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秋天作文3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廈門的秋天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廈門的秋天作文 篇1
秋,溫和,親切。它帶著快樂與豐收,在四季更替中來來往往。秋天,它用金黃的本色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秋中的樹,美麗、文雅,秋天的天空蔚藍而又成熟。在廈門,秋天的韻味也有幾分獨到之處。
廈門雖然是一座文明發展的大都市,但在秋的渲染中也有幾分秋天的味道。在這座城市,四季變更有時會一天不差,有時交替模糊,有著難以猜測的奇妙面紗。在人們難以抗拒夏天的暑氣時,溫和的秋天在來臨之時吸進了暑氣。而變異后的秋天在這城市中有時也使人恐懼,名字更是威猛——秋老虎。
廈天的秋天,獨特于葉不黃,風不冷,暑氣仍殘余。所以廈門的秋天完全不用身著長衣,是個很舒服的季節:秋天的廈門是個適合游玩之處。
在秋天,這一座城市的大焦點,是在中秋前后的晚上。當你如果剛從別處而來。就會感受走進了一個奇妙的地方。城市中四面八方,不管是平房,不管是別墅人家,或是居民樓,還是公司寫字樓中都會傳來骰子叮當響的優美旋律。這就是中秋。中秋前后許多個晚上家家戶戶都難以入眠,大家博餅看電視晚會,看煙花表演。這一副氣派真是辛苦工作者的放松一刻。人們在這一刻寄托對未來一年的希望,寄托對親人美好的祝愿,是一個充滿溫馨的時刻。
廈門的秋天,它充滿風韻,富有內涵。在秋天中,都市的廈門展現一種激情。在廈門,秋天很美,美在每一個人的心里。
廈門的秋天作文 篇2
晚霞隱隱退去,風微微流動,吹下幾片紅的絢爛的鳳凰花瓣。秋,在微風中,在旋轉飄落的火紅花瓣下,邁著輕輕悄悄的步伐來了,不易察覺……
古雖有“一葉知秋”之說,可在廈門卻難看見漫天黃葉,在鼓浪嶼這個美麗的島嶼上更是如此。處處可見的鮮花,將這個美麗的島嶼點綴成一個繽紛的花世界,各式各樣的鮮花裝點著幽靜的小巷,本就安謐的鼓浪嶼,更增添了一絲浪漫與生機。
漫步在鼓浪嶼的幽靜小巷里,我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感覺。清新的空氣,彌漫著不知名的花香,讓人不由得陶醉在這美麗的環境中。小巷早晚都十分安靜,兩側門扉閉鎖,庭院深深,偶爾聽聞一兩聲人語響,但卻空巷不見人,時而從遠處傳來的鋼琴聲飄過。我不由得深吸一口氣,恨不得將這一份似乎永遠不會變的安詳與靜謐吸入肺中,銘記……
輾轉沿巷走,欣賞著別致的建筑,一棟棟別墅從身邊掠過,一座座賞心悅目的小樓,掩映在碧綠碧綠的的中。朝前望,一株株茂密的榕樹,一段段斑駁的老墻,一枝枝色彩鮮艷的花,好似望不見頭。樹影婆婆,花色繁茂,就這么一花一樹,一墻一樓,仿佛帶我走進了“禪房花木深”的意境中……
在廈門,都是鳳凰花的花季,讓人有種“獨傲紅顏長不逝,春風來去總懷晴”之感。島上隨處可見的三角梅已經足以讓人因她的美麗而迷醉,到了鼓浪嶼,老屋矮墻上的綻放更讓人難忘。于是,我印象中的都是三角梅粉粉紫紫的模樣。那纏有爬山虎和綠苔蘚的古典廊門,總有那樣一個身影——一枝枝或粉或紫的三角梅探出墻頭,在微風的`輕撫下搖頭晃腦,好似一個頑皮的天真孩童,有著一份不諳世事的天真與活潑。我想,那么美麗的鼓浪嶼,如果沒有這般怒放的三角梅,應該少了很多浪漫……
鼓浪嶼的秋天,短的讓人感覺不到,但也是美的,沒有夏天的喧囂,一切安靜許多。風大了,海邊的一輪圓月顯得更加動人。月光下的大海,浪聲悠悠,更顯平靜。秋,迷失在鼓浪嶼,美了,醉了,愛了……
廈門的秋天作文 篇3
早上起床光著膀子站在窗前,屋后面有幾只鳥兒在龍眼樹的枝頭上輕盈地舞動著,從這根枝頭踮到那根枝頭,像是一個個跳芭蕾舞的女孩大清早起來練舞。龍眼樹的葉子是青綠色的,抬頭望眼,不遠處的云頂山清晰可見,讓人不小心誤以為這是個春天,生機勃勃。走出來,環島路上晨跑的人在沙灘邊倚欄,壓腿,伸腰,擦著汗。海水青青,海浪綠綠,天色清明。如果說這是個秋天,那香山紅葉霜滿天要不同意了,秋應該是厚重的,沉郁的。
廈門的秋天更像是春天的一個備胎,夏天的一個情婦,冬天的一件小棉襖,早晨微涼,著一件長袖出門,中午擼起袖管還得打開電扇,晚上不披件外套,第二天起來準得咳上幾聲,對著窗外的鳥兒唱《征服》:就這樣被你征服。
傍晚,江色朦朧,夕陽斜照在江面上,整個鼓浪嶼若隱若現,就像冬天里浴室洗澡的美人兒,把水溫調的很高,霧氣彌漫著整個浴室,透過玻璃,隱約可以看見柔軟晶瑩的肌膚晃動著,讓人臆想菲菲,廈門的山沒有北方的山崇俊,海也沒有北戴河的海遼闊,但這已經具備成詩入畫的條件。
朦朧詩人多誕生于長江以南地區或是長江南北岸地區,海子,顧城,梁小斌,冰心和舒婷,其中冰心和舒婷都是福建人,舒婷更是自小就跟隨父母到廈門,可能因為南方人愛恨情仇不分明,才會喜歡這種朦朧美,愛不說愛,喜歡不說喜歡,只說我要做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意思就是我要和你在一起。
酥胸半掩,不算裸露,酥而不膩,正如廈門地道的蔥油餅夾著牛軋糖,薄霧環繞下的鼓浪嶼,站在鷺江道上遠遠望去,斑駁微弱晦暗不明的燈光,讓人感覺神秘莫測,非買張船票過去不可。七八十年代,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新舊交替的時候,是該開放還是該保守,沒人有確切的答案,朦朧詩正是在這種時候噴薄而出,燎原大江南北。人的情感不分明,四季同樣也不分明,沒有二月春風似剪刀,也沒有霜葉紅于二月花,只有塵緣不斷,春花秋葉,一樣的綠油油,一樣的青澀澀,短袖換長袖,長袖倦短袖。南方如此,廈門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