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平均數說課稿范文
一、說教材
在前七冊的教材中,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一些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認識了簡單的統計表、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的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本冊教材的“統計”內容是教學一個常用的統計量—平均數。求平均數是分析數據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工農業生產中經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績、平均身高、平均產量、平均速度等等。這樣的平均數常用于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組數量的一般情況,也可以用來進行不同組數量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數學課堂教學應向學生提供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的。現實的、有趣的、富的挑戰性的數學學習內容,根據這一要求,我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呈現現實的并與學生已有知識體系相聯系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景中學習求平均數,體會數學知識與實際密切的聯系。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教學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結合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2、使學生具有初步的估計一組數據的平均數的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求平均數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體驗運用已學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從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數學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來看,教學中更應該強調學生對平均數的意義、特征的把握,注重其統計含義的理解,讓學生在新的問題情境中,正確地運用它去解決問題。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學中我沒有只停留在“簡單地給出若干數據,要求學生計算出它們的平均數”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數的意義作為教學的重點,緊密聯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為什么要學習平均數,充分引導學生理解“平均數”概念所蘊涵的豐富、深刻的統計與概率的背景,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去把握平均數的特征,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并能在新的情境中運用它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必要的發展。
二、說教法學法
1、努力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教師在學生嘗試中逐步引導學生體會到用各自的平均數去比較才合理。
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已有的解決平均分問題的經驗基礎上,結合“移多補少”的實際操作,自己發現求平均數的方法。
三、說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從富有現實意義的數學問題“學生身高”導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數”概念,使學生直觀感知平均數是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并不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為后面深化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預設。
2、理解含義,探求方法。
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小組合作按要求疊棋子,每個小組通過合作、探究,在嘗試中促使學生產生求平均數的心理需求。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解決平均分問題的知識基礎,結合疊棋子,會發現可以通過“移多補少”操作求出平均數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數的算法。采用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學習思考。“移多補少”的方法與先求和再求平均數的方法豐富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3、初步運用,內化拓展
課堂練習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加深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和知識遷移與應運。第1個練習:請你選擇最喜歡的方法求平均數,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第2個練習2道題:一是求班上徐風同學上學期的平均數成績,二是求學校籃球隊員的平均身高。
這樣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有利于加深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4、實際應用。一是小組活動:求小組成員的.平均體重,家里1到3月份的用水,一周的氣溫變化等,讓學生從生活中搜集、整理數據,并求出平均數,使學生體會“平均數反映的是某段時間內具有代表性的數據,在實際生活、工作中人們可以運用它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二是求唱歌比賽中某位學生的得分情況。結合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展開交流、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三是一道選擇題,通過練習,深化了學生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驗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們數學交流的能力。
在課的結尾部分,為了加深學生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開頭相互呼應,設計了現在你對老師上課開始的問題“我們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能解決嗎?這樣一個問題。
四、課后反思:
與過去教學“求平均數”的思路相比較,這節課體現出了不同以往的特點。過去教學“求平均數”,側重求平均數方法的多樣和靈活,注重算法的優化,而忽視了平均數的實際意義。我在考慮這節課“教什么”的問題時,把教學目標定位為:重點教學平均數的意義,其次才是求平均數的方法。按教材的要求,平均數不再歸入應用題的范疇,而被列為統計知識的內容,這告訴我們一個信息:應該從統計的角度教學平均數。在考慮“怎么教”的問題時,我想到了平均數的比較功能,由此從富有現實意義的數學問題“學生身高”導入,較自然地引出“平均數”概念。然后以疊棋子為教學素材,為學生探究新知建立了操作平臺。當然,求平均數的方法并非一帶而過。由于學生在對平均數意義的理解上花費了較以往更多的功夫,理解更加深刻,所以學生嘗試解題、歸納方法不但費時少而且效果佳。至于“移多補少”、“匯總均分”、“假設調整”中的一些技巧,我想可以放在稍后的練習課中加以培養。上完課后,雖然教學效果還可以,但我總覺得課上得還不充分、不踏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平均數”概念的引入似乎過早,時機不夠成熟。如能先組織兩個小組進行口算等比較,在學生體會到比總數與比平均數產生矛盾的時候再引入“平均數” ,這樣設計可能學生對“平均數”的認識會更深刻。
【求平均數說課稿】相關文章:
《求平均數》說課稿12-12
《求平均數》的說課稿06-23
求平均數說課稿02-20
《求平均數》說課稿范文10-24
《求平均數》說課稿范文06-05
求平均數說課稿優秀范文06-06
有關《求平均數》說課稿范文07-04
小學數學《求平均數》說課稿模板06-03
《求平均數》小學數學優秀的說課稿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