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師的一封信的
老師:
您好!
自六歲起我就從家里走近您,離開您的時候我已是青年,其間總共有幾十位老師為我“傳道、授業、解惑”,F在,我是寫了幾百萬字的“作家”了,但你們那焦灼、期待、喜悅,有時甚至有點憎惡的目光,還總在我的腦海里閃過。
但我這封信不想說一些你們已經聽膩了的恭維話。
相反的,我是想……怎么說呢?嚴酷一點,是要刺一下您。您的血和我的血都是一樣的顏色,我想證明這一點。
假若因為我駕馭語言的能力而使您覺得我對您的感情有所傷害,那絕非我的本意!皣姓姵迹煌銎鋰,家有諍子,不敗其家”,我相信有“諍生”然后才能師道昌明。
您總是蹙額沉思,總是執鞭躊躇。黑板前的他或她,都是那樣的文質彬彬,或瀟灑步于課堂,或頻頻垂教于課桌,時而傲然掃視著教室里的一切。是的,您是這里的皇帝,其實在學生心目中,您的話比圣旨還要具有權威。我知道,您的清苦使您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干凈的人;您的知識又常使您覺得您是富有的,而您在點燃自己時是否有恩賜別人光明的驕傲,我就不知道了。但我自入學到離校,始終都覺得是在仰視您。在小學,如同僧侶注目寺院;在中學,又似牧師面對上帝。但在寫這封信時,暫時平視一下,像正常朋友那樣,可否?
“作家”這個詞兒聽來蠻氣派。也許正因此,我的許多同窗現在見面,都說我“當年”怎么刻苦、怎么肯讀書。您為什么不言語?因為您知道,我曾是您心中的廢物,您用盡了文明人的刻薄話來傷害我,那時您總是諄諄復懇懇地教誨,讀書上學即是最幸福的事,但是,我卻認為上學乃人生一大難受之事。誠實地說,在以后的歲月里,我挖過煤,蓋過房,修過河堤,打過坑道,從軍十年,“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也算是嘗過人世艱辛的。但“上學苦”這點想頭卻從未動搖過。過去人們說“十年寒窗”,既然“寒”,大約就是不暖和的意思吧!我不知道您為什么偏要把虛假的“快樂”感硬塞給學生?
逃學才快樂。
逃學真是妙不可言,算是人生一大幸福!我居然想,一個人要乖乖地從小學升到大學,直至畢業,居然不曾有過逃學史,那簡直可以說是無可挽回的遺憾與悲哀。早晨吃飽了飯,背起書包堂而皇之地去“上學”。行至中途,像兔子一樣隱到一個旮旯里,待同學們都不見了,走出來,到賣花生的老頭兒那兒花一百元(舊幣,相當于現在的一分錢),買一把炒得發黑的花生;站在溢著香氣的肉鋪門口發一會兒呆,和“逃友”打雪仗,到土坡上摘酸棗,進廟里偷老和尚的梨……痛痛快快地吃,鉆天入地地玩。待到那傳得很遠、悠揚而又沉重的放學鐘響,悵悵地背起書包,隨眾入俗放學“還家”了。想想吧,一個混沌未開的頑童,天不拘兮地不束,獨往而獨來,想吃桑葚便爬樹,去溪邊摘野草莓,到塘里摸螃蟹,捉來金牛兒一一用線縛起,讓它們嗡嗡叫著繞著腦袋飛,或者撒尿澆出屎殼郎用火烤著吃……那緊張、興奮、快樂的忘乎所以和懼怕暴露的.愚蠢的天真、率性的淋漓酣暢,都交織在一顆并不邪惡的童心里,僅此足夠已過中年的人回味無窮了。
但您壓迫這快樂。唉……您不喜歡的就是壞的!您喜歡聰明的神童,恭順而溫良,好學且“懂事”,即使是天真,也有您的規范與雷池,必須是“文明”的天真。老師,我真難討您的歡心,F在我們文明而富有,連兒童的游戲都毫無陽剛之氣,充滿了女人味。丟手帕、跳皮筋、擊鼓傳花、詩朗誦、彈琴、跳集體舞……一、二、三、四,啊—唱!于是一幫蝴蝶樣的小天使,在伊甸園般的校園,在鮮花叢中唱出了極為合乎語法,卻永遠無法讓人記住的那些作家創作出來的“兒歌”。而您,站在一邊便欣慰了。但那種孩子王一聲令下,野馬一樣追逐著、翻滾著、打斗著“消滅白匪”“捉特務”的場面您見過嗎?這種培育陽剛之氣的文明,能有幾個老師垂青賜愛地給予過孩子呢?
還有,您喜歡打小報告的學生嗎?我的老師里很有幾個愛來這一手,用一批學生監督另一批,用“聽話的”好學生壓制“調皮的”。從小就給他們灌輸了高人一等的心思,“明白”依附于威權的人,可以擺弄和欺負另一些人的意識。我始終弄不明白,這些連天真兒童都覺得厭惡的行為,您怎么就能樂此不疲地經營?
老師,我半點也不懷疑您的用心,知道您耗盡心血地想教好學生,但我不明白,您為什么那么喜歡臨摹而不喜歡創造,愛“范性”而不愛“彈性”,喜歡溫柔的燈光而討厭野性的爝火。您對好壞的標準就是聽話與否和分數的高低,不太枯燥了點嗎?您能不能更豁達、清新、寬容一點呢?
敬頌
師祺
永遠是您忠實的學生二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