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思考作文匯總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思考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思考作文 篇1
今天,我們班發生了一件怪事,后面的垃圾桶發現一個“豆漿杯”。要知道我們是不可以帶吃的去學校的,那這到底是從哪來的呢?是誰帶來的呢?它像一個“炸彈”在小四班炸開了鍋!
同學間都問開了,也沒有人承認是自己帶來的。這次徐老師沒有溫聲細語地說了,而是一本正經地質問起來,但最終還是沒有人站起來。這讓徐老師十分氣憤,她說做錯事沒有關系,我們可以認識錯誤及時改正,但是做錯事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這讓她很傷心。
俗話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得,能服于人。因為一點點的批評而“丟”了誠信,那是多么因小失大呀!就像列寧,小時侯他去姑姑家作客,一不留神打碎了花瓶,起先他怕責備不敢在大人的詢問下主動承認,可是回家后他的內心深處充滿了羞愧感,似乎是良心在折磨著他。后來他媽媽的開導下,他鼓起勇氣寫信給姑姑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得到了姑姑的原諒。列寧媽媽教育他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敢作敢當。今后我們在生活中更應該如此。希望這位同學能鼓起勇氣,向徐老師承認錯誤,并且改正錯誤,我相信,即使我們班為此扣了分,同學們還是會原諒他的。
人非圣賢,熟能無過;知錯就改,善莫大焉。人不怕犯錯誤,可怕的是一輩子做錯事。相信明天那位同學一定能主動找徐老師去承認錯誤,徐老師也一定會給他一個大大的微笑!
思考作文 篇2
不循規蹈距,要善于思考,這樣才會獲得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多人認為按照某一道路,某一格式行走,便可以到達彼岸,但是,有時我們并不能理解這固定的套路,最終落得失敗。人生總是充滿著未知的事情,沒有誰會知道未來的變數,但追求真善美,反對假惡丑,傳播正能量,與人為善是永恒的,因此,創新是靈魂,我們不必循規蹈距,而要善于思考。
有時人生就像一道復雜的數學題,解題的方法很多,每個人對這道題會有不同的切入點,運用自己的大腦,對題目進行科學地分析,從而找到正確的答案。愛德華?詹納致力研發牛痘疫苗接種。在這些過程中,他飽受抨擊與批評,人們甚至譏笑他說:種過牛痘疫苗的人們會長出牛角,牛毛來。又在疫苗研發成功后,接種在自己兒子身上,導致與妻子糾紛,甚至被說是發瘋想殺了自己的兒子。不過在愛德華?詹納堅持接種下,他的兒子接種后一直相安無事到大。因為這是免疫接種的首度成功案例。人生中,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大腦去思考怎樣讓人生更美好。人生就像一曲循環往復的鋼琴曲,每天都是一次循環,我們不可能將一首鋼琴曲彈奏的與上一次完完全全相同,也許快慢有細微的差別,但節奏和基調不能變,要把主題表現出來,這就要我們不變中有變,做到精益求精,要善于思考。
條條大路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無。也許,我們的出發點不同,但終點都是相同的一成功。成功對于我們的意義非凡,它代表的是我們的能力,是我們的付出,鋪墊了未來的路,但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種,成功的路也不只一條。我們不必囿于一種方法,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要善于思考,運用自己的長處,將其發揚光大,走自己特色的人生之路。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是成為別人餐桌上的食物,還是成為有意識有思想的生命,取決于自己,善于獨立思考的人是靈活的,而那些只知道死硬地循著固定套路的人,是刻板的,我們所祟尚的,是要善于運用自己的大腦。有很多對“時間”的描寫,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是流水”等等,有一位同學自主創新寫了一句:“慢慢地,我又離死神近了一步。”老師看了,說他小小年紀就想到死,思想不好,重寫。同學不服,寄給了一雜志,獲得稿費,老師楞了。
水是萬物之根本,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水一切都將不復存在。水是一種神奇的物質,在自然界中,以固態、液態、和汽態三狀態存在而又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液態的水是溫柔的,又是靈活的,無論怎樣對它,它都不會反抗,它會根據容器的形狀而形成行狀,但離開定型的容器又恢復到原來的面貌。你若用手抓。它會從你的指問溜走,只有你用雙手捧起,它才會在那一方凹陷中靜靜地躺著。它是活的,不循規蹈距。
智慧的人往往會善于思考。思想是無止境的,它的容量你無法估計,也天法預測。思想是奇怪的,它的的確確地活著,靈機一動,會在腦中呈現,無論是動,還是靜,是彩色的,還是單調的。無中生有是思考的一大特色。
因此,我們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在思考的境界中,解決問題。無論做什么事,給思考一片天地,思考會給我們不一樣的人生。
不循規蹈距,機動靈活,要善于思考。
思考作文 篇3
現今,互聯網快速發展,由于應接不暇的信息,我們的時間變得碎片化。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篇有深度的文章,瞥一眼就過去了,轉而去社交軟件聊上幾句,突然,通知欄跳出一則推送,引人注目的標題把我們拽入了無營養的文章里……
碎片化的生活,即由各種片段拼湊出來的生活,片段雖多,看似豐富,但各個片段的意義不大,價值不足,拼湊出的結果往往是零零散散的,思想內涵太過淺薄。我們陷入這種碎片化的生活,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因為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移動端的軟件層出不窮,各種信息如猛虎下山一般撲面而來,我們還沒來得及躲避,就不得已陷入其中。其次是因為人們內心定力不足,心態表現得很浮躁。無節制的文章、購物信息、或是別人上傳的生活照,對自己無足輕重,可悲的是人們總把時間花在這些膚淺的東西上,而對引人思考的、有內涵的作品鮮有涉足,稍微需要動腦去理解,便在懶惰的驅使下轉向他處。最后是因為人們追求思想內涵的意識淺薄,缺少主動思考的精神,沉溺在各個碎片中,只圖一快。
碎片化的生活帶給我們的危害不容忽視。對個人而言,由于時間的碎片化,缺少有深度的閱讀和實踐,個人能力、修養與綜合素質降低,整體競爭力不足,同時也會把這樣破碎的生活方式留給下一代。對社會、國家而言,若大多數人有這樣的生活方式,則總體的國民文化素質必將受到限制,加大了精神文化發展的難度,國家軟實力下降。
如果我們思考完整,那便進入柳岸花明的境地。我們會讓大腦進入對于某個事物深刻、全面的思考之中,從而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即使想不明白,也培養了一種積極思考的精神素養。雷軍當年創立盤古系列軟件一敗涂地,但隨后痛定思痛,深刻剖析了產品存在的問題,認清了市場趨勢。他在智能觸屏手機剛剛起步發展、高配手機高價的時期,開創小米手機品牌,提高配置,壓低價格,終于一舉成功,現已成為新國貨的代名詞,這里就離不開雷軍對市場、對產品的深入思考和正確預見,哪怕全局出現一點碎片,也會造成整個策略的支離破碎。
我們要拒絕碎片化的生活,把時間凝聚起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提高精神文化素養。如何去實現它便成了關鍵。
在不影響工作、學習、生活的情況下,電子產品可以被暫時性地放棄。雖然這些產品確實可以提供有用信息,但少有人保證能抵擋住無價值信息的誘惑。20xx年11月,重慶西南大學在中心圖書館閱讀室開設了“脫機自習室”,進入其中后,手機由工作人員代為保管,有學生堅持了530分鐘不使用手機。這能為深度閱讀、欣賞、學習創造優良條件,讓學生把原本松散的時間變得充實,從而能夠充分思考,使思考的過程變得完整,從而提高思考力。
此外,我們要分辨事件的價值,把握時間做有意義的事。“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有深度的思想能發人深省,而無價值信息讓人倍感快意,隨心一覽只圖一快。我們只有抓住深刻的思想,堅決舍棄無價值信息,才能豐富自我的思想內涵。
讓我們堅持探索,發揮自己的洞察力,努力讓思考變得完整,成就更豐富的人生。
思考作文 篇4
或許等我們再次開口說出那樣一番像夢想一樣的話來,似乎都變得特別的困難了。就像當年把我這里的場景了我保證在這里看著手機看著電腦玩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一個地方開的清楚,所有真切的情感,
那些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
然而你曾經想和義憤填膺的去說出自己想說的一種話來,可是那樣的力量卻是你無法戰勝的,你一直都在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所以不能做到自立自強。
我們也在一個地方看的動物,那些所謂的心情和夢想。
我們只是在尋找著自己靈感的過程中,開始一場新的旅行。
那些并不是我們完全喜歡的東西,可是現在一個地方開始發現一些全新的道理。那種感覺就好像我們高中的時候再做語文練習題一樣,根本就不知道在講的什么,但是依舊能夠寫出來一大堆的答案。
所以到底什么才是生活?
所以我們總是在思考。
也許這些問題根本就不會有什么非常確切的答案,但是我們的思考卻從未停止過。
思考作文 篇5
《六頂思考帽》是著名的英國創新思維家愛德華。德。博諾的作品,它被譽為全球創新思維訓練的第一本書,它通過六種不同顏色詮釋了六種不同的觀點,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結構甚至有著各自不同任務目標的人,能在六頂思考帽的指引下,當需要逐一帶上某一種顏色的帽子思考時,大家都會逐一朝一個反向去思考,從而達成建設性的共識,完成團隊的智力資源整合。
我覺得思考帽對個人的思考方式也是非常有用的,特別是做房地產市場研究時不能片面的思考問題,前幾天看到有人預測20xx年的房市會大跌,依據是中國的租售比不正常,拿了很多數據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比較,推斷出房地產存在大量的泡沫,20xx年房價會大跌。我想這個朋友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斷言,是只戴上了紅色的、黑色、藍色的三頂思考帽,他沒有戴上白色的思考帽,沒有客觀的反應:
1、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以政策為風向標的市場,歷年來房地產的漲跌都是受宏觀調控的;
2、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房地產也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經濟支柱;
20xx年也許只是一個小幅調整的一年。
備注:
白色思考帽:客觀、全面的收集信息
黃色思考帽:尋找事物的優點及光明點
藍色思考帽:象征著思維中的控制與組織
黑色思考帽:從事物的缺點、隱患看待問題
紅色思考帽:從感情、直覺感性地看問題
綠色思考帽:用創新思維考慮問題
思考作文 篇6
我總記得有一篇課文叫《窗》,也許不是叫窗。
有兩個病人待在一間病房,兩個床位,一個靠在窗邊,一個遠離窗。近窗人每天都在給遠窗人描述窗外邊的景物,孩子在嬉戲,在放風箏,給天鵝喂面包屑,也有情人在游玩,各色各樣的景物以及人。
后來遠窗人萌發了一種叫做恨的感情,由羨慕,到嫉妒,最終成恨。
于是在近窗人有生命之危時,沒有伸出援手,沒有按響床邊的緊急鈴。后來遠窗人搬到了窗口的床位,也就是近窗人之前的位置,可是,并沒有窗。
大多數人看了這個故事,都在批評這個遠窗人的行為!叭思医暗,好心好意為遠窗人描述外面的景色事物……說到底這個遠窗人就是一個心胸狹窄,充滿嫉妒心的討厭鬼……”
這只是一個透過事情表面而輕易得出來的結論,并沒有去深層挖掘,沒有去尋找事情的本質。
就算去深意挖掘事情本質,那也說不準,就一定能找到事情的本質及原因。就算如此,也應該去透過淺層去猜測第二層次。就如作文,給一個半命題作文,大多數人都會想到的,親情同學情師生情……就成了一個雷同點,改卷老師看了也覺得有些疲倦,畢竟都是千篇一律的作文,有什么好看的?
刻意去尋找事情的另一層次也許沒什么不好的,挺能鍛煉思維,開拓腦洞。
就如上文所說的課文《窗》,人們都是贊揚夸獎近窗人,對遠窗人無非就是批評,討厭,覺得他沒良心怎么樣怎么樣的。但是可以從另一方面去看待他們。
近窗人一開始是無聊的,所以想象出有一個窗,及窗外的世界。所以他就為遠窗人也描述了“窗”外的世界,而且遠窗人也是很無聊啊,天天都待在醫院,都是重疾患者。
假如說,在近窗人的描述下,他一開始幾天就是羨慕,向往外面的世界,也聽的津津有味的。
但過了幾天,近窗人還在描述外面多么多么的美好,那么心底可能會滋生出一種嫉妒的感覺,“明明都是病人,為什么他可以在有窗的床位,為什么就不能換做我,為什么就不能換我在那個床位?”遠窗人心底會出現不滿的狀態,會覺得嫉妒。
在近窗人的念叨下,終于產生了恨意。
由嫉妒而至怨憤,由怨憤而至殘忍。由善而惡的蛻變,完成了。
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喜怒哀樂,羨慕嫉妒恨……
應該也有不少人看過這篇課文,我一開始看到的時候我都覺得是遠窗人不好,那么小肚雞腸,心胸狹窄balabala?珊髞硐胂,不應該都是遠窗人的錯,近窗人的表現,就像是一種得了便宜還賣乖的感覺。雖然沒有真正的窗,但是由他自己臆想出來的“窗”,多美好啊。近窗人其實是在炫耀,自己能在窗邊,而你不能。
就算他沒這種心理,那么只要是個稍微靈活的點的人,也許能看出遠窗人心理漸漸的變化。不知道該說近窗人是愚蠢到家,還是該夸他口才好。也對,如果口才不好,怎么能引起遠窗人對外面更加的向往?
也許,近窗人本就不懷好意。
再來說說一個問題,當遠窗人搬到了本應該有窗的床位,卻只看到了蒼白的墻,那種感覺,到底是什么感受?
是懺悔自己的行為嗎?不,我覺得不是。
當遠窗人心力交瘁,費勁心思來到另一個床位。證明了他對外邊世界的向往,向往著擁有美好景色美好事物的窗外。就像遠窗人那樣描述,窗外有多美好?墒菂s又沒有窗,我猜,遠窗人應該是更加恨極了近窗人,讓他心目中的苦苦掙扎的信仰就此崩潰。
本就該要換位思考,遠窗人也是一個重疾患者,常年待在病房不能出去......
也許我所猜測的,并不是正確的,可這也是一種新的思維。
人只有不斷開展新思維,不斷創新,太不會被淘汰。正如考場作文,不能老土老套,要有新思維,要有創新,才能找到新方向。
思考作文 篇7
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的整體思考。
自從1987年修訂大綱指出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以來,注意引導觀察,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并已取得成效。但是,在具體實踐中,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從內容入手,處理不好認識與表達、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以致忽視表達能力的訓練,應引起高度重視。
美國的約翰·杜威在《內容與形式》一文中指出:所有的語言,不論它的媒介是什么,都牽涉到說什么和如何說,即內容與形式,除了思索的時候外,形式與內容之間是沒有界線可分的。小語教學大綱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內容與形式是密不可分的,認識能力與表達能力哪方面有缺陷都寫不好作文。因此,作文指導要從內容入手就應從內容與形式,認識與表達的聯系上來把握。片面地理解從內容入手,重觀察輕表達會大大削弱作文教學的效果。
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要著眼于平時。大綱指出:作文就是讓學生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础⒙、想,屬認識活動,沒有認識活動就沒有表達內容,認識不真不深,表達也就言之無物,流于膚淺,也就不會感動人。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大綱語)一句話,要豐富生活,勤于積累。
作文指導課要從內容入手,則主要是從學生的生活積累入手,激發表達欲望。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后,要在語言表達的指導上著力。教材中作文訓練的安排,即使是同一題材,在表達形式上的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通過一次作文訓練上一個表達的臺階。如指導學生學習寫景,五年制三至五年級共安排五次練習,從第一次到第五次,選材范圍雖有所擴大,都要求寫出特點,但是在表達形式的要求上,每次作文都不同。第一次是寫一段話,寫重點觀察的景物;第二次則要求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并在具體描述中表達喜愛之情;第三次要求圍繞中心寫;第四次要求先列提綱;第五次則要求寫出景物的靜態和動態,體現小學階段對寫景物的最高要求?梢,要達到每次作文訓練要求,除了從內容入手,讓學生有話可寫以外,必須在語言表達的指導上著力,語言表達的指導要到位。否則,提高表達能力只能是一句空話。
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還必須辯證地看待臨時觀察與生活積累的關系。有的老師在作文課前必定要組織一次活動或在課堂上設置一定的情境指導觀察。這樣的指導,學生寫起作文當然比較順利。在學生未掌握相應的觀察方法或明顯缺少相應的生活積累時,這種臨場指導是有益的。但如果學生在作文前就具備了上述的兩個條件,再來如此這般的臨場觀察指導則是不可取的。課堂教學時間是個常數,觀察指導的時間多了,表達指導與表達練習的時間自然就少了。此外,經常性的臨場觀察指導,會使學生形成錯覺,以為作文內容是老師給的,長期以往會形成依賴心理,而忽視了生活積累。因此,除了必要的少量的課堂觀察外,要著重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值得一提的是,訓練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不失為積累素材和練習表達的好方法。
作文指導,可以從內容入手,也可以從形式入手。從內容入手,能自由表達所看、所聽、所想,有利于激發寫作興趣。從形式入手,要在一定的模式中表達思想,有利于進行語言文字的嚴格訓練,兩者各有所長。但是,從內容入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小學生思維活躍,不喜歡束縛,他們的思維又需要形象材料的支持。因此大綱規定,作文指導要從內容入手。但是,從內容入手,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小學作文訓練的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如能圍繞中心寫,按一定的順序寫等。因此,在備作文課時,在考慮如何從內容入手進行指導時,應考慮到內容與形式的聯系以及形式可能對內容的制約。如五年制第十冊基礎2的作文,要求學生寫自己一種心愛的東西,除了要抓住特點寫外,還要寫聯想。因此,在引導學生選材時,要注意所選的材料適宜引起美的聯想,如寫兔子、寫菊花、寫儲蓄罐等。
此外,從內容入手是相對的。美國的威廉·W·韋斯特在《提高寫作技能》一書中指出:當然,你既需要形式,也需要內容,所以,對你來說,重要的不是你需要哪一個,而是哪一種途徑可以幫助你寫得更好。到了高年級,學生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積累和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堅持從內容入手的同時,不妨來點靈活,有時可先提表達形式上的要求和進行表達指導,然后讓學生自己選材寫作。
思考作文 篇8
一、“敘”與“論”
就文類的訓練而言,誰都清楚:當以“記敘文”和“議論文”最為重要。至于“說明文”和“應用文”,因為前者常和議論文連起來合稱“論說文”,而后者則時常夾敘夾議,很難說清文體。當然,以表達方式分,尚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區分,但琢磨一下,還是以“敘述”和“議論”這兩種較為重要。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手段(輔以其他),或寫人記事、或寫景記游的文章—顯然,這是很要緊的。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手段(輔以其他),或立論說理、或駁論辯正的文章—自然,這也是很重要的。
記敘文和議論文,一個以“敘”為主,紀“實”(人、事、物、景等)求“真”,多用具象的“形象思維”;一個以“論”為主,重“理”(事理、常理、哲理等)求“道”,多用抽象的“邏輯思維”—這二者結合起來,即敘、論并舉,具象、抽象相濟,這也就是較為全面的”寫作(或表達)能力”了。
但就敘、論兩方面言,我以為敘是基礎、根本,論是補充、提高。二者相較,“敘”更是重中之重、作文之“本”!因此,不僅學生習作必須遵循“先敘后論”的原則:小學、初中,皆以敘為主,可多寫些童話、寓言、故事、科幻等記敘文;高中仍以敘為主,大體可敘、論并重。因而,在整個中學階段都要堅定地貫徹“以敘為本”的教學原則,不要讓其他東西沖擊、削弱這個重心。
二、“實”與“虛”
全面、平衡的寫作能力,除了上面所提到的“敘、論并舉”外,還有一個“虛、實相濟”的問題。
寫“實”的能力是一種如實反映客觀外物的“再現力”。再現什么?無非是“外宇宙”實有而非虛擬的“人、事、物、景”。用什么手段或方法去再現它們?無非是“記敘”“描寫”和“說明”。因此,這三種寫“實”的方式、能力,是寫作表現力重要的一翼。 寫“虛”的能力是一種恰切抒存閱作者主觀情意的“表現力”。表現什么?無非是主體的“內宇宙”在觀照外部世界后感情的激射、理性的上升或心靈的飛騰。用什么手段或方式去表現它們?那就是”抒情””議論”和”想象”。因此,這三種寫“虛”的方式、能力,是寫作表現力更為重要的另一翼。
“再現”和“表現”,寫“實”和寫“虛”,“如實記寫“和”無中生有”—只有這兩大“能力系統”都具備且互補、結合了,才能寫出生氣勃勃、神采飛揚的感人文章!在中小學的作文教學中,普遍存有重“實”輕“虛”、重“再現“輕”表現”的偏向。這是很沒有道理的。特別是寫”虛”中的”想象”,包括聯想及推想、幻想、夢想等,具有很強的精神創造性,是構筑一個絢麗、迷人的“藝術世界”所斷不可少的。特別是在小學、初中階段更理應重視,亟應加強,多寫一些童話、神話、故事、寓言等想象、編織的東西。而我們現在的作文教學,卻一味求“實”,過早地斬斷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使他們不能在想象的天際自由飛翔,顯現出一副少年老成、未老先衰的疲軟模樣。依我看,這是要切實改一改的。
三、“放”與”收”、
古人講寫作,一向主張先“放”后“收”。這是很有道理的。
所謂“放”,就是習作者在初學作文時要放開心靈,放開手腳,放開筆墨,不拘格套,放膽為文。這是很要緊的。因為對初學寫作者來說,“思想解放”是十分必要的:他在提筆為文時,倘能但見為文之“易”而不見為文之“難”的話,就自然能大膽抒存閱、放筆行文—而這種寫作的“心理狀態”,正是作文這一行為過程所亟須的。其實,不止是初學作文時要“放”。我認為:“放”,怕是整個寫作活動的一種天性,應貫徹始終。但一開始強調先“放”,多寫“放膽文”或“大膽文”,我看這是很正確的。
“放”到一定時候、一定階段,強調“收”,使習作者注意對文章的修剪、約束,也是很有必要的。所謂“收”,就是對文字(煉字錘句)的考究,對文面(行款格式)的講求,以及對文體(體裁樣式)的留意等。對文字不能潤飾,對文面從不講求,并缺乏起碼的“文體感”,到一定時候、一定階段就不是“小問題”而是“嚴重缺欠”了。這是寫作水平不高的'體現,不認真地加以解決是不行的。
但我們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放”得很不夠,而“收”得又過早、過苛。如在“寫什么”的問題上,“命題”過多,“限制”(如不許虛構、不許寫文學創作等)也過多;而在“怎么寫”的問題上,“框框”(如立意應高遠,感情要向上等)也不少;特別是在“批改”上,改得過多、過死(如提倡不分主次、四面出擊的所謂“精批細改”等),不僅做的是無用之功,而且極大地挫傷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始終未“放”,始終在“收”,這就頗“要命”了!收得過酷,想象的翅膀被折斷了,思想、心靈都飛騰不起來,還有什么“寫作個性”和“精神創造力”可言呢?
所以,該放則放,當收則收,F在的那種只“收”不“放”的狀況,也要切實地改一改。
四、“多”與”少”。
魯迅晚年在《致賴少麒》的一封信里曾談到他自己作文的經驗,他坦誠地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边@段話從”文章圣手”魯迅的嘴里說出來,自然非同尋常,大凡作文之人多”耳熟能詳”,于是,又從中引出了”多讀多寫”的作文成功規律。
“多看和練習”,我個人認為這是定而毋疑的。盡管有些很“新潮”的人說這只是“經驗”而并非“理論”,似乎已“落后”“不管用”了,但我還是覺得它確確實實道出了一條學好“作文”的屢試屢驗的成功之路。
“多看”這里暫且先擱置勿論,只來談談”練習”的幅度問題。
大凡一種“能力”的養成,皆需經過反復而刻苦的訓練。“作文”,作為一種寫作的“能力”,不去刻苦地訓練、反復地實踐,想要獲得成功是很難想象的。既是訓練,自然就有一個“量”的多少問題:一個是對單篇文字幅度的要求;一個則是每學期或每年作文總次數、字數的確定。
單篇作文文字幅度的要求,現在定得太少、過低,F在較普遍的要求是:小學升初中,600字左右;初中升高中,800字左右;高中考大學,卻不知何故又莫名其妙地“退”了回來,回到了600(另加一小題200)字左右。這種情況是達不到對一定年齡段學生寫作水平的正常要求的。須知:文字“幅度”絕不是無所謂的—在一定的單元時間里,寫作總量的多寡,反映著寫作者駕馭文字的嫻熟程度和運用水平。語體文寫作字數定得如此之低,是我國各級學校學生作文水平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依我看,小學、初中各加200字變成800、1000字,應該問題不大;高考作文不宜再分兩塊(因為這樣一“分”,看似考了兩種不同文體,要求“全”了、”高”了,其實,這是一種巧妙”降低”作文難度的障眼法),其字數不應低于1200字。最起碼,平時的訓練應當如此要求。
作文“總量”,我大體贊成現在實施的宏觀控制的辦法,F在語文“大綱”規定:初中,每學年作文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數不少于7000(這顯然是少了,平均每篇才500來字,我看可提至10000字),其他練筆(自由寫作)不少于10000字。這總的說還是較合適的。高中,每學年作文一般不少于10次(未說明字數總量),其他各類練筆亦不少于10000字。它還特別指出:“45分鐘能寫600字的文章”。這個要求是不算低的,因為以此類推90分鐘即能完成1200字,兩個小時寫出1500字的文章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可惜這一要求在”實戰”中從未落實過。
簡言之:寫的次數或字數能適度”多”些,每篇文字幅度也能適度”長”些(特別是這一點),在現在的情勢下怕是必要的。
五、“創”與”基”。
為了字數的整齊,這個標題有點“生”,需要詮釋一下:“創”指創新;”基”指基本功。
作文的本質是一種獨特的“精神產品”的制作。崇個性、重創新,是作文的生命和靈魂。有人會說,學生“作文”與作家“創作”不同:作文可模仿,創作須創新。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是糊涂觀念。實際上,二者決無本質不同。過去,在作文訓練上確有“先模仿,后自立”的一派,但它并不正確,亦不足為訓。因為作文這件事,從本質上說就是反模仿的!“模仿”慣了,“天下文章一大抄”了,也就根本無“自立”可言了。所以,入門的路要“正”,還是要講個性,講創新,講創意。當然,“作文”與“創作”也確有不同,但這只是學生和作家的不同、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不同、習作和存閱表的不同等,它們共同的都是寫作主體一種“物—意—文”的綜合、轉換:只不過小學生有小學生的綜合、轉換,中學生有中學生的綜合、轉換,大作家有大作家的綜合、轉換而已。
作文的求“創新”與“基本功”的嚴格要求并不矛盾。寬一點說,包括作文的中心明確、內容充實、結構清晰、文字通順等,都可涵蓋在內;但窄一點說,其核心卻是指文字運用的基本功夫。
文字的“基本功”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語句合乎規范;二是文字書寫正確;三是行款格式講究;四是標點符號無誤。這四條后三條是一塊;頭一條自成一塊—它相當重要。因此,組詞造句的通順、暢達,正是韓愈老夫子所言“文從字順各識職”的關鍵之點,是提筆屬文時憑借“語感”一氣呵成的功夫所在。寫作文時誰也不會按“語法”的條條框框去行事,而真正起作用的恰是“語感”:寫作主體對語言敏銳的直感。憑借語感,緊追思路,化意為文,綴文成章—此即“作文”之要義也。所以,這一條事關“文從字順”,非常重要。 作文要好,文字“基本功”扎實、嫻熟是重要的保證。文字、寫作的“基本功”不好,不僅難于提高,使其臻于完美的勝境;而且在“門面”上也很“現眼”,給人以不好印象。從這一點說,對“基本功”(特別是后三條)的要求在”收”的時候,理應從“嚴”。 以上談了我所想到的有關“作文”的八個重要問題。有些該談而未談的遺漏,是很可能的;談了但談得不深不透的,可能也不少,但水平所囿、思考所限,也只能如此了。
思考作文 篇9
清風微徐,驕陽收斂了它的光芒,云層滾滾積起。窗前的雨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卷起濕潤泥土的芳香。我坐在窗前,不小心又走神了,也便放任由它冥想自己的人生 。
夢想
這個詞仿佛已經在耳朵上蒙上了一層繭,也無數次有人拿起一根針,那一根針將此捅入我的心扉。
小學生涯才剛啟程時,我便想要上廈門大學,愈長大,才愈發現它的遙不可及。
初中一談夢想,就說想考上一中,愈學習,才愈發現它的談何容易。
還記得今年過年,我受到了大人們的集體盤問:“想上什么高中?”“期末考得怎么樣啊?”“有希望上什么高中。俊鄙踔吝問我要找什么工作。這時,我如同一只被水生煮的小雞,望著滾滾的燙水,極力掙扎,卻終被湮沒。最終我吐出四個字:“一中,廈大。”姨丈頓時一臉笑意:“哇!志向那么遠大。 睂嵙遠著呢,我心想,于是,用祈求的眼神看向父母。他們心領神會,轉而介入其他話題。
留下我低頭沉思自己的初心和方向,堅守抑或換一個輕小一些的目標?思考只是短暫的,心中的夢想依然清晰,我的答案是:堅守。
得失
人生是一種取舍,撿了,丟了;緣分是一桌宴席,聚了,散了;感情是一杯烈酒,醉了,醒了。
開學了,跌跌撞撞,我步入初三,回頭看看,在我追夢的路上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我坐在教室中,那活躍的氣氛,那雙雙靈動的眼睛觸動了我的心弦。課間打打鬧鬧背后,竟隱藏著畢業考后的離別。同學們嬉戲時,我明顯清晰地看見就連那整齊排列的課桌椅都偷偷掉淚了;蛟S,真的,會有別吧!
健康
這基本上是每每我在思考蕓蕓眾生或志向抱負時要思考的。
它看似平凡。卻主宰一切。
現在的食物是不可胡吃的。地溝油,打農藥算是輕的了。現在塑料都可仿成青菜,化學藥劑亦可做出瘦肉,新聞一出,搞得人心惶惶。
中午,和媽媽上街買菜,走到午時卻還沒有選擇好可以買的飯菜,正月十五還沒過,那些提著籃子賣菜,神色憨厚可親的阿姨還沒出來,我們只好買了寥寥無幾的菜回來,簡單的吃了一頓飯。媽媽說:“現在的菜呀肉呀并不是完全可信的,如果不留心,天天吃進去不像菜的菜,醫療條件又不是那么好,會危害健康,所以一定要處處仔細。”我也只能點頭注意。
我總愛折騰留時間給自己思考一切,靜靜冥想。思考自己的心之所向,思考聚首別離的規律,思考媽媽的教導。
……
冥想一切,你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冷靜對待,你會想到長輩所叮囑的。思考一切,打開一切從未涉及的大門,打開智慧之窗,奮斗之眼!
思考作文 篇10
這次的語文作業很怪:一人一核桃,帶回家,砸開。“有沒有搞錯,砸核桃,開玩笑呀!”“就是嘛!老師到底在想什么呀!”“對呀,不就核桃嘛!現在核桃那么好砸,一捏就搞定了!”同學們都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有的甚至已展開行動了:兩手使勁的捏,臉漲得通紅,簡直一神吹;狠狠地往地上一扔,像見了仇人似的,但也是失。粚⒑颂曳穩得放在地上,微笑著拿起椅子,只聽“咔”的一聲,開了,撿起來一看,差點沒暈過去,核桃殼差不多有1厘米厚。“老師,你有沒有耍我們呀!”老師只是笑笑,說了一句:“我明天只收仁!闭f罷,便瀟灑的離去了,看得出來,背后藏的不只是一把刀。
核桃我砸不開,能用的方法都用了也無濟于事,無奈只有請爸爸幫忙,他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開它,難呀!
到了學校,同學們都在互相苦訴,自己怎樣才把核桃砸開,但老師卻沒有任何驚訝的表現,反而已經知道了結果。
老師終于拔出了那一把把鋒利的尖刀,一本正經得說道:“知道了吧!其實這就是你們自己,一模一樣,不管我怎樣的改變方法去教你們,但最終回報給我的是什么?可望而不可及呀!我真得很無奈,現在你們可清楚自己有多么硬了吧!”果然沒錯,老師是別有用心呀!我們認真地聽著,并拿著不是自己的自己,一動不動。“我很納悶,為什么高老師買得同樣是核桃,卻有那么大的差異,一個輕輕一捏就碎,果實很多,一個卻如巖石般堅硬,雖然砸開了,但里面呢?跟空殼沒什么兩樣。你們自己想想,我也不想再說什么!
望著手中的核桃,那個丑陋的自己,回味老師的話語,就像老師說的,真得很無奈。自己的堅強卻變成了罪過,一個無奈的罪過一個不知道能不能彌補的罪過。
硬到無奈......
……
【有關思考作文匯總十篇】相關文章:
有關思考作文合集十篇01-20
換位思考作文匯總十篇02-16
【熱門】思考作文匯總十篇02-11
【精品】思考作文匯總十篇01-31
【必備】思考作文匯總十篇01-29
有關思考作文400字十篇02-23
有關生命的思考作文十篇02-11
有關思考作文匯總四篇03-02
有關思考作文匯總六篇02-16
有關思考作文匯總五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