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尊嚴優秀作文
為什么旅行?畢淑敏打了個比喻,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只不過井口的口徑大小不一樣罷了。去旅行可以把這個井口的口徑掘的大一些。
那為什么要帶上靈魂呢?難道靈魂還會跟身體分開?借印第安人的傳說來說,如果身體走得太快,要安營扎寨住上幾天,等一等靈魂。
我們沒有機會去沿著作家的足跡旅行,按作家的說法,我們習慣于把旅行的花費折算成日常的米面開銷,這樣的觀念在現在的時代未免有點迂腐。
殊不知我們大部分人迫于生計還必須保持這樣的思維方式,我便是如此,所以所到之處寥寥,“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的觀念還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值得慶幸地是,有人帶著我遠行的愿望走了這么遠,還非常地細膩地記錄了下來,在一個假期里與這樣的人一晤,在她的書籍里走上旅途,也算得償所愿。作者去的地方很多,其中走過的三個地方,平常人不去,給我的震撼也最大。
作者早年學醫,當過醫生,所以跟醫學沾邊的地方,她都每站必到,這就跟平常人有所不同。作者來到了芝加哥“國際外科博物館”,此地陳列著歷史悠久,透著古怪的各種儀器。這些儀器對比現在的精密儀器顯得那么簡陋和粗糙,簡直就像一個個的刑具。作者詳細敘述了一個輸血器,描述了人與動物的換血,人與人的換血的驚悚過程,沒有化驗血型的換血就是“奪命”。醫學的蒙昧時間里,不知道有多少活生生的人帶著生的希望在刑具般的儀器下一命嗚呼。
看到這一篇的時候,我仿佛來到了醫院,周圍彌漫著消毒液的味道,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惶惑和擔憂。醫院是一個每個人都不想去但必須去的地方,它有時候日常地像一節站臺,又有時高大上地聯通生死,它是你繞著走卻最終能繞回來的地方。當你有那么一次被安置在手術臺上時,你是那么的脆弱和無助,各種稀奇古怪的儀器你并不知道它們是干什么用的,但知道它們都會作用于你的肌膚,骨骼,甚至內臟。
作者說,什么是外科呢?就是把那些殘破的無可救藥的肢體和臟器,從整體上切割下來,把那些可堪補用的部分穿針引線地縫綴起來。
想一下,截肢,換眼角膜,換腎,心臟搭橋……種種熟悉的名詞確實被作者道盡外科的本質,不禁也讓人背后叢生涼意。
我想起我也曾上過手術臺,有一次是因為肺炎,往氣管里插管子,周圍什么都能看見,但你就是不能呼吸了,四肢都被壓住,你想喊,你想呼吸,但你什么都做不到。當你經歷了這些從手術室里出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你身上經歷了怎樣的痛苦,怎么可能感同身受呢,你自己就是你自己,可慶幸地是,你還活著。
生命本來就是一個物,部分構成整體,當某一天一個部分宣告結束的時候,整體的物也就可以結束。所以,感受一下心臟的跳動和呼吸的一呼一吸間。生命是多么脆弱地存在,存在地又多么的生動,著實值得敬畏。
作者還非常關心西方社會的一些福利機構,作為一個作家,我想她關心的命題就是“西方人生命在即將結束時如何度過”,她來到了老人院。
老人的形象是不分國籍的,白發,皺紋,遲緩的發音和身軀是他們的標志。衰老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必須走完的一段路,即便你想方設法地去隱匿你的年齡,但還是掩耳盜鈴,它還是非常真實地清晰地呈現出來,這是一種必然,遲早要接受的一件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拖著一個日漸殘破的身軀還能有一顆堅強的心。
中國有個詞叫“老小孩”,是啊,老人像小孩一樣脆弱,像小孩一樣需要人的照顧。老了,老了,孩子長大了,相伴一生的伴侶也隨著老了,沒有多少能力去愛別人了,但卻更需要別人的愛。
但人啊,愛子女容易,愛父母難。撫摸光滑的孩兒面容易,撫摸散發著味道布滿皺紋的皮膚難。
西方的高科技竟然發明了一種洗澡機,只要坐進去,關上艙門,就可以自動洗澡了,但是沒有哪個老人愿意去洗。作者說“在孤寂的震蕩中,獨自體驗著自己的衰老和殘疾,是一件殘忍的事。”
等你老了,臉龐上可以繼續濃墨重彩——西方的老人還注重裝飾;居室也可以四季如春——西方的很多老人住在別墅般的屋舍里;但中外相同,心靈的溫度是無法靠孤寂加溫的。《十一塊寶石嬰孩的項圈》這個故事里,老奶奶帶著一個串滿了寶石的項圈,每一個寶石代筆她的一個孫子或孫女。老奶奶向客人們炫耀這個光彩奪目的項圈,但是孩子們,“來過,可是,已經很久不來了……”,這則故事的寓意,跟一首中國歌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
《奶奶是沒有翅膀的天使》中,四十多歲的米紹博士化裝成70歲的老婦人,來到老年服務中心住了三天,還到了一家醫院,竟然沒有人認出她不是真正的老年人。不是因為化妝技術奪么高超,是因為壓根就沒有人認真地看她一眼。
再看看社會上諸多因為贍養老人問題,兄弟姊妹反目成仇,家人大打出手的事件,孩子們因為什么贍養父母,不是因為反哺之心,是因為房子,財產。老人們稍有偏向,稍有處事不公,姊妹們利益一旦不均,就立馬變成了不贍養老人的理由。父母愛你們的時候,有理由嗎。而孩子們,你們的贍養難道都要找個理由?
家人的冷漠,社會的冷漠……難道每個孤單的老人都要帶著絕望對抗這樣的冷漠?一個真正文明的社會,一定會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讓老人也活的有尊嚴,這是中西方共同的命題,也是人類文明的命題。
作者還來到了臨終關懷中心。
猝來的重癥讓人提起步入死亡之谷,此生已有太多值得偏執的事,要放下怎不會戀戀不舍;也有很多人驚醒以前并沒有真正活著,那么告別是多么痛苦和不甘的事情。
《艾滋之椅》告訴你,面對死亡,心態的安然還需要學習。——等你已近末路,你要學會看到陽光和樹葉的靜好,你要學會告別,學會寧靜和安詳。
老人和臨終病人,兩類人的處境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人需要關懷,而且是有溫度的關懷。
《斯特朗的地毯鞋》中,風燭殘年的老人把對生活的期待,編織成一件件工藝品,作者買下了一件工藝品,并不只是為了紀念旅行,是為了讓制造者有成就感。
《讓死亡回歸家庭》中,護士索菲在病人最后的時間里,抵達病人家中,一直陪伴病人到最后。
作者說,“現代化剝奪了人死在自己熟悉的安全的家里的權利。讓死亡回歸家庭,讓瀕臨死亡的人,享有最后的安寧與尊嚴。”
我想到生活中,人們卻忌諱人終了時在家中,認為這是很不吉利的,中西觀念的碰撞中,可見,死亡也應該尊重,生命本身是有尊嚴的。
作者的這些視角和思考都讓我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感受著孤獨、煎熬,也在這樣的世界里看到了愛的微光。
正像周國平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
當合上書頁之時,對待世間的不幸,多了些悲憫,老人拖著拐杖行走的聲音仿佛就踏在心上,立即想上前扶上一把。面對孩子童真的面孔和日漸茁壯的生長,多了些感慨和感動,每一個親吻和愛撫都變得鄭重起來。面對一只圖片里睜著眼睛垂死的羔羊,突然明白我們不過是天地間的過客,還存在誰高于誰的問題嗎。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每個人帶著尊重與愛在世間行走。靈魂據說只有21克的重量,它如此輕盈,所以才不會讓肉身沉淪泥潭吧。
【生命的尊嚴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生命的尊嚴的優秀作文09-23
優秀生命的尊嚴作文05-22
優秀作文生命的尊嚴01-31
生命的尊嚴優秀作文600字09-06
用生命捍衛尊嚴的優秀作文07-03
生命的尊嚴優秀作文2篇01-18
生命的尊嚴優秀作文3篇12-17
尊嚴和生命同樣重要的優秀作文02-01
高中優秀作文:生命都是有尊嚴的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