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
斗轉星移,時光飛逝,望茫茫歷史長河,嘆多少俗世庸人來了又反,不過匆匆過客,又真正有幾人能稱得上“風流”二字?有真正有幾人能芳名百世,永垂不朽?下面是關于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篇一:愛因斯坦復活之后】
21世紀的一個傍晚,在一個忙碌的實驗室里,一群科學家歡呼起來了。他們剛剛成功地把愛因斯坦的記憶移植到一個當代人的頭腦中。一夜之間,全世界都轟動了,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疑惑:這個“愛因斯坦”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
美國的愛因斯坦研究實驗室立即把這位愛因斯坦接班人請了過去,他們要讓他在那里工作并且給予優厚的待遇。愛因斯坦還是那樣謙虛,淡泊名利,不過他還是同意留在那里工作,畢竟他要為社會工作。
時間并沒有因愛因斯坦的重生而放慢步伐。整整一年過去了,愛因斯坦沒有任何建樹,人們茫然了。不久,人們得到了解釋:愛因斯坦的記憶還停留在20世紀,目前他正在熟悉實驗室的環境和儀器設備。隨著時間的推移,愛因斯坦已經熟悉了各種儀器設備,但他的工作還沒有步入正軌,因為他所提出的理論早在十幾年前就被后輩科學家論證了。
實驗室的領導召開會議討論了這一問題。他們一致認為這位新愛因斯坦的知識結構還處在20世紀,所以完全無法與當今接軌。他們還認為,現在這些知識并不重要,他們需要的是愛因斯坦的思維。
隨后,他們拜訪了美國醫學會的會長,表明了他們的意見,但醫學會長在聽取三位專家的`報告后卻告訴他們,醫學所能移植的只是記憶,并不能移植思維,換句話說,他們所做的不過是提供一臺活的儲存器。
實驗室的領導失望而去。但身為科學家,他們明白要想使愛因斯坦真的重生完全沒有可能了。此后,喧囂一時的記憶移植終告一段落,但它也給人們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記憶的移植不過是經驗和知識的傳遞,它不涉及大腦本身,更不會令一個弱智者變得思維敏捷。因此科學的進步決不能寄希望于移植老一輩科學家的記憶,未來只有靠我們自己去闖!
【篇二:至圣】
文廟,是古時的學府。文廟大成殿,是文廟精神的中心。中華各地的文廟大成殿中,當面傲立的,便是中華儒學之始者——孔子。
可以說,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孔子,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時光封號卻一再提高,從“大成至圣先師”,直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門盛極一時,孔子萬古流芳。
儒士注重個人的修養,孔子做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養極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跡依《禮》,非禮勿行。顏回去世,孔子贊曰:“圣哉,回也。”內心極推崇他,但依禮反對厚葬。他對諸侯公卿公然欣賞天子樂舞而感到憤怒,他對列國不納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絕對平靜。身處亂世,一老者默對現實,獨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齊般高義,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膽識。“見賢思齊”是他的理論,論語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賢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在做魯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國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國。或而謂之游,可絕非游說之路——諸侯無一納其言。但其在天下紛爭中,為天下奔走,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覺得“禮”已不會富國強兵之時,其卻矢志不諭:東方諸國遍布了他的足跡,中華大地散滿了他的喟嘆。圣人居于天地間,絕非呼天搶地地狂號,只是留下一片靜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靜默中蘊涵了無窮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傳至今日,是因為其在教育上的貢獻。孔子七十二門生為賢人,另有三個人感其教化。孔子身體力行的教學,是無愧于先師的稱號的。他的學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潛心學問,有的能通靈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廟堂。孔子注重文化的傳承,其修《春秋》、《詩》雖是為儒家而修,對《詩》的`內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無疑將中華的文化傳了下來。否則哪有“關關雎鳩”的千古絕唱?孔子是個文化人。他回望歷史,低首是現今,遠望是將來。漢代的獨尊儒術使其學術的傳承初見成效;傳至宋代,程朱理學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續揚。一門能傲立千年的學術以其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以及能代代相傳不斷創新,證明了它在華夏的生命力,無人可擋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他的精神,他的學說也隨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為圣,圣者之圣。紛爭之春,多事之秋,亂世間,圣人傲立。其對自身的感懷,對社會的關注,對教育的投入,對文化的貢獻:僅有一項便可傲立于天地,何況全材乎!
步入文廟,孔子靜默。一身寬服的他目視遠方,目視將來。“圣人不拘于時”,他自能望見將來,不知儒士能否長存,但儒學必定仍扎根每個國人的心中。
個體之圣人,社會之圣人,教育之圣人,文化之圣人。
【篇三:風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軾一生的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里的天空中,響徹在那里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我們的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了多少的英雄豪杰。我們的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后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于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去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先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愿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海南人,每天嘗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境。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的一生得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其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
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蘇軾,永垂不朽。
【篇四:忠與義的交織——走進宋江】
“山東及時雨,孝義黑三郎”,“仗義疏財,忠肝義膽”,“梁山呼保義,鄆城宋公明”,這一切的聲音,都在共同呼喊著一個名字——宋江。一個父兄眼中“孝字為先”的孝子,一個朝廷眼中“水泊草寇”的頑劣之徒,一個由“忠”和“義”交織而成的歷史碑文。
施耐庵筆下的宋江是《水滸》中矛盾的中心,在報效朝廷和建設梁山中,在盡孝道和上梁山中,他始終處于矛盾之中。但最核心的是他在“忠君”與“仁義”間的選擇。
宋江是“仁義”的,“及時雨”的稱謂非他人能及,“救晁蓋”、“濟武松”、“殺閻婆”、“三打祝家莊”,這一幕幕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生死之交一碗酒”是他的人生信條,“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準則,這一切,都樹立了他在一百零八將中的地位,位列天罡,執掌地煞,何等的榮耀;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何等的暢快;劫富濟貧,攻城略地,何等的威風。
但這恰恰是施耐庵為宋江吹響挽歌前的空響,宋江畢竟還是一個鄆城小吏,在他的骨子里,透著的是對大宋王朝忠貞報國的志向。“敢笑黃巢不丈夫”是宋江留在望江樓的詩,看似輕視朝廷,實為他因報國無門而空自嘆息。不論是晁蓋打曾頭市后的私見宿太尉,還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蓋死后,替換“聚義廳”為“忠義堂”大匾,處處透著他對朝廷招安的渴望。然而他卻忘了,在腐朽的`趙宋王朝里,哪有他一個鄆城小吏的生存空間。可悲呀,可嘆!可憐梁山一百單八將盛極一時,最后卻落得死散凋零。
縱然面對這些,宋江在忠與義之中放下了曾經緊握的刀槍,在忠與義中作出了最后的選擇,對于宋朝的毒酒,他一飲而盡,想以死“表明忠義”,更令人惋嘆的是,為防止李逵再反朝廷,也讓他服毒酒隨他而去。留下的只有“茫茫乾坤方圓幾何,成大任,重大義,男兒本色……”的悲歌。
宋江在施耐庵的筆下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在忠與義的交織中,迷失了自己,最終只能淹沒在宋王朝的浪花之中,在“忠君”與“仁義”之中,他選擇了忠君,選擇了一條看似美麗卻永無出頭之日的道路。他走了,或許他依然會笑對朝廷,依然毫無怨恨,留給我們的只有無盡的感慨。
如果可以重來,我愿看到那個真正“笑黃巢”的宋江,那個水泊里“替天行道”的宋江。聽,他又唱起了那首歌,在蘆葦水道中飄得很遠,很遠:“生死至交一碗酒……”
【篇五:話說千古風流人物項羽】
展望古今中外風流人物,看歷史的車轍輾轉,留下了輝煌的痕跡,觸動了我的心靈。
項羽觸動了我的心靈。這位“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雅不逝”的霸王,一位諸侯混亂中力挽狂瀾的能者,令各路諸侯匍匐稱臣的王君,一位破釜沉舟以激動士兵的將帥,垓下一戰,不肯過江東,金戟一揚,血灑疆場。他創下一番霸業因要面子付諸流水,我為他惋惜。
蘇軾觸動了我的心靈。東坡,那個在“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驚魂未定中自省反思,從而悟儒家之推已及人,會佛家之眾生平等,領道家之珍重生命,集眾家之精華,鑄造“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超脫豁達。我為他贊許。
司馬遷觸動了我的心靈。“一代君權痛蠶室,千秋史筆溯龍門”的司馬遷,在蒙受不白之冤,遭受宮刑之辱下,為達成先父遺愿,完成自己的.理想,在獄中艱苦度月,終于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千古傳承的《史記》。我為他的堅毅表示贊許。
梵高觸動了我的心靈。梵高,這位印象派畫家,為探究一個未被發現的新世界,不惜放棄自己的家財。論家境,他的家族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幾乎控制著全歐洲的美術市場,他完全可以迎合時尚以謀利,但是他卻不屑。他的思想超前,難以為人接受。終于,在巴黎一處無人知曉的角落里,梵高像自己筆下的向日葵一樣綻放自己最后的美麗。他自盡在一片金黃的麥田中,一如他的追求光明。我為他的執著贊許。
望古今中外多少風流人物觸動了我的心靈:茍踐臥薪嘗膽,韓信受胯下之辱而富強,祖狄聞雞起舞,生活即是藝術的畢加索……他們編著的篇章,他們的品質,他們的精神,是人類歷史上的魂寶。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讓自己的人生別有洞天。
他們的所有已經融入歷史的汗青,不管鐫刻的是人們褒揚或是貶斥,但他們遺留下的痕跡,在無聲中起舞,觸動了我的心靈。
【篇六:李白】
唐詩乃我國五千年文化之瑰寶,而在諸多吟詩寄情之人中,詩仙李白則格外突出。每每讀他的詩,便覺得蕩氣回腸。
腰懸酒壺,仗劍行天下,一口氣吐出,便是詩無數。后人贊曰: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豈是凡人!
他在年少時便已立下志愿:看遍天下美景,游遍大唐江山。他入巴蜀游齊魯,逍遙一公子。李白十五通劍術,說他是游子,倒不如說他是游俠。與好友把酒做詩,論古今風流人物,但他更期盼的,卻是在仕途中,找到一把寫滿功名富貴的鑰匙。
幾番坎坷之后,李白終可奉詔入京。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成了御用文人。可玄宗也不過是有雅興或是哄美人時,才想起他李白,而他一吟也盡是帶著奢華之氣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在經歷游子、仕途、受寵和離京之后,他終明白,宮廷不適合他,感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繼而又回歸游子生活,主宰大唐詩歌。
細看李白宮廷生活,心生諸多遺憾之處。李白身處宮中,心寂寞,唯能獨飲,卻仍要對月舉杯。權貴壓不住他,力士脫靴、馭手調酒、貴妃研墨,如此傲慢之李白,玄宗如何留他?可李白既有抱負,就應全力施展才能,方可報祖國、耀楣門,而非做出上述三事件。如力士脫靴,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可他既是御用文人,飲酒便該有三分節制,雖賦得佳作,卻為自己的仕途埋下禍根。有人稱之為文人骨氣,我則認為是書生意氣!為官在外,首須隱忍。司馬遷忍辱偷生,方作史記;司馬炎沉靜內斂,做事果斷,喜怒不形于色,終統一三國;雍正頗懂隱忍,心思縝密,才繼帝位。反觀李白,本就因才能出眾引得群臣妒忌,卻還傲慢張狂。李白雖才高八斗,卻不適于官場的.爾虞我詐,不善于宮中的為人處事,終不能在權貴之地成大器。
綜上所述,我眼中的李白,滿腹才情,卻不適為官;傲骨錚錚,卻非霜心耿耿。可見,他最終退出仕途棄功名,為詩癡狂成詩仙,確是正確的選擇。
【篇七:人生的斗士】
他不僅是現代科學界的泰山北斗,這是一位永遠戰斗不息的人生斗士,他是誰?他就是史蒂芬·霍金。
如果說他的命運是那破舊的花架,那么因為他的堅強意志,變得繁花似錦,光艷奪人;如果說他的命運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為他的堅強意志,變得繁星閃爍,熠熠發光;如果說他的命運是那貧瘠的土地,那么因為他的堅強意志,變得蔥蔥郁郁、油油翠綠。是的,他的成功,不僅僅是他的科學成就,其原因中更值人稱道的是他堅忍不拔的意志和對人生的無比自信,這造就了一個時代的偉人,人生的斗士。
先來想想他的成就,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艱辛,寫出了著名的《時光簡史》,推動了科學界的飛速發展,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被算稱為與英國的牛頓和愛因斯坦并列的世界三大科學家之一,他的成就足以臨駕上當今科學金字塔的頂峰,成為一顆最耀眼的北斗星。
我們在驚嘆他在事業上的非凡成就的同時,也不免會感嘆他命運的不幸和他意志的無比堅韌。在他身上,不僅閃耀著智者無比的光彩,更散發出一種斗士所特有的一種韌性,他是精神睿智的結晶,是人格力量的聚集,他,是人生的斗士。
記得他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有個女記者提出了一個令全場頓然無聲的無比尖銳的問題,她問:“霍金先生,難道你不為被固定在一個輪椅上而感到悲哀嗎?”眾所周知,霍金是個全身癱瘓的人,只有一些手指可以活動,其命運是無比悲慘的。然后,霍金很鎮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鍵盤上敲出了這樣一些字:“我沒有悲哀,我卻很慶幸,因為上帝雖然把我固定在這輪椅上,卻給了我足以想象世界萬物,足以激發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實,上帝對人是公平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是的,他戰勝了命運,戰勝了自己。朋友們,你們是否已為霍金這種“日破云濤萬里紅”的自信力和“泰山崩前而不動”的堅強所折服。是的,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現;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鑲嵌。
也許,在我們人生道路中我們會遇到這樣那樣或那樣的挫折,但我們要堅信,命運由自己掌握,讓我們懷著劉禹錫“直手天上爭春回”的豁達,拍拍我們身上的灰塵,繼續我們的人生旅程,去追求我們的理想吧!
霍金,他就是火,點亮了我們前進的燈;霍金,他就是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篇八:照海倚天】
歷史被如沙的時光悄悄地掩埋,當我們回首時,已了無痕跡。然而當我們真正回首去聆聽和撫摸這塵封的記憶時,卻總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鳴沙中突兀,回蕩。
如煙往事,似水流年,卻帶不走這樣一個熟悉的名字,一個為人所倚賴,為人所唾棄,為人所敬佩,為人所鄙薄的名字——曾國藩。
數峰無語立斜陽,也許曾國藩本人留給后人的,也是一塊默默的無字碑。一個年少時就才學出眾的天才,一個二十多歲就考取進士的少儒,一個當清政府在太平天國打擊下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時挺身救駕的勇者。他曾在官場上春風得意,官至極品,也曾飽受傾軋,郁居鄉里;曾在戰場上帶甲百萬,揮斥方遒;也曾一敗涂地,差點投水自盡。這截然不同謎一般的身世,也許也正是他一生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在一起的折射吧。
內圣外王,不錯,這正是國藩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翻開《曾國藩家書》,翻開《冰鑒》,翻開屬于國藩內心的那一頁,我為之所震驚,這難道就是揚名政壇,決戰沙場,堅忍果斷的清廷柱石?不!不像啊!濕潤雋永的文辭,語重心長的告誡,誠摯由衷的認錯;一派慈和,一派忍讓,更有一份曹植的“烈士多悲心”。我不由驚嘆,我不由折服,我不由反思。歷覽前賢,有秦皇漢武的風騷,有唐宗宋祖的文采,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彎弓和大雕。可又有誰,能像內圣外王的曾文正一樣,為官則清正無私,舉賢若渴,為將則機智沉穩,步步為營,奇正相佐,為儒則謙和內斂,毫無文人的狂傲之氣,為父為兄則嚴于律親,不使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曾國藩是一個永遠讓人無法讀明白的人,是一個文人,是一位儒將,是一個好官。也許也只有毛澤東主席的評價最中肯:“曾國藩是地方階級里最厲害的人物。”
無可奈何花落去,畢竟人無完人,安慶城破,大辟三日;天京陷落,大辟十日;投靠外國……這些是事實,不知是有意,還是不得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流年似水,時光如電地過去,也許,只有歷史才能讓“無字碑頭鐫字滿”,也許也只有歷史,才能最好地詮釋曾國藩在天京城破,黃袍欲加身之時寫盡生平心境的一句話: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相關文章:
千古風流人物作文07-30
話說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09-17
千古風流人物作文參考01-15
千古風流人物周瑜作文01-22
關于千古風流人物作文07-30
千古風流人物康熙作文02-16
寫千古風流人物作文02-17
描寫千古風流人物的作文01-03
千古風流人物作文范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