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與生活作文(精選42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與生活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說,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里,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是現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于是,同學跑進廚房,自己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里,然后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鐘后,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里,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鐘,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時間他就可以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說,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秘,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
幾天前回家做習題時,做到一道解決問題的策略題目:五年級春游時有48名同學要過河,只有一條船,而這條船每次最多載11名學生,船到對岸去時要用三分鐘,回來時要用2分鐘,這批學生過河至少要用多少分鐘?看到這題,我樂了:“這么簡單的題目也出在同步上,有沒有搞錯呀?”想著,我飛快地寫出了解題方案:3+2=5(分鐘),48/11=4(次)……4(名),5*4=20(分鐘)20+5=25(分鐘)答:這批學生過河至少要用25分鐘。
第二天作業發下來一看,這一題上被老師打上了一個鮮紅的叉,看著這個叉,我愣住了:沒錯呀,48/11是船運幾次能把學生運完,得4次,但還有4名學生沒過去,也就是說應該是4+1=5(次),而每次一來一回要3+2=5(分鐘),5*5=25(分鐘),這么簡單的題目,我怎么會錯呢?帶著滿腹的委屈我找到了老師,向老師請教。老師看著我的樣子,笑了。他撫摸著我的頭說:“我們不能什么事都看表面現象,要多聯系現實生活。就這一題我們想想看,你究竟在哪兒出了狀況呀,你在頭腦中想象一下運學生的情景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聽了老師的話,我閉上眼睛想象起來,突然腦中靈光一閃:對呀,學生運完了,船回去的時間就不能算學生過河的時間了呀,應該在25分鐘里面再減去2分鐘船回去的時間,就是學生過河的全部時間呀!我怎么把這一點給忘記了呢?我拍著自己的腦門,自責地想著。想到這兒,我又仔細地把題目考慮了一遍,然后把我的想法告訴了老師,老師聽了我的話,又一次撫摸著我的頭意味深長地說:“這就對了嘛!”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凡事不能光看表面現象,要多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這樣就會少出錯。第二:做任何事都要注意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呀!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
數學與生活孝陵衛中心小學 六(4)班李瑞琪以前,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個枯燥無味的東西,可就是那件事,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氣炎熱,爸爸下班后,帶回來一個滾圓的大西瓜,看著那黑綠相間的美麗條紋,我都快要垂涎三尺,于是我自告奮勇地來切西瓜。
我剛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說,“我來考考你,有兩個方法:第一種,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種這個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媽媽吃四分之一,給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給你,你選那一種?”聽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沒想,大聲說:“我選第二種!”爸爸笑了,說:“你仔細想想看。”我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求最小公約數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約數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于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余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于六十分之十五呢,當然應該選第一種啊!
于是我有些難為情的對爸爸說,剛才我沒仔細想清楚,現在我知道了應該選第一種。“哈哈,沒關系的,想清楚就好,來,你來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兩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紅紅的瓤,咬一口,這瓜可真甜啊!從這件事后,我越來越明白,數學真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4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你知道牛頓是物理學家,但是你知道嗎?他還是數學家呢!他研究物理時遇到了瓶頸,于是開始研究數學,并發明了微積分,超越了當時的數學家。這些與事事相關的,難道不是數學嗎?
還記得小學一年級,當老師手把手無微不至地教我們1+1=2以后,快樂而神秘的數學旅程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了。然而,在六年的學習數學的基礎上,榮升為初中生的我,對于數學,有了更深刻的領悟--數學可以鍛煉我們的思維,為我們以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做了基礎,數學對我們的影響是無形的,我們雖看不見但可以感受到。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牽扯到計算的問題。
……正逛著,我突然看見在商店那邊有幾個大字很引人注目,上面印刷著:5月1日到5月10日全場打八折。我指著牌子問媽媽:“媽媽,什么叫打折呀?”“打折就是優惠、便宜的意思,”媽媽說,“打8折就是用十分之八×原價。”“哦,我懂了,那打5折的就是原價的一半”,我的回答讓媽媽很滿意。后來,我們又去買了一些生活用品,付完賬時,阿姨給了我一張發票,我仔細看了看,咦?發票上總計不是明明寫著155.32元嗎,怎么只收了155.30元?我想了想,肯定是用了四舍五入的方法,現在分幣用得少了,所以精確到角。那個時候起,我突然感覺對平時枯燥難學的數學有了興趣。
在這個生活例子中,除了購物發票本身是一張統計表外,至少還涉及了打折、四舍五入等數學問題,其中打折是六年級教材學習的內容,正因為它與生活聯系得如此緊密,所以對于那時從沒學過打折的小學生來說,也顯得易于理解了。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從小就開始用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現象,增強了應用數學的意識,了解了數學的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希望讓大家也一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數學的運算無處不在,小到生活的買賣,大到科技事業的發展。比如:我國神舟九號的成功升空,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速度、重量等都離不開數學的周密計算。若有絲毫誤差,則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險。
總之,因為有了數學,生活才更便捷、省時、高效,逐步過上小康生活。國防科技才更高端、先進、強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巔。所以只有學好了數學知識,把數學基礎打好,才能很好的運用數學,為國家以及世界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5
老師在課堂上經常說到學好數學的重要性,說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好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對于老師的說法,我怎么也理解不過來,也不相信數學會有那么大的魔力。但秋游中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
事情是這樣的:星期一早上,我們全校師生高高興興地登上大客前往玄武湖公園秋游。一路上同學們說說笑笑,憧憬著玄武湖清新的空氣、優美的湖景,還有我們向往的兒童樂園。很快車子就停在了玄武湖公園里,我們下車在老師引領下游玩起來。美麗的玄武湖,南京城耀眼的明珠!我們盡情地徜徉其中,不知不覺來到了劃船處,同學們都想和玄武湖來一次親密接觸,紛紛要求老師和我們一起去劃船,泛波玄武湖。老師看了一下價目表對我們說:"誰能算算我們全班師生一起劃船半小時最少需多少錢?怎樣租船最合算?"同學們都走到價目表前,要一展自己的數學才能,我也看著價目表默默思考起來:
劃船處有大小兩種船可供游人租用:大船可坐6人,每半小時15元,小船可坐4人,每半小時12元。我班37名同學加老師共38人,怎樣租船花錢最少呢?首先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種租船方法(不能有空位),再求出每種租法需要的錢數,就能知道最少需要多少錢了。一共有多少種沒有空位的租法呢?我的大腦快速轉動著。最近數學課上學習的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浮現在我的腦海,我立即運用這種方法思考起來:假如租一條6人船,就需要8條4人船;租2條6人船,需要6條4人船,多出兩個空位;假如租3條6人船……經過這樣的有序思考,我很快無重復無遺漏地找到了3種租船方法:1條6人船、8條4人船;3條6人船、5條4人船;5條6人船、2條4人船。接著我又分別算出3種租法所需要的錢數:1×15+8×12=111(元);3×15+5×12=105(元);5×15+2×12=99(元)。這樣我找到了最終的結果:租5條6人船、2條4人船,需花99元錢。這時其他幾個同學也找到了答案,我們立即將答案告訴老師,老師詢問我們的思考過程后,滿意地點了點頭,帶著我們去劃船。玄武湖上立刻蕩漾起我們的歡聲笑語。
是啊,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從現在起我要好好學習數學,用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6
今年國慶節,爸爸在家休假,他把我叫去說,你們學了多邊形面積的計算,今天爸爸要來考考你。我非常自信地說,考就考唄,誰怕誰啊,請出題。
爸爸想用一塊長1.5米,寬0.8米的紅布,做一些直角三角形的小旗到工地作標志用,小旗的規格兩條直角邊都是40厘米,你幫算算這塊布總共能做多少面小旗。我一看題,覺得真是“小菜一碟”!在我們班隨便挑一個學生都能算出來,還想難倒我!然后就提起了筆“唰,唰,唰”地寫了起來。150×80=12000(平方厘米)40×40÷2=800(平方厘米)12000÷800=15(面)。一會兒就做了,我得意洋洋的提給了爸爸。
爸爸看了我的答案,卻說我這是錯的,并說我沒有認真分析。我很納悶。爸爸看我似乎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拿來一張紙,試著讓我用畫圖的方法去解答。一畫圖就發現每一排的三角形都畫不到邊,這樣我不就把剩下的邊角料也算進去了嗎?肯定算多了面數,不可能有15面。我仔細分析剛才畫的圖,終于明白了其中道理,只能算一排能裁幾個三角形150÷40=3(面)……30(厘米),再算能裁幾排80÷40×2=4(排),最后算出共能裁多少面3×4=12(面)。爸爸看了我的答案,滿意地向我豎起了大拇指,夸獎我愛動腦筋,不愧是我們家的數學小博士。
通過這次的實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大圖形的邊和小圖形邊的長度不成整倍數時,不能用大圖形的面積除以小圖形的面積來計算。也使我認識到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死學習,要將課堂上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要學得活,用得靈。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7
夜里1點鐘,孫一醒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他看伙伴們睡得正香,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出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起來后躺下繼續睡覺。
夜里2點鐘,王二醒了過來。他見伙伴們呼呼大睡,也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多出的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繼續睡覺。
夜里3點鐘,張三又醒了。他看伙伴們睡得很香,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繼續睡覺。
夜里4點鐘,李四又醒了。四周靜悄悄的,伙伴們都在睡夢中。李四就輕手輕腳地爬起來,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平均分成相等的4份,見還多了1個,就把那個椰子吃了,然后把自己的一份藏起來躺下繼續睡覺。
天亮了,大家都裝著什么也沒發生,吵著說:“餓死了,快分椰子吃。” 椰子正好可分成4份,每份60個。分完后大家低頭吃了起來。
半小時后,李四覺得良心有些不安,心想:“如果我不在夜里4點吃了一個椰子并藏起一份,大家就可以分到更多的椰子了。”于是他紅著臉向大家坦白了所作所為,承認了錯誤。大家就算出李四4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60*4)/3)*4+1=321(個)。張三聽后臉上發燙,也交待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就又算出張三3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321/3)*4+1=429(個)。接著王二覺得心里有愧,也低著頭交待了他的所作所為。大家就又算出王二2點起來前的椰子數目應該為(429/3)*4+1=573(個)。
伙伴們都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后,孫一也坐不住了,如實交待了他在1點的所作所為。大家終于明白昨天采摘的椰子總共應有(573/3)*4+1=765(個)。
通過這件事,四位水手認識到:只有大家坦誠相待,才能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8
以前,我一直認為數學是一個枯燥無味的東西,可就是那件事,改變了我對數學的看法。
那是今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氣炎熱,爸爸下班后,帶回來一個滾圓的大西瓜,看著那黑綠相間的美麗條紋,我都快要垂涎三尺,于是我自告奮勇地來切西瓜。
我剛要一刀切下去,“慢……”爸爸說,“我來考考你,有兩個方法:第一種,你吃西瓜的四分之一;第二種這個西瓜我吃三分之一,媽媽吃四分之一,給你的小表妹五分之一,剩下的全給你,你選那一種?”
聽到五分之一,我想都沒想,大聲說:“我選第二種!”爸爸笑了,說:“你仔細想想看。”我仔細一想,這不就是求最小公約數嘛,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最小公約數是60,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再加五分之一就等于六十分之四十七,也就是我只能吃其余的六十分之十三,而四分之一等于六十分之十五呢,當然應該選第一種啊!
于是我有些難為情的對爸爸說,剛才我沒仔細想清楚,現在我知道了應該選第一種。
“哈哈,沒關系的,想清楚就好,來,你來切西瓜吧,大家公平,每人四分之一!”我喀嚓兩刀,大西瓜分成了四瓣,露出紅紅的瓤,咬一口,這瓜可真甜啊!
從這件事后,我越來越明白,數學真的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息息相關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9
暑假時,我、彬彬妹妹和許慎哥哥一起去高原旅游。
彬彬妹妹的密碼箱打不開了。彬彬爸爸決定試開密碼箱的密碼。
這一定很有趣!我們三個一聽說,就過去湊熱鬧,想看看彬彬爸爸是怎樣像柯南一樣試開密碼箱的密碼。
彬彬爸爸見到我們,出了一道題:“密碼有三位,每位是0~9中的任意數,最多有幾種可能?”我想也沒想,說:“每位十種可能,三位就是30種可能。”“再想想?”彬彬爸爸說。
“哎呦!腦子要爆了!”彬彬說著,撓了撓頭。彬彬爸爸說:“想想:最小000,最大999……”“哦!知道了!知道了!是999種”我說。“不對,還有000,是1000種。”聽彬彬爸爸那么一說,我不禁撓了撓頭。
“可是叔叔,如果密碼是999,你從000開始試,要試1000下嗎?”許慎哥哥問。
“你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是一種新的知識——概率。從最有可能的密碼開始試起。彬彬媽媽說密碼是彬彬的生日,一定是她設置時不小心弄錯一個數,我們從彬彬生日旁邊的幾個數開始試起就行了。”
用這種方式試,果然沒幾下就試出來了。
數學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我們可以用數學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小問題。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0
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如買菜,裝潢,做實驗等。我就有過這樣一經歷。
在暑假里的一天,媽媽叫我幫她買一些東西,順便看看有沒有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也可以買一些。于是媽媽給了我一百元錢我便高興的出發了。
來到超市,我先把媽媽所要買的東西拿好(李錦記醬油六元八角,綿糖四元七角,鹽四袋十一元兩角,番茄醬兩瓶十二元六角,雞精九元一角),共四十四元四角。我默默的記在心里。接著我推著小推車來到學習用品區,為自己挑選需要的學習用品。修正帶用得到拿一個加三元五角,藍黑中性筆拿一板加十二元,膠棒加九角,信紙加三元七角。一共花了六十五元五角,收銀員應該找我三十四元五角,我心里默默計算著。到了收銀臺,收銀員用掃碼機一算,六十四元五角,我心里還挺美的一定是掃碼機出故障了,少收我一元錢。一路上我高興地笑著,拿著發票又仔細計算一遍,結果是我自己計算錯了,掃碼機并沒有出故障,而是我的小腦瓜出了故障。看來我做計算還要細心呀,不然在生活中會鬧出很多笑話來的!
現在我給大家出幾個數字成語:
(七零八落)
(三五成群)
(接二連三)
生活中還有許多數學奧秘等我們去發現,讓我們加油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1
一天,媽媽神秘兮兮地在桌子上擺了3只杯子,然后讓我觀察它們,我不知道媽媽的意圖,但還是照做了。
我細細比較了一番后,然后我說:“媽媽,這3只杯子大小一樣,里面裝的水也一樣多。”
媽媽搖了搖頭,她讓我閉上眼睛,過了一會兒,再讓我睜開眼睛。
我發現3只杯子的下面部分被遮擋住了,而杯子中水的高度卻不一樣。媽媽故作神秘地對我說:“我在杯子中分別放了玻璃球、油桃和魔方。你若能猜中每個杯子中放了什么東西,魔方就歸你了。”
哈哈,原來媽媽準備送我一個夢寐以求的魔方,卻又故意出一個題來考我。
望著這三只杯子,我思考起來:三樣東西的體積相比較,玻璃球最小,油桃次之,魔方的最大。將它們放進水量相同的3只杯子里,水量上升得最少的自然是玻璃球,反之,上升最多的則是魔方……
當我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向媽媽匯報后,媽媽揭曉了答案。哈哈,我的猜測完全正確,魔方終于歸我了。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2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好數學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
記得二年級的時候,我陪媽媽去商場買衣服。恰好商場全場七折優惠促銷。媽媽挑中了一件裙子,她自己一邊試裙子,一邊在嘀咕中。我在一旁看見了,心想媽媽肯定覺得貴,還想能否有更多優惠。于是我二話不說,跑到服務員跟前,問:“服務員,這件裙子可以打九折嗎?”話音剛落,服務員和媽媽都哈哈大笑起來。我一臉糊涂著,這時媽媽告訴我“打折越小,付的錢就越少;打折越大,付的錢就越多。”裙子七折優惠表示原價×0.7;九折優惠表示原價×0.9。這么一算,當然是7折優惠更劃算啦,九折優惠反而變貴了。不懂數學不僅鬧笑話,而且還吃大虧!
今年雙十一活動即將開始,電商的促銷方式又是五花八門,媽媽想買一臺新空調,她在網上選好了同一配置和款式的空調,并貨比三家,媽媽請我幫她挑選出最劃算的電商。甲電商:原價1699元/臺,雙十一前,提前支付定金169元/臺,雙十一當天支付尾款,定金可當2倍價格抵消,另外享受每滿400減50的優惠。乙電商:原價2680元/臺,僅限雙十一當天享受5折優惠。丙電商:原價1999元/臺,僅限雙十一當天享受7折優惠,另外享受每滿1000減200的優惠。媽媽一說完,我立馬埋頭苦算……
甲電商的實際價格:預存定金的優惠169×2=338元;扣除定金后的價格1699—338=1361元;每滿400減50的優惠1361元可享受優惠50×3=150元
乙電商的實際價格=2688×0.5=1340元/臺
丙電商的實際價格:享受7折優惠后的價格1999×0.7=1399元;每滿1000減200的優惠1399元可享受優惠200×1=200元
丙電商的實際價格=1999×0.7—200=1199元/臺
最后我給媽媽提供了三家電商的實際價格,丙電商最劃算。媽媽拍拍我的頭微笑地說,“孩子長大了,學好數學,是最劃算的!”
通過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我也體會到:在生活中的許多大小事都要應用數學,學好數學,才能夠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快樂生活。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3
我漸漸進入夢鄉,仿佛被一層濃霧包圍住了,不過一會兒,濃霧散去,我“哎呀‘一聲,摔了個四腳朝天,等我站起來,突然,走來一個四四方方的機器人,“想得到獎品嗎?”機器人用試探的語氣問,一聽到有獎品,我興奮地來了一個筋頭翻過身來,我隨著機器人進了一個迷宮,它說:“先給你一個智力測試,一個大罐子怎樣塞進小罐子里?”我不假思索地說:“把大罐子摔破,塞進小罐子里就行。”這是我剛才摔出地靈感。機器人不服氣地說:“八個西瓜怎么分給九個人?”我說:“八個西瓜汁就行了。” 機器人被我氣得傳感器壞了。
我進入了迷宮,出現了一道墻,那墻說:“想過我就得回答一個數學問題,625×64×25=多少?”幸虧我學過奧數,我列出遞等式:=(625×16)×(25×4)=10000×100=1000000這道墻倒掉了,我看見一個灑水壺,便撿起來,看到一些美麗得花朵快干枯了,我便給花澆了點水,花又有了生機,花兒對我說:“回答一個數學問題才能走12400÷25=多少呢?我又列出遞等式:=124×100÷25 =124×(100÷25) =124×4 =496花兒不說話了,我走了一會兒,發現前面出現了一片荊棘叢,其中,最大得一棵荊棘說:“回答我一個問題吧,對了可以拿獎品,題目是:有一個財迷總想使自己的錢加倍增長,一天,他在一座橋上碰見一個老人,老人說:“在橋上走一個來回,你身上的錢便會增加一倍,不過每走完一次要給我報酬32個銅板,財迷走了一次,看真的成倍增長,就給了老人32個銅板。五次以后,財迷便一個銅板都沒有了,你知道財迷原來有多少個銅板嗎?我又列出了式子:(0+32)÷2=16(個);(16+32)÷2=24(個);(24+32)÷2=28(個);(28+32)÷2=30(個);(30+32)÷2=31(個)那個荊棘叢變成了綠油油的小草。我邊走邊想,那財迷真笨。我能看到獎品了,但還有一條小河在攔路,河上出來了一道算式:1378×1000÷125。我會意的寫下了算式:=1378×1000÷125=1378×(1000÷125)=1378×8=11024 河上架起了一座小橋,我飛奔過去,剛想拆開獎品,突然感覺很刺眼,原來是一場夢,太陽公公會心地笑了。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4
國慶長假期間,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華聯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特別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期間特價打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相當于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知道一件衣服多少錢嗎?我想:150乘0.8,不如將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結果得120元,我高興得對爸爸說:“是120元!”爸爸問:“為什么呢?”我便把問題解答的過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點上一位小數點就成了120。”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銷活動,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于打幾折呢?”我說:“讓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是這樣解答的:“買二贈一就是花兩箱牛奶的錢買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當于花100元的錢買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當打的折數,100除以150等于0.6,結果在6.5到7折之間,你明白了嗎?”我說:“噢,原來是這樣的,我現在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發出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樓層的高度,廓的面積,太陽能的容水量,國旗的精確度等等一些問題和發現!
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數學發現,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數學問題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5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離不開數學,可見數學與我們的關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比如,媽媽上街買水果,買蔬菜,還有去文印社復稿件……等等,都要用到數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數學,等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暑假里我跟爸媽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雜貨店買礦泉水喝。雜貨店有個規定:買3瓶礦泉水可以換一瓶礦泉水,一瓶礦泉水賣價1元錢,爸爸見了掏出10元錢給雜貨店老板,說:“老板買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饑似渴的喝了起來,一會兒就喝掉了二瓶。還沒等我回過神,已經有好幾個空瓶了。爸爸問我:“靈靈,我們用10元錢能換多少瓶礦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個空瓶子換了3瓶礦泉水,3個空瓶又換了1瓶礦泉水……還剩下兩個空瓶子。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算出來了,是14瓶礦泉水,還余下2個空瓶子。”爸爸笑了,說:“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再向雜貨店老板借一個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還給老板,噢!我們可以喝15瓶礦泉水。”爸爸點頭稱贊。
數學就是要靈活運用,理論聯系實際,只有掌握了數學知識,才能更好的讓數學服務于我們。所以我們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我們學習生活中的好幫手。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6
一年一度的美食節又到了,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隨著歡樂的人群,來到了美食廣場。節日的廣場是人的海洋,美食的天地。
可以坐著吃的地方已經沒有了,只能一邊買一邊吃,一邊吃一邊買。一串魚丸兩塊錢,媽媽給了我十塊錢,我買了三串,找回了4元。接著我要吃雞腿,媽媽又拿了100塊錢,站在旁邊看著我,我胸有成竹地跟湖北的女人買了三只,我想,三乘以五,等于十五,那么,用100減去15,就等于85了,我跟媽媽說,是不是要找回85塊錢呢?媽媽笑咪咪地看著我,“為什么呢?”我解釋了一下,接著,她果然找回了85塊錢給我。我心里樂滋滋地,原來學數學的作用這么大,處處用得著數學呢。吃完了美食,我們又去購物,媽媽一眼相中了一種暖色的被單,各買了大、小一床。大的38元,小的28元,媽媽給了100塊。媽媽說:“這下,要找回多少呢?”我歪著頭,掰著手指,算了算,低聲說:“找回34塊。”“媽媽說:“為什么說的這樣低聲呢?”“因為我不知有沒有算對。”“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孩子。
要想學好數學,除了興趣,還要有信……”我瞥見她給了媽媽35塊,正要說多了一塊,媽媽已經給了她1塊了。我皺起眉頭,但仔細想,就想明白了。這,就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跟生活息息相關。今后,我一定要更加認真地學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7
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很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善于發現總結,就可以解決身邊的許多問題。
一天,媽媽給我了9個硬幣,說:“這兒有9枚硬幣,其中有一枚是假的,能不能夠將假硬幣找出來?”我說:“這還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瞧瞧,右看看,好像沒什么不同嘛。我又用東西敲一敲,聲音好像也一樣!怎么辦呢?我想了想,哦!用天平,真硬幣和假硬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媽媽笑了笑,給我了一個沒有砝碼的天平,說:“嗯,假硬幣的質量輕一些,但我只有沒有砝碼的天平,你想辦法把假硬幣找出來吧。”
我先把硬幣分成了3份,然后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天平沒有反映,我想假硬幣肯定不在這2份里面。但我不放心,從天平上拿下了左邊的一份,把剩下的第三份放了上去,一開始時沒什么反映,但左邊的這端慢慢的翹起來了,哦,假硬幣果然在左邊的這3枚硬幣里。我又拿出了左邊硬幣中的2枚稱,好像一樣重呀!“我知道了,假硬幣肯定是那一枚!”我叫了起來。“對,你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出生活中的數學題,真不錯!”媽媽說。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需稱兩次,就從9枚硬幣里找出了其中一枚假硬幣。
所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我們不但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你就會發現數學——原來是那么有趣。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8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我眼中,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游戲。在我的數學啟蒙老師鄭征的靈活教導下,我感到學習數學是一件特別快樂的事情。
其實在生活中,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與數學息息相關。例如:你去文具店買6本練習本,每本5角錢,一共要用多少錢?42位師生去游樂場游玩,門票每人5元,帶300元夠不夠?家里要裝修估算要用多少塊兒瓷磚?
我在學習了米、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就學會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測量身高。我給自己量的身高是146厘米,也可用學過的小數的知識表示為1.46米。我還給爸爸、媽媽量身高,分別量出的數據為175厘米(或1.75米)和165厘米(或1.65米)。我還通過測量我的一步長度,學會了用步子大致估算戶外某個運動場的面積。長=一步長度(0.4米)×步數,寬=一步長度(0.4米)×步數,運動場的面積=長×寬。看到家里的正方形地板磚,我也用尺子量出了它的邊長是80厘米。我很快算出一塊地板磚的面積就是80厘米×80厘米=6400平方厘米,而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0.64平方米。我的臥室一共鋪了16塊,那面積就可表示為0.64平方米×16=10.24平方米。
通過實際動手測量、計算,加深了我對米、厘米以及小數和面積的理解,鞏固了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自己身高的測量,感受到了自己成長的快樂。
我喜歡數學這門學科,因為它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得太緊密了。我知道只有學好數學,才能更好地讓數學真正地為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服務。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數學王國的奇妙和樂趣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19
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等著我們去尋找。
一天早晨,爸爸讓我出去買10元湯包。我便來到湯包店,向店主說要買10元湯包。一會兒,店主向我走來,他拿了三個蒸籠,用夾子熟練地夾出了兩籠半湯包給我。我想了想,兩籠半湯包就是2.5籠湯包,共10元,就用10÷2.5=4(元),那就是說一籠湯包是4元了;我又數了數,一共有20個湯包,那一籠有多少個湯包呢?用20÷2.5=8(個),就是一籠有8個湯包。回到家,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一起吃,這時,我忽然又想,一籠湯包有8個,共4元,那一個湯包多少元呢?就是用一籠湯包的價錢除以一籠湯包的個數,即4÷8=0.5(元),我得到了一個湯包0.5元這個答案。想完,我便開心地吃了起來。看,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大家快去尋找吧!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0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也與數學息息相關”。數學,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生活中的人們也是離不開數學的,它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比如:去買東西的時候,結賬的時候,統計電費,水費的時候……數不勝數。
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超市買餅干。超市里的餅干花樣可多了,有:芝麻餅干9.30元一斤,香奶餅干11.50元一斤,巧克力餅干15.80元一斤……但也分散稱和包裝。媽媽問:“女兒,你想買什么餅干啊”?我看著琳瑯滿目的餅干說:“買香奶餅干”。媽媽又問:“你是買散稱還是包裝”?我想了想:包裝的有一斤13元,散稱的一斤11.50元,13元>11.50元,所以散稱比包裝便宜。我把結果告訴了媽媽,媽媽高興的點了點頭。
生活是離不開數學的。我們的身邊到處都是數學,它為我們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貢獻啊。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1
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我們息息相關。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買了一副羽毛球拍68元,一盒牙膏5元5角,包子買了3個,2元7角。媽媽說:“一斤雞蛋4元2角,我們買了2斤,那是多少錢?”我用2元乘以4,等于8元,再用2角乘以2,等于4角。我說:“應該是8元4角。”媽媽點點頭,給營業員10元,營業員找了媽媽錢。這就是我們學的元、角、分和加減法的數學知識。
我的爸爸是做太陽能生意的,他每天都要計算一些賬目。比如他進貨,每臺太陽能1000元,配件200元。他賣給別人的價格是1400元,里面還有其他費用,最后爸爸很辛苦了,才賺了幾十塊錢。這些用了我們數學上的統計和加減法知識。
生活創造了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如果沒有數學就會雜亂無章和盲目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運用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2
我們生活中到處處有數學,他們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它,思考它和體會它。
還記得有一次,我去常客隆買了幾瓶可口可樂,回到家里我正準備打開一瓶可樂,無意中看到可樂瓶的包裝上寫著:買一升贈送250毫升,看了這句話,我想廠家不可能做虧本生意吧?絕不可能,于是我請求爺爺幫我做一個試驗,我要看看廠家有沒有撒謊。要是多不出250毫升,那就說明廠家在欺騙消費者,以后我就不買這個可樂了。可拿什么測量準確呢?我家有一個量杯,爸爸做實驗用的,剛好可以拿來用一下,于是我就拿它來測量。爺爺開始教我:一升等于1000毫升,再加上贈送的250毫升,一共是1250毫升,我家的量杯容量是250毫升的,那么1250÷250=10(杯)。經爺爺這么一提醒,我恍然大悟,因為只要一瓶可口可樂能倒滿10杯的話,那么說明廠家很誠信。于是,我拿起可樂往杯子里倒,1杯、2杯、3杯……10杯。哈哈,竟然10杯還超過一點。啊!原來這瓶可樂是足量有余的。忽然我又發現瓶身上寫著凈含量:1250(+)5毫升,我問了爺爺。原來,這個意思是最多有1255毫升,最少有1245毫升,而標準就是1250毫升,我聽了一下子就明白了,數學的學問真是處處都是啊。
我不禁贊嘆起來:我以后一定會多買這個牌子的可樂喝,爺爺也笑著告訴我:“怎么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吧”我使勁地點點頭。
從這次試驗中,我明白了,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很多數學知識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3
我是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我的數學一直都很一般,有時候也很不穩定。二年級的上半學期學習結束了,在放寒假的時候,我的媽媽讓我做數學試卷,不許我出門玩,我在家里思考了很多關于數學類的問題。從加法來說,它讓我知道了兩數相加的和,兩樣東西加在一起一共多少錢。還有我學到的元,角,分。妹妹買的餅干4.5元,我買了牛奶2.5元,媽媽一共需要付出7元,我懂得了元,角,分。還有老師教的認識了圖形的形狀,讓我明白了不同的形狀有不同的角,還有數學試卷上的看事物,坐在不同的角度看的事物不同。我還學會了乘法和除法,學習乘法和除法前提一定要先背熟乘法口訣,這是必須要的。所以我乘法口訣背的還是挺熟的。熟悉了乘法讓我能更快的算出兩個相同加數的和。
比如,過年的時候收親戚們給的紅包,兩個大公公各給了我和妹妹一人一個紅包,姨奶奶也給了我和妹妹一人一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是兩百元。回家后媽媽讓我看看和妹妹的在一起一共多少錢?我選擇用乘法來算,簡單快捷。一共有6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是兩百元,2乘以6等于12。媽媽還對說我:“還行!書沒有白念。”我漏出了還沒有長好的大門牙,開心的笑起來了。學習數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以后有小作者寫了寒假學習的感受,通過長輩給紅包一件事,學會計算6個紅包一共多少錢,一共有6個紅包,每個紅包里都是兩百元,2乘以6等于12,共1200元。寒假學習讓她明白:學習數學對人們生活有很大幫助。以后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學習呢。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4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涉及到許多數學問題。只要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和總結,就能解決身邊的很多問題。
有一天,媽媽給了我九個硬幣,說:“這里有九個硬幣,其中一個是假的。你能找出假硬幣嗎?”我說:“這不簡單!”我接受了任務。
我左看右看,好像沒什么區別。我又用什么東西敲了敲,聲音好像都一樣!我該怎么辦?我想了想,哦!有了天平,真幣和假幣的重量肯定不一樣!我媽笑了笑,給了我一個沒有重量的天平。她說:“嗯,假硬幣比較輕,但我只有一個沒有重量的天平。你得找出假硬幣。”
我先把硬幣分成三份,然后在天平的兩邊各放一份。余額沒有反映出來。我覺得假幣肯定不在這兩份里。但是我不放心。我從天平上拿了左邊的那個,把第三個放上去。開始沒有反應,左邊的慢慢翹起來。哦,假硬幣在左邊的三個硬幣中。我拿出左邊的兩個硬幣,好像一樣重!“我知道,假幣一定是那個!”我哭了出來。“是的,你可以用你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的很好!”媽媽說。
其實我只是用簡單的數學知識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只用了兩次稱重,從九枚硬幣中查出一枚假幣。
所以,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如果你把數學學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你會發現數學——是那么有趣。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5
記得是星期六的一天早上,爸爸帶我去看望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生活在農村,生活來源主要靠養鴨為生,平時爺爺奶奶就吃住在鴨場,我到了爺爺奶奶處,免不了要看鴨舍,喂鴨子。鴨場沿河溝而建,其余三面是柵欄,圍成一個長方形。我向爺爺喂鴨場地為什么不建成正方形而建成長方形,我還對爺爺說,‘我們老師說過,柵欄的長度一樣時,圍成的正方形面積要比長方形的面積要大,’爺爺笑呵呵地對我講,‘你說的情況與我們這個喂鴨場地的情況不一樣,你看我的這個場地,一面利用水溝圍,三面利用柵欄圍,不是四面,’接下我天真地說,‘水溝長著呢,為什么不圍更長一些呢,那樣面積不就更大了嗎?’爺爺說,‘這就不一定了,’爺爺說,‘萍萍呀,聽說你們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了,今天正好我來考考你,我這個喂鴨場地,三面柵欄共長40米,你想想看我們這個喂鴨場的面積最大可以圍成多大呢?’
帶著問題,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我采用列舉的方法,推想:假設寬1米,長是38米,面積就是38平方米;寬2米,長是36米,面積就是72平方米,逐步列舉…寬10米,長20米,面積是200平方米;再往下逐步推算面積,面積又逐步減少,另外我又列舉了其他的數加以證實看看有什么特點,我從中摸索了這樣一個規律,象這樣利用一邊是河溝圍成的長方形面積比正方形面積大,也不是長越長面積越大,而是長的長度是兩條寬的和時面積最大。帶著成功的喜悅,我跟爺爺說,‘爺爺呀,你考我的問題,我想了一下,不知道對不對,’爺爺讓我講講看,我說這個喂鴨場地面積最大是200平方米。爺爺高興地說,‘一點都不錯,我孫女是好樣的。’
從這個實例中,我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只有合理地科學地利用資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從中我也感受到,數學會給人們帶來智慧創造財富,可以說是,生活中處處包含著數學,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6
我和好朋友王心怡一起出去買東西。
來到琳瑯滿目的商店,我和王心怡直奔文具區。我在商店里買了4塊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6.05元;王心怡買了同樣的2塊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4.45元。買完后,我想考考王心怡,便問她:“你知道一塊橡皮和一塊小刀的單價嗎?”王心怡想了想,便回答說:“一塊橡皮0.8元,一把小刀0.95元。”“你光把答案算出來了,過程呢?”這可把王心怡難住了。王心怡過了一會兒對我說:“你等一會兒,我馬上想想!”“我來算吧!很簡單哦!”我胸有成竹的對王心怡說。“哦?你會?那你先來算算!”王心怡說。
我胸有成竹的對王心怡解釋:“4塊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6.05元,2塊橡皮和3把小刀共付4.45元。通過兩組條件的對比,可以發現我比你多付6.05-4.45=1.60(元),是因為我比你多買了兩塊同樣的橡皮,可用下列豎式來表示:
4塊橡皮的價錢+3把小刀的價錢=6.05元
— 2塊橡皮的價錢+3把小刀的價錢=4045元
2塊橡皮的價錢 =1.60元
從而找到下列解法:
解:
(6.05-4.45)÷(4-2)
=1.6÷2
=0.8(元) ……… 橡皮的單價
(4.45-0.8x2)÷2
=2.85÷3
=0.95(元) ……… 小刀的單價
你會了嗎?王心怡?”
“嗯!我會了!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數學,看來要把數學學好才行啊!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的!”王心怡發奮圖強說。我說:“我一定要探究數學中的奧秘!加油!”然后,我和王心怡就拿著自己的“戰利品”回家了。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7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處處都與數學有關。只要我們肯觀察,就會發現數學非常奇妙。
星期一傍晚,我正在溫習數學和奧數。我突然想起妹妹的生日,在那里喃喃自語:“妹妹的年齡好象是6歲,又好象是5歲,到底是幾歲呀?”我便決定去問媽媽。我走進媽媽的房間,好奇的問:“媽媽妹妹今年幾歲呀?”媽媽頑皮地說:“聰明的寶貝,讓我來考考你吧!”我要強的大聲叫道:“考就考!誰怕誰?”媽媽開始一本正經的準備說了:“我給你一些條件,算出妹妹的年齡。你的外公比你的舅舅大26歲,你的舅媽比妹妹大26歲。妹妹一家今年一共126歲,而5年前妹妹一家一共107歲。親愛的小寶貝快來算一算吧!”
不一會兒,我就將妹妹的年齡算出來了!我學著數學老師的樣子,對媽媽說:“看著我的眼睛,妹妹呢她是4歲”媽媽又反問到:“寶貝你能算出外公,舅舅和舅媽的年齡嗎?”“哈哈哈,早知道你會留一手,我是何等的聰明,不過我沒留那么一手。”我笑著說。之后,媽媽暴笑了半天。過了一會兒,我又算出了答案說:“妹妹的爸爸是33歲,舅媽是30歲,外公是59歲。”媽媽夸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算出來了嗎?在數學中,算年齡的一類問題叫做<<年齡問題>>。剛才我所算出來的思路是:一家四口,一個人5年應長大5歲四個人5年一共20歲,因此現在和5年前應相差20歲。而一家四口現在的和126歲減5年前的和107歲卻是19歲,說明5年前有一個人還不在這個家,只有可能是妹妹。所以妹妹的年齡是5-1=4歲,舅媽的年齡自然就是4+26=30歲。舅媽的年齡加上妹妹的年齡與現在的總年齡126歲相減。就能算出舅舅和外公的年齡和,外公比舅舅大26歲,減去26歲,外公和舅舅的年齡就相等了。在除以2就算出舅舅的年齡,66除以2等于33歲,就是舅舅的年齡。外公的年齡就等于33+26歲,就等于59歲。其實,就這么簡單。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因此我們要多多觀察,多多學習,多多思考。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8
今年國慶節,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中秋節前帶張白紙和家人一起到超市看月餅。
我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情,長假第一天就拉著媽媽到超市去。月餅銷售區的月餅竟然有上百種,看得我目不暇接,唯一感嘆:包裝月餅的大禮盒太精美了!廠家一定在這上面花了很多心思。其它我就看不出有什么名堂,老師究竟讓我們看什么呢?我疑惑地把所有月餅又細細觀察一翻,發現各個大禮盒里面小月餅盒大多數是6個,8個裝的,且都是分兩行擺設布置。我指著月餅大禮盒問媽媽:“怎么里面的小盒子都擺成兩行呢,為什么不放成一行呢?”“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這樣設計不就是為了美觀嘛!”媽媽笑著說。在媽媽的笑聲中,我的腦海里閃出火柴盒的包裝,難道這樣設計也是為了節約紙的材料?那就來算算看,老師叫帶的紙發揮作用了,然后我就請媽媽幫我到文具銷售區找來筆和尺,量了一盒月餅大禮盒的長40厘米,寬28厘米,高4厘米,得出表面積(40×28+40×4+28×4)×2=2784平方厘米。如果里面的小月餅盒排布成一行,大禮盒長就是80厘米,寬14厘米,高4厘米,表面積是(80×14+80×4+14×4)×2=2992平方厘米。我恍然大悟,原來設計者是考慮到節約材料啊!我把我的發現告訴了媽媽,媽媽會心地說:“原來這樣設計不僅是為了好看啊!看來你還真會學以致用啊!”
我很高興,更來了探究的興致,邊思索邊把這個大禮盒里面的兩排小月餅盒壘起來,變成兩層高。媽媽立刻制止我的這一舉動:“會把下面一層裝月餅的包裝盒壓了變形的。”“這樣放,大禮盒的包裝紙只要(40×14+40×8+14×8)×2=1984平方厘米,就更節約外包裝紙了。”我不解地對媽媽說。媽媽點點頭,打開其中一個月餅的小包裝盒。一個小小的月餅躺在里面,小月餅盒容積比月餅的體積大多了,原來設計者用空余空間來充當小月餅,是月餅盒子容積大里面月餅小啊!那當然是不能把它們堆成兩層,真的會壓壞小月餅盒的。細細一比較:少用點做月餅的原料總比多用點外包裝紙花的成本要低,我不得不佩服設計者的精心設計。
嘿嘿!原來身邊處處都可能藏著數學,關鍵是我們是不是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29
在古代,古人通過在麻繩上打結或用擺石子、劃線的方法計數來分配所打的獵物,后來慢慢演變成了今天的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許多問題都是通過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的。
國慶前夕,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來給我們上法制教育課。在這節課上,警察叔叔給我們講了一個案例。一次,他們抓到了四個偷竊嫌疑犯:甲、乙、丙、丁。在他們的供詞中,只有一個人說的話是真的。甲說:“不是我偷的。”乙說:“就是甲偷的。”丙說:“反正我沒偷。”丁說:“是乙偷的。”這四個人中,到底誰是真正的小偷呢?聽了這個案例,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答案各不相同。警察叔叔說:“這個問題看似復雜,其實很簡單,只要大家運用你們所學的假設法就可以解決,找到真正的小偷。”于是,我仔細地分析了這四個人的話,做了如下的假設:
第一種情況:假設甲是小偷。那么甲說的是假話,乙說的是真話,丙說的也是真話,而丁說的就是假話。
第二種情況:假設乙是小偷。那么甲說的是真話,乙說的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丁說的也是真話。
第三種情況:假設丙是小偷。那么甲說的是真話,乙說的是假話,丙說的是假話,丁說的也是假話。
第四種情況:假設丁是小偷。那么甲說的是真話,乙說的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丁說的是假話。
通過分析,只有第三種情況符合,由此可以判斷丙就是小偷。
警察叔叔聽了我的分析,高興地夸獎我是未來的小偵探,我的心里樂滋滋的!
生活無處無數學!數學,就像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只有真正喜歡它的人才會有勇氣去征服它!去攀登它!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勇敢的登山人!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0
在實際生活中的其實有許多數學問題,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都可以運用在生活中,就像老師說的“數學就在自己身邊、身邊到處存在著數學問題”。很多時候,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的數學更加生動有趣,不像書本上的數學枯燥無味。在生活中能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答問題能使我更加熱愛數學,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數學。
秋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在秋游前老師提出的問題,“要去秋游了,你們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們都異口同聲的說明:“到商店去買吃的!”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購物方案設計開始了。我們興趣盎然,紛紛設計著方案,計算著錢數。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著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樂趣。當秋游購物方案設計在我們的興奮之中落下帷幕時,老師又說:“同學們,你們為秋游購物作出了不同方案的選擇,其實,大家說的、做的、算的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數學”!我恍然大悟,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老師又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一個旅行家,有500元要到三個旅游點去旅游,怎么樣安排可以既經濟又實惠。”當星期一在課堂上討論這題時,我們都很興奮。因為我們利用雙體日,有的去旅行社詢問旅游價格;有的打電話詢問火車與輪船的價格;有的詢問住宿的價格;……。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從不關心的問題,但現在卻成了我們交談的熱點。有時我們在具體討論線路時,常常為線路的合理與價格的優惠而爭得面紅耳赤。在這一活動中,我們不僅要將已學應用題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又要考慮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不僅提高了自己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讓我們能從中了解了社會。
老師曾說過要體會“數學之美”,是的在數學中我們發現了數學的嚴密之美,感受到數學圖形的對稱之美,更體會到生活中數學的無處不在,能夠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能夠學有所用讓我真正發現了數學的美。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1
我有許多秘密,說個給你聽聽——瓦房的秘密,嘿嘿,失望吧?我的秘密保密。
瓦房的秘密是我在前些日子發現的,學校組織我們六年級學生到橫溪秋游。讓同學們認識大棚里許多反季節的蔬菜,還親身體驗了勞動的辛苦。勞動過后,大家在一起小憩時發現了一間又老又舊的瓦房。屋里有好多我們從未瞧見過的舊物,從標簽上我們才知道了它們的名稱:土灶,竹碗櫥,木制織布機,木踏,鳳凰床……我們覺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摸摸這,摸摸那。這時,我看見老師抬著頭在朝屋頂上看,我的好奇心也想看個究竟:屋內頂不是平的,是用木頭和柴簾搭成。這怎么能撐得住屋外頂上的瓦呢?
“大家快出去,這屋頂不安全!”我慌忙地叫道。大家也驚慌起來,不知所措。
老師安撫大家說:“同學們,不要慌,屋頂現在不會塌的,屋頂上的木頭還完好無損呢?”
“老師,木頭好好的也不一定就能撐得住啊?”我不解地說。
“大家仔細看看中間的木頭是怎么搭的?”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話,一個個都睜大眼睛向上看去,并異口同聲地說:“三角形。”
“對,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因此屋頂不易變形,安全性也就高了。對吧,老師?”我不禁問道。
“建筑者就是充分利用三角形這一穩定性,來加強屋頂的穩固性的。”
原來瓦屋保存到現在的秘密就在這兒啊!
細細觀察我們還會發現:自行車的腳撐,空調室外機的安裝等等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是三角形給它們投了一份份不易倒塌的安全保險。數學的作用還真不小,它與我們的生活形影不離,我可得努力學好數學,讓生活更豐富多彩。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2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在生活中遇見數學.如窨井蓋為何是圓形?伸縮門為什么是平行四邊形等等。今天,我要給大家舉一個圖形密鋪的例子。
麗麗搬新家了,她見她家的地磚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三角形,可是卻沒有漂亮的三角形,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是因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四個角合起來是一個360度的,可以平鋪在一起來,沒有漏縫,而圓形它沒有角度,所以不可以密鋪.聰明的蜜蜂會做一個美麗的房子-----用六邊形拼的房子,.因為六邊形的一個內角是60度,所以1個六邊形便可以密鋪.
圖形密鋪如此奇妙使家變得更美麗.生活中我們還會遇見更多的生活中的數學,希望大家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3
今天中午,媽媽準備給我們包包子吃,我和爸爸高興極了,都嚷嚷著要加入包包子的行列。
只見媽媽和好了面團,做好了包子餡兒,可謂一切就緒,只欠東風。我開始包了,但軟軟的面片一點也不聽我的指揮,媽媽就耐心的教我包,我終于包成了一個個包子。
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包完了包子,只見一個個包子整整齊齊的擺在面板上,好像戰士在等著檢閱似的。我忍不住的數著我們一共包了45個,其中我包了7個,爸爸包了18個,媽媽問我:“你算一下,媽媽包了幾個?”我想了想說:“7+18=25,45——25=20,媽媽你包了20個。”媽媽說:“你算對了,那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呢?”我說:“我比爸爸少包了幾個?18——7=11(個)”媽媽高興得夸了我,我特別高興。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4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
比如:今天,我和媽媽帶了200元去家附近的超市買零食。媽媽說:“她來挑東西,叫我算價格。反正合計價格不能超過190,還要留10元打車回家。”
媽媽在那里挑著,我就跟著算。算到180幾的時候,我告訴媽媽快到190元了,可以付錢回家了,媽媽說:“那好,走吧!”可是,付錢的時候收銀員阿姨在電腦上一算,告訴媽媽197元,媽媽又重新算了一遍,原來是我把買二送一的牛奶看成買一送一的了。媽媽只好付錢了。還說:“今天只能走回家了”
所以,我今后做題一點要看清題目,要不然扣掉分數就太可惜了。生活中如果粗心也會給我們帶來不方便。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5
數學課在語數英三門科目中我既喜歡又討厭。喜歡的是因為數學課上的數學題很有趣;討厭的是因為數學課上的公式太多了,有點記不住。
在生活中,那些收銀員的叔叔阿姨們最喜歡用數學了。
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在路上,媽媽想給外婆買點水果,就找了個商店,開始買水果了。我看見媽媽拿了一個又一個的蜜梨,去用秤稱,我看到電稱上面顯示金額:10.3元,可是收銀員的阿姨卻說:“10元就行了。”話音剛落,我就想:“這一定是運用了小數的約等,把10.3元約等成了10元,這樣,媽媽就可以直接把10元錢給收銀員的阿姨,不用再去拿那3角錢了。”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數學,希望你能把這些數學給找出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6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銀基買衣服,爸爸給我看上了一件,120元打9折,爸爸說要是你算對了就給你先買,要是算錯了就最后給你買。我對爸爸說:“120×90%=108(元),對吧?”爸爸笑著說:“好,第一個給你買。”
媽媽又看上了一件衣服,130元打7折,我不由自主的算起來:“130×70%=91(元)。”可不料媽媽卻說:“那邊還不錯,走去那邊看看。”
最終,媽媽買了一件97元的衣服,可這時爸爸不見了,我問媽媽:“爸爸去哪兒了?”媽媽說:“我也不知道。”我左看看,右看看,終于,我看見了爸爸,我急忙跑過去,原來爸爸看上了一件143元的夾克衫,但這家店不打折,爸爸讓老板便宜十塊錢,老板爽快地答應了。
之后,爸爸和媽媽又給我買了兩條褲子,共127元,媽媽又買了一件羽絨服139元,爸爸又買一雙鞋150元。
結賬了,爸爸讓我算算共花了多少錢,“108+97+143+127+139+150=764(元)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7
數學知識不是枯燥無味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和爸爸之間就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一道關于工資的難題。
中午,爸爸從工廠里回來,哼著小曲,興高采烈的跨進了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這么高興?”爸爸說:“最近數學學的怎樣?”“沒問題呀,我答道。”“那我就考考你吧,爸爸說。”“知道爸爸為什么這么高興么?今天爸爸漲工資了。”我問道:“那您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說:“我比你媽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說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一進門爸爸就給我出了一道難題。怎么解決呢?”有了……,我拿出紙動手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月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么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所以爸爸的工資是1450元。怎么樣,我很聰明吧?當然我應該先說計算方法和過程,再說答案。”爸爸聽了,滿意的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說:“你還有其他的方法么?”“還有其他方法?”我驚奇的說。于是我又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做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做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么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然后分成2份,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這就是爸爸一個月的工資。“看,這是第二種方法。”
爸爸看了說:“看了你的數學學的還不錯,記著數學不是簡單的計算,生活中有很多用到數學的地方,只要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一旦將數學知識運用的生活中來,會其樂無窮的。”我高興地說:“生活處處皆學問呀,我會細心留心的。”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8
在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感覺到數學,體會到數學,所以,數學是與生活同行,與我們同行。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馬路上,在市場里,在學校中,隨處都可以見到。例如:學生每天幾點上課?學生每天學習時間是多長?休息時間是多長?就像這樣簡單而又瑣碎的問題,卻在大千的世界里構成一連串美麗而奇妙的數學問題。從那高高的海岸紅木,那巨大的加利福尼亞美洲杉,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活在世上的東西。在它上面我們能夠發現一些諸如同心圓、同心圓柱、平行線、概率、螺線以及比,等數學概念。再比如生活中常見的例子。用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就可以折疊出不同的形狀和式樣。華羅庚說過這樣一句話:“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活之謎,日用之繁,數學無處不在。”這句話的最后一句令我感受至深。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就在生活中,每天用的最多的還是數學。
而如今祖國的花朵們,卻以什么樣的姿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數學呢?
銀行利率、股票的上漲與下跌、衣服打折、球賽記分……這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詞語出現在課本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識的學生紛紛犯難,常常連題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還是打6折的便宜?“閉門讀書的學生,想學好現在的數學,難。”大家紛紛說道。
教育專家指出,以前考試過分強調解題技巧,試題人為編造嚴重,故意設置陷阱和障礙,造成數學教育變成解題訓練,學生陷入題海戰。
而現在的應用題不僅題長,有時達200多字,而且與生活聯系緊密,要求用數學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學生需要培養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了解生活常識,在讀懂了試題內容后,能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建立起數學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來。學生要有“數學問題是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思想,注意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通過相關訓練加以鞏固。
那么該怎樣培養學生的的生活實踐能力呢?我認為真正的學好數學,不是死記硬背書上的定義、法則,而是靈活運用知識,在生活中也能活學活用。僅僅常被人們忽略的東西,在考試時總是出其不意的出現在你的面前,讓你措手不及。所以,生活中的每一個東西,每一種物體都要留心觀察,仔細的觀察生活中的數學,與課本的知識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網上找到了答案。有的家長在培養孩子實際的解決問題時,用的方法很簡單卻又很實用。在孩子一年級時,家長每天都帶孩子去買菜,讓他從生活中直接發現數學的存在,并要求孩子準確的算出買菜要付多少錢,哪一家的菜質量好又便宜;在孩子上三年級時,家長能夠主動要求孩子擔任家里的“小小計算員”來負責家里的水、電費計算以及交款;在五年級時,讓孩子獨立解決實踐問題,充分發揮孩子的潛力;在六年級時,家長出門逛街總要拉著孩子一起逛,是打八折便宜,還是買一贈一實惠?等等的一系列問題。
只有真正的認識數學,發現數學,才會愛上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39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寫字臺前做作業。
“叮咚,叮咚。”隨著一陣的門鈴響,我出去看了看門上的“貓眼”,原來是爸爸回來了,我打開了門,跟隨著爸爸來到了廚房,看看爸爸到底買了什么飯菜。
“啊!”我驚喜地叫道,原來爸爸買了我最喜歡吃的水果——蘋果。我伸手去拿,可爸爸把那袋蘋果藏在了身后,我就知道他又在出鬼主意了。爸爸對我說:“想吃蘋果嗎?”我說:“那是當然了,干嘛,不讓我吃蘋果呀!” “你想吃蘋果,那倒是可以,只不過我要考你一道題,如果你做對了,我就把蘋果給你吃,如果做錯了,那就別想了。”爸爸笑咪咪地說。我有些猶豫,但仍得意地說:“沒問題。”爸爸說:“少自夸自耀了,你還沒答出我的問題呢,這道題是這樣的,怎樣算出這個蘋果的體積?”看來這題還真有些難,我對爸爸說:“知道了,用稱。”爸爸搖了搖頭,笑著說:“稱是算這個蘋果的重量。”想著想著,突然想到了上一次,老師在課堂說的一道題,那道題是求一塊石頭的體積,而這次是求一個蘋果的體積,那不是一樣的嗎?于是,我就對爸爸說:“我知道了,就是把這個蘋果放入一個長方體的容器里,倒入水,把蘋果浸沒,在取出蘋果,從杯內量出水將下來的長、寬和高,用長、寬和高相乘,就能計算出一個蘋果的體積,對不對?”爸爸笑著說:“對了,就是這樣,不錯,有進步,求一個形狀奇怪的物體時,就是用這種方法,說明你上課有注意聽,以后的每一節課,都要注意聽,都要認真地去思考。”我點了點頭。
從這件事中,我還明白了要努力學習,上課要認真聽講,還要去認真思考。我要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并懂得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出來,好好的利用它們,破解出更大的難題和考驗。數學的知識真是學無止境,讓我們學都學不完。我希望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學好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40
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坐在椅子上做作業,椅子由于年久,坐上去搖搖晃晃,爺爺知道后用一根木條斜著釘在椅子的兩條腿上,并讓我再坐上試一試,我竟然發現椅子一點也不搖晃了!我懷著好奇心“請教”爺爺,爺爺說:“椅子面、地面和一側的兩條腿組成了一個正方形,我在中間斜著釘上一根木條,不就分成了兩個三角形嗎?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信你也試試。”
我懷著好奇的心動手用木條釘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我拿著三角形無論怎樣使勁,也拉不動,而正方形輕輕一拉就變形了。我終于明白了爺爺為什么要斜著釘木條的道理。這就是我在課堂上所學的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容易變形。看來、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呀。于是、我開始尋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我仔細觀察,結果發現了生活中有好多應用三角形穩定性的例子,家里做飯用的鍋架上有三角形,相機的支架上也有三角形,停放時的自行車非常穩固,是因為自行車支架、地面和輪胎形成一個三角形,還有很多很多呢!由于我善于觀察生活,數學課上,我發言積極、精彩,還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夸獎。
有一天,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新鞋,我試過后小心翼翼地想把鞋再裝起來。可是我怎么也放不進去,最后只得向媽媽“求救”。媽媽真有辦法,把左腳的鞋尖和右腳的鞋跟并在一頭,一下子就放進去了。看我非常納悶,媽媽對我說:“看,把這兩只鞋所占的面積看做兩個直角三角形,鞋盒底面是一個長方形。我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這不是我們上數學課剛學過的三角形圖形的拼組嗎?原來還用到了這里。看,從這些實例中,我感受到,在實際生活中有許多和數學息息相關的東西?只要我們善于觀察,處處留意數學會給人們帶來智慧創造財富,可以說是,生活中處處包含著數學,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41
元旦那一天,媽媽聽說商場的衣服在搞活動,就帶我一起去商場買衣服。
一進店就看見大大的海報上,寫著“購物滿150元立減50元!”9個大字。
“佳怡,今天你自己來選你自己喜歡的衣服,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做到最劃算!”
媽媽就是這個樣子的,給我買衣服也要考我!這簡單,我一眼就看見一見510元的羽絨服,我在心里面計算著:一件衣服150元就能省50元了,510元里3個150元也就是能省150元,對了,510—150=360元。“媽媽,就買這件羽絨服吧,510元里有三個150元,50X3=150元,也就是能省掉150元,510—150=360元,這件510的羽絨服我們只要付出360元就行了。”我興致勃勃的和媽媽說著,我本來以為媽媽會來表揚我,會夸我聰明,會夸我算得快,誰知道媽媽卻搖搖頭說:“這件羽絨服倒是很不錯,顏色也非常好看,但是,你還是沒有做到最劃算啊!”
媽媽看出了我的不解,提醒我:“要想做到最劃算,就得做到我們買的衣服,錢數要最接近150的倍數,你可以再看看鞋子和褲子,但是,必須做到最劃算!”媽媽的話提醒了我,我恍然大悟,“對呀!只有夠150元才可以減50元啊!”我又選了一條灰色的運動褲,160元,160+510=670,670—150X4=70,還是不太劃算,要再買一件80元左右的東西,就最劃算了。我左挑右選,又看中了一雙運動鞋,86元,現在算一算,510+160+86=756元,150X5=750元,一共可以優惠50X5=250元,也就是說我們一共要花756—250=506元,就可以搞定這一套原價是756元的一身衣服鞋子了!我高興地把計算過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算的不錯,我們快點去結賬吧!”
經過了這件事情,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個道理。
數學與生活作文 篇42
——購車與打的上班哪樣更劃算?
買車與否是許多家庭都在思考的問題。對于生活在城市的家庭來說,汽車的用途無非是開車上班,送孩子上學,難得兜兜風。這樣來看,私家車是可有可無,打的也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但是碰到下雨天,那就麻煩了。還要跑到馬路邊上去打的,還不一定能打到,碰到非常緊急的事情,萬一打不到的,是要誤事的。如果為了方便,當然就要買車了。可買車要花的錢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很多人舍不得,覺得打的便宜。可是,也有人說,不買車,天天打的花的錢比買車還多。以我家為例,我家買車主要用途是我媽媽上班,到底買車與打的哪個更劃算呢?
汽車的消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每年汽車折舊費、每年汽油消費、每年汽車維修及保險年檢費。首先,計算每年的汽車折舊費是多少?一般的家庭,買一輛普通的私家車大概要花費15~25萬,就按一輛車20萬元計算,差不多可以用上10年,每年汽車折舊費大約2萬元。其次,計算汽車每年汽油消費又是多少?按一星期工作5天,除節假日以外,每年要上256天班。以一輛車每100km耗油6L計算。我家離我媽媽單位大約8km,每天來回16km。每年耗油量=(256×16)÷100×6=245.76(升)。按目前每升油價5.6元計算,每年汽油消費=245.76×5.6=1376.256(元)。再次,估算每年汽車維修及保險年檢費。一般每年汽車維修及保險年檢費大約8000~12000元,按10000元計算。最后,計算每年汽車總消費,即每年汽車總消費=每年汽車折舊費+每年汽油消費+每年汽車的維修及保險年檢費=20000+1376.256+10000=31376.256(元)。
下面來計算每年打的的花費。按本市出租車起步價兩公里內10元,每多一公里加1.6元計算。從我家到媽媽單位距離為8km,每次打的花費=10+(8-2)×1.6=19.6(元),每天打的兩次,就是每天19.6×2=39.2元。每年打的花費=39.2×256=10035.2(元)。
這樣看來,以我家為例,如果買車僅僅是為了開車上班,買車每年汽車總消費為31376.256(元),打的每年花費為10035.2(元)。打的比買車每年節省31376.256-10035.2=21341.056(元)。打的比買車要更劃算、更實惠。
【數學與生活作文】相關文章:
生活與數學作文05-10
數學與生活作文07-25
數學與生活02-08
數學生活作文03-31
作文:生活中的數學05-18
生活中的數學的作文06-15
生活中數學作文08-19
生活里的數學作文10-02
生活中的數學作文精選03-15
我的數學與生活作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