人都會使用移動支付的背景下,我們孩子的這些所了解、接觸的世界或許也就是她們的“童年”世界,只是這個“童年”的界定已經變得非常模糊,畢竟電子時代的來臨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或者說本身是社會的進步,人類不可能返回過去,我們小時候那個在林子里奔跑、挖筍的記憶只能說屬于那個時代的“伊甸園”,我們只能帶著對夢境的回憶,勇敢的面對今天的兒童,讓他們離幸福比以往更近,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教育所面臨的任務與挑戰。
正如書中在最后提出的“有沒有社會機構足夠強大,并全心全意地抵制童年消亡的現象?”那只有兩個機構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一個是家庭,一個是學校。其實,現代社會家庭的`結構和權威已經嚴重的削弱,家長對年輕人所接觸的信息環境完全喪失了控制或者說由于媒介的天地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對自己撫養孩子的能力已經喪失了信心。我想這也是在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的家庭需要去面臨的挑戰,只有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為孩子的童年添上一筆色彩;另一個機構——學校,作為學校教育的一份子,我們可以認識到兒童和成人之間存在差異,但不得不承認學校的權威也在日漸下降,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在下降,學校更多的在向“服務業”轉型,我們的教育也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當然這些都是從大環境層面而言的,從教育從業者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必須去避免成為電視的產物,我們必須有所堅守,否則童年的消逝會加劇,我們所有的抵制會失去它的力量。
童年的消逝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或許我們不能避免,我們也沒有最佳的解決方案,但我們在正視,我們在從自己的視角做努力!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 17
作者首先分析了童年的起源。其實童年的誕生并不是很久遠的事情。在古代,童年并不作為一個概念。印刷術之前,兒童只是微型成人,是要早早去學徒,去干農活,去生養后代的。印刷術讓識字教育成為必需,因為印刷術通過文字而不是語言來描述這個世界。于是邁向成年的道路,是一定要進學堂,通過思維、禮儀的包裝,才能進入成人的秘密大花園。
文字和信息傳播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像印刷術產生了童年的概念一樣。新的媒體,從電報到電視到電腦,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
罪魁禍首是電視。首先,電視每天24小時不斷播報內容,使得其必須不斷尋找話題。而高度的時效性和娛樂性使得電視不能在同一話題停留太久。于是乎,很多兒童不應該知道的東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于眾。性,暴力,犯罪,政治陰謀等使兒童接觸后不知所措的“成人秘密”被大量地灌輸給當代的兒童。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兒童和成人之間生理上的界限。再者,電視作為“圖像革命”和“電力革命”二者的完美結合,使兒童和成人都習慣于不假思索的信息獲取。電視鼓勵感性的思維而非理性的思考。褪去了理性光環后的成人的`思維和兒童還有什么區別?在電視機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都習慣在電視面前哈哈大笑。
我們眼睜睜地看著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漸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兒童之所以好奇,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將要知道的東西,成人之所以權威,主要是因為他們是知識的主要來源。”如今,成人的權威和光環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好奇被憤世嫉俗代替,然后演變為漠不關心,“當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實的時候,他們已經被逐出兒童這個樂園了。”
在中國,除了電視、電腦的強大攻勢,家長們的望子成龍也在人為的“催熟”孩子。各種興趣班、補習班、特長班、奧數、珠心算……一步步侵占了孩子們正常成長的空間和時間,如今的孩子缺少玩伴,學業太重,壓力過大,童真情趣在日漸遠離,“捉迷藏”之類兒童游戲已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現在還有多少兒童玩拋石子、滾鐵環、跳橡皮筋這樣的游戲?兒童游戲的品種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少,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種原因。但是有什么方法挽回呢,我想這點是要需要學校的教育和幫助。
尤其是在幼兒園里,孩子們的活動多是通過游戲來進行的。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沒有任何外在的壓力和強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事物,所以孩子情緒穩定、愉快、積極。同時游戲也豐富和深化了孩子的情感,有的孩子還可以在游戲中抒發情感,排除消極情緒。同時,孩子需要在與同齡伙伴玩耍、打鬧、博弈、友情、沖突甚至是惡作劇中鍛煉自己。孩子在玩的時候,可以充分體驗到各種情感,例如經歷到被別人冷落了怎么辦,被別人誤解了怎么辦,被別人欺騙了怎么辦等等情感問題。使得孩子必須在各種情感糾葛之間做出自己的選擇。所以我們應該多給孩子創設游戲的機會。
最后,我想到前段時間看過的一部國產電影《夜鶯》,小女孩任幸生活在北京,生活優越,各方面條件出色,是大家眼中的優等生,但同樣也具備了城里孩子的缺陷,就是依賴高科技,嬌生慣養,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人情冷漠。一個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中國孩子形象就是這樣的。但是當她和爺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時,一切都改變了。在鄉野的竹林、山洞、梯田和流水之畔,老人和孩子才能夠更自然的接觸,孩子也可以撒嬌就跑、興之所至就上樹,迷路的祖孫更加親近,任幸了解了她們家族的過去,知道了爺爺奶奶的故事,后來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最愛的IPAD去換一只不值錢的畫眉。一顆童心,在大自然里,才恢復了純凈。
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長的時期,而大自然為它提供了充滿同樣蓬勃生長的生命環境,在這里,兒童能找到許多同伴,能與樹、草、家畜、昆蟲談話、游戲。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憐。一方面他們從小遠離自然,在他們的生活環境里,自然最多只剩下一點碎片。另一方面他們所處的文化環境也是非自然的,從小就被電視、電腦、游戲、教輔之類的產品包圍,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殺,童年正在逐漸消逝。
讓兒童自由游戲,親近自然吧!大人們不要再急功近利,不要再將自己未實現的愿望強加給孩子,請學會等待,努力保護孩子充滿好奇、幻想、純潔、爛漫的童年凈土,讓孩子自己成長!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相關文章:
消逝的童年作文09-23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01-11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02-18
《童年的消逝》讀后感2篇03-15
消逝的生命02-27
消逝的美麗作文09-24
時間的消逝作文02-22
消逝的青春作文01-09
其實不曾消逝初中作文10-15
初三作文:消逝的純真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