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通用10篇)
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話題作文,話題作文的寫作范圍一般來說遠遠大于某些命題作文。那么大家知道優秀的話題作文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杜牧的《清明》說明了清明節這天細雨紛紛,路上遠行的人好像斷魂一樣迷亂凄涼。
在清明節前,我們學校五、六年級的全體同學去烈士陵園祭掃。
首先是祭掃儀式,我們派代表上前敬獻花圈。看著面前的兩個花圈,心里很難受。接下來,主持人以及學生代表講話之后,是全體默哀,那低沉的音樂仿佛可以讓我們看到那些英勇的烈士犧牲時的場面。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接下來是參觀烈士們的紀念館。紀念館內陳列著烈士們的照片及介紹。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指發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大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后這一段時間在中國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則可指自19世紀末到辛亥年,中國的一系列以推翻滿清統治為目標的革命運動。
最后一項儀式是獻花。我們走過一個個烈士碑,將自制的小白花放在上面,以表達我們的敬意。
通過這次祭掃活動,使我明白了這些烈士的偉大,讓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用當年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換來的。這種精神永垂不朽!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2
4月2日,我一醒來就忙著刷牙、洗臉、穿衣服……我沒有忘記,今天要去參加藍田玉川鎮紅門寺小學了。我們出了門,媽媽開著車帶我和朋友到了地點,我迫不及待地上了車,把書包放下,一邊看著風景,一邊和朋友玩石頭、剪子、布。
我發現窗外的景色一點一點變得像在山里了:先是熱鬧繁華的高樓大廈,漸漸的,綠色越來越多,水越來越多,花兒越來越多……很快,我們就來到了山里,走在彎曲回轉、凸凹不平的山路上,車子越開越慢,兩岸的青山印入清清的水面,就像一幅水上的風景畫,最讓我難忘的是山上石頭縫里竟然長出了美麗的野花,把大山裝扮得五彩繽紛、絢麗多彩。
到了地點,我們一個又一個爭先恐后地跳下車,還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小學,遠遠的看到一堵斷了的圍墻里,有一排簡陋的房屋。來到門口,我發現這所學校很舊:刷了白灰的墻的白灰都掉落了,露出了很多磚頭,刷了黑漆的大門已經露出了木板,用綠漆涂過的杠子已經也掉了漆,露出了里面的黑鐵,老師的講桌和板擦都是舊的,同學們的椅子和桌子非常破舊,雖然很難看,但是,他們還在使用,他們的生活多么艱苦,但是他們努力學習,像山上的野花一樣堅強的成長著。
我們又參觀了男、女生宿舍,天花板都破了,床是用課桌拼接成或是用磚頭塊壘起的木板拼成的,被子和枕頭也很舊,但是非常整齊,可以說是整齊得無可挑剔。
一天的活動很快就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學校,離開了新結交的好朋友,以后我還要來看他們!我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幫助更多的山區小朋友!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3
大家知道清明節我去了哪兒嗎?回老家?不,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清明節我們是在長沙過的,媽媽帶著我,還有惠子阿姨帶著禹騫哥哥。那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登上了去長沙的飛機,一個多小時后,飛機降落黃花機場,小茹阿姨和惠珍姐姐開車來接我們,第一站我們去的是橘子洲頭。
橘子洲頭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公園,在湘江中央。我們先坐了觀光車來到毛主席指點江山的地方,一眼望去,開闊的江面真是美景盡收眼底啊,再看到的就是毛澤東毛主席的巨大頭像,真是神采奕奕啊!看著這么大的石像,我想雕刻這個頭像的人一定也很辛苦,據說這里也是毛主席寫下《沁園春——長沙》的地方,也就是激揚文字的地方,來之前我特地背了這首詞,看著眼前的湘江水,我想起了那句:“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之后我們去了有名的火宮殿去吃湘菜的美食,實在是太辛辣了,我們福建人肯定大多都吃不下,辣得我和禹騫哥哥兩個人好幾次都跑到衛生間去“淚奔”,不過湘菜好吃啊,下午我們去了第一師范,就是毛澤東“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地方。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先后去了韶山的毛澤東故居、天心閣、岳麓書院和馬王堆漢墓展覽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在馬王堆漢墓展覽館邊上的濕地公園里,我和哥哥過了一把騎馬的癮啊!
四天的時間過得很快,我們結束了快樂的旅程,真是舍不得長沙啊!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4
清明節到了,我和爸爸去給爺爺掃墓。到了那里姑姑和爸爸把兩棵大松樹栽到爺爺的墳前,澆上水。栽好了樹,姑姑拿來了紙錢給爺爺燒。我知道這并不管用,但表明了家人的想念和疼愛。我看 到爸爸和姑都非常傷心。雖然我不記得爺爺,但是聽爸爸媽媽說我小的時候爺爺非常疼我,我也有點傷心。
第二天我和媽媽又去了姥姥家,姥姥給我和妹妹煮了很多雞蛋,我和妹妹把雞蛋染紅了,然后我們就開始碰雞蛋。我的大爸爸給我們扎了一個秋千,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跑到秋千面前,妹妹一屁 股坐在秋千上,所以我只能讓給她了。
我覺得這個清明節很有意義。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5
每當梨花落盡,油桐花開的時候,清明就到了。今天又是清明,這是我在同升湖過的第五個清明。我認為,城里沒有清明,清明只在農村。每到清明的時候,我思想的野馬便奔騰著飛回那遙遠的故鄉。在兒時的記憶中,清明不獨是晴和的,也是令人快樂的。
在家鄉,“掛青”(家鄉的俗語,上墳的意思)是清明的頭等大事。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便煮“神福”(祭肉),并在上一“場”(農村把集市叫“場”,每五天或七天開一次“場”)就置齊了供果、香燭、冥紙、冥旗和鞭炮。祭酒是自家釀造的米酒。盛放祭品的器具,首選的是竹籃,竹籃輕巧,上了油漆之后,紅光可鑒,挽在那些村婦村姑的臂彎里,是一道別樣的風景。
母親在廚房里忙碌著,我們便進進出出地催促著。一會兒跑去告訴母親:“二嬸家準備好了!”一會兒又跑去告訴母親:“五嬸家準備好了!”有時催得母親心煩,便會罵:“催魂啊!沒見正忙著嗎!”但罵歸罵,母親的動作卻明顯加快了。早上九點左右,便一切準備了妥當,于是三五家一齊向墳山走去。大人提著籃子在前面領著,小孩子跟在后面追追打打地鬧著,三嬸在這邊大聲地打著招呼,五嬸在那邊清脆響亮地應著。父親有四兄弟,到我們這一輩,竟有二十個堂兄弟堂姐妹,可謂人丁興旺了。所以我們這一家“掛青”的隊伍之龐大,自然是別家所無法比擬的,熱鬧自不必說,似乎連天空里充滿的也是熱鬧和快活。
春天,田間的小路上沒有塵土,也沒有濕泥,干凈凈,潤滋滋的。油菜已經結莢,肥大的籽莢壓彎了粗壯的莖桿,低低地垂著。一只狗歡快地從田邊掠過,像箭一般,撞倒了田邊的幾株,遭來三嬸的罵聲:“老虎拖的,跑風啊!”水渠里的水靜靜地流著,里面有蔚藍的天和流動的云,看起來是那樣的高深莫測。燕子在田野上低低地飛著,輕快的雙翼不時地掠過水面,扇起陣陣漣漪。四圍是靜穆的青山,那兒是鳥鵲的天堂。那種性子急躁,一連十五聲不歇氣地叫著“狄公威”的是足雞。那是一種主要在地面活動的鳥,很笨,一個中等水平的獵人,一個春天就可以用簡單的繩子套,捕上幾百只。那種聲音宏亮蒼涼,抑揚頓挫地喊著“哥哥提水”的是鷓鴣。這種鳥很神秘,通常只聞其聲,難見其形。還有那聲音格外清脆、凄婉地叫著“李桂陽”的,就是杜鵑了。這種鳥生活在千山萬壑之中,也極難得一見。此外,還有“畫眉”,“酸菜婆”,“光棍好過”,以及許許多多叫不出名字的鳥,在山間此起彼伏地歡唱著。
但最歡快的還是一群淘氣的孩子。本來就野慣的了男孩,到了野外簡直像脫了韁的野馬,在長滿“草子”(書名“紫云英”,一種用來肥田的綠色植物)的田野里飛奔,跳躍,打滾。女孩子則掐“草子”的花來做花束。
到了墳山,大人們便一齊動手,割凈墳墓四周長得很深的野草,砍掉伸展到墳墓上空的刺篷,修剪墳墓上長得青翠蔥郁的墳竹。然后便開始“掛青”。“掛青”有一定的順序,先是太公的,太婆的,然后是爺爺的,奶奶的……依次地“掛”過去。排列好祭品供果,就焚紙,點香,掛冥旗。父母們神色肅穆,小孩子們依舊嘻嘻哈哈地鬧著,手忙腳亂地給他們幫著倒忙,或是打翻了酒杯,或是扯爛了冥旗。不一會,便看見縷縷青煙在上空飄舞,便聽到陣陣鞭炮在山上響過。“掛”完之后,卻并不急著撒祭,而是坐在草地上歇息。男人們三五一堆吸起了旱煙,婦女們四五成群聊起了家常,小孩子們則滿山瘋跑去摘野果。這個時令野果并不多,常見的是“半春子”,一種帶刺灌木所結的果實,像紅色的珍珠,肉薄,味酸,每年春半的時候成熟,因此得名。還有一種就是“三月莓”,植株長條形,常長于斜坡向陽的地方,紅色多汁,有淡淡的酒味,味道比“半春子”要好得多。
……
這就是我童年時的清明,是我記憶里的一首歌,一幅畫。
魯迅說:“回憶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每到清明,想起這些童年的往事,我感覺到的不僅是寂寞,還有悲傷。細算起來,已有很多年沒有陪父母去給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掛青”了。最近幾年里,先是患哮喘病的四叔最終沒能挺過那個寒冷的冬天,咽下了他最后的一口氣;再是在地里勞作的五叔,突發腦溢血,栽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還有我的大姐,由于庸醫的誤診,在醫院里匆匆走完了她才四十五歲的人生歷程;又有一個只比我大一歲的堂兄在廣州染上惡疾,回家后不久就離開了人世。短短幾年間,墳山上又多出了好幾座新墳。當年的十幾個堂兄堂姐,到現在,或是像我一樣在外地謀生,或是早已出嫁。今年的清明不知由誰帶著那幫侄兒侄孫們去“掛青”,沒有了當年那龐大的“掛青”隊伍,在地下的大姐他們會不會覺得失落和寂寞?
晚上,睡在床上,我久不成寐。于是給在復旦讀書的一個學生發了這樣一條短信:
今天是清明,請點一柱心香,祝福在另一個世界的那些親人!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與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題記
悲傷。惆悵。凄風。苦雨。
滿懷追憶,悼念親人。窗外是清明節的雨,是恬靜的,是雅致的。那淅淅瀝瀝的雨此刻很安靜,靜靜地潤濕了鄉間一條條小路,靜靜地滋養了郊外一畝畝稻田。一切都是靜靜的,就像目前一件件無聲的黑袍,祭奠著,祈禱著……思緒翻飛,至親人不老的容顏。
不去掃墓,因為在碑前佇立時,全無了清明的雅致,只是一番徹骨的寒風,透涼的,凝固了雅致的雨。在清明最缺少的是溫暖。所以,我泡了一杯熱茶,冒著氣,已在窗外的靠椅上,以我自己的方式,去懷想、去思念、去追憶……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7
清明節似乎總就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便就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就是周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了。
遠足一直走到陳輝陵園。咦?我這個長跑歷來不及格。體力超差的人怎么一點也不累?據說人沉思時不會累。那我呢?總在沉思陳輝吧?
天空中艷陽高照,可我的心卻愈來愈低沉。靜立在碑前,心想“為什么這革命烈士如此好的人,卻沒得好報呢?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臺上的那位老師還在說著,不過語速越來越慢。我想那不僅僅就是身體上的影響,而就是更深層的心理上的創傷。
回去的路上,陽光燦爛地直射我的眼,刺地我會不過神來。
驀地回頭,依稀還記得我身旁的陽光強烈而遠處那痕痕絲線般的光線卻輕輕撫摸著身旁的柳枝。柳枝剛剛長出嫩葉,但已頗為可愛。
猛然想起,“不就是不報,時機未到”。陳輝烈士的好報也許還未開始?興許報效祖國使祖國便就是他的追求。他所期望的包袋?
天空依舊萬里無云,但我心中的甘雨卻已在浸潤我的心田。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但是我對這個節日一直弄不明白,正好今天爸爸媽媽沒有上班,我就讓爸爸媽媽給我講講清明節是怎么來的,爸爸放下手中的活,就給我講了起來。
春秋戰國,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這時有一個叫介子推的大臣為救重耳,竟然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重耳面前為介子推叫屈。重耳猛然憶起舊事,就親自來到介子推家。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第二年,重耳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后來這一天也是組織給烈士掃墓的日子。以敬重烈士們為祖國的犧牲精神。
聽了以后終于使我明白了清明節的真正由來,也就知道了為什么這一天各家各戶都去掃墓了。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9
今年的清明節,全國放假,我們也不例外。昨天和今天,我都是在祭祖——掛清明(我們這里喜歡這樣稱呼)。
昨天和今天的上午,我都在祭祖,為我的親人祈禱,祈禱希望我的先輩們,能保佑我們后輩健康成長。尤其是希望他們能保護我和我的愛妻,還有我們的小貝兒一路平平安安。也希望他們能保佑瑞兒,心想事成!
這兩天里,每當我們要去祭祖的時候,都是小雨綿綿,真有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清明》,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的感覺。當然跟著去的人,可能再也沒有這種感覺。
今天我看到了我們老家清明節的規矩,正清明那天是不插清明,可我們昨天還是去插了。聽老家人說插清明,是正清明的“前三后四”。也就是前面的三天和后四天才能插清明。
那為什么叫插清明呢?因為每到一個死去人的墳墓上,要帶上紙錢,三炷香,每炷香里有三根香,還有一掛鞭。這兩天我們祭祖的地方多,于是用小車裝的香和鞭以及紙錢,我們一共男女有將近三十人,浩浩蕩蕩,很威武。當然有更威武的是陳姓家族,他們大約有三百人之多,中午一起進餐,而且搭臺宣布家規,講明家族的由來,并在墳墓里高高聳立足有三米高的始祖和二始祖巨碑,很氣派。在我們這里方圓十里,可謂長了陳姓家族的志氣。
當然我不這樣看,我認為要既節約又達到節省的好效果,沒有必要把祖墳分散到各個地方。應該是祖墳集中在一塊,然后樹立一個巨碑,在其旁邊分設:始祖,二始祖,第三代,第四代。依次寫清楚就行了。
清明節見聞話題作文10
清明,我們老家那里有給故去親人的墳墓添土,掃墓的習俗,也有踏青,蕩秋千的習俗。
清明節的早上,我們還要吃餅卷雞蛋和餅卷生菜的習俗,寓意我們在新的一年圓圓滿滿和發財。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吃過早飯,先去壩東山腳下,給太爺爺的墓地添土掃墓, 我們再去山腳 下的小河邊蕩秋千。
清明家鄉的小河邊可熱鬧了。久居城市的人們都回家團圓,都去小河邊 玩耍。那里漂亮極了,一棵棵小草都早已從大地母親的懷抱中調皮地伸出 小腦袋,接受陽光的滋潤和春風的愛撫。
最顯眼的要數大壩上的迎春和楊柳了,那盡歡的迎春花是那樣的漂亮,那嫩綠的楊柳枝條在微風中隨風飄蕩,人們用楊柳枝條和迎春花編了花環,戴在頭上,非常可愛。還用柳條做成各種哨子 ,吹出各種美妙的聲音,好聽極了。
在我們老家最有意思的要數蕩秋千了,各家各戶都為自家的小孩子吊 秋千,像我們大一點孩子們都愿意玩大秋千。大秋千有兩種,有一種是一人或兩人玩的,有一種是圓形的座位可以坐十多 個人,要好幾個年輕的小伙推動才能轉起來,坐在上面不可以說害怕,讓推的人聽見,他們就可勁地推,根本不讓秋千停下來。但是玩的人還是很多,還要排隊。這也是人們消除壓力的好辦法。
我們老家的清明節是不是很有意思,有時間你們也去我的老家玩玩吧。