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說明文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說明文,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明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頤和園說明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頤和園說明文1
大家好,歡迎今天來到北京頤和園游玩.我是這次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游,如果有什么事可以來找我。請大家注意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請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的游客!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里有山有水。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進了大門,看到的是彩畫長廊。大家請看,長廊有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長廊很長很長,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繽紛的畫,這些畫畫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幾千幅畫!大家抬頭看一看。很美吧。
來到了萬壽山。從萬壽山下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從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部分都看到了。大家往左側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水很清、很靜。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這就是十七孔橋,河兩岸還有許多柳樹。湖水波光粼粼,十七孔橋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湖面上。
今天,我們的旅程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大家有時間還來頤和園,我還做你們的導游,再見!
頤和園說明文2
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頤和園,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原為清代帝后的花園和行宮。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昆明湖組成。面積4350畝,水面積約占四分之三。
我們從南門進入,看到銅牛。這只銅牛是為了鎮壓水患,乾隆在東堤上鑄造了這尊銅牛。站在銅牛邊看十七孔橋如同一條彩虹橫臥湖面;水天空闊的昆明湖,旖旎動人;我們經過十七孔橋,來到南湖島。又坐船來到石舫,舫上原為中式艙樓,光緒時改成現狀并取名清晏舫,接著我們來到長廊,順著長廊我們來到了排云殿,這里曾是慈禧過生日時接受大臣朝賀的場所。里面有慈禧的床,寶座,鐘表……接著,我們又去了佛香閣,仁壽堂,最后我們從東宮離開了頤和園。
頤和園豐富多彩的建筑,精美的文物陳設,杰出的造園藝術,充分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無窮的創造力。
頤和園說明文3
佛香閣是北京頤和園的主體建筑,修筑在萬壽山前高20米的方形臺基上,南面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筑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展開。為什么要叫佛香閣呢?原來,佛香二字來源于佛教對佛的歌頌和敬仰。
佛香閣仿杭州的元和塔建造,八面三層四重檐。內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燒香禮佛。游人至此,居高臨下,可以飽覽昆明湖及幾十里外的明媚風光。
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正是因為該閣復雜的結構,才能有這座雄偉壯觀的佛香閣,才能讓從古至今數不盡的人登上這座樓一覽風光。
佛香閣的結構相當復雜,內有8根鐵梨木巨柱,外有24根紅色圓柱形木頭柱子。外圍主子以佛香閣正門為軸一一對稱,一邊有12根,高4米,間距1.877米,柱身簡潔無花紋。佛香閣的最外圍是四方長廊,長廊柱子為長方形、綠色,共68根。長廊高2.677米,柱子兩邊的雀替(雀替:柱子上面支撐天花板的物品)大多數為卷草紋和牡丹花花紋,長廊廊頂每節花紋均不相同,我觀察好半天,才終于確定花紋的內容:具有美好寓意的花果、歷史故事中的各種人物以及頤和園中的各式建筑和風景。其中裝飾性花紋大致相同,主要為云紋和萬字紋。
佛香閣各個部位的花紋各不相同,其中所包含的意義也各不相同。佛香閣第一層花紋以龍紋(青銅器紋飾之一)、萬字紋(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寓意綿長不斷和萬福萬壽不斷之意)為主,天花板花紋大致有壽字紋(中國古代傳統紋樣之一)和萬字紋。而佛香閣的斗拱設計也相當有趣。斗拱二三層斗拱樣式相同,為簡單角科斗拱;一四層斗拱樣式不同,其中一層為復雜角科斗拱,四層為平身科斗拱和溜金斗拱。佛香閣門窗設計也設計的極為講究。每扇窗的寬都為118厘米,每扇門的寬都為274.3厘米,門窗上均刻有步步錦花紋。步步錦是古建筑門窗常用的欞條拼成的一個個長方形,上下左右對稱排列。
佛香閣可以說是我國知名度較高的古建筑之一,它獨特的魅力、悠久的歷史、科研價值高的花紋和建筑經久不息的吸引著無數人們前來參觀。
頤和園說明文4
在北京的這幾天天氣都很好。暖洋洋的太陽照耀著大地今天我來到了美麗的頤和園游玩。
來到頤和園,首先看見的就是一個醒目的大匾額展現在了我的眼前,字體方正,大方,十分美觀這就是仁壽殿,仁壽殿前有三只銅鑄的威武的龍、鳳和麒麟,個個栩栩如生。在樂壽堂前也有銅鑄的鶴和鹿,形態逼真,象征著福祿壽。聽說在殿檐還雕著200多個壽字。
繼續往前走,我看見了一座銅牛的雕像,這只銅牛十分逼真。它的兩只大大的牛角向上翹著,可愛的大眼睛好像在向我問好,它的背很光滑,冰冰的',還刻著許多很小的字。
走過銅牛我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的水清澈見底,像一面鏡子,閃閃發光。畫舫,龍頭船在湖面慢慢劃過,顯得寧靜優美。湖中心,還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綠色,樹叢中露出了宮殿的一角。
再往前走,就是十七孔橋了,十七孔橋從遠處看就像一條很寬的帶子放在一個制作精美的架子上。十七孔橋的橋頭,擺著兩只威武的奇獸,更顯出了皇家的氣派。現在已經是中午了,雖然火辣辣的太陽烘烤著十七孔橋,但絲毫不減游客們的興致,橋上人山人海的,拍張照都很難。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許多姿態不一的小獅子,沒有相同的。有的嘴里含著一顆珠子;有的笑容可掬的站著;有的充滿威嚴地坐在石柱上;還有的手里在玩弄著一顆珠子。我最喜歡的就是最后一只石獅子了,他懶洋洋地躺在石柱上,好像在悠閑地享受著屬于它的日光浴。
太陽越來越大了,我的頭上已經冒出了一顆顆小汗珠。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美麗的頤和園。
頤和園說明文5
我早就聽說頤和園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林園之一。
一天,爸爸、媽媽和我來到了頤和園。媽媽買了票后,我們一一走進頤和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那鏡子般平靜的湖水,這湖水綠得又像一塊翠玉,它就是-------昆明湖。一陣微風拂過,湖面上激起一道道波紋,打破了昆明湖原有的平靜。在這清澈的、透亮的昆明湖上,一只只小船在湖面蕩漾著,遠遠望去,真想一朵朵荷花再開放。
沿著昆明湖外走,我們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全長七百多米,它又名“畫廊”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長廊里有八千多幅畫。這里的話雖然都是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但是沒有一幅重復的,而且十分精美,這讓中外游客都伸出大拇指稱贊它,因此有了“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之美譽。
參觀了祖國的名勝古跡,讓我的心情格外的高興。
頤和園說明文6
頤和園是遠近聞名的掛帶園林。園中有許多建筑和橋,它們樣式不同,也有不用的用途和寓意。
繡漪橋在北京頤和園南如意門內,位于昆明湖與長河、東堤與西堤交界處。它是頤和園中最南的橋,是東堤鏈接西堤的起點。繡漪橋的設計和建造都十分講究,橋型精美。因此,來觀賞此橋的游客眾多。繡漪橋全長44.8米,高10.7米,寬5.9米,最寬處19米;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約12米,高約10.3米;橋身兩側各有30個橋欄桿,欄桿長78厘米。橋位于昆明湖上,岸邊有許多樹木和蘆葦,西側有一座位于湖面上的長亭,環境優美。繡漪橋的橋柱引人注目,橋柱上刻滿“祥云仙鶴紋”。“仙鶴”是最早且流傳廣泛的吉祥圖案之一,柱上描繪了仙鶴在云間飛翔或以祥云為背景的仙鶴浮雕。“鶴”在中國文化中有長壽、吉祥、高雅的象征,靈動灑脫,端雅大氣。
頤和園昆明湖內外湖與后溪河的分界處有一座橋,叫“界湖橋”,它是西堤最北的橋梁。界湖橋長31.43米,橋身最寬處6.52米,最窄處4.28米,橋高約5.84米,兩端各有20級臺階,橋身兩側各有27個欄桿。這座橋與繡漪橋不同,它沒有帶有弧度的拱,橋上像是一個平臺。橋拱有三個,都是方拱,既能節省材料,減輕橋的重量,又能更快速的通水。從北如意門進去,一直往前走后右轉·就能看到界湖橋,站在界湖橋上,可以在岸邊的樹木之間看到與它相臨的半壁橋。界湖橋連接兩條河和湖,使本來需要走一條對角線過河的人們只需要通過這座橋就可以到達對岸,為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橋的周圍種滿了樹木和蘆葦。如果是春夏,岸邊滿是花草;而到了秋冬,地面和湖面上掉滿落葉。很多人們在此觀賞平靜如鏡的湖面映出的倒影,到了傍晚,落日余暉打在橋上,吸引著游客們駐足。
這些橋梁集結了古人們的智慧與設計。半月形的繡漪橋和方形的界湖橋雖然從樣式上看完全不同,但是每座橋的設計都別具匠心、特色分明,橋柱和欄桿上的雕刻精美細致,體現出工匠們的心靈手巧和奇思妙想。雖然年代已久,但也不失美麗和壯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頤和園說明文7
古老、美麗的頤和園
我的桌子上擺著一幅照片,那是我4歲那年在北京頤和園照的。
那天清晨,下著蒙蒙細雨,我們去了頤和園。我們一進園門就看到了鎮水銅牛。鎮水銅牛是用銅做的,非常逼真。我站在銅牛前遠遠地就看見了一座橋。我問爸爸:“這是什么橋?”爸爸說:“這是十七孔橋,看它有十七個孔。”我想:“原來十七孔橋的名字是由十七個孔得來的,怪不得這名字這么怪。”
在十七孔橋上,一眼望去,雨中的昆明湖無邊無際,微風吹來湖面上蕩起層層漣漪,雨水滴在湖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紋向四周散開。雨霧中的萬壽山變得朦朦朧朧,像披上了一層白紗。山上長滿了茂密的樹林,蒼松翠柏,古木參天,郁郁蔥蔥。在橋上我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坐落在山頂的宮殿-排云殿,如果你站在排云殿上眺望,美麗的頤和園就會盡收眼底。
每當我又看到這幅照片時,仿佛我又回到了古老、美麗的頤和園。這幅照片給我留下了永恒的回憶。
頤和園說明文8
頤和園是個非常美麗的旅游景點,那里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
我剛進頤和園,就看見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了。
昆明湖里的湖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鏡子。湖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暇翡翠。湖水真清啊!清的看得見魚兒在水中嬉水。
然后我又來到長廊,長廊大概有700多米呢!有1萬多幅畫。而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我看的眼花繚亂。
我最后來到了老佛爺住的地方,門口有一塊石頭叫“敗家石”,因為它敗了許多人的家,所以就叫“敗家石”了,不過先在改叫“青芝岫”了。
我走出頤和園,我很流連忘返。我感到今天玩的非常開心,頤和園真的是個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的旅游景點呀!希望大家都去頤和園參觀。
頤和園說明文9
頤和園是聞名中外的游覽勝地,今年暑假,我有幸去那游覽一番。
走近大門,只見一只炯炯有神的麒麟站在門口,據說這是由鹿角。龍頭。獅身。牛蹄組成。有分辨忠奸,辟邪的能力。很快我們來到了世界聞名的長廊,長廊也叫畫廊,它名字的由來一是因為它非常的長,二是因為它的里面有幾千多附畫,個個惟妙惟肖,而且沒有一幅是重復的,如:三英戰呂布,關羽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花和尚倒拔揚柳。在廊中走著,不僅太陽曬不到,聞著花兒的清香,還有陣陣的.風兒從湖吹來,面令人把所有的不愉快丟到了九霄云外!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塊青芝岫,形狀像靈芝,而且又十分少見,奇異,話說從前有位官員叫米萬鐘,因愛石成癖,當時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來運這塊石頭,為此耗盡了財力,后來家道敗落,所以又名敗家石。后來乾隆看上了此石,御駕親往,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門只有一米多寬,米氏遺石身大體重,難以進院。乾隆下令拆墻破門,硬是把這塊巨石安放在現在的地方。據說皇太后因此大為不悅,認為此石“即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母子之間鬧了一場不小的別扭。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塊青芝岫,形狀像靈芝,而且又十分少見,奇異,話說從前有位官員叫米萬鐘,因愛石成癖,當時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來運這塊石頭,為此耗盡了財力,后來家道敗落,所以又名敗家石。后來乾隆看上了此石,御駕親知不覺的,又走到了這個進來的地方,不由自主的扭過頭去,瞧那波光粼粼的昆明湖,瞧那大氣磅礴的萬壽山,瞧那彎彎的十七孔橋,還有那些美麗的古建筑,恨不得一下子把這些東西都塞進腦子里,這樣一塊神奇的土地,這樣清新秀麗的奇特園林,留戀之情涌上心頭往,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門只有一米多寬,米氏遺石身大體重,難以進院。乾隆下令拆墻破門,硬是把這塊巨石安放在現在的地方。據說皇太后因此大為不悅,認為此石“即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母子之間鬧了一場不小的別扭。
乾隆把此石置在樂壽堂后,經常觀望欣賞,并根據此石的形狀和潤色,同時也考慮到母親的諱忌,取意石巖突兀如青芝出岫,給此石起名“青芝岫”,從此這塊石頭也了許多游人的談論對象。
知不覺的,又走到了這個進來的地方,不由自主的扭過頭去,瞧那波光粼粼的昆明湖,瞧那大氣磅礴的萬壽山,瞧那彎彎的十七孔橋,還有那些美麗的古建筑,恨不得一下子把這些東西都塞進腦子里,這樣一塊神奇的土地,這樣清新秀麗的奇特園林,留戀之情涌上心頭。
頤和園說明文10
今天,我來到了頤和園,一進大門就看到了幾塊石頭,中間的一塊刻著四不像(貔貅),旁邊的石頭都代表“壽”。導游說:“慈禧太后是一個很看中壽命的人,她想長命百歲,所以才在門口放了那么多壽石。”看完石頭,旁邊有一口井,導游說:“這口井里的水,是從萬壽山上留下來的,所以這也是慈禧長壽的原因。走到一個宮殿,導游指著墻說:“這個墻在以前夏天是很涼快的,因為以前在這個宮殿底下挖了個冰窖,冬天的時候把冰放里面,夏天的時候又拿出來。相當于現在的空調。”
導游還告訴我們整個頤和園,昆明湖占四分之三,陸地占四分之一。我走到了長廊,看長廊上面的畫,畫的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我看到了水滸傳,在長廊上遠遠望去看到了一座十七拱橋。想一想慈禧真爽啊,吃飯的時候,擺三桌,兩桌吃,一桌看。她吃一頓飯就吃60大洋,她的一頓飯夠4家一年吃的了。而吃完飯就散步太爽了。
頤和園說明文11
參觀完了國家軍事博物館,我們又去參觀頤和園,導游邊走邊對我們說頤和園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占地290余公頃,與玉泉山、西山群峰山水相連,互為襯托。園內北部是巍峨靈秀的萬壽山,滿山的古柏蒼松掩映著宏偉的宮闕殿宇、寶剎名祠。精美絕倫的銅雕刻、石雕點綴其間,樓、廊、館、閣星羅棋布。佛香閣金碧輝粕,依山面南,俯瞰著煙波浩淼的昆明湖。湖面約占全園面積四分之三,水質清瑩碧透,借杭州西湖長堤,鑲東海神仙島。湖山輝映,景色天成,恍如人間仙境。
我聽地入了神,走著走著,就到了長廊,聽爸爸說,長廊沿湖背山,全長728米,上繪四千余幅彩畫,有“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之美譽。
看完長廊,我們又去看寶云閣在那里,導游告訴我們,寶云閣,俗稱銅亭,銅亭鑄造于一七五五年,高7.55米,重二百零七噸,是世界罕見的青銅建筑精品。
我們又去了十七孔橋,在一塊釘在十七孔橋上的牌子上寫著:它東接廊如亭,西連南湖島,長150米,有如長虹臥波,蔚為壯觀,橋柱上雕刻有五百四十四只形態各異的石獅。
怎么樣,我們這次頤和園之行不錯吧!
頤和園說明文12
頤和園是中國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建于乾隆年間。它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約為二百九十公頃。頤和園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它風景秀美,令人流連忘返,它是我最喜歡的公園。
一進公園的大門,就會看到一片廣闊的水域,它就是聞名北京的昆明湖。昆明湖的總面積有三千畝之闊,大約兩平方公里,比五個北海公園還要大。我最喜歡的活動是在昆明湖里開船,此刻,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船長一樣在湖里巡航。秋高氣爽,涼風習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開船,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坐在船上能看到遠處的玉泉山和寶塔,在藍天和白云的映襯下若隱巖現。爸爸也詩興大發,吟誦出李商隱的詩句:“青山隱隱水超超,秋盡江南草未凋。”
從昆明湖上遠遠望去,有一座石橋,它就是聞名遠揚的十七孔橋。它猶如一道長虹橫跨在碧波之上。橋的石欄上有一百多個小柱子,上面雕刻著許多精美的石獅子。有的在回首遙望,有的在照顧孩子,還有的在嬉戲玩耍……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真的像活了一樣。
昆明湖畔有一座山,叫做萬壽山。據說是由昆明湖挖出來的土石堆砌而成的,是乾隆皇帝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時改名為萬壽山的。頤和園自萬壽山頂智慧海向下,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
萬壽山下是蜿蜒的長廊,它東起邀月門,西到石丈亭,共二百三十七間,全長七百二十八米。長廊的每根房梁上都有精美的繪畫,有風景、人物、花鳥魚蟲等。這些畫色彩艷麗、取材豐富、活靈活現,引得游客連聲贊嘆。
頤和園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無數國內外游客,不愧為“園中之園”,它是我最喜歡的公園。
頤和園說明文13
今年7月9日,學校夏令營帶領我們去首都北京的舉世聞名的頤和園。
從白石橋往里走了大約5公里,就到了頤和園。此時,已經到了夏季。課文《只揀兒童多處行》中的海棠樹上的花兒已泛黃。一座琉璃瓦的蓋頂,金碧輝煌的建筑物主力在我們的眼前,宏偉壯觀。建筑物的周圍奇花異草,形態各異,顏色不一,真令人賞心悅目啊!
接著,輔導員帶領我們走了一條凹凸不平的石子路。石子路高低不平,形態各異。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面大鏡子;有的,又像一個大三角……真有趣。
沿著小路往前走,一幅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一條長廊筆直地伸向遠方,長廊的左右,便是聞名中外的昆明湖。在書上了解道:這條長廊是慈禧太后當年為了更好地觀賞昆明湖而下令建造的。長廊很長,一眼望不到邊。長廊的兩側,有一些圍欄,圍欄很低,經常有人坐在上面觀看昆明湖。我觀看著昆明湖:昆明湖湖面平靜,靜的像一塊鏡子。不知是哪位調皮的風兒,將這美好的寧靜打破。一陣陣風而伴隨著湖水的清涼迎面而來,感覺無比的清涼。那種感覺,只有一個字來形容:“爽”!一陣微風吹過,水面泛起了波紋。在陽光的照耀下,那塊“翡翠”上出現了點點金光,真是一位超級的大“佳人”啊!
頤和園說明文14
頤和園里千姿百態的亭
亭,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常見的一種景點建筑,僅頤和園里就有各式亭子40多個。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隱于林間,有的浮于水上,有的立于山巔,有的夾于廊中,有的位于橋頭……它們不僅把美麗的湖光山色點綴得更加嬌艷動人,又為游人提供了一處處停留休息領略周圍景色的場所。
位于昆明湖東堤旁的朗如亭,不僅是全園中也是我國現存亭子中最大的一個,面積有130多平方米,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圓形宮殿,朗如亭通過十七孔橋與南湖島遙相呼應,顯得格外壯觀。
而在佛香閣旁有一個小巧玲瓏、十分逗人喜愛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寬都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觀賞。
在小小亭的西邊則有一個極為珍貴的銅亭,它全部用青銅鑄成,造型之精美,工藝之復雜為世上罕見。
在銅亭東邊有一個甚為奇特的敷華亭,它的外形并不奇特,而是在亭內有一山洞直通山下,并有一個小木亭位于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無比。
敷華亭東邊有一個很是別致的蝴亭。它造型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由兩個相連的六角單檐亭組成。那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 熠熠發光,甚為美觀。從昆明湖東岸通過一座小橋有一小島,島的中心坐落著全國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環水,周圍滿是綠葉紅花。站在亭上向遠處望去,四周景色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頤和園的亭子千姿百態,它 們和著山水樹木,和著周圍的建筑及變幻莫測的天空,又與碧波蕩漾的昆明湖、蔥蘢蒼翠的萬壽山及許許多多的殿堂樓閣融為一體,組成了一幅生動清新、美麗動人的畫面。
19、本文的說明對象是 ,說明對象的特征是 。(2分)
20、本文介紹的亭子有哪些?請依次寫出它們的名稱。(2分)
21、本文第二段所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請舉例說明其中一種說明方法的作用。(3分)
參考答案:
19、頤和園里的亭 千姿百態(2分)
20、朗如亭、小小亭子、銅亭、敷華亭、蝴亭、知春亭(2分。每少1個扣0.5分,扣完2分為止)
21、作比較 列數字 打比方 (2分,答對3個得2分,答對2個得1分,答對1個得0.5分) 如把“朗如亭”比作“巨大的圓形宮殿”,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朗如亭”壯觀的特點。(1分)
頤和園說明文15
頤和園是我國皇家園林之一,那其中必定會有橋來襯托整個園林的美,頤和園園內有十七孔橋、玉帶橋……頤和園也有非常著名的“西堤六橋”,其中玉帶橋和界湖橋是最為讓人稱贊的。
玉帶橋在頤和園昆明湖西堤,是西堤六橋中唯一拱券結構的石橋。1736-1795年清乾隆時建,由于特殊原因被摧毀,1875-1908年光緒時重修,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整個橋身共有一個大拱,拱長11.440米,拱寬5.76米,拱高10.23米,可以說橋拱非常的大,也體現了整個橋非常的高,大約有11.34米,繞著頤和園走一圈估計玉帶橋的橋高也是數一數二的了。橋高之所以高也因為橋長很長,差不多有27.44米,這樣才能支撐或者說和橋高對稱起來,不顯得突兀。
玉帶橋拱高而薄,形若玉帶,弧形的線條十分流暢。半圓的橋洞與水中的倒影,構成一輪透明的圓月,四周橋欄望柱倒影參差,在綢緞般的水面上浮動蕩漾,景象十分動人。它是頤和園里著名的建筑物之一。蛋尖形橋拱,特別高聳,好似玉帶。此橋舊名“穹橋”俗稱駝峰橋,均以形象命名。玉帶橋的造型具有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石拱橋的風格,以纖秀挺拔,輕巧為其之特色。拱高而薄,成流暢挺拔的曲線。橋身、橋欄選用青白石和漢白玉雕砌,潔白如玉,宛如玉帶,故名。橋下原為玉泉山泉水注入昆明湖的入水口。也是帝后乘船至玉泉山的通道。
據說,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深得乾隆帝喜愛。橋頭還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題,東面是“螺黛—痕平鋪明月鏡,虹光百尺橫映水晶簾。”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島宮闕水邊多。”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潔白的橋欄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飛翔的仙鶴,雕工精細,形象生動,顯示了雕刻工匠們的藝術才能。
另一座“西堤六橋”便是界湖橋,北京界湖橋位于頤和園昆明湖內外湖與后溪河的分界處,是西堤最北的橋梁。該橋建于1750年,在清漪園時代,叫做“柳橋”,而西堤南端的柳橋則為界湖橋。界湖橋和玉帶橋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形狀上的,拱的個數等等,最大的不同便是形狀,界湖橋不是那種尋常的半圓形拱橋,而是四四方方的,橋高也呈現長方體,在諸多橋中獨一無二。“堤長橫亙古東西界,六橋首分內外湖”。界湖橋為西堤六橋之第一,能稱的上第一的橋可不是白來的,先來說說它的結構,橋整個長31.43米,橋身最寬處有6.52米,最窄處也有4.28米,橋高約有5.84米,南北兩側各有20層臺階,橋有三個方形橋洞,兩側橋洞較窄,大約有1.86米,中間橋洞較寬,大約為5.58米,橋洞長則為4.28米。一般來說橋洞都是圓形的,而矩形橋洞的造型更加令人看過一次便可以記住它的模樣。橋上身也并不顯得單調,有27個欄桿整齊排列在橋身兩側,橋欄高約為1.7米,為橋身增添了色彩,橋欄上的花紋也別具一格,讓游客流連忘返。
界湖橋的地理位置使得交通也非常便利,橋北原有路可直達德興殿和西宮門,與西如意門和后山的路徑通連。橋西原有水村居、織染局等點景,已成為了頤和園的花圃所在地。橋東南有大船塢、小蘇州街等臨水建筑,站在橋上能望見半璧橋如一彎新月倒映在東逝的河水上面,其游覽環境幽雅宜人。
玉帶橋和界湖橋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和巧妙的技藝,讓頤和園內的風景因幾座小巧的橋而更加古樸典雅!
【頤和園說明文】相關文章:
頤和園的介紹說明文05-03
頤和園的說明文600字04-30
美麗的頤和園作文10-14
夏日的頤和園作文10-30
游頤和園作文07-19
頤和園小學作文09-18
頤和園的美景作文07-18
頤和園的秋天作文10-26
頤和園寫景的作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