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生三境作文(精選2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三境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三境作文 篇1
所謂的人生其實就是由最開始的生人慢慢的融入了個人的生活。每個人在經歷人生這個漫的過程時,都會產生三種境界“凈、竟、靜”。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說的就是一個“凈”。每個人出生以后,他都是天真無邪的,即他的心是清凈的、沒有牽掛的。要不人們怎么會常說童言無忌;即是說只要是小孩子說的話,大人們都不會有所顧慮的。此種“凈”界一般是指而立之年之前。
而“竟”界一般是指而立之年到一個甲子之間。從“凈”界到“竟”界可謂是歷程非常復雜!首先,這種境界之間的轉換是建立在時間的基礎之上,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一個人隨著時間變化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當然,這種變化的大小是因人而異的。那為什么在人生的歷程種會伴隨著境界之間的相互轉化呢?這是由于人的思想有了變化,它會產生心動決定行動這種效應。在境界相互轉換時我們應注意這種境界轉換后所產生的能量。人的能量分為正能量和負能量;說到這里,我得給大家講一個關于這方面的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剛剛經過戰亂之后陳國非常的貧窮,處處是廢墟和流離失所的國民。在陳國的武功縣有這么一戶姓王的,王老伯家里有兩個兒子,長子王牡畞(mu),次子王蠈(zei);由于國家剛剛經歷了戰爭家里一貧如洗,就因為家里貧窮,王蠈選擇去偷去搶,在王蠈被捕前,他已是陳國武功縣出了名的斗云山山大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說白了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強盜,給當地的老百姓和官府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這就是我所說的負能量;而同樣是因為貧窮,長子王畞選擇了考取功名,經過三次的落榜,王畞依然不放棄,終于在自己四十八時考上了,并當了大官,為陳國做了許多的好事,同樣是因為貧窮,唯有考取功名才能拯救自己,這就是一種正能量。
所以,在我們的境界發生轉換時,必須選好、選對參考物來指領我們的人生。
人生中大半輩子我們都在“竟”界中奮斗、追求、徘徊、彷徨,不知不覺時光軸已轉過一個甲子,我們便來到了人生中最后的一個境界--“靜”界。人的后半生不應再有徘徊、彷徨,因為時間已經不允許我們那樣做了!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的人生盡量能畫一個完美的句號,讓自己悄悄的來,靜靜的走。對于前半生的事,好的方面要繼續發揚,不足的方面要勇于改正,這樣便是善莫大焉!
人生無悔時,把談“凈--竟--靜”還真別有一番滋味!
人生三境作文 篇2
總有一個夢想,它說——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總有一種堅持,它誓言——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總有一抹喜悅,它坦然——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人生有三境,曰欲之,行之,終便得之。
欲之——
泡上一壺雨前龍井,那是追求品享甘霖之時的豁然開朗。那是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的無盡思量。注視被沸水擁舞的細尖茶葉,你會震驚得發現它的嬉戲與溫順。第二春的舒靈綻放,是茶葉的幽幽求慕。這不禁讓人玩味,什么是最好的理想追求?誰會給予回答?
蘇子答曰,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是擁抱蔚藍的追求。
漁父戲言,西湖波上一芥子,裊裊余煙浸浮生是水光粼粼中耀眼的享受。
蒼鷹說,是鷹就要搏擊長空,翱翔于九萬里青天;青松說,是松就要毅然挺立,豈可知凌云之志;清風說,是風就要飄飛舞蕩于天地間,看我笑意人生!
追求是太陽,星辰才有了無盡的動力,不舍晝夜,追趕向前。人生有了追求才會歡歌笑語向昆侖,一聲浩氣嘯長天。欲之,有益,有行。
行之——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未行者,未嘗惜哉!
成功不是源于“偶然”,但成功卻是“必然”的辛澀之路步步走來。中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提出經世致用,主張實踐多行。行,亦有多解,一為實踐,二為實行。讓一切不可能轉化為可能。“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不再懦弱徘徊,勇于行前邁進,在荊棘與泥濘,黑暗與光明,蕭瑟與安然間留下自己持之以恒的矯健步伐。亦如現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身處涸轍貪泉都未曾放棄對數學的鉆研,行出一條穩健之路。亦如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為畢生熱愛之事業,行出一條至死方休之徑。
成功不是偶然,因為它總有無數必然聚集而成。遍觀古今中外,我們發現,“尋夢之行,始于足下”。
得之——
我們不要“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成功就在眼前,舍我其誰,何須馮唐般垂垂老矣的等待!
我們亦不要“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悲嗟傷懷。行路固然艱難,理想騰飛卻更為壯美。陰暗與晦澀屬于潘多拉,我們得到的是希望!
成功毋須多言,明媚就在前方。辛勤的汗水,風塵仆仆的疲憊,沖破象牙塔的堅定,成功讓我們唾手可得!
如同“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一覽眾山小”的杜甫,自豪一笑。
更若莊周夢蝶,微然有懷。
成功便是得到,得到永無止盡。
人生有三境,
曰欲之,行之,終便得之。
那是一種尋求,一份渴望,一抹成就。
那是一種堅定,一份忘我,一抹安然。
人生三境作文 篇3
晚清學者王國維曾說過:“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而這三境也正是我們人生的寫照。
這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實為對人生的迷茫,前路漫漫,望不到盡頭。就如同跑馬拉松,站在起點知識向前望去,終點遙遙無期。而似乎每個人都是這樣,一開始都對未來的生活彷徨,不知自己努力的目標是什么,我從何處來,該到何處去。所以我們只能不斷摸索前行,直到找到那個目標那個目標。
而一旦確定了目標就要為之不斷努力,即使沉迷其中,日漸消瘦,也依舊不忘初心。這就是第二季的實質――堅毅執著,無怨無悔。同時這也是許多人難以到達的一境。平時在學校里老師都布置一點作業就叫苦不迭;自己制定的計劃不能長久執行;學習上遇到點困難就想要放棄……這些都是意志力不堅定,不堅持所造成的后果。所以當看見別人成功時,人們總會說,他運氣好,家境不錯,有人脈,但卻不會在意那個人經歷了多少努力多少堅持才獲得了今天的成就。
而當快要放棄時,猛然回頭,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成功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第三境,道出的是,收獲成功的喜悅與回首過往艱難歲月,披荊斬棘,揮灑淚水的欣慰與感動。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實仔細想來,我們的人生不就是一直在經歷這三境嗎?從學習工作到生活,所有成功的隔離都在按著這三步進行,找到目標,追求目標取得成功。而沒有成功的原因,往往在于人們難以突破這第二重境界。
就拿我自己來說,一段時間,因為一首歌的緣故,開始對西班牙語感興趣,于是就在網上買了教程來學習。剛開始的時候還覺得挺有意思,結果沒過兩天就開始覺得乏味了。在學瘦金體時也是如此,到新鮮感一過一切都變的枯燥,便不會再感興趣,也就沒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我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動不動就半途而廢?那么當我們做一件事沒成功時也不要怨天尤人,怪只怪你自己沒有堅持下去。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當你堅持穿過了第二境,那么第三境的成功已經離你不遠了。到那時再回首,你會發現一切也并不那么難。
三境道人生,易懂卻難悟。多少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把這三境悟透,可又有多少人經過不懈努力,最終取得成功。那么你想做哪一種人呢?
人生三境作文 篇4
三個人走進商店,各自買了果汁,咖啡以及礦泉水,原因是他們各自喜歡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覺。
讓我們來設想一下,假若三位顧客年歲相異,恰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該是少年喜歡那甘甜,中年人品嘗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將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我們在世上走著,都要經歷少年、中年及老年三個階段,從少年到中年的蛻變,從中年至老年的風化,不啻是身體的成長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長,心境的漸變。
少年時,熱愛那甜甜的滋味。少年總愛用美好的幻夢來妝點世界。這時候的我們,還單純、還稚嫩,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我們“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可以自自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徜徉在對未來的希望之中,年輕氣盛,盡管“糞土當年萬戶侯’!少年是一個熱愛美好的境界,是以,許多在少年時已嶄露頭角。“數學王子高斯年輕時已譽滿世界;年輕的丁俊暉向世界冠軍叫板:仍帶著稚嫩的朗朗正憂雅地為人們送來悅耳琴音……少年時,不言愁,雄糾糾地向人生進軍。
中年時,已識了嘗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歡又苦又甜的感覺。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們在苦味中挖掘甘醇。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時,事業與人生大都處于鼎盛之時,許多人生的無奈亦己盡收心底,氤氳出了更為成熟穩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種繼往開來的承接時期。攜幼負老,中年又是個責任的時期。惟咖啡,苦甜摻半,才最彰顯中年之況味與魅力。
到了老年,大約人生之百味己遍嘗。互相幫助之甘甜,夢想之芬芳,責任給人的愁與樂,落井下石之苦極,過河拆橋之辛辣……最后揉雜成了什么?卻是一瓶礦泉水。正如白色,其實足由七色匯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飽經風霜之后,心底經過大風大浪歸于平靜。世界的風浪,擊不起心底一絲漣漪。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種真正寵辱不驚的瞳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也只有這般閑適心境,才品味出清水中淡淡卻濃郁的感覺。
人生必然是這樣,漸行漸遠。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從單純到復雜,又歸于平靜簡單的周而復始。而我們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提純生活之意義。
人生三境作文 篇5
人生如登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人生有若干個階段,哲人們有各自的劃分辦法。丹麥哲學家齊克果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即:審美階段、道德階段和宗教階段。而德國哲學家尼采則認為,人生有三個時期,即:合群時期、沙漠時期和創造時期。合群時期,自我尚未蘇醒,個體隱沒在群體之中;沙漠時期,自我意識覺醒,開始在寂寞中思索;創造時期,通過個人獨特的文化創造而趨于永恒之境。從兩位西哲的邃思聯想開去,在中國古代的禪宗、詩學、美學諸領域,也有好些關于人生三境的妙論。
宋代禪宗將修行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第二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三個境界中都有“空”字,三個境界就是對“空”的三種不同的理解。第一境界中的“尋”,表明人向上天追問自身起源,追問所謂“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的三個千古難題。第二境界中的“無”,表明人已經從自然中剝離出來,與外在的“水流花開”自成一獨立世界。而第三境界中的“萬古”與“一朝”的融合同一,則說明人對有限時空的超越,經過否定之否定之后達到天人合一之境。
受禪宗思想的影響,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提出學詩的三境:“其初不識好惡,連篇累牘,肆筆而成;既識羞愧,始生畏縮,成之極難;及至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也。”就詩人的主體而言,心靈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處于童貞狀態;當認識到規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縛和捆綁之中;最后擺脫一切外在的桎梏,獲得了主體與客體的契合,也獲得了真正的、純粹的自由。這時,方能“行住坐臥,無非是道,縱橫自在,無非是法”。
嚴羽之后,詩人潘德興又云:“詩有三境,學詩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煉,終尚自然,詩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說詩,其實何嘗不是在說人生呢?返樸歸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終將禪學、詩學與人生哲學融會貫通,鑄為一體的,是晚清一代宗師王國維。王氏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罔不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與齊克果、尼采的描述相比,王國維的論述是典型的中國式的,是詩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貫注。它包蘊了一種純粹的生命體驗,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設定了生命氣息充盈的坐標,引導人達到一種永恒的自由之境。
有這樣的一種人生境界讓我們仰望,我們何必懼怕腳下的淤泥呢?
人生三境作文 篇6
每個人只有一條命,但是如何能活出三條命?性命,生命與使命,這三條命是人生的三種境界,不同的境界讓人們領悟到的是生命不同的意義。
平庸的人有一條命:性命。是每天與柴米油鹽打交道的家庭主婦;與工件打交道的職員;與瑣碎小事打交道的鄰里鄰居……這是社會上的大多數人,處于“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人生境界,他們是平凡之人,過著平淡的生活。他們尚未有遠大的夢想,活在物質的世界里,為小我的世界努力打拼……他們是蕓蕓眾生,是平平淡淡的一份子。
優秀的人有兩條命:性命和生命。他們不一定有驚濤駭浪的壯舉,但是憑著一顆執著追求的心,朝著理想的方向奔跑,“秀”出自己的精彩。如朝氣蓬勃的孩子;精力旺盛的青年;老當益壯的老人……他們像一朵微笑的向日葵,朝向陽光而努力。他們對未來有著自己的看法,但是會有時而的迷茫與困惑,但是依然努力向前,正處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人生境界。
卓越的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他們不斷提升自我,彰顯自身價值,在努力追求目標的同時,他們把自己的生命與民族和國家聯系在一起,這就是卓越之人的使命感。
有一個叫羅伯特·舒爾的孩子在日記本上寫了一句話:“我要建造一座伊甸園。”1868年,他把心中的伊甸園畫了下來:一座水晶教堂。建造它至少要花七百萬美元,但是他仍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著:反反復復地做著演講。一天又一天,無數的人被他的執著所打動,紛紛為他捐款。1920年,他夢想中的伊甸園終于建好了!在人生路上,他知道自己追求是什么,放棄是什么,責任和使命讓他洞察世事后,不忘初心,修成正果。這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界。只是此時的山水已經別有一種內涵,在堅忍與屈辱中的司馬遷、鞠躬盡瘁的鄧稼先、報效祖國的錢學森……他們這樣的人身體力行,完成了偉大的使命,傳承民族精神,報效祖國。擁有使命感的人,才是卓越的人,他們擁有了三條命的境界。
每個人都有一條命,在平庸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終只會一事無成。如果將生命和使命貫穿一生,哪怕是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實地,追求夢想,完成使命,對社會、對國家有所承擔、有所貢獻,依然會成為卓越的人!
人生三境作文 篇7
“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是王羲之的休悟自我;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屈原的識人知世;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蘇軾的兼濟天下。每個人都有自己理想王國,“體悟自我,識人知世,兼濟天下”是每個人的夢想。每個人都會懷揣著夢想去塑造人生的境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體味自己,去認識人生的初步境界與價值。站在歷史的河岸,我在求索的河川里,驚醒地看到,這里既有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羈,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迷茫與失落;既有李樂薇式的閑適高雅的人生探索,也有魯迅的一夜白頭般的苦思冥想。人們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人格定位、人生目標,體悟自我---人生的宏圖從此鋪開,人生的境界由此升華。
孔子曰:“吾七十六方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識人知世,放寬眼界,心懷他人。西北的朔風吹開泛黃的歷史畫卷,這里有陶淵明面對黑暗官場的毅然轉身;有范蠡面對“福貴不能與共”的暗然神傷;既有梁啟超的“吾國之責任則全在我少年”,也有周恩來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偉人們旋轉于時俗之上,苦心求索著民族振興之路,詰問著人生的價值取向。邁上識人知世的階梯,確定人生軌跡沿續的方向。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達則兼濟天下”,人生最大的舞臺是整個人類的事業。孟子不拘于獨善己身,親自游說諸候,力圖創造一個“仁”的社會;陸游不顧多病之軀仍然尋求報國之路;杜甫不懼一己之寒而欲大庇天下之寒士。先哲們走出世俗的羈伴,在人生遭遇中無法施展拳腳的時候,仍然以兼濟天下為懷,這里一種什么樣的境界?這又會是怎樣一種情懷?問語山川,扣問蒼穹,每一個善于思考的人會不得而知。
看世事滄海桑田,品人生多樣境界。體悟自我,故能深思探索;識人知世,故能友愛他人;兼濟天下,故能成青史之芳名。
人生便是從“小我”走向“大我”,由平凡上升為高尚的過程。閑庭落花風自掃,執壺問道亦相宜。品人生就如品酒,需要慢慢體味,慢慢熏陶。坐看庭前花開花落,遙觀天上云卷云舒,人生的境界自然為之高遠。
人生三境作文 篇8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縱觀古今,這是多少文人窮士盡一生也無法達到的高度。又是誰越過坎坷歲月,讓后人尊敬與仰望?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成大事,必先立志。昨夜里西風雖然凄烈,凋零了綠樹,但依舊敢獨上高樓,撥開那層層云霧,遠眺美景。周游列國的車轍,留下了他的仁愛之種,在仁德的感召下,攀上了思想道德的頂峰;韓信面對“胯下之辱”,但他依然堅定,堅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成就了“垓下之戰”的傳奇;面對壓迫,陳勝吳廣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鏗鏘吶喊……遠大的志向決定著我們未來的方向,使我們的人生與眾不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必經坎坷;勝利,必經奮斗。面對父親的遺言,司馬遷飽嘗宮刑,發出“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人生哲理,你忍受痛苦,以血淚著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辛棄疾用“匹夫不可奪志也”吟出了你的執著,你雖遭受排擠,卻從未失報國熱情,成就了一個胸羅萬卷,馳騁百家的千古奇才,讓赤膽忠心的愛國熱情恒久蕩漾在歷史煙波之上。為了實現理想,即使面臨困難也要“衣帶漸寬終不悔”。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千辛萬苦,終豁然開朗。在污濁不堪的官場中,王維經歷了仕途的險惡而不再執著于名利,才有“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的淡然;陶淵明看清名利后,完全回歸自我,“采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只有經過奮斗,才悟得真理,才能回歸樸實。在那燈火闌珊處的才是最真實的自己。
歲月積淀,塵埃落定,在歷史長河中,你的名字無法抹去,成為永恒的經典……
人生三境作文 篇9
“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是我爺爺教我的。
那時我還小,認識的字很少,也就二年級的水平吧。當時的我正在外頭玩耍,爺爺突然把我叫進屋子,手里拿著一本《論語》,說是教我認字。當他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停了下來,教導我一定要好好讀書,說了許許多多的話,我聽不進那些話,終于,忍不住掙脫他的懷抱,又到外面愉快玩耍了,只留下爺爺在他的書房里面一愣一愣地。
不過,從那時起,我的心中便不再一片空白與爛漫,開始填充一些東西了。比如說,我應該好好讀書。
但是,單純的我依舊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東西,倒底是什么。納悶之余,那本《論語》又從我的身邊穿過了。
《論語》里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貌似是我確實裝進心里的第一句話。志向,是志向,我要追求的東西。做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是《論語》教會我的。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有一種感覺,在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論語》,它就像是我的啟蒙老師,我不能沒有它。
那一年,我十歲。恰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人生一境。
兩年之后,我上了初中,以一個初中生的身份,接受著各種挑戰,面臨著各種壓力。我十分疲倦,疲倦到無力翻開《論語》的一張張泛黃的紙。我渴望勝利與超越,努力地攀登,卻始終達不到我想要的高度。有時候,我甚至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過于自以為是?有時候,我也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太過追逐功利,而失去了本心?但這些,都只讓我更加沮喪。我彷徨了,準備放棄之時,我又翻開了我曾經自以為讀懂了的那本《論語》。
安然地,我放下一切包袱,去讀它。“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讀著讀著,我的心也漸漸平淡開闊起來,它仿佛告訴我:“你沒必要這么累,也沒必要這么早就放棄。”它激勵著我,要像個猛士一樣更奮然前行。他給了我繼續為理想志向拼搏的勇氣。
那年,我是個初中生。恰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人生的第二境界。
最后,我考上的我心儀的高中。我深知那不是幸運。因厚積薄發,功到自然成。正所謂人生的第三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有理想,追逐理想,實現理想。我想,這該是人生的三大境界吧。而當我們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中,輪回于人生的境界里,若是能與國學經典相伴,那可實在是一大幸事。
人生三境作文 篇10
在今天的語文課上,謝老師告訴我們:“同學們,人有六種境界,看看你是在哪個境界吧!”這時,正在專心致志背書的同學們一個個都抬起了頭,好奇的看著謝老師,一個個似乎都很想知道怎么回事。謝老師對我們說:“你們看我畫!”
同學們這時又目不轉睛的盯著謝老師,謝老師在黑板上寫著——最低層次,不想惹麻煩;中等層次——為了得到獎勵,為了取悅他人;或是為了一切目的……而最高境界就是不論你在什么地方,都能有底線,而且不改變!
正如這個底線一般,北宋的大文豪蘇軾一樣,他不僅僅它不僅僅有底線,還有渲染別人的精神。小時候的他就立下了治國之心,雖然在途中被貶到了黃州,發現了自己的最大的毛病——才華外露。于是,他想用詩詞來轟動社會。而官場,也不過是一個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惡染成一個色的大醬缸,他開始不屑與他們同流合污。
于是,他極其誠懇的進行了自我解剖和剖析。所以,他十分想找回原來的自己,于是,他漸漸的回歸了安寧祥和的狀態,還悟出了一句:“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吳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從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去看,蘇軾不正有這種的毅力嗎?他的底線不一直是“治世經邦”嗎?
是啊,在亂世中一直有著自己的底線,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啊!這才算是一個成功之人啊!而現代人呢?就必須有獎勵,還有取悅他人。是啊,成功和獎勵來比豈不是前者更重要嗎?
亂世浮沉與有底線而比哪個更重要?有底線。是,但你不論在哪兒,都有底線時,那么你將是一位蘇軾一般的成功人士!
人生三境作文 篇11
人生的境界有三個,初等境界像動物;中等境界像植物;高等境界像無機物。
人初到人間時,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像一只幼獸一樣完全依靠父母的哺育才得以存活,吃喝拉撒一概無法自理。在整個幼年期,人除了生理需求和欲望的滿足,并不知道什么,與一只小動物沒有什么太大區別。只是在有了人的意識、能夠說話和使用工具之后,才脫離了動物的范疇。
成人之后人便陷入世俗的生活中去,學習,工作,交友,戀愛,結婚,生育,直到老去,死亡。人陷入了生存的競爭,為了成功竭盡全力,做了大量違反和壓抑自己生理沖動的努力。例如為了溫飽長期從事自己不喜歡的職業,做重復單調的事情;為了遵守社會規范壓抑自己的性欲和性偏好,循規蹈矩地生活。以至于有些人最后活得像個機器人那么壓抑,日復一日重復同樣的時間表,同樣的動作,同樣的心情,直至終老。
在我看來,修行的初等境界是從機器人回歸動物的境界,能自然地宣泄自身的欲望,到達隨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換言之,既滿足了所有的欲望,又并未違反社會規范,沒有犯罪,沒有傷害他人。
修行的中等境界是從動物到植物,人從躁動不安到心如止水,像植物那樣靜靜地存活于世,沒有壓抑不了的沖動,沒有令人焦躁的欲望,只是靜謐地存在著,生長著,綻放著,無欲無求。
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不為情所動,使自己從有機物修煉到無機物的境界。當沒有欲望時,心中就再無糾結,再無焦慮,再無煩惱。七情六欲,喜怒哀樂,全都不為所動,進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的境界。這是很多得道高僧的境界,也是最接近涅槃的境界。
這個境界是人修行的最終境界,但不必在生命力還旺盛的時候進入這一境界。在生命力仍舊旺盛時,人可以浸淫在情感和欲望之中,修到這個最終境界的時機是接近終點時,為了能夠平靜地離去。
人生三境作文 篇12
人生有多少次的迷茫,卻又有多少次我們選擇了重新站起,又走在了這條人生路上。我們一路彷徨,卻也一路擁有著。倘若人生有五,無非便是行走在路上,追逐著夢想,看到著希望,拼搏著奮斗,享受著快樂,最后讓心就浪跡天涯吧。
一路上,我們拼命探索著光明,我們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在路上拼命跌倒,卻也在路上努力拼搏著,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站了起來,卻也經歷過在路上被別人冷嘲熱諷,也經歷過在路上被他人碾壓被他人超越的挫敗感。但我們卻仍是自己感動著自己,仍是自己努力做著我們自己,仍是一路上默默前行,也仍是一路上自己拼命忍受著寂寞和孤獨。我們看著別人置身于璀璨星河,于是我們更努力,我們也希望有朝一日我們可以置身其中。我們回頭望向我們走過的路,很驕傲,卻也明白,我們還要承擔很多很多,我么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我們行走著,為的不就是我們最初的夢想嗎?也不知是哪個夜晚,我們夢見了群星璀璨,也夢見了遙遠星河,于是心中突然閃出一道光,我們拼命抓住那道光,拼命想要去闖,卻也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很難,很苦,卻也很值得。我們去追尋著,一路奔跑著,不怕摔倒也不怕傷痛,我們就只想要成為我們心中理想的自己,我們也就只想將自己看不到的明天進行到底。
但我們追逐著,卻可以在突然之間看到一絲星光,看到一絲黎明的曙光,那是屬于我們夢想的希望。因為有夢想存在,所以世間萬物都在發光,也因為有夢想,所以才使得世間萬物都能頑強于世間,于是,我們突然醒悟,為什么我們不去努力的摘尋天上的那顆明星?為什么它一定不會屬于我們?努力再努力,就一切皆有可能了。
有了夢想,我們用畢生為之奮斗,夢想不止,奮斗不息。于是我們在明天又很感謝于昨天的奮斗,奮斗后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同樣也是,當一個人不去奮斗,就再也得不到想要的回憶,一生的記憶都變得蒼白。
于是,我們有了夢想,也去努力追逐,最終卻也終于是歷經寒冬,熬來了春暖花開,于是我們開始嘴角有了微笑,也開始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終是風雨過后,彩虹盡顯。
人生三境作文 篇13
王國維先生在他的著作《人間詞話》里提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這三種境界由淺及深,層層深入,在“眾里尋他千百度,摹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上達到頂峰。然而我認為,在成功之路上最關鍵的環節,實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決心與毅力。
新學期的第一節英語課上,英語老師給我們提出了幾個要求,其中一點是要準備一本英語字貼,每天練一面字。“不用寫多,每天只寫一面,只要你堅持下來,字跡定會有很大的改觀,考試時在英語作文上也會有很大優勢。怎么樣,能做到嗎?”“能!”全班同異口同聲地回答,聲音響亮而堅定。
當天我便和同學們一起選了一本英文字貼,看著字貼上賞心悅目的圓體英文,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貼上的字變為我自己的字!
懷著這樣的目標,我開始練字,一天、二天、三天……每天翻過一面字貼,我都感到離成功更近了一步。然而,第四天,到了以往練字的時間,卻還有些課后作業沒有完成。“要不今天就不練了吧,明天一定補起來。”我這么想著,繼續寫作業。沒想到第二天又是同樣的情況,只好再往后推,后來積攢得多了,即使有時間也不想全部補起來了。英語字貼就這樣被擱置在了書桌的最底層。
一周過去了,英語課下后,老師對英語科代表說道:“今天放學前記得把字貼收上來,我看一看。”我一驚,這才想到被遺忘在書桌最底層的字貼。“糟了,我還沒有練呢!”耳邊傳來了同學們此起彼伏的驚叫聲。
于是,每節課后,幾乎所有同學都立刻拿出字貼,開始“練”字。
事情過去了幾年,然而全班學生一起趕著練字的情景仍然令我記憶猶新,仿若警鐘長鳴,警醒著我堅持自己的目標。每天練一面英文字貼,一件多么簡單的事情,在無人的約束,無人監督的情況下卻幾乎沒有人能夠堅持做到,更不用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了,這該需要多么強的毅力!
若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那么這段“衣帶漸寬”的時光則是成功路上最令人感激與懷念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正是這一段艱苦歲月,磨礪了身心,塑造了品性。“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悔花撲鼻香”,如果沒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艱辛,又怎么得來“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
人生三境作文 篇14
境界或為晴空下一片逍遙的云,無拘無束,始終凌空俯瞰人間大地;境界或為平原上的一團烈火,以洶涌的氣勢奮斗拼搏;境界或為林間始終放聲高歌,揮灑一腔熱血的荊棘鳥,用盡全力把永恒的鳴聲回響在歷史。
享受境界如流云般的自由。八大山人,獨居山中陋室,一襲布衣、一雙草鞋,伴他的唯有一壺酒、一支毛筆和簡樸的書案。但他即使有一腔才華,能寫善畫,也從不追求名利,千金置于面前也絲毫不為所動。他是出世的奇才,沉醉在自己美好世界里的隱士,這般境界又是何人能比。他以樹木為筆,藍天為紙,湖泊泉溪為墨,信手就能畫出自己內心形狀的白云。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放聲高歌,用心觸摸常人無法到達的高度,胸懷遠離世俗的崇高追求。他舍棄了高官厚祿,卻為心靈構建了精神的境界。
享受境界如烈火般的熱情。穿破煙塵,橫貫古今,孔子昔日的車轍印跡依然深深刻在我心上;擊碎層層濃霧,屈原的歌聲激起汨羅江畔后世千百年的浪潮。他們的生命為吶喊而綻放,他們的身軀為永恒而埋葬,他們的精神為亙古里的回聲而顫抖。他們在出入之間,選擇了入世,而且入得精彩、入得深刻,把生命的高度寄予烈火的奔放,為目標和理想不懈奔走,這不失為一種勇者的境界。
境界本是一扇兩邊均有奇跡的門,出與入,看似一步之遙,卻不知有多少人在門檻邊徘徊,最終一事無成。成功者,只為內心的渴望,且選擇了自己的方向并一往無前地走到底,這樣,門里門外才會各有廣袤的天地。
人生三境作文 篇15
比廣闊大海更浩瀚,比雨后初晴的彩虹更絢爛,比清澈的小溪更純潔,比火熱的太陽更高尚,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格。
華麗的外表下,空有一顆虛偽的心靈,猶如一只竹籃華而不實。機靈的腦袋下,空有一片混亂的思想。張揚的性格下,空有一副惡毒的心靈。人性、人格是高尚的,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
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屈服的精神所折服;為陸游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品質所震撼;為文天祥堅守目的,“人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所感動;為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肯領美國救濟糧的偉大人格而深深吸引;為袁隆平“勝不驕,敗不餒”的偉大人性美所激動不已……
現實生活中,把握人生中最純潔的一片天空,便為人生的最高境界。
蔚藍的天空中,有驕陽的高尚,有白云的純潔,有微風的清澈。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沒有什么高尚的人格。沒有什么高尚的精神,沒有什么眾所周知,令人稱頌的事跡,我只是默默地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只是羨慕一身清爽,坦坦然然的生活,同在一片天空下的我們,不要讓狂風暴雨打破我們美好、寧靜的生活,而是讓狂風暴雨沖刷我們心中的塵埃。
人格的高尚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它不一定是體現為外在的活潑瀟灑,而體現為內在的高潔亮麗。人性的美,不一定體現為驚天動地,而更在于心靈。
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許在人生中有許多小污點,但始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就達到了人生的境界。
讓乘風破浪的帆船勇往直前,讓亮潔的心靈沖向最高點,踏上人生高境界。
人生三境作文 篇16
前天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給我們講了人生的四境界,從低到高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這四個境界說白了,就是從物欲到精神的層層上升,到最后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少,精神的滿足越來越大。而我的理解是,人生最需要的境界,莫乎快樂。
人生在世,真正能做到圣人之行的人很少,凡塵中的我們大多都是俗人,很多人都在探求人生的最高境界,但其實在塵世最容易也最應該達到的境界便是快樂。若一個人能時常保持快樂,不被名利所縛,失卻功名不會焦躁浮躁。能達到一個心態平和的境界,然后秉懷著這種快樂的人生境界去幫助別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社會的進步也就是非常順其而然的事情。
城市中的任何俗事,若脫離了快樂。不要說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就連堅持做下去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點,在尚未啟蒙,天真懵懂的孩子身上,都能體現出,曾經有位科學家發現,有一群孩子,整天圍著他的家門口嬉戲打鬧,吵人的要命,后來他便給這些孩子定期分一些糖果,鼓勵他們吵鬧之后才有糖果吃,這樣便使他們吵鬧的動因成為了獲得糖果。這樣孩子們便減少了很多吵鬧中的快樂,成為了為了這些糖果而吵鬧,結果孩子們就慢慢地散開了,沒有繼續在吵鬧。從科學的角度看,這是內因和外因的結果,有時候內因的快樂動機往往是我們做事的主要動因,若我們不能從一件事中獲得快樂的滿足感,這件事情就會我們成為我們極其厭煩的事情,從而撒手不做。反觀之,若人生少了快樂這一境界,那么終將如行尸走肉般地活著。樂其道便能成其事,人生在世,何樂而不為?
人生三境作文 篇17
在我原來住的居民小區,有幾個退休老人,他們眼里的財務感覺是這樣的:空的食用油桶,8毛錢一個;廢報紙雜志,1塊錢一公斤;舊家電如果能賣,那就是大的收入了,也許能換回幾十元。
和專業的拾荒者不同,他們覺得在樓道里撿到一個礦泉水瓶子是一種快樂、一種收獲,積少成多,那就是一家人的菜、小孫子的牛奶……于是,走在路上四處張望成了一種習慣。
居委會的大媽想出了一個新奇的點子,她花了3塊錢買了幾株富貴竹,折成小段,在水里泡出根來,再埋到更小的花盆里,在街頭賣1塊錢一盆,一天能掙到十幾元。
白領是不屑于做這樣的事情的,看到那些東翻西找的大爺大媽們還會心酸。所以,孝順的白領是每月給父母錢的,有條件的還要帶父母去旅游。
自己做企業的小老板們,境界就截然不同了,他們和我一起吃飯,斷然沒有叫我買單的道理。他們的眼睛里,錢的單位一般是以萬計(也許還會更多),少了他們不感興趣。賠本賺吆喝的事情絕對不干。白天晚上,睜眼閉眼,他們的心思幾乎全在創意和這個創意帶來的利潤上,愛琢磨少上稅、多留成的技巧和辦法,也是理財類書籍最忠實的讀者。
老實說,他們比白領要辛苦,因為他們負的責任更多,他們的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和人打交道上。可他們一般不會白辛苦,掙的每一分錢,都會打在自己的賬上。
在大款的眼里,幾乎就沒有錢。在他們心中,錢只是一種工具,或者是一個概念。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在社會上縱橫馳騁,鬧出不同凡響的動靜,錢是他們的工具和玩具。
他們和小老板的另外一個差別在于,小老板喜歡圍著明星轉,而明星們總是喜歡圍著他們轉。他們總喜歡說:“能把誰誰包起來嗎?不能也不勉強。”
總之,他們不僅掌握自己的命運,同時還掌握著別人的命運。
這是粗疏的分類。
在每一大類中,還有成千上萬的小層次、小境界。在同一個境界里進步并不難,難的是超越這個層次,達到另一個境界。
人一旦走上社會,就不自覺地進入了屬于自己的那一個境界,形成自己獨有的對錢的計算方法,眼睛里的錢或大或小,影響著他的生活方式和行為。除非有什么會讓生活巨變。例如突然的打擊或者突然的機會。但無論是什么,都需要足夠的機智、耐心和運氣,才能讓自己更上層樓。
我并不一味贊同每個人都去改變自己的境界,因為只有不同層次的人共存,這個社會才有分工,才能正常運行。只是,不同的人眼里,世界是不同的,審美標準和生活方式不同,痛苦和快樂也不盡相同,要覺得自己的境界好才行,境界好就是人生好。
如果羨慕別的境界,就要付出代價去爭取,否則,會陷入感嘆,欲望不能滿足,人生并不快樂。
人生三境作文 篇18
古往今來,多少人渴望成功,卻終究一事無成;多少人接近成功,卻終究沒有成功。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一書中說:古之成大事者必達到三重境界——理想、奮斗、成功。
——題記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理想。古往今來,多少成功人士不是立下豪云壯志,才有成功的希望。青蓮居士曾賦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此等豪情,何以比擬?正是因為這份自信,這份理想,這份壯志,李白才登上詩仙的寶座。昔日魏武帝東征袁紹,凱旋之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發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志雄心,正因為這份雄心,他才可以,挾持天子以令諸侯,剿滅袁紹一統中原。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門應從小樹立理想,不管它是暗淡還是光輝,也不論它是渺小還是偉大,努力達到人生之第一境界。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奮斗。古往今來,多少人原本可以成功,卻失敗一生;多少人已經接近成功,卻失之交臂。人生應是拿起奮斗的斧劈開理想的石,卷起千層浪來比萬丈豪情。昔日秦始皇定下一統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南制百越收為象郡,奮斗的腳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終于待得麾滅六國,橫掃中原的壯觀場面。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用奮斗讓理想熠熠生輝,讓人生之路越走越寬,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瀟灑自由,躊躇滿志,擎起人生一片艷陽天,用心達到人生之第二境界。
第三層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成功。當奮斗之泉澆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成功的季節。這一篇金黃色的麥田,折射出一段閃亮的人生之路。記得老師說過初三是煉獄,經過了錘煉,你們就可以輕松了。還記得老師說過,沒有上過高中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好多人在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奮斗著,想起課堂上老師賣力講課的時候,想起堆滿課桌的課本,想起我們用“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決戰中考。現在,我們終于到了拮取成功果實的時候了,且不論這收獲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獲,便已是一種結果。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守護屬于自己的金色麥田,努力達到人生之第三境界。
成功是房子,理想便是磚瓦,奮斗便是沙石;成功是大海,理想便是匯聚小溪,奮斗便是滴滴雨水;成功是樂章,理想便是音符,奮斗便是曲譜。我的理想不是供賞玩的清泉,不是隨季節變幻的輕風,更不是任由東西的白云。我的奮斗是水流擊石的聲響,是守候黎明的星辰,是在嚴冬里展示傲骨的松柏。人生雖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但理想讓它明亮,奮斗讓它真實,成功讓它有一片款款詩意。
展宏圖,唱江山如畫志在千里。
——毛澤東
人生三境作文 篇19
人生有三種境界。第一種,鷹的境界。鷹高高翱翔云端,俯瞰大地,明察秋毫。第二種,烏龜的境界。以弱勝強,清靜無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第三種,細菌的境界。若有若無,你說有,它又看不見,你說它無,又真實存在。
第一種,是孔子的.境界。第二種,是老子的境界。第三種,是佛祖的境界。孔子的境界,可以成就俗世的強者,雄霸天下,一展雄風。老子的境界,可以成就弱者,以弱勝強,什么都以最終結果論勝負。佛祖的境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前二者都是小兒科。
如果人生就是挑一擔水上路,任務是把水送到終點。我想結果是,第一種境界的人會謹慎地保護桶子和水,歷經千辛萬苦,不惜一切代價,把水和桶安全送到終點,在桶落地的剎那,突然發現,桶底穿了,水漏完了。第二種境界的人邊走邊喝,邊走邊把空桶的多余的邊緣去掉,快快樂樂好似瘋子,待到達終點時,只剩下桶底了。第三種境界的人把桶和水都瀟灑的扔掉,輕松自在,無欲無求,隨遇而安,到達終點時,什么都沒有,卻告訴大家,這就是解脫的方法。
我們都不想做烏龜,縮頭縮腦,猥瑣得很。做細菌?誰都沒有這樣想過,大家肯定會想,這樣想的人肯定是瘋子。我們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做雄鷹,拼搏吧,奮斗吧。世界的王者有幾個?天上的雄鷹又能有幾只?想做雄鷹,結果卻做了小鳥,與雄鷹為伍,如果運氣不好的話,往往做了它的可口晚餐。細想下來,還不如做只烏龜,修心養性,卻能頤養天年。做細菌?呵呵,那是王者的天敵,躲在王者的體內,自由自在。我們都是有益菌啊,你身體的百分之五十都是啊,沒有我們,你會立即死亡。
老鷹翱翔,小鳥雀躍,烏龜爬行,細菌無所不在。誰是強者?誰是弱者?我們甚至說不準。以氣勢力量論英雄,老鷹為最。以壽命長短論英雄,烏龜為最。以最終結果論英雄,細菌為最。最終誰來超度你?當然是細菌。
觀天下帝王家族,國破家亡時,莫不血流成河,往往國亡時,就是滅種時。做臣子的,今天呼風喚雨,不可一世,明日誅滅九族,人去樓空,數都數不清。黎民百姓,就如那烏龜,躲不過的也許被捉去殺了,躲過去的也許又香火不絕。出家人,往往是被放過的,因為他們有益無害啊。也有死于戰火的,那都是自己的劫難。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人生如飲茶,冷暖自知。人生如穿衣著鞋,合不合身,夾不夾腳,自己知道。適合做雄鷹的就做雄鷹,適合做小鳥的就做小鳥;適合做烏龜的就做烏龜,適合做細菌的就做細菌。
做什么都好,只有符合自己的本性就可以了。快樂自己的快樂,幸福自己的幸福。愛自己所愛,想自己所想,生活著自己的生活,就是天道。
人生三境作文 篇20
美麗的心靈,不需要襯托,也不需要高貴時尚的外表,但它可以使你溫暖、快樂。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有一位很平凡的中學生,在一個放學后的下午,大雨將整條馬路籠罩,他舉著傘低著頭在雨中行走,這時他突然發覺自己的前面站著一位穿布鞋的老奶奶,老奶奶手中的手杖告訴他,老奶奶是一位盲人。原來,老奶奶是要過馬路,大雨無情地將老奶奶淋濕,雨水順著她銀白色的頭發滴下。他連忙把雨傘舉高些,并輕輕地拉著老奶奶的手杖,一步一步地陪伴著,引導老奶奶走過這條濕漉漉的馬路。而他卻在半路摔倒了,因為怕老奶奶擔心,所以他咬了咬牙,沒有發出任何聲響。老奶奶也似乎感覺到了什么,用一口家鄉話和藹地問起來,“怎么了,好孩子”?“沒什么,只是有些冷了。”他慌張地說。他的校服已經濕透了,但他那顆美麗的心卻是溫暖的。
也許,他很平凡;也許,他很自卑;也許,他學習不是太好;也許,他的相貌還有一點丑陋。但是這些并不重要,因為他有一顆美麗的心靈,一顆讓人感到快樂的心,一顆讓人感到溫暖的心,一顆讓你得到關心的心,一顆讓人感受到了愛的心,這才是美麗的心靈。
聯系我們自己的生活,暢談我們的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這段語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這就是說,人生之初純潔無瑕,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隨著年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這個世界的問題了。這個世界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進入這個階段,人是激憤的、不平的、憂慮的、疑問的、警惕的、復雜的。人不愿意再輕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嘆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比較粗淺了。如果這山望了那山高,就會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么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里能夠去與永恒和無限計較呢?哪里還有美麗可談?
許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勞碌一生,心高氣傲一生,最后發現自己并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些人通過自己的修煉,終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人在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面對復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這個時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這時的你心情一片陽光,心胸特別寬廣,心靈一定很美麗。
生活的壓力對每個人來講既是阻力也是動力,這要看承受者是如何接受與應對。我們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賴以生存的小小區域、自己的摯友親朋、自己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我們常常因為生活中一些不太起眼的小事攪得心情郁悶,做任何事都無精打采,錯誤頻出。我們也會因為生活中一件小小的事情而興奮不已,忘形高歌。
那么,怎樣才能在任何時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讓情緒左右我們呢?人應該有一個可以容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生活中誰都會遇到諸多不順心之事,這是很正常的,不必為此而喪失對自己的信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嘗遍各種生活滋味的,要知道人無完人,困難就是需要我們來克服解決的,沒有困難哪會有成功后的喜悅?
人之間的磕磕絆絆總是難免,虛心地學習,陶冶自己的情操,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人生的目標是遠大的,我們為之追求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換來的應該是成功后的笑顏,不應讓蠅頭小利遮住了放眼美好未來的目光。可能我們會比別人付出多得多,汗水與辛勞遠遠大于自己所得,但是否想過,勞動與汗水是人生的一部分,快樂與成功有時不是用回報就可以衡量出來的。
不難得出這樣的答案,胸懷寬廣的人生活在快樂氛圍之中,工作與生活都是輕松快意之事。心胸狹小者整日為一己之私斤斤計較,工作都是被動的事情,何談付出?
所以,我們應該相信美麗的心靈,寬廣的胸懷會帶給人四季如春的感受。
人生三境作文 篇21
人生是一種境界,要達到他的最高處;只要當你像李白那樣明了失敗只是短暫的,而不是整個人生,昨天在昨夜結束,而明天是嶄新的開始時,你就達到了人生的最高處,達到另一種境界。
佛說,只要你明白他人給你帶來快樂,而真正的快樂是助人為樂時,你就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是一種境界,只有明白自己真正的位置時,你才能夠站到最高處。
王國維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三境界。
昨夜西風凋敝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為第一境界;沒有獨上高樓的寂寞,哪來鮮花與掌聲?大凡事業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須經歷一段痛苦的寂寞心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為第二境界;別人娛樂我學習,別人休閑我思考,埋身案牘,青衣無眠,方才能站得高、站得遠。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更要活到老、學到老,才不至于跟不上日新月異的知識更替時代。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為最終境界;只有歷經無數個痛苦的無眠之夜,才能在燈火闌珊處尋找到人生的真諦,這種真諦的獲得需要正義的精神和人生經驗感悟才行,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沒有登高望遠,無以確定有價值的探索目標;沒有對尋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難以面對征程的漫長和艱辛;沒有千百度的求索,不會有瞬間的感悟。三者詞道破人生之路。
迷惘,執著,頓悟。成功之道無出其右也。
人生境界不同階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就是說一個人的人生之初純潔無瑕,童年天真無邪。初識世界,一切都是新鮮的,眼睛看見甚么就是甚么,人家告訴他這是山,他就認識了山;告訴他這是水,他就認識了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觀意志的載體,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迷惘困惑。一番經歷苦難磨礪,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與人比較,怎么做人,如何處世,絞盡腦汁,機關算盡,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因為這個世界原本就一個圓,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綠水長流,循環往復。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里能夠去與永恒和無限計較呢?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一切回歸本然面目,人也得以脫去原來的經營刻意,瀟灑自在起來。茅塞頓開,回歸自然。人這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面對蕪雜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呢。
寬容亦是一種深厚的涵養、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膽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另一種寬容、博大的境界。記住能容天下者才能為天下人所容。
心如止水之境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心如止水是一種心態。它仿佛黎明前的黑夜,盡管靜靜的夜看上去如一潭死水,泛不起一絲漣漪和波瀾。然而黑夜終究要過去,黎明終究要到來。黑夜轉化為黎明的過程是緩慢的、漸進的,它積蓄力量,后積而薄發。這告訴我們要擺正心態,心如止水,靜下心來專心致志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可是,當你面對遼闊無邊、煙波浩淼的汪洋大海時,你不得不對它產生敬畏之感。盡管它可能波瀾不驚,面如平鏡,然而我們誰都會知道這其中蘊藏著的無窮力量。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心如止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它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心如止水是一門處世的哲學,讓我們在面對紛繁蕪雜的社會時,能夠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心如止水,還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和博大胸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如止水不是安于現狀,畏葸不前,而是能夠在喧囂中靜下心來拼搏進取的一種人生態度。
【人生三境作文】相關文章:
人生三境作文07-09
人生三境(精選作文)08-09
三境人生作文09-03
人生三境高中作文10-20
高考作文:人生三境03-03
高考優秀作文:人生三境03-03
人生三境作文(6篇)08-16
人生三境作文8篇03-06
人生三境作文(8篇)03-06
三境人生作文(6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