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校園的生活作文3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校園的生活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校園的生活作文 篇1
不知從何時開始,“低碳”這個詞流行起來,凡是說起關于環保的話題,總會和它扯上關系。我原以為這種“拯救地球”的大事和我無關,但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低碳”也可以從我們做起。
在網上查到的“低碳”含義五花八門,從減少汽車尾氣排放這種大問題到一般的節水、節電,似乎都在它的范圍之內。也就是說,其實即便是我們小學生,也是可以做到“低碳”的。先不說家里、路上,光是在學校里,便有許多地方可以注意。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班前的水籠頭壞了,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不快點修好它,會浪費多少水啊!于是,我們給校長寫了信,送到了校長室。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我們的信被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朗讀出來,下午就有工人來修好了籠頭。那時,我們的心中充滿自豪。現在想來,那其實就是我們為“低碳”生活做出的努力,如果每個學生都能這樣,“低碳校園”將不是夢想。
我和同學提起過“低碳校園”,沒想到他們竟提議多在學校里種幾棵樹。我不由感慨:你們少倒些飯菜,少浪費些紙張,難道不比種樹更方便嗎?當我們在操場上奔跑、跳躍,當我們在音樂教室里歌唱、吹奏,教室里一個人也沒有,燈卻亮著,電風扇卻轉著,電腦卻亮著……我們對這些熟視無睹,卻用更多的時間、精力去“植樹”,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其實,我們根本無需做額外的事,只要節約身邊的每一種資源,就已經是在為“低碳”生活做出貢獻了。
再把范圍縮小一些,請你打開文具盒,數一數有多少多余的文具?我就曾見過一位同學足足帶了十余支筆,卻只用其中一支。比起節電、節水這些人們常說的節約,這些細節往往更容易令人忽視。你多帶一支鉛筆,就多浪費一些木料、筆芯;你多帶一把尺,就多浪費一些塑料;你多帶一本本子,就多浪費一些紙……你注意到這些了嗎?“低碳”,便應這樣從身邊想起、做起。
倘若有一天,所有學生都不再浪費一把尺、一張紙、一支筆,那么我們的校園定然會更加美好;假如有一天,任何人都開始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粒飯,那么我們的地球勢必將愈發美麗。“低碳”,讓校園更美好,讓生活更美好,讓世界更美好!
校園的生活作文 篇2
初三的第一次期中考試剛剛過去,驀然回首才發現多少個日日夜夜已不可再追回.還沒來得及數清身后那串歪扭而零亂的腳印,一年的尾聲又將來到,新的一年又在向我招手——十一月的鐘聲已敲響!哎!!!"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步入初三已經兩個月了!
還記得剛進入初三的時候,老師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今年寧可多掉幾斤肉,也不能在明年的六月后悔!"校長也對我們班寄以重望.家長更是比我們還緊張.在一層層的壓力下,原本不緊張的我們也……
初三,對于這個詞我們有幾分激動幾分欣喜,還有幾許迷茫幾許恐惑.初三,沒有了鮮花和小鳥;初三沒有了歌聲和笑語;初三沒有了玩耍和游戲,初三只是在家與學校的兩點一線內單調的活動!若要用顏色來形容初三與兒時的差別,那么兒時是五光十色的,而初三則是黑白的!
初三到了,一切"干擾"是不是應該靜靜的走開?我是不是應該淹沒在習題與考試匯成的大海?
在初三,我們成熟了許多,懂事了許多."初三"你既讓我感到自豪又讓我感到沉重,你讓我猛然清醒——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我對你的感情十分復雜:是感謝還是抱怨!我毅然選擇"感謝"。
"初三"你的到來仿佛在告訴我命運之舟已經出現,六月的戰鼓已經打響,吹起了最后沖刺的集結號!
加油!現在就行動起來,去爭取那屬于你的美好明天!
校園的生活作文 篇3
昨晚兒子的作文,寫得有些費勁。作文題目的要求是:本學期即將結束,在這短短的一學期里,一定發生了不少有意思的事,請你選擇一件寫下來,注意把事情寫具體。兒子說老師要求最好寫發生在學校里的事,老師還按照總分總的結構給孩子們做了簡單指導。
昨天中午兒子拿回來試卷后,我就看到了作文要求,于是中午吃飯時我們就開始討論。
我問兒子:“你覺得這一學期學校里有哪些有意思的事?”
兒子一下子想不起來:“好像沒什么。”
“沒什么?”聽得我差點發暈,“一學期時間難道就找不出來點有意思的事兒寫?虧得媽媽每天都問你,今天有什么高興事兒。”
“高興的事和有意思的事不一樣啊。老師說,寫的事兒要有意思,還要有意義,要從中學到什么知識,或者懂得什么道理。”兒子也急了。
確實是不一樣。“那你就想想哪些事兒有意思。比如課間你和同學們玩了什么有意思的游戲?老鷹捉小雞或者是拔河什么的?”
“沒有。上完廁所再瘋玩一會兒就上課了。”
“那就寫課堂上的事兒。比如哪節課老師講得特別有意思,或者是你們課堂上發生過哪些有意思的事兒?”
“……”兒子還是一頭霧水,說不出個所以然。
看來,校園生活題材的作文,本學期寫得少,兒子還不得要領。
晚上回來寫作文前我繼續跟兒子交流:“接著想,學校里還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沒想到兒子吞吞吐吐,還是說不出什么。我心中那個氣啊,真想沖著兒子發一通火。每天在學校里樂呵呵、傻呵呵地過了一天又一天,合著除了上課學知識外,就沒有有意思的事兒?怎么可能呢?明明就是不注意觀察,不會思考,對很多有意思的'事兒視而不見。
強壓住內心的火,我只好繼續引導:“你參加閱讀競賽,參加學校的科技制作活動,體育課上和同學們一起跑步比賽、做仰臥起坐,這些不都是有意思的事嗎?”
“哦。”兒子點點頭,看著我。
“我們就從這個星期一說起。升旗儀式后,老師國旗下講話,是不是有意思的事?”
“嗯,對了,我還領了我們班的科技制作優質作品獎。”兒子這會兒總算開了竅,想起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對呀,這就是有意思的事。”我及時鼓勵,“下午班會課,喬老師講了什么主題?”
“道德講堂之文明禮儀,喬老師念了《咱們從小講禮貌》的歌詞,讓我們回去學。”
“這不也是很有意思的事兒嗎?讓你們學習文明禮儀,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媽媽,我們健康課上也學過禮儀,老師還帶著我們一起練站姿、坐姿,還有原地踏步練走姿。”兒子打開了話匣子,眼睛也開始放光。接著,給我繪聲繪色地講起了課堂上的情景。
我一聽,立馬拍板:“就寫這個內容了!”折騰了大半天,總算找到了素材,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這篇作文:
一件有意思的事
文/星際王子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學期即將過去。在我們身邊,發生了許許多多有意思的事,其中有一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
那是一節健康課,伴隨著悅耳動聽的上課鈴聲,老師走進了教室,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禮儀,首先學習站姿。請大家站起來。”同學們一聽,齊刷刷地站了起來。
“跟著我一起做。”老師一邊示范,一邊念,“頭正,目光平視前方,面帶微笑。挺胸、收腹、提臀、立腰……”
沒想到小小的站姿里面還有這么多的學問,同學們學得可帶勁了。我也按照老師的要求,站得像青松一樣挺拔。可是有幾個同學總是站不好,頭亂動,身子左搖右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接下來我們又學習了坐姿和走姿,大家個個精神抖擻,學得興致勃勃。同學們互相比賽,看誰的坐姿最端正,看誰的走姿最矯健。
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這真是一堂有意思的禮儀課!老師的講解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知識,而且懂得了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的各種姿勢,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還能給人留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印象。
一篇完整的作文寫完了,總分總的結構,好像也沒有什么大問題。只是總感覺還可以寫得更生動、更有趣一些。于是,今晚我又一邊講解,一邊指導兒子做修改,寫了下面的這一篇:
有意思的禮儀課
文/星際王子
可愛的太陽公公透過窗玻璃,好奇地看著我們三五班教室里一張張興高采烈的笑臉,彎著腦袋好像在猜測同學們都在干什么。嘿,告訴你吧,我們正在上一堂很有意思的禮儀課。(用合理的想象直接切入主題,讓文章一開始就引人入勝)
我們首先學習的是站姿。講臺上,老師正做著示范;講臺下,同學們齊刷刷地站著。(用描寫的語言介紹事件,繼續吸引人往下看)
“頭正,目光平視前方,面帶微笑。挺胸、收腹、提臀、立腰……”老師一邊示范,一邊念。原來這小小的站姿里面還有這么多學問哪!同學們一聽就來勁了,跟著老師有模有樣地學起來。我也按照老師的要求,站得像青松一樣挺拔。可是有幾個同學總是站不好,頭亂動,身子左搖右晃。老師點名讓他們單獨做,這下更逗了,一緊張,他們更站不好了,臉上的五官也扭得亂七八糟。(這句話是兒子最近從課外書上學的一句話,成了他的口頭禪,每晚睡覺時鉆進冷被窩時必說這句話,用在這里正好合適)同學們看到這表情,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文章需要詳略得當,本文既然詳寫站姿,索性就寫得更具體些,幾位同學的表現更能反襯出這件事的有意思。)
接下來我們又學習了坐姿和走姿,大家個個精神抖擻,雄赳赳氣昂昂,學得興致勃勃。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同學們互相比賽,看誰的站姿最挺拔,看誰的坐姿最端正,看誰的走姿最矯健。
不知不覺,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在剛才的快樂中。這節課可真有意思!我們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懂得了一個道理:從小養成良好的站姿、坐姿和走姿,能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還能給人留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印象。
本次指導兒子寫作文,可以說是最累的一次。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思考能力都有限,對每天校園里發生的事情也習以為常。寫校園生活作文不比寫我們帶孩子一起參與的體驗作文,那樣的作文在孩子不能很好地總結、提煉時,我們可以在旁邊啟發引導,因為我們曾和孩子一起參與過。校園生活作文要寫好,因為只有孩子自己是參與者,除了老師的指導外,還得靠孩子自己。今天恰巧看了十里荷香老師的博文《一件難忘的事作文賞析》,受益匪淺。老師說因為是三年級,作文剛起步,最主要還是要鼓勵孩子我手寫我心,多寫真實的人和事,表真實的情和感(想象作文除外)。很多事情剛發生時孩子會記得一清二楚,但是時間長了就容易忘得一干二凈,所以平時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而隨時記錄就是最好的辦法。于是,我給兒子定下了新的要求:每天放學回來除了要像以前一樣,在餐桌上向我“匯報”自己當天的高興事兒外,再加兩項:有意思的事兒,值得說的事兒。還要在博客空間的說說里記錄下來。說做就做,今晚就開始做。
有時也在想,三年級孩子剛學寫作文,能把事件寫完整、寫通順,寫出二三百字就不錯了,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呢?但仔細一想,就像學習其他學科和培養各種習慣一樣,如果我們起初就用較高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孩子從一開始就站在高起點上,等他完全掌握后,學習起來反而不就會更輕松一些嗎?這也許就是專家們常說的“優秀是一種習慣”。希望兒子能明白我的一片良苦用心,也希望兒子能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始終把優秀作為一種習慣。
【關于校園的生活作文3篇】相關文章:
關于校園生活的作文05-26
關于校園生活作文八篇01-20
關于校園生活作文三篇05-17
關于初一校園生活作文04-25
關于多彩的校園生活作文九篇01-22
關于豐富的校園生活作文八篇01-13
關于多彩的校園生活作文10篇05-22
關于我的校園生活作文3篇05-13
關于快樂的校園生活作文5篇05-02
關于豐富的校園生活作文5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